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發現了什麼問題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一課程性質的定位,不僅強調了語文課程工具性這一固有屬性,指明了語文作為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既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人們終身學習的基礎,又是傳承文化、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手段,而且還強調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揭示了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對學生精神領域具有深廣影響的人文內涵,即強調了語文課程的實施是人實現自我成長、激發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體現了語文教育活動是在特定的時空中師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蘊涵著尊重人的生命價值、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是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這樣一種理念。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實踐性的特點。就是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語文這個工具,來進行「聽、說、讀、寫」,來高質量地領會別人的意思和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語文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腦思維的工具,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是人類傳承文化、積累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的工具。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具有人為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是依託「文」來體現人的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課程。因此,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統一的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是激發人的生命力、創造力的過程,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生命運動的過程。
二、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
把「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
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
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
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
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
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
可見,《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
◆ 語文素養的構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是互相交融、滲透的關系。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1)人文性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個性的健康發展,情感的熏陶,內心的體驗,看重想像、直覺和創造性。因此,以學生為主體,承認個體差異,重視個體體驗,在探究中學習等備受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2)實踐性
●《課程標准》中關於實踐性的表述:在《課程標准》中沒有給語文實踐下准確定義。它是這樣說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3)生活化
語文是母語課程,學生在進校前有一定的語言基礎,並生活在母語環境中。應該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4)民族化
民族化即遵循漢字、漢語自身的規律。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漢字造字的特點:漢字是音形義的綜合體;漢字構字的特點:漢字是平面型方塊體文字,漢字記錄漢語沒有分詞連寫的規則;漢字情感色彩的特點、漢語言文化的優勢等。比如,利用漢字形聲、象形、會意等特點識字,利用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指導寫字;再如,利用漢字感情色彩強烈的優勢,重視語感的培養,加強感悟和情感體驗;又如,利用漢語言文化沉澱豐厚的優勢,豐富語言積累,增加文化儲備。)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的三個基本特徵。
改變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能夠逐步掌握自學語文的門徑和方法。
自主學習——就是在自我監控下的學習(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的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的主要表現
*學習目標自我確定 *學習方法自我選擇
*學習過程自我調控 *學習結果自我反饋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並不是把桌子或拉開或合攏,幾個人湊成一堆。「合作」學習的范圍也不單是課堂上,它包括學生課內外的一切學習。
「合作」的基礎是分工,沒有分開就不能談合作。「分工」對學生來說,首先是獨立。課堂上「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闡明自己的觀點。這種「合作」是給別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從別人那裡獲取經驗,得到啟發,使每個人在「合作」學習的同時,能加深理解,提高認識,獲取深刻的體驗。這個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交流。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對所討論的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獲取知識,感悟方法,同時獲得極大的情感滿足。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
「探究」,應是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方法、情感體驗的過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過程、領悟學習方法的過程。「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然後獲取探究的樂趣,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探究」的不僅是思想內容,更有方法、情感、態度,內容是淺層次的,而其他是深層次的,是更有探究價值,也更容易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因此,要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層次的「美」,獲取更有價值的東西。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
①課程內容:增加選學、選讀、選做的內容;給地方、學校留有補充鄉土教材的空間;鼓勵教師開發、利用語文教學資源。
②課程實施:改進課堂教學;使教學走進自然、走向社會。
『貳』 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生,現當代文學研究生
問題好多。如果你想做語文教師的話現代文學之類的研究生工作比較好找一點。
『叄』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怎麼樣,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好
高校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初等教育專業(專科)開設專有專門研究小屬學語文教學問題、課程問題的課程,屬於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范疇。准確地講,屬於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范疇。學科教學論研究學科教學情景中教師引起
『肆』 學科教學(語文),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有什麼區別
一、指代不同
1、學科教學(語文):以實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內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容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本、專科的主幹課程之一。
二、內容不同
1、學科教學(語文):學習掌握各門學科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系的教育心理學分支。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根據中小學語文教師的現狀和需要,側重於語文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對語文教學的五個領域——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綜合學習,進行了具體闡述和示例。
三、特點不同
1、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所有中小學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從理論和實踐上努力凸現課程與教學理論在語文教育實踐中的作用,希望能給語文教師提供直接的、具體的幫助。
『伍』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作為未來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應具備什麼樣的閱讀教學理念
應該具備以下教學理念:
1、圍繞語言建構與運用展開教學。
根據《新課標》中教學目標的要求,語文課程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以漢語拼音、筆畫和藉助工具查閱字詞為主的教學,這些屬於語言的建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些知識的表層感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體現若干個語文核心素養。
2、圍繞思維發展與提升展開教學。
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通過師生互動和情景對話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且教會學生如何去閱讀的程序性知識。在教學中,理解關鍵詞句不但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內容和中心。
3、圍繞審美鑒賞與創造展開教學。
審美鑒賞與創造實質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操。語文的審美鑒賞和創造則依靠語文教材,陶冶學生情操,《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緒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作為外在的附加任務。
(5)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應用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採取的教學方法:
1、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閱讀經典名著30分鍾以上,同時做好讀書筆記,摘抄適量的精彩片段,優美的句子和詞語,並寫出簡短的賞析文字。每天語文課前也可以請一名學生與大家分享讀書筆記。
2、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要求學生誦經典詩詞,背名篇名句,具體做法可以時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選擇背誦一首詩歌,課前請一名孩子上台背誦並和全班同學一起誦讀。
『陸』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簡介
既有必要的抄理論闡襲述,又有鮮活的案例展示,凸顯實用性為其鮮明特色,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材料翔實,內容豐富,涉及《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小學語文課程資源、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技能、漢語拼音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等。而且理念先進,思路清晰,結構新穎,可作為初等教育專業、語文教師教育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小學語文教師培訓使用。
『柒』 小學語文教學論蔣蓉
一、1、最早提出「教學合一」主張的人是陶行知. 激勵性原則
2、小學語文課程在促進學生的認識和發展中體現出激勵性原則、發展性評價原則、差異性評價原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形成性評價原則、自主性原則等多重功能。
3、將「國文」改為「國語」是在 1905 年,將「國語」改為「語文」是 1949 年。
4、新的《語文課程標准》認表現性目標為語文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5、。行為目標表達的應是表現性目標。 6、建國後第一套較為系統的小學語文教材是 課程教材和課程資源 。
7、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 三字經 選做兒童道德叢書之一。
8、語文學習方法的模式有:嘗試探究課、展示交流課、反饋矯正課、整理復習課、試題講評課。
9、語文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有: 情感熏陶
、 語感品味、 審美悟道 。
10、小學語文課程評價維度可以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
11、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要求是:音節、 普通話、 韻母、 聲母。
12、閱讀教學的主體應該是: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3、口語交際是指以 口頭語言 為載體而進行的交際雙方 互動 的信息交流活動。
14、閱讀教學是以 課例 為載體的主體對話過程。
15、在階段目標部分,第一學段稱為 寫話 ,第二、第三學段都稱為 習作 ,第四段稱為 寫作 。
17、《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將 綜合性練習 、識字與寫字、 閱讀 、 習作 和口語交際並列,共同組成語文學習內容的五大板塊。
18、「大語文」的教育思想最早是由 蔡元培 提出的。
19、小學語文課程評價維度可以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
簡答題
1、什麼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層次如何劃分?
答:它是教育學的一個術語,是以課程目標為基礎,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而達到的一個目標。
使學生學好所必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並逐步形成數學創新意識,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並將層次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各對於教學目標,可分為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復雜綜合應用。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組學生達到①—③;B組學生達到①—④;C組學生達到①—⑤
2、簡要分析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自主發展,在基本學法指導上突出「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的培養
(2)、立足健康發展,在文化底蘊的積淀上突出「創新人格和現代精神理念」的塑造
(3)、立足超越發展,在語文實踐活動拓展上突出「專題性研究」的嘗試
(4)、立足穩步發展,在學習質量評價上突出「評價觀念和功能」的轉變以及「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 3、簡述學習的含義。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的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的教育需要。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社會各個領域的科學知識不斷由單一走向多元,不斷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發展。要求學習和更新專業知識的人越來越多。社會變化急劇,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而需要終身學習。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應有的終身學習觀。
4、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類型有哪些?
(一)、發現型:進行自我發現學習,讓「自主」和「創造」得到落實。
(二)、辯論型:是學生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傾向性,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表演型:表演是對課文加深理解的一種較好的表現形式。
(四)、欣賞型:語文教材是美的載體,它憑借語言文字,透露出人美、事美、景美、物美、情美。因此巧妙運用、欣賞富有韻味的語句、段落,能喚起人們的美感,對事物的認識有個質的飛躍。
(五)、演講型 : 演講是論說能力的表現。演講最大功能是深入人心,給聽眾教益和鼓舞。
(六)、活動型: 這類課以活動的形式,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以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為內容,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去創造,去創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5、請對你所在學校或地區所使用的語文教材進行簡評。
(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學校進行簡評)
6|請簡要說明小學生理解詞義的意義聯系系統。
(1)以故事的方式來講述 聯系生活中的例子 生動活潑 有聯想性
(2)舉生活中的例子,不用很精確大概的意思講清就好。
7\口語交際有什麼特點?
(1).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強調信息的往來交互,因此,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2)口語交際更具有實用性。口語交際交流的話題來自於學生生活之中,訓練的形式多是當面交談,與生活實際狀況沒什麼明顯的區別,學生課堂上學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頗具實用價值。
(3)口語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巧。既然是面對面的接觸、交流,就不能像自言自語那樣,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愛怎樣說就怎樣說,而應該考慮語言、情感、舉止等綜合因素。所以,口語交際不僅需要聽說技巧還需要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表情達意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8結合某一課文簡述閱讀教學課堂的基本策略。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無論是哪個版本,都有不少課文是從長篇中節選的。我們稱這類課文為「節選課文」。
(一)、裸讀,重在教學節選文。
《在烈日與暴雨下》這篇課文,重點寫了駱駝祥子在艱難的歲月里為生存而苦苦掙扎的命運。節選部分編者所加的題目為「在烈日與暴雨下」,這是非常恰當的。
(二)、還原,重在勾連整本書。
《童年的朋友》自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之一《童年》中節選而為課文。全文只有七百餘字,真正讀懂《童年的朋友》,必須採取「還原」的方式,勾連《童年》整本書的情節。
(三)、抓「大」,重在閱讀整本書。
《偉人細胞》節選自秦文君的長篇小說《男生賈里》。《男生賈里》是一部反映當代中學生精神風貌的小說,小說用生動活潑、輕松幽默的筆調真實地反映了當代中學生家庭、學校生活的各個側面,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色, 9、簡要分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基本理念。 教師必須端正思想,關注學生的表達訴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引導學生選擇素材、表達方法到確定寫作,都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他們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因此教與學生的學,從作文素材的選擇到確定寫作內容,再到感情的表達作了一個簡要的分析。作文教學無論是內容還是思想,首先要「真」,至真則至善,至善則至美。「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作文教學中給學生灌輸「真」的理念,學生作文時也要以「真」為尺度去寫作。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擷取真實的素材去寫,生活成了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學生知道有一個多麼廣闊而豐富的生活的海洋可供他們去寫,他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題。學生基於生活的見聞思感,表達出來,自然也就真實。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個引導者角色,要能引得學生的活水源泉,使學生不以作文為累,而是成為他們實實在在的一種表達需要要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從他們的親身經歷出發,所寫作文要真、要小,給他們留下童年時候美好的回憶
10辨析「語文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和「語文活動」。(不是很全面)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 建立在語文學科的綜合發展基礎之上,與語文自身的綜合性密切相關。正是語文自身的綜合性,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資源,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以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為主要目的成為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也有明顯的語文綜合性教育特徵,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獨立的課程形態。語文能力要提高,學生要主動的走近語文、親近語文是最重要的因素.
12如何理解寫作的內涵?
①寫作反映的對象是主、客觀世界。②寫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活動。
③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④寫作的動力來自於社會交往的需要。
⑤寫作物質材料是語言文字、符號。⑥寫作的主體是社會的人。
三、論述題
一、重視讀的初級階段—以讀為本。
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從朗讀開始的,所以,最初的閱讀能力只能是朗讀。在教學 中,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要求他們讀每篇課文都要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首先要正確地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讀。在正確讀的基礎上,重點要求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 如《釣魚的啟示》一文中有一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鯰在銀色月光下輕輕翕動著。」有些同學讀出驚奇的語氣,有些同學讀出得意的語氣……可見尊重學生的感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踐《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
二、掌握讀的無聲階段—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中,要避免繁瑣多餘的內容分析就必須注重和突出「感悟、積累、運用」。它是構成閱讀教學中逐級推進的課堂教學「三層次」。課程標准提出的「感悟、積累、運用」,除了讀之外,還在著大量的其他學習活動,例如說、聽、寫、思考、游戲等。讀是感悟、積累的重要手段與方式,說、聽、寫、思考、游戲等也是積累、感悟、運用的重要方式。這些方式在不同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對象運用,沒有高低優劣之分。這些方式往往體現為訓練,就是「讀」也是訓練的一種方式之一。我們的語文課堂提倡以讀代講,是為了減少教師對課文進行繁瑣零碎地分析,把讀書的時間更多地還給學生。「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作了這樣的要求。這說明《語文課程標准》雖然沒有把訓練作為其核心內容,但也並非意味著語文教學不需要訓練。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把字、詞、句等的訓練與讀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的「以讀為本」才能真正煥發出其特有的生命力與活力,讓學生在扎實有效的語文基本技能訓練中積累、感悟「語」與「文」,在多層次中品讀中進一步感悟和內化語言,進而能在相應的生活圖景中積極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語文課堂應當是有「語」有「文」,充分體現其特有的學科本色,既不能把研究重點聚集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強化了「人文的感悟」,淡化了「語文的感悟」;又不能將學習焦點凝固在單純的語言感悟上,強化了「語文的感悟」,淡化了「雙基的訓練」。惟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抓好,「強化人文」,「優化語文」,我們語文課堂「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落實,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痼疾才能有望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和「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如教學《火燒雲》中的一段:「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我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的體驗,指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哪一個字用的好?為什麼?有的認為「紅」字用得特別好,有的認為是「火」字,有的認為是「燒」字。學生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議,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這句話,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是「燒」字。接著學生大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燒」字讓我們感覺顏色特別美;「燒」字讓我們看出火燒雲在變化;「燒」字讓我們有天空的雲從西到東移動的感覺;……這種自悟自得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閱讀時依託語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經驗認識和想像,喚起活生生的形象,體驗到文章蘊涵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人文價值以獲取美好的感受。
三、體會讀的聲音—自主閱讀,放飛心靈。 語文感悟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做長期的、細致的、積極的引導和訓練。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的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產生共鳴,從而達到以讀為本,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之目的。語文閱讀不應是生活中隨意的漫無目的消遣性閱讀;也不應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淺嘗輒止地閱讀,;它應該是一種全身心投入地欣賞性閱讀,應當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審美心態,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賞、評價文本中的人與事、景與物、情與理,不僅要觀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讓閱讀過程成為學生一次審美的體驗,一次發現美的旅程!可見,閱讀已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內涵,它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作用與價值越來越厚重,每篇課文教學的內容都是極為豐富的,而教學的時間卻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選准「讀」的內容。只有選准了「讀」的內容,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品詞析句、體味情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引導,給予濃墨重彩的強化,並通過引導學生多讀、細讀,體會它的妙處。欣賞價值極高的地方。課文中有些描寫精美的片斷,它不僅內容生動,語言形象,而且引人入勝,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如何將這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再現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進而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讓學生多讀多思,引導他們進行語言的鑒別與欣賞,熟讀以成誦,積累美詞佳句。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鮮明的態度,真實的情感是朗讀的靈魂。而選擇好了「讀」的方式,找准了語言文字情感的基調,才能與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湧起隨之而至的激情,鮮明的態度與真實的情感也才能從「讀」的聲音語調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是悟的基礎,悟是讀的深入,練是讀和悟的融會貫通,是語言積累和運用的水乳交融,是技能的形成過程。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人為本,「訓練」中包容「感悟體驗」;以讀為本,「感悟體驗」中體現「訓練」。 《語文課程標准》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而且貫穿於各學段的目標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感情是要靠讀者去品味。如何去品味?根據要求中將「正確、流利」放置「有感情」之前,不難發現,讀者只有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才能去品味語言文字的感情,也才能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初讀的指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耐心指導,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順暢。教師可利用范讀、指讀等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得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琅琅上口,使「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落到實處。 2、任選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試按照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編制要求, 制訂 課文的教學 目標 《富饒的西 沙 群 島》 在 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 文 時 ,訓 練 重 點 有 三 條 : 1了解 西沙 群 島 的 富饒,激發學生熱 愛 西 沙 群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認識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激發學生感受課文的文字美和領略迷人景色,從而提升語文素養和陶冶情操。3、充分感知總分寫作方法,練習寫作。其中的第三條就是難點,因為本學期一個主要的內容是寫景作文,讓學生掌握總分這寫作手法,而許多學生對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竅不通,寫出來的文章結構混亂、記流水帳,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講得透徹。而文章的第2、6自然段正是實施這一教學目標的關鍵之處,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一定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弄明白。為了這個目的,應當緊扣語言,深入挖掘,突出訓練,讓學生深入領會課文為描寫美景所用的總分結構手法,我是讓學生去發現這兩段的結構特點,學生一看就明了,很快就掌握了此訓練難點。接著我還指導學生這樣的一段話,先出示:公園里百花盛開。這句話,然後引導學生從花的種類、顏色、姿態等方面去說、寫,接著讓學生自己選話題自己寫,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訓練,學生就很快掌握了寫作方法。第一,關注文本特點。第二,要注重重點,找准突破口。第三、要注重難點,攻破難點。四,關涉學習起點第五,關照課標落點。第六,依據目標,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第七,掌握反饋信息,進行矯正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3、如何有效幫助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如何提高學習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既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主觀因素,也包括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條件等客觀因素。其中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的是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有計劃、有準備,才能做得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學習也如此,也要有計劃,也要講求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興奮性高,智能發展尚未成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的門類不斷增加,學習內容逐步加深,要求也越來越高,容易出現被動、忙亂現象而影響學習效果。為此,幫助小學生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時,小學高年級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了某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輔導活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
4、試論述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是一種工具,小學語文教學才剛剛起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的都是基本功。正是由於小學生是初學,加上語文學習需要的不單是記憶,更是感悟。這就說明了語文不好學,也不也教。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選擇好每個知識點的最佳教學方法.以下談談個人的看法。
二、背誦法。
在小學教學中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背。
三、默寫法。
小學生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面,而老師往往也是通過默寫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談話法。
有人將談話法說成是問答法,我認為不是,談話不只是一問一答這么簡單,它更重的是交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談話法貫穿在整節課中,或者說是整個教學活動中,談話法不僅需要老師設計好問題,還應在談話結束的時候做好總結工作,這樣才能將知識理論化,完整化,系統化。
五、討論法。
討論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
六、練習法。
學習過程中,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是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的一個最好的方法。
七、考試法。
考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考試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下,學生會自覺的學習和鞏固知識,還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常用,但也絕對少不了。
八、自學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學法主要是在老師的帶動下進行的.
以上八種方法是我觀察到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一定的優點和局限,這就要求教師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將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整合起來,這才是最佳的教學方法。
5、請從小學語文課本歸類識字教材中選定一課,分析教材特點,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設想採用什麼教法。
一、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教學難點:
3.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4.教具准備: 光碟、圖片
5.教學時間: 三課時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7. 結合實際談談課堂觀察的特徵、分類及其步驟與實施。
關鍵詞:策略學習策略特徵教學特點課堂練習
目前,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如何學會思考已經成為目前教育界的許多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從而學習策略的教學探討就成為教育界甚為關注的問題。那麼什麼是「策略」、「學習策略」呢?有人曾經把它和學習方法等同,實際上它們是有區別的。下面可把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作一個簡單的比喻,兩者好比籃球中的「技術」和「戰術」的區別。在籃球中傳球、帶球、投籃等是技術問題;而什麼時候傳球、什麼時候帶球、什麼時候投籃則是戰術問題。技術基本上不受比賽情況的影響。例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求傳球一定要准確,帶球一定要穩。而當比賽打得難解難分,在最後十幾秒打成分數相等時,這時雙方的主教練的戰術則顯得至關重要,有時就在這最後幾秒中的時間里戰術的運用是否得當決定著一個球隊的勝敗。可見,戰術的使用則取決於賽場概況的需要和變化。
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如學生的身體情況、學習的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的基礎、教師的業務水平、家長的教育水平及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學習的環境、集體及社會的影響等因素,但學習策略在諸種因素中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生英語學習的提高,學習策略的掌握及運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學習策略的滲透顯得越發緊迫,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有必要也有理由把學習策略教學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1、策略及語言學習策略的定義
學習策略有以下特點:①特定的行為或技巧,而不是學習者一般的學習方式;
②涉及語言和和非語言的活動;
③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④既可以是外顯的行為,也可以是內隱的心理活動;
⑤運用因人而異,可以改變。
2、分類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解讀》中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將外語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
該程序展示了語言學習策略的引入、傳授、操作、評價和運用等循環往復的五階段。依照這種程序設計,對學習策略運用於學習過程首先要有明確的指導,然後逐漸降低指導力度,這樣培養學生肩負起自己選擇恰當學習策略的責任。
3、學習策略教學過程
①准備階段:搜集策略。
②展示階段:該階段集中解釋說明學習策略。
③操作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有機會在真正的學習任務中實踐一下那些學習策略。
④評價階段:本階段是提供給學生機會評價他們在運用學習策略過程中獲得的成功,增強他們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元認知意識。
⑤拓展階段:本階段,學生自己決定自己認為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把這些策略運用到英語學科中,實現自己對策略的綜合運用並提出對這些策略的個人理解。
二、課堂中學習策略的特點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我 認為應做如下准備:
『捌』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哪個版本好
小學語文課程好呀。
『玖』 跨專業考研,以後要當老師的話,是選課程與教學論的小學語文教育(學碩)還是教育碩士的小學教育(專碩)
要當老來師,現在都要源求教師資格證書,課程與教學論的小學語文教育(方向)和教育碩士的小學教育(專碩),畢業證上的專業名稱都不帶語文或者漢語字樣,考教師證會很麻煩的。推薦語文學科教學或者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制兩年,考資格證也不存在被卡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