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17 03:35:13

㈠ 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應著眼於以下兩個「突出」。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 「人」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 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然而應試教育的誤區就在於,一方面,施教者未能 完全明白這一點,只強調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方法,是滿堂灌、一家言,久 而久之,學生只是接收器、盲從者,談不上應用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體」意識 ,注意的只是幾個學習尖子。圍繞尖子施教,針對好生發問,冷落了其它學生。這種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習困 難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一改應試教育 的弊端,做到如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所講的那樣: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老 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設和諧的氛圍,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其具體施行 辦法如下:
1.形式靈活,發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表現是,面對全體學生,選擇靈活的教學 形式,動員全體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就要認真設計和安排活動形式。教師應按 照聽說讀寫的要求,安排好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設疑點,激發學生靈感,促使人人思考,個個踴 躍發言。集體活動、個體發言交替進行,要切實避免老師和幾個尖子學生反復「表演」的現象。對能力差的學 生先讓他們回答淺而易懂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優秀生則讓他們回答難度大一點的問題。為了促使學 生人人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老師也可採取小集體活動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後桌討論,選一代表發言。如 復述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章節、默寫詞語、討論疑點等教學內容。
2.依據教材、設置活動。要讓學生有充分活動的機會,就必須多設置課堂活動內容,老師可根據教材的具 體情況製作安排。如講授魯迅先生的小說《葯》時,第三部分可改編成課本劇片斷讓學生表演,因為這部分集 中了小說的全部人物和矛盾沖突,且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改編、演好這場戲,既能加深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表演、交際的能力。又如講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時,就可由「金 榜題名」這個成語生發開去,設置成語接龍的活動。這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 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3.分層設置活動,保證活動質量。安排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如同對教材的處理一樣,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 則。這就要求老師在安排活動時應考慮教材難易和學生程度,以保證活動質量。首先,學生活動的起點要適當 ,因為活動目標定的低了,就會影響優生水平的發揮,使他們覺得有勁無處使;高了就會影響中下水平學生的 情緒,使他們望而生畏。活動要定在全體學生都敢於、樂於參與的形式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各個活動層面 上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㈡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當前,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旋律,而語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語文課堂 教學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搞好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愈來愈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 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我認為應著眼於以下兩個「突出」。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 「人」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 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然而應試教育的誤區就在於,一方面,施教者未能 完全明白這一點,只強調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方法,是滿堂灌、一家言,久 而久之,學生只是接收器、盲從者,談不上應用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體」意識 ,注意的只是幾個學習尖子。圍繞尖子施教,針對好生發問,冷落了其它學生。這種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習困 難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一改應試教育 的弊端,做到如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所講的那樣: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老 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設和諧的氛圍,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其具體施行 辦法如下:
1.形式靈活,發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表現是,面對全體學生,選擇靈活的教學 形式,動員全體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就要認真設計和安排活動形式。教師應按 照聽說讀寫的要求,安排好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設疑點,激發學生靈感,促使人人思考,個個踴 躍發言。集體活動、個體發言交替進行,要切實避免老師和幾個尖子學生反復「表演」的現象。對能力差的學 生先讓他們回答淺而易懂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優秀生則讓他們回答難度大一點的問題。為了促使學 生人人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老師也可採取小集體活動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後桌討論,選一代表發言。如 復述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章節、默寫詞語、討論疑點等教學內容。
2.依據教材、設置活動。要讓學生有充分活動的機會,就必須多設置課堂活動內容,老師可根據教材的具 體情況製作安排。如講授魯迅先生的小說《葯》時,第三部分可改編成課本劇片斷讓學生表演,因為這部分集 中了小說的全部人物和矛盾沖突,且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改編、演好這場戲,既能加深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表演、交際的能力。又如講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時,就可由「金 榜題名」這個成語生發開去,設置成語接龍的活動。這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 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3.分層設置活動,保證活動質量。安排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如同對教材的處理一樣,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 則。這就要求老師在安排活動時應考慮教材難易和學生程度,以保證活動質量。首先,學生活動的起點要適當 ,因為活動目標定的低了,就會影響優生水平的發揮,使他們覺得有勁無處使;高了就會影響中下水平學生的 情緒,使他們望而生畏。活動要定在全體學生都敢於、樂於參與的形式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各個活動層面 上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二、突出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說到教學的終極目的時,葉聖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話:「教是為了不教。」特級教師陶伯英先生 說:「語文課應以實踐為主,認真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我以為他們談的應都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值 得我們深思。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卻違背了語文教學的規律,唯考而教,單純進行知識的傳授,扼殺了學生的 個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聲機的作用。語文課堂教學要實 施素質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就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個性,培養能力。 培養學生能力,應著眼於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及書寫的能力。聽、說、讀、寫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會說、會寫是學生最起碼 的素質,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不說深層次的說、寫,單就淺層次的口頭表達及寫字來說,問題已夠大的了 。拿農村中學的學生為例,能講普通話的不足一半,能講比較純正普通話的更是鳳毛鱗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 影響了社會交往,影響了信息的攝取。再說寫的方面,不少學生寫字潦草,模糊難辨,有人戲之為「芳草萎萎 」,這種惡習甚至帶入了高考試卷。在江蘇省歷年的語文高考試卷中,錯別字、不規范的簡化字隨處可見。由 此表明,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及書寫能力並非小題大作,而是當務之急。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嚴 格要求他們講普通話,寫規範字,並輔之以方法技巧的傳授。如練慣用普通話朗讀,要求讀准字音,掌握好語 調及節奏,讀出情感韻味等。要指導學生熟悉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字形意義。課堂上給予學生實際操作的機 會,並長期堅持下去。說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規范漂亮的字,不僅是學習的需要,更是交際的需要 。
2.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課堂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掌握課文內容,而理解、掌握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是訓練,只有通過訓練,才能讓學生有效地鞏固知識,提高運用技能。因此,老師要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 養,解題方法的指導。如對議論文語段的閱讀理解,其操作過程是先給每個句子編上序號,抓住關鍵詞語,尤 其要抓住復雜單句進行剖析;然後通過語句的照應,上下文的連貫,把握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語義關系;進 而對其語言風格、語體風格進行品味;最後在認識個性的基礎上把握規律。否則,不掌握要領,不會運用方法 ,只能是讀書萬遍,其義難見。
3.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有人說,21世紀所需要的是開拓型人才、創造性人才。從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看, 這話說得很地道。語文課是基礎課、工具課,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創造能力。現在的中學生,可以說是集 思想感情和主觀能動性於一身的人,他們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勇於探索。針對這一特點,老師要加以 指點、引導,讓他們學會多元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逆向思維等,用豐富多彩的思維去創造豐富多彩的 思想。老師還可以利用教材優勢,從課文中設置思考點。比如,學習高中第三冊小說單元,可提出一些問題讓 學生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別里科夫這個人僅僅是可憎嗎?如果佛萊思節夫人把三萬六千法郎還給路瓦栽夫人, 她能幸福嗎?祥林嫂生活在當今社會,她會怎樣?螞蟻爬牆,爬了一段路程掉了下來,接著再爬,多次反復, 仍爬牆不輟,這種精神值得稱贊嗎?這些問題,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其中有對社會的思索,有對人生價值取向 的探討,有對傳統觀念的反思,具有思維的深刻性和辯證性。
4.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語文教材中也不乏優美典範之作。如《天 山景物記》、《雨中登泰山》、《長江三峽》、《綠》等文章所呈現出的大自然的奇境,其鍾靈神秀,可陶冶 學生的心靈,激勵他們更加熱愛大自然,從而投身於保護大自然。《為了六十一位階級弟兄》、《人民的勤務 員》、《火刑》等文章所表現出來的人間的美情、美意,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能夠給學生以思想的洗禮,並 能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當前社會的一些不良現象,體會到美是社會的主旋律,美必將會戰勝丑。教材是挖掘美的 礦藏,蘊含著各種各樣的美。關鍵是在於我們語文老師是否善於挖掘,善於披析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 引導學生從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並通過審美的過程來培養、提高學生審美的能力 。

㈢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與素質教育的整合

每一個人在心靈深處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而來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將給我們的生活注入美麗,有時甚至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
——題記
推行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這里所說的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指的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這種評價的目的在於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課堂上,教師通過評價,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他們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課堂是師生生命活動的構成,教學流程應該充滿生命力。作為滲透於教學流程每一個環節的評價,同樣也應該充滿生命力。語文課堂評價應該豐富而生動,以真實打動學生,以真情感動學生,以真誠引導學生,讓語文課堂評價真正精彩起來,成為學生生命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一個永恆的瞬間」。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我以為我們教師的評價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一、評價要回歸真實
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在教學的每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魅力,欣賞學生自評與互評的精彩,滲透教師的關愛與鼓勵,這樣就能為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使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獲得更大價值的生命超越和個性發展 。
教師在評價用語中所反映出來的對某種行為的褒貶會對學生再次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教師在課堂評價中,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及時評析學生行為中的成敗,為更多學生的再次實踐提供經驗或教訓。我們的評價里應該充滿真正實在的內容。
對於學生正確的言行,我們的評價中應該有肯定、有鼓勵。比如「周全」這個詞用得很准確。比如,有一天上課,交流<爺爺的氈靴>最後一句話「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永世長存。」的體會時,何佳恆同學有大段的發言:永世長存的不只是爺爺的氈靴,更是對世間萬物的珍惜,比如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的珍惜,對資源的珍惜等。我馬上給了他一個微笑,示意他坐下。
對於學生錯誤的不當的言行,我們的評價中應該有批評,有引導,有指導。一個眼神有提示作用,拍拍肩也有提醒作用,雙手扶一扶有引導作用。比如,吳家楓老師在學生發言說到主人公做事很有條理時引導說如果換成「有計劃有安排」就更好了。在聽了一個學生的發言後對所有的學生說,如果大家都像她這樣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深入思考學習效果會更好。
我們來看下面兩段評語:
1.「你讀的真好,大家鼓勵一下!」
2.「瞧,他的朗讀不但有感情,還帶著表情呢!」
同樣是指導學生朗讀中的贊揚,前者只是肯定了學生的朗讀,至於何處出色,毫無涉及。聽到這樣的評語,讀的學生雖然知道自己讀得好,但何處好,不知道。聽的學生也只知道別人讀得好,但是,自己讀的時候應該怎樣讀,應該注意些什麼,還是不知道。後者在肯定了學生的同時,指出了學生朗讀的成功之處,有利於全體學生在再次朗讀中學習提高。
記得聽到這樣一堂一年級語文課。具體的內容我印象不深,但在課上老師對學生發言的評價給我印象很深。一個男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讀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於是,老師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師指出錯誤)你願意再讀一邊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你讀的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樂意地讀了一遍。「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讀的真好,掌聲送給你!」師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 這是一次真實有效的的充滿藝術感染力極富激勵的課堂評價。
當然,要想及時、正確、有深度的對學生的行為做出評價,教師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還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快速的語言組織能力。這些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注意錘煉 。
二、評價要飽含真情
要體現評價的真實,就必須時時處處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還記得牟莉老師在和我討論<我喜歡>一課的教學設計時說過一句話:一堂語文課要能夠輕輕而又自然地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的那根情弦,那才是真正的好課。印象深刻所以至今記憶猶新。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帶著我們的一腔真情去喚起學生的真情。
特級教師賈志敏在面對一個讀書聲音細小的學生時是這樣評價的:「你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試一試!」激勵的話語如同甘露流進了孩子的心田,成為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細細品味,不難體會出名師胸懷的寬廣及對孩子的拳拳愛心。「你讀得真好聽!」一下子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被肯定的快樂,同時激起了學生積極向上的願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缺點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在不挫傷學生的自尊的同時,讓他們聽著順耳,易於接愛。「不信,你試一試」,更是激發起學生挑戰自我的信心。大師的教學評價藝術由此可見一斑了。
三評價應充滿智慧
請看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生:」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師:你們聽他讀完這段,是不是感覺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映不一)
師:剛走到雪野的邊上,是不是?(笑聲)啊,沒進去,誰能帶著大家進去,。
(一生再讀課文,但讀得不好)
師:進去了嗎?
生:(齊笑)沒有。
師:是沒有。可能剛才那位同學領著咱們走到了雪野的邊上,這位同學又領著咱們出來了。(生大笑)
師: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領進去。(師范讀、領讀)往前走幾步沒有?
生:走了。
師:誰接著領大家往前走?
這是特級教師支玉恆在教學《第一場雪》時的「經典」評價語引導。支老師通過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這種情趣性的評價,深入地解讀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種情境,積極尋求評價內容與知識點的融合,把評價有機地滲透、附著於學習內容,使它們渾然一體,拭去刻意評價的痕跡,使之少了理性與機械,多了感性與靈動,少了程序性,多了想像和意境。
再看一個案例:
一位學生正在朗讀《桂林山水》中最後一段描寫桂林山水結合之美的那段話。讀得情真意切,很有感情。出人意料,教室里突然飛進了一隻燕子。學生們騷動起來。
師(靈機一動):你把《桂林山水》中的文字都讀活了,讀得真美,你看,把小燕子都招到了你描繪的景色中來了。(生大笑)
師:看誰的朗讀不但讓我們陶醉,也讓教室外的燕子陶醉?
全班沉浸其中,另一生又一次充滿感情地朗讀起來。
由於教師用「大語文」的智慧,巧妙地開發了生成性的資源,竟把課內發生的意外「枝葉」,通過富有詩心的評價語,巧妙地嫁接到學生學習的「主幹」上去,保護了活潑又不失秩序的課堂。這種充滿個性魅力、隨機應變的課堂評價,創造的是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激活的是學生無限可能的創新思維。這種即興評價,植根於科學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日常教學功底。
一位教師教學《少年閏土》,有這樣一個環節:
師:請這個小組說說你們是怎樣研讀「撿貝殼」這件事的。(生匯報)
師:其他小組的同學有補充嗎?
生:老師,我有很多貝殼,能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嗎?
師:可以,請拿上來。
(學生把一大堆貝殼端上來,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看。)
師:你能說出這些貝殼的名字嗎?
生:不會。(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師:既然叫不出這些貝殼的名字,那請你把他們全部拿下去吧!
生:(手捧貝殼,耷拉著腦袋,一生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兒童的這種需要更為強烈。這個案例中,那位展示貝殼的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賞識。一、課前收集大量的貝殼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說明他有責任心、有毅力。二、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完成得最好,說明他有上進心、熱愛學習。三、敢於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明他積極樂觀、個性張揚。四、他的行為是其他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就能起到「潤物無聲」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師卻因為學生叫不出這么多貝殼的名字而讓學生掃興而歸!這樣的評價語對學生的打擊可想而知!或許,就是教師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評價,就白白葬送了這個有著諸多優秀品質的學生的美好前程;或許,中國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學者、考古學家、科學家……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

四、評價要講究策略
去年我和姚傳英老師一起到成都觀摩了全國四城市課堂教學活動,那條標語我至今記憶猶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我想,評價應該是教學藝術之一吧,或者說是教學藝術的具體表現吧。
1、落實學生自我評價
傳統的評價觀認為,只有老師、長輩、尊者才有資格評價別人,他們才是評價的主體;而學生,只能作為評價的客體,承受師長的「諄諄教導」。現在看來,這種觀點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接受的評價是多方面的,因為他們是在交流與合作中完成自己的學習,在整個學習的進程中受到眾多的關注(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因而,不能讓評價主體走進狹窄的胡同,而應將評價主體的外延和內涵作相應的審視,學生、家長、教師以及學習夥伴都應是評價主體中的一部分。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以及他人的關注都是評價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是個人能力結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評價能夠消除被評者本身的對立情緒和疑慮,調動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自我評價應該是一個內化的教育過程。
如一個學生讀完《自己去吧》中一個片斷後,我引導說:「你自己覺得讀得怎麼樣?」他靦腆地笑了一下,說:「讀得比較流利,只是聲音較小。」「能不能再試一次?」他又試讀了一遍,我又問:「你覺得這次讀得好嗎?」 「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沒有感情。老師,我能再試一次嗎?」這次,他讀得聲情並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會自評有利於學生對自己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這也是最難以培養的一種能力。但是我們得花大力氣去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因為這種能力將伴孩子終生,這也是體現我們對學生的終極關懷吧。
上學期的語文課堂教學競賽中,尹彬老師的課堂結尾就有一個這樣的環節:孩子們這節課上到這兒,認為自己學得最好的請站起來,一群人得意洋洋地站了起來;認為自己學得比較好的請站起來,又一群人笑著站了起來;對自己的學習很不滿意的同學請站起來。幾個孩子自信地站了起來。此時全班的孩子都站了起來。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充滿深情地說:孩子們,每一堂課結束時你都能夠想想你學得怎麼樣,那麼你就可以不斷地進步,你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了。這樣的環節充分運用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並且把它這種評價的激勵作用發揮了出來,當然也將學生的自我評價落到了實處。
我接手這個年級的語文課是在四年級,雖然我們現在所用的北師版教材很快就會從我們的課堂上消失了,但我仍然認為這是一很不錯的教材,對此我很有些不舍。它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每一個單元的末尾都有一個內容那就是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它以教材的內容形式要求學生每一個單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自我評價,而且漸漸地養成習慣。我們知道,只有當教師家長等各方面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內在的要求的時候,這些要求才是有效的有用的。否則外力永遠只是外力,永遠飄在空中。
2.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新課堂應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因此評價時不能缺少人文的關懷。人文性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民主的課堂中師生是互相尊重的關系,「蹲下來和學生交流」不在蹲下來的形式,而在教師尊重學生的實質。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見解,更應該切實地尊重學生的差異,要會欣賞差異,鼓勵差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發展個性。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熱心地去關心每一位學生,耐心地去指導每一位學生,仔細地發現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善意地去贊美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創設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評價。尤其是對學困生,我們更應該給他們熱切地激勵,我們可以為他設置失敗時的台階,可「骨頭里挑雞蛋」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新課程改革「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是否愛學習,是否積極參與,是否能與同伴合作等與學生身心發展和終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的評價。」新課改「非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既關注學生的特長,又關注學生的困難領域」,主張採取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不同的評價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中,正確看待學生的失誤和不足,即使有錯誤,也是個可以理解的錯誤,不應該大動肝火,而應該引導學生從犯錯中汲取教訓,在犯錯中學會不犯錯,在犯錯中長大,才會真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評價的角度應該具有多元性。評價要注重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建構,要關心其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評價只有多元化,才可能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開發他們的潛能。不要用一種固定的眼光看學生,有些學生可能考試成績不好,但有可能在一堂課中的表現尚佳。可能平時表現不好,但也有智慧火花閃現的剎那。班裡有一個叫李相庭的同學,平時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家長每周來接時他都還在補作業。很讓家長頭疼,也讓老師不輕松。可是有一次我班選擇主持升旗儀式的人選時,他的表現卻把我鎮住了,動作之規范,語言之干凈有力簡直讓我和班裡的同學們刮目相看。於是我常常讓他上課起來回答問題,感情朗讀課文,經常不失時機地表揚他。漸漸地他開始變化了,犯錯誤時看到老師也知道臉紅了。 「三八」節活動那天請孩子們講述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對自己關心的滴事例,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我們的這位同學講得泣不成聲。不過一個孩子的轉化可不是一簡單的事情。就在這個活動之後,他的媽媽來接他,不幸的是他又有一作業沒有完成,而且只有那麼一點點。他很委屈,因為他的確是忘記了,而他的媽媽竟生氣地打了他。說起來真的奇怪。過去周周補作業,他的父母都沒有這樣生氣,這次只是因為忘記了竟打了他而且就在教室里。我馬上盡力將母子倆勸開,面對他們將這孩子近期的表現進行了認真的評價,並將活動中孩子的話語說給媽媽聽。母子倆抱頭痛哭,讓在場的很多人都為之動容。不瞞大家說,這孩子至此後的這幾周都沒有再被留下補過作業了。有時候當老師的總有這樣的,外人覺得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卻會一個人在那兒高興半天的。
學習平平的學生,就象草叢中散落的珍珠。一旦教師發現了他,拂去了他身上所蒙的塵,你會發現,原來每一顆「珍珠」都是如此光彩奪目。
語文學科,提倡學生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也就是個性化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的課堂評價就應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特級教師孫建峰執教《最大的麥穗》,一位男同學在認真地朗讀第六自然段蘇格拉底的一段話,他讀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朗讀結束後,孫老師這樣評價:「如果我是你的一位學生,聽到你這樣嚴肅而又充滿哲理的話語,我一定有所悟,你是一位嚴厲派的蘇格拉底。」接著,孫老師又請一位女同學讀蘇格拉底的話,讀完後,孫老師評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你如春雨般滋潤人心的話語,深入我的心田,你是一位溫和派的蘇格拉底。」同樣是朗讀第六自然段,孫老師因兩位同學的不同個性和不同感悟而做出了不一樣的評價,展示了孫老師靈活掌握評價尺度的巧妙藝術,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尊重。
還有這樣一個案例:教師請學生朗讀課文。一位平時成績中下、寡言少語的男孩舉手,教師指名請他讀一遍,原本這個學生課前在家長的指導下已經會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了,但由於緊張,漏讀了一個「了」字,可比起以前他還是有進步的。教師也請大家評一評。有的說:他連句子都讀錯了,少了一個字。有的說:他聲音太輕。有人說:他讀得沒感情。該生被評得一無是處。教師接著說:「誰比他讀得更好。」於是,這位學生低著頭坐下,再也沒有主動發過言。
在此案例中,面對學生對該生批鬥式的否定評價,教師能否顧及被評價對象的心理感受,換一個角度引導:「可他比上一次少錯了一個字呀!這說明他在進步。」「誰比他讀得更好」可用「我們再耐心地聽一遍,相信你們會發現他有進步」取而代之,效果又會如何呢?試想,該生定會在教師相信的目光中,大家的期盼中,很努力地讀好。而其他學生在教師寬厚的評價引導下,不就不會再只盯著他成績平平、寡言少語等缺點,而將眼光轉移到發現他的進步上來,以該生的原有經驗、原有水平為參照,肯定他今天的進步,且相信其一次比一次進步大。變「糾錯」為「覓優」,鼓勵和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這樣的互評,對評價者是一種利用語文時空進行施愛的語文教育,於被評價者是語文課堂中一種無聲的愛的滋潤,它關愛著每個評價主體,每個學習主體,讓所有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3、恰當把握評價時機
上學期,尹彬老師在上<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開課不久問學生「從右邊的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曾祥勇那個乖巧的女兒很快被請到回答道「葉子黃了,葫蘆一個一個落下來了。」此時老師立刻親切地說:你觀察很仔細,回答得很好,聲音也很清楚。大家要向她學習。那孩子得意而自信地笑著坐下了,孩子們也都堅定地點點頭,很是認真。我想這位老師把語文課堂評價與組織教學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既真實地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鼓勵了學生,還為孩子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可謂一舉幾得。不久,她又提出一個問題:「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小葫蘆的可愛?」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葉子、藤、花、小葫蘆」,接著問「作者先寫了什麼,後寫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一孩子回答說「是按從開始到落尾寫的」聽課的老師都笑了,上課的老師沒有一笑了之,而是適時地指導「這叫植物的生長順序,以後你寫植物時也可以按這樣的順序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條理清晰,這也就是作文的順序。」巧妙的幾句話既評價了學生的發言,也對所有的學生進行了說話與作文的指導,這樣准確地把握評價時機,適時點撥,真可謂匠心獨運。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新穎、獨特、有創意的見解常常會出現在思維過程的後半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頓悟」和「靈感」。倘若過早地對一個可能會有著多種答案問題的回答給予終結性的評價,勢必扼殺了學生創新和發散思維的火花。這就需要運用遲延性評價,它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在和諧的氣氛中馳騁想像,暢所欲言,相互啟發,集思廣益,以獲得更多、更美好的創新靈感,也能使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發展。
吳家楓老師在上<烏塔>一課時,開課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教師板書了很多書中的詞語,學生自己輕松地讀正確並理解了詞義。但對「邏輯」一詞在理解上有困難。這時吳老師說,這個詞老師現在不講,等會兒我們一起聯系課文來理解好嗎。讓學生帶著疑問讀書是一種很好的辦法。能夠有效地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在這一堂課上,在教學到下一個環節時,吳老師出示問題「烏塔獨自游毆洲好不好」孩子們大都說好,吳老師說,都說好,那可不一定,我們呆會兒認真讀完課文再來討論。後來經過認真學習學生熱烈地討論,學生的觀點的確有了變化。這種評價時機的把握應該是老師駕馭課堂游刃有餘的表現吧。
4、有效利用評價資源
曾姍老師在教學<我是什麼>一課時提問「水有哪些變化」時,一個孩子說了很多相關的知識,老師及時表揚他在課外閱讀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當即就有一孩子說「我也要多讀課外書」,還有一孩子說「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老師的一個評價很快激發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很多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並由此產生自豪感入繼續學習的動力。
去年的片區教研活動,我校的陸楊老師上了一堂迷人的<五花山>,這一課老師做了充分的准備,整個課堂精彩紛呈。美女老師,可愛的學生,巧妙的應對都讓我們聽者充分感覺到了小學語文課堂的迷人。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教師激發了孩子智慧的火花,孩子們的發言非常精彩。甚至有一個孩子還說到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我們的教師畢竟年青,忙著完成教案上的環節,而學生的這些火花轉瞬即逝。後來我們在評課時說到如果巧妙利用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而且肯定還會讓我們的這一堂課錦上添花。
5、巧妙運用肢體語言
對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教師多用語言評價的方式,其實教師的評價方式還可以有很多,,愛撫地摸摸頭,親切地握握手,深情的抱一抱,由衷的鼓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誠的贊語,如此聲情並茂,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一種感情。每個學生回答完問題或提出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和肯定。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的多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語言,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特級教師於永正、賈志敏等老師就精於此道。特級教師於永正在一次公開課上不經意的讓一位男同學讀課文,這位同學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而又聲情並茂。於老師聽完他的朗讀後主動走上前去,微笑著和這位男生握手,並真誠的說:「你讀的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在讀這篇課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想再聽你朗讀一遍。」話音未落,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精彩表現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於老師。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在心理上及態度上的反應,積極的情感能使課堂充滿人文魅力。童年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響著兒童的情感。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喜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師適時的評價語言下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在關注著其細微的進步,並和他一起分享著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極力爭取學生更大的進步。
陸楊老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現英子前後變化時,請一男生自評,那孩子很快認識到自己朗讀中的不足,願意再試一次,而且很明顯比前面讀得好多了,老師此時露出了贊許的微笑,然後孩子喜悅地坐下,順利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張潔老師在執教<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時,引導學生體會「平易近人「這個詞,她是這么做的。先讓孩子們想像葉老會親切地對肖復興說些什麼?要求學生先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像老師這樣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地說,孩子們很快按要求做了,想像也很到位「你好好努力一定會成為像我一樣的大作家的?」教師含笑點頭示意其坐下。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以評價的形式取得了成功,將一個平易近人的葉老活生生地展示在聽課者的面前。
如果說一堂成功的課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的話,那麼課堂評價則無疑是這首樂曲中的一個個震撼心靈的音符。在和諧課堂中,能起點睛之筆的莫過於教師的課堂評價。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態勢,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用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我想,評價有了愛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補,一定會成為教育這門藝術中更絢麗的花朵。

㈣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交流情感,培養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

語文課其實是一門實用性和趣味性很強的學科,造成目前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種懼怕心理,覺得語文課枯燥,難學的現象。這種現象追根尋源,其根本原因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生動活潑的語文教學過程變成枯燥無味的單純知識傳授,在確定語文教學任務時,只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不講發展情感,意志性格。對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顯然估計不足。根據學生的好勝心理,應引進激勵的競爭機制,增強交流鍛煉的機會,消除膽小怕說,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礙。語文課上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突出的是語言交流的過程,也就是說,鼓勵學生大膽交流,有什麼說什麼,使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民主,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鼓勵得越多,學生就有成功的喜悅感。新課程標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要盡可能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去,這時老師每一個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贊許的點頭,親切的撫摸,就會使學生感到一種愛的鼓舞,一種感情的交融,從而使他們在無拘束無壓力的課堂上自由地學習,對學習語文自然而然就增強了信心。

二、創設情景,增加學生學習的新奇感受

情景是指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是人們活動的特定舞台。情景作用於人的感官,產生一系列心智活動,創設生動積極的教學情景,能增加新奇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對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掘教材的特點和優勢,根據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創設各種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始終處於老師精心設計的各種情景之中,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一開始,我就通過故事的形式,介紹了五位英雄的事跡,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再通過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課文范讀,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學生情感受到感染後,再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的播放一些激烈槍炮聲的錄音,讓學生全方位的從各個角度去感受課文的內容。最後,我還播放了電影《狼牙山五壯士》中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烈場面,讓學生再一次從內心的深處受到五壯士英勇頑強,堅強不屈的偉大精神。這些一個接一個,不斷創設的情景,使學生完全沉浸在英雄的壯烈豪邁之中,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時,老師適時的讓學生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沿著學生的情感的發展方向,不斷的創設情景,進行「推波助瀾」式的指導,讓學生自讀、自感、自悟課文中的詞語、句子、體會文章的感情,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學生能力的培養、情感的陶冶互相滲透在一起。教學情景的不斷創設,使學生積極的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能認識到,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調動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其能力十分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和形象性、生動性。語文課堂的導語往往能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導語設計得巧妙,語言生動,能起到誘發學生興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五彩池》這篇課文主要是寫四川松潘旅遊勝地藏龍山的五彩池的美麗和神奇。上課時,我以五彩池的傳奇故事導入新課。藉此喚起學生對「五彩池」神往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急於欣賞的興趣。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我小時候聽奶奶講,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裡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奶奶是哄著我玩的,我去當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著他騰雲駕霧,飛到那五彩的瑤池邊去看看。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這個神奇瑰麗的五彩池呢?其實,這個五彩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上。這節課,老師就帶領你們一起去欣賞《五彩池》」。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自然是興趣盎然。

㈤ 淺談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目標在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公民。從素質教育的功能上看,素質教育能夠充分考慮人與社會的發展需求,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上提供保證,為學生的主動精神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也更為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培養其健全人格,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是人的發展,也就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價值。素質教育本身具有鮮明特點,與應試教育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一是時代性,素質教育是在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環境中孕育而生的,最能夠體現時代的發展意義,在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具有切實意義。二是綜合性,也就是要求培養學生的均衡發展,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三是主體性,素質教育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其個性和創造力的開發。四是長效性,素質教育注重終身學習。二、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不完全等同於基礎教育。現如今,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到中學,都在不同層面上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貫穿教育的始末。素質教育包括學科教育、能力教育,也包括做人的教育。首先,素質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是通過教師一味地對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自

㈥ 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有何關系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總要有人來擔當「恩師」這個角色,部分情況是父母親人,但回很多時候它答們沒有能力發揮恩師的「啟蒙」作用。語文老師教授孩子漢字,從課文中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讓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這些不正是素質教育的目標嗎?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學習。一位恩師是要感謝一輩子的,然而許多教職工只為完成教學目標而無視這個功德無量的偉業,這是一種悲哀

㈦ 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參考文獻10條

推薦你一個網站,中國知網,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鄭國民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6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鄭國民近代的語文教學是我國語文教育史上的過渡時期,無論是教學的目的、內容,還是教學的方法,都具有鮮明的二重性的特徵,既保留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傳統,又逐漸增添了當時的特殊的社會發展階段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小學語文教學書訊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2003年 第1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00小學語文備課藝術12.00小學語文教學藝術16.0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11.00小學語文教學疑難答問13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
易昌波,王天白 文獻來自: 江西教育 1981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要明確教學任務,切實搞好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 1、由識字教學過渡到閱讀教學。一,二年級識字是重點,三年級雖也有識字的任務,但重點已轉到閱讀上。語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識字和給獨立閱讀課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識字主要以學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文獻來自: 四川教育 1980年 第08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兩點是和一二年級不同的。另外,由於學生已經學會查字典,在識字教學的教法上也應和一二年級有所區別,要加強查字典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1)讀准字音課本中的所有生字都有注音,基礎。11練中鞏固漢語拼音的作業有{5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
丁煒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使u語交際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逐步走向成熟上誨右|盲n研2002年第10卿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丁煒$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
雷小芳 文獻來自: 文教資料 2005年 第27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善於發現,注重引導,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留心生活,你會有無盡的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雷小芳$耒陽市紅衛煤業公司子弟學校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
吳愛寶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1987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發展,還有待於不斷研究和完善。3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吳愛寶<正> 二年級階段總結性考察是整個小語教學過程中一項關鍵性的評價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中日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付宜紅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二、中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具體內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方面。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這樣概括的:「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崔巒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語文教學應做的全部工作。怎樣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 ... 充分發揮語文教學育人的作用。在強調語文工具性的時候,要防止出現淡化思想性、削弱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偏向。2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
戴玉琴,趙海 文獻來自: 教育科學研究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戴玉琴$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四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00021 @趙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1. 新課程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姜迎雪,白先傑 文獻來自: 吉林教育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根據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達標模式,我們進行了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語文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第二課時為例。第一步,復習上節課認讀的生字詞。第二步,交待學習目標。這節課第一展示朗讀課文的水平,第二展示寫字的水平。然後教師出示課件《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2. 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之我見
盧松春 文獻來自: 龍岩師專學報 1997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應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核心,並以此為目的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如下特點:一是以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3.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
王本中 文獻來自: 電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各試驗學校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教案及課堂教學實錄資料。 2.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最。通過教學試驗,對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都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由於學生對使用計算機很感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4. 探源尋根 根深葉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淺見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四、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要根深葉茂 今天我們要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紮根傳統,面向現代,形成根深葉茂的態勢呢 ... 繼承並發展了傳統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必須紮根傳統,面向現代: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學習傳統、發展語文教學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5.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
楊壽瓊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馬關縣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分別在城東學校、城西學校同時舉行。這次競賽有各鄉鎮、城區3校推薦出來的語文、數學各17位選手參加,觀摩人數達600餘人。此次競賽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賽教師的素質明顯提高,尤 ...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馬關縣教育局教研室@楊壽瓊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6.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提高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天津師范大學@田本娜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7.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
吳忠豪 文獻來自: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吳忠豪$上海師范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正> 一、美國小學的語文課程。 美國小學的課程一般分為語文、數學、社會學、科學、藝術(畫圖、音樂、舞蹈)、體育等。而用於語文課程的教學時間遠遠超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8.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戴佩瑤,徐文博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也是小學語文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四、語文教學評價與語文素質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和學生語文素質評價是一種新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成績考查方法,它對教育效用予以價值上的判斷,是指導教學和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 ... 能全面地、深層次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質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戴佩瑤@徐文博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
陸燕 文獻來自: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種教學效果與第一次的教學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陸燕$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226100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0. 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權瑚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對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作一大略的比較 ,以幫助大家了解韓國小學語文教學狀況 ,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語文教學 的定義
搜小學語文教學 的學術趨勢
搜年級 的學術趨勢
翻譯 二年級小學語文教學

搜索相關數字
山東省少年級運動員
年級學生作業量
年級語文教輔書成本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參考資料:中國知網
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㈧ 如何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小學語文教育之中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課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科教學的落實。語文學科,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乃至學生各種素質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探討學生素質在語文學科教學的"導、學"機制的滲透是很有必要的。 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因為它包括了語言文字知識(如語音、文字、語法、修辭、邏輯等)和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實踐活動,並創造語文實踐活動成果(如思維、寫作、演講、交際等)的訓練內容,是一門分支廣、范圍寬、實踐性強的綜合學科,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外,還參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記憶、想像、思維等心理素質探索、審美、創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語文學科的教學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為己任的。 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教師立足於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動性,有目的有系統地給予學生有關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指導,即根據教材,不但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知識,讓學生掌握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實踐活動的方法的因素,使學生的聽、說、讀、寫、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訓練,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慾望,真正會學、會探究、會從事有關語文的思維和實踐,從而實現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的自我發展。 其次,語文學科的特質決定了它擔負起培養學生高尚審美情趣的任務。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學作品都體現著作者獨特的審美理想、審美視野和藝術品格,創作中都對自然與生活的美質進行一番獨到的選擇和刻意的加工,創造出超現實和自然的藝術美,學生常能從發現和體驗自己日常生活中沒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並為之感動和興奮,受之震憾和啟迪,有的甚至出現創造藝術美的沖動,這無疑是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了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語文學科的教學與學生的藝術審美素質培養的天然結合,是別的學科無法替代的。 再次,語文學科的特質使思想品德素質教育得以潛移默化的進行。 語文教材收輯的文章均是典範的文章,不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結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見,體現著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許多作者的生平軼事,文章對廣闊社會生活(歷史的、現實的)的藝術再現,更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愛國主義與奉獻、堅韌、求實、自強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教學中,可以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語文基本訓練過程中自覺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養成高尚道德情操。顯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既是天然和諧的,也潛移默化的。 還有,語文學科的特質與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培養也是和諧自然的。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敘事性強或富有思辯性的作品,還有充滿幽默、風趣、給人快感的佳作,那些刻畫精妙、描寫優美的作品對學生吸引力大,作品能夠帶給他們自身生活環境的彌補或是人際之間的溝通,甚至是情感的轉移和渲泄。所以,語文學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上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雖然語文學科特質和參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逐漸獲得共識,但如何在素質教育中真正發揮語文學科的特殊功能,提高語文學科教學的效果?我覺得,關鍵是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我們知道,傳統教學方法有不少弊端,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囿於書本,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一定的科學秩序,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存在一定隔閡,而學科素質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意識和能動性,教學目的多元化,既顧及學生的知識和智能,又顧及教材中蘊含的品德、人格教育和審美情趣、心理素質教育等因素、教師起傳遞教學信息、啟發學生思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感到我要學也會學,探究獲取學科知識的思維和實踐活動規律,使學生的各種潛在素質得以發揮發展。所以,教學中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的和諧統一是提高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二、正確把握語文學科教與學的最佳結合點 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教與學必須和諧。即必須遵循教師善教和學生會學樂學並重,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並重的原則。
1、教師善於啟發誘導是學生會學的前提,是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基礎。語文學科教學,教師的講解引導作用異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上,在教材內容特點上、在教學方法上、在教學媒體運用上,在課堂教學結構上都必須有通盤考慮,真正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化為學生的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的過程既是教師展現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維過程,也是與學生共同分析,探討,發現的過程,教師的引導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示範,那麼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會學了,有了成功感,自然也就樂學了。
2、教師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是學生樂學的保證,也是學生審美素質培養的途徑。語文學科以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課文中曲折動人的故事,優美動人的描寫,簡潔有力的議論,饒有趣味的說明,巧妙的比喻,精警的哲理語句,都富有美學價值。但每一課的新知識卻不及數理學科明顯,一些知識還是循環的,容易導致學生興趣滑坡。要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給學生提供新信息、新知識。一方面可以從課文中發揚其蘊含著的能使學生增長見識的內容,如課文的時代背景,有關的風土人情,作者的生平趣聞軼事,等等;另一方面可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課外讀物,如,作者的創作談,有關課文的爭議、評論,甚至課文中某些詞句用法的優劣比較,或濃度訓練改變行文構思等。這些拓寬視野的知識介紹和激發興趣的訓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和鑒賞能力。 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鑒賞力最常用的方法是設計能讓學生多維思考的問題。特別是提出能讓學生顯示思維活動過程的述理性、擴散性的問題,一般有"你是怎樣思考的?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讓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不滿足是與非的判斷問題或簡單的復述、陳述性問題。例如,認知課文內容和作者寫作意圖上的"寫了什麼?作者想表現什麼?"分析作者寫作思路和藝術表現的作者寫作思路和藝術表現的"作者是怎樣寫的?"探究設疑上的"為什麼要這樣寫?不這樣寫會怎麼樣?"發現性總結思考的"作品的成功或不足在何處"依據是什麼?聯系發散性的"這類文體與其他文體特徵異同如何?閱讀欣賞或寫作該類文體時如何把握?"-----當然,不同的體裁作品有不同的審美角度和不同思考方向,教師創設問題,必須切合文意文理,從而逐漸形成學生自身對作品的審美認識,以培養和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導與學才能達到和諧統一。
3、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是會學的根本,是具有科學思維素質的表現。 課堂教學時教師會教善教,其實就是善於展現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分析思維過程。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方法--會用聯系、發展、辯證的方式思考問題,具有探究性、發現性和敏感設疑、探究原因、尋求規律的思維方式,使思維過程科學化,思路暢通活躍,學生才會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語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是形象思維(人物塑造、情節構思、語言運用等)和邏輯思維(層次結構、中心思想表現等)相結合的典範文章。學生在教師的導引中對課文作有關的思考會對教師的講解提出質疑或否定,這不能不說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是會思維會學習的表現。 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學習了魯迅的幾篇雜文後,對魯迅這一立場堅定、嫉惡如仇的革命家、文學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也有學生提出,魯迅措辭嚴厲是不是近乎刻薄呀?有的學生提出,《雷雨》除了人物之間矛盾沖突,還應該有人物自身內心的矛盾沖突;《雷雨》和《竇娥冤》的故事悲劇究竟個人因素大還是社會因素大?…… 顯然,學生的疑問,牽涉到作者的思想、歷史事件的是與非、政治與文學、藝術與生活等問題,也關繫到欣賞品味的差異、時代隔閡等問題,學生能提出帶有挑戰性的問題雖有時難免膚淺或怪異,卻是善於思考的良好表現,更是科學思維的結果。只要教師是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甚至不怕學生推翻自己的見解,這便會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素質。
4、學生敢想敢說、積極交流是掌握良好學習策略,具有良好學習交往素質的表現 學生在教師啟發進行思考,雖然也懂得思考的方法,但仍然是內在的思維活動。 好學會學的學生總是希望自己見解之正誤及時得到驗證,通過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見解。即使一時不能形成看法的學生也是希望聽聽同學怎麼說的,以開啟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師應用激勵學生多說的課堂討論形式,讓學生陳述見解、談感想、作評論,甚至演講、答辯等,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意識,使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又可激發學生的靈感,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潛在素質。 另外寫作也是學生表達思維過程和結果的一種形式。語文教學離不開寫作訓練,教師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沖動,使之願意動筆寫;或者通過練筆將思維條理化、邏輯化。特別是課外的自由寫作和有關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寫日記、報道、隨感、評論、文學小創作以及應用文體等,都是學生敢於積極交流、掌握學生策略的表現,教師要給予熱情的支持和指導,使學生具有觀察細、立意新、構思巧的寫作能力,而且寫作思維的展現合乎語文的規范,保持寫作的強烈興趣,保持思維的積極活躍,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發展。
總而言之,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是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保證,素質教育的滲透會激活學科的教學。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情感因素、審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為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發展,我們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在學生素質教育上的優越性,在教學方法與學科素質教學乃至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的聯繫上作廣泛的、立體的探討,以求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㈨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看法: 一、豐富課堂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贊可夫說:課堂上應該創造出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慾,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課堂教學環境是否愉悅、和諧影響著師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並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呆板枯燥,學生有的噤若寒蟬,一言不發;有的昏昏欲睡,興趣索然。新課程標准(實驗稿)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要盡可能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去。這時老師每一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贊許的點頭、親切的撫摸,就會使學生感到一種愛的鼓舞,一種情感的交融,從而使他們在無拘束無壓力的課堂上自由地學習。 二、創設情景,增加學習的新奇感受情景是指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是人們活動的特定舞台。情景作用於人的感官,產生一系列心智活動。創設情景的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有謎語法(適用於生字教學)、歇後語法(適用於詞語教學)、故事法(適用於導入新課與新課簡介)、圖畫法(適用於領會課文主要內容)、多媒體操作法(適用於較系統理解課文)、表演法(適用於對文章思想、人物感情的理解)、直觀法(適用於作文教學),以及教師的形體動作設計、變換教學模式、重組教學形式和手段,刺激學生的感覺器 官,增加新奇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的熏陶,進行素質教育。 三、改變學習方法,開放語文課堂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自主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還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方法,指導學生自擬學習的過程與步驟,並注意提供學生交流學習所得的機會。

㈩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課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科教學的落實。語文學科,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乃至學生各種素質上起著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著眼於學生及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主要特徵的教育,體現主體性、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原則。它主張學生自主地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方法,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它以培養能力,提高文化素質、文化修養出發,它不僅注重課堂教學,而且重視課外語文活動。這樣內外結合,「雙軌」運行,全方位多側面地學習語文,教師不是讓學生在做大量的應試篇章或練習冊,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寫課外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的關鍵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擔負著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及教師觀,做到教與學的統一,通過語文知識經驗的傳遞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發展的機制,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教會學生學習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異的,從現實上講,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揚長避短,發展優勢,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發現學生,不僅提高學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情商;不僅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外,還要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有科學的頭腦、高尚的人格、先進的思想、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有熱愛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成為學生的朋友,同時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養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二、改革課堂教學,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了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我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訓練學生:
1、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每學一篇新課文,我讓學生先預習課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詞、句、段、內容就向老師和同學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學生能藉助工具書,通過討論探索,從而得到解決。當學生解決不了時,我才給他們提示幫助解決,這樣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情緒既活躍又輕松,在自由的氛圍中馳騁,達到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
2、激發小組討論,讓學生互學。
同學是小組的成員,通過討論互學,使學生能在互助、和諧的狀態下探索新知識。互學,學生互補彼此的不足,每個同學的認知結構、經驗水平、個性發展存在著差異,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能從別人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發,取長補短。
三、面向全體,因村施教,重視個性的技能發展
素質教育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我們抓住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層次知識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語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法的安排,要適應於受教育者的不同層次、不同情況,讓有能力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從而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在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我採用非同步教學法。使各類學生能經常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他們都能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除指導他們超前學習之外,課堂上我還讓他們展開思維,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而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照顧中下生,讓他們在40分鍾內有較大收獲,並注意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會做為前提,針對他們的思維力,多啟發提問,對於他們的閃光點則給予充分的肯定,作業的難度要適中。這樣使上層學生的潛力得到發展,下層學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嘗進步的快樂。總之,我們要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之在表現中增強興趣,逐步把他們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態度是選擇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素質教育作為一種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與「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模式是相對立的,因此,我們必須把握面向全體,重視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層次性原則,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重視個性技能發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注重把語文能力的培養有機地和知識教學過程相結合,將語文能力的培養寓於知識的領會、理解、運用、掌握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培養他們的不同個性技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方法,根據認識論的觀點,依照科學方法可使人的認識活動變得有序,使天分較高的上層生學到更多的東西,中層生學到想學的東西,能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形成個人的某種技能。
四、堅持整體性原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柳斌同志說:「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書,最終目標是育人。在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由於學生的個性鮮明,可塑性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得到很好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