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課堂怎樣實現學生的有效自主學習教研活動案例
21世紀是一個以智力資源為依託的新世紀,是一個「知識化,學習化」的時代。未來社會需要會生存、會學習、會創造的人,未來的人才要有很強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自主參與,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探索,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創造性地學習,必須對語文課堂進行科學自覺地選擇和實施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科學習能力。
一、激活學生學習的動機
學習動機,它是驅動人們去完成某件事情,達到某種目的的心理出發點。一般情況下,動機越強,由動機所支配的行為便越發堅定,且表現出堅忍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志。而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外露在「興趣」上。那麼,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1、以「趣」激「趣」
鑒於兒童的年齡特徵,心理學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誘發他們潛在慾望。例如,我在教學《草原》一課時,設計巧妙且富有趣味的教學過程。我創設了「小導游介紹草原美麗風光與風土人情」,「寫草原廣告詞」等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把這一學習情境一直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激發兒童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去感悟草原的美,最後由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介紹草原,使學生的興趣一直延續下去。「趣」得實在,「趣」得巧妙。
2、以「新」激「趣」
研究表明,新鮮新奇事物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激活其「興奮點」,少年兒童尤甚。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這一句話充分闡明了「新鮮、新奇」誘發學生積極的效用。不難想像,墨守成規,千篇一律的課堂怎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動機呢?故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新激趣,時常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學中,就強調課堂「有趣」、「有效」。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次有趣的游戲》時,我就讓學生一邊做著有趣的游戲(掰手腕),一邊享受習作的樂趣(在語言實際運用中表達真情實感)。因為「新」,使兒童的思想得到完全地釋放,敢於大膽的想。因為「新」,使兒童在快快樂樂的心境中習作。
3、以「情」激「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過程,教師只有以真誠、強烈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以情動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許多知名語文教育專家也提出「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教師的感情投入,沒有感情就不能提高教學藝術。」「教師上課要有激情,要用教師的情感打動學生,這是解決教學藝術的重大前提。」「教師要善於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魅力通過有聲的語言傳遞到學生的心中。」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過程。課堂上,教師不斷地向學生傳遞新知識,學生雖然有接收能力,但並不一定樂意接受,關鍵在於這信息能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詩文都是以情鑄成的,教師講課時要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無生命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能給人以啟示、以鼓舞、以力量的東西了。教師必須充分調動自己情緒的感染力,給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課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情節......帶著濃烈的感情去教,讓學生閱讀、思考,學生的心田才必定得到滋潤,主動學語文的勁頭才會更足,學習自然就成為學生樂意接受的事情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成功與否,是以教師的情感表現深刻與否為基本條件的。忽視情感的傳遞熏陶作用,教師無情的教、學生冷漠的學,會大大降低教學的質量。正如黑格爾所說:「我們簡直可以斷然聲明,假如沒有熱情,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由此看來,教師情感投入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變數,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將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注入到教學中去,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二、著力引導學生積累、創新
從教育發展的階段來說,傳統語文教學是以「知識為本位」的,這從2000多年前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中葉。隨著西方心理學的蓬勃發展,教育已走向「人的發展為本位」的階段。信息產業、知識經濟不斷地沖擊著傳統思維。於是「創新」便顯得日益迫切,也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但「創新」是要有基礎的,是要在原有的積累上進行的。離開了基礎,我們的創新便成了空中樓閣。所以,分析兩者關系應該是傳承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小學語文教學更應重視這一點。
1、積累語言
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厚積」才能「薄發」,我們經常說的「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都是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作為語文教學,重視積累勢在必行。
(1)多讀
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誦讀。漢語詞彙豐富,運用靈活,要使自己對語言的運用不假思索、得心應手,必須對語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復,才能使語言文字的規律、含義、情味等在頭腦中固定下來,使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系統。熟讀和背誦便是完成語言強化的必由之路。強化誦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為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完全證明。古人為學,一開始只是讀、背,頭腦里只不過裝滿了一堆「死」的語言材料。書讀得多了,背得熟了,學生對書中的文與道似懂非懂,憤悱在心了,教師才開始講解。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產生如朱熹所說的「豁然貫通」的效果,既領悟了道,也掌握了文,頭腦中那堆「死」的語言材料一下子活了。這種讀書方法看起來非常笨拙落後,其實這正是符合漢語特點的教學的高妙之處。巴金先生說過:「現在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子裡面了。雖然我對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的研究過,但是這么多具體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麼回事。」巴金先生的話給我們的啟發是很深的。例如於永正老師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就將第一課時幾乎全花在讀上,讀通,讀懂,讀會,讀好。
(2)說寫結合
葉老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能駕馭文字。」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這是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個重要機制。語言文字的訓練要從理解語言文字入手,落實到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上。我執教《貓》這一課時,在教學剛滿月小貓的可愛與淘氣以後,運用多媒體技術顯示小貓的淘氣可愛、生機勃勃的多幅動態畫面,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一隻小貓,將文章的第三人稱改成第一人稱講述,這樣,學生目睹動態的圖像,耳聽動聽的聲音,興味盎然、聲情並茂地表現出小貓的惹人喜愛,不僅積累了語言而且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可謂絕妙之筆。又如特級教師徐善俊老師教《記金華的雙龍洞》,在充分認識了內洞外洞及孔隙的特點後,教者不是就此結束全課,而是設計了這樣的說寫訓練,「我們跟著葉爺爺玩了半天,現在就要和他老人家分手了,你不想和他說幾句嗎?」啟發學生或贊美雙龍洞,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感謝葉爺爺,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供我們學習,簡述學到了什麼;或告訴葉爺爺,我們的家長也有美景,我也要把家鄉的美景寫出來,先說後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歸納中心再不是索然無味的了。
誠然,積累語言並非只有這些,其他的諸如多欣賞精彩片段,課外讓學生多做讀書筆記等均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
2、引導創新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創新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會質疑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古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質疑的重要價值。的確,在「主動學習」課堂教學中,質疑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標志。
A、保證質疑的時間。質疑既然如此重要,切不可走過場,所以,應該在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證。
B、處理好質疑的時機。一般上語文課堂質疑或是課始從題目處質疑;或是課中針對內容理解方面的質疑;或是課後查漏補缺性質的質疑。比如《秋天的懷念》一課,我們不妨讓學生從課題處質疑:「懷念什麼?」「秋天的懷念是什麼意思?」再如學習《挑山工》一課,我們不妨抓重點句「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他。」讓學生質疑:「這個它指什麼?」「為什麼我需要它」抓住了這些問題,可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C、教給質疑的方法。質疑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指發問。所以引導學生從「不」問」到「敢問」再到「會問」還涉及到一個方法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這些方法有:①從題目處質疑;②抓重點詞句、關鍵語句質疑;③從課文中看似矛盾處質疑;④從文章前後聯繫上質疑;⑤從文章重復處質疑⑥從標點處質疑等等。
總之,質疑是凸現「創新、自主」的最好手段。當然,質疑後要析疑、解疑。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大有補益。
(2)讓學生會辯論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辯論(討論)機制能夠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慾望。讓學生在辯論中主動,在辯論中創新,在辯論中提高。
A、辯在重難點。針對課文中的重點內容,組織學生辯論,可起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作用。比如《凡卡》一課,文章最後寫爺爺收到了凡卡的信,凡卡做了個甜蜜的夢。這是作者一種委婉的寫法,暗示凡卡的希望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夢,是「含淚的微笑」。學生不易懂。一位教師在教學時,針對學生的分歧:一方認為爺爺收到了信,另一方認為爺爺收不到信,組織學生辯論,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答案來說明。結果學生聯系當時社會背景,聯系凡卡寫信封等情況來說明。更有一學生說:「即使爺爺收到信,也不會帶他走,因為爺爺當初就是養不活凡卡,把他送到城裡來的。」另一學生馬上補充:「是的,這個結尾有力證明了當時社會中窮人命運的悲慘,今天我們卻......」思路一經打開如泉涌......
B、辯在疑問處。在課文之中看似疑問的地方組織學生辯論。比如教學《倔強的小紅軍》一課第二部分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陳賡說,『我受騙了!』小紅軍真是騙陳賡嗎?」學生在辯論時明確正是因為這個「騙」顯示小紅軍的倔強的性格,顯示他寧死也不連累別人的高尚品質。「騙」字不但用得准,而且用得巧。
C、辯在恰當時。辯論畢竟屬於一種較為高級的口頭表達、思維訓練的活動。教學時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機。「寧缺勿濫」,萬萬不可盲目亂用。
三、讓學生學會合作
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參與意識,但在引導學生在進行學習方式的轉變時,有人將合作學習理解為課堂上討論學習,這種理解是有失偏頗的。合作學習不僅指課堂上學生互相討論,探討,也包括學生在課後與夥伴、老師、家長、同學等的交流,學生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收獲,應該都是有效的合作學習,因此,合作學習應該滲透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如我在進行「保護環境,讓我們行動起來」的話題作文中,首先課前把學生分組,對當地水資源污染狀況進行調查。A組考察當地河流情況。同學們發現,水面上漂浮著泡沫、塑料袋等白色漂浮物,一股股濃烈的氣味相當刺鼻,河邊居民區垃圾成堆。B組去當地環保部門采訪有關的負責人,通過訪談找出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及政府對此的舉措。C組對河水受污染的危害狀況進行生物實驗。學生把五隻玻璃魚缸里分別盛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後分別倒入一小勺農葯、洗衣粉、工業廢水、洗潔精、洗發精,再把五條金魚放入不同的魚缸中,觀察金魚的存活時間。課上,我讓學生結合調查資料,提出問題,用所學知識進行回答,然後讓學生針對「在環保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獻計獻策。最後學生根據調查、采訪、實驗、討論、探究的情況組織成文。這樣,學生不僅提高了環保意識,而且小組合作學習也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四、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活躍。要如此必然就要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學習。一節課,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應當是這樣的:保持良好的心境進入課堂;在深入學習當中,由於教師的引導得法可能會產生高昂的情緒;在此狀態之下,教師、教材、學生一切完全默契,學生的情緒就會變為激情,此時,課堂上就會爆發出了一股強大的合力。在此作用下,學生學習就進入了一種「自能」的狀態。換言之,就是「入情入境」。
1、營造平等的參與環境
教師要注意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信息渠道能夠保持暢通。教學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綠色平衡」。愛因斯坦認為,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訓練、誇大的權威和沽名釣譽的教育高明多少倍。教師應該對學生多一點微笑,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要把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語文課堂推崇真實,允許「實話實說」;鼓勵爭議,允許「自我表現」;倡導創新,允許「挑戰權威」;激發想像,允許「異想天開」。這樣才會真正讓語文課堂變成「任鳥飛」的天堂,「憑魚躍」的大海。
2、滿足成功的情緒體驗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期望」存在的價值。教學中,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期望,學生自己滿懷信心,期望才有可能傳遞、接受、生效,在這期間成功的「情緒」體驗起到了關鍵作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擅於創設成功機會的「最佳區域」,使師生的相互期望形成合力,轉為「成功」的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師生就會把成功的體驗與學習的愉快等同,從而去追求成功的體驗,進而強化學習動機。比如一位教師在執教《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時,教到「我彷彿聽到爸爸在呼喚和平!和平!和平!」一句時,讓學生感情朗讀,但學生感情平淡。此時,老師仍不慌不忙,創設情境。以錄像再現「維和英雄遺體歸來的場面」的情景,再讓大家談談這是怎樣的一個父親。他的犧牲是為了什麼,兒子此時是什麼心情?學生這才「柳暗花明」大有豁然開朗的味道,領悟到「這句話寫出了一個維和戰士對和平的渴望,作為兒子,怎能不理解父親的心願。」這樣充分理解後學生再讀,效果大不一樣。上例中,老師針對難點,並不灌輸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先思後釋,先放後收,先扶後放。遵循認知「最近發展區」的規律,結果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這樣一來,不僅學生享受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也體味到了突破難點後的興奮,教與學達成了默契。
隨著新課程的廣泛推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積極採取對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B. 如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初中歷史教學案例
為了完成歷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是實現歷史教學任務的一個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堂教學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好奇性、想像性,敢於冒險、敢於向困難和權威挑戰的心理意識、能力和素質。有了這種意識,學生就會不滿足已知,樂於、敢於探索求知,以求得最佳;有了這種能力和素質,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自主探索新知識。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來加強。
一、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學習提綱。
這個自主探索提綱,既要體現教學目標又要有血有肉、層次分明,引人入勝,到達知識的彼岸。自主提綱的設計要依據「疑」,因為,「疑」為思之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創新的先聲,同所有問題提出一樣,自主提綱的提出前提也是「疑」。例如我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七課《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這一課時,主要就是通過自主學習提綱,讓學生自主來進行學習的。首先設計學習提綱:1、同學們都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我們已經學習過了,那其他幾項發明像印刷術、火葯又是怎樣發明的呢?2、雕版印刷術的原理是怎樣的?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介紹,進行復述,並模擬雕版印刷的製作和印刷過程。3、火葯何時開始用於軍事上?想一想古代用於軍事上的「火箭」與現在航天發射的火箭有何異同?4、哪座橋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它的設計巧妙在哪裡?
通過設計這樣的學習提綱,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呈現出接受史實——理解史論——掌握歷史方法的梯次變化,然後,引導學生在寬松的思維氛圍中,自主思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深多歷史知識的理解、把握,實現認知的重組和思維創新。再就是從「疑「入手,還能激活學生潛在的歷史學習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釋疑的心理追求過程中,激發起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的學習動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設計的自主探究問題,一要適度,即問題的設置要緊扣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難易適中,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是多角度,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多方面分析領會教材,選擇最佳切入點,使設置的問題既新穎又富有啟發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層次性、梯度性、啟發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問一答的簡易交流,也不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作業,而要是有易到難,有小到大,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進,逐漸接近問題的本質,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台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探究問題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避免產生畏懼情緒,以維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確保學生思維和知識的正向遷移;同時提出與選擇問題時,要注重思維含量,問題要有思考價值。
二、認真聆聽、仔細觀察
即要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爭取深入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並及時給予點撥引導,直到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不斷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向既定教學目標邁進。比如,在學生學習「趙州橋」時,對它的設計方案為什麼要是「扁弧形拱」的形式。為什麼這種形式能增加橋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這里涉及到物理學科方面的知識,初一年級的學生還沒用學習物理課程,不能進行實質性的理解,於是,在課堂上我用一根直木條,將兩端固定,讓學生向上放物體,然後在將這根木條彎曲成弧形,再向上放物體,將兩種情況進行比較,看看那一根木條的上面承載的東西多,也就是重量大。在進一步解釋涉及到的力學方面的道理。
在學生自主做和學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積極發言,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發表對歷史事物的見解和認識,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學生的發言,臨機處置,發現學生發言中有好的創意,就予以贊揚,發現錯誤就加以啟發、引導、糾正。教師還要發現學生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即發現學生發言背後的思想和思維方法,以此引導學生學會怎樣思考歷史問題、怎樣學習歷史,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種主動性表現在學習上是一種字句行為,是一種內在的對知識需要的行為表現。在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上,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做的。1、明確學習歷史的目的、意義,使學生明白為何要學習歷史、學有何用。歷史的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理解學習歷史的重要性,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已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在初一年級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堂課上,我讓學生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歷史,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然後,我從人類個體、人類社會、哲學等方面介紹了學習歷史的目的與意義。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更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講,如在學習文化知識內容時,就聯系語文課中學生學過的文學作品,使學生明白,要想去真正理解文學作品的真諦,離不開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了解,同樣音樂、美術等方面的作品,也只有結合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個人經歷才能深入地理解各個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像《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都城卞京的繁榮景象,它的產生就是那個時代環境下藝術發展的結果。再就是,我還常根據時事熱點進行啟發誘導,因為時事熱點不僅為公眾關注,學生也極感興趣,把握一定的時事熱點,結合歷史知識向學生展示學習的意義,讓學生理解時事熱點的產生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總是同某些歷史事件相聯系,以次通過分析時事熱點的因果關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2、用愛感化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不只是「授業、解惑」,還必須投入情感,其實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師要熱愛學生,有愛去教育感化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一方面我是這做的:一是避免採用引起學生反感的做法,如上課過於嚴肅,對待學生不公平,責罵、挖苦甚至體罰學生,採用高壓手段逼學生學習。這樣其結果只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性。二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各學生應有的人格尊嚴。三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讓每一位學生充當課堂教學的主角,對每一次進步都給予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四、指導歷史學習和讀書方法。
在學習中學生是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角,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必須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導」的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指導學習方法。就是教師要從歷史教學的規律出發,及時告訴學生各種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學生要獲得的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變成金子的石頭。
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關鍵是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要指導常用的讀書方法。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點來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的。(1)讀目錄:目錄是全書縮影和提綱,是一根「鏈條」,抓住這根「鏈條」就能掌握全書的主要內容、總體結構和基本體系。(2)讀課文:閱讀教科書是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途徑。在閱讀課文時,一是要讓學生注意課文內的歷史名詞和概念、歷史時間,二是要學生把課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來,三是進一步指導學生編寫讀書題目的提綱、某個題目的提綱、整篇課文的提綱。另外還可利用教科書的天頭地角、字里行間寫些批註。(3)讀地圖、插圖:新歷史教科書中有大量的地圖和插圖,。地圖是通過簡明的符號,顯示歷史顯現發生的空間位置,有助於形成學生正確的空間概念。插圖包括人物畫像、人物活動、歷史文物、名勝古跡等,它們生動地、具體地補充和說明教科書的重點內容。讀圖,首先要識圖,即識別地圖的類別,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還要把課文和地圖有機結合起來、聯系起來,便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應做到有圖必讀,有圖必識,有圖必析,以加強形象感。(4)讀年表:歷時年表示形成時間觀念的重要工具,它的特點是系統連貫,概括全面,簡潔明了,要點突出。認真閱讀歷史年表有助於歷史知識的田裡化和系統化,有助於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歷史現象的相互聯繫上記憶歷史年代,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引導」是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走出傳統的「講授」歷史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和目標,從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和需求出發,來組織實施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C. 如何在玩中自主學習數學教學案例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求知慾。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即生活」。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D. 小學語文案例分析怎麼寫
一、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
1、《草》:最後一個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放學回家誰願意把詩背給媽媽聽?(學生舉手,老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我當你媽媽,你現在背給我聽好嗎?想一想,到了家裡該怎麼說?
生:媽媽,我今天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
師:我女兒真能,老師剛交完就會背了。
師:誰願意回家背給哥哥聽?
生:哥哥,今年天我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好嗎?
師:那一首?
生:《草》。
師:噢,這首詩我也學過,它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
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
師: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給你聽:離離原上草,一歲……
生:一歲一枯榮。
師:野火燒不盡,春……春……
生:春風吹又生!
師:還是弟弟記性好!
師:誰願意背給奶奶聽?你奶奶沒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你聽好嗎?
師:好,背什麼古詩?什麼時候學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剛學的。
師:那麼多花兒不寫,干嗎寫草啊?
生:(一愣)嗯……是因為草很頑強,野火把他的葉子燒光了,可第二年又長出了新芽!
師:噢,我明白了。背吧!
師:「離離原上草」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聽不懂?
生:這句是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麼「一歲一窟窿」?
生:不是「一歲一窟窿」,是「一歲一枯榮」。枯,就是乾枯,榮,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長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乾枯了。
師:你看俺孫女多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了!奶奶先你怎麼大的時候,那有錢上學啊!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小朋友,放學回家就把這首《草》背給家裡人聽。
(激發學生興趣,活潑而實在。學生背古詩,既是一個整體把握、復習鞏固的過程,也是檢測學習效果的過程。在背的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對古詩的理解以及展示、運用都有所顧及,而且每一輪引導都逐漸深入。問題: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寫字能力及鞏固?背誦的面——其他學生背的效果?時間——有人說是表演,玩花樣!)
2、《可愛的草塘》:揭題-瀏覽課文-讀,然後教師要求學生:作者是怎麼寫的呢?其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體會草塘的可愛。(已經先入為主,後來讀的時候果然體會不到,教師又花了很多時間才把調動了一點。應當自己體會,說對草塘的感覺,然後對照課文作者的感覺來學習。)
3、《只有一個地球》:教完課文後,要求學生根據下面幾個方面寫句子:「地球小而美、資源有限、資源可以再生、遷居無望、要保護地球」。引用者認為「學生們都完成了任務,學出了各式各樣動人的句子,如:
「啊,我愛美麗而壯觀的一葉扁舟!」
「地球,謝謝你賜給我們有限的資源!」
「人類啊,不要再破壞資源了!」
甚至說:「看到這一個個詩一般的句子,怎能不讓人佩服老師巧妙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在激發學生創造潛能的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學完了課文,還寫這樣的句子,是引導還是捆綁?學生是否一定認為「地球小而美」?「遷居無望」?人類都是破壞資源的嗎?這時應讓學生發揮更好)
4、 三年級作文課:
(1)先從三段話中找出中心句。
(2)然後用「悶熱」造句。
(3)在一個句子里同時用上悶熱、冷飲兩個詞。
(4)用悶熱、冷飲、青蛙三個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有描述情景,到表達一個情節。學生到最後都知道應該寫成:悶熱的下午,我用媽媽給我買冷飲的一元錢買了一隻大青蛙,歸途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5)寫成作文:把悶熱的下午寫具體。聽寫六個詞:太陽、風、樹葉、知了、大黃狗、汗珠。用這六個詞來表達「悶熱的下午」的意思。學生都知道了應該寫成:大黃狗爬在樹蔭下伸著舌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盡管我使勁的搖著扇子,可是額頭上的汗珠仍然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一個勁往下滴。難怪媽媽直嘮叨:這么些年,還沒見過這樣的鬼天氣!」
(表達模式化、虛構的合理化、生活的模擬化=作文背離生活。思維、個性不能自由發展,違背學習的規律和課程標准喜愛作文、自由表達的精神。還有就是教學生編假話、空話、套話。是20世紀80年代的作文序列化、系統化的復辟和倒退。培養的目標是一個模子里的學生,是機械化生產似的教學模式。結論—誤人子弟!)
5、教師裝傻現象解構。許多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往往會說:一定讀得比老師好!連著名的特級教師也不例外。例如:於永正在《廬山的雲霧》教學中,就說了好多次:我不敢和你(學生)比,要找一個學生代替他讀。當然這樣能讓學生自豪一下,也有機會多讀,確實把時間、空間都給了學生。一方面,這需要學生讀的能力很強,容易把握,一般不能照搬;另一方面,教師形象貶值後,其的影響力大大削弱,其他方面言傳身教的功效大打折扣,合作也是以不平等的態勢出現。可謂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一位老師再指導口語交際《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時說: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好不好,我們一起來討論好嗎?如果一位教師連這都不知道,還用當教師嗎?對教師的信任、興趣沒了,這難道不是更大的損失?不是重要教育資源的浪費?
6、《螞蟻和蟈蟈》:學生讀了幾遍課文後,問:這一篇課文說什麼呢?我們來學第一段。學生讀第一段,學生評價「滿頭大汗」沒讀出來。教師學生分別示範,原來的學生再讀,全班讀。(點評:牽引學生。讀了以後,就應當說說全文的意思。又逢開學第一段,因為教案設計了,非得這么做。但以讀代講,符合語文閱讀課特點。注意學生反饋,落實語文能力。)
7、《漫談溝通》:學生在提出問題後,教師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理解溝通。然後,以問答大比拼的游戲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溝通方式的目的是什麼?動物與人的不同方式比較是要提出什麼觀點?友好的工具就能溝通好嗎?(而不是:你最喜歡什麼溝通方式?你表演一下你最喜歡的溝通方式。)
結論:自主學習是需要的,但在自主學習時,教師引導一定要加強。而且要引導到真正有效的的語文學習上:語言文字的學習、好的學習習慣、想像和思維能力培養等。有一些「主體作用」不過是彩色的泡沫,活動形式很多,唯獨學生寫字不多,讀書不多,思考不多。任何主體作用,都應是有利於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的「主體作用」,有利於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主體作用」。
二、個性化與共性
1、師生平等對話:《一夜的工作》
參與討論:總理深受人民愛戴,從課文中能找出答案來嗎?
(學生說)
生:如果說總理關心人,為什麼不像把作者的文件批了,讓他先回家睡覺呢?
(教師把球踢回給學生,有些學生說是刻意安排的。)
師:有些同學說,這是刻意安排的,總理是這樣的人嗎?
生:「我」是後來的,總理工作嚴謹,講究先來後到。
生:新中國剛成立,總理日理萬機,有許多重要文件等著總理批示。這個文件只是他自己的一個講話稿,可能總理認為這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放在後面。
最後,老師讓學生面對總理的工作畫像,用簡潔的語言說出心裡話。
生:辛勞啊!無奈啊!被迫啊!(滿堂大驚)
生:新中國剛成立,多少事情等著總理去處理,它不這樣夜以繼日地處理,行嗎?這不是無奈嗎?當時的中國,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戰爭,國家肯定非常窮,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理,怎麼能鋪張浪費呢?這不是形勢所迫嗎?
(如果批評學生亂說,就沒有了學生精彩的發言,也許這個學生因為這一節課改變了他的一生。)
2、一位教師教《落花生》,讓學生畫果實,喜歡畫什麼就畫什麼。然後對比花生,突出「默默無聞」。(這是一種誤導!畫什麼,未必就能突出「默默無聞」;而且這么比,贊揚了默默無聞,那就是貶低個性張揚。難道別的果實就不如落花生?畫不如改為議、說或別的方式,不一定畫了才能體驗,也不要為了所謂綜合性學習活動而畫。必要的時候才用,用了就要有實效。)
3、一些老師喜歡在指導朗讀時教:那裡讀大聲,那裡讀輕聲。
《問銀河》:一個學生高聲地讀,一個學生輕聲地讀。一些學生發現了,有人就說讀輕聲不好。老師就問讀高聲的學生:為什麼讀高聲?學生說:銀河那麼遠,要讀高聲才聽得見呀!問讀輕聲地學生為什麼,學生說:銀河出來時在晚上,我要輕輕的問,怕把它吵醒了!怕影響了別的星星休息。老師肯定了後者,但也沒有否定前者。(一些教師指導朗讀過於重技巧,忽略了個體的感受)
4、《識字 六》:記「虎」字,老師說:把「慮」的「心」換成「幾」。學生的記字方法:有幾只老虎在玩耍。然後放動畫,按詞串說有關動物故事,想像動物在做什麼。在讀的時候,還有些同學讀不出快樂的感覺。老師讀,然後讓別的學生讀,配上動作讀。(問題在於許多學生沒進入情境;還有個反饋的問題:沒讀好的學生,可能仍然沒讀好;配上動作是否一定能讀好?規定每個人都作動作,是否新的形式主義和教師壟斷?)
5、現在流行的兩句話:你喜歡學那裡(段、句)就學那裡(段、句),你喜歡怎麼學(讀)就怎麼學(讀)!一方面用多則濫;另一方面,個性化張揚時卻失去了共性!忽略了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如一位老師教《棉花姑娘》(人教),要求學生: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句)來學。到後面學完了,也是說: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來讀。試想:學生在老師的權威下不敢不選,隨著民主化自主學習的逐漸深入,學生如果敢於說:我那一段都不喜歡!那課怎麼上?解決的辦法不是自選課文,就是強制學生學了。(學生不喜歡的,想法讓他喜歡;學生喜歡的,想法讓他的喜歡表達出來,讓他們互相感染。如果都不喜歡的,就讓教師來傳授、感染、熏陶吧!)
一位老師教《桂林山水》: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細細品讀。在學生品讀時,發現他們的選擇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化傾向,女生大多品讀寫水的一段,他們喜歡灕江水的安靜、清純、柔美。男生大多選擇寫山的一段,因為他們更富於冒險精神。(桂林山水,明明是山清水秀,山水相依。硬要為了所謂個性化,把山水分開來理解,一方面割裂了原文的整體意境,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是支離破碎的,造成發展的畸形化。)
6、一個老師問我:自主學習、自由發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孩子的個性很強,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要求的課堂紀律、課堂秩序、行為習慣和平時要求不一樣,和社會上的要求也不一樣,怎麼辦?(任何教學都要有秩序,當然不能過於強調秩序。美國式無秩序教學已經嘗到了苦果,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教師既然是組織者、引導者,就要發揮組織、引導的作用,建立適當的教學常規,對教學活動要有計劃,對學生的活動在適當時候有一定的引導、約束。特別是在學生水平發展尚低的時候。)
7、一位老師教學生習作:寫一種水果。據說沒有相關的課文,學生不會寫。學了《我愛故鄉的楊梅》,學生仿寫,就寫得比較像。
(關鍵在於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回顧原有的生活體驗,僅僅停留在模仿,有時可以學到一些技巧,但千篇一律,思維受限制,寫不出好東西。)
7、《大自然的語言》:
師:預習了大自然的語言,都有誰在說話?
(根據學生說的,課件出示:白雲、螞蟻、大雁、蝌蚪、大樹。)
師: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請把你最喜歡的那節詩找出來,美美的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喜歡它?
(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詩朗讀)
師:好!下面我們設白雲、螞蟻、大雁、蝌蚪、大樹五個合作小組,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詩來研究,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賞析】:教是引導步步深入,學生選擇有的放矢,各自鎖定鍾情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體現著學生的興趣愛好;或反映著學生的學習要求;或聯系著學生的生活經驗;這一選擇,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趣,而且推動教學向縱深發展。
(教育和教學,是為培養人的,不是為讓學生高興的!學生喜歡的就學,不喜歡就不學!那科學探險那樣艱難的事、危險的事誰來做?課程標準的要求怎麼達到?怪不得現在生物、地理、勘探、農林這些學科根本沒人報考!我們基礎教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8、為了發展學生個性,一些教師給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選擇去學習、探究或評價。如分A、B、C三級測試,如果給學生自主選擇,他們往往選擇了與自己水平不相適應的級別。如為了得分高,能做A級的選擇了B級。這就不僅僅是教學的問題,因為個性的問題,往往涉及到心理學問題,但僅靠語言的鼓勵往往是蒼白無力的,應當在評價時有不同的政策。例如原來做C級題,能做到良好,現在做B級題,也能良好,那發展方面評價就要加分。原來做A級題,得良好,現在做C級題得優秀,發展性評價得分也不能加。
結論:學生個性化學習必須提倡,這是時代的要求!在發展學生個性的同時,應當全體學生都有一個基本的學習要求,就是社會培養的要求,就是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包括識字、朗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要求和社會基本的倫理道德准則、行為規范等。這就是共性的。否則,個性發展了,卻不容於社會,不容於集體,不是教育的成功!
三、基礎與創新
1、《手術台就是陣地》:師:老師喜歡發言錯的同學!練習選詞填空:
連續—— 陸續—— 繼續——
由學生做、評、改正:連續— 陸續…… 繼續——
評: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要創設寬松的氣氛,讓學生真正動腦、動手、動口。不但要樂於學習,還要敢於探索、勇於合作,充滿自信。
2、《歡迎小雨點》:先理解感受小雨點,出示多媒體課件朗讀,沒讀好。然後說雨點——表達對小雨點的喜歡畫、唱(用生日歌的旋律)——想像小雨點落在那裡。學生說:落在池塘里,消失了,落在花叢里,花兒開了;落在雨傘上,嘀嗒嘀嗒;落在頭上,頭發變黑了……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最後再讀課文,還是沒讀好。(注重了活動,注重了想像和感悟、體驗。但是,朗讀、寫字、表達的能力淡化了。這樣的教學多了,語文會變得越來越虛。)
3、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貫徹《語文課程標准》中的「重感悟」、「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就只要求學生讀,對涉及到的一些語文知識不敢講,淡化分段和概括大意,對重點段、重點句也不敢引導學生加深理解,無論什麼課文都不敢進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不是絕對不能,而是「不宜刻意」,不宜「系統、完整」。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的、集中的語法和修辭知識教學。」對於「感悟」,修訂大綱是「感悟、積累、運用」,課程標準是「積累、感悟、運用。」可見,感悟並不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唯一的。)
4、《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新標准帶來新理念——關於「師生平等對話」的實踐與啟示》由一個案例:「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小貓種魚》的公開課尾聲,教師讓學生用「種」擴詞,並說句話。學生說了學多句子:農民伯伯在田野里種花生;媽媽在山坡上種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園里種花……」這時,一個學生說:老師,可不可以說種太陽!學生鬨堂大笑。老師問:好孩子,可以,但你為什麼這么說?學生說:不是有一首歌叫《種太陽》嗎?「沒錯」,老師帶頭為這個學生鼓掌,「你能把這首歌唱給大家聽嗎?」學生邊唱邊跳。歌舞結束後,一個小女孩神氣十足地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課堂上熱鬧起來,老師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把這個一鳴驚人的句子寫在黑板上,然後介紹了孫中山的事跡。「小女孩激動不已,兩腮緋紅。孩子們似懂非懂,但在老師激昂情緒感染下,都陶醉的笑了,那笑,肉如一朵朵燦爛的鮮花,開在每個人的臉上,開到每個人的心裡。」
(創新是有了,但基礎呢?如果連說話都不通,又談何創新?創新,必須是在扎實的基礎上才是合乎民族發展的需要。創新並不是第一位的語文素養,也不是最重要的語文素養,而只是語文素養的比較重要的一環。文化底蘊才是語文的核心!)
5、過去是教師主講,學生聽。現在是學生主講(主要是尖子生),教師插話補充。許多教師不講課文,而讓學生海闊天空,說長道短,甚至大談網上看到的新聞。彷彿教學的中心已經由教移到學上了,彷彿是課內向課外延伸。但是,讀書的時間少了,思考的時間少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運用的時間也被擠掉了。對於學生收集信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一定作用,但為什麼不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去延伸、拓展呢?
6、由於不再提倡逐段講解,一些課隨意打亂文章順序,而不進行梳理;任意肢解課文而不回歸整體。有時突然冒出一個或幾個句子讓學生分析比較。(沒有了語言環境和課文背景,語文的形象、情感、意境就沒有了,也就大大削弱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材和學生是第一資源!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
7、中期評估:市裡好學校學生朗讀幾乎都用喊。而郊區條件較差的學校則老老實實,讀好書、寫好字。雖然沒有多媒體,老師也沒有機會出去,但語文數學都學的扎扎實實。
結論:對於語文教育來說,創新是重要的,但絕不是最重要的!創新不能脫離基礎,在基礎學習中同樣可以培養創新的意識。語文課程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語文的本質是「文化」!語文的范疇是生活!楊再隋教授:「語文課就是讓學生在絕大部分時間里學習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和口語交際。這就是語文課上的語文實踐活動,白白的浪費時間去幹些別的什麼,而不在語文課上進行語文實踐,這樣的課能說是語文課嗎?
四、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是同樣重要的。
1、《高大的皂莢樹》:(1)自瀆思考,提出問題;(2)分組解決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3)匯報,教師組織提煉問題,再討論。
評:獨立與合作,每個人都動了腦筋,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又能夠互相借鑒,互相促進。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指導緊密結合,保證了學習的效果。
2、讀(說、演、寫)給同桌聽(看):讀(說、演、寫)給同桌聽(看)的作用是什麼?是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評價,共同提高。僅僅讀給同桌聽,讀完就完了,沒有任何目標,是無效的合作。(四季)
3、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小組討論為主。實際上討論時,有些學生不發言,有時學生權威壟斷發言權或誤導其他學生思維。而且討論在無序狀態下,往往停留在表面或問題的某一點,既無法展開,也無法深入。
提防學生權威霸佔課堂。由於生態平衡的關系,每個班總有一些特別活躍,特別聰明的學生。他們反應快,思維敏捷。往往回答問題搶先舉手,想的也比別人快。所謂「叫得歡的小鳥先得食。」老師的注意力不由自主會被他們吸引,更多地關注他們,給他們機會。小組討論,也是只有他們說話的份。兒童容易受榜樣的影響,更有從眾心理,有人先說,後來者紛紛跟上,思路就難以打開。這些人被稱為「學生權威」!處理不好,大面積提高難以達到,合作學習也成為無效的合作。
(解決建議:這是一種慣性心理、從眾心理。可以讓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學習,對他們的評價里,注重讓他們玩更高程度發展,側重他們「小老師」或「合作者」的作用。)
4、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三種層次)
(1)自由討論。
(2)分工:組長、主持人、中心發言人、記錄人、展示人。
(3)大家提出問題,討論篩選問題,分頭研究問題的不同側面,質疑問題,匯報、匯總。
結論:合作與獨立思考是並列的關系,有些時候需要合作學習,有些時候需要獨立思考。是並列的關系,可以融合,互相促進。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小組討論,要探索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
五、探究體驗和接受學習
1、許多教師反映:以讀為本,整天只是讀來讀去,沒有什麼東西!強調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語文課是不是只要讀!
(要區分開來看待:一些優美的、抒情的詩文,可以通過多讀來體會、感悟。但不一定所有的課文都能這樣,例如一些比較平白的文章、說明性文章、應用性文章等,也許默讀、獨立思考或查閱資料更有實效。強調要重感悟,是對前一階段輕感悟,重分析的糾正。但感悟決不是唯一的,以讀代講也決不是語文最重要的、唯一的方式。語文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2、一位教師教完《小壁虎借尾巴》的主要內容後,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說其他動物的尾巴的作用。簡筆畫松鼠或其他動物,續編故事。(過多的、無關的活動妨礙語文學習!這里的處理要注意,重點應在續編故事,其他動物的尾巴作用和畫尾巴,是多餘的。關鍵在於現象小壁虎的尾巴長出來以後會怎麼樣?會發生什麼事?其他動物尾巴和畫尾巴方面是為了讓學生拓展知識,體驗其他動物的尾巴的作用。但是這種體驗不是語文課的任務!是自然課的任務!在語文課中是一種無效活動。如果在教學主要任務完成後,利用這個拓展活動來開展口語交際應當不錯。)
3、《秋天到了》:葉子變成什麼顏色?葉子怎麼落下來? 畫出來。學生沒畫完,老師叫起來:說停就停,那個停筆最快?然後進行說詞:一片,一片片……又指導讀「落」字:要讀得又輕又慢,便做手勢邊讀。(過多的接受變成灌輸!環節太多,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組織活動有困難。為趕進度而沒有完成的活動,除了浪費時間和削弱了老師的影響力之外,就是給學生許多的無奈。當時一個學生拿一張紙拋落,像落葉一樣,教師沒有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活動。那些亂七八糟的活動,不如改讓學生美讀,邊讀邊想想落葉飄飄的樣子。)
(結論:體驗是需要的,親身的實踐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有時是終生難忘的。而且在探索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培養,是其他學習方式不可替代的。但是,活動的安排要切合實際。一方面是教學的實際,教學內容能夠安排、設計活動。促進教學的進程,幫助學生發展。另一方面符合學生實際,學生能做,樂做,做了能發展學科專長。過於強調綜合性活動,沒有學科特點,那就不是語文教學!)
E. 如何培養小學自主學習能力教育案例
一、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學生內心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自主學習,這是學生內心強烈的需求。
案例1 有一次,曉庄師范學校開學典禮。陶行知先生被邀上台講話,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第一個動作是:用手抓住一隻雞,從懷里拿起一把米,讓雞啄米,可是雞使勁掙脫,就是不吃米,甚至連米都未瞧。第二個動作是:抱著雞喂它吃,依然是不啄米。第三個動作,放手,放棄控制欲,奇跡發生了,雞竟一個勁地啄米。
反思:自主,能使小動物放開手腳,更何況學生?
2、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
資料鏈接: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在《學習: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對未來社會的學習觀做了富有前瞻性的闡述。報告指出:一個人必須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未來社會將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對教育來說,應該圍繞四種基本學習來安排,那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
因此,建構主義認為。未來的學校教育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學習既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的過程,也是個自主建構的過程。
二、什麼是自主學習
1、概念: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自得的學習方式。
2、特徵:(自主學習包括四個基本特徵)
(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進度,設計評價等。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
(3)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教師:轉變觀念,培養興趣(前提)
(1)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曼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習,把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注重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問敢做,真正發揮其參與性和自主性。其次,教師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與學生密切合作,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從而有效地幫助、指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2)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導向,是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全面發展的殿堂。教師只有千方百計用興趣激活課堂,促進學生想學、樂學,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2、課前:教給預習方法,培養預習習慣(基礎)
(1)加強預習指導,訓練自學能力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課前預習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大多有其形、無其實。不少學生在預習時還僅僅停留在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上面,而且為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學生相互借閱參考書抄襲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很有必要加強預習指導,讓學生在充分預習中有所悟、有所得,而不使預習流於形式。
在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就一篇課文而言,可以設計常規性預習作業和自選性預習作業。
常規性預習內容:
(1)通讀課文;(2)自學生字詞(會讀、理解意思、寫正確);(3)初步理清文章條理,感知課文內容;(4)畫出含義深刻或讓你感動的語句;(5)搜集有關作者和與課文相關的其他資料;(6)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
自選性預習內容:
(1)在美詞佳句或含義深刻的句子旁寫上自己的體會
(2)熟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體會文章寫作特色
(3)學做讀書筆記
常規性的預習作業要求人人必須完成,自主選擇的預習作業,根據學生實際作決定。
這些方法教給了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檢查落實,一旦形成了習慣,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幫助,而且終生受益。「語文方面的許多項目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成習慣,才能完成他們自己的東西。」因此,平時教學我要注意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培養預習習慣。
3、課堂:開放課堂,自主學習(關鍵)
(1)自讀(文本由學習自由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讀是關鍵,讀一定要落到實處。一篇文章,必須讓學生先反復地閱讀,通讀,讀懂,讀熟。讀出重點,讀出情感,才能發現問題,有所感悟。
①展示課題引導讀,學生接觸課題後,說出自己想到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有什麼要問的。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②根據興趣自由讀。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盡情誦讀。可獨自讀,可約伴讀,還可邀老師一起讀。在讀法上可自由選擇,感情朗讀,角色朗讀,邊演邊讀等。
③檢查效果匯報讀。學生充分練讀後;根據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歡的段句讀給老師同學聽,把自己的感受、理解讀出來,師生共同評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有了充分的自由,自由讀書的目地就達到了。
(2)自學(學習的方法自己選)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講讀完其中幾個自然段後,為了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往往會歸納一些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自學,這是一種切實可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有的方法是可以開放的。即:既可以照搬老師歸納的學法自學,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如學了《桂林山水》第一、二自然段後,我要求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少數學生選擇了我從第二段中歸納的學法自學,大部分學習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學法自學:喜歡朗讀的同學選擇了「反復誦讀法」學習;擅長推敲詞句,反復斟酌的同學選擇了「品詞析句法」學習;擅長質疑問難的同學選擇了「向對方提問法」學習……多種形式的課堂自學,即可活躍氣氛,又可揚長避短。互補互助,達到共同進步之目的。
(3)自問(問題由學生自己提)
古人說得好:「讀書無疑須教育有疑,有疑都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閱讀教學則應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①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提問。現實教學中常常是這樣,敢於提問的往往是少數成績好的學生,而大多數學生都保持沉默,他們根據沒有提問題的勇氣,他們怕自己的問題提得不好,招來老師同學的嘲笑,因此要「善待」學生的問題,「善待」提問的學生,態度和藹,面帶微笑,持肯定態度,不譏諷。課堂上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一個學生站起來提問或回答問題時,出了一點小偏差時,其它學生不僅大聲嘲笑,而且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我來,我來」地要求。此時發言的學生往往感到壓力而失去自信,這不利於創設寬松自如的課堂氣氛。
②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善於提問。
提問的方法很多
a、就文題提問,比如《將相和》一文,學生根據題目就能問:將是誰;相又是誰?他們因為什麼不和?又是因為什麼和好了?
b、就重點段提問:如《草船借箭》一文,學生讀後可問:諸葛亮為什麼選第三天四更時去取箭?為什麼要將船頭朝東,船尾朝西?為什麼要擊鼓吶喊?曹操為什麼叫弓弩手只管射箭而不出擊?等。
c、抓重點詞句提問,如《詹天佑》一文,學生可抓住「傑出」「愛國」「要挾」「嘲笑」等詞提出二十多個問題來。
……
(4)自悟
①在自讀中悟
②在師生互動中悟。如《詹天佑》一課,師生合作進行了一次「采訪」活動。師充當「記者」,學生充當「詹天佑」或「遊客」。「記者」問「詹天佑」:而對帝國主義的阻找和修築的重重困難,你當時怎麼想的?「記者」問「遊客」:你認為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科學嗎?你對詹天佑有何評價等。
③在生生互動中悟。再如《詹天佑》一課,在學習「詹天佑設計『人』字形鐵路解決火車爬坡難」一段時,我就採用了小組合作,生生互動的形式讓學生自讀自悟,要求各小組分工合作,動手演示火車爬坡的過程,於是各小組合理分工,有的找鉛筆,橡皮當火車,有的草稿紙上、課堂上,甚至地上設計『人』字形路,有的研讀課文,思考火車如爬坡。最後密切合作,共同演示火車爬坡的情景。
④在辯論中悟,課堂上當學生對某一問題存在不同的意見時,學業生可引導學生進行「辯論」,如《凡卡》一課,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組織學生爭辯:假如爺爺收到凡卡的信後,他會馬上進來接凡卡回來嗎?(摘錄部分課堂爭辯實錄)
正方:會。凡卡是爺爺唯一的孫子,凡卡在城裡挨打、挨餓、挨凍,爺爺一定同情他。
反方:不會。爺爺當然同情凡卡,但爺爺養不活他呀,否則,當初為什麼要送他去當學徒呢?
正方:凡卡已經長大了,他在信中不是說了他可以去求菲吉卡答應要他放羊來養活自己嗎?
反方:爺爺是日發略維夫老爺家的守夜人,他有時間來接凡卡嗎?
正方:爺爺可以向日發略維夫老爺請假呀!
反方:就算請到了假,天太冷,爺爺沒鞋穿,會凍死在路上的。
正方:就算爺爺不能親自去接他,但從凡卡的信中得知,凡卡有位好朋友叫阿邁娜,是馬車夫,爺爺可托他接凡卡。
……
爭辯場面激彩激烈,在爭論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運用課文中的事例,而且能聯系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自己的生活經歷去論證,進一步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自結。①自談學後收獲。學完某一段或全文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小結,讓學生說說自己學到了什麼?是用什麼方法學到的?談談自己的體會等等。
②自己設計作業。學完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一些層次性的作業,讓學生「必做」和「選做」。
如《長城》一課,我是這樣設計作業的:
a組:背誦《長城》一文,抄寫課後詞語,說出長城的結構特點;
b組:背誦《長城》一文,摘錄你喜歡的美詞佳句,畫出長城的樣子,突出長城的雄偉壯觀;
c組:背誦《長城》一文,尋找有關長城的課外資料讀一讀,當個「小小宣傳宣」,寫份宣傳稿,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為長城作個宣傳;
d組:背誦《長城》一文,以《長城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為專題開展綜合性探究學習。
設計這樣的作業,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消,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另外,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為自己設計一道作業並完成它,如《將相和》一課。
最後,送大家一段話。
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
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
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
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
給學生一個機遇,記他們自己去抓住。
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
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