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歌唱表現力
美國美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品是將情感呈現出來,並由情感轉化成的可見的或客廳的形式。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准確、生動地表達好歌曲的情感,理解和感受歌曲的藝術境界,從而用發自內心的演唱來表現作品。因此,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歌唱表現力,已成為聲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教師通過多種鋪墊與各種手段巧妙地引入歌曲教學後,卻往往只唱了兩三遍,就開始了為歌曲加入樂器伴奏,創編歌詞,創編動作表演,沒有把唱歌教學真正落到實處。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創作背景,都是通過旋律來抒發感情,因而教師介紹歌曲分析歌曲,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利於學生更好地表現歌曲。例如《保衛黃河》要使學生的腦海里浮現出中國人民排山倒海,勢不可擋,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斗爭畫面。歌曲《搖籃曲》要使學生進入一種寧靜,甜蜜的境界等。學生腦海里有這些特定的藝術畫面和意境,都能夠深入領會歌曲的內容和美的價值,才能產生對作品的興趣和認識,引起感情的激動和表演創造的熱情,把歌曲演唱的生動感人,十分有助於提升歌唱表現力。如《大森林的早晨》演唱這首歌時要以稍慢優美清晰地感情來演唱這首歌,當演唱者唱時聽眾應從歌聲中領會到春天早晨的美景,鳥語花香,充滿生機。讓歌聲來帶動聽眾的每一個神經細胞,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就是說音樂是歌曲的靈魂,要領悟音樂的感情特徵,領略歌曲音樂的旋律美,理解歌曲音樂的意境,讓學生認真分析歌詞語言的節奏、韻味、語氣、語調等特點,將語言和聲音巧妙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使歌聲充分抒發內心的情思,從而藝術地表現出完整地音樂形象。 作品的畫面活生生地展現於眼前時,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用真摯的感情去歌唱,完成作品,歌唱是表現歌曲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用聲音來藝術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可以說是音樂的最高境界。歌唱中,聲情並茂是其藝術的創作原則.而要做到聲情並茂,則需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傾注於歌唱之中,用以情帶聲的演唱達到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目的。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調動感情,讓他們用「心」去唱,唱出歌曲的內在情感,更好地表現歌曲。 總之,音樂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互相配合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表現力也是如此,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深刻領會歌曲的內容,讓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能夠將歌曲的情感完全表現出來,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歌唱的表現力。
B. 如何在唱歌課教學中,培養小學生音樂想像力
學生教育是整個人生教育的基礎,它是人德、智、體的形成,陶冶情操的重要階段。未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任務,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創新離不開想像。想像就如智力的翅膀,想像是一切創造的前提。沒有想像就如沒有翅膀的鳥,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富有很多的幻想和想像的。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的一種形式。而一切音樂藝術所塑造的藝術形象都是音樂想像力的產物。在美妙動聽的音樂感染下,學生潛在的原始想像力就會被喚醒,進而陶冶心靈培養到學生的再創造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教育者如何正確的引導,怎樣把美的音樂傳送給學生,並且讓他們喜歡而且感興趣,這也是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一、 什麼是想像力?「人不僅可以回憶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形象,而且還能創造新的形象。這種在刺激影響下,人腦中舊經驗(即舊表象)重新組合,產生新事物形象的過程叫想像。」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想像是人們腦中本來的表象經過處理改造和重新組合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形象和創新是它的特點。想像有隨意想像和不隨意想像,它的內容也有再造和創造想像的能力。當然它分為幻想、理想、空想。人能在曾經知道的基礎上,去構成一些沒有經過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像力。如《竇娥怨》六月飄雪,《西遊記》大鬧天宮,《新白娘子傳奇》白蛇報恩等,都是想像的產物,想像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想像中的不隨意想像在人們生活中是常發生的。例如,在聽音樂時,人們會不禁意地隨著起伏的旋律想像到的一些畫面。看到空中飄動的白雲,也會根據自己當時的心境把它想像為追逐的雄雞或者是賓士在草原上的駿馬等形象。這種想像的特徵,是在頭腦中的映象產生,並不是由特殊的意向所引起的,因此,屬於不隨意想像;隨意想像又分為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的表示,在頭腦中再造出相應形象的過程。這種類型的想像是文藝欣賞、相互了解所必須的一種心理過程。例如,人們在閱讀文藝作品時,在作家高水平的筆法和藝術風格的熏陶下,作品中的許多人物和自然景色被描寫得栩栩如生,這些作品被不同水平的讀者各自運用自己所積累的知識,再造出相應的形象。隨意想像中的創造想像,則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獨立地在頭腦中創造出新的形象的過程。而這種新形象的創造過程又必須運用積累起來的感性材料作為基礎。豐富的想像力是我們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有想像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空間。愛因斯坦之所以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像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他也有著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不能完全的脫離,要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有些想像的東西,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但構成的總體材料確實是從客觀現實中發生的。例如豬頭、人身、五齒耙、豬八戒穿的衣服,說的語言等構成豬八戒這個完整形象的材料,現實生活中都是有的。人們的想像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如何發展並且給予想像肯定,也是極其關鍵的,處理得好那就是幫助學生挖掘再創造的能力,但是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是折斷他們想像的翅膀。人的想像是在廣泛的感知,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知識的基礎上構成的。19世紀中葉,美國有一個從事新聞的工作者,掌握了很多破案的資料和豐富的知識,有一次紐約發生了一樁很離奇的殺人案,警方破不了,而身在費城的他就以幾份報紙把它寫成偵探小說。後來案件破了,人們發現,破案的過程與他的小說過程十分的相似。可見豐富的想像也要有淵博的知識做基礎,沒有知識做鋪墊,就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那就是空想、幻想。但是,知識和想像又不是一回事,知識是激發想像的前提,有的人知識雖然很多,但是思想過於陳舊,死搬硬套,不能展開思緒的翅膀,我們眾所周知的愛迪生沒念過多少書,他的知識都是靠自學來的,但他就會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再創造性想像,發明了兩千多項的創造。法國生物學家克勞德·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意思是說人們不能被已有的東西所束縛,而是要立足於已有的知識,大膽幻想,提出獨到的新見解來。二、想像力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說:「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學,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可想而知,想像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心理抓起,讓他們隨著音樂聆聽的感知中去體會、去幻想,同時也可激發他們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傳承著我們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從古至今,音樂都被人們所重視,人們發現音樂還有緩解疲勞,調解壓力等作用,於是就有了現在很廣泛在日本流行的心理治療。(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創造力的進步,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實在的因素。」音樂是聆聽的藝術,是以聲音來塑造語言。音樂家在作曲的時候,把他們所積累對時代的敬仰,對生活的感悟、對創作的靈感以及對社會環境的變幻等化成優美的音符,並以獨特的風格表現出來。音樂表現力的意境被渲染,這個時侯,可以達到其他藝術不能達到的境界。每一個成功的藝術家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作為後盾,所以音樂在創作的時候要求有豐富的想像,允許一定的誇大。作曲家往往可以打破常規,直沖破普通人的思維模式,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出發,創作出令人驚訝的作品。當這些作品經過大師或藝術家們的二度創作傳達給欣賞者時,受教育者則是被受觸動,隨著樂曲的起伏,人的內心世界將逐漸達到想像的高峰,這些想像不會像寫作文一樣受到條件的限制,不像彈鋼琴一樣受到指法的限制,更不像畫畫一樣受到畫面的制約。人們一旦進入這個想像的王國,就會如脫韁的馬,馳騁在無邊的草原,也如矯健的鷹,翱翔在蔚藍的懷抱中,也會隨著音樂的意境呈現出曾經的美好和對未來的幻想。每一個喜歡音樂的人,長期受到音樂的熏陶,勢必會激發他的創造力和求知力。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音樂是思維的有力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沒有健康的智力發展。因此在中小學教育中應該強調「想像」的作用,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中展開想像的翅膀,激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未來世界的憧憬。這樣使音樂教育中的想像融成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理念,它可以縮短科學幻想與創造現實之間的距離,培養他們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創新精神,使之勇於突破,不懈努力,勇於創造出豐厚的碩果。(二)想像力比技巧更重要我國普通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也就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新力。在舊的模式中,總是「師傳生受」的把學生的思維鎖在條框中,好學生的標准就是背答案回答老師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也就從主動變為被動。所以,我們必須適應現在新形式的要求,探索普通音樂教育的規律,其中最為重要的概念就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往往比向學生灌輸技巧更值得提倡。許多優秀的教育者及著名的學者表明:受教育對象,特別是中小學學生,音樂才能通過在樂器上的伴奏可以體現出來,音樂教育者並不是要通過一昧的硬塞,而是要分析作品,使他們的音樂知識得到加強。向學生講音樂知識可以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在以後的作品中會不知覺的體現出來。作為音樂教育者,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放在第一位,培養出既有較高的想像力又有較強的音樂素養和創新力的學生。(三)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思維能力 既然我們都了解到音樂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這一觀點,那麼我們的教育者就不應該按照舊模式來向學生傳授音樂,應該打破傳統教學,堅持以開發學生智力和想像力的教學方式為主要。通過一些圖片、音響資料還有音樂的課外知識等方法,引導學生去展開想像的翅膀,全身心投入音樂旋律中,根據音樂的課外知識的了解,對音樂進行二度思維創造。在教育實踐中,應該時刻記得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不論在課堂或課外,想盡一切辦法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想像、思考、創造,鼓勵學生敢於突破。同樣一首音樂,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即使有些學生了解的只是表面,表達不夠,但是通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可以活躍他們的想像思維能力。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最好不要死規定所謂的「正確答案「,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利於發揮。通過學生的討論、對比,正確的感受和表達,都會深埋在學生的心底,使他們每個人都得到發揮,永久不忘。對比學生按照教師的指令去完成教學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想像是生命最鮮艷最亮的顏色,它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當學生的想像發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師的指導便得到了最佳的效果。三、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曾經有一個作家說過,他認為有兩種人不可能成為作家,一種是生活很貧乏的人;另一種是對生活缺乏藝術感受能力的人。音樂教學是一個「聆聽」藝術的表現,對於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學生,教育者如何引導在聽覺上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通過想像把音樂親切化,這也是很重要的。音樂教育也是一種促進人的心靈凈化的活動,作為教師如何把美的音樂藝術傳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聽覺的情感中得到升華,並且享受音樂,這就是音樂教育者義不容辭而且所要承擔的義務。那麼音樂教育者如何正確培養及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呢?(一)「背景引導法」 音樂的想像是自由的,但是這種想像並不是脫離主題胡亂想像,任何一個作品、一首音樂都是有它的歷史背景和前因後果的,如華彥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了解它的創作背景,單是讓學生聆聽,就會覺得很乏味,曲子不斷的重復,讓學生只想快些結束。但是如果了解了音樂背景後,再去聆聽,學生就可以正確的進入到想像的世界裡,而且還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作者坎坷的一生、凄切悲慘的生活,領悟到作者流露出對黑暗社會的憤恨,對無情社會生活無奈的感情。再如琵琶曲《十面埋伏》,樂曲選材於公元前202年楚漢在決戰,漢軍以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的歷史事實,將其集中概括寫成,是我國古代壯觀的戰爭場面典型而具體的生動寫照。學生們了解到背景後,便會從中體會戰場激烈緊張的場面,這為我們學生聆聽的時候做好鋪墊,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想像力。(二)「各抒已見法」各抒已見法是指在課堂上,由老師提供討論的焦點,圍繞音樂形象,學生分組或自由組合展開討論。通過相互議論,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想像的翅膀。音樂欣賞是聆聽的藝術,也是創造性思維活動,它對觸發靈感、啟迪智慧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讓學生欣賞《趕圩歸來啊哩哩》,當學生分段欣賞了樂曲,了解樂曲的基本情緒,民族風格後,其設計環節是:邊聽邊討論,各抒已見。有的同學說:人們結伴高興的去趕圩,有的說:是人們趕圩回來得到豐盛戰利品快樂的心情……學生們在討論的同時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又在這活躍的氛圍中的到想像的發揮。又如欣賞《小白船》讓學生初聽後,分成小組討論這段音樂描寫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把初聽到的音樂通過聯想與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的學生說:我彷彿看到一輪彎月平靜的照著海面,水波盪漾,波光粼粼,多麼恬靜的夜晚啊!有的說:我彷彿看見雪白的月兔在桂花樹下蹦來蹦去,好可愛……一首好聽的樂曲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帶來了無窮的想像,使學生猶如身在其中,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打開想像的大門,使學生在不同的音樂中發揮想像力,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三)「自由想像法」在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活動中,不要限制過死,允許學生多方面思考,馳騁想像,展開自己的想像力。比如在欣賞課中,教師常請同學們把欣賞過的音樂作品的感受用顏色表示出來,很多同學都會選擇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等等,但有些同學確用了灰色或黑色,並且也說出這兩種顏色的理由,這也是允許的,應該給予鼓勵。教師不應該輕易的對學生給予否定,只要符合藝術規律,就要保護學生的獨特思維活動。如在學唱歌的時候,按一般規律,唱到有標點符號的地方,才應該換氣,但有個別同學經常胡亂換氣,雖然和老師的引導有所出入,但也不能輕易立刻否定,而應該師生一起分析,指出他這種唱法,雖然有特點,但感覺像是一個結巴的人在唱歌,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唱,才能讓別人聽得明白這句歌詞的意思。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無一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既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想像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創造力。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將展現出富於魅力的前景。(四)「舞蹈表演法」 自古以來,音樂與舞蹈就是一對不可分離的結合體,是形體美與音樂美的交融。《樂匯——師已篇》中記載道:「故事這為言也……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也。」說的是唱歌唱到激動時,不知不覺手也舞起來,腳也跳起來了。教師要常鼓勵學生表達由音樂引起的聯想與想像,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通過欣賞音樂來引導學生進行動作、語言、畫面的聯想,如把《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曲子放給學生聽,同時講一個《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故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一會兒就表演出一幅美麗的小姑娘拾稻穗的情景。在歌曲學習和舞蹈的有機結合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舞蹈動作中思索、領悟歌曲的內涵,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他們的智力,讓他們了解到珍惜糧食的道理。又如在欣賞傣族曲子《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時,要求學生傣族舞的「三道彎」基本體態不變,自己想像創編「孔雀開屏」、「孔雀理毛」等動作,編好後上台表演,教師逐一講評。學生看到自己的創作成果後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由此可見,在音樂教學中,如果可以根據歌曲、樂曲的內容,創作一些舞蹈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一定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內心體驗與理解,拓展學生豐富的音樂想像。(五)「繪畫表現法」藝術創作是相通的,學生運用色彩、圖案來理解音樂不失為一種可行之法。音樂教材的圖畫部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許多用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意思要靠它來表達。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不多,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又喜歡彩色圖畫,這時候可以讓他們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小學低年級的歌曲比較簡單,易理解,所以應該充分發揮繪畫的作用。如歌曲《小星星》,教唱歌詞過程中,讓學生邊跟著念歌詞邊動手進行繪畫,畫出一顆顆發光的星星,在繪畫的作用下,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思維很快進入了美麗的夜空中,促使學生展開音樂想像的翅膀,隨之把歌詞也記住了,這樣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歌曲的興趣。又如在欣賞課上,教師要求學生用顏色來表現樂曲的情緒,如紅色——熱烈、歡快;藍色——抒情、優美;黑色——憂傷、恐怖等。學生了解什麼顏色代表什麼音樂之後,自然會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展開想像選擇這些顏色。如欣賞《數鴨子》,學生都紛紛用黃色和紅色來表示,他們發揮想像,鴨子一搖一擺的排著隊懷著快樂的心情去河邊游泳,所以才用這些顏色。又如欣賞《小燕子》,教師教唱後,讓學生仔細想一下要用什麼顏色,學生大部分都用了藍色,由此說明,當學生知道各種顏色表示的音樂情緒以後,每聽一首歌或樂曲時,就能八九不離十的用顏色來表示他所感受的美,就能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達到了創作美的境界。(六)「音樂創造法」音樂創造活動是比較廣泛的,如唱歌、器樂教學等.在這些培養學生表現力的訓練中,首先要幫助學生把節奏和音準打好基礎,啟發他們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有創造性的表演,這樣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有很大的作用。音樂實踐也創造音樂美。學生對器樂也很感興趣,但常常因為學校的資源有限,在課堂上並不能做到每人一件。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學會充分利用資源,鼓勵學生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啟發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如塑料瓶、筷子、碗等,去挖掘音樂,動手作出一些「小樂器」,在課堂上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在創造過程中,使他們產生求知慾望,體驗到創造的成功感。以歌曲為基礎,引導學生創編歌詞。小學課本中,有很多歌曲都是貼近生活的,尤其是低年級的歌曲,旋律和歌詞都是通俗易懂,教師就要以此來作為出發點,來培養學生的歌詞創編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如小學教材中的《兩只小象》,讓學生學會歌曲後,激發學生大膽思考,鼓勵他們創編歌詞,如將「兩只小象」改成「兩只小鴨」, 「起鼻子勾一勾」改成「揚起嘴角親一親」。 「見面握握手喲羅羅」改成「見面吻吻臉喲嘎嘎嘎」等。在這一活動中,不僅鼓勵學生創編歌詞,還要鼓勵學生唱哪種動物就要模仿這種動物的動作,通過這一練習,可以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再創造能力。四、在音樂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沒有創造和創新能力,學生就不可能有個性。有一位作者說他的學生曾對他說:「我不喜歡音樂,因為在欣賞課上我說的都不對。」聞言一驚,我們怎能如此隨便的去否定孩子對音樂的想像力呢,也許他們的理解是錯誤的,但是至少他有想像力,也許他不理解那些創作者的心情,我們教師就更應該和學生一起共同去分析、去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種安全感、信任感,只有這種和諧的關系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才可以大膽盡情的發揮,作為教師應該要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創造成果,使他們持續的實踐創造。教師應該把啟發放在首位,在欣賞音樂課的時候,不要先講解,要讓學生充分的發表其見解及感想,不要死板硬套。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轉換教學角色,把原來課堂上以教師教為主轉換成以學生學為主,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想像得到真正的發揮。愛因斯坦提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覺得有一位學者說得很好,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你在教一首悲傷的歌曲的時候,學生會問,為什麼唱這首歌的時候要是悲傷的情緒等等,這個時候的教師就要用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問、假設、推理、驗證,五步思維法對問題反復地實踐,逐步養成善於思考勤於問題好學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音樂是聆聽的藝術,教育者要把美的藝術,美的音樂傳送給學生,就得引導學生,分析音樂要素,把握音樂情緒,告訴學生他們此刻是導演,一切的人物、畫面、地點等都是他們說的算,這才是真正的音樂課堂。有些教育者為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叫學生去想像他心目中未來世界的模樣,從而激發他們創造想像的興趣,培養創造意識,為今後創造力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有些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過於講求實用,過於強調非此即彼,導致一些小學生的思維格式化,他們開始以成人的思維去解決問題,以此來換取更多的贊許和許多的功利。當然這也是一種成熟,只是孩子們想像的翅膀被折斷了。就如一位家長提到,女兒兩三歲的時候,你畫一個圓圈,她就可以回答出很多的答案,如蘋果,嘴巴,太陽等等,但是現在上了一年級後,再問她,她的回答就是很簡單,圓形,比一小的零。還有一次,一道語文題要學生回答「圓」的反義詞,女兒寫的是「扁」,但是老師說是「方」,結果那道題沒有得分,女兒很沮喪,回家把球給放了氣,嘴裡還很不高興的說:不圓就是扁嘛!為什麼老師說我錯了呢。其實藝術是沒有局限的,隨著每個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欣賞角度的不同,得到的想像也就不同,所以教師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想像力,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想像。作為一名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想像力,把音樂美傳揚下去,讓學生在音樂情感中體會並且享受音樂,這也是每一位音樂教育者所要承擔的責任。結束語 藝術的魅力在於吸引力和感染力。音樂藝術之所以有魅力具體就在於感情上的共鳴,它比較有活力,它從聆聽的感官直接進入到思維活動中,還沒達到清晰的思維能力的那瞬間,就是那瞬間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蘊含最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想像就如智力的翅膀,想像是一切創造的前提。
C. 寫老師的作文600字
時光飛逝,一轉眼已經六年了,我即將升入初中,告別了生活了六年的小學。在這飛快的六年裡,我曾傷心過也高興過,經歷了好多不尋常的事,也叫了好多的朋友。並且,我還認識了一個好老師――蔡霓虹。
;
她20剛出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老師,雖然相貌一般,可她自身的著裝非常整潔,讓人看上去耳目一新。她講課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教學方式也別具一格,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
剛開始接觸她,我對她的印象也不是太深,可是在一節作文課上,使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
那是我上2年級的第一節作文課,因為我沒有上過學前班,連作文是什麼都不知道。經過聽了老師的詳細解說,才知道作文就是把一個個優美的句子組成段落。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我平時連造句都造不好,還讓我寫成段落,對我而言這簡直比登天還要難。我垂頭喪氣的趴在課桌上,不禁流出了眼淚。
;
「呀!真像!」「就是就是,真好看!」忽然,我被同學們的說話聲驚醒,抬頭一看,呀!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隻大公雞,栩栩如生,特別好看。老師說:「同學們,誰能描繪一下這只大公雞的樣子呀?」同學門都十分踴躍的舉起了雙手。因為我膽子特別小,不敢發言,所以就不由自主得把身子縮了起來。「黃浩霖,你來說說吧!」老師用手指著我,說。我不好意思的站了起來,雙手不停的擺弄著衣角,等了好半天我才想出幾個句子,吞吞吐土地說了出來.沒想到等我說完以後,老師竟帶領全班同學為我鼓掌,並說我說的非常好。之後,老師便在黑板上寫下了「我家的大公雞」六個字,說這就是今天作文的題目。我那到作文本以後,就立刻開始寫,也不知道怎麼了,優美的句子一句一句的從我腦子中蹦出來,一個個蘭色的鋼筆字乖乖的跳到方格紙上。
;
經過這一堂課的訓練,使我被作文深深吸引住了,蔡老師的用心良苦,我會永遠記在心裡!
D. 新課標小學歌唱教學有哪些基本要求
新課標小學歌唱教學
基本要求 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內容】演唱
【標准】1~2年級
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標准】3~6年級
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准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E. 如何改善農村小學生歌唱中的音準問題
美麗的歌聲,動人的旋律能讓我們心曠神怡。准確、到位的音準是音樂的基石。在音樂教學的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歌唱教學中音準的重要性,發現農村小學的學生存在嚴重的音準問題,同時也感到無所適從。很多教師認為音準的好壞是天生的,只要讓學生多聽歌曲並能唱好歌曲,對於音準有問題的學生則置之不理,任其發展。在此,我來談談自己對農村小學學生歌唱中的音準問題的一些體會。一、 歌唱中音準問題的形成1、 對音準教學不夠重視2、音準訓練較少,缺乏音樂基礎知識3、 缺乏正確的歌唱方法4、不良的歌唱姿勢在歌唱中解決兒童的音準問題是刻不容緩的。音準教學落實不好還會影響到二聲部歌曲的學唱。很多音樂教師都在訴苦:為什麼我的學生合唱總會唱走調,和聲不和諧,唱歌總是低8度,應該如何進行多聲部歌曲教學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音準上。二、歌唱中解決音準問題的若干方法1、分階段進行音高概念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分成三個階段:低年段(一、二年級)、中年段(三、四年級)、高年段(五、六年級)。(1)低年段學生剛進學校缺乏音高概念,歌曲怎麼唱,怎樣才能把音唱准都需要老師教。一、二年級的音樂教材以學生聆聽為主,音高,音準的教學量很少。據教學以來,我覺得學生在接觸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融入音高的概念。比如在對於二年級的教學中,我要學生聆聽小字一組中的1 2 3 4 5 6 7,並表明音的高低。將這些音符用一個小動物來代替,通過聽辨音高猜出的動物名字。讓學生初步感受音之間的距離感。在每次教唱歌曲的時候,我都會讓學生安靜的聽琴彈奏一遍旋律,然後讓學生輕聲用「啦」來哼唱歌曲。每次教唱開始都會讓學生唱一段小曲來做音準練習,低年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缺乏堅持力。通過這樣先唱音名,再唱歌詞長期的訓練由淺入深,點點滴滴地讓學生了解音高,解決音準問題。(2)中年段的學生經歷了二、三年的訓練已經把握了do、re、mi等音高的演唱。但是對於增四度,純四、五的跳躍音準掌握的不夠理想,如第七冊中的《搖籃曲》中,頻繁出現純四度的音程。在唱低音時學生往往沒有概念,總會出現偏低的現象。於是我運用了柯達伊手勢法,讓學生在不同的音高出現時用不同的手勢來表示。同時在歌譜上加入了旋律線條讓學生直觀的感受音高的走向從而唱准音高。通過這樣直觀簡要的學習,學生的音準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於跨度很大的歌曲也能快速到位的唱准。(3)高年段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音樂知識和音高概念,教材中也增加了合唱曲目。進行合唱教學時,低聲部的音準時常不進如人意,總會跑到高聲部。其實合唱音準不準比較大的因素在於聽覺。要讓學生通過聽辨,聽唱,模唱簡單的音程,如純四、五度音程,大小三度等,來培養他們敏銳的多聲部音高概念。對於農村學校由於學生的音樂素質參差不齊,就算通過訓練也難以達到教材上多聲部的要求。於是我通過不破壞和聲效果,遵守和聲定律的同時將二聲部歌曲進行了適當的調整。2、掌握歌唱狀態,加強氣息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在演唱過程中老出現音準問題,可是分句糾正時卻是正確的。其實這些就是跟發聲方法有關。據專家分析:科學的發聲方法是呼吸、共鳴、咬字、吐字幾大要素組成。農村小學的學生大多用嗓子用力的喊唱,而很少運用氣息演唱。為此在課堂中我加入了氣息練習來作為課前預熱。首先,我先讓學生口鼻同時吸氣,打開嘴巴,並且綳緊眉心,形成「面罩」,在喉嚨里建立起一條通暢的聲音通道讓氣吸滿整個小腹。然後保持提眉姿勢,嘴型成O型向外吐氣,猶如吹蠟燭。其次,讓學生學習小狗的喘氣,在喘氣的同時吐出舌頭,小腹快速收放,來增強小腹與腰之間的對抗。最後,運用以上方法發出哼音「wu」「lu」。通過這樣的訓練,能避免學生垮音,破音,喊唱的問題的出現。3、調整肢體,穩固音準後腰的直立是歌唱的支柱,它撐起了整個腔體。人身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身體並是音箱。筆直的後背充當了結實的支架讓氣息自由的遊走全身。正確的姿勢能穩固氣息,保持音高的穩定。在農村學校教學,音樂課上不時會發現學生爬在桌上,靠在椅子上,彎著身子等不良動作。這些動作已經影響了學生歌唱時音準的穩定性。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被人所關注,出現了音樂凳。但是農村學校這樣的設備,於是在音樂課上我讓學生遠離桌子,將椅子轉個方向,靠背放與側身外加把雙手放與後腰這樣就解決了駝背,爬桌現象。特別在唱到高聲區,我時常讓學生挺直後腰,這樣高音就不會出現滑音、走音現象。以上這些方法是我從事音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在實踐中獲得了驗證,學生的音準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之所以這么重視音準教學,是因為音樂教學是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的重要途徑。只有把握好音準,才能唱好歌曲,才能表現歌曲的內涵,才能領略音樂魅力。在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人們缺乏的,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財富,音樂正是最好的「營養品」。我們便是孕育這份財富的園丁。我渴望有更多的音樂教師和我一起為小學音樂教育做出貢獻。
F. 摘抄寫人、寫事、寫物、寫景、寫議論各一篇的文章
我的家鄉在農村,那兒美麗的風景星羅棋布,美不勝收。尤其到了秋天,大自然更是美輪美奐,目不暇接。
成熟的氣息彌漫著在園子里,散發著誘人的清香。豐收在望,莊稼人一個個笑逐顏開,喜上眉梢。梨兒黃橙橙的,泛著金光,閃閃發亮,在青綠間露出一張張笑臉。綠油油的白菜,這兒一叢,那兒一叢,翠色慾滴,如同給園子鋪上了一塊綠色的地毯。更令人心曠神怡的是站在園外望園子:滿園一片金黃,偶爾點綴著一點綠色,分外和諧。賞心悅目。樹披金裝,一陣陣微風吹過,片片黃葉飄飄揚揚,如同一隻只彩蝶,隨風翩翩起舞。
漫步在花園里,整個花園盡態極妍,美不勝收。看,黃色換得淡雅、白色花的高潔,紫紅色花的熱烈深沉,潑潑灑灑,在秋風中爛漫爭艷。
當然,故鄉的秋天,霧是最迷人的,也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每到早晨,雲霧彌漫了世界,霧山霧海,連綿起伏的群山,時隱時現,如同蓬萊仙島一般,令人心旌神馳。偶爾在雲霧中露出一座農舍,炊煙周圍繚繞著,早餐散發的陣陣香氣,和著略帶含義的晨霧構成了和諧迷人的畫卷。
每當起霧的時候,故鄉的秀麗山川和心中的海市蜃樓就融為一體了。不論何年何月,離得多遠,身處何地何方,故鄉的秋景永遠朦朧在我的生命中。
故鄉的秋天,也是風的世界,雨的天堂。秋日的早晨,微風絲絲的歌唱著。送來了珍珠般的露珠。送來了秋日的涼爽,吸取了夏日的炎熱;帶來了雪白的雲霧,擦去了酷暑的殘跡。雨是最尋常的,細如牛毛,密密的斜織著,有如花針,閃閃發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說得多好呀。家鄉的秋雨來臨之前,。總是先有秋風的徵兆。秋雨落在地面上,毫無半點聲響。秋雨是和諧的,它帶走了夏日長久的乾旱,送來了期待已久的濕潤清涼,我喜歡秋天的雨。
故鄉的秋天啊!每當您到來,我心中的歡愉總是無法言表的,只能用大詩人杜甫的一句詩「漫卷詩書喜欲狂」來概括了。
我愛我的故鄉,我更愛故鄉醉人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