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升隨文小練筆的有效性
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使之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
② 小學生讀書筆記隨文練筆什麼意思
讀書筆記,就是把文章上經典的句子,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然後寫回寫自己的感想,為什麼覺得答這句話寫得好。讀書筆記沒有讀後感這么嚴格。
隨文練筆,就是在看完文章後,參照文章的形式和內容,自己再寫一篇文章。
③ 如何把隨文小練筆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小練筆,顧名思義就是篇幅短小,不必成篇。幾句話,一個片段或一篇短文。專可以作為課堂訓練屬,也可作為課外作業。學生完成起來比較輕松。
要使小練筆充分的發揮作用,首先老師再課前,要精心的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據訓練要求,設計內容。設計的題型多種多樣,可以是續寫,可以是改寫,可以是編劇本,可以是編童話等。
④ 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在語文教學中,雖然二者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不同,各有側重,閱讀教學側重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學側重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閱讀是一種吸收,而寫作就是一種傾吐。從閱讀中可以學習到作文的方法,通過寫作又可以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勞於讀書,逸於作文」即闡明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
語文教學中,習慣上很多老師都是上獨立的閱讀課和寫作課,往往忽視了我們身邊最好的習作教學資源——課文,即閱讀教學。課文,就是一篇篇優秀的範文,是習作的最好藍本。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作文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依賴於閱讀。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它同學生的作文結合起來,訓練學生從閱讀中學習作文的方法。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觀察方法。
觀察是學生吸取知識、獲得信息的重要窗口。敞開這個窗口,方方面面的信息就會接踵而至。觀察得越仔細、越准確,學生的作文就越具體、越生動。那麼,怎樣打開這個窗口呢?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寫景狀物的這一類文章作者的觀察角度最為明顯。如《長城》一課,作者運用的是先整體後部分的觀察方法:「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後面的描寫則是對「部分」的觀察,具體寫了長城的構造特點。而《記金華的雙龍洞》,作者則是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分別寫了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等景物特點,把沿途所見的畫面一一呈現給讀者。《爬山虎的腳》一文中有這樣一句:「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大家在教學中可能盡止於讓同學們知道作者抓住了爬山虎新老葉子的顏色特點來寫,而忽視了告訴同學們觀察還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有時並不是一次觀察就能完成。對於狀物類的課文,還是以植物為例,我們要指導學生看作者是不是先寫植物的外形,抓住了植物的哪些部位來寫,如根、莖、葉、花、果實的形狀是什麼樣的,氣味如何,它的生長過程怎樣,這就需要多次觀察。
著名作家楊朔在談到觀察人的特點時說:「我們要特別注意觀察那些性格上有特點的人,從他的外表、舉動、語言以及生活習慣上掌握他的性格。」因此,在教學這類課文時,就要引導學生看看作者觀察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是如何展開描寫的,作者為什麼能把人物性格特徵刻畫得得栩栩如生?我們可以借機教學生制定一份寫人的觀察量表,讓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觀察應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為主,一般是從整體到局部,抓順序、抓特點、抓聯系。觀察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在課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並逐漸掌握這些方法,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中充分觀察、思考,發揮自己的才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照實寫出來,這樣就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寫作方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要密切配合。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所以,我們要抓住課文教學這個契機,把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滲透其中。
可能有時會有同學們問:「老師,我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顯然,他們是想知道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那麼,我們老師該怎麼回答呢?你可能不知從何說起,因為這涉及很多復雜的寫作知識,一時無法一一闡釋清楚。就指導小學生寫作而言,最關鍵的還是上好語文課,從課文中分析、提煉出寫作技巧。讓學生揣摩課題、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布局謀篇的方法、揣摩課文的開頭結尾、揣摩作者的語言……這些知識,應用在具體文章中,是一篇一個樣的,需要長期的滲透指導,不是一時半會學生就能掌握的。
比如,同樣是銜接過渡,《趙州橋》一文是運用「不僅……而且……」的關聯句式,《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則運用了設問句過渡,而《白鵝》一文的過渡句則是統領全文的中心句。
再如,我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自然段。
老師:這段話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學生:第一句。
老師:這一句話放在整段的開頭,我們叫它總起句,又叫中心句。
老師:哪句話既寫出了魚的多?
學生:我從「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中知道了魚很多。
老師:魚真的是一半多嗎?
學生:不是,作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是為了突出魚的多。
老師:能說個誇張的句子嗎?
學生:我的嗓子幹得直冒煙,我家的房子巴掌大……
老師:接下來,我們就仿照這種寫法來個小練筆。
小練筆:圍繞中心把話寫具體、寫完整,至少用上一種修辭手法。
1,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啊!
2、教室里真靜啊!
又如教學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然後讓學生讀文,思考:圍繞這一中心,課文寫了哪些事例?師生合作很快就能歸納出以下事例:談《水滸》、笑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接下來我追問:「作者為什麼要選這些事例來寫呢?」再引導學生把事例與中心句聯系起來思考,學生就會發現:原來課文所選的事例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最後我總結:課文中選的這幾個事例都能說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而且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還把這幾個事例寫得有詳有略。所以我們寫文章的時候要學會圍繞中心選材,並且要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詳寫,把與中心關系不大但又一定要交代的內容略寫。久而久之,在學生的心中漸漸地有了一個這樣的觀點:寫文章時,首先要確定中心,然後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來寫,並且要注意詳略。
三、在閱讀中積累語言,奠定寫作基礎。
豐富的語言材料是寫作的基礎,而材料來源於積累。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清代才子鄭板橋也稱自己「腹內詩書藏千卷」。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場」,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誦讀,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盡可能多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葉聖陶先生曾經強調:「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漸能駕馭文字。」我們的教材所選課文大都是名家名篇,在教學時,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朗讀來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朗讀中訓練語感。學生讀的越多,語感越強,在運用語言時就可以不假思索地達意,寫出得體的話。
以《桂林山水》中寫灕江水的一段為例。「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讀時輕輕拉長聲音,給人靜的感覺。「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語調比上句稍高,略帶驚奇之感,好像讓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聲音響亮,飽滿,給人充滿生機的感覺。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加上想像的發揮,便體會到了語言的節奏美、意境美,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將自己融入優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讀中順理成章地積累了語言。一堂課下來,大部分同學通過朗讀、背誦等方式積累了自己喜歡的優美文字。這些文字在腦中留下烙印,變成自己的東西,寫作時就能呼之欲出,隨筆而下。在寫《蓮花湖公園》的湖水時,同學們就如此寫道:「蓮湖的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湖裡的游魚;蓮湖的湖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接著又運用《頤和園》中所學「小船在湖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四、抓住契機,隨文練筆。
閱讀教學中會有很多好的練筆機會,我們在教學課文時一定要抓住契機,讓學生隨文練筆。隨文練筆是利用閱讀內容進行的一種「短平快」的寫作訓練,它融讀寫為一體,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學生負擔小,效率高。
隨文練筆可以練在情感噴發處。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可以讓學生想像書寫父親救子時的內心獨白。如《去年的樹》一文,鳥兒兩次對燈火「看」了一會兒。這兩個「看」字雖然普通、平淡,卻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與留戀。在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仔細體會後想像寫話:「當小鳥第一次看燈火的時候,你想她會說什麼?她唱完歌後,她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想她又會說什麼?」
隨文練筆可以練在文本空白處。很多文章在經意與不經意間,作者都會留下一些「空白點」,這些地方正是作者沒有言盡,情感表達最為強烈、深沉、含蓄的地方。文本中的空白點,給了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是給學生隨文練筆的絕佳機會。譬如說《中彩那天》一文,「我聽到父親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此時,可相機引導學生想像,父親會怎樣告訴庫伯?他們之間有怎樣的對話?在賓士汽車被開走後,「那天,吃晚飯時,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父親顯得特別高興,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事。」「父親」為什麼會特別高興?會講哪些有趣的事?這就給了我們豐富的想像空間,聯系首段母親說的話和「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後,學生自然會明白父親為什麼會高興?再讓學生聯系自身生活實際,回憶平時和父親猜謎、講趣聞笑話、說腦筋急轉彎這些有趣的場景後,學生自然會有話可寫了。此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續寫、寫讀後感等,一步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降低難度,選准範文,讓學生有章可循。
模仿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是學習的必要途徑。從唱歌跳舞到寫字作畫,莫不如此,所以學生在學習寫作及訓練時,也需要例子和範文。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確實,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文章,文質兼美,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最好範文。拋開這么好的範文,而讓學生單純地去看《作文選》之類的東西,不能不說是舍近求遠。
我們在讓學生仿寫的時候,還要挑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範文,真正讓學生做到有章可循。難度降低了,有章可循了,學生自然就有了寫作興趣了。
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我就讓學生按照四季的順序模仿課文的寫法寫《美麗的家鄉》或者《我的校園》;在教學《頤和園》時,我讓學生按照移步換景的寫法寫熟悉的《蓮花湖公園》。不少學生還借鑒了文中的語言,如「湖濱廣場的花壇里種滿了花,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湖面吹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原文是神清氣爽)……」;在教學第八冊第四單元(戰爭題材)時,我則出示一組戰爭圖片,並交代背景,指導看圖,讓學生結合本單元所學看圖寫話。如此,自然能讓學生實現閱讀能力向寫作能力的遷移。
古人曾說:「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閱讀和寫作間的緊密聯系。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藉助課本的範文作用,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聯系起來,實現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相互遷移,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⑤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隨文小練筆
目前,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推廣,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小學語文作為普及語文常識,提升學生鑒賞、表達和寫作能力的課程,其中隨文練筆的教學形式已經備受師生青睞,對學生發展意義重大。隨文練筆短小精悍,要求簡單,依託語文文本的空白點,在閱讀的基礎上運用知識遷移進行二度創作,符合學以致用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作水準,是提升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⑥ 閱讀教學中如何依託文本進行隨文練筆
每當談起寫作文,學生總會覺得不知怎麼寫,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每每寫作後,學生繳上來的作文,要麼是造假,胡編亂造,要麼是抄襲,拿來主義,要麼是空發議論,瞎編,沒有真情實感的,有的學生雖能寫出一篇作文,但是過分重視作文的技巧,目前的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著這些現象,是每一個語文老師需要關注的重點,怎樣依託文本進行寫作教學. 今天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一種重閱讀、輕寫作的不好傾向,大多語文老師,對於閱讀課分析得非常的詳盡,可是對於學生的寫作,上課時有的乾脆在黑板上,出一個題目叫學生寫去就完事了. 其實,寫作教學比閱讀教學更難,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寫作教學呢?筆者認為依託文本進行有效的寫作指導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現行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名家精品之作,無論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材料,也是中學生學習寫作的很好的範文.比如以記敘為主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散步》、《風箏》、《爸爸的花兒落了》、《最後一課》、《社戲》、《貓》、《背影》、《我的母親》等.以寫景為主的如《紫藤蘿瀑布》、《行道樹》、《春》、《濟南的冬天》等;以抒情為主的如《土地的誓言》、《安色腰鼓》、《海燕》等,以議論為主的如《敬業與樂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談讀書》、《談生命》等. 從寫作技巧上來看,教材中有許多涉及到寫作方法的文章,有托物言志的,如《紫藤蘿瀑布》、《行道樹》、《海燕》、《陋室銘》、《愛蓮說》等,有以小見大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等.也有側重外貌描寫的、有側重心理描寫的、有側重景物描寫的、有側重借景抒情的、有獨抒胸臆的等. 從寫作主題來看,現行教材就是以主題分類進行編排的,有關於人生的、關於生命的、關於自然的、關於親情的、關於科學的、關於成長的、關於歷史人物的、關於文化藝術的、關於探險的、關於戰爭的、關於愛的、關於名勝古跡的、關於民俗文化的、關於求知的、關於愛國思鄉的等. 從文章的題材來看,先行教材中分別有記敘文、散文、議論文、詩歌、小說、戲劇等幾乎全包括在內,作文指導《怎樣依託文本進行寫作教學》. 從文章的選材上,有古代的、現代的、包括近代的,幾乎是各個時期的文章都有,上至《詩經》、下至時文. 綜觀教材,就是一個寫作的萬花筒,裡面蘊涵了很多極其有用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好好利用文本,認真對文本中的寫作因素加以分析指導,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提高.
⑦ 隨文小練筆課題研究需要收集哪些相關資料
中教聯盟老師說:讀寫結合,這是一種嶄新的嘗試,把小練筆擠進語文教學課堂中,回把課內小練筆的訓練當做答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去落實,找准課內小練筆的切入點,因文而宜,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使學生一課一練,一課一得,讓學生在讀寫訓練中,看到一片新天地,獲得一種新認識,養成一種好習慣,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莫定基礎。
很多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感到頭痛,不知從何著手,不知寫什麼,主要是每單元一次作文訓練間隔時間長,學生練筆次數少,導致閱讀教學與作文相脫節。怎樣引導學生在讀寫的基礎上練寫,使讀寫結合,互相促進,是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在教學中,我針對所學課文讓學生進行隨文小練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仿寫中練筆
二、在改寫中練筆
三、在續寫中練筆
⑧ 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開展隨文練筆
要想使學生真正提高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單憑課本上每單元規定的那八篇作文進行反復訓練是不行的,平時必須經常進行
一、引導學生向閱讀材料索取素材
完整的語言學習過程應該由語言的「輸入」(理解.記憶)和語言的「輸出」(運用.表達)兩個環節構成。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課文中規范、經典、生動、豐富的語言,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悟、摘記積累等方式進行內化,另一方面又要及時地給學生創設活用語言的情境,讓他們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逐步提高語言駕馭能力。如:三年級上冊的課文《花鍾》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各種不同花兒開放的情況:「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放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省略號是文本的一個亮點,先引導學生理解省略號的意思,然後用不同的說法表達花的開放。借機讓學生結合平時觀察,生活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填補課文中省略號的空白,由於學生接觸的生活范圍有限,造成他們閱歷少、見解低、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多數學生不能用更新穎的語言來描寫花兒的開放,這時我指導學生把「綻開了笑臉、欣然怒放、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現……」等這些精彩、優美的語言直接地、盡情地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二、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精彩片斷進行仿寫。
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寫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形式。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降低習作的難度,激發他們習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仿寫可分為仿篇和仿段,在練筆訓練中可以以仿段為主。課文中經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寫,非常適合學生仿寫。由於課文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方法,所以學生寫起來就容易得多。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自然段對西沙群島海底各種各樣的魚兒的形態進行了描寫。學了這一段後,我又用課件出示了西沙群島海底其它不同形態的魚兒,然後讓學挑幾種寫下來。藉助範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變換敘述角度,進行說寫訓練
作者寫作總有自己的角度,角度變了角色也就變了。在閱讀教學中,變換敘述角度,進行讀寫訓練,可充分挖掘課文語言因素,活化課文內容,引發寫作興趣,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如在教學《荷花》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寫訓練:以「我忽然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為開頭,發揮想像寫一段話。讓學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並把荷花當作有感情的人來想像,才能體會到作者的對荷花的喜愛之情,也讓學生進入到荷花的世界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把學生想像到的內容進行口頭交流,激發了學生的想像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四、引導學生續寫文章結尾,叩開學生的想像之門
有些文章的結尾寫得比較留有餘地、耐人尋味,給學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間。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理的想像把這樣的猜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小學語文書上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盡而「意猶未盡」。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下冊就有好多這樣的課文,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適時進行續寫片斷的練習。如:課文《七顆鑽石》的結尾寫水罐里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鮮的水流。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發揮想像:水流越涌越多,流向了 ,流向了 ,流向了 ……,花兒 ,草兒 ,小牛兒、羊兒 ,所有的人們 ……。有的學生寫到:「水流向了乾涸的河流和水井,流向了乾枯的草木叢林,流向了焦渴的人們,花兒綻開了笑臉,草兒一片綠油油,牛兒、羊兒歡暢起來,所有的人們高興得合不攏嘴。這樣的想像小練筆既叩開了學生的想像之門,又放飛了學生的心靈體驗,讓學生心中的想像之泉在實踐中自由流淌。
五、抓故事情節,引導學生向生活實際延伸。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典範文章,對於學生學習語言,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語言系統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這些文章只是閱讀課上讀一讀而不能繼續延伸,我想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我在教學中,總是盡量創造機會,建立起語文教材與生活之間的「紐帶」。如:《媽媽的賬單》(三年級下冊)一文,把母愛的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細膩動人。主要講述媽媽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桌上,同時給兒子留下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這母愛的賬單,讓小彼得羞愧萬分。本課教學進行第6自然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補白拓展性練筆:對比賬單 挖掘0芬尼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