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有哪些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2. 如何提高小學生低段閱讀教學
如何提高低學段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是提高小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打開小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本文提出自己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的幾點看法,希望能對提高小學閱讀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對於知識的學習應該伴隨著人的一生,一般來講學習知識主要是通過閱讀。好的閱讀能力在學習知識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小抓起,這就意味著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與此同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也提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環節,要通過閱讀能力的提高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
作為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擔負起應有的責任與義務,採取有效的培養措施,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教會孩子預習課文
新課程要求和素質教育新規定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作為教師應該學會解放自己,但更應該去充分指導孩子的自由空間。低段孩子自主預習難度相當大,我們主要是依靠家長參與。因為低年級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熱情特別高,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優勢,通過召開家長會的形式,讓學生家長明白預習指導的要求:
1.能從課文中找出生字,並用符號標出; 2.藉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 3.標出自然段序號,盡可能的多讀幾遍課文; 4.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教師檢查則採用抽查方式。但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面對此類學生,抱怨和放棄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可以利用學生自己,住得較近的孩子可以一起預習,相互監督,教師則重點幫扶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同時教師要適時教會學生查字典,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問題。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到一定的時候,我們所面臨的預習難問題就迎刃
而解了,教師自己也相對輕松。 二、指導孩子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就明確提出:「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要求,注重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了朗讀教學。這是學習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並養成
勤讀的習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因此,應按照以下三個不同層面的要求幫助學生學習閱讀。
1.藉助於拼音讀准每個字的字音; 2.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3.在正確、流利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把一篇課文讀懂不是目的,學會讀懂一篇文章,逐步做到自己能讀書、會讀書才是目的。也就是說,不是要學生「讀會」而是要學生「會讀」。那麼要指導小學生會讀程度適宜的課外讀物,必須教給他們便捷有效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把他們帶上路。「授人以魚,
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這足以證明方法之重要,以不增加小學生的負擔為前提,我採用了以下三種方法來指導。
1.反復誦讀法。盡量提供給學生程度適宜的課外讀物,它們大部分是全文注音,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良好條件。反復誦讀既培養了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起到了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視野的作用。低年級學生識字少,讀一兩遍,也許弄不明白其中意思,讀多了,
意思也就搞清楚了。讀的形式也要多樣化,注意因文而異。總之以讀為本, 充分利用漢語拼音,引導學生用心去讀,用心去體會。
2.定向思考法。低年級課本中大概有這么幾種不同類型的教材(漢語拼音、看圖讀拼音識字、識字學詞學句、課文、復習、口語交際)每一類教材我們都先下功夫,花時間扶著學生學習一、二課,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學習
方法自學同類課文,從而又引導學生採用此學習方法去閱讀課外讀物。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根據看圖學文的特點精心設計讀書步驟,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即:⑴先看看課文里有幾幅畫,按順序看看每幅圖畫的什麼?然後連起來講的是一件什麼事?⑵
大聲讀課文,遇到生字要多讀兩遍,再把生字、詞、用筆畫出來。⑶輕聲讀課文,找找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圖上的內容並用序號標出來。⑷輕聲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⑸想想還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教學中我們先按這五個步驟一
步一步帶學生學習,再讓學生回憶學習過程,體會總結學習方法,接著安排學生
按步驟自學《同步閱讀》中的相關課文,讓學生在獨立學習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最後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去讀課外讀物。
3.圖文結合法。低年級的課外讀物幾乎每篇都有插圖,有助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低年級《詠柳》一詩,圖上畫著一棵隨風搖曳的垂柳。讓學生看圖和讀文有機結合起來,
做到讀前看看圖,讀後講講圖,發揮圖幫助理解內容的作用。 四、教師設置問題難度要適當。
每個學生的起點是不一樣的,如何做到難度適宜呢?首先在學生自提問題時,雖然老師想出了明確的要求,但由於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有差異,有的問題與要求和教師設想的問題總有差距,教師不要隨便否定他們的創新,使他們的創新意識、自主意識就此夭折,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很不利。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分類處理,共性和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朗讀解決,個別問題可以課後個別解決。最後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意個體差異。學生自提問題、解決問題時,教師既要面向全體,
又要注意個別差異,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實踐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不能隨意制止學生的回答,輕易否定學生的回答,或者硬拉著學生「跟我走」。
做每件事都必須有良好的基礎,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生處於低學段時,教師就要根據情況,制定相應計劃,慢慢開始用合適的方法來慢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3. 怎樣抓好小學低段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一、自讀與教讀相結合,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 自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地鑽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是由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並進行閱讀訓練。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通過教讀,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範和講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技巧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強化了自己的主體地位,並給教師以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師及時調整、改進後繼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自讀要明確學習目標,深入鑽研,積極思維,質疑問難,展開討論。教師要在閱讀方法、步驟、規范、心理訓練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實踐。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它們兩者的作用在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運用朗讀、默讀、速讀、口頭復述、背誦、精讀、評析等多種形式對中學生進行閱讀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1.朗讀。它是閱讀的最基本方式,是眼、口、耳、腦並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它要求學生在掌握語音、詞彙、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豐富、更完美地表情達意。掌握朗讀的方法,一般要經歷正確清楚的朗讀、准確流暢的朗讀和傳情達意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2.默讀和速讀。默讀時大腦將視覺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和言語活動,這既有利於提高理解水平。速讀也叫快讀,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速讀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理解,增強記憶,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分階段進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有效的閱讀速度。3.復述和背誦。復述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保持原樣或重新組織語言敘述的一種閱讀方法。它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加強理解和記憶,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語文課發展學生的記憶力,主要是通過復述和背誦訓練而實現的。4.精讀和評析。精讀是逐章、逐段、逐句、剖析字詞的閱讀方法。評析是閱讀中的鑒賞活動,要求對文章的突出特點做出恰當的評價。精讀與評析往往是同時進行的。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示範講解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深刻的閱讀知識,把握閱讀要領。通過精讀和評析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1.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如圈點批劃、摘抄要點、製作卡片、會做筆記等。2.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善讀者善用工具書。要教會學生在預習、自讀、自學過程中,運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3.閱讀衛生的習慣。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閱讀與環境、閱讀與自身健康的關系,講究閱讀衛生。 四、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自古以來,教育家們就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是課內閱讀的補充,而且對課內閱讀會起到強化和促進的作用。同時,學生在大量的、多種方式的課外閱讀實踐中反復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就能逐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課外閱讀的自由性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認真的指導。1.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讀物。要給學生推薦那些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語言文字規范堪為楷模的讀物。讀物的內容和形式,盡可能與課文有聯系,使課內課外相互促進,同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和閱讀水平。讀物的種類和類型盡可能要廣泛多樣,使學生廣采博收,擴大知識面。2.及時檢查評比課外閱讀的成績。其形式大致有:調查統計閱讀篇目、字數、筆記、卡片等;舉行閱讀競賽、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等;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卡片、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語文學習能力。3.有針對性地指導閱讀。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目的和水平,教師要採取不同的指導方法。如集體指導,個別性指導,指導寫讀書筆記等。 五、課外精練 課後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它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助於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有益於技能、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 精練就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在課後練習中選取與課文重、難點有關的練習,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有關知識,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課外練習並非只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更應該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大舞台。教學實踐中,我精心設計和布置作業。
4. 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有哪些有效教學策略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5. 小學閱讀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三大原則
1、 「兩主」原則
「兩主」即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課不是教師的灌輸課,教師不應該包攬一切:教新單詞、講解語法、翻譯、評講練習等,生怕學生掌握不透徹而什麼都灌輸給學生,學生缺少思考和想像,直接吞咽和被迫地接受新知識。其實,教師應該是教和導的施予者,應該是提供方法的人:利用什麼方法,才能成功「激趣」;怎樣利用圖片,聯繫上下文猜測文中意思;利用什麼方法解決和突破重難點;設計怎樣的練習,鞏固學習的成果和拓展知識。教師的「導」使學生學會學習,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策略,提高閱讀能力。
2、 趣味性原則
單調乏味而又長篇的閱讀會讓學生逐步喪失閱讀的興趣。閱讀材料的選取既要考慮與知識的連接,又要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閱讀的趣味性,篇幅不宜過長,生詞也不宜過多。在閱讀之前,恰當的、新穎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眼球,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當學生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才是閱讀成功的開始。教師的導入時間不宜過長,運用圖片、實物、課件、猜謎、游戲、歌謠等導入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加入到學習中來。游戲、競賽等激勵方式對小學生來說仍是非常好的操作方式,通過個人的、小組的競賽,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讓學生眼、口、腦、手、心都動起來。另外,我們恰當的贊美與賞識,是保持學生繼續前進的動力。
3、技巧性原則
(1)處理好精讀與略讀的關系。 (2)處理好練習設計的梯度。
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及難易程度,學生閱讀的時間也有著差異。略(skipping reading)的針對性很強,有時是跳讀,直接就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而讀,如六年級下冊Unit 3 Last Weekend Part A Let』s read找文中的中心句:Wu Yifan was very busy last weekend,或者找表示過去式的片語:watched TV,played football等,學生直接可以用線劃出而無須理解整個文段。而精讀(scanning)就是逐句、整段或整篇認真地、精細地去讀,讀透其內容,掌握其大意,根據學生個人閱讀或小組的合作,找到各種信息(to get the information)。
6. 淺析如何進行小學低段閱讀教學
走出低年級朗讀誤區,讓閱讀教學健康起步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是否能夠健康起步,更是直接關繫到整個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主要就是朗讀教學。這是因為朗讀不僅是一種解讀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種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有效方法。對於朗讀,語文課程標准中有這樣一項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而低年級又總是從朗讀入手再逐漸進入默讀的。看來,朗讀成為貫串語文教學各個階段的重要目標是不爭的事實。
朗讀的作用沒有人會輕易否定,而且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朗讀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有人還把「書聲朗朗」作為評價一節好課的標准之一。其實,中國語文教學更為重視朗讀,這是由漢字、漢語的特點決定的。漢語以漢字為基礎,漢字一字一音、一形一義,獨立性很強,其具體會義得從上下文中體味。漢字又具有聲韻之美,只有讀之於口,方能「聲與心通,聲可求氣,亦可傳情」,從而形成強烈的語感:「言皆若出於吾之口,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因此,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想其意的朗讀,自然就成了語文教學方法體系中的「讀占鰲頭」。
「讀」在語文課堂上越來越「熱」,這比之閱讀教學多分析、少朗讀的情形,實在是一大進步,但也不難發現「重視讀」這一理念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有不可忽視的「誤區」,嚴重影響著閱讀教學的健康起步。概言之,有如下三大弊病:
一是唱讀現象比較普遍。在低年級課堂上,經常會聽到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書,形成有節奏的唱讀,破壞了正常的話語節奏,影響了整體閱讀感悟。二是朗讀只求形式不求實效。在課堂上朗讀形式花樣繁多,但朗讀教學質量低下,不管是哪種文體,都只是低層次的讀響亮,讀正確流利,缺乏對學生感情朗讀的具體指導。三是朗讀指導機械匱乏。在課堂上,有些老師不注重引導學生從課文情境入手去激發學生的情感,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教師不知道讓學生實現「讀出感情來」需要「教什麼」,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心體驗;只重表層的技巧,不重語言的內蘊。有的學生刻意模擬角色的聲音,讀得怪腔怪調,反而削弱了語言本身的表現力。
上述種種不良現象的存在,使得朗讀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軟肋,這不是語文教師不了解朗讀的重要性,而是忽略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如何走出這種「無效朗讀」的誤區,還朗讀教學於精彩呢?
一、少齊讀,多自主讀
李伯棠先生在《小學閱讀教學簡論》一書中說:「在課堂上要少齊讀。因為
在感情處理上不能強求一律,同時也可防止濫竽充數的現象。」的確,經常齊讀,不光易於形成唱讀的不良習慣,而且也不利於做到一邊讀一邊想,不利於學生根據個人體會對課文進行不同的感情處理。
閱讀是學生個人通過語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種活動。閱讀的速度應由讀者自己根據情況適當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讀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則可以讀得慢些;有些含義深長的句子還可以停下來思考思考。如果把全班學生捆在一起齊讀,勢必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到與別人協同一致上,就像一列橫隊向前齊步走時,每個人都要左顧右盼,以求步調一致。學生在齊讀時是如此心態,哪能顧得上體會語言文字、讀出思想感情呢?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朗讀訓練主要應採取自主讀的方式。尤其是自學性朗讀,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發現:一個班級里,朗讀水平很高、能打動同學和老師的學生是極少的,大部分學生的朗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或讀多,或讀少,或讀錯,或讀倒了;或斷斷續續不成句段,或缺少情感沒有起伏。這就必須有教師的悉心指導和熱情鼓勵。在學生沒有事先自主性參與的前提下,就要求學生做朗讀展現,使大部分學生不敢或不願展示自己。而如果教師在讀前先設定一些「挑戰性」的目標,如「誰能把這段話讀通順,誰就是一個小小朗誦家」等,這樣抓住了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喚醒了他們心底里渴望成功的願望,「不用揚鞭自奮蹄」,就令學生在追求的過程中調動起了朗讀的積極性,從而在自主朗讀中讀出感覺,讀出味道來。
二、少講解,多示範讀
徐世英先生曾對講解和朗讀做過精闢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
綜合;講解是鑽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推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給作品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徐世英《談談朗讀教學》)
的確,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可看到這樣一種尷尬的場面: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
朗讀的要領後,要求學生站起來朗讀,而學生的朗讀效果卻不很理想。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弱,碰到一些長句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往往會讀破句或讀不出應有的語氣。如《兩只鳥蛋》中有這么一句話:「媽媽看見了,說: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一位老師在指導朗讀時先讓學生說說媽媽說這句話時要讀出怎樣的語氣,然後讓學生用著急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可一連叫了幾個學生,都讀不出著急的語氣。學生不急老師急了,她說:「如果我是小男孩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鳥蛋,我一定會這樣說。」說完她就自己示範朗讀,沒想到學生都為她鼓掌。她高興地問學生:「為什麼給我掌聲?」有學生說:「你讀媽媽的話時皺著眉頭,又說得那麼快,我也感到著急了。」又有學生說:「你把『一定、焦急不安』這些詞讀得很重,我感受到媽媽真的很著急。」隨後,她又請學生來朗讀,學生個個從神態到語氣都表現出了「著急」。
可見,好的范讀能以聲傳情,以聲啟智。在學生的朗讀達不到老師標准時,老師該怎麼辦?老師何不抓住時機,親自露上一手。讓老師充滿激情的范讀來打動學生的心,用老師的情感來激活學生的情感,用老師的激情感染學生的激情,在老師的「以『聲』作則」的帶動下,學生就能辨析自己與老師在語音、語調和情感上的差異,從中領悟正確與偏頗,語感也就悟出來了。這時老師的范讀,好比教練指導運動員投球、跳高做的示範動作,具有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作用,這比純粹地告訴學生要讀出什麼語氣效果要好得多!當然,教師也可以用放錄音的辦法或讓朗讀好的學生來范讀。俗話說,先入為主。教師抓住啟蒙階段,對學生施以正確的朗讀訓練,對以後的語文教學可謂功莫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