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家教案例

小學家教案例

發布時間:2020-11-24 19:38:51

小學教師家訪家庭教育經驗有哪些

案例一隻有了解才會更好的教育
我一直以為,孩子是住校的還有必要去家訪嗎?當我對柏涌進行家訪的時候,才發現有時孩子行為的原因是存在他的家庭環境。通過家訪我才了解了,孩子是生活在畸形家庭之中,所以才會出現一些畸形的行為。孩子長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家長對於孩子也很少關心。所以他經常在家的時候故意作出奇怪的行為,這樣家長才能多多的注意他。這種「習慣」在學校也是頻頻出現。如果不是家訪我們始終也不會知道造成孩子常犯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這樣我回到學校我就可以針對孩子的「病因」對症下葯。在學校孩子時又有約束的,所以我們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是片面,想要多了解你的學生,光靠在學校觀察是遠遠不夠的。自從家訪後,我便改變了對他一貫持有的冷漠,而是多多關心她,讓特感覺到不是在犯錯誤的時候老師才關注我,表現好的時候更可以波得老師的喜愛。這樣一來孩子的行為有了明顯的好轉。如果不是家訪我不會這么快發現孩子的症結之所在。
案例二有問必答
在家訪的時候,我發現有時候家長會問很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無從回答。所以在家訪的時候我們要對孩子各個方面的情況都掌握,這樣才不會使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被忽視,從而對我們工作失望。記得在家訪隆傑家庭的時候,由於剛剛第二次月考結束,我只記住了孩子的語文成績和主要丟分的題型,便覺得胸有成竹了。和家長談著造成孩子丟分的原因。但是當家長問起我孩子的其他兩門學科的分數的時候,我突然懵了,我只是語文老師呀!我怎麼會知道哪些呢?但是我轉念一想,我還是班主任我就有必要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雖然那次家長並沒有責怪我們,但是也覺得自己工作疏忽了!
案例三心靈的溝通
在家訪的時候,有些以前很少交流的家長通過家訪以後,我們之間的話題一下子多了,每次見面都要聊很久。這就是心靈溝通的效果吧!開學以來發現區嘉俊的媽媽很少和我溝通,所以在一個周末我便和生活老師進行家訪。在家訪過程中造成家長很少和我們溝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自己的普通話不好,不好意思和我們說話。二是,不知道和我們說些什麼,怕說話顯得沒有水平。由於本地語言的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很想和我們溝通,只是自己的普通話講得很差,還有自己也沒有什麼文化,不知道說什麼合適什麼不合適。所以,我就在家訪的時候,首先,肯定我可以通過他們的表達知道他們的意思,所以請家長們可以和我交流。然後,只要是關於孩子的問題,任何問題都可開誠布公講出來,包括我們工作中那些不足的地方。家長聽到這些話之後,慢慢的我們的溝通也來也頻繁了,這樣孩子的情況他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到了。我們工作的不足之處也很快得已糾正。這也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最後,我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和家長近距離溝通的機會。同時我也感到很幸運,我們班大部分家長都是明事理的人,這樣我們溝通起來就不會有那麼多難纏的問題了。同時我也會繼續和家長保持這樣一種和諧的溝通氛圍,來傳達我的教育理念,也把我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家長。只要你是真誠的,只要我們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家長永遠會接納你會理解你,從而才能更好的支持你!

Ⅱ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1、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教育。
愛國主義情感是孩子走人生正路的重要精神力量。
2、責任心、義務感的教育。
這既是家庭美德的內容,又是社會公德的內容。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責任心、義務感,無論做家事,還是做公事,都能認真負責,盡自己應盡的義務。
3、勤勞節儉的教育。
勤勞節儉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勞的人是沒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勤勞節儉,相輔相成,不勤勞的人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珍惜勞動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勞。
4、生活能力的培養
①自我判斷、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要讓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分析有幾種解決方法,判斷哪種方法是最合適的,經過自己的優選去做。
②自我規劃。引導孩子通過獨立思考和探索,發現、篩選和確立適合自己的年齡、興趣和性格的種種目標。例如,父母可以讓孩子獨立規劃以下的事情:怎樣安排每天的時間,自己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怎樣聽課,怎樣預習、復習功課;參加什麼課外活動;做點什麼家務;做什麼運動、玩什麼游戲以及在家裡、在學校做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等。
③自我管理。父母不應該對孩子的大事小事都過問、照顧,應該引導和鼓勵孩子按照自己定的規劃來管理自己的思維、言行、作息、衛生、物品等。例如,學習時,自己把握自己的注意力不溜號;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自己洗澡、剪指甲;大人有病,主動倒水、端飯。
④自我改進。父母應該改變批評多、贊揚少,總是斥責孩子,甚至恨鐵不成鋼、施之以棍棒的做法,引導孩子自我改進。這樣,孩子不僅會發現和認識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不斷改進,還會把自己最新的成績和進步作為起點,不斷去超越自我。
⑤人生價值教育。
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⑦讓孩子學會自我安排時間
⑧向孩子傳授正確的溝通技巧
⑨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交朋友
⑩愛學習
⑾有毅力
⒀自控能力與情商
1、讓孩子知道控制自我是成熟的標志:能夠很容易就控制自我、阻止自己犯錯誤的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人,孔子認為「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2、讓孩子學會著眼於遠大的目標。
3、培養孩子堅定的意志:要讓孩子堅定正確的立場,學會抵制外界的誘惑,不要在花花世界裡失去自我。
4、培養孩子溫和的性格:教會孩子做事不要只想自己,要從他人的角度考慮自己做得是否適當,溫和地對待周圍的人。
5、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評價自己:讓孩子用那些教給他的「可、否」觀念來評判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這樣他就會自覺以此來約束自己不做不該做的事情。
6、讓孩子學會忍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主要的表現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容易激動、發怒會給別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損傷自己的人際關系。
7、讓孩子學會冷靜分析: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要讓他學會先分析各個方面絲絲縷縷的利害關系,再做出自己的決定,讓孩子保持冷靜的狀態,遇事不要慌慌張張。

Ⅲ 急需一個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誠,男,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96.1
二.個案背景
父親是經營普通酒店,長期在外工作,家中只剩母親和他倆人。母親負責照顧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對他學習進行督促。母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沒有工作在,家庭經濟不錯。由於父親很少在家,因此小誠跟父親的溝通和交流很少,小誠的父親文化程度也較低,平時只要小辰犯錯誤或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會用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頓來解決問題。父母親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而產生矛盾,但他們也幾乎不接受老師的建議。小誠曾在其它學校學習時,常和班上的其他同學混在一起。上課不守紀律。對老師極不禮貌。但家長根本不知他的這些情況。
三.個案分析
人們常說一個問題的孩子背後一個有一個問題家庭。 事實上,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多半是源自對父親行為的模仿。家庭環境中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父母有愛動手的習慣,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現出這樣的行為特點。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一些不好的東西傳遞給了可愛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這是一方面的提示。
仔細分析案例還可以發現,當孩子表現出錯誤傾向時,家長沒有去尋找孩子出現問題的緣因,而是將孩子痛打一頓以解決問題,這樣的辦法並不有效。原因在於父親沒有讓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決問題時,由暴力產生的不滿情緒就會儲積下來,它像洪水猛獸,必須找到發泄的途徑,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疏導,就會造成孩子心靈的扭曲,最終產生過激行為。大家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據傳說,禹的父親鯀花了9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治服。因為他是水來土掩,造堤築壩,採取的是「堵」的辦法。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而大禹總結經驗,採用了疏導的方法,開渠排水,疏通河道,使滔天洪水「決九川,距四海」,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結果治服了洪水。當孩子表現出錯誤傾向時,重要的是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源,並能像大禹治水那樣,從源頭上給予「疏導」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指導,改正自己的錯誤。
四.個案指導
1、少訓惻、多包容
有些父母和老師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訓起來,這是很不妥的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多包容孩子的缺點,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當然,如果他一錯再錯,就不能包容和遷就,且一定要他改正它。
2、給與他們一定的生活體驗,並給予鼓勵。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為他們創造豐富多彩的學習和生活體驗,並給予指導。發現優點並及時給予鼓勵的眼神和激勵的話語。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核心任務。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 .讓他學會反思自己
當他每犯一次事時,讓他寫500-1000字的說明書,讓他在寫的過程中慢慢意思到自己的錯,也讓他學會分析自己的心靈的東西。當他意思到自己的錯,老師再給予指點。每當他有進步就給予表揚。
五.個案指導成果
性格不是一兩天養成的,也不可能要他在短期內完全改變,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上課他比以前安靜多了。當他有錯時,不像以前那樣找這樣理由和那樣理由。 也能意識到自己的錯。

小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看了上面的內容後,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心理障礙的形成,家庭的因素佔主要作用。所以,在輔導孩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那就是去疏通孩子母親的愛之渠。母親給予孩子的愛是任何一個心理輔導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但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幫助母親,重新擁有愛孩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代表母親的言行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愛的表達方式是否被孩子接收到,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是,那麼,只有去換其他的方式去愛,換不代表無能,換只代表去尋找更好的途徑。
願我的感受能夠對你有所啟迪,能夠幫到孩子的母親學會愛的方式,幫到孩子健康成長。祝福!

Ⅳ 誰有輔導小學生,教育小學生的案例請速速支援!!!

個案一:

學生小田,老師,家長都反映他是個「不開竅」的孩子,一道應用題,老師課堂上講過,家長又復習過,可做起來就是錯誤百出,一到考試就更不行了,別的同學背課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讀了好多遍,還是記不住,丟三落四,常用字常會錯,漸漸地學習提不起興趣。

評析:「不開竅」只是一個通俗的說法,揭開它的面紗其實都與心理因素相關,當學生學習上出現困難的時候,教師不可不考慮:是不是存在學習心理問題?在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時候,一定要設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孩子做事丟三落四,對老師、家長的某些要求置之腦後,學習內容難以入腦,並非是頭腦、智力的問題,而是他在記憶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時茫無目的,不知道記什麼,記了有何用,記多長時間、多少內容;記憶時不講究方法,或死記硬背或支零片斷地記憶……

方法:

1 、教會小田記憶的技巧與方法,如理解記憶,趣味記憶即把記憶內容編成有趣的生活現象,讓他樂於記。

2 、培養小田良好的思維習慣,獨立、靈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維。

3 、幫助小田樹立自信心,經常是人雲亦雲,總懷疑自己是錯,永遠也品嘗不到學習的成功和甜頭,再之家長切不可以「笨蛋」批評、責罵他,這樣使他對自己自暴自棄,不再努力,設想:思維之泉缺乏了內部動力,是不可能充分噴涌的,多給小田一些鼓勵,「試試你一定能行」,「啊,你進步了!」……變「你能行」為「我能行」。

個案二:

小毛的媽媽經常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戲機,一次,一次,又一次,媽媽把小毛從游戲機房拽回來;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擋不住游戲機的誘惑,偷偷溜進游戲機房,急得沒法子,小毛媽媽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書做作業;雙休日更是形影不離。

評析:表面上看,孩子沒有去玩游戲機了,實際上孩子的注意力並沒有真正轉過來,因為小毛學習時仍三心二意,成績依然如故,從客觀上講,游戲機動感強烈,內容新奇多變,色彩鮮明,極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從主觀上講,小毛缺乏對學習的興趣,缺乏對學習目的性的認識,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質,因而他很容易將注意離開學習而指向於游戲機,這就造成了,小毛對學習三心二意,對游戲機可卻是一心一意;學習時注意力分散,玩游戲機注意力可集中了!

方法:

1 、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帶孩子上公園走走,踢踢足球,買些孩子喜歡的讀物,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游戲機引開去,不要急著硬逼孩子學習,因為孩子本身就不愛學習,正如你「強按牛頭」,牛仍然不會飲水一樣。

2 、引導孩子逐漸明確學習的目的和任務,開始時可以提出少量學習任務,以後逐漸提高要求,逐步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學習任務,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檢查。

3 、教給孩子一些調控注意力的方法,學習時間過長,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遠眺綠色,休息一會兒,再來學習,另外可在書桌旁貼上由孩子自己撰寫的自警語錄,如「有志者事競成」、「戰勝自己、挑戰自己」等,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個案三:

小平有事沒事老愛說謊,考試沒考好,回家怕挨打,只好編些謊話搪塞,作業沒做完卻說做完了,沒帶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夥伴有美麗的風箏,為爭點面子,免不了說謊:「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其實家裡並沒有風箏。

評析:大部分孩子的謊言和大人惡意的謊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過於緊張,應查明孩子說謊的原因,如: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手段,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為了在各方面超過別人,為了爭得面子,孩子也經常下意識地編些謊話欺騙同伴,孩子多少都會說謊,如果在說謊之後完全不覺羞恥,那才是真正的無葯可救。

方法:

1 、父母試著與孩子多溝通,經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時與老師取得聯系,避免過於嚴格稍有過失就被嚴厲處罰現象。

2 、開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動,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相互猜猜對方在想什麼,對方有什麼感受,經過一段時間持之以恆的訓練,更多的學生將會體驗到新視野,新境界,新心情,新思維,新收獲。

個案四:

小李,男, 9 歲,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幼兒園里就比其他孩子明顯好動,上小學後,這種情況有增無減,主要表現在: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多長時間就晃動椅子,經常惹周圍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余活動愛搞「惡作劇」,在家表現得任性、沖動,稍不順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此外精力特別充沛。

評析:多動症的特徵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時候也是短暫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轉移,多動是該症比較突出的症狀之一,「多動」不僅是活動過多,而且活動時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任性沖動情緒不穩定均是症狀之一,而且老師反映,小李腦子並不笨,當他專心時比一般同學學得還快,就是因為好動分心,使得學習成績只能屈居中游,縱上所述,小李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但是,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並不一定說是多動症 。

方法:

1 、對於好動的孩子,老師最需要的是愛心、關心和耐心,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耐心糾正孩子的好動行為。

2 、糾正中要堅持下面鼓勵,積極強化,當孩子有一些自製行為的時候,當孩子能持續一定時間穩定注意的時候……老師要及時肯定,並循序漸進對孩子提出要求。

3 、讓孩子適當進行一些手腳 協調、左右手協調、手腳與身體其他部位協調之類的活動,對糾正孩子好動行為有明顯的效果。

個案五:

小冬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在許多技能上,表現得超出 11 歲孩子的水平,不但會騎自行車,還學會駕駛「小木蘭」,講起故事來眉飛色舞,活靈活現,動畫片過目不忘,就是這樣一個樣樣行的孩子就是學習成績不好,這孩子什麼都不怕,就是怕上學,怕上課,怕看書,怕做作業。

評析:小冬對學習的厭惡情緒稱為厭學,造成厭學的原因有:學校教育因素,如:學風、學業負擔,和諧的師生關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損家庭,嚴厲的教育方法,家長的期望值;交往夥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究小冬厭學之原因來看他騎小木蘭摔傷腿,在家休養一個月,爸爸怕他寂寞,給他買了兩台手掌機,於是小冬每日樂此不疲,越玩越有勁,上學後,連續三次單元測驗均是倒數第一,父親一氣之下摔壞了手掌機,媽媽買了一本又一本練習冊,除了做還是做,幾個月的變化太大了,小冬把一切都歸罪於「學習」,對學習的厭惡,導致學業的不良;學業不良的後果,強化了他對學習的厭惡,如此惡性循環,聰明的小冬成了有名的「後進生」。

方法:

1 、教師採用亮點誘導,就是肯定小冬的優點、長處、優勢、特點的基礎上,充分張揚其優點,發揮其長處,突出優勢,發揚特點,使小冬看到自己的潛在能力,樹立搞好學習的信心,產生積極的學習行為。

2 、利用十分鍾隊會或午間俱樂部請小冬在班級活動時進行技能表演,如「故事會」等,漸漸地對搞好學習產生了需求,再也不那麼害怕學習了。

3 、逐步提要求。要求孩子一點一點進步,切忌操之過急,切忌拿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同學的長處進行比較。

個案六:

小儷,女,十二歲,白白凈凈,愛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長這么大從不會自己洗頭洗澡,鋪床,什麼家務也不會干,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平時看著滿頭大汗的父母卻無動於衷。

評析: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條件的改善,孩子有了比較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但參加勞動和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相對減少,究小儷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1 、父母對小儷過分溺愛,許多孩子的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寶貝」,有的家長片面地認為讓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就是愛,這樣導致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著伸手」的生活,養成了懶惰習慣。 2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重智育忽視勞動教育,只要求孩子寫好字、念好書,學習成績好,而對孩子參加勞動則認為是浪費時間,說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幹活,凡事不讓孩子動手,不讓實踐,結果不僅孩子的智力得不到發展,而且孩子的身體也得不到鍛煉。

方法與途徑:

1 、教育孩子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勞動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本質特徵,勞動不但創造了世界,而且創造了人類本身,要教育孩子珍惜勞動果實,使孩子懂得每天吃的糧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學慣用的文具等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而使孩子們確立勞動光榮的思想。

2 、激發孩子的勞動興趣,孩子參加勞動是具有選擇的,往往以興趣作為主導,他們經常對大人的勞動顯得很感興趣,教師要善於對他們進行勞動的啟發教育,首先,教師在勞動中應多作示範,用以感染、影響他們,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其次,要保護孩子們的勞動興趣,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勞動,對勞動中取得的成績應給予肯定和表揚,假如勞動結果不令人滿意,也不能隨便否定,而應當肯定成績,並善意地幫助孩子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和孩子們一起完成勞動任務,使孩子獲得勞動成功的快樂,這將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勞動興趣,再次,勞動時間不宜過長,應注意勞動強度,否則,孩子會把勞動看作是一種負擔,從而失去勞動興趣,產生消極影響。

3 、培養孩子的勞動自覺性,孩子的勞動自覺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影響,如果父母勤勞,辛辛苦苦地幹活,必然促使孩子們自覺地幫助父母分擔一些勞動的任務,教師可以每天適當分配一些勞動崗位和勞動任務給孩子,並加強對完成任務的檢查,促使孩子主動去完成,養成勞動的自覺性。

4 、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勞動習慣的形成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首先,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安排的具體勞動,做到團結互助,不怕臟累,其次,讓孩子從小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養成參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次,教育孩子體貼父母,做家務勞動,做好長輩的小幫手,委託孩子完成一些為全家服務的任務。

個案七

小晨一天到晚總是忙忙亂亂的,做事毛手毛腳,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的,每天上學總要把一些學慣用具遺落在家裡;平時挺聰明的,一到考試總因為馬虎,錯好多題;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壞這個,碰壞那個,父母、老師怎麼提醒也不管事。

評析:

做事馬虎、毛躁、慌張、丟三落四是行為習慣較差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往往待人熱情外向,愛交朋友、愛幫助別人,小晨過高地估計自己,認為自己任何事都能辦,可總是由於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辦好,顯然,這樣的孩子做事計劃性不強,做事又沒有常性,做事條理性差,隨意性太強。久而久之,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方法:

1 、揚長避短。當孩子對新鮮事物產生新奇感,有強烈熱情時;當孩子對同學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熱情幫助時……老師要及時對其正確引導,提示引導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於馬虎會造成什麼損失?引導的目的在於使學生養成在做任何事時,都應認真細致,思考在前,就會使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於事前的思考和重視結果,就會調動孩子自身的內在潛能,克服他做事馬虎、毛躁、慌張、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2 、事事養成計劃性。老師利用晨會、周會或個別教育的時間,教育學生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應有一個周密的計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事前做哪些准備、如何開始等,也可以教會學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紙條,寫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時間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書包,早上出門前的思考等,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放手讓其獨立。

經過幫助和引導後,應讓學生獨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間可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就讓學生去碰,要知道對於學生來說:自己的教訓是最好的教訓,自己親身體驗的經驗是最好的經驗。

個案八

林林自打出生就是個巨大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十歲就成了一位肥胖兒童,可身體素質卻很差,今天感冒,明天發燒,四季鬧病,還早早架上了眼鏡。

評析:

縱觀林林各身體素質表現,都與他缺乏體育鍛煉有關,這將會影響他身心的、理想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體育鍛煉是全面發展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行為規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人忽視孩子的身體成長發育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也是對孩子成長發展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體育活動對於學生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關鍵是怎樣使孩子,尤其是「豆芽」型孩子、肥胖兒童樂於參加體育活動呢?

方法:

1 、激發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引導孩子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要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激發他們在某一項目中有一技之長,如「學校即將舉行運動會,就利用活動課時間在班內進行選拔賽,優勝者參加運動會比賽,學生興趣頗大,鬥志昂揚。又如:可以利用晨會、午會給學生講名人鍛煉身體的趣聞軼事,結合時事體會祖國健兒摘金奪銀的喜悅。

2 、有計劃選擇項目進行鍛煉,並給以具體的指導。

老師利用休息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鍛煉,如跳繩、蛙跳、踢毽子等小型的體育活動,有條件還可以和學生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具體指導孩子體育活動時,要注意把體育活動與游戲娛樂結合起來,寓教於樂,如我校開展的花色橡筋活動,邊唱兒歌,邊跳橡皮筋,這樣會使孩子感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讓身心都得到鍛煉。

3 、教給孩子有關的體育鍛煉小常識,注意自我保護。

體育鍛煉要收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必須保證活動的科學性。因此,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鍛煉知識和技術。如:每次鍛煉前,要有準備活動,鍛煉後要有整理放鬆活動;起跑要聽口令,打球時不能走步、撞人等,注意安全保護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4 、要教育孩子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勞逸結合。

任何一個活動項目的鍛煉內容,都是由不會到會的多次重復才能實現,如不經常鍛煉,非但不能形成一定的熟練動作,而且還會前功盡棄,因此必須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鍛煉應持之以恆,不可一曝十寒,一張一弛,保證鍛煉後的充分休息時間,使身體各部分恢復正常,對於孩子在體育活動中取得的進步要適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以促使其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得以保證和鞏固。

個案九

學生小峰, 11 歲,男,平時不善言談,孤獨冷漠,不喜歡集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在一次冷餐會上,他自己愛吃的裡脊內、大雞腿、草霉一股腦兒放在自己的碗中獨自享用,全然不顧周圍的同學們。

評析:

在現在的家庭里,一般來說都是家長圍著孩子轉,孩子成了家裡的「中心」,家長關心、愛護孩子,然而孩子對家長、對他人往往是漠不關心,這是因為孩子習慣了被照顧、被保護、被寵愛,因而變得冷漠、孤獨、不喜歡集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小峰就是這樣一個心裡只有「我」字的孩子。偏差的行為習慣導致他心中無他人,將來走向社會也不可能很好地與別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發展到做出胡作非為的事情來,怎樣教育學生養成善於與人相處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學校、是老師需要研究的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方法:

1 、要讓學生懂得與人和睦相處的意義,體驗與人和睦相處的喜悅。

要讓學生知道人總是要長大的,只有在與人不斷地交往過程中,才能增長知識,積累經驗、認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再者,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處能使自己身心愉悅,真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2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純真的,常會因為別人的歡樂而歡樂,別人的痛苦而痛苦,這是培養孩子關心他人,與人和睦相處的感情基礎,孩子有了這種感情基礎,就可能產生發自內心的愛,自覺地為別人著想,把別人的歡樂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關心別人,為別人服務是一種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裡想的就不完全是自己了。

3 、嚴格要求孩子。

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從學習到生活均以規范嚴格加以執行,從而形成習慣,這種習慣將是影響孩子的一種無形的約束力,以致學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養成集體感,令他不能隨便行事,嚴格要求自己,是與別人和睦相處的保證,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別人做到,自己首先應當做到」的觀念,那麼就會嚴以律已,寬以待人,與人和睦相處。

4 、引導孩子逐步擴大與人和睦相處的范圍。

孩子將來要踏上社會,這樣就要把孩子和睦相處的對象擴展到鄰居,學校乃至整個社會,要在孩子的意識中養成「別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觀念,在與同學玩要友好相待,要關心同學,關心老師,如:班上小朱同學病了,大家紛紛打電話表示慰問,並捎上一隻大蘋果寫上祝福的話語送給她,這樣不僅給小朱帶去了溫暖和友誼,自己也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逐漸知道怎樣與人和眭相處,當孩子做了關心他人,與人為善的事情時,老師應及時肯定表揚,反過來,當孩子受到別人關心以後,也需要讓他表示感謝。

Ⅵ 你的身邊有哪些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家教例子

不少小學生,由於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歲的孩子鞋帶散了不會系急得直哭;9歲的孩子不會穿衣服,鬧出將內衣當外衣的笑話; 10歲孩子要媽媽喂飯。在這種「溫室 效應」下,兒童因嬌寵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獨立性 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與能力。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才的,甚至連 能否長大成人都成問題。家長應重視培養小學兒童的動手能力,教育孩子動腦又動 手,心靈手巧。1.講清目的,激發興趣。要共訴小學生動手能力是人生極為重要的一種能力。手和 腦是互相促進,達到心靈手巧的境界。人類和其他動物比,一 是腦發達,二是手靈巧,其他器官大多不如其他動物。在家庭中,讓孩子在經濟自立之前先能生活自理。剝奪孩 子的勞動意識、勞動權利,對其健康成長不利。洗衣疊被,灑 掃晨飲,一點一滴地培養。還是先讓孩子學會系鞋帶之後,再 學背唐詩。動手勞動是要付出代價的,會使孩子感到疲乏和勞累。但 勞動是會有收獲的,當孩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會感到精 神上的滿足,這種滿足感會進一步推動他喜愛勞動,形成習 慣。有的家長一聽說學校要勞動就不願意讓孩子參加,怕弄臟了孩子。這是不對的。也不要把勞動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2.具體指導,技能訓練。 家長應認識到任何一種新的動手技能都要以一些原有的動 作為基礎。例如打字,雖然是第一次練習,但如果過去學過彈 鋼琴或電子琴,其中所包含的按鍵動作,就會對打字有幫助。 所以,小學生從小培養各種動手能力,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 活。工作都大有好處。有時,在培養兒童動手能力過程中,發展到一階段會停滯 不前,這是一般練習中都有的,心理學上叫「高原期」,在這 個階段,家長鼓勵孩子不要放棄,繼續練習,達到一定階段, 會出現質的飛躍,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這啟發教育者,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要持之以恆,讓其順 利通過高原期,由技能變成技巧,熟練掌握。三天打漁,兩天 曬網是不行的。總之,家長必須重視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有機 會參加各種動手的活動,促進他們能力結構的合理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家教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