A. 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實效性的方法、策略
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實效性的方法、策略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只有在低年級完成足夠量的識字教學任務,到了中高年級學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讀書,大量地進行課內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已成為小學語文界的共識。
但是現在識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教法陳舊,學生靠反復機械練習識字,教學效率低。寫字教學環節薄弱,對學生的書寫指導不到位。因此,准確把握
識字與寫字的學習目標,對於改進識字、寫字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乃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有重要的意義。
識字教學要突出三個方面的教學:
、強化誦讀,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讀書,讀好書
教材中識字的方式有三種:看圖讀拼音識字,識字學詞學句
隨課文識字。不論哪一種類型課文的識字,教材的編排都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都強調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都強調在讀好文本的過程中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有研究表明,小學生識字與以下四個因素的刺激密不可分:
對於其中聲音、語意、符號這幾個要素的感受都離不開讀書的過程。為什麼一些常用字學生不會用錯,就是學生在讀書中見的多、說寫中用的多,音形義在大腦中印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代的識字教學不管是《三字經》,還是《千字文》都強調在朗朗上口的誦讀中識字。在識字的同時訓練學生讀書時吐字准確、清晰的發音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學生充分讀,讀到位,對生字的音形義充分感悟的基礎上,就要引導學生想辦法記住這個字。新大綱及教學參考書上一再要求低年級識字教學要體現漢字的特點,作到音形義相結合,要改進識字方法,注重培養識字能力。要求我們的識字教學一定要改變不分重點、難點一律由老師先教字音、分析字形、講解字義,再讓學生機械抄寫的陳舊教法。中國的漢字不同於拼音文字,它源於象形文字,它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審美情趣,在漢字中凝結了中華文化在裡面。(一)字理識字。所謂字理,是指漢字的構字依據和組成規律。字理識字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漢字字形間義的關系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想等手段識記字形,以達到識字的目的。這種識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學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義之間的聯系,是核心;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和聯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字理識字的大體程序是:讀准字音,解析字理,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B. 小學識字教學中應採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
識字寫字教學的意義,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識字寫字教學對完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目標和任務具有多方面的意義。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培養語文綜合素養的前提和保障,是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必要手段。毋庸置疑,學生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就無法閱讀和寫作。只有當兒童學會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並且牢固地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才能閱讀,才能運用所識漢字表情達意。因此,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
識字寫字教學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漢字是表義文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在識字寫字中,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字形結構特點,字音的讀音的差別,字義的不同用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從漢字的音形義關系及漢字的構字規律鞏固漢字的結果,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同音字,多義字和形近字的特點,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學生寫字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有研究表明,寫字具有對人腦的調節和滋育作用。漢字的形像特徵,書法運作的信息直接在右腦進行處理,呈現右腦活動加強之勢,有「書寫激活效應」。
漢字書寫的這種「激活」,有助於改善於大腦的關系。學生寫字靠手指的觸覺把握筆的運動,手與腦有一種天然的關系,手指的觸覺靈敏度很高,管轄手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功能區域的面積很廣,手指經常活動,能促進大腦發展,增強腦的活動能力。
識字寫字教學有助於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識字寫字有利於學生的語言發展,兒童在學前階段,已經基本掌握了口頭語言;入學後,學習字、詞,才可逐步實現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由會聽、會說到既會聽、會說且會讀、會寫,促進語言的全面發展,提高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