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芝溪小學弟子規
總敘
[3]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弟子規》書法版(20張)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出 則 悌(tì)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弟子規掛圖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泛 愛 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房室清牆壁凈幾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損就補之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B.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你怎樣理解這句的意思舉個例子
意思是要想德高望重受到他人尊敬,就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品德。
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
原文: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譯文:
行為高尚的人,名氣自然就高,人們所看重的並不是容貌,有才華的人,聲望自然就大,人們所佩服得,不是因為空口說大話的人。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孔孟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弟子規》全書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章為總綱,分為五部分,各選擇《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等。
此書原名《訓蒙文》,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范,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C. 弟子規全文拼音版
dì zǐ guī,shèng rén xùn
弟子規,聖人訓。
shǒu xiào tì,cì jǐn xìn
首孝悌,次謹信。
fàn ài zhòng,ér qīn rén
泛愛眾,而親仁。
yǒu yú lì,zé xué wén
有餘力,則學文。
fù mǔ hū,yìng wù huǎn
父母呼,應勿緩。
fù mǔ mìng,xíng wù lǎn
父母命,行勿懶。
fù mǔ jiào,xū jìng tīng
父母教,須敬聽。
fù mǔ zé,xū shùn chéng
父母責,須順承。
dōng zé wēn,xià zé qìng
冬則溫,夏則凊。
chén zé xǐng,hūn zé dìng
晨則省,昏則定。
chū bì gào,fǎn bì miàn
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yè wú biàn
居有常,業無變。
shì suī xiǎo,wù shàn wéi
事雖小,勿擅為。
gǒu shàn wéi,zǐ dào kuī
苟擅為,子道虧。
wù suī xiǎo,wù sī cáng
物雖小,勿私藏。
gǒu sī cáng,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親心傷。
qīn suǒ hào,lì wèi jù
親所好,力為具。
qīn suǒ wù,jǐn wèi qù
親所惡,謹為去。
shēn yǒu shāng,yí qīn yōu
身有傷,貽親憂。
dé yǒu shāng,yí qīn xiū
德有傷,貽親羞。
qīn ài wǒ,xiào hé nán
親愛我,孝何難。
qīn zēng wǒ,xiào fāng xián
親憎我,孝方賢。
譯文:
弟子規,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
出門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擔憂記掛;回到家,應該先當面見一下父母,報個平安;雖然子女有出息,父母會高興,但是父母輩對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麼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穩穩當當,一生沒有災秧。所以,居住的地方盡量固定,不要經常搬家,謀生的工作也不要經常更換。
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麼東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私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私藏東西,即使自己很謹慎,也免不了會有被父母發現的一天,那時父母會傷心。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必然會引起父母憂慮。所以,應該盡量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自己的名聲德行受損,必然會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和德行無端受損,更不要去做那種傷風敗俗,自污名聲,自賤德行的事情。
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麼難事;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
(3)小學弟子規行高者名自高教學擴展閱讀:
《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此書原名《訓蒙文》,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D. 弟子規 全部的詞
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朝代】清朝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4)小學弟子規行高者名自高教學擴展閱讀: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朴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范。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准則和行為規范。
E. 《弟子規》十、十一、十二章的內容
弟子規全:
[ 清朝 ] 李毓秀
dìǐguīshèngrénxùn
弟子規,聖人訓。
shǒuxiàotìcìjǐnxìn
首孝悌,次謹信。
fànàizhòngérqīnrén
泛愛眾,而親仁。
yǒuyúlìzéxuéwén
有餘力,則學文。
fùmǔhūyìngwùhuǎn
父母呼,應勿緩。
fùmǔmìngxíngwùlǎn
父母命,行勿懶。
fùmǔjiàoxūjìngtīng
父母教,須敬聽。
fùmǔzéxūshùnchéng
父母責,須順承。
dōngzéwēnxiàzéqìng
冬則溫,夏則凊。
chénzéxǐnghūnzédìng
晨則省,昏則定。
chūbìgàofǎnbìmiàn
出必告,反必面。
jūyǒuchángyèwúbiàn
居有常,業無變。
shìsuīxiǎowùshànwéi
事雖小,勿擅為。
gǒushànwéizǐdàokuī
苟擅為,子道虧。
wùsuīxiǎowùsīcáng
物雖小,勿私藏。
gǒusīcángqīnxīnshāng
苟私藏,親心傷。
qīnsuǒhàolìwèijù
親所好,力為具。
qīnsuǒwùjǐnwèiqù
親所惡,謹為去。
shēnyǒushāngyíqīnyōu
身有傷,貽親憂。
déyǒushāngyíqīnxiū
德有傷,貽親羞。
qīnàiwǒxiàohénán
親愛我,孝何難。
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
親憎我,孝方賢。
qīnyǒuguòjiànshǐgēng
親有過,諫使更。
yíwúsèróuwúshēng
怡吾色,柔吾聲。
jiànbúrùyuèfùjiàn
諫不入,悅復諫。
háoqìsuítàwúyuàn
號泣隨,撻無怨。
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
親有疾,葯先嘗。
zhòuyèshìbùlíchuáng
晝夜侍,不離床。
sāngsānniánchángbēiyè
喪三年,常悲咽。
jūchùbiànjiǔròujué
居處變,酒肉絕。
sāngjìnlǐjìjìnchéng
喪盡禮,祭盡誠。
shìsǐzhěrúshìshēng
事死者,如事生。
xiōngdàoyǒudìdàogōng
兄道友,弟道恭。
xiōngdìmùxiàozàizhōng
兄弟睦,孝在中。
cáiwùqīngyuànhéshēng
財物輕,怨何生。
yányǔrěnfènzìmǐn
言語忍,忿自泯。
huòyǐnshíhuòzuòzǒu
或飲食,或坐走。
zhǎngzhěxiānyòuzhěhòu
長者先,幼者後。
zhǎnghūrénjídàijiào
長呼人,即代叫。
rénbùzàijǐjídào
人不在,己即到。
chēngzūnzhǎngwùhūmíng
稱尊長,勿呼名。
ìzūnzhǎngwùxiànnéng
對尊長,勿見能。
lùyùzhǎngjíqūyī
路遇長,疾趨揖。
zhǎngwúyántuìgōnglì
長無言,退恭立。
qíxiàmǎchéngxiàjū
騎下馬,乘下車。
guòyóudàibǎibùyú
過猶待,百步余。
zhǎngzhělìyòuwùzuò
長者立,幼勿坐。
zhǎngzhězuòmìngnǎizuò
長者坐,命乃坐。
zūnzhǎngqiánshēngyàodī
尊長前,聲要低。
dībùwénquèfēiyí
低不聞,卻非宜。
jìnbìqūtuìbìchí
進必趨,退必遲。
wènqǐìshìwùyí
問起對,視勿移。
shìzhūfùrúshìfù
事諸父,如事父。
shìzhūxiōngrúshìxiōng
事諸兄,如事兄。
zhāoqǐzǎoyèmiánchí
朝起早,夜眠遲。
lǎoyìzhìxīcǐshí
老易至,惜此時。
chénbìguànjiānshùkǒu
晨必盥,兼漱口。
biànniàohuízhéjìngshǒu
便溺回,輒凈手。
guānbìzhèngniǔbìjié
冠必正,紐必結。
wàyǔlǚjùjǐnqiè
襪與履,俱緊切。
zhìguānfúyǒudìngwèi
置冠服,有定位。
wùluàndùnzhìwūhuì
勿亂頓,致污穢。
yīguìjiébúguìhuá
衣貴潔,不貴華。
shàngxúnfènxiàchènjiā
上循分,下稱家。
ìyǐnshíwùjiǎnzé
對飲食,勿揀擇。
shíshìkěwùguòzé
食適可,勿過則。
niánfāngshàowùyǐnjiǔ
年方少,勿飲酒。
yǐnjiǔzuìzuìwéichǒu
飲酒醉,最為丑。
bùcōngrónglìānzhèng
步從容,立端正。
yīshēnyuánbàigōngjìng
揖深圓,拜恭敬。
wùjiànyùwùbǒyǐ
勿踐閾,勿跛倚。
wùjījùwùyáobì
勿箕踞,勿搖髀。
huǎnjiēliánwùyǒushēng
緩揭簾,勿有聲。
kuānzhuǎnwānwùchùléng
寬轉彎,勿觸棱。
zhíxūqìrúzhíyíng
執虛器,如執盈。
rùxūshìrúyǒurén
入虛室,如有人。
shìwùmángmángōcuò
事勿忙,忙多錯。
wùwèinánwùqīnglüè
勿畏難,勿輕略。
dòunàochǎngjuéwùjìn
斗鬧場,絕勿近。
xiépìshìjuéwùwèn
邪僻事,絕勿問。
jiāngrùménwènshúcún
將入門,問孰存。
jiāngshàngtángshēngbìyáng
將上堂,聲必揚。
rénwènshuíìyǐmíng
人問誰,對以名。
wúyǔwǒbùfēnmíng
吾與我,不分明。
yòngrénwùxūmíngqiú
用人物,須明求。
tǎngbùwènjíwéitōu
倘不問,即為偷。
jièrénwùjíshíhuán
借人物,及時還。
hòuyǒujíjièbùnán
後有急,借不難。
fánchūyánxìnwéixiān
凡出言,信為先。
zhàyǔwàngxīkěyān
詐與妄,奚可焉。
huàshuōōbùrúshǎo
話說多,不如少。
wéiqíshìwùnìngqiǎo
惟其是,勿佞巧。
jiānqiǎoyǔhuìwūcí
奸巧語,穢污詞。
shìjǐngqìqièjièzhī
市井氣,切戒之。
jiànwèizhēnwùqīngyán
見未真,勿輕言。
zhīwèidìwùqīngchuán
知未的,勿輕傳。
shìfēiyíwùqīngnuò
事非宜,勿輕諾。
gǒuqīngnuòjìntuìcuò
苟輕諾,進退錯。
fándàozìzhòngqiěshū
凡道字,重且舒。
wùjíjíwùmóhu
勿急疾,勿模糊。
bǐshuōchángcǐshuōǎn
彼說長,此說短。
bùguānjǐmòxiánguǎn
不關己,莫閑管。
jiànrénshànjísīqí
見人善,即思齊。
zòngqùyuǎnyǐjiànjī
縱去遠,以漸躋。
jiànrénèjínèixǐng
見人惡,即內省。
yǒuzégǎiwújiājǐng
有則改,無加警。
wéidéxuéwéicáiyì
唯德學,唯才藝。
bùrúréndāngzìlì
不如人,當自礪。
ruòyīfúruòyǐnshí
若衣服,若飲食。
bùrúrénwùshēngqī
不如人,勿生戚。
wénguònùwényùlè
聞過怒,聞譽樂。
sǔnyǒuláiyìyǒuquè
損友來,益友卻。
wényùkǒngwénguòxīn
聞譽恐,聞過欣。
zhíliàngshìjiànxiāngqīn
直諒士,漸相親。
wúxīnfēimíngwéicuò
無心非,名為錯。
yǒuxīnfēimíngwéiè
有心非,名為惡。
guònénggǎiguīyúwú
過能改,歸於無。
tǎngyǎnshìzēngyìgū
倘掩飾,增一辜。
fánshìrénjiēxūài
凡是人,皆須愛。
tiāntóngfùdìtóngzài
天同覆,地同載。
xìnggāozhěmíngzìgāo
行高者,名自高。
rénsuǒzhòngfēimàogāo
人所重,非貌高。
cáidàzhěwàngzìdà
才大者,望自大。
rénsuǒfúfēiyándà
人所服,非言大。
jǐyǒunéngwùzìsī
己有能,勿自私。
rényǒunéngwùqīngzǐ
人有能,勿輕訾。
wùchǎnfùwùjiāopín
勿諂富,勿驕貧。
wùyàngùwùxǐxīn
勿厭故,勿喜新。
rénbùxiánwùshìjiǎo
人不閑,勿事攪。
rénbùānwùhuàrǎo
人不安,勿話擾。
rényǒuǎnqièmòjiē
人有短,切莫揭。
rényǒusīqièmòshuō
人有私,切莫說。
dàorénshànjíshìshàn
道人善,即是善。
rénzhīzhīyùsīmiǎn
人知之,愈思勉。
yángrénèjìshìè
揚人惡,即是惡。
jízhīshènhuòqiězuò
疾之甚,禍且作。
shànxiāngquàndéjiējiàn
善相勸,德皆建。
guòbùguīdàoliǎngkuī
過不規,道兩虧。
fánqǔyǔguìfēnxiǎo
凡取與,貴分曉。
yǔyíōqǔyíshǎo
與宜多,取宜少。
jiāngjiārénxiānwènjǐ
將加人,先問己。
jǐbúyùjísùyǐ
己不欲,即速已。
ēnyùbàoyuànyùwàng
恩欲報,怨欲忘。
bàoyuànǎnbàoēncháng
抱怨短,報恩長。
dàibìpúshēnguìān
待婢僕,身貴端。
suīguìāncíérkuān
雖貴端,慈而寬。
shìfúrénxīnbùrán
勢服人,心不然。
lǐfúrénfāngwúyán
理服人,方無言。
tóngshìrénlèibùqí
同是人,類不齊。
liúsúzhòngrénzhěxī
流俗眾,仁者希。
guǒrénzhěrénōwèi
果仁者,人多畏。
yánbúhuìsèbúmèi
言不諱,色不媚。
néngqīnrénwúxiànhǎo
能親仁,無限好。
dérìjìnguòrìshǎo
德日進,過日少。
bùqīnrénwúxiànhài
不親仁,無限害。
xiǎorénjìnbǎishìhuài
小人進,百事壞。
búlìxíngdànxuéwén
不力行,但學文。
zhǎngfúhuáchénghérén
長浮華,成何人。
dànlìxíngbùxuéwén
但力行,不學文。
rènjǐjiànmèilǐzhēn
任己見,昧理真。
dúshūfǎyǒusāndào
讀書法,有三到。
xīnyǎnkǒuxìnjiēyào
心眼口,信皆要。
fāngdúcǐwùmùbǐ
方讀此,勿慕彼。
cǐwèizhōngbǐwùqǐ
此未終,彼勿起。
kuānwéixiànjǐnyònggōng
寬為限,緊用功。
gōngfūdàozhìsètōng
工夫到,滯塞通。
xīnyǒuyísuízhájì
心有疑,隨札記。
jiùrénwènqiúquèyì
就人問,求確義。
fángshìqīngqiángbìjìng
房室清,牆壁凈。
jīànjiébǐyànzhèng
幾案潔,筆硯正。
mòmópiānxīnbùān
墨磨偏,心不端。
zìbújìngxīnxiānbìng
字不敬,心先病。
lièdiǎnjíyǒudìngchù
列典籍,有定處。
dúkànbìhuányuánchù
讀看畢,還原處。
suīyǒujíjuànshùqí
雖有急,卷束齊。
yǒuquēhuàijiùbǔzhī
有缺壞,就補之。
fēishèngshūbǐngwùshì
非聖書,屏勿視。
bìcōngmínghuàixīnzhì
蔽聰明,壞心志。
wùzìbàowùzìqì
勿自暴,勿自棄。
shèngyǔxiánkěxúnzhì
聖與賢,可馴致。
F. 弟子規前50句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6)小學弟子規行高者名自高教學擴展閱讀:
白話譯文:
弟子規,是聖人孔子的教誨。首先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
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
出門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擔憂記掛;回到家,應該先當面見一下父母,報個平安;雖然子女有出息,父母會高興,但是父母輩對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麼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穩穩當當,一生沒有災秧。所以,居住的地方盡量固定,不要經常搬家,謀生的工作也不要經常更換。
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麼東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私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私藏東西,即使自己很謹慎,也免不了會有被父母發現的一天,那時父母會傷心。
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必然會引起父母憂慮。所以,應該盡量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自己的名聲德行受損,必然會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和德行無端受損,更不要去做那種傷風敗俗,自污名聲,自賤德行的事情。
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麼難事;父母對我們態度不好,批評我們,埋怨我們,或者惡聲惡氣,厭惡我們,憎恨我們,打罵我們,甚至動刀動槍殺害我們,還能對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難能可貴。
如果自己認為父母有過錯,應該努力勸導父母改過向善,以免父母鑄成更大的錯誤,使父母陷於不義的境地;不過要注意方法,勸導時應該和顏悅色、態度誠懇,說話的時候應該語氣輕柔。
如果自己勸解的時候,父母聽不進去,不要強勸,應該等父母高興的時候再規勸,別跟父母頂撞,徒惹父母生氣,還達不到規勸的效果;如果父母不聽勸,又哭又鬧,就暫時順從父母;如果把父母勸惱,生氣責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當面埋怨。
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葯的冷熱和安全;應該盡力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
不論飲食用餐,或就坐行走;都要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
長輩呼喚別人,應該立即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或者找不到那個人,應該及時告知長輩。
稱呼尊者長輩,不應該直呼其姓名;在尊者長輩面前,應該謙虛有禮,見到尊者長輩有所不能,幫助可以,但不應該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故意顯示自己比尊者長輩強。
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行禮;如果長輩沒有說話,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如果遇見長輩時,自己是騎馬或乘車,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
長輩站著的時候,晚輩不應該坐著。具體是長輩坐下前,晚輩不應該先坐;大家都坐著的時候,長輩站起來時,晚輩也應該站起來;大家都坐著的時候,又一個長輩進來了,晚輩也應該立即站起來,以示尊敬。長輩坐定以後,晚輩應該等長輩示意自己坐下時,才可以坐。
在尊長跟前與尊長說話,或者在尊長跟前與別人說話,應該低聲細氣,不應該咋咋呼呼;但聲音太低,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尊長聽不清楚,也不合適。
網路-弟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