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河北省邯鄲市實驗小學 陳曉峰 【摘要】在小學階段開展思想品德課,是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著奠基作用。然而,由於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論教育,對於小學生來講,內容顯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思想品德有效教學 1 巧用教材,引領學生叩開生活之門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使用好教材,「推開那扇門」,走進學生的生活。如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材中編排的「我們的校園」主題活動。教材用半個頁面呈現了一組校園生活場景,有教師辦公室、醫務室、門房、廁所、飲水處、大隊部、圖書室。一旁的小兔貝貝說著:試著和同學一起找自己學校里的這些地方,每找到一處給自己獎勵一朵小紅花。很顯然,教材直接傳遞給我們這樣的信息,通過「找一找」等教學活動,引導剛入學的小學生盡快熟悉學校的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小夥伴們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園里各處地點。試著想一想,教學真的就這樣圓滿結束了嗎?我們都知道,當上這節課的時候,孩子們對廁所等與他們校園生活緊密聯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生活的引導與提升到底體現在哪裡呢?或者說體現得充分嗎?其實,僅僅找到這些地方還不是教材所要傳遞給我們的完整的意思。對照《課程標准》我們不難發現,「熟悉學校環境,能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是「內容標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體要求。在教材中,圖畫、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語言」形式,其實教材所要表達的還有很多「言外之意」。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如果說圖畫、照片等呈現的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場景是教材所要表達的顯而易見的意思的話,那麼探究「言外之意」則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環節。像教材中所呈現的那緊閉著的寫著「男女」的廁所大門一樣,剛入學的孩子知道廁所在哪裡固然重要,但一年級的新生會上廁所嗎?有誰推開那扇門指導他們會用、用好廁所里的設施呢?這就是一個盲區———學生生活中急需指導與關心的關鍵所在。當我們「推開那扇門」,進入孩子們的天地時,會發現那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天地,我們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價值在那裡有很好的體現。 2 關注細節,培養學生對生活觀察的習慣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只有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才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也只有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才能擴大學生的生活體驗。然而,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又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徵。一般來說,低年級是兒童想像活動的敏感期,他們的觀察總會伴隨著豐富的想像,容易脫離現實生活;中、高年級學生逐步進入觀察活動的敏感期,他們會越來越多的觀察到細節和變化,因此《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對生活觀察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對生活觀察的學習習慣要引導學生從觀察身邊的生活開始。「留心處處皆學問」,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觀察角度往往會對身邊的現象「熟視無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從點點滴滴入手,幫助學生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對生活觀察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細節展開。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往往容易忽視細節。而細微的生活細節正是有實效的道德教育展開的「生長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不放過生活細節的觀察生活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對生活觀察的學習習慣,還要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觀察生活。觀察總會遵循一定的角度,這樣又容易造成主觀觀察與現實生活的落差。因此,學會從多角度觀察生活、全面地觀察、帶著思考的觀察是良好的對生活觀察習慣的重要方面。 3 揪住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當學生的思維被道德情境激活時,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發揮自己的內在的創新潛能,拓寬認識和思路。老師切忌按自己備課的固定思路去引導學生,應誘導他們從多種角度看問題,同時注意接納不同的價值觀,把握好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已有的道德知識去分析所面臨的事件或問題,學會在開放的社會現實中靈活解決問題,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實踐產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些正確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這使他們對思品學習產生懷疑。因此,我們的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怎麼做」",而是要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什麼評價?」從而在生活實踐中真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標准。
『貳』 淺談如何創新小學思想品德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小學學校教育中,思想品德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家長的重視。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理論灌輸的方式,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
一、加強師生互動,實現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
在傳統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由於對思想品德學科的不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的灌輸,不考慮學生是否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使課堂教學成為形式化的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道德認知和興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思考。在積極的師生互動中,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他們能深刻的理解教材內容,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作用,認真思考學習內容,深入探究教材內容,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中逐步深入,實現真正以學生為主的教學。
二、開展問題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要把他們放到課堂學習的主體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重點內容設計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思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要考慮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還要注重學生的興趣,是問題提出來之後,能讓學生快速的集中精力,積極的探究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提出問題後,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使他們能運用已經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獲得自己獨特的理解。在問題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始終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有利於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效的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結合游戲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小學生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在游戲環節,學生的興趣高漲,每個人都能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時,教師要教學內容設計成游戲,使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道德認知。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讓學生玩過獨木橋的小游戲,讓學生從獨木橋的兩端走上橋,在橋的中間相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如何過橋。一些學生選擇讓路,一些學生互不相讓,都想先過橋,因此發生爭執。針對過獨木橋的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教學,讓學生分析什麼情況下能順利過橋,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沖突。通過對游戲環節的分析,使學生理解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謙讓,和平共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通過游戲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加深認識和體會,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加深學生的體會
隨著創新教學的進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問題還可以組織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討論,加深他們的體會,使他們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內容,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根據重點內容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他們通過深入探究學習內容,在討論環節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學生的討論,他們掌握了從不同角度對學習內容的分析方法,拓寬了思維面,有利於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換個角度想一想》時,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一幅有無數個小圓點組成的畫,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說一說這副畫的內容。通過對畫進行觀察,有的學生說這幅畫是一個花瓶,有的學生說這是天上的雲,還有的學生說這是一本書。這時教師針對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我們得到的結果也不相同。然後給出學生一個問題:上美術課時,自己忘記帶畫筆了,想借好朋友的畫筆用一用,但是她不情願。針對這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說:好朋友還不借給我畫筆,以後我再也不把她當好朋友了;還有的學生說:好朋友不借給我畫筆,是為了讓我在下次課時記住帶上畫筆。通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問題,使他們獲得了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學會遇到問題時換一個角度考慮,避免和學生之間的沖突,學會愛護他人、幫助他人,使學生之間產生濃厚的友誼,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五、結合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保持高度一致,促進他們道德綜合素質的發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例如,在教學《我和規則交朋友》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交通規則,可以設計結合生活中的交通事故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的交通事故,讓他們深刻的理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進行學習,使學習更生動直觀,能讓學生快速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認識,使他們真正踐行學到的思想品德知識,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總之,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新穎有趣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在積極的師生互動中高效進行。在創新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結合生活實踐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提高道德素質,並在生活中使道德認識與行為保持一致,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實現高效的創新教學。
『叄』 如何把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貼近生活
一、創新教學方式,豐富生活情境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要構建高效小學思想品德課堂,實現教學目標,就需要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既關注知識的口傳心授,又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創新,創設生活教學情境,實現小學思想品德理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情境中思考與學踐,以真實的情感體驗或場景體會增進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學得所感、學有所用。因此,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從高高在上的講台上走入學生之間,以指導者與合作者的雙重身份與學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生活化教學場景,並藉助學生對真實環境的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並最終運用於實踐之中。如《我的角色與責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畫出關系圖譜,引導學生以角色劃分方式將日常生活中的關系以圖譜進行展示,並幫助學生了解每個角色在關系網中的不同分工。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還要創新教學手段,關注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形態。
二、聯系生活實際,引發學習興趣
品德教育的內容、形式只有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聯系兒童生活的實際,才能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在設計《寒假生活交流會》的活動時,老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在開放式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取。設計了小記者的采訪,讓學生邊回憶寒假做過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學的快樂之事,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盡,暢所欲言。
贊可夫說過:「掌握知識,與其說是靠多次重復,不如說靠理解,靠內部的誘因,靠學生情緒狀態而達到的。」學生在課堂上明白的道理,還應回歸到生活中,進行體驗,從而使之真正成為學生內在的道德修養。小記者的采訪激起學生把寒假經歷過的事盡情與人分享的願望和樂趣,不像老師直直板板問寒假發生的事那麼枯燥,真是有創意的想法與做法。
『肆』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踐行素質教育理念
小學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理念研究
一、強化情感體悟,提升素質教育理念
(1)換位思考,角色體驗。換位思考是客觀事物對人的內心產生某種情感刺激而引起一定的內在心理共鳴。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實踐中,可以借教材特定事例,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自然套用角色飾演,使學生感覺自己就是「劇中人」,激發學生的自覺體驗,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加快學生自身的道德情感淳化。如,在講授《同情幫助殘疾人》一課時,可在課文基礎上進行情節加工或藝術拓展,用較多口舌著重渲染文中殘疾人受到眾人嘲笑甚至是有意戲弄的場景,通過對殘疾人面部痛苦神態的濃重描寫,促使學生換位思考,深刻理解此時作為殘疾人的內心感受,創設問題供學生思考,順勢盪開一筆,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缺陷暴露或因失敗而遭遇嘲弄的往事,試將殘疾人和自己當時的心境做對比,更加深了對殘疾人內心屈辱感的認同,從而萌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心和幫扶情感,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在潛移默化中攀升。此外,在問題創設時,要注意緊貼課文思想內涵展開,不可偏離中心軌道,給學生造成一定誤導,對學生的思想催發和道德引領應具有強烈的鮮明性和准確的指向性,如若你是那個殘疾人,你面對此情此景,該如何應對呢,你會想些什麼?藉此觸碰學生心中最柔軟的那塊首善之地,真正感受到殘疾人在承受因肢體殘缺而痛苦的同時,還要忍受來自社會人情的冷暖,學生有了這樣的心理體驗,自然就會主動去同情和幫助殘疾人了。
(2)積極運用實景對比,提升體驗的鮮明感。對比體驗是將代表正能量的道德觀念與具有負面影響的錯誤道德觀念通過在某一場景下的比較,讓學生利用自己內心的良善,進行去偽辨真,從而不斷夯實正確道德觀念,促進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如,在《愛護花草樹木》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藉助現代教學設施為學生在屏幕上呈現不同的教學場景。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視頻。我在本課中,就大膽運用了幻燈片呈現實景的形式,一共兩幅圖畫,第一幅圖畫展現的是兩個小朋友種樹忙的場景,一個小朋友手扶一棵小數,另一個小朋友用鐵鍬填土,旁邊還放著一桶水;而第二幅圖畫表現的則是另外一種場景,其中也是兩位小朋友,一個在攀爬一根纖細的小樹,小樹搖搖欲斷,另一個小朋友用扯下的枝幹做成帽子形狀戴在頭上,他倆玩的興高采烈,而小樹都快要折斷了。通過這些特色鮮明的對比,學生們很容易作出道德情感的正確判斷,對花草樹木的保護意識增強了,這種特殊的情感體悟所帶來的正面教學效應明顯勝過教師苦口婆心的善意提醒。
二、創設和諧互融的治學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創設充滿感性的教學情境。小學生身心發展尚待完善,對新知識的學習主要依靠感性認知獲取。小學生空間立體感較差,抽象思維能力欠佳,其感性認知往往依靠對客觀事物的直觀感應,所以課堂教學氛圍烘托尤為重要。如,在講授《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一課時,我圍繞世界萬物都處於發展變化中這一主題,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放映本市的發展變遷史,通過往昔荒蠻景象與現在高樓林立繁華景象的對比,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本市的快速發展,折射出祖國的日新月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設置與教學內容貼切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構築起感性認知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觸景生情,思緒飛揚,對家鄉對祖國充滿濃濃的愛意,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豪氣不斷高漲,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
(2)鼓勵學生主動飾演多種角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豐富生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填滿了課堂,各種鮮活悅動的人物形象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啟發下,任何教學資源都可成為教師創新教學的道具。為了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情趣性,教師可從人物角色飾演上大做文章,鼓勵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將故事情節以舞台劇的形式演繹出來。通過一幕幕有血有肉、生動鮮明的舞台劇,藉助學生繪聲繪色的角色扮演經歷,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情節的印象,理清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社會角色意識明顯增強,責任感不斷得到強化。如,《集體的力量》一課,教師可選取其中的精彩片段,與學生發揮想像力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一定藝術加工,設定幾個人物形象讓學生自由選擇扮演。本課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尤以螞蟻王國得探子報告的消息後的一段情節描寫更為傳神,教師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親身體驗其中人物的內心情感變化,讓學生細細體味集體的力量之大,提醒學生齊心協力發揮集體的力量,強調團隊意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一次集體主義思想教育。素質教育被提及多年,但舉步維艱,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為素質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精心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思想道德矯正,是新時期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需要。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踐行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伍』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
開放的教學目標,按新課程理念可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新的課程改革一大亮點就是學科教學要體現三維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而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標中最為重要的,最為核心的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要關注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下面我就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幾個小片段,談一談自己在落實德育目標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提供給各位老師一起探討研究,不足之處,敬請指教。
一、現身說法,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思想品德課程中最基礎的目標是:幫助初中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人格。而在座的各位骨幹教師的人格形成過程就是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寶貴教學資源。我們經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習過過程中,如果能夠真正實現這一點,相信離我們德育目標的落實也就不遠了。關鍵是如何做到「親其師」?我在這方面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結合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與學生一同分享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故事,也就是「現身說法」。每位老師都有過自己的中學時光,回想那時的我們,有著和學生們類似成長的快樂和煩惱,也有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那麼就將自己的這些故事、這份感悟再加上成人的理性的思考來引導我們的學生,它比起一些名人的事例,來得更加親切,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到平等、信服,。
比如在學習《生活處處有情趣》這一項目時,我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培養高雅情趣,摒棄庸俗情趣,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大部分學生此時對「什麼是情趣」,只是從資料中查來的一些抽象語言,了解得不是很透徹,更不要說德育目標的落實了。針對這一難點,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項興趣愛好——收集樹葉標本。於是就將自己這些年來收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樹葉標本以及利用這些樹葉做的卡片拿到了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講述自己在每片樹葉和卡片背後收獲到的快樂、親情和友誼。但丁說「一看見花,我就放慢了腳步」,對於美的事物大家是相通的。看著一片片普通而又美麗的葉子,聽著老師成長的故事,聰明的學生馬上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情趣」,用學生自己的話來總結,那就是:通過做這些事情,讓自己體驗到快樂。學生們的思維也就豁然開朗起來:有的學生談到了父母的生活情趣,有的學生說到了自己。在學生們的暢所欲言中,很多同學感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最令大家感觸的是,在談到庸俗生活情趣時,有一名學生勇敢地剖析自我,也來了個現身說法。他講道自己在小學四、五年級時沉迷於網路游戲,連續在網吧呆了三天,花費了兩千多元錢,身心疲憊,自己的手也變成了「滑鼠手」。在大家看著他的「滑鼠手」發出笑聲的同時,更發人深省,有些同學不自覺地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相信那一刻「摒棄庸俗情趣」的課標要求已經深入到學生的內心。
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樣的,教師用自己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去引導我們的學生,學生也會「隨」老師的。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最喜歡老師給我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老師同我們交流的是表情,是心靈,我們感到可以敞開心扉與老師平等對話,也受到了教育。」
二、課堂教學與主題班會相結合,拓展德育空間
所謂主題班會,它主要是圍繞一個專題,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主持、自己組織領導、採取各種形式,充分發揮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依靠班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開展一種生動活潑的自我教育活動。一些有著班主任經驗的老師或細心的老師會發現:很多時候,班級召開的主題班會內容和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異曲同工,甚至於有時班會內容就是我們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拓展,所達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也就是一致的。有時思品課一個項目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課堂學習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較好地完成知識能力目標,可能就對德育目標的落實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這時,與之相對應的一堂好的主題班會為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例如:「關於交往問題」「如何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是這個年齡段的中學生迫切需要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的教材設計了《友誼伴我行》這一單元,其中《讓友誼之樹常青》這一項目著重從平等、尊重、真誠、理解、寬容、關愛、幫助這七個方面來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應該說這七個方面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大有文章可做,一節課下來,感覺學生還有很多話要說,還有一些困惑沒有解決,產生情感上的迫切需要。抓住這個教育契機,一次名為「友誼之樹常情」的主題班會召開了。首先是一段詩朗誦和小品表演,學生們以自己的各種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明他們在學習生活各方面的交往中所遇到的具體困惑和煩惱;然後進入全班活動的中心環節——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大討論,針對剛才呈現出的具體問題,尋找各種解決的具體方法,由
『陸』 談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面對一群思想單純的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深層回的思想教育內涵答,確實需要教者創新的應用各種教育方法。小學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小學德育的主要渠道,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奠基作用。然而,由於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論教育,對於小學生來講,內容顯得枯燥乏味,這就對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剩餘1971字)
『柒』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小學階段是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小學思想品德課更是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作為教思想品德課的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標,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課。學生進入學校主要目的是受教育和學習知識,作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都要藉助文本給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上這一科目的老師該如何做呢?要讓小學生將來成為誠實和富有責任心的人,重在加強學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養。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嘗試和耳濡目染,談談自己的看法:一、精彩導入,真正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現實生活 品社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了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後各小組派代表到講台上匯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探究,獲得科學精神、態度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教學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孩子們說說平時經常玩哪些游戲?每次都玩得開心嗎?這些游戲分別都有哪些規矩?如果碰到個別人不守規矩,大家會怎麼樣?請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探究、討論。游戲中的規矩就是一種規則,參加游戲的人必須共同遵守,否則,游戲就不能進行下去。同樣,人們在共同的活動中也有規則。如:公共交通的規則,體育比賽的規則,娛樂活動的規則等。這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公共交通、體育比賽、娛樂活動、公共財物會怎麼樣?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得出:沒有規則,生活就會非常麻煩。我窮追不舍,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校里能不能沒有規則?如果完全沒有規則,同學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師們想什麼時候上課就什麼時候上課,行不行?與同學們關系最密切的學校規則是什麼?三、加強課堂訓練,提高辨別是非能力教師要結合插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和闡明道理及觀點後,為了鞏固和加深學生的認識,還要讓學生運用所學道理、觀點去聯系實際,加強課堂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辨別是非、真偽、美醜的能力。為此,我們要精心設計和補充課後練習,讓學生認真思考、回答。設計課堂練習,要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和由淺入深的原則,先找容易辨別回答的問題,再找較難辨別回答的問題,最後找難以辨別或模稜兩可的問題。如講拾金不昧這篇課文時,我們結合實際例子,由淺入深,設計如下練習:(1)一個同學把同桌掉在地上的鋼筆拾起來交給了老師,算不算拾金不昧?(2)某小學二年級的一個學生在路上拾到一塊手錶交給老師,算不算拾金不昧?這樣學生由易到難,對所設計的練習逐一進行回答時,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敢於暴露自己的錯誤觀點和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一方面要對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思路進行適當引導和點撥。在找到正確答案的同時,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思想、觀點和行為,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並指出今後應怎樣用學習的道理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即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道理、觀點去聯系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析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小學生進一步全面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現代化手段讓思品課生動起來 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一掃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空氣,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豐富想像。如:我在上「珍惜水資源」時,展示漫畫「舉不動」,表明世界人口總數2000年已達60 億;展示漫畫「垃圾包地球」、播放動畫「這樣就合法了」,表明環境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再播放實況錄像「在中國…….」,看人們是如何浪費水資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亂砍濫伐森林等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我們面臨嚴峻的資源、人口、環境形勢,從而落實到教學目標:我們必須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整節課,學生在驚嘆、感慨中,踴躍發言,激烈討論。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其中,依依不捨。體驗成功的思品課就像品嘗一杯醇香的美酒,聆聽一首動聽的歌曲,欣賞一幅精美的油畫,使人彷彿進入了藝術的境地,它像快樂的輕喜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開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現代學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自主意識強,思維日益成熟,若再把他們看作小孩子,隨意支配,不僅不能激發學生興趣,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還要做到把時間留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把自由留給學生。五、大力開發農村資源,採用多樣化評價方法 因地制宜,利用農村學校的自然資源,生產勞動資源,讓學生走出校門,深入果園、林中,親身投入搬玉米等實踐性課堂中讓學生受到教育。把農村田間變成兒童可參與的學習空間。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又是評價的主體。在評價中,可採用綜合評價方法。①調查問卷評價。如:這冊書中哪幅畫你最喜歡,哪幅圖最不喜歡,怎麼改?②展覽會評價(師評、學生互評、自評)。如畫一幅最有創新意識的畫;製作一件最喜歡小物品(要求可以獨做,也可以合作);從自己成長資料袋中拿出最有價值的一件作品。③激勵每個兒童,自由創作作品(可由家長合作進行)。④講述參加一次實踐活動的過程。如:搬玉米、幫媽媽做家務活等。⑤到學校資源室考查知識,如找一找哪些種子是秋天的果實,哪些種子是夏天的果實,從各種樹葉顏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樹葉標本。⑥測評每個兒童自身興趣、愛好。老師找准學生閃光點,最後給予描述性的、以鼓勵語言為重點的評價。六、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既要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思想、觀點和行為,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還要指出今後應怎樣用學習的道理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即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道理、觀點去聯系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析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促進小學生進一步全面健康發展。
『捌』 小學為什麼要開「思想品德」課啊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頒發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
教學大綱的通知
(1986年5月17日)
一九八二年原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三年多的實踐證明,它對於有計劃、有系統地加強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更好地按照新時期所需要的人才培養下一代,我們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後的《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頒發執行,望各地從一九八六年新學年開始按此大綱組織教學,不斷總結新的經驗,使小學思想品德課日臻完善。
《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進一步明確了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強調了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啟蒙教育;增加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觀念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等教學內容;注重了良好行為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並根據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適當刪減了原《大綱》教學要點中要求過高的一些內容;使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求更加明確,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加強小學思想品德課的建設,該《大綱》中還嗇了「大綱實施」部分,對思想品德課教師隊伍建設、教材、教研等工作做了明確的規定。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工作的領導,組織小學幹部和教師學習《大綱》,並幫助學校按《大綱》要求認真上好思想品德課。我委已委託部分省、市編寫幾套基本教材,待審定後,供各地選用。各地也可自編教材或補充教材,以保證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順利進行。
: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
思想品德課是向小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它是我們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小學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它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的
通過以「五愛」和「五講四美」為中心的社會公德教育和社會常識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識、淺顯的政治常識以及同小學生生活有關的法律常識),從小培育學生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應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各類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礎。
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啟蒙教育。教育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培養他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的感情,幫助他們初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振興中華的志向。
二、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遵守紀律、團結友愛、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等良好品德。
三、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培養他們尊敬師長、尊老愛幼、禮貌待人、遵守秩序、講究衛生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四、對學生進行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培養他們積極進取、勤學好問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
五、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教育他們懂得勞動光榮,勞動沒有貴賤之分,珍惜勞動成果,愛護公共財物,逐步培養他們勤勞節儉的習慣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幫助家庭、別人、公眾的能力。
六、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引導他們從小學習過民主生活,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少數服從多數的道理,逐步樹立遵紀守法觀念。
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逐步培養他們誠實、正直、謙虛、寬厚、勇敢、開朗、有毅力、負責任、守時守信、自尊自愛。
八、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下,引導學生學習怎樣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事物,逐步培養他們判斷是非和辨別真假、善惡、美醜的初步能力。
教學要點
低年級
低年級主要進行生活常識和日常行為准則的教育,也要進行一點淺顯的政治常識教育。著重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勞動習慣,開始培養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一、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歌、首都、重大節日;知道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知道黨和國家現任的主要領導人;認識國旗、國徽、版圖、黨旗、軍旗、團旗、隊旗;要尊重國旗、國徽、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行禮。
二、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要熱愛家鄉。
三、知道家庭與學校成員之間的關系。愛父母和老師,和同學、小夥伴友愛互助。要謙讓、不任性。
四、知道班級、學校、少先隊組織都是集體,集體力量大。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在集體中要想著別人。
五、對人熱情有禮貌,會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進別人屋子要得到允許,不隨便翻別人的東西,不影響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不打人、不罵人。
六、初步美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保持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在建築物上塗抹亂畫,愛護花草樹木。
七、按時上學,不逃學,遵守課堂紀律,參加集體活動要守規則、守秩序,養成遵守學校常規的習慣。
八、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知道行人應走人行道,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在馬路上玩耍打鬧。不玩火,防止觸電。
九、知道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要好好學習。上課專心聽講,動腦思考,大膽發言,按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
十、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不嬌氣,不懶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在學校要積極參加勞動,當好值日生;在家裡要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十一、知道衣食住來之不易。要節約水、電,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學校桌椅和各種設備,愛護莊稼。不挑吃穿。
十二、要勇敢。在日常生活中不膽小,不怕困難。
十三、不說謊話。有錯認錯,知錯就改。不經允許不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還。不貪小便宜,拾金不昧。
中年級
中年級主要進行必要的社會生活常識和社會公德的教育,也要進行一些淺顯的法律常識教育。著重教育學生心中有集體,繼續培養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養幫助家庭、別人的能力。
一、知道我國歷史上的一些偉人和民族英雄,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要團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三、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的堅強保衛者,保衛祖國人人有責。要熱愛解放軍,學習他們為祖國勇於獻身的精神。
四、了解一些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要熱愛中國共產黨。
五、知道我國人民要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對外國客人要熱情、大方、有禮貌。
六、尊敬父母和老師,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培育。
七、尊重他人,不侮辱人,不欺負人,幫助有困難的人,同情和幫助殘疾人。
八、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社會生活環境,與鄰里鄉親要和睦相處,懂得待人接物的禮節。
九、關心集體,為集體做好事,懂得在集體中要自覺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為集體爭光,珍惜集體榮譽。
十、知道《交通管理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民通訊自由,不拿、不拆別人的信件,保護有益和珍貴的動物。
十一、相信科學,不迷信。
十二、初步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刻苦認真、不怕困難、虛心好問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十三、懂得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公益勞動和家務勞動。培養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不比吃、穿,不亂花零錢。
十四、懂得什麼是勇敢行為,不為逞強而蠻干。
十五、做事情要有耐心,要有始有終。
十六、知道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守時習慣。
十七、要誠實,不隱瞞自己和別人的錯誤。聽取別人意見要虛心,自己有了錯誤要改正。批評別人要誠懇,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為別人的進步高興,不妒忌。
十八、懂得建設和保衛祖國要有強健的身體,堅持參加體育鍛煉。
高年級
高年級主要進行淺顯的政治、法律常識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著重教育學生心中有祖國、有人民,提高學生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實踐的自覺性。繼續培養和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幫助家庭、別人、公眾的能力,注意培養判斷是非和辨別真假、善惡、美醜的初步能力。
一、知道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人,知道創建黨和國家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四化,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要熱愛中國共產黨。要繼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做革命接班人。時刻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二、知道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在不斷前進,社會主義好,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三、知道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代表是人民選舉的,人民政府是為人民辦事的,建設和保衛祖國人人有責。
四、知道台灣、香港、澳門都是祖國的領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各族人民的心願。
五、知道我國實行對外開放,要學習外國先進經驗,與世界各國交往中要維護祖國尊嚴。要關心世界大事。
六、學習英雄模範人物為祖國富強和人民富裕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初步懂得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初步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七、學習過民主生活。懂得在集體中有事大家商量,個人要服從集體,少數要服從多數。
八、對人要真誠、寬厚,助人為樂。為人要正直,敢說真話,勇於承擔責任,和同學建立真正的友誼。要講信用,自尊自愛,愛護自己的名譽。
九、關心體貼父母,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接受師長的正確教導。
十、知道國家有法律,知道憲法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和義務與小學生有關的內容,懂得小學生要從小學法守法。知道《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懂得在我國公共財物、公民私人的合法財產、公民人身安全是受法律保護的。要維護公共安全,要保護名勝古跡、珍貴文物。
十一、知道社會上還有壞人,還有間諜特務的破壞活動,要提高警惕,不上當受騙,發現可疑情況要向學校或公安部門報告,敢於同壞人壞事作斗爭。
十二、了解一些著名的工農業技術革新能手和科學家的事跡,學習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樹立創造的志向。
十三、懂得學習是為了建設祖國,接受義務教育是兒童少年應盡的義務,不中途輟學。要立志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學習。培養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和創造的科學精神。
十四、學習從實際出發全面看問題的方法,初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五、培養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十六、懂得社會財富、幸福生活要靠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去創造。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勤勞、守法致富光榮,損人利己、投機取巧可恥。
十七、提高判斷是非和辨別真假、善惡、美醜的能力,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要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不做不正當的游戲,不賭博,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電影、電視和書報,不參加迷信活動。
十八、做事要有毅力,不怕困難和挫折,勝不驕、敗不餒,有堅持到底的信心和恆心。
十九、合理地利用時間,學習、做事講效率。
二十、綠化祖國、美化環境,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教學要做到觀點鮮明,講清道理,注意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結合起來。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的原則。教師要注意調查研究,教學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要在講清道理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適當的行為要求,引導他們做到言行一致。
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要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年級可以適當反復,不斷深化。
四、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要積極誘導,充分運用榜樣的力量,用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人物的事跡以及學生中的好人好事教育學生。
五、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的原則。教師要以身作則,以情感人,做學生的表率。
六、堅持啟發式教學。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
七、堅持課內外相結合。要主動和其它學科、課外活動、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以及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大綱實施
一、各級領導要重視思想品德課教師隊伍的建設。要配備思想品德好、知識面較寬、業務能力較強、能為人師表的教師來教思想品德課。思想品德課教師一般由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擔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專職教師。專職教師要與班主任、輔導員緊密配合,以提高教學效果。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保持相對穩定,以利於開展教研工作和積累教學經驗。要加強對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培訓。
二、編好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鑒於我國地域遼闊、情況復雜,除有一套或幾套全國統一的基本教材外(其內容約占總教學時數的四分之三),各地區還可以編寫本地區的補充教材。
課本要圖文並茂,故事性強,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由於課本內容具有相對穩定性,不可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的需要,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使用課本時可以對教材內容和編排順序做適當調整,要不失時機地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生動事例來充實教材。
三、必須按照教學計劃的規定,保證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時間專時專用。
四、思想品德課要進行考查。考查內容包括知識、能力和行為表現幾個方面,考查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各地可以繼續試驗。
五、要加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研究。建立健全各級思想品德課教研組織,配備專職教研人員,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以保證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六、本大綱分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列出教學要點,適用於全日制六年制小學,實行五年制的地區,應對中、高年級的教學要點做適當調整。在沒有條件專門開設思想品德課的簡易小學,也要按本大綱的基本要求,通過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發布部門:國家教育委員會(已更名) 發布日期:1986年05月17日 實施日期:1986年05月17日 (中央法規)
『玖』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