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綜合實踐包括哪些課程
編輯本段教育課程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
Ⅱ 新課程規定小學綜合課的比例
在2001年頒布並沿用至今的《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實驗稿)》即「新課標」 中,小學科學內課程取消了容在低年級的單獨設科,而由一門新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生活」取代.
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 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實驗稿)》科學3-6年級,佔比7%~9%
Ⅲ 當前我國中小學主要的課程類型有哪些
1.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一般承擔著以下任務: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復習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形成技能、技巧;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據此,在實踐中,中、小學課的基本類型被劃分為兩大類:單一課和綜合課。
(1)單一課。一般是指在一節課內主要完成一項教學任務的課。單一課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傳授新知識的課。在一節課里,絕大部分時間用來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組織學生學習新教材。目的主要在於讓學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新的教材內容,增加新的知識要素。有時也會有復習、鞏固的內容,但它是為掌握新知識這一主要任務服務的。
鞏固知識的復習課。一節課的時間主要用來復習已學過的知識。目的主要在於使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本質,並將知識網路化、系統化,予以鞏固記憶。比如學習完一個單元後或期中、期末考試前所上的復習裸,就屬此類。
培養技能、技巧的課。包括練習課,實驗課、實習課等。這類課的時間主要用於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反復練習,掌握基本技能形成熟練技巧。如語文的作文課,數、理、化的獨立作業,實驗課,生物的實習課等,都屬此類。
檢查知識和技能、技巧的課。用整節或連續兩節課的時間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目的在於了解學習情況,對每個學生的成績給以評價,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彌補。各門學科教學中所進行的不同形式的測驗課、考試課,即屬此類。
自學課。這是近年來在強調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中所創造的一種課型。其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主要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思考和獨立作業,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技能。
單一課由於內容集中,幾乎運用課的全部時間完成某項單一任務,結構上變化不多,因此多在中學高年級採用。
(2)綜合課。又稱混合課,一般是指一節課內要完成幾項教學任務的課。綜合課的內容包括復習1日的知識;學習新教材內容,對新學教材予以鞏固,並適當進行練習,培養基本技能、技巧;甚至還要檢查知識的掌握程度。
綜合課所要完成的幾項任務並不是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般是側重於新知識的傳授,結合進行鞏固復習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由於綜合課方式靈活,結構富於變化,適應兒童難以在較長時間:內從事單項活動的心理特點,故在中學低年級和小學被普遍採用。這樣,多項活動交叉進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好的效果。
2.根據任務劃分,課程可分為:傳授新知識課(新授課)、鞏固知識課(鞏固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技能課)、檢查知識課(檢查課)。
3.根據教學方法,課分為: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試驗課、復習課。
(3)小學綜合課程教案視頻擴展閱讀:
課程類型的劃分依據
一般認為劃分課的類型的依據主要有三項:
第一,教學的目的、任務。從總的方面講,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和發展認識能力。但完成此任務要經歷一個認識過程,而這個過程又由許多相對獨立的環節組成。如從感知知識到理解知識再到鞏固掌握知識,並運用於實踐,在反復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這就決定了在同一教學過程中,每堂課所擔負的目的、任務不會相同。不同的教學目的、任務決定了課的不『同類型。教學目的、任務的多樣性,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過程必然是由不同類型韻課構成的完整的上課體系。
第二,教材內容。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不同單元的教材內容,分量多少不同,難易程度不一致,知識因素之間邏輯關系的緊密程度也有差異……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在教材的教法上有區別。有的教材,需要整堂課或幾堂課都用來敘述新教材;有的則需要整堂課或幾節課進行復習;有的則將課的主要時間用於實驗;有的分量較少而又相、對獨立的教材,則可以在一節課內完成教學過程。這樣才會使上課過程結構完整,避免支離破碎。可見教材內容性質的多樣性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
第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這也是決定課的類型的重要因素。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於單一活動,因此,應多採用結構變化多的綜合課。對於知識水平較低的年級,也要盡力避免連續上那些難度高、容量大的傳授新知識的課。總之,課的類型的決定和劃分,是教學過程復雜性的反映,受教學過程諸因素的制約。教學中,如果能夠從實際出發,正確地合乎規律地選擇和運用不同類型的課,就會使教學過程體系完整,進行順利,效率提高。
第四,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
Ⅳ 簡述綜合課程主要有哪些類型
綜合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來學科的獨立性基礎上,尋找兩個或多個學科之間的共同點,使這些學科的教學順序能夠相互照應、相互聯系、穿插進行。
二是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統合兼並於范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於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
三是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並數門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綜合性課程。
四是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這種課程是圍繞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社會問題就象包裹在教學內容里的果核一樣,又被稱為問題中心課程。
拓展資料:
綜合課程是綜合有關聯的幾門學科,成為跨越更廣泛的共同領域的課程。例如, 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生理等學科合並為理科。課程綜合的思想,發軔於赫爾巴特的教材聯絡說。聯絡說在 19 世紀末進入美國,發展為以知識本位綜合的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和廣域課程;以兒童本位綜合的活動課程;以社會本位綜合的核心課程。
綜合課程起源於20世紀初德國的合科教學,是針對學科課程只向學生傳授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脫離鄉土的實際生活,忽視人的情感等心靈世界的種種缺陷提出的一種課程類型。它主張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學習一定的課題。
後來,在美國出現了廣域課程和核心課程,即將具有邏輯相關性的一組學科歸納組成社會、理科、美術、人文一類的若干領域。到二戰前,綜合課程理論進行了10年的廣泛討論,並付諸實踐。
80年代在美國出現STS課程、社會中心課程,都是綜合課程的不同形式。
60年代以來,英國出現了「統合教學日」,即兒童在具備有多種多樣的教材、教具的環境中,自由的展開自主的學習活動,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以綜合性的課題研究的形式引進日課。
日本80年代出現了合科指導的思想,注重兒童自身的主動探究,打破學科界限,他們現行的綜合理科即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的實踐。綜合課程在我國的研究也方興未艾,在廣東等地已有了實驗性的實施研究。
研究對象
學科本位
又稱綜合性學科課程,這種課程的特點在於,它試圖把那些具有相關性的學科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綜合學科。比如,將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解剖學融合為生物學,將地質學、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歷史地理融合為地理學。
社會本位
以值得關注的、重要的社會問題為核心,來組織和編排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盛行的社會本位的綜合課程,主要有「科學——技術——社會課程」(簡稱STS課程)、「環境教育課程」、「國際理解教育課程」。STS教育主要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和互相影響;「環境教育課程」主要關注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的狀況,試圖喚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學生對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理解,發展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等;「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則主要關注如何使學生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發展對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促進國際交往與合作。
兒童本位
這種課程又稱「經驗本位的綜合課程」,其特點是以兒童當下的生活與經驗為核心,來組織課程活動,前面所講的「活動課程」即是這種類型的綜合課程。
Ⅳ 什麼是綜合課程
綜合課程指是綜合幾個有關聯的學科,使之成為跨越更廣泛的共同領域的課程。
比如,把物理、地理、地理等幾個學科合並為理科。
綜合課程可以根據綜合課程的綜合程度及其發展軌跡,可分為四種課程: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以及核心課程。
(5)小學綜合課程教案視頻擴展閱讀:
一、綜合課程的優點
1、 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有利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整體認識能力。
2、 綜合課程減少了課程的門類,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
3、 綜合課程從生活、社會的實際出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研究對象
1、學科本位
又稱綜合性學科課程,這種課程的特點在於,它試圖把那些具有相關性的學科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綜合學科。比如,將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解剖學融合為生物學,將地質學、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歷史地理融合為地理學。
2、社會本位
以值得關注的、重要的社會問題為核心,來組織和編排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盛行的社會本位的綜合課程,主要有「科學——技術——社會課程」(簡稱STS課程)、「環境教育課程」、「國際理解教育課程」。
3、兒童本位
這種課程又稱「經驗本位的綜合課程」,其特點是以兒童當下的生活與經驗為核心,來組織課程活動,前面所講的「活動課程」即是這種類型的綜合課程。
網路-綜合課程
Ⅵ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有哪些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不像其他學科課程內容那樣界限分明和系統化,而是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超越了傳統的學科邏輯體系。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不管是人物、動物、植物還是事物,不管是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科研還是科學藝術,只要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具有潛在教育價值的主題或項目均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Ⅶ 在小學階段,新課程設計的綜合課程有哪些
小學階段的綜合課程一般就是科學。
************************************
不滿意請追問,滿意望採納!
有問題可以專點擊我的名字後面的屬:向TA咨詢。我只要在線盡量及時回答。
************************************
Ⅷ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好的案例或者公開課的材料
急需!綜合實踐活動為內容的公開課,一些標語,一些答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