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農村小學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益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大幅度大面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回顧過去,我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促進兩個轉變:
一是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管理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校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3名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教師一律安排到邊遠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當前,我校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課改經費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師資隊伍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久而久之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校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推行「321開放性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3個允許:允許學生插嘴、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2個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1個寬容:寬容學生的過錯。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5%的預算經費必須足額用於安排教師繼續教育。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一定的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金牛鎮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⑵ 在哪裡能夠找到一些國內優秀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講課視頻呢,有資源的朋友可否百度雲分享下,萬分感激!
其實你可以來看看易直播的,免費的手機直播APP,它有一個話題功能,可以在裡面找到教育話題,裡面有很多相關資源,都是免費查看的。
當然你也可以加入他們,發布自己的直播,交到更多好的朋友。
⑶ 剛剛考入一個小學當老師,想尋找一個可以備課的小學資源網站
哈哈,原來現在的教師是這樣教學的,這個嘛太難我不知道
⑷ 農村小學教師怎樣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農村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雖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兒童,這並不意味著內父母不重視孩子容,其實,很多人也非常重視教育,很多孩子都被寵壞了。其次,農村人現在的老師都非常挑剔。三,孩子本身可能存在殘酷的風格,教師要嚴肅一點,但並不意味著毒打孩子。如果你是嚴重的虐待兒童,可上訴到父母。你必須推理。四,學生可以聽好了,這個問題可能會接受慢,你必須學會要有足夠的耐心。
⑸ 比較好的教師招聘網站都有哪些呢中小學老師資源比較多的
教師招聘考試網
⑹ 如何有效推進農村小學校點整合優化教師資源結構
整合優化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是當今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比較符合我市的實際情況。近年來,我市農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民收入逐年增加,鄉村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方便,完全具備撤並調整農村小學布局的條件。為此特別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調整學校布局,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加強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建設。建議市政府要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實事求是做好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的通知》精神,從長計議,統籌規劃,制訂工作方案,按人口分布、增長和流動規律劃分片區,從地域、地理、交通、人口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等條件出發,把調整撤並與建設寄宿制學校相結合。加強鎮級寄宿制學校建設。小的鄉鎮著重加強鎮中心小學建設,建成鎮級寄宿制中心小學,大的鄉鎮除重視建設鎮級寄宿制中心校外,可以3-5個村委會聯合開辦若乾片區的寄宿制學校。通過撤並一些規模過小、辦學質量差的學校,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實現規模辦學,逐年逐步改變我市農村小學多、散、小、破的現狀。這一點,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全省教育移民工程示範點臨高縣的做法:臨高全縣原有農村小學214所,其中完全小學114所,教學點100所,平均每個鎮有20來所小學,農村基礎教育面臨著與我們同樣的難題。2006年臨高縣抓住省政府農村小學改危攻堅的契機,重新調整農村小學布局。通過向省開發銀行貸款和有效集資、捐助等途徑籌集資金,集中資金重點投入建設鄉鎮寄宿制中心小學。共撤並40所麻雀型學校,在10個鎮中投入3200萬元完成8所大規模寄宿制中心小學的建設,實現了全縣萬余名農村孩子的就讀大轉移,使農村小學生真真正正的告別了低矮、陳舊、破爛不堪的教室,走進環境優美,師資配備充足,教學設備齊全,課室寬敞明亮的現代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使得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見,整合優化教育資源,調整學校布局,創建寄宿制中心小學的教育移民工程不僅是破解目前農村基礎教育辦學難問題的好辦法,也是推動我市農村小學教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2、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優先保證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建設。市政府要根據《教育法》規定,進一步完善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投入體制。按照「兩個提高」、「三個增長」足額撥付教育經費,確保財政用於農村小學教育事業費的增長。要集中資金辦好寄宿制中心小學。建設寄宿制學校雖然一次性增加學校建設費用,但從長遠看,減少教育的運行費用,實際是降低了政府辦學成本。市政府要積極統籌建設資金,教育、財政、發改、建設等有關部門要努力向上級部門爭取教育資金,將校舍維修改造專項經費、危改資金等專項資金集中使用辦好中心寄宿學校,不再以「撒胡椒粉」方式分散資金,優先解決鎮中心小學和片區完小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教室、宿舍、食堂問題,對擬撤並校可不再投入。要加快撤並學校資產的處置,將處置資金全額投入新校建設。或者充分運用教育集資、捐資、融資等政策,依法開展農村小學教育集資,積極鼓勵海內外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捐資助學,集腋成裘,支持家鄉基礎教育發展。同時,對貧困生的住宿、伙食問題,可採取政府出一點,「兩免一補」出一點,學生家長出一點,學校勤工儉學出一點,以有效措施保障貧困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3、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確保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教師隊伍的穩定。教師是推動教育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決定要素,要切實加強管理,確保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教師隊伍的穩定。一是要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類別的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和業務培訓,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和教書育人能力。二是建議市政府對上世紀70-80年代早期接班、頂替、民師轉正的農村小學教師,以女50歲男55歲年齡為限實行提前離崗,騰出空崗位在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招聘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優秀畢業生到寄宿制中心小學任教,逐步優化農村小學的師資結構。三是調整學校布局後,市教育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以整合、調配等方式保證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教師隊伍的穩定,減少骨幹教師流失。如適當提高教師的待遇;鼓勵城市學校學科骨幹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定教師晉級、升職、評優都必須有在農村小學任教經歷的規定等。 4、以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認識,不斷加強創建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宣傳力度。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教育興邦主旋律,堅持走教育興市之路。把調整農村小學布局,創建農村寄宿制中心小學工作作為政府行為,成立領導小組,分派工作組到各鎮摸底調查,掌握民意,要加大宣傳發動工作,市電台、電視台、瓊海通訊要就政府的農村小學布局調整設想及決心,創建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問題一一向全市群眾作具體說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教育引導全市群眾將思想統一到市委、政府撤點並校工作中去。在全市營造人人關心農村教育的氛圍。以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推動我市農村小學教育全面發展。
⑺ 如何開發和利用小學科學教學資源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指出: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其一,是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多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學習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其二,是課程必須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為了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新課程這一基本理念,開發與利用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重要性便愈顯突出,在實施過程中,如果教師們對學校、家鄉的資源利用得當,會易於培養學生愛科學、愛學校、愛家鄉和愛祖國的情感,進而形成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價值觀。可見,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提高科學學科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
科學課程改革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以培養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逐步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看問題、想問題。在科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開發與利用好科學課程資源是一個關鍵環節。《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中在闡述科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提出課程實施的建議時便多次強調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為了使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共獲得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利用與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科學教育的課程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要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社區成員的積極性,並根據農村和城市學校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開發與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共同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與發展。其實「課程資源」並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生事物,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利用了很多類型的課程資源,如教材、實驗室、圖書館、網路、軟體等。針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特點,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對小學科學課程的實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其開發與利用的科學性首先應該體現在有一定的目標性,要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服務,要有利於達到小學科學教學目標,有利於豐富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利於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
根據小學科學課程目標和新課程理念,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應具有以下特性:(1)生活性,即課程資源內容的選擇應與小學生現實生活密切聯系,且能引起學生強烈興趣和需要、喚起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究慾望。(2)探究性,即課程資源的開發要能夠支持學生的探究活動,有利於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能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證據、進行實驗等探究,從而解決問題。(3)開放性,即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體現在內容上,而且應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時空,學生探究學習可以在課內或課外,探究場所可以是學校、家庭或社區,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進入學校,步入課堂。它的許多優點在很多學科早已得到了充分體現,諸如,模擬性強、可操作性強、能提供海量的網路資源、具有先進的智能性等等。這些優越性,也為科學學科搭建了寬廣的教學平台,每一位優秀的現代教育者,都不會輕易放棄這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所以,在《科學》日常教學中,我們可將常規媒體與電教媒體有機的結合起來,合理利用,以達到優化科學課堂的目的。
1.現有資源的有效使用。
新教材的每一冊科學教師用書都配了一張光碟,裡面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以科學三年級上冊為例,這一冊的光碟里有水稻的生長過程及大米的生產過程,蝗蟲的身體構造及活動,天氣單元中的各種各樣的雲和各種各樣的天氣,古代的紙和書,古代的造紙過程,現代的造紙過程等等。在教學完《米飯的觀察》一課時,可讓學生觀看水稻的生長過程及大米的生產過程,不僅能使學生了解這些知識,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觀看水稻的生長過程及大米的生產過程後,明白大米的來之不易,從而教育學生愛惜糧食。教學《我來造一張紙》時,讓學生觀看古代的造紙過程,現代的造紙過程,既可讓學生了解造紙技術,擴大他們的視野,體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巨大作用,同時又可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的思想教育。其它各冊都可根據具體內容有選擇性的使用。
2.通過課件或視頻資料變靜為動。
科學教學中的有些內容是無法讓學生觀察到的。如:種子發芽的過程、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雖然學生親自種植了,但實際上他們觀察到的仍是一個靜態的、不連續的過程。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本人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利用網上下載的資料製成錄象和視頻教材,讓學生觀看,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他們無法觀察到的種子發芽生長、花蕾綻放的過程及情景。在教學《形形色色的動物》、《形形色色的植物》時,本人也採用這一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為教材上所謂的形形色色數量的確是非常有限。而且有些動物我們的學生很難見到。在教學《運動和力》時,我將滑動摩擦實驗通過特寫鏡頭攝制下來,把接觸面的高低凹凸不平呈現在學生面前,物體相對運動時的接觸面摩擦過程就看得一清二楚,從而達到了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再如:像《日食和月食》製成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科學教材上有很多這樣需要開發的教學資源,當然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需要老師的文化素質,更需要老師的犧牲精神。
3.科學學習網站的開發、利用
專題學習網站是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而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資源。將科學教學中一些不便於直接觀察與研究的內容,或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內容等,分成一個一個專題,並以網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學習或作為教學媒體與資源用於課堂進行教學,是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和作用,進一步拓展科學教學資源的又一新的重要途徑。
如在教學《我們知道的太陽》、《愛護珍惜動物和植物》、《保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等內容時,我們可以將事先在網上收集的相關資料,按知識天地、學習方法導引、問題探究、學習效果評價、互動交流等類似模塊製作成學習網站,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可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協作交流等多種意識,從而達到更好地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應該積極開發與利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學生和教師資源。
多種多樣的資源為我們因地制宜地開發與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進行科學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須的時間、場地、物質和設備等資源為條件性資源;作用於科學課程,並且能夠成為科學課程的素材或來源,如科學教師、學科專家、學生、家長、社會人士,以及各種各樣的教學材料等為素材性課程資源。條件性課程資源是科學課程實施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些條件保證,就談不上科學課程實施的問題。與條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相比,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空間。其中,兼具條件性與素材性課程資源兩種性質的學生和教師在整個課程資源,特別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
1.努力開發與利用教師中的課程資源
教師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科學教師的素質水平決定著科學課程實施的程度。
小學科學課程單從知識體繫上講,包括了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標准領域,並強調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反映科學技術最新發展,涉獵的知識面相當寬廣;小學科學課程對教師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手段及教學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標准和要求。小學科學課程賦予了教師課程設計的權利和任務,加大了教師的創造空間。在知識結構上,要求教師要審視和了解各個學科和各個領域;在教學手段上,要能利用包括網路系統在內的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在教學功能上,要具有駕馭多種教學方式的能力等等。小學科學課程承擔著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重任,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科學教師的科學素養決定了科學課程資源的識別能力、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提高科學教師的素質與水平就顯得非常緊迫。所以實施小學科學課程,必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
對照這些標准和要求,許多科學教師的素質與之相差甚遠,特別是現階段小學科學教師隊伍並不理想,專職教師有限,兼職教師居多,不具備相應的學科背景,很難勝任科學教師的角色。因此,在課程資源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通過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突破來帶動其他課程資源的優化發展。加強小學科學教師的職前與職後培訓,提升科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這是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首要任務。
2.努力開發與利用學生中的課程資源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
建構理論認為:知識是靠建構而不是傳遞的。教學並不是簡單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幫助學習者從他們自己的經驗中去建構自己。因為知識建構是從活動中產生,所以知識是嵌入於活動中,我們無法將知識從經驗中予以分開,知識是在自己先前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學生的經驗實際上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和社會閱歷等,這是教學的起點,因為新知識的獲取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從而把學生的經驗與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統整起來。
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者愛好某種活動的一種強烈的傾向。他表現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人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發展起來的,需要的對象也就是興趣的對象。興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集中注意,愉快地、主動地去探究它。可見,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前提,是學習的源動力,是發揮潛質的誘因,是創造的先導。要想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須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
學生的經驗和興趣構成課程資源的有機成分,且學生作為課程資源具有不同於其他資源的特點——內生性,即可以使各種課程資源能動地產生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教育價值。所以要充分研究和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學習特點、學習需要、已有的經驗、心理認知結構和興趣,發揮學生作為課程資源的最大優勢。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日趨進步,教育本身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新課程和新形勢對我們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樹立新的課程思想和觀念,加強課程建設,在實施小學科學課程之際,加強對於課程資源問題的理論研究,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小學科學課程資源,是非常有意義的。科學教學資源是十分豐富的、隨手可得的,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勤於動手、勇於探索和創新,我們就一定能夠尋求到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更多、更好的途徑,同時也一定能更充分的利用好各種豐富的科學教學資源。
⑻ 小學教學資源包括哪些
太多了
⑼ 小學數學 老師 怎樣利用家長資源
為順應時代要求,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在工作中引進家長這一教育資源,通過充分開發,有效利用,從而推進家校共育,發揮班級教育的合力,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那麼在班級工作中,我們該怎樣引領家長走進校園,走進班級,愉快而又無悔地為我們獻計獻策、傾囊相助呢?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盡量採取有效方法,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由於每對夫妻只有一個孩子,望子成龍的家長會自覺或不自覺加入到強加教育的行列中,而對小學教育不甚了解的家長認為強加教育就是讓孩子學得越多越好,如能背多少詩詞,能識多少漢字,能做多難的奧數。家訪中我們也發現,較多的家長只重視孩子智力因素的培養,片面開發孩子智力,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針對這種教育觀,我們邀請家長來校觀察孩子的一天學習生活情況,使家長初步認識到學校教育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對孩子實行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幫助家長逐漸轉變教育行為,提高家長的教育技能,從而讓家長(二)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這里所說的教育意識是指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生活中的一切因素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比如,同樣是帶孩子散步,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少,而有的家長則會及時與孩子聊天,讓孩子談一談一日生活情況:今天過得怎樣?什麼事使你開心?今天你向老師提了哪些問題?等。針對家長文化素養、教育意識等因素的差異,我主要採取了家長會、家長專欄、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三)指導家長採用有效、適宜的教育方法。比如,愛聽故事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只是機械地講,孩子被動地聽;而有的家長講故事時繪聲繪色,常常講到某個段落就嘎然而止,把後面的情節留給小聽眾自由想像,長此以往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好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在家長會上,我通常會潛移默化地給家長講解課標要求的理念,讓家長知道,班級是大家的,班級建設要靠大家一起來努力,每一個家長都是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參與者,增強家長參與管理班級建設的意識。家長會上,我的真誠獲取家長朋友的認可,也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知道為班級出力的重要性。尤其在開學初,我給每位家長朋友寫了一封信,將自己一學期班級工作開展的設想和大家一起協商,讓家長了解一學期的班級工作外,也旨在請家長群策群力,共建我們的班集體。最後,我分析每一位家長以及每一封回信,看見有價值的回信進行再溝通,一直引導他們不知不覺已經開始在為班級出謀劃策為止。實踐經驗告訴我:要合理開發利用家長資源,班主任首先要進行必要的理論學習,使自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其次還要有正確的工作方法,尊重家長,溝通家長,使家長樂於交流,讓其意見變為班級的具體行動。再則要讓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經營,教師理當身先士卒,只有當家長真正感受到教師的無私奉獻與苦心經營後,家長才有可能與教師建立起真正良好的夥伴關系,這也正是開發利用家長資源促班主任工作的關鍵所在。美國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家長對教師來說是寶貴的可用資源,他們會主動花時間輔導自己的孩子,幫助教師列印材料,並就某一個主題和孩子分享他們的經歷。另一方面,孩子對學校的態度通常受到家長的影響。當家長對學校和學校的教師感到滿意時,他們的孩子就很有可能遵守學校的規則,在學校有良好的表現,並對學校的鼓勵和支持有積極的反應。由此可見,家長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資源,而如果利用家長資源進行班級建設,將也會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畢竟依靠家長的力量去進行班集體建設,可實現教育的相互銜接、和諧融合。下面我談談幾年班主任工作的嘗試,我對於家長資源開發及利用的實踐與思考:(一)家長是班級的管理者,密切聯系家長,共同研究。班主任在積極開展家長資源共建班集體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做好家庭與學校聯系紐帶的強烈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力求將班主任的工作情況,及時通報給學生家長,並努力創設條件,讓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的管理當中來,讓家長做班級實實在在的管理者。具體措施有:2、採用家校聯系卡。這不僅適用於班內的困難學生、中等生,還適用於優等生。不要把家校聯系卡當作是告狀的狀書,它應該是家校溝通的橋梁。通過它,讓家長和老師都能全面地正確地認識孩子,從而因材施教。3、創網路家校通。這是目前班主任與家長之間最便捷的一種聯系方式。班主任可商定好時間,約好家長在網上交流探討班級體的建設,讓家長與自己共同研究探討班級管理建設好的方針政策。也可在班級網站中開設班級建設你我他專欄,方便家長不定期留言關注。總之,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地思索探索。(二)家長是班級的教育者,參與班級班隊活動課,共同探討。班級建設中,不是教師孤軍奮戰,而是教師與家長攜手共育。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傾吐自己的心聲,要求家長與教師聯手全面地關心孩子的成長,並讓家長就如何豐富孩子的生活,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獻計獻策,沒想到,我的倡議得到了家長的熱烈反應,他們的積極性很高。第二天就有一位家長自發設計了一份家長特長進課堂的登記表,印發到每一位學生手中,讓他們帶回家讓家長填寫。在表中,家長們有的寫道能為學生做電腦初級知識的講座,輔導學生怎樣上網;有婦產科醫生家長寫道願意為學生上我是這樣來到世界的生理健康教育課;有在環保局工作的家長願意給學生上環境保護課;有民政局的家長願意來班級宣傳關心殘疾人的課;有做風箏買賣的家長願意給學生講解怎樣製作風箏;有部隊里的軍官家長願意給學生上軍事知識的課;有的寫道能為學生做普及法律知識講座,有的寫道能帶學生到現代化的農村卻看一看,住一住,有的寫道能帶領學生參觀開發區,有的寫道能帶領學生進行籃球比賽有一位家長在表中寫道:我沒有什麼特長,也沒什麼關系,但我能為孩子的活動作後勤工作。家長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讓每位家長都成為學校不在編的教師,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建立起學校家庭合作教育的同盟軍,使家長成為班級教育的合作夥伴,共同擔負教育的重任,增強教育實效。在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提高了。不同的知識結構也為孩子們打開了廣闊的視野,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激發孩子對各種知識的濃厚興趣,更增強他們對不同職業深層次地理解。讓家長成為班級的教育者,參與班級活動課,我欣喜地發現班級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共同語言變多了,感情得到了升華。特別是由家長做講座,學生聽起來感到特別親切,也真切地感受到家長中能人輩出,榜樣就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要想在社會立足,要想有所作為,必須靠不懈的努力。通過活動,也讓班級學生對自己的父母有了更全面地認識,也更懂得尊重父母,他們由然地相互評論著父母的優點。同時,小朋友自身的自豪感、自信心也得到增強。(三)家長是班級引導者,引導班級正確輿論,共同成長。我班就曾有一個特別愛說臟話的孩子,而且在全班造成了不良影響,在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有段時間班級里很多孩子都會不自覺地隨口一句臟話,作為班主任的我總是自己想盡法耐心教育,然而效果並不明顯。殊不知,我忽略了對一個人的培養,是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所承擔的應該僅僅是孩子成長教育的一部分。任何教育都無法替代家庭教育這一重要部分。而我們的家長團隊正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教育者。所以,意識到這一點,我便及時利用家長這個有利的團隊資源。所以,在一次家長來接孩子放學時間,我請來家長,把孩子的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告訴家長。家長反應默然,當著全班孩子的面,和藹可親地對著孩子說了一句:你咋個這種記性呢?媽媽告訴過你,隨便說臟話的孩子,人都變臭了,看看這么多的同學看到你這樣,多害羞啊!孩子摸摸自己的腦袋,不好意思地說:好了,媽媽,別說了啦!。這時,我趁熱打鐵,對全班同學說:孩子們,某某同學今天已經改正說臟話的缺點了,你看在家有他媽媽監督幫助他,在學校咱們也一起禁口不說臟話,一起改正好嗎?果不其然。班級的孩子還真換來個樣,說臟話的沒了,班級也有了更好的輿論氛圍,更加和諧融洽了。由此可見,教師雖有有教師的教育方式,他面向大眾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有形。而我們的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也有他們的個性教育方式。如果教師不及時溝通,取得家長的通力合作,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將是脫節的,游離的。沒有溝通,各行其道,單一的學校教育和脫離家長資源教育必將因為教育者不全面了解孩子而導致教育的失敗和無助!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表面上看來是一種個體的勞動,但本質上是集體協作的勞動。合理開發利用家長資源,發揮班主任的紐帶作用,是班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在實際工作中我更體會到:只有相互理解、懂得包容、願意合作,教師和家長才可能相處愉快,家長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在班級建設中的主動性。而多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家長工作,更能增強家長們重視共同教育的意識,促使家長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從而積極主動地走進班級、走進校園。花有花的光彩,葉有葉的榮耀,而根也有根的驕傲。班主任就是根的事業,它沒有花的耀眼,果的豐腴,有的是無怨的奉獻和深沉的躬耕。特別是現在做班主任,光有愛心、責任心那隻是底線,時代又賦予了班主任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班級工作者,我們更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更新教育觀念,開發身邊有效的資源,促進班級體的建設。如家長資源就是促進班級體建設的一片沃土,值得我們班主任去開發和利用。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反思總結。
⑽ 舉例說說小學教師哪些途徑和資源曾較好地促進了職業發展
網路平台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