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黨員教師思想觀念淡薄工作積極性不高怎麼辦
先找對你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工作負荷太大,個人價值不被認同,待遇和福利太低,同事關系不和諧,公司或者上司與自己價值觀念發生沖突。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個個擊破,心態是左右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也是避免「情緒枯竭」的可靠保證,而積極的心態在於自我調適。在職場久了,工作不可避免變得重復、枯燥但積極的人可以不斷變化思路,採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創造更好的工作流程,從而或者更好的績效。還有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調適到輕松的工作模式和狀態,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我們很容易陷入慣性的思維和狀態,按照既定被工作推向前走,越是這樣越低效,越容易滋生倦怠。提高效率取決於控制和管理,每天上班前,你可以利用三分鍾時間,講當天要處理的事情按照具體的內容和重要的程度進行分類,統籌安排,節省時間,不必請力親為的事情,盡量交給別人,始終讓自己保持一個輕松的狀態。另外,處理工作也得講究先難後易,將特別棘手的問題提前解決。久在職場的人,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知識和技能難免欠缺,你要不斷的解決新問題,必須花時間充電彌補,以輕松應對各種競爭和壓力,自己的人際關系是否緊張,導致原因是什麼,需要從哪些方面修復....如此種種,只要靜下心來,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答案,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保障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環境。每天花三分鍾想想這些問題,緩解和調適,你的壓力就會釋放,工作積極性就會回來。
2. 學了指南後對老師的教育觀念有什麼轉變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不為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轉移,教育工只有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搞好教育。歷史經驗證明,教育規律早在人們認識它之前,就已經存在並起作用了。遵循它,教育事業就發展,就前進,就成功;違背它,教育事業就受挫,就倒退,就失敗。例如,伴隨1956年、1958~1960 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躍進、大發展」之後的「大調整、大收縮」就是因為違背了「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互制約的規律」而遭致的重大失敗與損失;而 1981年以後國家制定的大、中、小學工作條例,由於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規律,因而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教育學系統地剖析了教育現象的不同層次和各個側面,揭示了教育領域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如能自覺地在教育實踐中按規律辦事,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國的教育學以馬列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發展、變化、唯物、辯證、動態的觀點為指導,去分析、認識與把握教育現象及其本質屬性。因此,學習教育學可以使我們逐步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觀,提高我們投身教育實踐的自覺性、積極性與預見性,也能使我們在各種錯綜復雜的教育實際中堅持正確的方向,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有人說:「不學教育學,照樣能上課。」當然,現實中這種現象雖然存在,但是否學習教育學,掌握教學規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影響很大。因為,上課有好壞優劣之分。一個卓越而成功的教師正是藉助教育學的理論睿智,敏銳地觀察課堂上學生心理活動的脈搏,恰當地利用科學的教育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點燃」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活潑,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有教的規律,「學」有學的規律,各門學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點與規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學「雙邊活動」,需要對許多因素進行綜合、協調,使其發揮整體效應。有的教師上課,不能使學生心領神會,學生愁眉苦臉,搖頭嘆息,既窒息了學生的求知熱情,又壓抑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關鍵就在於教學是否符合教學規律,教師是否善於科學而巧妙地將教學規律應用於教學實踐,並按照教學規律,緯勺約旱慕萄б帳醴綹瘛?p>有位小學特級教師從來不把孩子當作一隻空口袋,拚命往裡灌東西。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啟發誘導上,讓孩子們有的時間發展已有的知識,發展記憶、想像和理解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識。如「祖國」這個詞比較抽象,很難用一言半語講清楚。她問學生:「哪個小朋友知道祖國是什麼意思?」一個小朋友說:「祖國就是一個國家。」又問:「到我們學校參觀的客人中有日本朋友,美國朋友,日本和美國都是獨立存在的國家,我們能不能稱它祖國呢?」好多孩子同聲回「不能!」另一個小朋友舉手回答說:「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她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並且畫龍點睛地指出:「對,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是我們爸爸媽媽、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
又如「顆顆穗粒多飽滿」這一句講解過後,她要孩子們用「飽滿」一詞造句。有的同學說:「麥子長得飽滿。」有的說:「豆角長得飽滿。」她忽然走到教室門口,轉過身來,胸脯略微挺了一挺,兩眼炯炯發光。她問學生:「你們看,老師今天精神怎麼樣?」大家不約而同地回答說:「老師精神飽滿。」她接著說:「讓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麼樣。」孩子們也挺起了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飽滿」這個詞,大家不僅懂得了它本身的含義,也懂得了引申的意思和用法。
三、掌握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想品德決定著今後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隨著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給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諸多新的矛盾和許多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而且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並且把兩者辯證統一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不良影響的「抵禦」與「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培養目標。
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外界影響,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只有掌握德育過程的特點與規律、原則與方法,並將其建立在社會發展需要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科學基礎之上,才能使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按照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長,學生才可望成為具有健全個性、奮發有為,德才兼備的新一代。
在帕夫雷什學校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年級的新生格里沙,由於母親工作忙,開學第一天來上課時,耳朵沒有洗干凈。在第一節課上,女教師發現格里沙的耳朵很臟,就叫他站起來給大家看,把他作為典型,教育其他學生要愛清潔講衛生。教師這種粗心大意的做法,使格里沙的幼小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傷。在這以後,每當上這位女教師的課時,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著他的耳朵,抬不起頭來。這種反常的心理妨礙孩子集中精力聽課,所以對女教師所教的算術和閱讀課,格里沙都學得很差。女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措施所產生的後果卻毫無覺察。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學習不好的原因歸罪於他上課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並多次進行指責。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負擔。結果,格里沙的算術和閱讀只得了「2」分。格里沙終於忍受不住了,他流著眼淚向母親傾訴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親向學校要求調換班級。學校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後,同意將格里沙調到其他班級。後來,就是這個被女教師認為學習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級時,在數學方面表現出極大的才華。
女教師在教育方法上的錯誤在哪裡呢?就在於她對兒童的自尊心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當她把格里沙在全班面前「示眾」時,她完全不了解這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創傷和精神上帶來的痛苦。以後,她對孩子的指責,更加重了他的思想負擔,以至嚴重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阻礙了孩子智力的發展。當初這位女教師完全可以採取正面教育的做法:她可以找一個衣著整齊、手和臉洗得干凈的學生,叫這個學生站起來給大家作榜樣。而對格里沙,只要注意地看他一眼就行了。
四、建構教師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實際技能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既是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與技能技巧、適應教師職業需要的必要條件,又是教師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煥發創造精神的根本保證。正如一個缺乏堅實古文基礎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考古學家一樣,一名沒有深厚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既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又需要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還需系統的教育學科知識。只有三者兼備一身,合理優化,才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課程結構的弊端之一,就是只在本專業一個點上掘井。這種掘井式的知識汲取也許對學術研究是必要的,但作為一種教師的培養模式只能導致知識單一,視野狹窄,很難適應教師職業的要求。
在西方發達國家培養教師的綜合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院中,教育學科的課時數,在各門課程課時總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美國有的高校佔30% 以上,有的達到50%;英國甚至達60%;日本約佔19%;前蘇聯大致佔25%。這說明,教育科學特別是教育學是師范生最佳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3.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育思想觀念上有何轉變求解
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人們對教育的理念、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課堂結構、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考試與評價制度等都要來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這其中,新課程理念的形成尤其是關鍵,亦是首當其沖的。具體來說,有以下轉變:
首先,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與新課改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說起;教育觀念轉變,許多困難都迎刃而解。當前,中小學教學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觀念尚未獲得根本轉變,教學改革成效不顯著。因此,在本次課程改革中,我們要提高認識,來一次教育觀念的啟蒙運動,真正把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統一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上來,統一到新課程方向上來。
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本次課程改革不僅僅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還要改變教師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關系成為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動學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模式上應該充分體現三為主,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局面。教師從幕前退到幕後,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學會傾聽,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與知識相遇的情景,讓學生與知識對話,創造出新的知識和文化,而非抑制和抹殺學生的個性、靈氣,讓教師成講師,學生當廳(聽)長。
第三, 轉變過去只重視知識和技能的觀念,由單純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重宏揚人文精神,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教師要更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把握其精神、情感所向,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
在新的課程理念背景下,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被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首先,內涵變得豐富了。新課程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從橫向角度看,這三個要素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們構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的相對完整的畫面;從橫向角度看,這三個要素具有層次遞進性,它們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心靈連續體。其次,情感、態度、價值觀本身成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活動必須以人為教育對象,致力於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滲透到課程教學內容中來,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第四, 突出學習方式的改變,切實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學習方式較之於學習方法是更上位的東西,兩者類似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更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
4. 如何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關鍵
新課改下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的問題,筆者從三個方面淺回談了新課改下教答師思想觀念轉變的幾點看法:(1)轉變落後的教學思想觀念,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2)轉變只教課本知識的眼前教育思想,開展創新教育;(3)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實行自主合作學習。
5. 當今小學班級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一、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自身因素。
1、思想觀念陳舊。
由於受傳統落後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導致在班級管理中把學生當成被管束的客體。班上大小事務均由班主任一手操辦,抑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沒有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班集體,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班集體,也就不可能形成高效運轉的班級管理機制。必須有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班級事務管理,才能使他們在具體實踐中受到教育。
2、能力有限。教師的專業能力對教學是不可缺少的,有促進幫助的作用,但專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上應該體現督促的目的,貼和教材、把握基礎的特徵,既有基礎性的多能,又有專長性的專一。
(二)社會因素對班級的影響
良好的社會環境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從而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大環境中不可避免的陰暗面,也會給學生造成消極的影響。
2010年3月23日,南平鄭民生殺8名小學生。
2010年4月12日,合浦男子砍死8歲小學生。
2010年4月28日,雷州男子砍傷16師生。
2010年4月29日,泰興男子幼兒園內砍傷32人。
2010年4月30日,山東濰坊男子小學內錘傷5人後自焚。
2010年5月12日在陝西省南鄭縣山口鎮幾名歹徒窮開著一輛麵包車凶惡及的闖入一所位於山口中心衛生院附近的民辦幼兒園後揮刀亂砍,幼兒園老師的母親當場被砍死,兩名幼兒老師被砍成重傷,20幾個3-6歲的兒童被砍死砍成重傷!
這一切現象使得學生的心裡產生陰影,對社會產生恐懼,從而嚴重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感受與參與程度,影響到學生的個體社會化和個性發展水平,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成效與質量,也有部分行為偏激的學生效仿
(三)小學生自身心理生理特點所致。
作為參與班級管理的主要對象以及和諧發展的主要個體,小學生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首先,小學生的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發育得很快,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同時因為他們的自製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在學習活動中,雖然開始時勁頭很足,但卻往往虎頭蛇尾,不能持久。使他們本身在班級管理中需要有耐心的引導與培養,而不能操之過急,求全責備。其次,因為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必定良莠不齊,一些學生的落後思想與消極心理都對班級管理以及其自身的和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四)家庭影響。
由於小學生的模仿性比較強,因而家庭對他們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比較多,孩子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習慣,因而就更應注意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轉變教師觀念。
班級管理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應該是以班級為活動載體,提供和創造學生主動成長的機會,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徵,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去感知、體驗、判斷,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班主任老師理應成為新形勢下學校班集體建設的引導者、協調者、合作者,必須擺脫陳腐的傳統觀念的束縛,克服主觀意志決定一切的偏向,實現兩個看:一看時代和社會賦予教育的新的重任和要求,二看學生在這個大環境中的狀態,變化和發展趨勢。不斷地創造機會,盡可能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成為班級的主人,體現出班級教育的實效性。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看作是發展的人,是獨特的人,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辯證地分析「社會環境」與「班級環境」的相互關系。
班級小環境的教育必須適應社會大環境的需求,同時又要克服和抵制大環境中的消極面給學生可能造成的腐蝕和侵襲。這樣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新形勢下的班集體建設,學校和老師應為學生的和諧發展提供和創造寬松、民主的教育空間。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使班級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三)要有愛心和責任心。
當班主任難,當好班主任更難。面對性格不同、思維不同、家庭教育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生,這就需要班主任細心,有耐心、有恆心,有責任心,需要忘我的熱情,不斷地引導和培養學生。
三、具體策略。
那麼,如何具體實踐,通過班級管理來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呢?
(一)要實現「四大轉化」
如果說班主任工作是一種極有創造性的工作那是絕不為過的。面對的是一群精力極其充沛與旺盛的學生,他們心中少有「准則」,過分信仰自我,每天都喜歡製造一些新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竭盡全力地用心思考轉化的突破口,極其耐心地做著四個方面的改變。
1、改變班風。我對班級學生做了靜心的跟蹤分析,利用家校聯系等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建立了學生的個性分析檔案,利用這個班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我與學生合作完成了《班級管理條理》的修訂,實行了力度較大的班級自主化管理。既使學生得到了尊重與常識的需要,又使學生得到了約束與監督的控制。我有意拉大了個人競賽中加分與扣分的額度,在班級中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個人競賽,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愛校愛集體的情結得到了強化,所以班級真正形成了「班榮我榮」的良好風氣。
2、改變態度。許多學生卻有些自以為是,喜歡標榜自我,愛耍小聰明,這一類學生大多是班中學習成績相對較拔尖的學生。還有為數不少的弱勢群體,則表現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面對這種或者浮躁或者落後的學習態度,我的確是費盡心機。我為此專門召開「態度決定一切」、「責任重於泰山」的相關主題班會,在班級中反復聲明「過程重於結果」「態度重於成果」的評判理念,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受到挑戰意識的沖擊,並比較自覺地轉化為一種具體的行動。漸漸進入正軌後,我又加強了對作業態度,聽課態度等方面的考核,讓所有同學的一切態度都在比較規范的監控與管理中不斷改進。目前我班的聽課情況、作業情況,都有一定的好轉
3、改變習慣。好的習慣可以讓人終生受用,而不好的習慣則可以貽誤終生。當然好習慣的養成是要精心培養的。我曾開玩笑地在班中說,走進我們班,就如走進了一個鬧哄哄的菜場。為了培養他們認真早讀的習慣,我召開了全班動員大會,在班級討論中,讓學生充分認識早讀的要求與意義,並讓他們慎重地簽署了誠信協議書。為了糾正學生作業忘帶的習慣,要求學生人手一份每日作業備忘錄進行登記,這樣做好後,學生的習慣漸漸地有了大的好轉。
4、改變意識。學生固有的意識里會認為自己生來就是應該被管教的,而又常常不滿於被人管教的無奈。這種矛盾的思想使他們往往會習慣性地為自己的犯錯開脫責任。我接班後,向學生聲明了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即民主、自主的管理,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學生的自主教育。現實中我們的老師常常會陷於兩難的境地,比如看著不管很難受,看著管了又覺得吃力不討好,所以我倡導自主管理的真實目的還是為了避免矛盾激化。老師從觀念到行動處處強化自主意識,目的是要向學生證明你們完全可以教育管理好自己
(二)捨得投入。
班主任工作要做好不光要有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更需要捨得傾注心力。
1、投入愛心。可能是受到女兒讀六年級的影響,我對家長的焦灼和渴慕的心理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現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常常換位思考,如果就是我的孩子?這樣我就不會再安於坦然而將問題束之高閣,而會將問題轉化為成因、對策等一系列積極的思考。
2、投入精力。為了做到反饋及時、監督有力,我設計了一周考評表,每天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等常規進行考核,有時還要寫上自己的評語,對學生中考核不準確、自評不客觀的情況要予以監督和指導。建立每月的家校聯系單,開展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三)全面提升。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要讓學生真正信服於你難度是可以想像的。如果沒有學習和提升,自然就跟不上工作的要求。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不斷的摸索,而不斷的摸索也就一定能提高自己。
1、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水平。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要求自己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善於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怎樣用最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學生是一門精深的學問,這就必須要多方學習。學習的途徑是很廣的,可以看書,可以參加培訓,可以多聽學生的建議,但我想最重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向身邊的班主任學習,吸納別人成功的管理經驗。於是在自己遇到班級轉化中的棘手問題時,我也就有章可循了。
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選出得力的班幹部,構建學生自我管理的機制,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開展班級活動時,做到以下三方面,能有效地促進班集體的建設成效。
組建得力的班幹部隊伍。
我認為:首先,要認真觀察,慎重選擇。班主任首先要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其中包括查閱檔案,看其表現,聽人反映,觀其行動,從而盡量准確地掌握全班同學的性格特點,工作能力,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等等。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不能苛求十全十美;其次,切實做好班幹部的培養工作。沒有人是生來就會當班幹部的,班幹部隊伍組建起來之後還必須盡力進行培養,在短時期內樹立起他們的威信。培養班委幹部是一項經常性、持久性的工作,要培養一支好的優秀的班幹部隊伍,班主任不但要付出許多心血和汗水,還需要一定的管理藝術和專業知識。
(2)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班主任應將此作為班級管理的精神導向,並努力貫徹到班級管理的每個環節中。要求全班同學人人參與管理,人人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通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從而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及對學生的教育,都要經過學生的響應及接受,付之實施,才能使對班級的管理意願及管理目標得於實施,因此在班級的管理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採取師生雙向交往的方式,使對班級的管理及教育學生得到保證。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這一名言講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經常出現見「事」不見「人」,以處理「事」為主,成為教師強制管理班級的重要方式。這種班級管理是讓學生服從於「事」,順應於「活動」,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為按「號令」行動的一種工具。要想形成一個和諧發展的班集體,必須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為同學服務、鍛煉自己的機會。班集體建設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教育學生塑造學生鍛煉學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學生積極的參與。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才能使他們受到教育。
(3)加強學生自律意識的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令而行」的自我管理,即達到自覺遵守紀律,自覺履行職責,自覺完善自我的管理目標。為此,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生自律意識的教育。班主任首先要曉之以理,講請自律意識在一個人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大意義,它是保證一個人最終成就的關鍵。一個完全依賴於嚴格管理的人,即使上了名牌大學,而最終是很難有大作為的。而一個能自我管理、自律意識強的人,即使天性魯鈍,暫時達不到一定的境界,但他終將取得輝煌的人生業績。第二,班主任應加強學生自律行為的督察。以正面教育為主,應時時發現學生自律意識方面的閃光點,予以及時表揚,讓學生有樣可循。同時,班主任應在每周要求學生自我檢查,讓學生總結自己在自我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找出自律意識方向的不足,並擬出糾正的方法和預期的目標。長期堅持,自律意識就會增強,班級管理便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為了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增加自我意識,我要求學生「日三省吾身」——我今天是否做了有害自己的事?我今天是否做了有礙他人的事?我今天是否做了有損集體的事?三點反思,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念得多了,頑劣之性也就漸漸地得以克服。
(4)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的建設。
首先給學生明確的參與目標。目標具有導向功能,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在班集體的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體的目標變成為學生明確的參與目標呢在制訂班集體目標時,老師要讓每一位同學參與,即廣泛聽取每一位同學的意見和建議,經全班同學集體判定,制定成班級公約。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有利於內化成他們追求的目標,制訂出班級其他規章制度,同樣也要有學生參與,讓他們感到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是制訂者也是執行者、維護者。這樣,他們才能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
其次給學生提供可行的參與形式。參與意識的培養需要有一系列的實實在在又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參與形式。例如可在班級學生自主管理中實行值日班長制,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做班長管理全班日常事務的機會,讓他們在設計班級活動,維護班級秩序,處理班級事件中體驗到自己對班集體的一份責任感與義務感。
再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班主任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參與機會,使良好的參與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素質。因此,所以班主任要善於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時機,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應實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說「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從學生中來」,就是放手讓學生集體討論制定班級管理條例;「到學生中去」,就是讓學生不斷對照自己所定的條例來衡量檢測自己,通過量化打分,來鞭策自己,從而不斷進步。嘗試實行三區三制總控制管理方式。對於教室,實行「值日班長制」和「值日班幹部」制相結合。通過值日班長制,讓每位同學對一天的情況進行紀錄,通過這一行為,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使人人都能走上講台,人人都敢於走上講台;對於就餐區,實行桌長承包制;在宿舍區,實行寢室長負責制。所謂總控制,就是在對這三區的檢查中由每天的值日班幹部作宏觀的管理,從抽查、得分情況或值日班長的登記情況來對每一天進行量化打分,一周一統計,兩周一表彰。正是這樣的一套學生自己實施、自己監督、自己完善的班級管理體制,使我們班的四項競賽成績卓有成效,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
還要給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德國教育家赫樂巴特曾講過:「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這說明要搞好班級管理必須抓住韁繩,那麼,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韁繩和關鍵是什麼呢?我認為:以活動為載體,以素質教育為主線,就是搞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韁繩。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班級活動,進行素質教育,才能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
(5)開展班級活動實施激勵方式
班級活動能夠形成一種令人感奮的外界刺激。它能觸及學生的某種需要,並引起其心理活動的一系列反映,從而把他們潛在的尚未意識到的高層次的需要引發出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其把外界的刺激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在原有需要水平的基礎上,對較高層次的需要產生積極的追求。因此,在班集體活動中應實施有效的激勵:
①制訂計劃時,採取協商式激勵。班級活動開展之前要制訂周密的活動計劃,班主任事先就活動的內容、方法、步驟,提出一些問題或建議和學生們協商,發動大家出主意、想辦法。班主任對學生提出的合理意見、建議要盡量採納,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作用和價值;對一些未被採納的意見應作必要的解釋,並且應充分肯定其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尊重與信任是班主任教育情感的體現,被信任則是學生「內驅力」產生的催化劑。會使他們思想更活躍,心情更舒暢,行動更積極。
②開展活動時,採用授權式激勵。一位稱職的班主任,不在於他埋頭苦幹了多少具體工作,而在於他能在創造性的宏觀策劃、指導班級活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把組織實施活動計劃的權力交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特點的角色,使學生既是制訂者又是參與者。把權力交給學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它具有強有力的激勵作用。當然,把組織實施班級活動的權力交給學生,班主任絕不能成為局外人,而是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學生尚還年輕,畢竟不成熟,在活動中難免有考慮不周、實施不力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給予指正或扶持,切莫生硬地批評,要寬容、引導,幫助他們總結經驗教訓,取得「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這樣,能產生強有力的激勵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主人翁的作用
③總結活動時,採取褒揚式激勵。活動結束後,應立即進行總結講評,以褒揚式激勵為主,對所有學生在班級中的出色表現,甚至是點滴的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使每位學生都有「心滿意足」之感。運用褒揚式激勵,要求班主任要善於發現班級活動中每位學生表現出的可貴的精神品質和「閃光點」,要善於在對個人進行表揚的同時,對集體的力量、團結協作的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不僅能正確地認識個人的作用和價值,而且認識到一旦脫離集體,個人是微不足道的
總之,教師只要緊緊抓住學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時機,區別不同的對象,運用恰當的激勵方法,就會把教育者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心理需求;就會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現中,汲取營養,接受強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尋求更高更新的目標,從而爭取更大的進步。
四、班級建設成效
1、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
全校同學在政治思想覺悟提高之後,學習目的、方向更加明確,學習也更加努力。認真學習、刻苦學習現象尉然成風,上課聽講、反復思考問題、精心准備回答老師提問,虛心向老師請教,同學們之間互幫互學,取長補短,為祖國的強大,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觀念正在樹立。對於個別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班委會也對他們學習成績差在那一科或那幾科進行了仔細分析和排隊,並組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幫一、一對紅」的學習幫助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端正了學習態度。
教師創造平台讓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由開始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由為老師家長學變成了我要學,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開始敢想敢說,質疑問難,有自己的見地。在班級中,班主任尊重學生的意願,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和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自主發展的空間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展。
3、豐富了學生的在校生活
寓教於活動之中、寓教於樂之中,通過開展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活動來培養全體同學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取得思想與身體雙豐收,這一直是在班集體建設中班委會追求的目標。
在學習之餘同學們都紛紛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愛好長期堅持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打排球、籃球、乒乓球、踢足球等和節假日的文藝活動。各班班委會還組織同學們到社會福利院給福利院老人送關懷、清掃房間衛生、送去歌聲和歡笑聲的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都表現得積極主動,或打掃衛生或清理房間,或與老人們一起開展文娛活動,同學們的良好表現,受到福利院的老人們連連稱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完善自身的素質教育的效果。
4、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班幹部。
以人為本的班級民主化管理,使每個學生都成為管理班級的主人,從而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即注重強調學生道德內化中的主體性,通過其主體性的發揮,引導學生德行的發展,是學生主體性在正確方向上得到不斷升華的保障。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就成了調動積極性的最有效的手段。我班開展的值周班幹部制度,每周由幾個班幹部安排一定的時間負責學校的管理,有早讀管理、兩操管理、午休管理、衛生管理、安全管理等等活動,由值日班長檢查匯報,由班主任配合指導,讓學生真正全面地參與到了學校的民主管理工作中去,充分發揮了學生自我管理的才能。
班集體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在今後我們還應該更努力爭取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綜合力量來支持和發展教育,讓孩子們的明天成長的更好。
6. 如何改變教師落後的思想觀念
1.學習先進的理念,多接受新鮮事物,最好生活在經濟發達地區。
2.自我反思,要從內部轉變觀念。
根據波多納理論 教師成長=經驗+反思
7. 教育愛的內涵的思想特徵有哪些
從愛之主體來看: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愛,也包括教育決策者、教育組織版者、教育評價者權等對學生的愛,愛之主體囊括了貫穿教育活動始終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其中教師對學生的愛居於主體地位。
從愛之客體來看: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全面的愛,理陛的愛包含對學生身體和生理層面的關懷和愛護。比如說對學生健康的關心,安全的保護等,使得學生能夠茁壯成長,對學生學習層面的教育和教導。即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對學生要有信心,教導要有耐心。
(7)小學教師個人思想觀念現狀分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教育愛的表現形式相當豐富。教師欣賞、重視每個學生,對後進生更傾注期望;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學業上指導,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內心世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戰勝困難、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教師尊重學生獨立人格,不以個人的好惡來評價學生,對學生以誠相待,營造融洽的情感氛圍,使學生樂於接受教誨、奮發向上。
教師理解學生,當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發展等方面存在錯誤或產生困惑的時候,教師進行換位思考,多理解和幫助,少埋怨和批評。
8. 思想觀念和責任意識的散文
責任意識心得體會
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良好的文化素質啊,是扎實的基本功。不錯,基本功和素質是很重要。但我覺得,最最關鍵的,是責任心,強烈的責任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10000前面的1,沒有最高位上的1,後面的0再多也無益。有詩曰:「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惟有耕耘。」這是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自然流露。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表現為對學生、對事業的責任心。責任心促使教師熱忱地、自覺地投入工作。具有責任心的教師不需強制,不需責難,甚至不需監督和制度約束。責任承擔的廣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行為態度。不願承擔責任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冷漠的,他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有時反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善於承擔責任的人,工作往往處於被動狀態;善於承擔責任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熱心,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
敬業也不例外,「愛崗敬業」就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所謂「愛崗」就是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所謂「敬業」就是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教師的責任心是職業情感的基礎。當一個教師把愛崗敬業確認為自己的道德原則時,他就會產生對職業自豪感、榮譽感和幸福感。這些積極的情感又會使教師對工作表現出積極、熱忱和全力以赴的態度。責任心又是教師自覺地依法執教、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的基礎和首要條件。許多實例表明,缺乏責任心的教師不可能嚴謹治學,工作也不可能有積極性。所以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增強責任心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世界各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盡管由於民族差異,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各國都把愛崗敬業、忠於職守作為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的教師和教育家,無一不是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無一不是對教育事業具有深沉的摯愛並為之獻身的。陶行知就認為:責任心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條件之一。1919年他在浙江第一師范學校畢業生講習會上演講,提出新教員應具備5個條件: 1,要有信仰; 2,要有責任心; 3,要有共和精神; 4,要有開辟精神; 5,要有實驗精神。前蘇聯教育家魯普什卡婭說過:「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最重大、最光榮的職業。」加里寧也說:「國家和人民把兒童託付給教師們,這是把偉大責任加在教師們身上的一種重任。」這些名言,是教育家的崇高職業情感、職業責任的真誠表露。
教師的責任心不是轟轟烈烈地展示出來的,而是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中體現。教師職業需要熱愛,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對教育,對學校,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是一種內驅力,驅動教師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業務,隨時注意研究學生,並自覺地盡職盡責。教師如果熱愛學校,熱愛崗位,熱愛學生,便會把自己的艱辛與學校的未來,自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與進步聯系在一起,感受到辛勞的價值、為師的自豪和工作的樂趣。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會使教師勞而無怨,苦中作樂,保持對工作愉悅、專注的態度,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創造高質量的工作。責任心,還表現為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真。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擁有教師職業活動的主要時空,成為教師生活的重要內容。教師的責任心在教學工作中表現為:對全體學生負責;對學生未來負責;對學生所授的知識負責。
9. 教師政治思想表現考核如何填
一名老師准備參評市教學能手。要求領導為其寫一份政治思想表現考核。該同志各方面都不錯。要求對該同志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團結協作精神、集體觀念、敬業精神簽署具體翔實的意見。
10. 小學教師應該具有教育觀念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一、正確的人生觀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師不只是「教書匠」,更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引領者;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還應該是教育規律的研究者。其次,要樹立正確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個體,是可以塑造的人,他們是具有獨立的思想、觀點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和責權的主體。再次,要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在處理師生問題上,不能強調「師道尊嚴」,而要強調民主、平等、尊重和贊賞;在對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對待同行上,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相互合作,共謀發展。
二、良好的師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與其它的職業比較,教師的職業更具有其示範性、公眾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應該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修養。師德修養的核心主要體現在 「仁愛」,一個教師應該用心去教書,在教書的過程中尋找樂趣。因此,良好的師德修養,應該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教育、愛學生。你愛教育事業,你才會取得事業成功的樂趣;你愛學生,你才會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的探索,才能使學生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三、新的教育方法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社會的進步,要求教育不斷的發展、完善,新一代的教育方法也不斷更新。那麼作為新一代的教師必須拓寬自己的視野,在掌握寬厚淵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了解現代化的科技知識,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態度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刻苦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參與到教育科研當中,培養自己把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使教育科學理論真正發揮作用。在教育中勇於探索,創出一套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聽我們的課覺得有趣、有味,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覺地、認真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達到開發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的目的。
四、得體的言行,高尚的情操
小學生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因此,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細節問題,向學生展現自己高尚優雅的風度和修養,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