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地質災害教案
高中地理地質災害教案
一、地質災害的種類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縫、構造斷裂、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等,教材中主要講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種地質災害。教材對這四種災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講成災原因;二講災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識,如「地震」一段介紹了震級,「火山」一段介紹了火山的類型;三講危害,這是教材的重點內容。滑坡和泥石流雖然誘發的原因不同,但主導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區也基本相同,為了減少重復,教材把這兩者放在一起講述。
授課時教師首先可由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防治地質災害」引入新課,並指出地質災害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嚴重威脅,地質災害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它的挑戰,應使學生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教師介紹主要地質災害的特點時,可指導學生讀圖4.53,圖4.55,圖4.58,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通過圖4.54,圖4.56,圖4.57,使學生對地質災害的破壞性形成直觀印象。對於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如地震和火山的分類),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自學。另外,還要聯系初中所學知識加以理解。
二、在講述地質災害的基礎上,本節從各地質災害之間的關繫上進一步做了分析,這種動態的觀點、聯系的觀點不僅對深入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要求,教材通過具體例子介紹了地質災害三方面的關聯性。第一方面說明了同一地域地質災害生成的關聯性,第二方面說明了一次地質災害中原發災害和誘發災害生成的關聯性,第三方面說明了人類活動與災害的關聯性。
講述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時,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培養學生運用動態的、聯系的觀點深入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教師可舉例說明地質災害三個方面的關聯性。例如,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災害中,70%以上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從而說明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影響。講完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可隨即安排學生做課後活動第1~2題,以達到鞏固和反饋的目的。
三、教材最後講述地質災害的防禦。教材中講了三方面的問題,其核心為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減輕災害的基本途徑。在防災、抗災、減災的諸多領域中,首先需要對地球系統的整體性有更多的認識,尋找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及其災害間的相互聯系,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一些具體的工程措施的設計和實施,也要有科學技術的支持。加強災害管理法制建設和健全減災規劃管理制度也是災害管理的重要方面。
「地質災害的防禦」內容比較簡單,可引導學生自學,教師可補充地震前兆、地震防禦措施等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閱讀課後「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工程」,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另外,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然災害的發生,關鍵是樹立預防為主,加強監測、預報的觀念,以求防災、減災、免災。
⑵ 教案地質災害小班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影響物體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合作設計和實驗,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操作材料(紙板、小車、紙、毛巾、長條木板積木);
2、記錄表A、B,鉛筆。
【活動過程】
一、從日常生活導入。
提問:你們玩過滑滑梯嗎?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組成?
1、教師出示不同坡度的兩個滑滑梯斜坡,將同樣的兩輛小車放在滑滑梯上。
提問:哪邊會跑得更快?
2、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學習使用。
提問:怎樣製作記錄表,把實驗和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引導幼兒使用圖示法)
二、幼兒合作操作,師觀察指導。
1、幼兒自由組隊,3~4人一組,進行斜坡搭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2、幼兒合作探究相同小車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並記錄在記錄表上。
3、分享實驗結果。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怎樣才能讓小車贏呢?
小結:原來斜坡的坡度越平緩,車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積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車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兒繼續探究相同小車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並記錄。
5、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這次你們又發現了什麼秘密呢?
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車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關,表面光滑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會快,表面粗糙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慢。
⑶ 幼兒園科學認識自然災害教案
通過影視、圖片等方式讓幼兒了解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乾旱、洪版澇災害,台風、冰雹權、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