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英語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但用英文寫出來就有點差別:Knowledge aims;Ability aims; Emotional aims;知識目內標;能容力目標;情感目標;
《課標》中的解釋更全面: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英語課程總目標。語言技能指聽說讀寫。語言知識指語音語法詞彙功能話題,情感態度指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國意識、國際視野。學習策略指認知調控交際資源。文化意識指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書寫教案時,中文教案參考第一條,英文教案參考第二條。第三條用來答辯時用。
純手打答案。絕對原創。
『貳』 如何讓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明確而恰當
張金秀(北京教育學院外語系,副教授)
一、教學目標的定義及在教學設計中的作用
從教學目標的層次來看,教學目標可分為宏觀(即學校教育目標)、中觀(課程目標)及微觀(單元或課時目標)三個層次。對廣大教師而言,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微觀教學目標,即單元和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和表述。從國際教育研究領域來看 , 教學目標可分為行為目標、生成性目標、表現性目標三類。我國在教學目標研究和實踐方面深受美國著名課程學者泰勒和加涅的目標模式影響, 歷來以行為目標為主。在行為目標體系下,微觀教學目標被定義為「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設計者開始任何教學,設計以前必須能回答的問題是「經過教學之後學習者將能做哪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 ?」或者「教學之後學習者將會有何變化?」。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是導學,即確定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原有學習基礎,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導教,確定教師的教學步驟、環節及教學活動,減少教學的隨意性;以及導評價,即目標為評價提供標准和依據。
二、實踐中教學目標表述和制定方面出現的可喜變化
(一)目標主體由教師轉為學生
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表述往往是諸如 「Let students master the following new words…」,或者是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這樣一些以教師的教為出發點的語句,在新課標「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學目標的表述主體轉變為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的描述,如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can/will be able to do …」這樣的轉變體現了教師教學中心的轉移,即從關注自己的教的效果轉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後面的教學過程設計和評價設計提供了方向和依據。
(二)目標維度由雙基轉為多維
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重視雙基,目標確定和表述只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尤其重視語言知識目標中的詞彙和語法目標,結果導致學生機械記憶大量詞彙和語法規則,卻無法再真實情境下運用。進入新課程以來,三維目標框架或英語學科餅圖目標框架進入英語教師的視野,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師生互動更有意義,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重視和發展。
(三)行為動詞由抽象轉為具體
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表述常常使用「掌握」、「了解」這些籠統而抽象的動詞,使教師很難檢測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在新課程目標體系的影響下,教師們開始用具體、可檢測、多層次的行為動詞來表述目標,如「學生能夠聽讀、認讀、說出以下詞彙」,「學生能夠運用下列句型描述他人的外貌特徵和性格特點」等。在這些具體的行為動詞的指引下,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和監控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以及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上三個方面是實施新課程以來英語教學目標方面呈現的可喜變化。這些變化在幫助教師落實新課程理念,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發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時,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就教學目標問題也存在著一些困惑,急需課程專家和教師培訓者的重視和指導。
二、教學目標在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分析解決
(一)教師們的教學目標意識亟待增強
教師的教學目標意識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視程度。教學目標起著導學、導教、導評價的作用(孫鳴,2004 ),因此教師在課前做教學設計時,首先應該考慮確定教學目標。同時在課堂上實施教學設計的整個過程中,也應該不斷根據學生的現場生成診斷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並根據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究其根本,這種意識背後的理念其實是希望教師們在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中要重點考慮「教什麼」、以及「教得怎樣」,學生「學什麼」、以及「學得怎樣」的問題,對教師把握教材和學情的能力、課堂駕控能力等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然而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教師們在課前做教學設計時往往直接根據教材內容進入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最後才來設計教學目標;同時在課堂實施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們更加關心的也是如何按計劃實施自己預設的各個教學環節和活動,所以不管學生學得怎樣,都要按照教學進度進行。如果我們對這種現象背後折射出來的教師意識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中秉承的理念是重點考慮「怎樣教」的問題。也就是說,教師們往往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直接等同於教學目標,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意識。
從教學設計的操作序列出發,即學生需求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案的確定和學習效果評價方案的確定(張金秀,2008 ),「教什麼」是比「怎樣教」更加上位的概念。只有確定了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才能保證教學過程是為目標服務,才能保證高效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們首先需要增強教學目標意識。
(二)三維還是五維——目標的維度框架應該體現學科特色
國家關於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基礎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概念,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而英語學科課程專家根據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習特點,將三維目標細化為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項,以餅圖形式呈現在《英語課程標准》中(教育部,2001)。兩種目標體系的並存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困惑,在設計目標時是依據三維還是依據五個板塊?教師們往往聽從學校或教參的意見。於是各學校依據自己的理解為教師們規定了教學目標的表述維度,結果各不相同,有的學校要求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有的學校要求從知識、能力、情感 / 德育三個維度設計,有的學校則更為簡單地要求英語教師從知識、能力、其他(對「其他」學校的解釋是有就寫,沒有就不寫)來設計教學目標。在這些紛繁多樣的教學目標維度框架面前,教師們很難判斷,失去了深入分析和把握目標的動力和方向,索性人雲亦雲,學校讓怎麼寫就怎麼寫。僵硬、死板的教學目標失去了對教學的指導性,目標與過程分離,如有教師對北師大五年級上冊 Unit4 Mocky's birthday 所確定和表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能夠藉助圖片讀懂故事,分角色朗讀故事。
2. 能夠正確聽出、說出、理解並認讀故事中相關詞彙、句型、月份(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季節( spring, autumn ),以及詢問及回答生日的表達法。
3. 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從故事中搜索有用信息,根據圖片和主要詞彙的提示對故事進行簡單復述。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謎語、師生對話、回答問題、圖片排序、填寫信息卡、true or false 、圖文匹配、帶旁白的表演故事等活動,從整體至部分理解、學習故事。在此過程中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和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故事學習的快樂,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引導學生要關愛朋友和家人。
從這個教學目標來看,簡單套用三維框架並不適合英語學科,因為其中的過程方法目標 常常會被 老師們理解為教學過程,同時該框架遺漏了英語學科重要的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最後落實的還是只有知識和技能目標。
改進策略:
要遵循學科特點,統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表述的維度框架,即按照英語課程標准要求的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進行確定和表述。這與三維目標框架並不矛盾,筆者認為,英語學科教學目標的五個板塊並不是五維目標,而是根據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學科特色對三維目標的細化,如將過程方法目標細化為學習策略目標,將文化意識從知識技能目標中分化出來凸顯和強調,為教師教學目標設計提供了更為具體和符合學科特色的操作框架。當然,由於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較為簡單,並不要求每節課同時具備這五個方面的目標價值,但教師還是要根據這一框架盡可能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教學目標價值,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和高效。根據這一框架,筆者為上述北師大五年級上冊 Unit4 Mocky's birthday 第一課時的教學 案例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語言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聽懂關於生日話題的小故事,並能夠分角色表演故事;
語言知識目標:學生能夠初步綜合運用關於季節、月份的詞彙( spring, autumn, summer, winter, January, February, March ,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以及詢問和回答生日日期和年齡的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How old are you? I'm … years old) 進行相互交流。
學習策略目標:學生能夠學會利用網狀圖記憶關於季節和月份的詞彙。
文化意識目標:學生能夠知道在西方文化中生日禮物要當時打開看並致謝。
情感態度目標:學生能夠了解其他同學的生日日期,並在其生日到來時給予英文祝福。
從上述目標表述來看,小學英語教學中最核心的目標還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目標,其他三項目標是輔助性目標,但它們對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更為豐富和人文的情境和背景,在課堂教學中也十分重要。
三、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確定應遵循的依據問題
框架確定後,教師們面臨的問題便是對教學目標中內容的准確把握和合理確定。下面筆者將結合英語課程標准和案例,提出幾條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以幫助教師們進一步明確思路。
(一)要以單元為長度分析教材,確定基於單元的課時語言知識和技能目標。
小學英語教材都是以單元為主線設計的,基於對小學生認知特點的考慮,單元中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往往較為簡單,如一個小故事,一段小對話,或甚至幾個單詞。但教材編寫者是在單元整體設計的基礎上編寫這些教學內容的,意圖在整體把握下強調單個課時的不同重點。然而教師們在分析教材時,往往只關注單個課時的教學內容,並圍繞單個課時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孤立地進行教學,認為單個課時教學目標的簡單疊加就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這樣的目標定位會導致教學情境單一,師生的教學枯燥乏味。如筆者聽過的下面一節課。
這節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 Unit 10 What color is it? 中第二課時的詞彙課。教師在課堂上利用顏色卡片和物品卡片組織學生以各種形式操練 red, blue 等 16 個顏色詞,以及 What color is it? It ' s … 的單個句型。在課後與教師交流時,教師說自己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確定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生能夠說出 16 個顏色詞,以及能夠運用 What color is it? It ' s … 句型問答關於顏色的語句。但筆者翻閱教材,發現本單元出現的句型還有 What are they? They are … 以及 How many … are there? There are … 的句型,以及諸如 butterfly ,bear 等的動物單詞。筆者於是問任課教師,為什麼不同時操練一下這些句型和單詞呢?教師說這些句型和單詞上節課就學過了。於是筆者又找了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各兩名學生做了簡單的問答,結果只有優等生能夠聽懂問句並進行回答,其中「they」和「there are」還用得不熟,而中等生和學困生都需要筆者將問句翻譯成中文。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學生「學過了」一定不意味著學生就「學會了」。也就是說教學目標不是靠單節課就能夠實現的,而應該是在單元內、甚至學期和學年內不斷滾動和復現,螺旋上升從而形成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要「用 70% 的舊知滾動 30% 的新知」(李靜純,2001 )。根據這一原則,教師在考慮教材上的教學目標時,要做單元整體分析,同時考慮新舊教學目標的聯系,盡可能復現舊的教學目標,同時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而不是僅僅圍繞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二)要基於學生已有水平確定恰當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目標。
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首先要體現的是學生學習前後知識與技能的變化。因此,除教材之外,學情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另一個重要依據。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對照教材上的教學目標把握學生在這方面的已有水平,然後根據學情調整教材教學目標,制定合理恰當的教學目標,實現外語教學上的「 i+1 」原則。
在這方面,理想的狀況是教材上的教學目標切合學生的已有水平,教師只需對教材目標稍作調整就可以進行教學了。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由於各地區小學英語開設狀況各異,有三年級起點,也有一年級起點的,導致教材的難易程度不一。如有的學校從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而中高年級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級起點的教材,導致教材上的教學目標明顯低於學生的已有水平。再加上現階段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視,普遍給孩子報社會上的英語輔導班,也導致孩子們的水平高於教材上的教學目標水平。如下面這個教學案例(岳蔚,2005 ):
在教PEP教材( Book 2, Unit 4 )中關於動物那一課時,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聽、說、認、讀單詞 dog, monkey, ck, panda, cat, rabbit, pig ;學生能夠聽懂會做 Act like a dog/monkey … , 同時鞏固所學單詞。整節課的教學氣氛熱烈,笑聲不斷,師生互動頻繁,給聽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課後調研中,一組數據引起了聽課者的注意,全班 54 位同學中,對新授內容課前就已經掌握的有 47 人,課後掌握的有 52 人。也就是說,一節 40 分鍾的課,只實現了 5 位同學的語言進步和發展,大部分同學只是將已會的知識技能又溫習了一遍,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類似這樣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教育基礎較好、教育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還是較為常見的。比如筆者最近參加過的某區評優課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學情把握不夠,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普遍低於學生的發展需求。
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通過對三至四名不同層次的學生以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已有的知識技能水平,並根據其水平拓展或降低教材教學目標。如上述案例中,基於學生的已有水平,語言知識目標還可以增加 toy 這個詞,以及兩到三個動物詞彙,如 bear, turtle 等,語言技能目標還可以再拓展為用 This is a ... .It's yellow/red.等句式描述動物玩具。
(三)要結合語料將宏觀和具體的情感態度目標相結合,並在教學中顯性或隱性滲透。
情感態度目標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英語課程標准對二級情感態度目標描述是
1 )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背歌謠、唱歌曲、講故事、做游戲等;
2 )樂於模仿,敢於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從該表述來看,學生個體的興趣培養和自信心建立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十分重要的宏觀的學科教學目標。同時,課堂教學還承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即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而這方面最好的方式是結合語料確定適切的德育目標,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自然滲透。
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情感態度目標的確定和達成上出現了三種誤區,需要糾正。一是教師普遍通過趣味性活動和多元評價關注學生集體的情感態度,但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個體情感態度的關注。如筆者在一次聽課中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不斷地隨機叫學生回答問題或讀單詞語句。當叫到一個小女孩回答問題時,小女孩的濃重鼻音明顯說明她感冒了,但教師並未理會。在後面的教學過程中,該女孩又被叫到兩次,而每次教師只關心她是否回答出問題了,對她感冒這一事實始終視而不見。顯然該教師忽略和失去了師生交往中重要的情感交流契機,若教師能夠在第一次叫小女孩回答問題時就關注到她的感冒,到她身邊問兩句「 Did you catch a cold? 」這樣的話,一定會增強小女孩對學校、教師、學習的積極態度。因此,建議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孩子個體的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目標方面的第二個問題是情感態度目標與語料話題脫節,無法自然滲透。如筆者聽過的一節課中,人教社新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 Unit 4 We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Lesson 24 一課中,教師設定的情感態度目標是通過地球關燈一小時的活動和本課以水瓶卡片為評價的方式,培養學生節約能源,保護地球的意識。而這篇課文是一篇關於詢問和回答假期去哪裡旅遊的對話,與節約能源、保護地球毫無關系。牽強附會的情感目標對學生來說只是說教,達不到效果。在分析了語料內容後,筆者與授課教師將這節課的情感態度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感受不同國家的旅遊特色,有通過旅遊了解世界的願望」。
情感態度目標方面的第三個問題是目標達成方式。隨著人們對德育目標的重視,教師們普遍拿出課上最後五分鍾時間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就某個話題展開討論。如上述案例中,教師用了最後 5 分鍾時間和學生討論世界關燈一小時的活動,並組織學生唱了一首題為「我們的世界」的英文歌曲。在課後訪談中,教師提到這個活動的目的就在於達成「學生能夠提高環保意識」的情感態度目標。這樣的目標定位前文已分析了其不合理處,並作了修改,這里要反思的是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方式。情感態度目標作為外語課上的隱性目標,其達成方式可以是顯性的,即組織學生討論某一種情感態度,但這種單純為情感態度目標服務的活動不應該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活動,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更多是依靠隱性的方式來滲透實現的,即教師要在一節課的教學中自始至終地結合語料自然滲透情感態度,讓學生多通過體驗、換位思考等方式感受某種情感態度,提升學生在這種情感態度方面的感悟。如在上述案例中,確定了「學生能夠感受不同國家的旅遊特色,有通過旅遊了解世界的願望」的情感態度目標後,教師首先可以在導入環節詢問學生的旅遊經歷:Where did you go last winter vacation? How did you feel? 引發學生對自己美好旅遊經歷的回憶。其次在輸出環節,可以結合語料提出任務: They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How about you? May Day holiday is coming. Make a travel plan with your partner. You can go to any countries you like. 讓學生在做旅遊計劃的過程中去想像、憧憬,自然會激發其通過旅遊了解世界的願望。
(四)要盡可能挖掘教材文本語料中有的隱性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目標,並將其顯性化。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文本語料並不一定同時具備五個方面的教學目標價值,但教師不能因此而忽視教學中的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學習策略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個性化學習(程曉堂,2003 )。同時,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教育部,2002 )。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挖掘教材文本語料中有的隱性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目標,並將其顯性化。
如人教社新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3 My father is a teacher 單元中第 17 課,教材設定的新授單詞有 fireman, policeman, policewoman 三個詞,從學習策略目標價值分析,這三個詞都是合成詞,教師可將本節課的學習策略目標設定為對合成詞構成法的初步感知,培養學生今後遇到類似詞形時根據構詞法進行猜測的意識和能力。但筆者在聽課中發現從三維目標角度設計教學目標的教師只將這三個詞作為新詞進行孤立的處理,並未給學生提供獲得學習策略的契機。
教師缺乏學習策略的意識,其中一個原因是教師自身沒有受過相應的學習策略訓練,缺乏學習策略知識,因此也就缺乏對學生學習策略指導的能力。建議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中要將強對教師這方面知識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並不是每節課都能夠有文化意識目標,但文化意識特色突出的課文,完全可以進行文化意識目標的設計。如北師大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9 Day and night 單元第四課時 A happy day 的教學中,教學內容是一篇關於 Ken 和 Ann 的周末生活的小短文。根據這個語料,可以將文化意識目標設定為了解中西方兒童周末生活的異同,開拓孩子們的視野。
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在理解教學目標內涵和重要性的基礎上,研究教材和學生,制定合理、適切的課堂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四、教學目標的表述
(一) ABCD 原則
A 對象( audience ) ---- 寫明教學對象
B 行為( behavior ) ---- 通過學習後,學習者應能做什麼
C 條件( condition ) ---- 上述行為在什麼條件下產生
D 程度( degree ) ---- 規定上述行為是否合格的標准和程度
範例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U1 ,L3
通過對話學習,學生能聽懂關於職業的簡單語料,並能簡單詢問和回答關於職業的簡單問題。
(二) SMART 原則
• Specific
• Measurable
• Achievable
• Realistic
• Timing
(三)動詞多樣化原則
知識目標:
說出、拼寫、讀准、認識、了解、熟悉、學會使用、運用、理解和領悟、表達、掌握
技能目標:
講述、朗讀、復述、背誦、描述、獲取、寫出、聽懂、表演、演唱、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樂於、有 …… 的願望、尊重、愛護、珍惜、養成、敢於、辨別、欣賞
(四)供參考的教學目標表述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Unit 4 ,L1
Main task: 學生能夠根據圖片帶感情地朗讀或表演故事。
1 .學生能夠初步感知和聽懂關於物體方位的小故事;
2 .學生能夠聽懂和說出以下詞彙:in, o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 nut, squirrel ,ground;以及句型 Where is it? It's…. ;
3 .學生能夠通過圖片聯想記憶單詞;
4 .學生能夠了解 nut 包括很多乾果;
5 .學生能夠積極評價他人的幫助,並有主動幫助他人的意識。
『叄』 新課程三維目標是什麼
一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二維目標
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
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小學英語教學三維目標擴展閱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方式,變 「 帶著知識走向學生 」 為 「 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 ;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之以 「 漁 」 。
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通過師生的多向交流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過程,是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有機結合的過程,這是實現學生在教學中認識主體作用的一次質的轉化,也是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積極思維的結果。這里 「 教 」 是條件, 「 學 」 是關鍵。
從認知程序看,教師是從整體到局部,而學生是從局部到整體,教學過程正是在新知識這個認知連接點上實現認知的轉化,即由教變學的轉化。在新知學習過程中,一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這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的環節。不是教師直接講授或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方法,而是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思路、途徑和方法。
學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在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 「知識清單」 ;確定搜集知識信息的渠道、途徑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並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知識和信息解決提出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二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
這是主動學習的拓展性的環節。學生群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參與下交流、討論自主探索的學習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種理論、觀點、假說、思路、方法等,通過社會協商的方式使群體的智慧為每一個個體所共享,內化為個體的智慧,拓展個體知識視野,是形成學生表現、交往、評價、批判能力的重要環節。
要給學生留出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空間,要給學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要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
『肆』 英語教學中的三維目標用英文怎麼說
三維目標:
注重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
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教育。
英文: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ecation of students' feelings, attitudes and values。
『伍』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里的情感目標怎麼寫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 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普通高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都是指如下的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意:這絕不是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教案 教案是課堂教學思路的提綱性方案。 什麼叫做有教案?什麼叫做沒有教案? 一個確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拿到一節課的題目時,在頭腦中立即就形成了一個教學思路方案,即使當時沒有能夠寫出來,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個徒有虛名的教師,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教師,即使利用很長的時間,拼湊出了一個五花八門的二、三十頁的教案,或者是什麼教學設計,但是心裡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正確的教學思路方案,這也叫做沒有教案! 教案是常規教學中所設計使用的,是寫出來的教學思路方案。不是上課時,老師自己看的,更不是給學生看的!也不是用來進行教學交流的。撰寫出來的教案,主要是給教學領導檢查看的。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一個更加詳細的、加強版的教案而已。 教學設計實際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礎上,添加了「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欄目。其中,有的一些項目等的內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寫出來的。 如:學情分析。自己的學生,自己應該很清楚。可以不用每個教案都寫一遍。寫出來就是一個詞——啰嗦。 教學設計通常是在區級研究課、教學交流展示時用的。將任課教師平時在教案中,不用寫出來的項目寫出來。 如:「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為的是給不了解您的思路的聽課老師、專家、領導們看的。因為他們不會像孫悟空鑽到鐵扇公主肚子里那樣,鑽到您的腦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 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 當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分別完成的所有的教學目標時,這節課的教學工作也就結束了。不是嗎 隱含的教學目標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寫出來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隱含目標的內容就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果將隱含目標在教案中寫出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學科的課堂教學目標產生混亂,以至於不知道是哪一個學科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因此,必須十分重視目標制定這項工作。制定教學目標有以下依據: 1、課程標准 課程標准規定了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編寫教材、進
『陸』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學設計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 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普通高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都是指如下的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意:這絕不是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教案 教案是課堂教學思路的提綱性方案。 什麼叫做有教案?什麼叫做沒有教案? 一個確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拿到一節課的題目時,在頭腦中立即就形成了一個教學思路方案,即使當時沒有能夠寫出來,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個徒有虛名的教師,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教師,即使利用很長的時間,拼湊出了一個五花八門的二、三十頁的教案,或者是什麼教學設計,但是心裡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正確的教學思路方案,這也叫做沒有教案! 教案是常規教學中所設計使用的,是寫出來的教學思路方案。不是上課時,老師自己看的,更不是給學生看的!也不是用來進行教學交流的。撰寫出來的教案,主要是給教學領導檢查看的。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一個更加詳細的、加強版的教案而已。 教學設計實際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礎上,添加了「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欄目。其中,有的一些項目等的內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寫出來的。 如:學情分析。自己的學生,自己應該很清楚。可以不用每個教案都寫一遍。寫出來就是一個詞——啰嗦。 教學設計通常是在區級研究課、教學交流展示時用的。將任課教師平時在教案中,不用寫出來的項目寫出來。 如:「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為的是給不了解您的思路的聽課老師、專家、領導們看的。因為他們不會像孫悟空鑽到鐵扇公主肚子里那樣,鑽到您的腦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 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 當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分別完成的所有的教學目標時,這節課的教學工作也就結束了。不是嗎 隱含的教學目標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寫出來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隱含目標的內容就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果將隱含目標在教案中寫出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學科的課堂教學目標產生混亂,以至於不知道是哪一個學科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因此,必須十分重視目標制定這項工作。
『柒』 如何確立小學英語課的教學目標
1.閱讀課標和課標解讀,明確課標的要求。 我在設計教學牛津小學英語Unit7 這一課時,我先查閱了新課標中對三年級學生學習英語應達到的目標,然後確立了學生在本節課中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表達自己喜歡的食物以及為別人提供或請別人吃東西的日常用語: I like … Have some…2.認識5個表食品的單詞: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 bread, French fries。 2.認真鑽研教科書要在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我們要根據學情設計教學。比如,我所任教的三年級這個班,個個活潑天真,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對於這門學科充滿了新奇感,這對老師教學這門學科有著獨具的優越性,但是若老師不能很好的利用學生的這一年齡心理特點,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學習英語的經歷,這對學生以後學習英語都會有不好的影響;在教學設計中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就為學生精簡了新課標中提出的學習目標,以此讓學生學習起來輕松愉快,有好的學習效果。 3.細致分析學情,做到有的放矢。分析學情,一方面是要分析學生的學習准備情況,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認識能力、學習動機、現有的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情感、價值觀現狀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以便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是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徵,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確定教學目標。
『捌』 小學英語新課程中所指的三維目標是哪些
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玖』 如何寫英語教學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指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同一事物的三個方面。新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教學過程,我們老師要善於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融進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基本技能的訓練中,並能適時點撥,指點學法,這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就能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學會」轉變為「會學」,從而實現教學的最高境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英語是語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顯示出本學科的特點,在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重視「雙基」教學,並巧妙地把其他兩個緯度的教學融進「雙基」教學中去。因為要能綜合運用英語語言,就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不是一、二節課就能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長遠的目光,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成長。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是有階段性的。我側重於語音、詞彙、和功能的教學及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語音、詞彙的教學主要是以傳授為主,而學生的學習也是以接受學習為主線,學會單詞、句子體現在聽、說、讀、寫上。「讀」與「寫」是基本技能的重、難點,突出重點,為了突破難點,我不厭其凡地一遍又一遍地帶讀,當然也會安排接受能力強學得快的學生帶讀。為了便於學生記憶單詞,我每節課都用一些的時間,教學發音知識,找出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句型的講解,我創造性地讓學生進行填空游戲,如學習句型What do you do? I am a teacher.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student.我先教學一些表示職業的單詞如:waiter waitress, writer, cook等單詞,接著是學生跟讀句型,為了便於學生理解記憶,板書設計如下:
What do ___A___do?
I am a ___B___.
What does __a____do?
He is a ___B_____.
英語的學習有別於母語,不應該是先會「聽、說」,才去學「讀」與「寫」,他們只有會讀了,才願意去寫,去學習新的知識,能流利地讀出單詞與句子,特別是要是能讀出一段短文,總是很自豪,幸福之情常常洋溢在他們稚嫩的臉上,他們有了成就感,學習就有動力,就有奮斗的目標,就會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課堂上教師還要適時地用在贊美話語,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不斷進步,再要求他們寫,這就容易許多,讀與寫解決了,聽與說也就不難。我想這也是我們教師能解放自己的有效途徑。老師的鼓勵與關注,是學生的精神支柱,老師精湛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術及強烈的責任心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很抓「三維」目標的落實,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是千秋萬代的偉業,這就是老師的神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