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研究性學習課題:《英語朗讀在教學中的應用》,從哪些方面入手
一、重視語音,倡導模仿
1. 打好語音基礎。即教會英語26個字母和48個國際音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字母教學以5個母音字母為主線,按照字母的順序逐個教、逐個學,內容包括:字母、單詞的重音,英文的規范書寫等。音標教學按母音和輔音進行分類教,內容包括:母音字母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的母音字母組合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的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輔音連綴的讀音以及成節音的讀音。主要途徑是:在聽清教師的發音或聽清英語錄音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模仿,必要時,教師對於學生感到困惑的音與調做適當的規則講解與對比,幫助學生掌握發音和語調的要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語音語調不好,是由於聽得不夠,未聽仔細,沒有聽清就模仿所致。所以先讓學生聽清楚、聽准確,了解音的特點(音質、音色、音長、音響),再模仿。模仿時,可以先集體模仿,使膽小、內向的學生也敢於與大家一起大聲操練;後個別單獨模仿,便於教師檢查學生模仿的質量,便於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與糾正。雖然初一年級新生有一定的語音基礎,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語音語調不準確,對這些學生難以讀準的語音(如48個國際音標的正確發音以及字母組合的不同發音),教師應該做到耐心仔細。
2. 探究拼讀規則。它是教學字母、音素、音標之後最重要、最關鍵的教學內容,包括:重音(單詞、句子重音)、意群的讀音(連讀、失去爆破、弱讀與同化)、語調(升調、降調)和節奏。需要指出的是:英文是拼讀文字,其詞彙的讀音與拼寫往往不一致,因此不少中小學生由於缺乏拼讀能力,而只靠機械記憶按字母順序死記硬背單詞。這種做法在開始記字母較少的單詞時還有效,但是隨著單詞逐漸增多、增長,拼寫逐漸復雜,學生就逐漸感到力不從心,英語水平的兩極分化就此開始。因此,在教字母、音素時就開始拼讀練習,可以採取「教者有心,學者無意」的辦法,讓學生探究一些符合拼讀規則的單詞,獲得自主發音和拼讀的初步技能。從教學第一個單詞時,教師簡述音節知識,給單詞劃分音節,及單詞重音如何讀,以後逐步教學雙音節詞、多音節詞。結合所教單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並嘗試歸納讀音規則。
3. 模仿語音語調。學生通過跟讀單詞、句子、對話或短文,聽錄音去模仿句子重音、語調、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初步獲得語音語調的感性認識。如:領讀某個較長的單詞、短語或句子時,教師可以先慢速領讀一、兩遍,讓全體學生聽清、聽懂、模仿得准;再快速領讀,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反復操練、大聲模仿;最後請學生們按座位以縱排或橫排方式進行大聲領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通過領讀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機會。當輪到有困難的學生時,教師或同學們幫他(她)一起讀,以免個別學困生心理受挫。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看動畫學唱英文兒歌、看聽模仿英文趣味小品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模仿語音語調的興趣與熱情。在生動活潑的語言情境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感受語調的魅力 表示懷疑、震驚、禮貌、冷淡等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語音教學與語流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最終在語流中模仿並掌握英語豐富的語音與語調。
二、組織朗讀,要求大聲
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彙、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朗讀具有視覺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讀者仔細看著語言材料;又具有口語(表達上)的因素,朗讀者大腦想著其發音,然後專注地念出其聲。朗讀的作用可不少:一方面,它能促進聽力水平的提高。學生大聲朗讀時,口中發出的聲音傳到自己的耳朵,表明學生不僅在讀,同時也在聽自己讀,經過反復不斷地朗讀操練,學生的聽覺神經也就習慣了這種信號,當別人發出這種信號時,他就能產生「共鳴」,聽得明白。另一方面,它還能促進記憶力的提高。學生大聲朗讀時,注意力容易集中,使讀過的語言材料在大腦中產生較深的印象。可以說,朗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化,即「內化」。大量准確的朗讀能夠促進口語和聽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有效的朗讀更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一般來講,朗讀訓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聽范讀或錄音。通過聽教師的示範朗讀或錄音,學生可以了解文章內容和朗讀特點,感知內容在語音、語調、感情、表達等方面的特色,把握正確朗讀的方法和要點,為朗讀的實踐練習做准備。
2. 教師領讀。領讀對話時,教師最好整句領讀,體現出句子的整體感,讓學生在靜聽的基礎上模仿跟讀。領讀時,如果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教師可按意群領讀,並注意語調的轉折。領讀課文時,最好採用學生看書跟讀和不看書跟讀交替的方式進行。領讀一般先慢後快,讓學生在准確的基礎上,再達到熟練、地道地跟讀。
3. 學生朗讀。針對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鼓勵朗讀。對低年級學生,可以將英語朗讀較准確、較大膽的同學樹為「小老師」,請他(她)領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一旁監聽,等學生領讀完之後,再和全體學生通過回憶來指錯和糾錯。在確保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糾正語音或語調,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順暢、自然、正確地讀好每一個句子。有時可利用學生好勝心理強的特點,組織大聲朗讀比賽,鼓勵學生大聲、大膽、大方朗讀。比賽方式很多:男生與女生比、分組比、單個比,為了鼓勵和肯定,教師為英語朗讀或領讀出色的同學發獎品、戴紅花;對高年級學生,可以採用朗誦比賽、角色扮演小品、排演話劇等形式來增強英語朗讀的興趣等等。只要這樣持久堅持,英語朗讀必定會帶動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必定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成績,形成良性循環,有利於英語教學。
三、加強背誦,培養語感
語感是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核心。它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習英語的成敗最終落實在是否獲得了英語語感,能獲得語感,就能牢固地掌握英語知識,就能熟練靈活地運用英語語言技能,就能綜合性地、整體性地使用英語,駕馭英語語言。但是,語感的獲得必須通過持久的語言實踐練習而逐步獲得。對絕大多數中國中小學生來說,由於缺乏英語習得的語言環境,通過朗讀、背誦典型的對話或者短文便成為學習英語、接受英語、培養語感的一種有效便捷的途徑。背誦可這樣操練:
1. 透徹理解。首先透徹地理解要背誦的材料。我們強調在理解基礎上的識記,切忌生吞活剝的死記硬肯。實驗表明,受試者在記憶句子時,開始保留的是句子原話的信息,但他們很快就忘掉這些信息,保存下來的只是句子的意義信息(桂詩春,1991)。可見,儲存在記憶中的不是語言的形式,而是語言的意思。所以,只有對材料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很好地背誦,才能增加語言的可理解性輸入。
2. 嘗試回憶。在進行背誦的過程中,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讀是很難記住材料的,因為這是一種較淺水平的信息處理。然而,如果把段落和篇章化整為零,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背誦,再合成整篇背誦,直到成誦為止,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因為對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信息就越更長時間地保留在記憶中。曹日昌教授(1964)指出,「試圖背誦,一方面由於學習者的積極活動,可以提高更多的建立聯系的機會,有利於記憶;另一方面由於試圖背誦時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特點與難點,可以更好地分配復習,在難點上多進行誦讀」。
3. 循環鞏固。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先快後慢」,暫時記住的信息很快就開始遺忘,且開頭時遺忘的速度特別快,因此需要及時地復習。若等到記憶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後再復習,所花的時間就比及時復習所花的時間更多。正所謂「及時一針頂九針」。不僅需要及時復習,還需經常鞏固,因為「我們學過的東西,如果經常復習,就可以長期不會忘記」(曹日昌,1964)。
總之,以上三大朗讀教學策略旨在培養中小學生養成大聲、大膽、大方的朗讀習慣,提高他們自主朗讀英語的能力並形成有效的朗讀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常言道: 「教有方法,但教無定法」。在日常教學設計和實踐過程中,只要經常反思和總結,必將摸索出更多有效的朗讀教學策略。
㈡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選題的價值
歸納字母組合讀音規則
在多數單詞中,字母組合的發音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不斷強化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則,培養學生掌握組合字母的拼寫技能,逐步改掉學生以單個字母進行拼寫的習慣,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
例如:《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2 中三個新授單詞first、third、birthday。在教學以前,先出示學過的單詞girl、shirt、skirt、bird。這四個單詞中都有字母組合ir ,讓學生在讀讀、看看、比比中總結出這個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發/ə:/,然後再逐一出示新授的三個單詞,讓學生試讀。當學生能用自己發現的拼讀規則讀出新授的單詞時,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就會更濃。
另外,像th字母組合有/θ/和/ ð/這兩種發音的在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單詞時,就應該告訴學生。
㈢ 英語課題研究關於語音詞彙教學實踐探究總結怎麼寫
一、課題研究方法
1、參考文獻法:即查閱相關的資料,認真系統的學習有關的理論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習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2、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學生英語詞彙聽說讀寫能力的現狀,為課題研究進行更直接有效的指導;
3、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思考、研究、提高:
(1)通過各種不同的有效的學習英語詞彙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單詞;
(2)通過調查,對兩個班級學生就詞彙使用及記憶等方面進行對比,尋求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學習及掌握英語詞彙的興趣和能力。
4、個案研究法:圍繞典型對個人開展研究,以尋求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法;
5、對比測試法:在課題開始和結束時,分別對本冊教材中的四會單詞進行檢測,對比成績的變化。以本校六年制四年級兩個班為實驗班,研究過程在教學常態下進行。
6、經驗總結法: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二、課題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收集相關資料,學習有關理論文獻,尋找理論依據,明確實驗目標,提煉先進理論經驗,制定論證課題研究方案和具體實施設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
(1)根據研究內容制定實施計劃,組織實施。
(2)進行理論學習,構建基本操作模式,深化課題涉及的相關評價指標與實施方法。
(3)組織課題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成果匯報,將研究成果逐步推廣,加大實驗論證力度。
3、總結階段;
(1)整理有關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各種數據。
(2)匯集各種實驗材料,歸納總結研究成果。
(3)撰寫實驗結題報告,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
三、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讀書筆記;
2、課例分析;
3、寫作論文。
論文題目:《運用多媒體,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運用歌謠掌握英語詞彙》等。
四、研究與實踐過程
(一)調查研究
9月到10月期間,主要用調查法,訪談法及測試法對學生情況進行了全方面的細致了解。
(二)發現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詞彙的學習上都存在問題,歸納一下主要表現在心理方面、詞彙方面、方法問題幾個方面。
(三)解決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入手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英語詞彙的運用能力的途徑,探索怎樣轉變學生詞彙學習思路,調整英語詞彙教學內容,並努力創新詞彙教學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
1、深入了解詞彙學習現狀,因材施教;
2、激活學生詞彙學習興趣;
3、克服了學生對詞彙學習的心理障礙;
4、學生考試成績顯著提高;
5、學生的詞彙量增多,單詞書寫、應用能力增強;
6、總結了多種認讀和記憶單詞的方法和單詞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學生運用單詞說句子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閱讀能力有待提高。要想靈活運用單詞,還要多給學生創設詞彙運用的場景,真正發揮英語詞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