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日常生活中,人們無時不在表達心意,交流情感,傳達信息,可見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新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第一次把「口語交際」納入了教學內容,並明確規定: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這是語文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體現了對語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對語文素質的全面關注,理解語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現在的低年級小學生生活內容比起以前的孩子豐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與人交流時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際態度和聽說習慣。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和發展。一、 不把口語交際課上成說話課,談化交際性。「說話」往往是單向的,多是一人說,眾人聽,語言信息呈單向傳遞狀態,思想交流、思維碰撞較少,而口語交際更強調雙向互動,具有交互性。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看到有的教師會把口語交際課上成「看圖說話」課,指著書上的插圖一句一句問學生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麼等等,這樣的教學哪裡談得上在學口語交際,與教材的編寫意圖當然是相違背的。有的教師雖然一開始創設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會上成說話課。如在口語交際課《春天來了》中,學生准備好後,一位學生上台就說開了,但教師為了敘述更流利,對他說:「請你轉過身看大屏幕說」。就這么一轉身,這位同學就背對著同學「交際」了。這是十分典型的「獨白」或「說話」。把口語交際課上成「說話」課,無疑削弱了口語交際應有的「交際性」。口語交際能力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二、 精心選擇交際材料,創設有實際意義的情境,激起學生興趣。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材料的來源大致有二:一是語文課本中提供的說話憑借;二是教師選取的課外說話材料。一、二年級新教材文質兼美的課文,為教學提供了進行語言規范和語言實踐活動的素材和具體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兩種材料來源相比較而言,後者佔有較大的優勢。因為教材中提供的說話內容,雖然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但對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的學生來說,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後者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親切可感,令學生有話可說。選擇課外說話內容應該堅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識性、思維性、實踐性。口語交際中,談話內容直接影響雙方的談話情趣,因此,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選擇他們喜愛的事物為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孩子會把對事物的喜愛之情遷移到對交際的喜愛上。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會被某些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直接興趣。所以,教師應做有心人,要時時留心觀察學生,當學生受到外來影響而興奮或產生感情共鳴時,教師應趁熱打鐵,抓住時機進行交際訓練。由於捕捉了時機,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於是他們會把話毫不費勁地說得既完整又通順,從老師「要我說,要我聽」變成「我要說,我要聽」。三、 優化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教給方法1、教給說的方法學生饒有興趣地說,往往能使講述的內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還有待於教師具體指導方法。對於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教他們從說一句句完整話開始,逐步過渡到說幾句連貫的話或一小段話。到了中高年級,教師要指導他們按記敘文的六要素,圍繞一個意思有頭有尾地說一段話。學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語交際才不會感到困難。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口語交際具有即使性的特點,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說得好」,這就要求學生針對交際對象,交際場合及時做出調整。有學生在口語交際《打電話》一課中把「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句祝福語送給過生日的同學就是不恰當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作為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口語交際中的姿勢、態度自然,禮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級孩子有多動的特點,這就要靠教師適時的提醒和恰當到位的指導,變幻多樣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鍛煉機會,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糾正,直至養成良好的習慣。2、教給傾聽的方法。口語交際強調雙向互動,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低年級孩子大多敢說,愛說,可如果叫他們靜下心來先聽別人說,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聽不完整的就斷章取義,連意思都沒聽明白怎麼與人交際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沒聽。所以就很需要教師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復述別人的原話或主要意思,能接著別人的意思說下去,能正確適時地回答別人的提問。3、教給評價的方法低年級孩子同樣有接受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需求。教師要注意開展激勵性的教學評價。但不管學生說得如何,教師總是說好是不能調動其積極性的,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程度和水平給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評價。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並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正。這一過程,教師不可包辦代替,應該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引導學生評語言、評儀態。教師可帶著學生評所說內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2. 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_語文教學論文_教師隨筆求答案
按理說農村裡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春天裡哪些東西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如小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這些都是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物,但是孩子們都說不出來,把我一個人「晾」在了講台上,一臉的尷尬,課堂氣氛異常緊張,我一再暗示,但任憑我的啟發和引導,竟然還是沒有站起來,一堂課更多的是我在說,這樣的口語交際課上下來,無疑是失敗的,毋庸質疑的學生的小作文寫起來也是枯燥無味的,寫出來的再平淡不過,口語交際課該怎麼上,該如何調動學生的說話能力呢?口語交際教學,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寬松愉快的環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於思維,敢於表達。利用各種方式巧妙地創設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會提高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在情境中練習,在情境中發展。 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角色表演,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話慾望的好辦法。學生通過看錶演或自主參與表演,對人和事有了直觀的印象,說起來會更有興趣,表達也會更清楚。另外,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體驗,表達更有感情,可以在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上好一節口語交際課,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口語交際課才會從某種程度上得到豐滿。 我想在口語交際這種課型上,自己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希望下個單元的口語交際課自己能夠上的比這次成功,孩子們能夠多多的說出自己看到的,想到。只要每一次的口語交際課都能夠比上次說的多點,說的好點,那麼就是我和我學生共同的收獲。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小學語文教師隨筆,希望對你有幫助!
3.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所謂「一諾值千金」,「一人之變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於百萬之師」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口語交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每個學生做到聽話能理解,會思考,說話流暢自信,交流文明得體。為此,《語文課程標准》對「口語交際」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必須採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口語交際能力與語文其他能力是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為此,教師要把口語交際訓練與聽、說、讀、寫訓練聯系起來,與觀察、思維、想像訓練聯系起來,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口語交際習慣。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口語交際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煉才能內化為能力。口語交際教學要把課堂交給學生,從內容的確定、課堂的安排到課堂組織、課堂總結都交給學生來完成。教師只是相機引導、點撥,促使口語交際順利進行,達到預期效果。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要建立一種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做他們的聽眾、朋友,與他們一起討論,一起聊天,讓學生願意和自己交流。
2.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口語交際教學要選擇直觀、形象的內容,採用多種活動形式,實施多向交流,全員參與。
3、注重口語交際的教學評價
口語交際的評價可用情境法、口試法、問卷法、隨堂評析以及觀察記錄、自我評價等方法。依據不同的目的和階段目標,我們可靈活選用不同的方法並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要給學生一種感覺: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松的、自主的。教師還要勇於放下「架子」,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以自己寬大的胸懷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你觀察得真仔細」、「你說得真棒」、「你聽得真認真」這樣激勵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在交際中的價值,增強交際的信心。自我評價法可採用兩種形式:一是自由記述,一是自我檢測表。如在教學《熱愛生命》時,就採用自我評價的方法,制定自我檢測表。
附:自我檢測表檢測內容自我檢測能耐心地聽別人的介紹,不打斷別人的說話。
☆☆☆☆☆能用正確的普通話清楚、響亮、熱情、自然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
☆☆☆☆☆在交流時,能積極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態度熱情。
☆☆☆☆☆另外,評價的內容應包括站姿、語速、表情、准備情況、普通話的運用、發言的內容、觀點等,最後由一位同學根據大家的意見,為發言的同學作綜合全面評價。綜合評價應包括優點、不足兩方面,按較成功、成功、基本成功、不成功四個等級作評價,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肯定。當然對學生的發言應以表揚鼓勵為主,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敢於說,大膽發言。這樣學生就會在今後的發言中發揚優點、克服不足。長期堅持,交際能力就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總之,口語交際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交際中的話題選擇與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目的。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的,語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情境,教師的話題選擇與教學應該以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為前提,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學生養成優良的口語交際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語言習慣的養成內涵是極為深厚的。不僅要通過口語交際課,還要通過閱讀課、習作指導課、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課外活動乃至日常的學習與生活,讓學生在常態下受到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4.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對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的要求主要是: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較完整地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會與別人交流。筆者通過隨堂聽課、與師生座談、做小游戲等方式對所在城區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做了深入的了解,發現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口語交際課節有限、教師情境創設不夠、學生表達不充分、不會傾聽等等。現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就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積極創設情景,激發口語交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首先要注意培養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的興趣。作為老師,應在課內外積極創設形式多樣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這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和慾望的有效途徑。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切實開展好口語交際活動課和語文教學實踐課,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合作交流,在輕松的語境中「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 例如,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學生如何問路,我們指定一個從大家熟悉的地點到學校怎麼走的問路情景,然後將學生分成兩組,讓一組學生扮演問路人,另一組扮演指路人,讓學生模仿表演。這種富有語言實踐性的活動課,不僅激發了學生語言的思維,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發起交際的興趣。
二、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多賞識學生
我們在對低年級學生的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表達意願和認知規律,因為低年級學生在年齡、心理、認識等方面都處在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階段,他們表達出來的一些想法和對事物的認識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不苛求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達到完美狀態。老師要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許學生在認識上存在不足。
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你說得真棒!」「你的聲音真響亮!」 「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不簡單!」「你能一下說這么多,真厲害!」教師的表揚就是對學生最大的鼓勵。即使說得不好,也不能訓斥,教師可以先肯定,然後委婉的說:「如果你能……就更好了。」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於說得特別好的學生,我們可以請他到台前說給大家聽,並向大家介紹經驗,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另外教師也可以親自參與其中,順勢引導。這時候就要求教師要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走到孩子們中間去,和孩子們一起完成情景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