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哪幾方面的任務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哪幾種能力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擔負著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尤其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充滿挑戰與競爭,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是當今素質教育向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小學語文必須從培養他們敢說、能做、會寫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多種感官並用,通過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面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總結的幾點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愛「說」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掌握、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語文課給學生們「說」的機會。宋代王安石曾說過:「欲審其才,問以言」, 說明「說」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說」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准。因此在教學工作中,通過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的重點。
如:我在教完《 凡卡》 時出示了:「我和凡卡比童年?」的說話題目時,同學們都爭先恐後暢所欲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練習「凡卡把信寄出後,爺爺能收到信嗎?」來續說故事,激發學生愛「說」的興趣,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又給學生創造了「說」的機會。
其次結合課文促其會「說」,在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和課文特點,採用不同形式指導學生會說。
l 、提綱引領概括說
學習預習初學課文後,指導學生用幾句精煉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劃分段落時,讓他們用一兩句話表達段意,從而整體感知段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層次培養學生的語台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 、擴展場面詳細說
在詩詞教學中指導學生藉助精煉的語言和形象的畫面,展開想像進行生動具體的陳述:如在教《長征》 時,為體會「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含義,知道學生看插圖按「橋上」「橋中」「橋下」的順序生動口述飛奪滬定橋的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突出紅軍戰士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為學生創造生動敘述場面的機會。
3、開啟思維展開說
在教學《 窮人》 時,桑娜在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後的心裡描寫中有五處省略號,可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揣摩所省略的內容口述桑娜不安、憂慮、自責決心承擔一切責任的心巢變化過程,揭示她美好的心靈。
4 、抓住重點,簡略說
對一些較長的敘事文章,指導學生抓住重點,編寫提綱進行復述。如:「勞動的開端」 詳寫一次挑煤的經過,可指導學生抓住「半夜動身,睡中被摔,挑煤趕路,肩疼筐晃;肩腫皮破,栽倒山腰,空筐回家,又累又餓」四個要點,用較簡短的一段話復述挑煤的經過,培養學生抓住重點,運用簡練語台復述經過的能力。
5、變換形式,靈活說
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重視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詞語去描述同一個事物,從而使學生養成勤於積累,善於比較的好習慣。教完「凡卡」一課,為了讓學生體會凡卡寫信時的危險處境和恐懼心理,讓學生把第幾人稱改為第一人稱進行陳述,從而使學生進入角色,深切體會沙皇統治時期掙扎在社會底層的貧困兒童的悲慘命運。有的課文,可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二人稱轉述,這樣提高了學生駕馭語言的基本功。
6 、品詞析句,互相說
品詞析句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坐著琢句練字的匠心,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學習「飛奪滬定橋」一文時,抓住「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了」一句話中的「拋」字進行討論,使學生體會到我軍玩敵人於股掌之間的潛在之意,領略那攝魄的軍威,逼人的英氣。在教「一夜的工作」時,讓學生分別找出總理工作的「勞苦」,生活的「簡朴」的詞句進行品析,分小組進行讀、儀、評,聯系時機暢談體會,互相交流,從而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抒發對總理的敬仰之情,提高口頭評議能力。
7 、移情體驗,激情說
移情體驗就是主體通過感知、想像等心理活動把自我身心轉移,投入到對象中,從而達到物我兩忘,主客雙全的審美境地。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表達心聲。如「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教學中,讓心聲替代課文中的董存瑞,說一說「在犧牲的剎那間,你抬頭眺望遠方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從而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體驗英雄的高尚情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的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注重培養學生「做」的能力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我利用語文課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並不是一個全能的「獨立演員」而應是一個匠心獨具的「導演」。「動」貫穿教學的每一層,執教者應引導學生在課堂卜以自學為主,講讀為輔,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動」的能力,為了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首先要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尤其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所以我利用課文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教《 放風箏》 一課前我先布置學生每人做一個風箏。教課時,讓學生帶到課堂上,課文結束後,我讓他們一起去放風箏,在放風箏時使學生了解風箏哪些能飛起來,哪些飛不起來,哪些飛的高,哪些飛的低。並給學生講講解風箏飛不起來、飛不高的原因,知道學生如何找到平衡點。這樣的動手「做」,即使是不理解力學原理的學生,也能在試驗中獲得直觀印象。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技能,又培養了觀察、思維和想像的創新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會「寫」的能力
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作文訓練對於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內化課文語台以及學習寫作方法都是極其有效的途徑,作文內容應該是廣泛的、多彩的。訓練的時間和空間也是開放的。因此我大膽的不拘形式的讓學生多寫一寫、多練一練。
在平時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是作文教學的關鍵,所以使學生養成積累索材的好習慣尤為重要。日常生活是最豐富的源泉,如何找到作文的材料,必須通過認真的觀察,小學生知覺的無意性較為明確,缺少系統的觀察能力,往往東看一眼,西看一眼觀察籠統,不準確,忽視細致而重要的部分。因此,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必須教給他們正確觀察的方法:
!、觀察要抓住主題,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正確。
2、觀察要有層次,使思維表達有條理。
3、觀察要細致形成清晰成像,使文章內容具體。
4 、觀察要捕捉事物的特點把文章寫的生動活潑。
5 、觀察要展開聯想,豐富觀察感受使文章有真實感。
6 、在反復觀察,反復寫作中不斷提高觀察和表達能力。
寫文章也要養成勤動筆、多練習的習慣,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文章訓練,並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隨時記下周圍的事物並對此進行分析,從而形成正確的觀念,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的形成,要靠長久的堅持,只有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從而具備會「寫」的能力。
總之,語文是一篇反映社會生活的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使學生接受嚴格的口訓練,培養學生的「說」「做」「寫」的能力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求,所以只要我們廣大的教育者積極地去探索,不斷鑽研,善於捕捉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誘因,就能對他們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這種影響所產生的的興趣,會像影子一樣跟隨他們一輩子,更像催化劑一樣的促進他們末來走上文壇,成為文學創作上的一顆明星。
2. 簡述小學教育的任務
1、立德樹人,這是當前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專其它教育任務都是圍屬繞這一任務來開展的。
2、引導小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發展小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4、發展小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5、培養小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基礎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 請問小學語文教學論里論述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
第四章小學語文教學論
第二節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與任務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它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過程、內容和方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確立的依據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不是隨意提出的,而是由社會發展與學生個體發展以及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
首先是社會發展對語文教學目的確立的要求。隨著人的活動領域的不斷擴大,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就要求語言能滿足人們日益廣泛的交際需要,記載人們創造思維活動的成果,傳遞不斷豐富的社會信息,這就促使語言不斷發展,最突出的是語言交際功能的發展。現代社會對社會成員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高得多,所以對學校的語言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基於社會的這些要求和語文學科全面的教育功能,才在小學教學計劃中把語文作為最主要的科目確定下來,這充分反映了社會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根本制約作用。
其次是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語文教學目的的要求。小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必須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言語水平。兒童語言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既具有連貫性、又有階段性的過程,學齡前兒童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言語交際的能力,但是他們還不能獨立地、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連貫的講述,言語還很不完整,還不善於掌握書面語言,內部語言也不豐富,整個語言能力還有待於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在幼兒教育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口頭言語訓練,同時開始有步驟地進行書面語言訓練。
第三是由於語文學科性質對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制約。小學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很強、同時具有交際性和人文性的基礎工具科,因此,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既不能忽視語文科的基本性質--工具性,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也不能只講工具性,單純傳授語文知識,而忽略語文科的其它性質。小學語文科的多方面性質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多方面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
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完成如下任務:
1.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2.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特別是閱讀和寫作知識。
3.發展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
4.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品德。
5.指導學生採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資料來源:http://e6.teacher.com.cn/tkc034a/Cover.html)
4.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掌握閱讀文章的方法和形成閱讀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感悟)、積累足夠表達的語言素材(包括字、詞、俗語、名言、詩文等)、掌握表達方法和形成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形成終身的語文學習能力。總之學語文是為了感悟語言的美,積累語言,以便能表達,能自學,形成終身的表達、自學能力。
5.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任務驅動法的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中職院校在培育人才方面有了更高的版標准和要求,因此必須不權斷推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積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任務驅動法,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已經成為了當前語文教學的關鍵。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任務驅動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探索教育的發展。
6. 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是什麼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對詞語的理解把握是理解句子意思,乃至課文意思的關鍵。
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有的詞語利用學生的已知幫助遷移,如「收拾」要求學生換一個詞意思不變;有些難以理解的詞通過老師講述詞義讓學生從課文中找,既降低了難度,學生又有所得,如:馴服、善良就是馴良;
有的詞語則通過動作演示,如「輕蔑」……詞語理解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根據學生實際,根據課文難易,選擇適合他們認知特點的方法來組織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6)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和要求擴展閱讀:
語文教學的目的有三個:
1、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2、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
3、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
7. 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教研主題有哪些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
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7)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和要求擴展閱讀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
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
8.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怎麼寫
給你提供一個範文。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將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為時代前進的促進派。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使自己對各項法律法規有更高的認識,做到以法執教。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立足教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學工作,做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進行認真細致的學習,吃透精神實質,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得到更大的提高,做到從言語到行動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新學期里,本人將積極接受學校分配給自己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遵紀守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工作任勞任怨,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文素質,能自覺運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語文問題,形成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為今後繼續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一批語文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
三、素質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質教育,堅決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在行動上。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教案是老師講課的依據,教案中不僅寫明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也寫清能力訓練的內容、要求、目的及教學措施等,不僅體現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保證將大綱要求落實到實處。這樣做就能使素質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避免了盲目性,隨意性,增強了計劃性。在編寫教案時注意選擇教育的方法和時機,達到既給學生傳授知識,又開發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內容,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吸取其它方面的「營養」,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實事求是和刻苦學習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常規:
我將積極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各個側面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我將積極學習,翻閱有關資料,對教育理論、目標教學、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進行再認識,提高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能力。積極實行目標教學,根據教材和學情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平時備好課,上好課,向40分鍾要質量。堅持周前備課,努力做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備教法學法。從知識能力兩方面精心設計教案,並積極地使用各種電教器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堅決杜絕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9. 小學語文教學有哪些基本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思想是:以師愛為基礎,以專業素養為支撐,關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研究能產生最優化結果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同時,有效實施課程,全面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師專業發展。
一、教師素養
1、學科品質:熱愛語文,樹立並強化熱心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思想,增強自己從事母語教學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2、專業素養:具有一定的語文功底,較好的文學修養,能獨立鑽研和駕馭小學語文教材。
3、文化修養:博聞博覽,養成經常廣泛閱讀、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二、教學准備
1、課標教材:認真學習課標(大綱),掌握所教年段(級)的具體要求,並了解相鄰年段(級)的要求。通讀教材,了解全冊的教學重點、難點,教材的前後聯系。
2、熟悉學生:多渠道了解本班學生的家庭、生活、健康、愛好等情況,包括對上期期末檢測進行質量分析,掌握全班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教學計劃:依據課標、教材和教參,制定出比較詳細的學期教學計劃。寒暑假期間備好開學第一周的新課。
4、資料准備:書籍與教學所需的材料(圖片、表格、影像、筆記等)必須事先准備,並開發語文教學中的相關資源。
5、教學目標:正確把握每篇課文和每個語文園地的具體要求,並了解它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集中。把目標和具體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一課時中,並注意每課時教學前要列出須達到的具體要求。
6、教學設計:擴大備課的閱讀量,備課時除了鑽研課本、教參外,應多閱覽其他有關的參考資料。補充教學內容,確定教學內容要在憑借教材的基礎上拓展教材。注意把每篇課文課後練習作為制定教學要求的重要依據。把課後練習分散在各課時中完成。合理安排課時,防止兩頭松、中間緊的現象。每課時中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後練習。教案形式多樣化,可將教材批註、活頁教案、製作卡片等綜合運用,提倡寫教學後記。實行超前一周備課。
7、課前准備:課前准備好小黑板、電教媒體等教具。教師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教師一經進入課堂,不得中途出入,做到准時上課,按時下課。
8、指導預習:認真指導學生預習,預習的重點是朗讀教材,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可布置適量的查找資料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上網查尋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預習應根據年段,可以在課外完成,也可以放在課內進行。
三、課堂教學
1、識字教學:生字的呈現方式多樣;字音的教學要抓住重點,並在當堂課中以多種形式鞏固;要在字、詞、句的聯系中理解字義;要求寫的字,必須分析字形,生字的書寫要示範,指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寫字。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每節課均應安排寫字練習。
2、閱讀教學:課始宜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需要和學習語文的動機,而後教授新課。講讀課文一般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順序進行;講讀過程中,要突出重點、設計好訓練的步驟,有意識的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筆;最後布置作業,要注重布置除讀寫以外的觀察、實踐、積累方面的作業。要加強讀的練習。初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講讀中的讀,要以問促讀,以讀促悟,引導學生理解內容,讀懂課文;總結課文時的讀,要求學生讀得響亮、流利、有感情。要注意語言積累,如好詞、好句、成語、歇後語、古詩詞和詞文片段或全文。
3、習作教學:習作指導要從內容出發,突出重點,注意開拓思路。高年級習作前的指導應控制在20分鍾內完成。每期八次作文要求及時批改,評語正面引導,重在激勵。要指導學生評改自己的作文。要保證兩周一次的作文評講課,評講要突出重點,與指導課的要求一致,講評練結合,及時糾正每次作文中較突出的一兩個問題。
4、口語教學:選好口語交際的話題,話題內容學生要熟悉,要感興趣;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拓交際的話源;要創設交際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注重多向互動交流,引導正確評價,有效培養學生表達和交際的能力。
5、復習教學:期末要留有兩到三周的復習時間。復習前要擬訂好復習計劃。要認真上好復習課,復習課目標要集中,宜用「精講多練」「從概括到具體」的教學思路,對學生一期所學的某方面知識進行系統梳理,並注意「插漏補缺」。復習課要精心設計靈活多樣,層次分明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復習過程提倡在單元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復習,要將上復習課與做檢測題結合進行,要精選習題,避免將復習時間全用來做機械重復的練習題,不搞「題海戰術」。
6、質疑問難:精心設計教學提問,引導學生自主質疑。老師要圍繞課文的中心、重點發問,提問要明確,富有啟發性、層次性,要加強對學生答疑的點撥與引導。
7、學習方式: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變革學習方式,保證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適當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8、板書設計:要重視課堂板書,板書要突出重點,層次分明,書寫工整,精要完整,能顯示教學過程及知識要點。提倡學生參與板書設計。
9、課堂管理:上課學生注意力集中,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提倡舉手發言,允許不舉手發言;討論或做作業時允許學生離開座位與老師或同學討論,向老師或同學詢問;根據需要,可以到閱覽室、會議室、教室外上課;提倡學生在課本上批註、作圖;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檢查;允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包括向老師提出學習內容及方式等要求。提倡分層性、激勵性、建議性、多樣性、延時性的課堂評價。
10、分層發展: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文道統一的原則,堅持正面教育,注意調動學習上有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可適當放低要求,努力使其學有所得。
四、作業布置與批改
1、課堂作業:每節課盡可能留出3至5分鍾讓學生提問;結合社會、生活、學習實際,進行拓展性訓練;引導學生想像並拓展課文內容;精心設計作業練習,推出「課堂必做作業」和「課余自由作業」,學生可自行向老師索取作業題;作業版式可多樣化,注意字體、顏色等變化和適當插圖。課堂作業要求全部批改,並做到認真、及時。
2、課外作業: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書面作業,三、四年級每天不超過30分鍾,五、六年級不超過45分鍾。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要與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搞機械重復,不搞「題海戰術」;作業批改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活動及輔導
1、語文實踐:提倡語文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認真開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盡可能多組織學生編小報,適當組織課外語文興趣小組,如文學社、記者團、詩會等,號召家長盡量為孩子購買圖書,努力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課後輔導:制定培優輔差的計劃,提出輔導措施,建立優生、學困生檔案,做好跟蹤記載。輔導要講求實效,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熱心、耐心、有信心。要注意在夯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加強學法的指導,培養自學能力。要有重點地及時輔導,解決難點,嚴禁用早晚自習講授新課。培優主要是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參加學科競賽及校內、校外的競賽。
六、教學評價
1、形成性評價:每單元教學結束後,要組織學生進行單元測試,實現及時反饋。要根據反饋情況,編制矯正練習,指導學生插漏補缺,確保學習質量有效提升。
2、終結性評價:可分為考查(面試)和考試(筆試)。
分項考查:考查的內容是學生平時的積累、朗讀、識字量等筆試難以檢測的內容(積累可分為新聞摘抄、賞詩一首、名言警句、課內外的好詞佳句等);考查的方式:教師直接抽查或由老師監督,學科委員交叉抽查。考查宜採用等級制評分。考查完畢,教師要及時寫出考查質量分析。
全體筆試:筆試原則只進行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屬於目標考試。考試的內容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范圍,主要測試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組織考試要體現公平、公正、嚴格的原則,以真實反應學生的學業成績。考試成績的評寫可採用百分制,也可使用等級制。考試結束後,要認真填寫語文成績統計表和試卷分析。
3、教學總結:每期結束,要在考查與考試的基礎上,寫出自己本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專題總結、經驗論文、調查報告等)。
七、教研科研
1、積極參與學科校本教研活動,針對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展開專題研究,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每期至少有一項專題研究的物化成果。
2、經常開展教學反思,採取撰寫教學後記、教學敘事、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不斷積累和總結教學經驗。
3、加強同伴互助,採取集體備課、教研沙龍、上課評課等方式開展行動研究,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
4、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萬州區教科所小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