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

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

發布時間:2020-11-25 07:22:37

1. 小學科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地位和基本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實驗稿)》的頒布是對現行小學自然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此次改革體現在課程名稱的定位、課程性質的界定,以及基本的思想和觀念的確立等方面,因此,認識課程的性質,理解課程的理念,對全面掌握課程標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1.課程名稱的定位

課程標准用「科學」代替了現行大綱中的「自然」。「自然」,往往在字面上易誤解為只是「了解自然的事物、現象及規律」,而未能明確地概括自然課的整體內容,即「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志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自然」改為「科學」之後,能較准確地概括課程的內容,既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又讓他們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既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又培養他們科學的自然觀。另外,當今世界各國的小學科學課程,大多都取名「科學」,我們吸取國外的經驗,有利於進行國際間的交流。

2.《科學》課程的性質是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本質特徵

《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程。所謂「宗旨」,是指課程要達到的主要目的。要把小學生培養成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然而,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任務:

(1)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對科學的興趣

兒童天生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面對兒童提出的「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科學課程將抱以極大的熱忱,使兒童的思維得以展開,使他們在一系列活動中找到他們想要得到的答案,使好奇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對科學具有好奇心是培養科學興趣最好的心理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疑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科學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激發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積極主動地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小學科學教育的任務就是要使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得以保持和發展,逐步形成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 科學課程要培養學生願意親近大自然,愛觀察各種自然事物;要培養學生愛著科普題材的書籍和影視節目;要培養學生愛動腦筋,愛提問題,愛對各種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探究;要培養學生樂於參加栽培、飼養、製作等實踐活動。

(2)引領兒童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

兒童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之中,他們周圍的各種各樣的物質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各種各樣的物質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各種物質在不同的條件影響下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世界真奇妙!科學課程將引領兒童對周圍世界包括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知識體系的知識進行學習,使兒童在頭腦中形成關於這個世界的輪廓,關於這個世界的模型,形成對於這個世界的初步的理解。

(3)幫助兒童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科學知識是從哪裡來的?是科學家們經過艱苦的努力,經歷了無數次的觀察、實驗才得出來的。科學課程將帶領兒童去親身經歷、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一步步深入,探尋科學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好像科學家一樣,真刀真槍地搞科學。兒童要自己提出研究的問題;對問題作出有依據的假設;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設計能夠驗證假設的實驗;親自動手做實驗,從而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分析實驗結果,作出最後結論;最後還將向全班公布、發表自己的研究過程及結果。

(4)使兒童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人類不斷探索科學的奧秘,目的是要將科學轉化成技術與生產相結合,使人類的物質生活更加趨於文明。科學只有與生產、生活聯系起來了,並在生產或生活中發揮了作用,才能體現其價值所在。

然而科學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也會給人類造成災難和不幸。這一點也應該逐步讓學生領會。

(5)培養兒童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

在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兒童都分配在一個個小組里進行探究活動,每個人要與同伴進行協商,要聽取同伴的意見,要有分工,集中集體的智慧才能完成好小組的探究活動,在這種環境氛圍里學習,就逐漸培養了兒童與人合作的精神,學會了與人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必需的素養。

3.科學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科學課程是小學的基礎課程,是科學啟蒙課程。在其他課程(如小學語文)中,也有科學內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滲透、附帶的,進行科學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科學課程。

科學啟蒙教育是科學入門教育,教育對象是對科學領域知之甚少的人,教學內容(知識、觀點、方法等)是最基本的、淺顯的,教學目的旨在使受教育者對科學領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知識,學習一些最基本的科學方法,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學觀點,形成基本的科學態度。

在小學階段開設科學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學啟蒙教育在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社會主義國民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科學啟蒙教育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第一,小學生的身體正處於生長時期,高年級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這是人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生長發育得好,可以為一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當然需要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科學的安排,同時學生自己也需要懂得一些符合科學的衛生保健知識,這樣才能發揮學生在身體保健方面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向學生進行衛生保健教育是科學學科的教學目的之一,衛生保健知識是科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例如保護眼睛、保護牙齒、骨骼的鍛煉和保護、關節的鍛煉和保護、營養衛生、飲食衛生、呼吸衛生、保護心臟、青春期保健等。這對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小學生的智力和動手能力正處在發展時期,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都表明,必須從早期對學生進行智力培養和動手能力訓練。小學科學啟蒙教育非常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觀察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和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觀察,並培養學生全面、細致等良好的觀察品質;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推理等邏輯思維方法;在動手能力方面,教給學生栽培、飼養、製作等操作方法。這些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動手能力的發展都會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小學生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等也正處在形成階段,這些方面更需要早期培養,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否則,一旦形成某種不健康的情感、不好的態度、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很難改正。科學啟蒙教育在培養學生愛大自然、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等情感,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追求新知、與人合作等科學態度,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2)科學啟蒙教育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周圍世界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一個五彩繽紛、氣象萬千的世界,要正確認識周圍世界及其變化的規律,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觀點。例如:要認識周圍常見的動植物,必須有一定的生物知識;要認識四季的星座,必須有一定的天文知識;要發現某種害蟲(農田中的稻蝗蟲或家庭中的蟑螂)出沒的規律,必須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要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僅需要相應的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建立基本的科學觀點,從而正確地認識周圍世界。

(3)科學啟蒙教育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第一,科學啟蒙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一方面,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例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科書中有關植物、動物、天文等自然事物的課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課中有關地球、方向、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科學方法,可以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例如:學生在科學課學習的觀察法,對於語文課的語言表達和數學思維都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至於學生 在科學課中學習的自行探究、應用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更是學生在一生的學習中受用不盡的。

第二,科學啟蒙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科學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和學生的生活,學生要適應各種現代生活的需要,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科學啟蒙教育則可以為學生奠定這方面的基礎。例如:電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家用電器的原理,掌握安全用電的方法;力和機械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家用機械的原理,掌握一些工具的正確用法;燃燒和滅火的知識可以教給學生正確用火、防火的方法;信息科學知識可以幫助 學生更好地使用電話、傳真、電腦等各種現代信息工具。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已經成為人的生活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教書:懂得運用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育人:懂得愛 感恩 責任

3. 小學階段教學的任務主要包括哪些

小學是基礎教育時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時,培養他們三個核心習慣是關鍵。這三大核心習慣是:閱讀習慣、問題意識和合理安排時間,其中閱讀習慣甚為重要。
在新頒發的新課程標准中對各科教學目標作了詳細講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
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2.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3.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1.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2.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3.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4.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1.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3.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2.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4.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三.小學科學教學總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四.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課程目標結構如圖2所示。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的各個級別均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以下是本課程一級至九級應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如下表所示。

組別 目標總體描述
一級
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游戲、做動作、做事情(如塗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能書寫字母和單詞。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級
(1-9'ELA'2.2) 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於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於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三級 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如學校、家庭生活)交換信息。能讀懂小故事及其他文體的簡單書面材料。能參照範例或藉助圖片寫出簡單的句子。能參與簡單的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嘗試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能意識到語言交際中存在文化差異。
四級 明確自己的學習需要和目標,對英語學習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心。能在所設日常交際情景中聽懂對話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話題交流信息和簡單的意見。能讀懂短篇故事。能寫便條和簡單的書信。能嘗試使用不同的教育資源,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並描述結果。能在學習中相互學習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五級 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並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並陳述自己的意見。能讀懂供7~9年級學習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刊、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根據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總結學習方法。能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 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與認識。
六級 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動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能理解口頭或書面材料中表達的觀點並發表自己的見解。能有效地使用口頭或書面語言描述個人經歷。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計劃、組織和實施各種英語學習活動。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從多渠道獲取信息。能根據自我評價結果調整學習目標和策略。能體會交際中語言的文化內涵的背景。
七級 有明確和持續的學習動機及自主學習意識。能就較廣泛的話題交流信息,提出問題並陳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能讀懂供高中學習閱讀的英言語原著改寫本及英語報刊。具有初步的實用寫作能力,如通知、邀請活動。有主動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具有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初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理解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
八級 有較強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就熟悉的話題與講英語的人士進行比較自然的交流。能就口頭或書面材料的內容發表評價性見解。能寫出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自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如商討和制訂計劃、報告實驗和調查結果。能有效利用網路等多種教育資源獲取和處理信息。能自覺評價學習效果,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了解交際中的文化內涵和背景,對異國文化採取尊重和包容的態度。
九級 有自主學習能力。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演講、討論、辯論和報告的主要內容。能就國內普遍關心的問題如環保、人口、 和平與發展等用英語進行交談,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能做到日常生活的口頭翻譯。能利用各種機會用英語進行真實交際。能藉助字典閱讀題材較為廣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學作品。能用常見應用文體完成一般的寫作任務,並具有初步使用文獻的能力。能自主開拓學習渠道,豐富學習資源。具有較強的世界意識。

五.體育與健康課程課程教學目標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將: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六.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其分目標是:
(一)情感與態度:◆ 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 自信、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 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 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 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 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 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七.小學音樂教學總目標
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課程目標內含在以下三個層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
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2.模仿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探究
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綜合
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三)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和音樂常見結構(曲式)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2.音樂基本技能
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
3.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
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淺顯的音樂創作常識和技能。通過認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等,了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4.音樂與相關文化
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系,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了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系。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八.小學美術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其階段目標如下:
本《標准》的階段目標具體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第一學段
(1~2年級)
(1-2'FA'2.2.1) (1-2'FA'2.2.1.1)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1-2'FA'2.2.1.2)
▲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1-2'FA'2.2.1.3)
▲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1-2'FA'2.2.1.4)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學段
(3~4年級)
(3-4'FA'2.2.2) (3-4'FA'2.2.2.1)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3-4'FA'2.2.2.2)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4'FA'2.2.2.3)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3-4'FA'2.2.2.4)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第三學段
(5~6年級)
(5-6'FA'2.2.3) (5-6'FA'2.2.3.1)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6'FA'2.2.3.2)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5-6'FA'2.2.3.3)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6'FA'2.2.3.4)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4. 教學任務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小學教學任務主要包括哪些

是相輔相成的,小學注重習慣和品德的教育,學習上要讓孩子多思考,注意總結

5. 小學生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6. 小學教學數學課程的任務是什麼

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包括(1)以培養數學素養為基本追求,內即以促進學生的容終身可持續發展為學校數學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將小學數學教育定位於:不追求將所有的兒童都培養成為偉大的數學家,而是培養他們最基本的數學素養。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包括要使學生懂得數學的價值,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自信心,有解決現實數學問題的能力,學會數學交流,以及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素養的基本特徵包括發展性、過程性和實踐性;(2)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為基本的目標,包括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3)以將數學運用到現實情境為基本能力,包括學會用數學的思想來考察現實與構建普遍知識與特殊情境的聯系。首先,數學教學應該引導兒童觀察和認識周圍世界最簡單的數量關系,建立情境與一般法則的聯系,從而激發他們超越這些規則並能用數學語言來進行表達的動機,真正使用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生活和思維的組成部分,其次,在普通的數學規則和特殊情境之間,其唯一橋梁是學生有意識在現實情境下進行數學思維。

7. 結合當前教育現狀談談你對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的認識

一、思想品德素質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得社會上人們對教師的思想道德要求遠遠超過一般行業的從業人員。因此,「德」是師之本,德高方有嚴教。反之,教育者的德行若非優於受教育者,又豈能為師! 二、職業道德素質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而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則是教師師德修養的核心。 三、知識與綜合素質 當今世界正步入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教師自身必須要具有扎實四、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 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它還要求教師本人具有良好的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教師的個性心理品質不僅影響著學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的人格,教師對社會、對他人以及對學生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的現在及將來產生深刻的影響。 的業務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素質。

8. 小學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並對他們進行大專量、反復的屬言語訓練。

  1. 通過大量的聽說訓練達到能夠初步運用英語進行會話,小學英語教學須注重對學生開口說話能力的培養,這對於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的。

  2. 閱讀教學也是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一種途徑,開展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還要將閱讀教學與學生的聽、說、寫等能力的發展結合起來。

9. 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遵守紀律的習慣,與同伴友好相處的習慣。初步掌握語言文字的使用方法,初步學習數學基本技能。

10. 小學教育的具體任務是什麼

小學教育的具體任務是體地掌握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身心發展過程,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兒童和其身心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做細致而艱苦的教育工作,並且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密切結合起來,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各類人才,為祖國的未來造就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小學教育是兒童接受學校教育的開端。在這個階段,兒童將發生三個方面的具有人生啟蒙意義的轉化:

一是由隨意游戲活動向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轉化;

二是由個體和鬆散的群體活動向有組織、有規律的集體活動轉化;

三是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轉化。這些轉化可以使兒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寬認識范圍,從而對於促進全面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由此可見兒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識能力的發展和身體素質的增強,都將在小學教育階段正式起步。

總之,小學階段是兒童發展最易受影響的時期,是兒童向少年過渡,從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而這一時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

(10)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面向全體適齡兒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論其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智能及身體狀況不允許的例外),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6~7歲),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

因此,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對於每個公民來說,教育機會是均等的,是應當享有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確定推行義務教育的步驟。」「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