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中小學學校教學調研報告

中小學學校教學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1-01-11 06:34:50

⑴ 急需一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優輔差的研究開題報告

【分層教學提出的背景】
「分層教學」是一個永恆的教育科研問題。尤其是 90年代以來,許多學校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與研究,在培養尖子生與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試教育背景下行成的「分層教學」模式,已遠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為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從教學的組織形式到教學的培養目標都必須來一個徹底的轉變,因此「分層教學」的實驗與研究必將日益彰顯其重要地位,而且也將賦予重視個性張揚、追求人人發展、實現最優化教育等等新的內涵。
【分層教學作為研究課題的理由】
1.立足於客觀差異:眾所周知,民辦學校在生源的素質水平上普遍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在水平差異、能力差異和素質差異面前,只要你還繼續從事並且希望做好中學教育教學這個職業,你就沒有別的選擇,你就必須尋求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2.著眼於個性張揚:實施分層教學實際上是來自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呼喚。優層學生希望個性得到張揚,低層學生希望學有所獲。我們不能總是習慣於埋怨低層學生不肯學,其實他們本來也有同樣的知識渴求和知識慾望,大多因為我們的教學方式不妥,使得他們失去了獲取成功的體驗,久而久之便導致嚴重的知識缺漏和思維受阻,以至於不會學、不能學、不願學的惡性循環。
3.服務於課程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之際,形成面向全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不僅思想上要首先到位,而且在行為上也必須到位,否則就不能與時俱進。扎扎實實地搞好分層教學的研究無疑對落實新課標有著不可低估的助推作用。
4.效力於學校發展:作為民辦學校的石岩公學,無時不在面臨著學校能否持續性發展甚至是生存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總可以歸縮到兩點:一是生源的數量,二是生源的質量。而爭取生源數量取決於我們加工低層次學生的水平,爭取生源質量取決於我們打造優層次學生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層次教學的問題。
【課題預期成果及其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根據石岩公學創辦名牌學校的發展目標,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狀況,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必須緊緊圍繞素質培養與能力提升這個中心,我們期望通過「分層教學」的實驗與研究,構建民辦高中分層教學的模式,促進教學質量、增加生源數量,推動我校健康穩步地發展;另一方面,我們試圖通過構建分層教學的模式凸現石岩公學辦學的另一個特色,並且對民辦學校乃至其他各類學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導作用和借鑒價值。
【課題研究的主要觀點】
1.公平性原則——教育的公平理論認為,每個公民都享有公正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因此,應尊重學生個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適宜的學習條件,促進全體學生人人得到發展。
2.差異性原則——不同的學生在個性和行為上有相對穩定但又不完全相似的特徵,諸如智力、興趣、愛好、動機、氣質、情緒等。在客觀的差異面前,應因材施教,教學的全過程應採取靈活的、按層次施教的教學策略。
3.學習性原則——根據布魯姆掌握學習的理論,只要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95%的學生可以獲得成功。這就啟示我們從學生差異出發,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減小學生個體差異以至成功教育的目的。
【課題研究的重點和基本內容】
1.研究的重點:構建分層教學的模式。課題研究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著眼於備課、上課、作業、考試等教學環節的設計與落實。教學模式應突出針對性、實效性與可操作性,使學生在針對性分層教學的活動中,生動活潑的學習,主動和諧的發展。
2.研究的基本內容:本課題既有研究課堂教學過程的,也有關於學科訓練與學法指導的,還涉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等等方面,呈現多層次、多角度、多樣化的特點。
【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
本課題研究擬用三年時間完成,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04.3—2004.7) 課題組成員進行理論學習、准備分層教學的第一手資料,2004年7月提交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 2004.9—2005.7)進入實質性的實驗與研究階段,2005年7月提交初步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 2005.9—2006.7)研究成果再檢驗、理論再提升,2006年7月提交規范而有推廣價值的學術論文及研究報告;
第四階段( 2006.9—2007.2) 2007年2月,子課題論文成果整編成冊,總課題提交實驗報告。
【課題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其途徑、方法】
課題研究包括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以及學法指導與情感激勵等內容,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在研究方法與實驗手段上應充分體現研究的針對性與動態調整的靈活性,在能力培養目標的設定上更要體現學科特點。
在課題研究的途徑與方法上,採用調查研究方法,按學科理清學生能力層次,恰切的確定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的能力培養目標;採用行動研究法,在動態的教學環境中,對不同層次學生採取不同的培養方式,達到彰顯個性、全面發展的目標;採用經驗總結法,在學科個例研究的基礎上,對成功的經驗進行分析與歸納,以逐步形成既行之有效又富有鮮明特色的分層教學模式。
【課題的創新之處】
本課題是在全新的教育培養目標之下進行的分層教學,其總體框架好比一個三維坐標系:一維坐標相當於按學科水平進行等級分層,二維坐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科教學設計,三維坐標是學生不同學科的目標定位,整個空間是每一個學生在各個不同方向上的素質水平。其中一維坐標兼容可接受性(在教師指導、學生申請、家長理解的前提下進行行政編班)、細微性(行政編班只是相對的板塊劃分,但不同學科的水平絕不是「等高線」,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層次細化)、靈活性(旨在水平變化時進行動態調整,這不僅是層次施教本身的需要,而且也利於把學生引入競爭機制);二維坐標是關鍵,要求教師在任教學科的教學環節上都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三維坐標是教師心目中對每一個學生目標培養的最大期望值;不難理解,對一個學生而言,在不同學科上將會有不同的空間坐標,即使說在個別學科上允許最低水平,但在另一類學科上卻有特長發展。我們期盼實驗這種真正意義的分層教學,使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校本特色,以促進教師形成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研究的基本條件】
1.兩位課題主持人都具有敬業愛崗、樂於奉獻的工作精神,不僅都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國家級的專業刊物上,而且曾被評為市級課題實驗優秀教師,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2.課題組全體成員都是本科或碩士學歷,職稱都在中教一級以上,陣容整體實力雄厚、陣容結構科學合理。
3.15個子課題涵蓋了8個學科,輻射了10個研究方向,內容充實具體、方法切實可行,形成了既彼此獨立又縱橫交織的立體研究框架。
4.課題組全體成員已經達成「大文章賴於小積累」的共識,切實保證時間投入和過程落實,整體安排擬用分散探索與集中研究相結合的辦法,但每學期不少於兩次集中研究,以保證本課題研究過程的宏觀調控和子課題實驗的微觀落實。
基於以上科研隊伍的現狀和課題研究的框架,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學校教科所的指導下,經過全體研究人員的精誠合作和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成功進行本課題的實驗與研究。
【課題主持人】 魯加才 趙東旗
【課題組主要成員及分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無錫市廣瑞實驗小學課題組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不斷追求教育的理想,不斷追求教育的卓越,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充分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迎接挑戰的主要對策。

國外調查研究資料表明,學習障礙兒童人數約占學齡兒童總數的4%~6%,在某一項或多項功課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有13%。國內杭州地區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在校學生中有17%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從小學教育的現狀來看,學習障礙學生的存在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並且是長期以來困擾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急待解決的問題。學習障礙學生是影響整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學習障礙學生的狀況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為21世紀培養合格人才目標的實現。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素質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學習障礙學生來說,他們身上所反映出的學業水平的缺陷,與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心理品質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造成學習障礙的諸多因素得不到及時排除,不僅會影響到自身潛能的發揮、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甚至將不能成為有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

探索造成這些障礙的原因,找出診斷和排除障礙的有效策略,進行科學有效地輔導,對於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將對學習障礙學生的一生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我們開展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正是希望從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幫助學習障礙學生排除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心理等方面的障礙,使他們發揮自身潛能,促進素質全面發展。

二、相關研究的現狀和趨勢分析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對學習障礙的相關研究歷史悠久。從1896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國在真正意義上的研究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科研意識的提高,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此項研究已越來越引起各界的廣泛重視和研究。為幫助學習障礙兒童擺脫困難,為促進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的質量,對學習障礙的研究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而且向著跨學科、應用更多的現代化工具、著眼於改善學習障礙兒童的內部、外部動力系統、改進課堂教學等方向發展。

2、本課題與之聯系與區別

「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從屬「學習障礙」研究,主要是對智力正常但學習效果差的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心理等方面的障礙進行識別和究因研究,探索總結一定的輔導策略,提高教育質量。

三、課題界定

1、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原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導致學生在聽、說、讀、寫、算之學習,表現出注意力、知覺辨識、記憶、理解、推理或表達等能力有顯著困難。但本課題所研究的學習障礙並非是從醫學角度分析,而是指影響智力正常學生的學習,造成學習效果低下的阻礙因素。從學生內部系統看,認知方面主要表現為學習方法欠缺、學習習慣不良、在學習過程中有較明顯的技能障礙等;情意方面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懶惰、畏學、厭學、缺少毅力、自控能力不足等。從外部支持系統看,主要表現為周圍環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管理,教學行為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等。

2、學習障礙學生

學習障礙學生:在獲取與運用聽講、說話、閱讀、書寫、推理等能力上有重大困難的學習異常兒童(中央教科所,陳雲英、王書荃,1995)。學習障礙學生不等於弱智兒童,他們可能是正常的、潛在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學習障礙學生又非盲、聾、啞兒童,但在讀、說、寫、聽、推理等方面存在某些明顯的困難。我們認為學習障礙學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學習效果差的學生,具體指在學習方法上有較大缺陷或因周圍環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以及在學習態度上存在偏離常規行為,學習積極性不高,缺少毅力,動力不足,怕學,厭學,在學習能力、認知、理解、運用等學習環節中存在技能與心理障礙。

3、輔導策略

本課題所指的輔導策略是指在課題研究中,遵循教育規律,利用教育教學原理等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實踐,並且通過實踐操作,摸索出轉化學習障礙學生的多種有效方法。

4、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

開展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極大的改變,充分認識到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真正把學生放到了第一位。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更多地關注探究學生的內心世界、心理健康,從學生、教師、家庭、社會各個方面來審視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關注學習障礙學生,診斷研究學習障礙的各種表現形式,探索造成學習障礙的原因,找出防治和排除障礙的有效策略,進行科學有效地輔導,促使學習障礙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健康全面發展,對學生、對社會、對教育事業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基礎理論及前提假設

基礎理論: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是一種探究定向的、內在驅動的學習,這種學習正是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一個基本主張。我們研究的是基於探究和問題解決的學習活動。學習是一種建構性的學習,只有建構性學習才最符合學習的本質,最有利於開發人腦的潛力,最能促進人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可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要求。

(二)教育科學基礎

「新課程背景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新課程背景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診斷、究因與輔導策略系統,該系統的建立與完成主要建立在教師的主導地位的基礎上);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

(三)認知心理學理論

認知發展研究認為,人的發展不是一個完全外塑的結果,而是一個在認識、實踐中的主動發展的過程。皮亞傑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深刻揭示出:認知源於主體與客體間「同化、順應」的相互作用,他認為:「心理發展就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日益復雜的環境而達到平衡的過程,個體也正是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其認知結構,實現認知的發展。」認知心理學認為,人是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歷史文化經驗而促進心理發展的。

學習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和能動的反映過程,認識起源於主客體方面的相互作用。學習過程的主體是學生,學習障礙學生排除障礙,提高學習質量的過程,既是其主動接受外部影響的過程,也是其內在主動發展的過程,這其中有學生的主體活動,更有教師輔導、幫助。

(四)情緒心理學理論

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至少有動力、調節兩方面的功能。

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積極的發動和促進作用,消極的不健康的情緒對認知活動起阻礙和抑製作用。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就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習障礙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活動成為他們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效能,給我們解決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以新的啟示。

情感的調節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組織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強度的、愉快的情緒有利於智力操作的組織和進行,而情緒過強和過弱以及情緒不佳則可能導致思維的混亂和記憶的困難。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就是要使學習障礙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心平氣和、耳目一新,促進其心理活動的展開和深入進行。學習障礙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

前提假設:

(1)在小學階段,對學習障礙學生進行學習障礙的研究和輔導,診斷研究學習障礙的各種表現形式,探索造成學習障礙的原因,找出防治和排除障礙的有效策略,進行科學有效地輔導,有助於其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其心理偏差及障礙的糾正、排除,有助於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2)有系統、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符合學習障礙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輔導、教育活動,對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身心健康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

(3)通過有系統、有策略地研究和輔導,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心理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學習動力更加充足,情感上更加愉悅,行為上趨於自覺,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

五、研究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1、研究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表現形式、形成原因及防治輔導策略操作系統,並進行總結、推廣。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方面更加健康,學習動力更加充足,學習習慣更加良好,學習方法更加科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業成績得到提升,諸方面都能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師的教學管理、教育行為,提高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生教育問題方面的認識,進而卓有成效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工作,為學習障礙學生排除學習障礙。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研究內容:

1、探索總結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多種表現形式、特點。

2、研究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形成原因。尤其關注學習心理障礙。

3、探究總結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防治以及輔導策略。

4、把握學習障礙學生的身心特點,探索學校、家庭、社會影響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轉化與排除的因素及其教育策略。

5、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師的教學管理、教育行為。重點研究「師源性學習障礙的診斷與轉化」(「師源性學習障礙」指來源於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的學習行為、學習心理的障礙。如:教師個性人格障礙、教師思想觀念障礙、教師專業技能障礙等。)

六、研究原則及方法

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是一項探索性的、創新性的研究工作,需要我們遵循教育科學的原則,使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去實驗、去探求。

2、整體性原則:

人的素質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的立體結構。在這個結合體中,任何一方面素質的欠缺,都會削弱整體的結構功能,影響素質的整體水平。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各方面素質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某一方面的素質得不到及時的、正常的發展,以後往往難以補償。因此,在課題實驗中,要堅持整體性原則,從學習障礙防治輔導入手,著眼於學習障礙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3、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指的是在「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過程中要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注意不同學習活動、心理活動等之間的聯系,系統地多方面收集學習障礙學生的各種信息,從整體上把握他們學習的實際情況。

4、針對性原則:

學習障礙學生,就其學習障礙的程度,可分為嚴重學習障礙者、輕度學習障礙者和一般學習障礙者。就其學習障礙形成的原因,可分為情感缺乏、意志缺陷、性格不良、學習方法欠妥等各種不同的類型。因此,在實驗中,必須堅持針對性原則,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找准問題,對症下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主體性原則:

在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中,堅持主體性原則,就是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通過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的手段,以達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目的。每一個學習障礙學生,既是輔導實驗的承擔者,又是輔導成效的體現者。依據主體性原則,教師要把每個學生看作是有獨立人格的生命體,承認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承認他們有犯錯誤的權利,給予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採取各種輔導策略,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使他們積極地接受輔導,形成主體內部良好的心理品質。

6、漸進性原則:

一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行為習慣決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學習障礙學生防治輔導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漸進性原則,克服急於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對學習障礙學生,既要保持期望,又要允許反復;既要主動輔導,又要耐心等待。對於學習障礙學生每一點細微的進步,都要及時鼓勵,大加贊賞,堅信滴水終能穿石。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了解國內外此類研究狀況及成果,搜集相關理論依據與資料,為此課題提拱理論支持。

2、調查法:分析學生學習現象,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定量定性分析;

3、行動研究法:採用教育激勵,心理疏導,學習輔導等促使學生順利克服障礙、有效學習。

4、個案研究:對具有典型特徵的學生,進行調查、跟蹤,從個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規律。

5、經驗總結:從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煉,及時總結,以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七、研究步驟和計劃

2007年9月――2007年10月

1、籌建課題組,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2007年10月――2008年2月

1、收集國內外有關學習障礙研究的資料,進行分析、學習。

2、對有關學習障礙學生成功教育案例進行收集、整理。

3、課題組成員參加各項教育科研培訓。

2008年3月――2008年6月

1、進行「新課程背景下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的研究」課題申報、開題論證。

2008年6月――2010年7月

1、在全校全面開展課題研究。

2、對課題的各個子課題進行具體研究。

3、建立不同年級段的個案研究檔案。

4、開展課題中期匯報評估。

5、對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防治輔導策略進行經驗歸納與總結。

6、進行階段總結,並把成果以論文或典型案例、典型課例等形式發表、編印成專集。

2010年9月――2010年12月

1、撰寫實驗報告,完成課題結題鑒定並建立「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障礙的表現形式、形成原因及防治輔導策略操作系統,進行總結、推廣。

八、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學校成立課題組,由分管校長掛帥,負責協調課題研究的各項具體工作。同時,教科室協同課題組負責實施具體的研究任務。具體分工如下:

總負責:林毓秀

顧 問:丁亞明、華頌寧

具體組織實施:薛志剛

課題組主要成員:徐志賢、王詠春、李靜、尤偉、高燕萍、朱艷華、周榮舫、華如意、毛宴文、朱傑、夏春霞、邱彩娟、錢琴玉、陳吉

九、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加強本課題研究工作的領導,負責本課題的管理和調控。

2、通過問卷、訪問、座談等形式進行調查,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和總體目標。

3、組織本課題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研究,選擇實驗班作為突破口,集中研究力量開展實驗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定期召開教研的分析會、總結會、經驗交流會。

4、組織研究成員學習和培訓,更新觀念,學習有關理論,掌握科研方法,樹立信心,提高研究水平。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計劃,聘請專家、學者為本課題研究進行指導,研究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吸收豐富經驗,使課題研究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

5、課題研究實行責任到人、各施其職、各行其責。

6、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成員深入各專項研究小組進行指導並監督實驗操作過程,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與實驗教師共同制定目標體系和檢測體系。

7、定期召開研究組、專項小組、實驗小組、實驗教師的聯席會議,不斷探索新的研究內容、方法,交流信息,並及時總結經驗。同時做好實驗資料的收集、分類、歸檔工作。

8、學校對本課題研究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評選優秀研究論文和實驗報告,對研究成績突出者給予重獎,在評優評先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

⑵ 如何寫特級教師調研分析報告

特級教師評選規定
[1](1993年1月10日發布)教人[1993]38號
第一條為了鼓勵廣大中小學教師長期從事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表彰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有特殊貢獻的教師,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普通中學、小學、幼兒園、師范學校、盲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學、教學研究機構、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
第四條特級教師的條件: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執行教育方針;一貫模範履行教師職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二)具有中小學校高級教師職務。對所教學科具有系統的、堅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精通業務,嚴謹治學,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著。或者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並取得顯著成績;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勇於創新或在教學法研究、教材建設中成績卓著。在當地教育界有聲望。
(三)在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文化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做出顯著貢獻。
第五條評選特級教師工作應有計劃、經常性地進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職特級教師總數一般控制在中小學教師總數的千萬之一點五以內。評選的重點是在普通中小學教育教學第一線工作的教師。
第六條評選特級教師的程序:
(一)在學校組織教師醞釀提名的基礎上,地(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可在適當范圍內,廣泛徵求意見,通過全面考核,確定推薦人選,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對地(市)、縣的推薦人選審核後,送交由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特級教師、對中小學教育有研究的專家、校長組成的評審組織評審。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特級教師評審組織的意見確定正式人選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七條授予特級教師稱號,頒發特級教師證書,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慶祝教師節大會上進行。要採用多種形式宣傳特級教師的優秀事跡,推廣特級教師的先進經驗。
第八條特級教師享受特級教師津貼,每人每月80元,退休後繼續享受,數額不減。中小學民辦教師評選為特級教師的,享受同樣津貼。所需經費由教育事業費列支。
第九條特級教師要模範地做好本職工作。要不斷鑽研教育教學理論,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研究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提出改進辦法;通過各種方式培養提高年輕教師。
特級教師應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經驗,並向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匯報。
第十條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為特級教師發揮作用創造條件。要支持特級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和教育科學研究。要積極為特級教師的學習提高和開展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可為年齡較大、教育教學經驗特別豐富的特級教師,選派有事業心、肯鑽研的年輕教師做助手,協助他們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幫助他們總結、整理教育教學改革經驗。
特級教師一般不宜兼任過多的社會職務,以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做好本職工作。
第十一條特級教師退休後,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條件,可返聘繼續從事教材編寫、培養教師和其他有關工作。
第十二條特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特級教師稱號:
(一)在評選特級教師工作中弄虛作假,不符合特級教師條件的;
(二)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
(三)其他應予撤銷稱號的。
第十三條特級教師調離中小學教育系統,其稱號自行取消;取消、撤銷稱號,與稱號有關的待遇即行中止。
第十四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依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特級教師評選和管理的具體辦法。
第十五條本規定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在此之前的文件,凡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按規定寫了!

⑶ 中小學師資調查報告範文

23
關於武漢中小學校教育問題的教師調查報告
「武漢中小學校教育問題調研」課題組
執筆人:彭湃陶昱
一、調研的目的和意義
中小學教育之所以一直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因為它是關繫到國家發
展、社會進步和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問題。中小學教育是一個人在學校教育過程中
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為基礎的部分,它關繫到一個人能否全面、自由的發展,
是個人繼續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而且,歷史證明,一個國家中小學教育的發展水
平直接影響到國家經濟、政治與文化的發展水平,中小學教育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素
質,
促進經濟發展,
加強文化建設,
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和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在我國,黨和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
本」,國家要求現階段要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可見,
國家對中小學教育是十分重視的。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中小
學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僅規模穩步擴大,而且教育教學質量也逐步提高。
然而,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存在著不少問題,這
些問題復雜多樣,原因紛繁復雜,只有在發展改革過程中來加以解決,才能使我國
的中小學教育得到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前些年,武漢市中小學教育發展較快,出
台了不少改革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與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相比,還有較
大的差距,
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今後,
武漢市的中小學教育要加快改革發展的步伐,
首先必須弄清存在的主要問題,
然後對症下葯,
針對存在的問題,
採取有力的措施,
力爭更大的成績和新的進步。
此項調查就是要以科學研究的方法,分析復雜現象背後的實質問題,為武漢市
中小學教育走健康發展的道路出謀劃策。本專題調研是「武漢中小學校教育問題調
研」
課題的一個方面
(子課題)
,主要是以全市中小學校教師為調查對象,
目的是想
通過他們了解武漢市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也了解中小學
教師的基本情況、思想狀況以及他們對武漢市今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建議。

⑷ 中小學生該不該上各種補習班調研報告

你好,我是一名小學老師。
不再讓孩子上輔導班了,這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會有幫專助,但是這會影響他的屬學習習慣,也剝奪了他快樂的童年。首先,小學的知道並不難,如果孩子在學校學習習慣好的話完全可以很好的掌握知道,相反,如果你總讓孩子去輔導班學習,會讓孩子感覺,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講也沒有關系,還可以去輔導班去補課,長期這樣會養成很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要比學習成績重要的多,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會有影響,所以不要單單關注眼前的成績。
我建議你可以讓孩子學一門特長,但是需要注意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擇,並且不要選的過多,主要發展一門特長堅持學習。
請不要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和時間,實際上孩子會在玩耍當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

⑸ 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否應該被取消

我覺得畢業論文是應該取消的,因為在強制之下學生們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內帶著一種敷衍的容態度,那麼學生們對於寫畢業論文這件事情沒有一點積極性,自然也就不會有高質量的論文出來。

本科畢業論文需要改變的地方,應該是縮短時限。

本科畢業論文不宜太難,所以它的工作量也就不宜太大。

事實上相當多的人都是在兩周內完成畢業論文的。對於論文答辯應該是彈性考核,不宜太緊。

⑹ 急球小學生對學習的調查研究報告範文

教育科學研究報告和論文寫作
浙江教育學院 盧真金
一、研究報告和論文撰寫的意義
二、研究報告的類型和結構
三、寫作要求
四、研究報告和論文撰寫
五、文章的類型和投稿的策略
一、研究報告論文撰寫的意義
研究報告和論文是:
1、研究者思想發展的忠實記錄
2、課題研究水平和價值高低的標志。
3、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廣的重要形式。(跨越時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活動。
二、研究報告的類型和結構
(一)類型
1、實證性研究報告
2、文獻性研究報告
3、理論性研究報告
(二)結構
題目、署名、內容提要和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論、注釋和參考文獻、附錄
1、實證性研究報告:如教育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等。主要是用事實說明問題,材料力求具體典型,翔實可靠、格式規范。這類報告要求通過有關資料、數據及典型事例的介紹和分析,總結經驗,找出規律,指出問題,提出建議。這種研究報告既注重理論,又重視實踐,往往跟接觸性的研究方法有關。
2、文獻性研究報告:主要以文獻情報資料作為研究材料,以非接觸性研究方法為主,以文獻的考證、分析、比較、綜合為主要內容,著重研究教育領域某一方面的信息、進展、動態,以述評、綜述類文章為主要表達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學、文獻評論研究中用得較多。

3、理論性研究報告:狹義上的論文。以闡述對某一事物、某一問題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研究對象本質及規律性認識的研究。獨特的看法、創新的見解、深刻的哲理、嚴密的邏輯和個性化的語言風格是其內在特點。理論性研究報告沒有實證研究過程,因此對研究者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素養。

論文有三個最基本的要素:一為論題,即真實性將被驗證(論證)的命題、觀點。論題的主要來源就是研究課題提出的假設及研究對假設驗證的結果。論文最終是要論證論題的真實性而提出明確的論點。二為論據,即證明論題真實性的依據。論據的來源應該是研究過程所獲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實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為論證,即以論據證明論題的論述過程。論證是文章的結構層次、材料組織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文章思想觀點的正確性和科學性與深刻性、語言表達的准確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
論文與實證性研究報告有區別,它一般將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創造性的內容和結果加以提煉,用較簡明精煉的語言加以表達,論文不包括過多的具體研究方法和過程,而更強調內容的創新和學術價值。任何研究課題的成果都可以用論文來表達。
三、寫作內容和要求
(一)題目
1、題目的內容
類型、定位、作用
2、寫作要求
標題要准確
標題要新穎
題式可多樣
標題要簡潔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體署名
個人署名
2、署名的規則
貢獻大小:提出研究設想、承擔研究工作、解決關鍵問題。
慣例
(三)內容提要和關鍵詞
(四)前言
(三)內容提要關鍵詞
1、內容摘要:中心內容、結構及主要論點和評述;要求重點突出,內容精練,觀點明確、一般不用第一人稱,以200---300字為宜。學術論文也不宜超過1000字,有關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關鍵詞:必須是規范科學的名詞術語,一般每篇文章有3~5個關鍵詞(主題詞)。屬於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內容:問題的由來;文獻綜述:課題的界定(概念術語的解釋)及問題的陳述;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寫作要求:課題闡述要清楚准確,中心突出;客觀公正、科學准確評價他人的研究成果;簡明扼要介紹課題研究的動機和意義。
(五)正文
1、內容:它必須對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研究報告又分:1、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2、研究的內容和假設 3、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4、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報告的重點部分。A. 結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結果的討論 。
結果分析與討論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設計缺乏一種系統觀,討論問題思路狹隘
操作過程不夠到位,操作措施不夠落實,就產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文獻資料檢索不夠,對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對自己結果的討論就缺乏客觀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結果的項目指標難以確定
測量的方法與手段較難選擇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要求不斷提高
結果分析與討論對研究者理論素養和洞察力要求較高
對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發展的方向。

2、寫作要求
2、寫作要求:
總體要求:科學性和創造性;公正性和准確性;學術性和通俗性。
具體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學。3、圖表使用要恰當。4、觀點材料要統一。5、語言使用要規范。正確區分學術概念和生活概念,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6、引用論點要慎重。與已一致,佐證;他人觀點中某些好思想,提練綜合;帶有片面性的真理,開拓思維、慎重判斷;相反的權威觀點,找准錯誤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報,引專著不引文集)7、內部邏輯要嚴密。8、標題序號要規范。9、討論部分要簡練。
(六)結論、(七)注釋和參考文獻、(八)附錄
(六)結論
1、內容:整篇報告的概括和小結。成果概括(結論必須指出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沒有解決?);今後研究的展望;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建議等
2、要求: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指明方向。

(七)注釋和參考文獻
1、內容:書籍、刊物、報紙、網路
2、要求:完整註明出處
(八)附錄:問卷、量表、研究材料、統計數據、方案、計劃等
四、研究報告和論文撰寫
(一)影響研究報告和論文質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學水平和研究素養
3、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寫作步驟
1、確定成果類型及主題——定位。
2、謀篇構思,擬定寫作提綱。
多學科多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內容,形成盡可能完整的內容框架體系。(放)
選取三特(特長、特色、特點)進行創造性構思,突出重點難點,圍繞中心論點進行系統梳理。(收)
照顧文章結構比例的勻稱性,進行適當的內容調整。
擬定寫作提綱:句子提綱、標題提綱、段落提綱、圖表式提綱。

3、初稿寫作
1)有話想說
2)無話可說



3)有話能說
4、修改定稿
1)關注三類問題:
全局性問題
局部性問題
細節性問題
2) 修改方法:
存放-冷卻-補正修改法
邊寫邊改-氣呵成法
同行交流-導師點評-自我修改法。
五、文章的類型和投稿策略
(一)文章的類型




(二)投稿的策略:
1、了解雜志特色:編輯方向、體裁風格、開設欄目、作者群體
2、因稿論嫁,從一而終;多次強化,終結善果。
3、集中一點,挖深挖透,成小專家,專家小成。
六、教師在研究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選題:
過大、過空、過泛,缺乏實效性
追風現象明顯
命題作文、應景作文現象明顯,敷衍應付行為居多
二)寫作
文章類型體裁選擇定位不準確;
破題困難,不能抓住切入點和結合點契合點
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晰,劃分不統一、不窮盡;基本概念術語理解不透,空話套話比較多,胡亂套用現象明顯;
缺乏系統觀和整體觀,思維方式滿足於簡單的羅列和枚舉,出現跳躍性思維、遊走式思維,腳踩西瓜皮,滑到那兒算那兒;
結構混亂,思路不清;理論推導缺乏,理論體系構建困難;
局限於個人的體驗和感受,跟著感覺走;沒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意的印證,出現理論與實踐分離,論點和案例脫節的現象,且缺乏對案例的必要分析;

資料收集、綜合分析意識淡漠;收集不全面充分,觀點材料不統一;
材料取捨比較困難;數據處理不科學,分析水平比較簡單原始;
治學態度不嚴謹,結論推斷比較隨意,缺乏足夠必要的實證研究數據支撐,往往憑感覺經驗下結論;
語言拼湊痕跡明顯,一味追求對仗工整,明顯有文學化傾向;語言表達不流暢;標題冗長,不夠簡潔明了
原因
理論學習動力不足,沒有真下功夫;存在知識性缺陷,忽略條件性和方法性知識的學習
理論底蘊不扎實,綜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條件——目標之間缺乏合理構建,應然與實然、理念、經驗與行為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結;
研究動態現狀了解不夠;難以把握研究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很難抓住源頭問題做文章;容易出現重心偏移、定位不準的現象;
對自身教學經驗反思不夠,理論與經驗的契合點抓不準;經驗不能升華為理論;
研究設計不科學、過程不落實,操作隨意性大,缺乏具體的抓手、切實可行的措施。

怎樣撰寫教育科學研究報告
(一)教育科學研究報告的類型
教育科學研究報告是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規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學研究報告就其內容和寫作形式分為:論述性研究報告、描述性研究報告、實證性或實驗性研究報告和文獻資料研究報告等四個類別。
論述性研究報告:這是一種旨在闡明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性的研究報告。
描述性研究報告:這是一種旨在說明研究對象是什麼,發生了什麼的研究報告。
實證性、實驗性研究報告:這是一種旨在用事實說明現象或事物之間相互關系,互為因果,以及現象為什麼發生,怎麼能發生的研究報告。
文獻資料研究報告:這是一種旨在以口頭、文字、音像等資料為基礎,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進程、爭議、趨勢等的研究報告。
(二)教育科學研究報告的基本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須能夠准確地反映報告的內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讀,要力求忠實於報告,並要避免評述。其字數以250-300字為適宜,至多也不要超過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3、研究工作的簡單過程。
4、研究的對象、范圍和方法等。
5、國內外前人這個問題上,所做的工作情況簡介。
6、研究結果的分析,這一部分是報告的核心,它的撰寫工作,要根據研究的假設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對研究結果的描述。 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敘述外,還可藉助圖表的設計,把結果顯示出來,從中可以更清晰、直觀地體現重要的研究結果。
7、討論:討論就是對研究的分析是否恰當,不要之處。應提出修正。
8、結論:必須是根據充實的材料與分析的結果,說明結論的可靠度。
9、建議,除與教育科學研究論文的建議相同的要求外,還應注意兩點。一是要根據研究的結論,針對研究的問題有頭的現狀,提出改革的建議,以供有頭部門選擇。建議的內容不能與報告的結論無關,否則便失去意義和價值。建議的表達方式,應留有餘地,不要過於武斷,或摻雜個人的情緒作用等。二是對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的建議,應指出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來的研究有待改進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關問題等,可為後人的研究,提供參考。
(三)撰寫教育科研報告的幾條基本原則
為了以個性透視共性,這里主要介紹實證性研究報告的寫作,掌握了這類報告的「個性」,那末教育科學研究報告的「共性」也就不難領會了。
怎樣撰寫好實證性研究報告呢?下面先說幾條基本原
1、誰要以事實為依據 研究報告中列舉的全部數據和例子,都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可有半點虛假,不能編造,不能無中生有。報告中對教育現象的因果關系分析,對教育原理和規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實為依據。科學研究報告中的每一句帶有判定性的話.都必須在足夠的、可信的、有說服力的事實基礎上得出。當然,科學研究報告中也必須把研究問題時所需要的大量事實材料跟撰寫報告時應引用的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材料區分開來。有些事實材料,如與研究的主題扣得不緊,應當忍痛割愛;有些事實材料,應當盡量製作成表格、圖例以及其它直觀形式。
2、內容的闡述有邏輯性 實證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闡述與研究工作的邏輯發展順序是大體一致的,為了確保研究報告的邏輯性,我們應當首先考慮整個研究工作的發展順序,然後再考慮報告的表達方式。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沒有一個好的研究基礎,好的科研報告是怎麼也寫不出來的。 科學研究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必須恰如其分。文字、用詞應力求准確。概念表述應盡量用科學性用語,避免用常識性用語,以免讀者費解或產生歧義。當然,研究報告的文字也必須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要明白如話,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
3、引用文獻資料要註明出處 在教育科研報告中完全可以引用,採納別人的科學研究成果,但必須尊重別人的勞動。一方面應實事求是地評價,實實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應當把別人的成就變為自己的東西。所以在研究報告中凡有引用別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觀點性詞語,必須加以注釋或說明,以向讀者示知成果界限。

⑺ 如何推進中小學管弦樂隊建設的調研報告

中小學管弦樂隊建設的調研報告
我有這個方面的、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學校教學調研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