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一、貼近生活、注重體驗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幫助學生參與社會、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
二、走進社會、學會實踐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去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社會實踐能力。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設計,如教學《購物有學問》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裡,讓學生在觀察中切實感受價格的秘密,親身體驗購物的學問。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育時,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討論、學會交流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在品德與社會課上的討論,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防止形式上的討論。
品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⑵ 如何在品德與社會課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體驗式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的課程,如何讓生活能真實地走入品德與社會課程,凝聚著多少老師的智慧和關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新課程理念也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在生活中感受、體驗。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樣的「課堂」,是靈動的、美麗的。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多樣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情感,感悟道理。體驗式學習像生活中的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引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通過有趣的活動親身體驗、感悟道理。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一、給予關注,注重學生的生命成長
源於學生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感動,觸動心靈,所以教師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們的品社課堂,引入生活之水,為他們搭建生活平台,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網路資源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力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易於學生接受,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人間自有真情在》一課時,並沒有按照教材中給出的唐山地震圖片和事例進行教學,而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教材中1976年發生的唐山地震的內容換成學生親身體驗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個鮮活的教學資源。對於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對1976年唐山地震距離較遠,感情淡漠。巧用資源,選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們都親身經歷了募捐活動,有體驗,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發孩子們的共鳴。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段影片、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張照片,一段感人的視頻,由總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兒童,由國內到國際層層滲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不讓同學們感悟到大災有大難,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
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
二、獲取經驗,提高學習實效性
在四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災難》、《當災害來臨時》、《人間自有真情在》、《災難後的思考》等章節,在學生積累了一定自救自護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層地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培育對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負責的意識,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進一步落實了課程標准中的「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適應社會的能力。」
從以上分析不難得出,一堂生動並且有實效的品德與社會的主題教育課,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好錄像、投影、錄音等電教媒體,上活品德與社會課,積極引導學生對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體而真實的感知,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規范,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鳥的世界是樹林,教育的世界是整個社會生活。"所以,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善於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多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斷力。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我們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珍視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強調體驗式、探究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嘗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於教材倡導的教學活動,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
⑶ 談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回歸兒童生活。這一課程理念只有通過聯系社會社生活進行教學才能得以實現。與兒童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是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礎。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強調: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課程要對兒童的生活進行引導,用經過社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內容教育兒童。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都強調要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把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為主要的教育源泉,緊密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兒童的生活品質和能力,促進兒童發展。這突出體現了課程立足於兒童生活、通過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的基本思想,體現了課程「回歸兒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品德與生活》課的生活性。
一、結合課程設置,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熱愛生活。
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現一些和課外書和書本上和教師所講的相矛盾的現象,事件、產生許多困惑。如果我們的教學不能解決每天遇到的生活問題、情感問題,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價值,在認識這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身體驗,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時,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春天在那裡》這一活動時,我首先安排在課前先讓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尋找春天。在上課伊始,我再播放散文《草》的錄音,那優美的詞句,那動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內心漾起了嚮往的感情,陶醉在那誘惑中,緊接著我拋出這么一個問題:你發現春天了嗎?怎麼發現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激情被點燃了。結果學生很快說出自己的觀察與體會。
生1說:星期天,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見紅的花,綠的草。
生2說:星期六,我和哥哥去放風箏了。春天到了,放風箏的人也多了。
生3說:我發現春天小螞蟻都出來了。
生4說:天氣暖和了,人們穿的衣服越來越少了,說明春天來了。
生5說:春風吹在我的身上真爽,春天真好啊!
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尋找、觀察、感受、交流體驗到春天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學生在心靈深處就有了一種想去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 圍繞課程內容,指導學生發現生活、體驗生活。
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生活,體驗他人的奮斗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而傳統的書本教學只能造成知識的倉庫,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學《愛惜糧食》一課上,先讓學生去了解家長種糧的過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學生腦中思考這個過程和一個結論——糧食來得不容易,並沒有真正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因為學生沒有親自去體驗。怎樣讓學生去體驗這份辛苦呢?我就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模擬插秧活動。讓學生抓一把雞毛鍵子,彎下腰,右手把這些鍵子一行擺六個,人倒退著走,十分鍾後交流這一活動的感受。有了這腰酸腿痛的真切體驗,再來談種糧的過程,學生就彷彿是自己參與了其中的勞動。這勞動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就深深地烙進了學生的情感世界。比如教《認識好朋友》這一課,可以先安排學生介召自己,再帶學生到校園中玩找朋友的游戲。「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鞠個弓,笑嘻嘻呀握握手,……」讓孩子們一邊唱兒歌一邊拍手玩游戲,創造一個熱烈的氣氛,然後再討論如何和朋友相處,怎樣才能讓夥伴們喜歡你?孩子們各抒己見,把游戲中的體會說出來,學生很自然地感悟出和同學相處是要謙讓有禮貌,同學們之間要團結友愛,交朋友要互相幫助的道理。又如,在上《愛爸爸媽媽》之前,我組織了一個「小鬼當家」的活動,讓學生當一天家,從早晨買菜起,安排好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間。課堂上,讓學生交流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需要什麼。有的說,在理菜的時候最需要幫忙,有的說,在感到累的時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說:「是啊,你們的爸爸媽媽也和你們一樣最需要這些,請你把自己最需要的給你的爸爸媽媽。」這種情感就是最真摯的,發自內心的。在教學過程中,我作為支持者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支架,為他們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條件,引導兒童投入活動。例如,教學《新學期,你好》這一單元的第一主題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寒假生活交流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暢談自己在寒假裡的故事。說一說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裡學到的本領。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學生那裡反饋過來的信息並將他們進行分類如:快樂、煩惱、有趣、得意等,並根據這些分類深入展開討論,讓學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種體驗,幫助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尊重他人的好品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對新學期滿懷希望。
體驗是品德與生活教學的三個基本環節之一。強化體驗是增強小學品德與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徑。只是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例如教學《和春風一起玩》這一活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就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力小玩具,親自參與各種春天的游戲活動,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和直接體驗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他們也發現了風和風箏、風車、紙飛機等的關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風的力量,這種活動是學生感悟後的創造。又如:《平安回家》這一課,可以和當地交警大隊聯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將學生帶出校園,到社會大課堂中去進行體驗。學生可以一邊走,一邊聽交警同志向同學們介紹沿途標志的名稱、作用和意義以及在馬路上行走時該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識,要求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後再將學生帶到最近最繁華的十字路口,讓學生觀察行人如何過馬路,怎樣行走才安全。回到課堂中,學生在匯報時很自然的聯繫到剛才看見的情況和平時遇到的事情。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體驗中學習到交通規則,滿足了他們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能力。把學生帶出課堂,以他們的親眼觀察為基礎,用他們的親身體驗為材料,這樣的學習是主動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覺的行為。可見,體驗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只是強化重視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三、根據課程特點,引領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實踐中才能體驗其價值和科學的,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實踐產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貫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學校思品教學產生懷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導功能。我們的思品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是怎麼才是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怎樣的評價?從而惹事和建立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課上的認識,不搞「純而又純」的教育。我在上《課間活動守秩序》這一課時,學生在課間十分鍾時間自由活動,喜歡活動什麼就活動什麼,盡量活動的開心。活動結束後,老師隨機采訪:「你活動了什麼?活動得開心嗎?為什麼?你願意以後一直這樣活動嗎?通過活動學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為標准。但有時學生在認識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課上學了遵守社會公德,乘公共車時不擁擠,給老弱病殘的人讓座。可在現實社會中經常遇到一些人爭搶座位,對老弱病殘的人是視而不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校教育,我們要正視這種社會現實,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是非觀念,按自己的是非觀念去實踐一下,你有何感受?人們對你有何評價?學生就有可能從人們積極的評價中,自己愉悅的情感體驗中獲得的知識,建構起自己的內心道德標准。
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堂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實踐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注重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信息,課上展示,交流信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並結合游戲表演等形式豐富兒童的感知世界,強化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轉變觀念,實施教育創新,以學生為主體,適時構建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入到課堂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於兒童生活中,讓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
總之,思想品德課「回歸生活」是立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聯系,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思想;立足與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的,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內在規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教學。這種教學思路既為廣大教師所認同,又為全體學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的生活課程。
⑷ 如何在品德活動教學中對學生進行
一、創設多樣化的形式 ,調動學習興趣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可避免地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尤其作為一年級的學生,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們特別容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而如果行為訓練過於單一,他們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容易產生厭倦感。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與領會新課程觀念中所要求的教師要把「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這一理念。學生知識的獲得單靠教師的灌輸、單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應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知識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利用多種形式 , 對學生放心、放手、放權 ,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動的主人 , 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設計《我的手兒巧》時,我先和學生一起認識了「神奇的手」,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錶演各種喜歡的動作,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再加上游戲「蒙眼摸東西」等,把自己從來沒有仔細認識過的小手重新認識了一遍,一下子提起了學生對自己手的認知興趣;接著,我又組織了一次動手操作活動,通過讓學生使用自帶工具做個小玩藝兒,如做個小飛機、小陀螺,扎個小草人、拼個拼圖等等,通過對認識雙手的延伸與深化,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學習使用工具,體驗勞動和創造的快樂,避免了教師在課堂上單一的枯燥的講解,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中活動起來,以培養他們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質。
二、聯系實際,感受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開放的,向兒童自身開放,向兒童身邊的大自然開放,向兒童生活的社會開放。活動主題可以由兒童自己發現或提出;可以由師生共同發現或提出;可以是兒童在教師引導下產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師提出的問題得到學生的響應。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認知、體驗和感悟,他們對生活過程體驗的越充分、越細膩,感悟的就會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找准教材內容與兒童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充分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回顧生活過程中,深化道德認識 , 激發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下課了,放學啦》的第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一段從學生身邊拍攝的錄像 , 通過錄像中的片段來層層展開,討論下課後應該做些什麼,在做的過程中應注意什麼;然後分組參與編兒歌活動,編好後以組為單位唱一唱、演一演。接著通過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開展「實話實說」活動,讓學生回憶下課時「我」在做些什麼,「我」做得對嗎。當下課鈴響時,老師說:「小朋友下課了,你想做什麼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好!」老師的這句話把學生從課堂推向了現實生活,讓學生把課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實到行動上,實現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我覺得這樣的課雖然看上去不是熱熱鬧鬧,然而卻是實實在在的,是從生活體驗中激起了學生真正的思考。
三、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 :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中 ,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 , 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 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 ,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盡量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認識,指導行為,培養能力 , 從而引發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課時 , 我首先組織學生觀看同學們平時生活中坐、立、走的錄像 , 再請特約嘉賓 -- 民警叔叔現場表演各種隊列和規范的坐、立、走的姿勢 . 然後在民警叔叔的示範下 , 討論分析坐正、立直、走穩的基本要領 , 最後通過練習模仿、個別指導、小組比賽、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坐、立、走的正確姿勢。
四、體驗生活過程 , 鞏固學習興趣
忘了;我見過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實踐對掌握知識是何其重要 . 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重視學生體驗實踐活動是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們需要關愛》一課時 , 針對學生只能看到殘疾人日常生活的艱難 , 而沒有真切的感受 , 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兩個體驗性活動 : 一是讓學生用一隻手去收拾書包 , 體驗肢體殘疾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二是讓學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來在教室行走 , 體驗盲人行路的不便。學生們通過這兩個體驗活動後 , 感受到殘疾人需要我們正常人的關愛 , 需要我們對殘疾人獻上愛心!在《春天來了》一課 , 我給學生設計的「找春天」活動 , 讓學生從身上找、在家裡找、去大自然中 , 學生通過看、聽、聞、想等方式發現了春天的主要特徵 , 在活動中體會到了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 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總之 , 在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 ,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 利用多樣性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 盡量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 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認識生活 , 體驗生活 , 發展能力 , 形成良好的品德。
⑸ 為什麼說思想品德與社會學科的發展是經驗與問題並存
一、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的涵義
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根植於生活,將教學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生活的背景、事件、經歷和問題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構,使學生在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明白「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從而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向學生的內在需要的轉化,使學生構建起面向生活的潛在性或現實性能力。具體說,就是要求思想品德課老師要開放課堂,課堂教學貼近社會現實,貼近學生現實,與社會和學生的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理解社會、把握社會,並通過社會生活驗證思想品德課所傳授的理論、倡導的觀念和思想,最終達到塑造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目的,使學生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
二、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的依據
(一)建構主義理論的要求
建構主義也譯作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源自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事實,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事實。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於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也就是說,學生學習過程是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藉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積極交流,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它主張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是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過程。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創造性、社會性和生活性。
(二)課標的要求
「本課程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新課程標准非常明確地指出了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要聯系實際,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生活。
(三)現實的需要
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的落腳點,就是讓每個學生通過學習由「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家庭、國家、他人相互關系,適應社會,並學會過積極的健康生活。由於受社會競爭和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家長讓孩子到學校讀書只強調學習成績,書本知識、分數是家長、學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標,「閉門苦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現象比較普遍,由於缺少對生活的學習和實踐,學生滿腹的書本知識,但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對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束手無策的狀況並不少見。生活是千變萬化的,生活是紛繁復雜的,風霜雨雪都是鍛煉,酸甜苦辣都有營養,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書本中、在課堂教學中所能完全體驗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一樣,學生也應該在生活中學會生活,思想品德課只有回歸生活,讓學生體驗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們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學會生活。
三、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貼近實際——展現生活
人的生活是人類社會一切實踐活動的根基。教育以人為對象,意味著以人的生活為根基,從而滿足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傳統的思想品德課過於注重未來生活,而「說教」不僅使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隔離,也與學生本來的發展相去甚遠。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來建構人的生活,人的現實生活空間為教育提供了範例。因此,思想品德課「生活化」就應當使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知行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據此,教學內容不應該囿於教材。教師一方面要對現行教材進行「二次」創造,包括對教學內容的改造、充實和重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外的教學資源,由遠離學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內容向貼近學生生活的「生活化」的內容轉變。如九年級思想品德——《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一框中,當我講授到「節水寶典」時無非都是些老套路:循環使用;及時關上水龍頭等等,而同學們則提出洗澡關上水龍頭,刷牙關上水龍頭,不弄臟水就是節約水等等。例如《通向理想之路》中的「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道路,我就選取了殘奧會運動員平時刻苦訓練的視頻材料,這樣,更注意從學生生活周圍選取事例,學生也易於接受。
(二)聯系時政熱點——關注生活
時政新聞是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都有新聞的產生,假如我們把新聞帶入課堂,那我們的課堂就會鮮活的,具有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氣息。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這也正是充滿朝氣、充滿求知慾的初中學生所期盼的。而葉聖陶老先生也早就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的話,這也鼓勵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在以教材為藍本的基礎上,可以整合教學內容,及時地添加、刪減、更換社會生活內容,而鏈接時政新聞是踐行「小課堂、大社會」教學改革的主渠道之一。
如九年級的課本的「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這一框內容,在講台灣問題時,我及時地添加了「連戰大陸行、宋楚瑜大陸行」的新聞報道,讓學生明白了這次「破冰之旅」,緩和了兩岸關系,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這些新近的鮮活的時政新聞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目標的有效達成。同時理性的分析也與教材中餘光中先生的充滿感情色彩的《鄉愁》一詩形成互補。選取學生聽得到、看得見的時政新聞,就不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三)各抒己見——評判生活
生活世界多姿多彩,人們對生活的評判也因人而異。教師結合教材內容,選取生活中的兩難問題,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評判,情感態度的培養與價值觀的導引也便落到了實處。我們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的道德兩難情節,讓學生進行討論、辯論。如早上上學時,要遲到了,可前面的紅燈亮了,「闖」還是「不闖」?發現好朋友在抄作業,告訴老師還是不告訴老師?去市場退不合適的衣服,老闆不承認是他的貨,態度惡劣,在公眾輿論壓力下,好不容易才退掉,結果發現老闆多給了錢,要不要還給她?等等這些生活中可能碰上的兩難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去對話,去碰撞,去尋找真知灼見,去建構認識,久而久之,富有辨別能力、判斷力和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價值觀、道德理性就逐漸培養起來了,就激盪生發出來了,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生活情境中深化了認識,提高了能力。
(四)組織參與——探究生活
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成長,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從學科教學的特殊性來看,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會規范也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內化。
如在《豐富多樣的情緒》一課中,我設計了「情緒天氣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就近期感受最深的情緒和當時的情景,畫一畫臉譜,寫一寫情緒詞語,說一說對自己的影響,體會情緒對人的影響。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情緒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概念,而變成了一張張鮮活的情緒臉譜和一個個熟諳的情緒詞語,學生對情緒的認識大大感性化,情緒對人的影響也便瞭然於心。
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是立足於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聯系,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於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內在規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影響活動的開放性教學。當然,強調生活的教育意義,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用生活來取代教育,因為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體性等特點,生活之中還包括各種消極的成分。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所涉及的內容既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或社會熱點問題,又要符合課標的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固然重要,但其目的是為了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探究來獲取應該掌握的知識。同時所創設的生活情境必須體現課程的教育性,必須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以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特點。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要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不成為「死教學」,要「清如許」,必須「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源頭就是生活!課堂小天地,社會大課堂,讓生活回到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激活我們的課堂;讓思想品德課堂服務於生活,教會我們師生如何品味生活,如何適應生活,在新課程改革中,實現教育與生活的雙贏。
⑹ 簡述教育的公共性原則
教育的公共性原則:
《教育法》中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這一規定確立了我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教育法之所以要確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首先,教育事業是國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業。
2、其次,個體發展的活動必然影響社會的發展。因而,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個體活動就不再是個人的事情,而成為整個社會活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並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最後,教育工作本身就是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教育的公共性原則主要表現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盈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漢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教育性公共性原則的理解和認知:
一、依標用本,明確教學目標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首先面臨的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這是品德,教師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品德課程標准指出:「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說,道德存在於生活之中,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聯系兒童的各方面生活,實現引導兒童建構有道德意義的生活。
因此,品德教師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世界中開發課程資源,選取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但作為教師的個體,要明確教學目標,要「依標用本」,即依據課程標准,用活教材,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恰當地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避免品德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理解課標要求,確定教學的基本目標
新的小學品德課程標准從國家和社會對兒童品德的基本要求與兒童個體健康發展的要求兩者有機結合的高度,對小學品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作出了基本規定,品德教師必須深入學習和理解有關內容。
例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在「內容要求」中明確規定,學生通過學習能「適應並喜歡學校生活」、「在學校里情緒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學校環境,能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這一內容要求體現了低年級兒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學習目標。
教師明確了這一目標,既能在低年級教學中自覺、靈活地實現這一目標,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誤區。作為承擔以育人為主要目標的品德教學的教師,必須學習和理解本課程的課程標准,准確地把握教學的整體目標和年級目標,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教學中心中有目標、胸中有方法。
2、鑽研教材,把握教學的基本出發點
品德課程是有計劃有目標地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專門課程,它有別於其他的德育活動,教材仍然是教師可利用的基本的課程資源。
在如何使用教材上,存在一些偏頗:一是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上課時教師講教材,學生看教材,教師眼中根本沒有學生,上課成了看圖說話、看圖說文,品德課變成了語文課;
二是隨意處理教材,甚至完全拋開教材,教學無目標、無計劃,一些需要經過系列教學活動,通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等才能培養和形成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簡單地用一兩次活動代替。
這兩種傾向都違反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則,大大削弱了課程的作用,使教學成為無序的隨意活動。
從教師使用的教科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來看,從選題到內容都很注重體現課程標準的目標和內容要求,同時教材中還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創設了具有兒童特點的教育情景和活動形式,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話題和教學思路。
教師要正確理解教材,包括對教材編者的意圖、教材中的圖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對話等各自的意義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確的認識,仔細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樣體現課程目標的,層層剖析各級目標,弄明白一學期、每個單元、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分別都是什麼。
通過鑽研教材,教師才能准確地把握好一學期品德教育的基點,定位好教學的出發點。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認識到,由於教材只是教學的一個範例,內容相對固定,但是學生個體具有特殊性,教學活動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師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聯系學生實際,找到課程資源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
兒童的生活經驗是品德課程的基礎,品德的形成植根於自身真實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師平時應關注兒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從中去捕捉、提取和開發品德課程的教學資源,尋找教材與兒童已有的結合點,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他們今後的生活。
以教科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教材中「平安回家」、「認識好朋友」、「我們的老師真好」、「親親大自然」等內容,就需要教師聯系本地、本班的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教師要判斷教材所選取的教學事件與本地區、本校、本班的具體情況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資源可以直接應用於教學,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動案例不符合本班學生實際,需要重組、替換、重新開發等等。
此外,兒童生活的環境與兒童的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品德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學校和成人等方面的資源,把社會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吸收到教學內容中去,增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兒童體驗和感悟
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要求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小學品德課程標准指出: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進行。」
品德課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兒童所熟悉、所喜歡的活動,是在兒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場景」。
教師通過密切聯系兒童生活,以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引領兒童在模擬真實生活的氛圍中,經歷道德難題,引發他們的探索慾望,讓他們在體驗、感悟生活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合理的道德認知結構。
例如,引導兒童關心殘疾人,就要讓兒童走進殘疾人的生活,體驗殘疾人的情感;教育兒童關心他人,就要讓兒童體驗關愛帶來的快樂,模擬如何去關心他人。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再現生活的教學活動,兒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培養,學會生活,學習做人。
教學活動應植根於兒童的生活,但並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教師應將經過生活錘煉的、積極的、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經過一定的手段進行提煉、重組後用於教學活動。活動的目標、內容和形式都要精心設計,切忌隨意性和形式化。
四、拓展教學空間,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建構良好品德
品德課程的核心是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教學內容源於生活、教學活動再現生活的最終目的,在於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諦,領悟到怎樣對待和處理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逐漸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為他們在今後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品德教師如果只滿足於課堂教學活動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讓課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兒童的生活中去,讓他們在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知與行統一的教學效果。
要使品德課程的教學實效落實到指導生活上,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就要防止課堂內外脫節、道德學習與道德行為相脫節、認知與品行相分離。要使品德課程真正發揮指導兒童生活的作用,品德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拓展教學活動。
1、有針對性地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時,需要觀察學生真實的表現,體察學生真實的感受,並給予引導性的評價,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體驗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為的過程。
2、評價促進。評價可以加強課程與兒童生活的聯系,促進良好品德的內化。以上面的課為例,課後教師可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進行跟蹤觀察和引導,通過多種評價形式,激勵學生延續自己在課堂上的積極體驗,矯正自己不好的心態和行為,逐漸形成愉快、開朗的性格。
3、布置適當的課後作業。對品德課程而言,課堂教學活動絕不是課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絕不是在課堂上能夠完成的。
品德教師在課後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要求、有督促、有檢查,加強對學生思想、情感、行為變化的指導和檢查。教師在課後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實踐性、體驗性的作業,讓兒童由「知」走向「行」,進一步內化道德認知,建構良好品德。
4、家校聯系。教師可通過家訪、家校聯系卡、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形成互動合力,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總而言之,品德課程要實現育人的功能,教師必須從教材中引發、從兒童生活世界中開發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溝通課堂教學與兒童生活的聯系,實現「從生活中來」;又要關注學生需求,引領兒童自主建構良好品德,使品德課服務於兒童的生活,實現「再回到生活中去」。
只有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讓道德教育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⑺ 淺談如何讓學生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體驗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的課程,如何讓生活能真實地走入品德與社會課程,凝聚著多少老師的智慧和關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新課程理念也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在生活中感受、體驗。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樣的「課堂」,是靈動的、美麗的。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多樣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情感,感悟道理。體驗式學習像生活中的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引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通過有趣的活動親身體驗、感悟道理。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式:一、給予關注,注重學生的生命成長源於學生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感動,觸動心靈,所以教師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們的品社課堂,引入生活之水,為他們搭建生活平台,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網路資源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力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易於學生接受,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人間自有真情在》一課時,並沒有按照教材中給出的唐山地震圖片和事例進行教學,而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教材中1976年發生的唐山地震的內容換成學生親身體驗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個鮮活的教學資源。對於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對1976年唐山地震距離較遠,感情淡漠。巧用資源,選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們都親身經歷了募捐活動,有體驗,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發孩子們的共鳴。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段影片、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張照片,一段感人的視頻,由總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兒童,由國內到國際層層滲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不讓同學們感悟到大災有大難,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二、獲取經驗,提高學習實效性在四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災難》、《當災害來臨時》、《人間自有真情在》、《災難後的思考》等章節,在學生積累了一定自救自護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層地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培育對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負責的意識,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進一步落實了課程標准中的「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適應社會的能力。」 從以上分析不難得出,一堂生動並且有實效的品德與社會的主題教育課,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好錄像、投影、錄音等電教媒體,上活品德與社會課,積極引導學生對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體而真實的感知,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規范,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鳥的世界是樹林,教育的世界是整個社會生活。"所以,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善於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多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斷力。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我們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珍視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強調體驗式、探究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嘗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於教材倡導的教學活動,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
⑻ 如何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走進課程
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走進課程
本課題從生命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視角對生活體驗、品德養成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系統論述了生活體驗、品德養成的基本理念。在對生活體驗與品德養成關系論述的基礎上,本論文又綜合運用理論研究法、觀察法、教育行動研究等研究方法,力圖把生活體驗、品德養成與小學品德課教學的實際相結合,試圖解決小學品德課實效性低的問題。全文著重探討生活體驗教學中凸現品德養成的具體運作。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生活體驗走進小學品德課的目的。二是生活體驗走進小學品德課活動教學的實踐與探索。通過課前生活體驗,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課中生活體驗,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課後生活體驗,深化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實證的研究。關鍵詞:生活體驗,品德養成,品德課,小學品德課教學一、關於課題提出的背景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對單一的接受性學習進行批評與反思,開始關注體驗式學習,並進行初步研究;90年代後,人們在對接受性學習研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越來越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關注學習內容及其對學習方式、學習結果的影響,並不斷地以各種教育改革與實驗為依託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主體性教育、情境教育、創新教育、愉快教育、和諧教育、理解教育和體驗教育等。因此,小學品德課教學中需要「生活體驗」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時代的產物,是提高小學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基本途徑,是兒童品德養成的關鍵所在。縱觀目前小學品德課教學普遍的情況是,教師重視課內教學,忽視課外延伸;重視自己說教,忽視學生體驗;重視「認知」環節,忽視「踐行」環節。於是品德課教學的「四環節」(學文、曉理、激情、導行)就互相脫鉤,就無法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其教學結果是,學生所得到的道德認知只是一種膚淺認識,即只停留在對道德知識的記憶與再現,而無法做到相應的知行統一。而缺乏體驗的道德能力是不持久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品德課教學缺乏實效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醫治品德教學缺乏實效性的良方應是「生活體驗」。由此可知,生活體驗教學對目前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坐而論道、包辦代替,「目中無人、有口無心」的「人灌」教學方式的反叛;是與「做中學」、「做中悟」等生活教育、實踐教育息息相通的;是一劑醫治品德課教學缺乏實效性的良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二、生活體驗的界定生活體驗究竟是什麼?我們認為生活體驗是在生活中了解、掌握生活的真諦。即包涵了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親身參與、感受、體味、領悟和發現生活,在生活中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學會生活,進而創造美好的生活。三、生活體驗教學中凸現品德養成的具體運作小學品德課是一門比較系統地向青少年進行「五愛」為中心內容的品德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課程。而品德養成的規律表明,小學生的品德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行為,即「知、情、意、行」四個要素構成的,主要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目的。因此,品德要重視對學生的行為訓練,通過生活體驗,促進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的轉化。世紀之交,國家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根據《品德課程標准》,在實際的教學時,我們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讓生活體驗走進小學品德課的方方面面,精心設計活動,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一)生活體驗走進小學品德課的目的「品德課悶,品德課干,品德課不實用」,這是大多數小學生對品德課的評價。小學品德課是促進學生素質發展,形成良好品德的必修課,何以「落魄」到這種地步?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教學和教學形式落後或不當造成的。在教學上,長期以來存在以下弊端:教師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等待加工的「產品」,「知識的容器」,眼中無「人」,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生活體驗。只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輕視能力的培養、覺悟的提高及品德的養成。在教學形式上,存在強制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遠離社會生活,遠離學生實際,「滿堂灌」,「一言堂」等窒息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生命力」。這些弊端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中理論與實踐割裂、認識與情意脫節、學習興趣下降等一系列嚴重後果,影響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目前,小學品德新課程標準的出台,從一定程度上改變品德課的「形象」。變「悶、干、不實用」為「清新、活潑、管用」現已成為擺在我們廣大小學品德課教師面前的一項迫切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我們認為讓生活體驗走進小學品德活動教學是一種能較好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