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夠不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大面額的人民幣,並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能正確進行換算。
2.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通過參加數學學習活動,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
教材中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感性認識基礎之上的。教材通過設計一系列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並能夠解決與人民幣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本節課是在前面的「買文具」,認識了小面值的人民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進一步認識較大面額的人民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得十分緊密。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通過買衣服、找錢、換錢等一系列學生相當熟悉的場景,在師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動中,使學生不僅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而且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節課是在我區中心地帶的一所普通學校的一年級執教的。人民幣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加之前面一節課「買文具」中學生已經更進一步認識了小面額的人民幣,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具備了一些參加活動的經驗。但是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大面額的人民幣相對生疏一些,這種經驗的積累正是本節課要讓學生經歷的。購物的活動學生非常熟悉,學起來會有一種親切感,會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去。
〖課堂實錄〗
(一)引入
師: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學生一聽,一下子高興起來,一個個睜大眼睛,躍躍欲試。課件出示服裝店的場景,畫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裝和價錢:上衣59元,褲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連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褲32元。)
(評析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把活動置於服裝店,並且把教材上的內容擴充,使其更加豐富。)
師:瞧,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這家商店的售貨員,怎樣介紹你的商品呢?誰來試一試?
(教師的話音剛落,眼前已經是小手林立,幾位「小售貨員」介紹之後,本節課的學習活動開始了。)
(二)活動一:認一認
師: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
生:(異口同聲)付錢!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
生:行是行,可是太麻煩了!
師:那麼,大家還見過什麼樣的人民幣呢?
(幾個學生馬上回答說:我見過100元的;我見過20元的;我見過50元的……)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人民幣。
(教師在教具中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錢你認識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評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認一認活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觀察,從直觀上感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可以在組內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為正確認識、區分這些紙幣打下基礎。)
(學生各自選一張教具,翻過來掉過去地看著,時而和組里的夥伴交頭接耳,一起分享著他們的發現。)
師: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
生1:每張上都有數字,你只要看數字就知道了。
(這倒提醒了大家,幾個學生馬上在紙幣上找到了數字。)
生2:這些錢的顏色不一樣,100元是紅色的,50元是綠色的,20元是棕色的,10元是藍色的。
師:那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嗎?
生3:咦,他們都有一個毛主席像。
(這時,教師拿出了一張舊版的100元。)
師:我這里有一張人民幣,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嗎?
生:(異口同聲)100元!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生:那有一個數——100。
師:這是舊版的100元,和大家剛才看到的不一樣,但它們的面值是一樣的。大家還見過其他的50元嗎?
(教師邊說邊把舊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給大家,並交流一些辨別的方法。
師:你知道10元錢能幹什麼嗎?
生1:打車用10元錢。
生2:10元錢可以買一個漢堡。
生3:我的文具盒用10元錢。
師:10元錢如果合理使用的話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的事。大家課下可以再調查50元可以干什麼。
(由於學生年齡所限,對於50元這樣大面額的人民幣使用機會不多,因此把它留在課下。)
(評析出示新舊不同版的人民幣,擴大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等,幫助學生加深感性的認識。)
(三)活動二:買衣服
師:這些人民幣我們都認識了,現在我們可以用它們買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學生有的睜大眼睛在精挑細選自己喜愛的衣服,有的若有所思。)
生1:我想買一條褲子41元,我拿4張10元,一張1元的。
師:(不失時機地)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拿法嗎?
另一個男孩子靈機一動說:可以拿兩張20元的,一張1元的。
(評析提示學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生2:我想買一條裙子36元,可以拿一張20元、一張10元、一張5元和一張1元的。
她剛要坐下,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馬上接著說:還可以拿3張10元的,3張2元的,然後滿意地坐下了。
生3:我想買一件上衣59元,拿一張50元的和一張10元的,再讓售貨員找回1元。
(這個想法得到了老師和同學贊同的掌聲。)
師: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衣服,老師也想挑選,我想買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我有100元,大家幫我估計一下,這些錢夠不夠呢?我應該怎樣付
錢呢?
生4:100元夠,還得找回20元,因為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共80元。
(許多學生也滿意地點點頭。)
師:謝謝這位同學幫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將來成為一名售貨員,會很出色的。現在,請大家再為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好朋友選一件衣服,加上剛才你選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你打算怎樣付錢?
(學生一下子高興起來,一邊指指劃劃,一邊嘴裡念念有詞。)
師:現在把學具中的錢准備好。
(這里教師有意安排了一個困難,學具里並沒有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想准備出正好的錢比較困難,這樣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個環節。)
師:遇到困難了嗎?
(學生都爭著說沒有零錢。)
師: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剛才那位同學已經幫我們找到了辦法。
(這個暗示很有效,學生立刻想到了找錢。)
師:現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來買剛才挑選的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兩人一組,有說有笑。)
生1:我想買一件上衣和一頂帽子,給你80元。
生2:一共是73元,找你7元。
……
(教室里喧鬧了一會兒,漸漸安靜下來,學生帶著微笑回到座位上。)
(評析通過兩個由淺入深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動中練習使用人民幣,在活動中深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四)活動三:換錢
師:剛才大家當售貨員都很成功,不過,為了買東西方便,通常大家會把錢換一換,這里有一張100元,如果想換成10元的,怎麼辦?
(這個問題立刻得到回應。)
生:10張10元的。
師:如果不只是換成10元的,還有別的換法嗎?
(這下學生的熱情被點燃了。)
生1:換成2張50元的。
生2:換成5張20元的。
生3:換成1張50元的和5張10元的。
生4:換成4張20元的和2張10元的。
……
師: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不一會,多種答案出現了:5張10元;2張20元和1張10元;1張20元和3張10元……)
師:為了方便,把10元的也換一換吧。
(有了前面的基礎,加之上節課的基礎,活動進行得比較順利。)
(評析換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里不僅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而且幫助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下課鈴響了。)
師:請大家把本節課的收獲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下次再去購物時,你可以幫著算錢,而且記在日記中。
〖教學反思〗
1.數學學習回歸生活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非常熟悉,教師把數學學習置於一個現實的背景之中。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學習活動的組織上,教師都注重回歸生活,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引入部分並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學習的內容。本節課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一個親切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2.活動豐富,循序漸進
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學習。本節課在一個情境中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活動,由淺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兩件衣服,然後提出找錢、換錢的問題,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以這種學生非常樂於參與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習熱情,同時不斷提高活動的要求,由獨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認識了人民幣,同時練習了如何使用人民幣。「換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安排在最後,學生在經過大量的活動經驗積累之後,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再進行這個活動就不會感到困難。教師還把活動延伸到課下,讓學生記錄購物的錢數,使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鍛煉了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點評〗
教材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體會不同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系。在這節課中,教師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適合學生的購物活動,沒有把人民幣的認識單純作為知識來進行傳授。課上教師重視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我們所提倡的。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生認知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
B.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有哪些好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我沒有現成的,不過可以介紹將知識點設計進關卡里的教育類游戲給您,您可以在應用商店找一下「100以內的加法」、100以內的減法、長度單位、角的認識、99乘法表、觀察物體、乘法的初步認識、數字闖關、表內除法、認識線段、圖形運動、有餘數除法、圖形對稱、數字填空、混合運算大作戰、數數轉轉樂、數字消除、數字大小解密、克和千克滑滑樂、克和千克蹺蹺板、數的加減奇幻之旅等小游戲,這些小游戲都是趣動課堂設計的,旨在讓學習有趣而互動
C. 小學數學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 的完整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數學數學數學來源於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的演示課件「角的初步認識」】
1.師問: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學習過哪些圖形,還可以說說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圖形? 2.等同學做出回答後,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圖形。
3.教師質疑: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這三種圖形與圓有什麼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圓沒有角)
4.指角.教師出示數學數學數學數學書,請學生指出這本書封面上的角.(學生一般會指四個頂點為角)
5.教師指出:這個同學指出的並不是一個角,究竟哪兒是角呢,該怎樣來指出一個角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學習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師演示指角的全過程: 師一邊指角一邊口述:從數學數學數學數學書封面的一個點出發,從這個點向直直的兩邊摸,這兩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2)一邊看電腦演示,一邊隨著電腦的演示在自己的數學數學數學數學書上摸角【演示課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哪兒是角. (4)全員操作.邊說邊摸,指出一個角. (5)同桌的同學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個角. (6)小結摸角後的體會.(我們摸到的點是尖尖的,我們摸到的兩條線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師取一張不規則的紙,經過兩次對折,折出一個小於180度的角.問:老師折出的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麼? (2)讓學生拿出課前准備好的紙(形狀不限),也經過兩次對折(任意的去折),教師從中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貼在黑板上(盡可能的包含直角、銳角、鈍角、平角). (3)問:觀察,黑板上貼出的這些圖形,大家說都叫角,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每個圖形中都有尖的點和直的線) (4)教師講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演示課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從眾多的角中,任選一個角,把角的兩條邊延長,指名一名學生板書標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教師指黑板上任意一個角的部分,要求學生們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6)討論.說一說身邊的角.
3.演示活動角. (1)問:再觀察黑板上貼的這些角,有什麼不同呢?(有大有小) (2)問:通過觀察,誰能說說,哪個角大些,哪個角小些?再說說你是怎麼比較出來的? (3)問:角確實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該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 (4)教師讓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學具——活動角,把它張開製成一個角,並邊指邊說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兩條邊.相鄰的同學比一比,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5)師:以自己剛才做的角為標准,再做一個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為標准,做一個比它小的角. (6)提問:通過你們自己操作活動角,你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嗎?(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得大小有關)【演示課件「角的大小」】 (7)教學畫角的方法. ① 【演示課件「畫角的方法」】全體觀察畫角的過程,然後請同學總結畫角的方法.
② 教師再次與學生一起回憶畫角的方法:先畫頂點,從這一個點起,用直尺畫一條直直的線,再從這一個點起,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板貼: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③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一個角.教師巡視畫角的過程是否正確. 三、歸納提高. 1.問: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麼收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一個角有1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2.練習. 四.質疑交流. 1.問:除去老師向大家介紹的這些內容,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麼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或者還想知道些什麼內容?(根據學生說和問的情況,酌情補充下面的內容) (1)角的種類(詳見(3)小學數學二年級上搭配教案擴展閱讀):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優角、周角…… (2)趣味知識:放大鏡能夠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卻不能放大角的度數.(詳見(3)小學數學二年級上搭配教案擴展閱讀「放大鏡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裝修時,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擺出很多美麗多變的圖案,有效的利用角,還可以節約裝修的材料,降低裝修的成本. ……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業 (略)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關於「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一個教學設計。 教學新課前,通過演示動畫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導入 新課的雙重功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中,大量使用動畫,動態地模擬了指角、畫角等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用一種欣賞動畫的、輕松的心情進行學習。在交流中,教師引用了較多的課外知識,比如介紹銳角、鈍角、平角等角的種類,介紹諸如放大鏡不能放大角的趣味知識,使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學習學習學習學習變得愉快。 由於本設計大量使用多媒體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技術,教師可用來製作公開課或觀摩課。
探究活動
剪角、數角游戲數角游戲數角游戲數角游戲 游戲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角的形狀,並能數出角的個數.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准備 投影儀、三個長方形. 學生准備 剪刀、長方形紙. 游戲過程 1.教師講故事(投影儀出示背景):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森林裡兔媽媽帶著她的三個孩子興高采烈地玩著游戲.兔媽媽拿出三張長方形的紙,分給她的三個孩子,然後說:「今天媽媽來考考你們,如果把長方形的一個角剪掉,還有幾個角?」(投影儀出示三個長方形)灰兔弟弟抿著嘴,想了一下,跳著說:「4—1=3,還有3個角.」白兔姐姐拿起一張長方形紙,剪下一個角說:「應該是5個角.」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張長方形的紙,先折了折,然後剪起來.「媽媽,我認為還是有4個角.」 黑兔哥哥說.(配合故事,在投影儀上逐步打出3個,5個,4個)三個小兔立刻爭了起來,都認為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 2.教師布置任務:小朋友,請你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後剪一剪,最後幫兔媽媽評一評,三個小兔中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以上敘述可參考音頻「剪角、數角游戲的錄音(一)」】 3.學生4人一組,先動手摺一折,剪一剪,再討論.(師請學生將三種剪法分別貼在黑板上) 4.教師繼續講故事:看了小朋友的結論,兔媽媽笑著對它的孩子說:「孩子們不必再爭了,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三個答案都是正確的.這道題的答案就是你們這三個答案.」 【以上敘述可參考音頻「剪角、數角游戲的錄音(二)」】
下圖供教師參考
拼角游戲 教師准備 若干個固定角(用兩根小棍或硬紙條拼成). 學生准備 分成若干個4人小組. 游戲過程 1.分給每個小組2個角(大小不一). 2.在頂點重合的條件下,將兩個角拼起來. 3.觀察拼成的圖形是什麼圖形?(還是角) 4.找出拼出的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5.想一想,數一數:拼成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看誰的最多
D. 想教教孩子小學二年級數學搭配問題
數學是個很奇怪的科目,不是從小數學好,高年級數學就一定能學好。
反而數學學習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低年級經常考高分的孩子,到三四年級時,數學成績突然下降;等到初二初三時,那些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成績好的孩子,有一部分突然成績就下降了;到高中後,仍然有孩子在不斷掉隊。
在數學學習中,這種現象被稱作「梯次掉隊」。很多家長,包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嘗試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有人說是「孩子貪玩,不愛學習了」,有人說是「學科變多,孩子跟不上了」,還有人說,「小時候基礎沒打牢,思維跟學習方法有問題」。
我們傾向於最後一種說法,更准確的說是:數學學習方法不對,數學思維不完善。
今天就跟各位家長聊聊,數學學習中,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哪些學習方法有利於數學學習。
一、數學學習興趣
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困惑:打小愛跟家長一起數數,數學很好的孩子,入學之後數學卻越來越差,並且開始對數學產生負面情緒,可明明之前數學都是接近滿分的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研究表明,9歲左右,人的大腦神經發育大概完成98%。所以,要想孩子更聰明,思維發展更完善,一定要在9歲前啟發孩子,9歲後開始努力,可能就不如之前更有效。
孩子依靠記憶、背書、刷題得到的熟練性,在後期數學題型逐漸復雜的情況下,這種學習方法帶來的學習進度跟不上是必然的。因為這種學習方法僅能培養出應對試題的自動反應,完全沒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對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形成,幾乎沒有起到積極作用。
要培養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先要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因為具有這種特質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很好奇,都願意多探究鑽研,並且愛提問,愛思考。如果孩子有這種特質,家長千萬不可扼殺,並且還要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這是數學學習的首要條件。
二、數學基礎——「打地基」
教輔機構廣告橫行,各種案例宣傳,給焦慮的家長心口潑上一桶油,於是更多的孩子便湧入課外輔導班這個大漩渦。其實很多家長,包括孩子自己,都確定是否已經掌握基本的書本知識。
真正搞懂課本知識和例題,並運用當前書本知識做課後習題。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質上是檢查孩子是否真的掌握這些基本知識點。
基本知識點,含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這是數學學習的基礎。
這些都在課本里,真正將這些學明白,孩子根本不需要課外輔導班。而且輔導班根本不會把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只是拓展更難跟刁鑽的題,試問連基礎都沒打牢的孩子,如何消化這些課外輔導內容?
三、學習攻略
首先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認真執行;及時梳理知識點;總結學習方法,勞逸結合。
培養質疑的習慣
家庭教育中,不用刻意去輔導孩子學習,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游戲等啟蒙孩子思考和學習,家長還可以故意製造一些「錯誤」,引導孩子發現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學會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和反省,並逐步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獨立自信的習慣。
舉一反三
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會做同類題就是掌握了嗎?並不是,當孩子能夠靈活思考,並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題目上,在未來更復雜的題目里,能夠提取到這個關鍵知識點,才是真正的掌握。
花更多精力補習,刷更多的題,往往不如夯實基礎知識來得有效。單純記住知識點,不能打開思路,只能就題論題,做不到舉一反三。看透事物本質,才能觸類旁通。
錯題本
錯題本除了總結和歸納,還有提醒的作用。錯題本不是為了抄錯題而抄,否則就淪為背書,失去了錯題本的意義。錯題本是為了記錄解題思路和感想,及時總結和思考。
針對錯題,還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講題。家長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如果在難題上和孩子一起費了番功夫,不妨在作業結束後,像孩子表明「不會做」,引導孩子孩子講解難題,鼓勵他像老師一樣授課,這是對難題思路的理順,對難點的復習。如果孩子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提高聽課效率
學習期間,課堂時間占孩子的大部分時間。因此聽課效率,直接決定孩子的學習。
說起來,提高聽課效率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都是老生常談了。首先是有針對性地預習,預習中發現難點,才能抓住聽課重點;聽課時跟隨老師思路,眼耳口心都要投入,全神貫注;課後及時復習,查漏補缺,對新舊知識進行交叉比較,是否有關聯之處,發散思路。
四、數學思維
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思維。認真把握好邏輯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總結數學學習方法,實現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