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意義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意義

發布時間:2021-01-17 18:11:53

『壹』 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其原因在於學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欣賞活動中來。我認為如果通過以下幾方面對學生的引導、傳授,這種一貫來只有形式而沒有實際意義的欣賞課的現狀也許會有一些改觀: 一、通過游戲加深印象。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美術欣賞課中穿插一些游戲,並能在游戲中完成欣賞目的,這不正是「寓教於樂」這一師生都能接受的最好形式嗎?在「中國民間玩具」這一課中,我課前收集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玩具。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游戲,通過學生的游戲、觀察,每一組派代表說說玩具的特點:有的甚至邊說還邊把玩具的特點演示給大夥兒看,惹得學生都樂開了懷。經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對中國民間玩具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對我們的美術欣賞課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堂好的欣賞課有時就像一個優秀的故事,在開頭設下懸念,然後在過程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也要通過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來一步步完成對作品的欣賞和認知,最終達到對於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藝術大師」一課中,我特意准備了一幅畢加索的「和平鴿」,不用老師解釋學生都知道這幅畫的名稱,但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就提問:為什麼要用白鴿來象徵和平?它出現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它表達了畫家當時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結果大家對此都很感興趣,經過小組討論,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有的說鴿子的白色代表純潔,象徵和平;有的說畫家一定是個愛好和平的人;有的說此畫出現以前可能剛打完仗(此畫是在二戰結束後產生的)。最後由我補充: 這是畢加索在50年代為在巴黎召開的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創作版畫,以鴿子為題材,被人們稱為「和平鴿」。 畢加索還是一位雕塑家,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給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以很大的推動。在整個一堂美術課上,學生發言積極,思維敏捷,而且個個神情專注。 由此可見,提問是上好美術欣賞課的一種有益嘗試,能引導學生對問題探個究竟,增強對課程的注意力,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外出實地考察法。 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到南京春遊,我就讓學生帶著這樣一些問題去觀看明孝陵的各種石像:石像的主人是誰?它們都是用來干什麼的?各有什麼特點?在這些問題的指導下,學生在春遊過程中,就有目的地對這些龐大古老的石像群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並且在自己感興趣的石像旁還留了影。回來後,我便把本在最後一課的「走進博物館 ——江蘇古代陵墓石刻 」提到前面來上。經過學生實地的考察,大家都各抒己見:有的說,武士的石像刻劃得惟妙惟肖,尤其是微閉的眼神給人一股凜然正氣;有的說,巨大的石頭大象給人以安定和睦的感覺,它代表著皇權的穩固與威嚴;而有的說,明孝陵里邊的文臣武將的石像表明皇帝死後還想獨攬大權,讓大臣來敬畏他,保護他;還有的說,各種石像掩映在山林之間,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讓後人為古人這種獨特的安排而感嘆不已;還有的說,一些漂亮的石獸是古代人民臆想出來的,如麒麟、辟邪等,我對古人這種偉大的創意敬佩不已,等等。經過大家的各抒己見,我從學生自信的言語中感到了實地考察的重要性,學生完全能將書中所要刻意傳授的東西轉化為自身對於作品的理解力,這遠比教師枯燥的說教來得更加有益,也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通過操作促進理解。 有時要讓學生了解被欣賞的作品,光靠教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產生的印象不僅膚淺,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如在欣賞「走進博物館——非洲雕刻」這一課時,如果光就形體的講解,學生對作品的認知就會離實現教學目標相差甚遠。因為非洲在學生的印象中是一個比較遙遠的概念,只有通過學生自己對作品的實際模仿與操作,我們才可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非洲人民的勤勞、智慧與非凡的想像力。我引導學生在模仿中了解非洲作品的一些風格和特徵,使他們知道人物塑造時變形誇張的特點,體會非洲人民濃郁的民族特徵和生活氣息。在操作過程中,學生還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譬如:有的不純粹是人物形象,它既是人像又加入一些動植物的造型,這可能是他們崇拜的國王或圖騰造型;有的將人物和動物造型揉在各種生活用具中,使用具更加美觀、富有創意;有的則表現一家人和睦相處的生活情節。通過學生自己的製作,使他們更了解非洲的民間藝術,也是他們打開世界藝術之門的金鑰匙。 總之,一堂生動活潑的美術欣賞課,除了需要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更需要有教學的技巧,有能夠加深學生印象的活動方式。只有讓他們感受到欣賞課的生動、有趣、有意義,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上來,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的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渴望。

『貳』 怎樣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評述課

給4點建議:
1、觀察。通過觀察,我們應讓學生先明確作品內容,即這件作品包括哪些形象,是動物、植物、還是人物?先從整體上對作品有個把握。觀察並不是一味的欣賞,有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動動手,或臨摹作品,或進行創作。俗話說「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讓學生親自在觀察中嘗試美術的創作,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中的人有優點和美的因素,從中獲得美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再稍加引導,學生即可容易掌握。
2、分析。所謂的「挑戰」大多是從分析開始進行,是鑒賞美術的關鍵步驟。這里的分析不同於以往的形、色、構圖等方面的直接分析,而採用改變作品原貌,如可以將畫面分解,改變原有位置,分析原作品構圖的合理性,或者改變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因素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作品的分析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討論等方法得出結論,並結合教師在多媒體的教學,學生對作品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效果會更好,課堂會更生動有趣。
3、解釋。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所認為的分析階段中對原有作品的改變好或不好的地方,都要充分的闡述理由,要多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通過分析階段的比較,學生會加深對各種概念的理解,同時逐步掌握分析的方法,而解釋階段通過闡述理由與辨說,既可以鞏固相關的知識,又可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4、評價。「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學識和情感個性,就會有不同的審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注意引導和鼓勵,不要為學生代勞。評價這種「挑戰」不僅培養學生鑒賞能力,還要讓他們敢於說真話,勇於探索,不怕挫折,富於創造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解決問題能力。美術課堂的教學設計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真理與智慧,真理與智慧永遠是蘊藏於知識的背後,教師要帶領學生去發現、去挖掘探索,才是最理想的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勇於實踐,總結更有效、更實有的教學方法,使美術教學之路愈來愈寬暢。
祝你成功!

『叄』 怎樣上好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小學美術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特別是美術欣賞教育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環.可小學美術欣賞課往往會由於教師一個人的自唱自彈或者乏味的幻燈片展示,而使學生對藝術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只能浮於表面,其原因在於學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欣賞活動中來.在美術教學中,提高欣賞教學的地位,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如今美術欣賞課在新教材中所佔的比例明顯比在舊教材中多一些.配套課件中的欣賞部分所展示的作品,數量多,質量好,有很高的代表性.可見欣賞的重要性已經為人們共識.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並不屬於專業訓練,但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相關修養.簡而言之,於讀書,開卷有益.與美術,多賞為好.無論是美術欣賞課,還是日常課程中的欣賞環節,都是對課堂美術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的.如何在欣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真正達到欣賞教學之目的?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充分認識兒童現有知識,展示種類恰當完整. 在欣賞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有的作品非常出色甚至是名家作品,而學生還是會說出自己認為的缺點來.這在有些時候是獨到的,而更多時候很明顯是受學生見聞有限的影響.且,直觀感受與語言表述具有不同等性①.很多時候,受學生表述能力發展的限制,兒童所說出的觀感並不能准確的代表所有的主觀感受.兩個學生同樣評價一幅畫說,「很漂亮」.而實際上他們認為的漂亮也許大相徑庭.只是他們難以將這分別有的洞天表述出來. 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的認識兒童的現有知識和現有技能水平.這並不難,雖然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而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還是從老師這里得去的,提供足夠寬松的環境與足夠充分的欣賞知識,會很快看到他們獨特的理解.了解他們的表現手段,他們的表現內容,與他們的認識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注意觀察,了解他們能夠知道的,他們願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理解,他們還理解不了的等等. 從而,指導教師選擇在欣賞課上所展示的作品,展示作品的方式,提問引導的方式等等教學方法的設計能夠,恰當的,完整地體現出學生們的審美趣味,藉以達到發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欣賞興趣的目的. 二、 要貼近學生實際 教案實用好用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發現學生對所欣賞的作品提不起勁看,就是認真的同學,也沒有了欣賞的激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大打折扣.另外,學生一直以為,欣賞的作品是大畫家畫的,我們沒有這樣的水平,對范作有距離感. 找到了在欣賞教學中學生的動態、想法,我們就可以對症葯了.如在教學《漫畫欣賞》一課中,本來課本中的范畫就少,學生早就看過幾遍了,沒有新鮮感,更何況,書本中的范畫兒童味不足,時代感也不強,在備課中,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充滿童趣的,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漫畫,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欣賞,使學生感到很有吸引力、新鮮感,學生欣賞的興趣就又提上來了,記得有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怎樣才能拉近欣賞作品與學生的距離感呢?在欣賞作品中,可以有意選一些上一屆學生的作品,作為欣賞對象.這樣,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一屆同學作品,只要我們認真學,一定能超過他們.促進學生在欣賞中自信心的形成.如:在三年級《紙版畫欣賞》一課中,特意選了幾張套色紙版畫,給學生欣賞,並且講明這是上一屆同學的作品,起先,在欣賞時,學生們發出了感嘆:比書本上的都好,最後,學生會想:上一屆同學都做得這么好,相信我能做得更好,下課時,再問學生:你們製作的紙版畫能超過他們嗎?學生能毫不猶豫地回答:「能」. 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好欣賞對象可以說是一堂欣賞課成敗的關鍵.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堂好的欣賞課有時就像一個優秀的故事,在開頭設下懸念,然後在過程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也要通過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來一步步完成對作品的欣賞和認知,最終達到對於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藝術大師」一課中,我特意准備了一幅畢加索的「和平鴿」,不用老師解釋學生都知道這幅畫的名稱,但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就提問:為什麼要用白鴿來象徵和平?它出現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它表達了畫家當時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結果大家對此都很感興趣,經過小組討論,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有的說鴿子的白色代表純潔,象徵和平;有的說畫家一定是個愛好和平的人;有的說此畫出現以前可能剛打完仗(此畫是在二戰結束後產生的).最後由我補充:這是畢加索在50年代為在巴黎召開的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創作版畫,以鴿子為題材,被人們稱為「和平鴿」. 畢加索還是一位雕塑家,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給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以很大的推動.在整個一堂美術課上,學生發言積極,思維敏捷,而且個個神情專注.由此可見,提問是上好美術欣賞課的一種有益嘗試,能引導學生對問題探個究竟,增強對課程的注意力,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讓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有滋有味 愛因斯坦說:「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對於美術,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使美術教學更順利地完成,提高教學質量.小學生比較單純、真誠,能隨感而發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想像力與創造力特別豐富,對畫畫非常喜歡.這些因素,正是培養學生欣賞興趣的好時機. 用哪些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呢?設問、小故事、小品、展示教具、錄音等,都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好方法.如:在三年級《紙版畫欣賞》中,首先問:你知道紙版畫有什麼作用?學生會猜出很多孩子氣的答案,這時,教師組織學生欣賞,學生就會很投入,直到找到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為止.這就是設問激起了學生欣賞的慾望.用錄音引人,效果也很不錯.如:第十一冊的《革命歷史畫欣賞》一課中,首先播放開國大典的錄音,後請同學們想像開國大典的盛況,然後出示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比一比,找一找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優點時,感受可就更深了. 由此可見,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但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欣賞內容,採用不同的激情方法. 總之,一堂生動活潑的美術欣賞課,除了需要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更需要有教學的技巧,有能夠加深學生印象的活動方式.只有讓他們感受到欣賞課的生動、有趣、有意義,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上來,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的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渴望.

『肆』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欣賞.評述」應當採取哪些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欣賞 評述」,「綜合 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
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
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伍』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評述」教學

美術學習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大致內可分為容創作和欣賞兩類.美術學習中,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欣賞·評述」則更注重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為此筆者通過三個方面:讓專題欣賞課「動」起來、讓隨堂欣賞課「活」起來、讓現場欣賞課「靜」下來,來闡述怎樣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效果,並實現引導學生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學生美術「欣賞·評述」能力的目的.

『陸』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一般有哪些題材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欣賞 評述」,「綜合 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害擔憤桿蒞訪縫詩俯澗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
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
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柒』 如何豐富小學美術欣賞課學生的評述語言

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提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弊端,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還要求:「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對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而淡化、忽視了對美的感受力和鑒賞力的培養。也就是說,美術欣賞課幾乎沒有,即使有也幾乎是教師「一人言」、「注入式滿堂灌」的欣賞課。因此,作為一名青年美術教師,要真正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藝術魅力,提高課堂效率,創新求變,才能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我認為,小學美術欣賞課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創造力、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開闊視野、豐富生活、激發學生對美術表現的嚮往與追求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需要搜集大量的圖片,在講課時需要大量的口頭講解,不少教師把上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對乏味的欣賞課也持不歡迎的態度。將多媒體應用於教學,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則大為改觀。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這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效果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美術是一門情感藝術,美術欣賞課是學校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素質、修養、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擴大美術視野,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兒童是愛美的,而且對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藝術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強,尤其是進入小學以後,對於美的事物的追求更為強烈。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兒童在欣賞過程中,往往注意某個細節的觀察而忽視整體或注意整體而忽視其它,而且通常是憑第一印象的感覺來欣賞作品,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以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夠接受,並常常用來作自己的範本。
作為一名青年美術教師,我深感美術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深刻有力的,是最直接、最易接受的,並且也是切實可行的。
通過實際教學工作,我覺得欣賞課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美術的審美特性出發,通過對古今中外各類美術作品的介紹分析,引導學生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從中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審美經驗和審美享受,從而使學生掌握美術欣賞的方法,提高欣賞的水平,並獲得審美的愉悅,得到美的陶冶。美術還應和音樂融合,可以達到圖音並茂、聲色俱全的效果。在課堂上,將欣賞的作品配上音樂,使學生對靜止的畫面產生動態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拓展藝術空間,增強藝術趣味,培養學生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
另外,許多美術作品給人的感覺比較理性,由於小學生年齡小、閱歷不深,決定了他們欣賞的層次比較淺,不能理解、分析和感受作品。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持久熱情,教師除了介紹作者以外,再介紹一些與作品相關的背景,往往能使學生對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藝術想像力,讓他們學會了在無限廣闊的天地里,展開創作的雙翅自由飛翔。
欣賞課中,只要教師注意引導,就能給學生一片絢麗的天空,學生就能插上想像的翅膀,成為創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學校並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書。用美術作品引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在共鳴中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
小學美術欣賞課也有其特定的內涵和規律。要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首先,選好題材和內容是「前提」。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從而一味地追求「純藝術」,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以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在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題材。把所有欣賞的內容進行「童化」的加工、處理。也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
其次,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是「關鍵」。
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往往會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而通過教師的講,學生充其量只是對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課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在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在出示欣賞作品後,讓學生仔細地「讀畫」幾分鍾,然後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的印象和直覺。例如:《有趣的漢字》一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課件的演示,請學生直觀欣賞、了解文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大量有突出特徵的象形字實例引導學生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徵,啟發學生的想像能力,領略象形字的妙趣,並嘗試用誇張的手法、突出的特徵,創造出各種具有特色的象形字。此外,也可以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還可以從色彩、線條以及給人的情緒上去細細地體味,必要時,對於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並為班級交流欣賞成果做准備。這樣的欣賞課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
第三,規范教學流程是「保證」。
欣賞課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達到介紹作品背景和作品內容的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通過上述「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對藝術形象的審美感受能力。欣賞教學過程須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規范。要形成可操作的欣賞程序,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藝術作品,避免欣賞的隨意性。大致的環節可分為:1、描述。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作品之後,用語言簡單地描述出作品的題材內容、畫種等。2、分析。對作品的色彩、構圖和造型進行整體的語言表述。3、解釋。介紹作者,並對作品的意義和所體現的人文價值進行研究。4、評價。根據以上內容的學習與探索,對作品進行局部和整體的評價。在這個操作流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作品講授必要的美術術語,以幫助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欣賞與動手相結合是「外力」。
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學生如果有了工藝、繪畫的實踐,就能更好地理解與認識藝術作品。欣賞教學要善於藉助學生繪畫與工藝等美術實踐的「外力」。在欣賞時安排操作活動,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入欣賞:1、課始導入欣賞。2、實踐中穿插欣賞。在指導學生練習時穿插欣賞,提供練習的範例,以欣賞幫助練習,以練習促進欣賞。3、結束時加入欣賞。在練習結束時加入欣賞,通過比較與實踐體會,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作品的優缺點,還給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明示發展的方向,誘發學生探求美的興趣與願望。
新課程體系十分強調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是探究性學習得以實行的保證。引導學生美術欣賞,正是引導學生去開發和利用各種有效資源。課程資源有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之分,我覺得我們還有待於校外資源的開發。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培養。他們能體驗創造的樂趣,豐富創作的素材,提高審美能力。這正是我所追求的。小學美術欣賞課不僅促進了學生良好藝術素養的形成,還對教師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作為一名青年美術教師,我將以上述認識為起點,在實踐中以全新的理念來組織學生開展美術欣賞教育,讓藝術之花永遠盛開在孩子們的心中!

閱讀全文

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