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實施合唱教學
、音準概念的養成與和聲意識的培養
1、鍛煉學生聽的能力:要唱好二聲部合唱歌曲,最關鍵的是音準的養成,音準的養成,不可能離得開「聽」。當然,教師要更「善聽」,在學生發聲的時候,要特別聆聽學生的音準,要聽出發音不準的學生的人數,並且清楚的指出來,這樣可以給學生一種嚴謹印象,也可以提醒他們更用心去聽和記。讓他們知道用心去聽是唱准音的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嚴格的音準觀念,這對進行二聲部歌曲演唱是十分必要的。
具體問題解決:如何快速找出唱不準音的學生,如何改進他們的模唱能力?一班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地夾雜著一些跑調或走音的學生,嚴重影響歌聲的和諧,老師如何快速而具體地把他們找出來?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師先給出一個固定音高,讓全體學生起立用循環呼吸的方法唱「u」或哼鳴「m」,然後老師靠近每個學生逐一辨聽,找出有音準問題的學生,把他們編組,以便跟蹤他們的改進情況。對音準好的學生,老師要給與積極的肯定,並作為榜樣讓全班學習;對於音準欠佳的學生,老師要多給鼓勵和提示,要求他們先小聲唱或無聲聆聽,有必要的還要進行個別輔導。幫助音準欠佳的學生解決音準問題,是班級和聲教學的一個重點。
㈡ 小學合唱教學中應注意培養的幾個問題
音樂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美、享受美的過程。教師應運用藝術性與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慾望;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積極探索,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精心構思,要讓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生動、活潑,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在。一、導入方法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導入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音樂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美、享受美的過程。教師應運用多樣性與實效性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一節課的開始成為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每一個學生去盡情地享受音樂的美。如在教學《吹起羌笛跳鍋庄》這首歌曲時,課前讓一名女同學學習了鍋庄舞,課開始,這名同學在歌曲的伴奏下邊跳邊邀請同伴,一下子把全班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慾望激發出來。這樣既要帶領學生走進音樂,又要讓音樂走進學生。二、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激發學生興趣。音樂課堂教學應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開展審美教育活動。從審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樂教學活動,並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學實踐。在《快樂的哆來咪》教學中,如果單從視唱開始,會使學生覺得枯燥而沒有興趣,特別是前面的休止符,若只單純教唱音符,又顯得單調乏味。我改變了教學方法,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即先聲情並茂地進行范唱,然後讓學生分句聽辨旋律,比較異同。一分析,學生覺得學起來容易多了。結尾處的跳音記號我是和歌詞的學唱一起教的,我邊唱,邊做了小鳥滑稽地歌唱時的動作,並問學生為什麼要在這里加跳音記號呢?學生一邊笑一邊爭先恐後的說:「因為春天來了,小鳥又可以出來做游戲,出來快樂的唱歌了。」有的同學則說:「快樂的音符又可以滿天飛了!」這時候我再告訴學生後邊襯詞應該唱的活潑而有彈性,以表現春天人們喜悅的心情,很快歌曲就學會了。學生們的演唱繪聲繪色,一邊唱還一邊晃著小腦袋,好像他們就是樹林里自由高歌的小鳥。音樂是情感藝術,它需要通過人的參與和體驗來達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的審美活動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豐富情感、啟迪智慧,進而增強審美素質,提高音樂藝術能力。三、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音樂課上教學環節的設計要根據學生情況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分解成不同知識層次的小內容、小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學習、活動指導。因為各個學生在音樂基礎和音樂天賦及能力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注意力經常停留在音樂天賦好的學生身上,差些的學生會慢慢地厭煩音樂課。所以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必須了解掌握各個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和個別差異情況,以便心中有數、區別對待。四、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讓學生主動探究。在各個環節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自己去找,去感受音樂,去創造音樂。如在教學奧運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搜集奧運歌曲,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北京歡迎你》拍成了小小MTV,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在模仿、體驗、探究的音樂活動過程中,收獲到的是個體的情感體驗,是任何形式都代替不了的親身體驗。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多學習、多思考、多探討、多挖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編創出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只有不斷更新新的教學理念,我們的音樂課學生才會願意學,課堂才會越來越精彩!
㈢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中滲透合唱教學
唱歌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唱歌教學是主要的音樂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課程標准》中對學生歌唱教學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一、培養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歌唱中,聲音技巧固然很重要,但對小學生來說,關鍵在於培養他們願意歌唱、喜歡歌唱、熱愛歌唱,從而促使他們「從內心歌唱」。 1、教師生動的范唱 在教學中,傳遞歌曲信息,讓學生真實的體驗與感受歌曲的美,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歌曲的就是教師。教師的范唱可以直接影響學生是否喜歡所學的歌曲。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的歌,自己必須首先唱好。如果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交流,給學生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學生對歌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 2、學會理解、分析、處理歌曲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運用來達成的。而在唱歌教學中,學生對於歌曲理解得越深刻、越全面,就會唱得越好、越動人。教學中,教會學生在對歌曲的音樂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後,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感情、結構、高潮,學會通過控制聲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來表達感情。 二、進行必要的唱歌基本技能的訓練 小學生唱歌基本技能訓練不同於專業的聲樂訓練,但是無論訓練的深淺,要求的高低,都要以科學的訓練方法為依據。在我們的常規課堂教學中,既要從心理上引導學生自信有激情的歌唱,同時還要注意交給他們必要的唱歌技能。 1、要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歌唱觀念,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引導學生用良好的歌唱姿勢歌唱。歌唱時身體無論坐或站都要自然、端正,腰要挺,眼平視,頭與頸不要前俯、後仰,不要壓迫頸部,要保證橫膈膜的自由運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教學中,用聞花、跳皮筋、抽泣、咳嗽、打哈欠、隔河喊人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體會。逐步糾正學生呼吸方法上的毛病。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低年級著重擴展學生的音域,到中高年級,主要採用訓練頭聲的發聲方法,使其聲音圓潤、清晰、甜美,有利於音樂的表現和增加學生歌唱的興趣。 教會學生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是音樂與語言結合的藝術,准確清晰地表達詞意,依靠正確的咬字吐字,要把自然圓潤的發聲與歌詞的正確讀音融合起來。通過朗誦、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對比等方法加以引導。使學生做到「咬清字頭聲母,引長字腹,收住字尾」,逐步達到字正腔圓、情真意切。 2、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的歌唱方法。 喊唱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想表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發聲方法不正確。使他們明白優美的歌聲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根據歌曲的情感與需要用適當的音量、真摯的情感引出內心的表現。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調整好呼吸,口腔自然打開,下齶放鬆,要教給他們控制、調整音量的方法,隨時發現,及時糾正。在聲音訓練與規范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採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克服,同時應教會學生自我調劑的方法。 三、採用多種形式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獨特的風格特點,每一種表現形式都能帶給人不同的藝術享受。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結合歌曲的特點,使每一首歌曲的學習與表現都成為學生難以忘懷的一個記憶,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表現的願望,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1、豐富歌曲的演唱形式 如:對唱、輪唱、領唱與齊唱、合唱等。這樣既可以使歌曲演唱形式多樣化,又可以強化並延展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2、組建班級合唱隊 合唱可以使每一個個體都能參與表現歌曲,合唱是一種集體互助、協作表演的音樂表現形式。當每一個人處於各自的聲部之中,他就會得到同伴的引領和吸引,對於有缺點的同學來說,在練習與表現的過程中,可以逐漸的被熏陶得以進步直至改掉自身存在的弊病。 四、變 四、充分的利用課堂評價。任何的評價都不是隨意的,從課改之前的吝嗇贊美到課改之後到處泛濫的「你真棒!」教師們對課堂評價產生了許多誤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也發現課堂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了,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著幾點原則: 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處於青春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但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好的評價,善意的批評、用心的引導他們是能感受到的。 2、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准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 3、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課堂評價有教師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而在以往的課堂中運用最多的是教師評價,壓抑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體現,所以在還課堂給學生的同時也應該還評價權給學生,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也根據這次網培學習的音樂評價方式,讓我感受到了有效的評價對學生來說又多麼重要,而音樂課堂教學的評價應從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層次化;教學內容的精選化、整合化;教學過程的靈活化、最優化;教學氛圍的民主化、和諧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激勵化等方面考慮,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有效地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唱歌教學的課堂實效性。 五、聲期及嗓音保護 第一、教師、家長要重視。學生說話歌唱很容易音量過大,處於稚嫩階段的發聲器官極易受損。除了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嗓音外,還要教育孩子們不要大喊大叫。第二,要教會孩子們利用科學的發聲方法說話、歌唱。第三,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學習變聲期常識,學會自己判斷,自我調整,自我保護。第四,提倡學生在一般情況下應該用中等或較輕的音量說話與歌唱,但是適當的時候,教師還是應該指導學生用較強的音量來演唱,以使學生的發聲器官得到合理的鍛煉與發展。 變聲期問題。小學生五年級就有人開始變聲。歌唱時應當慎重,一般要注意輕聲唱,適當降低音高,選擇好聽、上口、短小的歌曲,唱歌時間宜短。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在這個時期要給學生講解變聲期及嗓音保護常識,引起學生的重視 總之,在唱歌教學中我們要多進行反思與改進。教會學生歌唱方法和歌唱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養和欣賞水平。為學生將來能繼續歌唱學習打下基礎、埋下伏筆,讓他們的人生不留下遺憾!
㈣ 如何在小學階段循序漸進的進行課堂合唱教學
課堂合唱教學有別於合唱隊的訓練,進行課堂合唱教學時有劣勢:受人數或者聲音特點的限制,聲部可能不夠齊全,多少影響合唱效果。所以我覺得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太專業化,更多的是需要讓學生們認識、感受合唱的美。面對現狀,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長期運用合唱教學理念,也更需要探討與實踐經驗,不斷地交流和完善,來有效地進行課堂合唱教學。
㈤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在當今的教育形勢下,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合唱教學的方式進行合理運用,以保證小學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得以實現。
一、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的問題
合唱對演唱者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在合唱教學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與知識水平。而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影響著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1.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由於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教學難度較大,很多音樂教師不願進行合唱歌曲的教授,另外,目前多數小學還沒有對音樂教育引起重視,音樂教師一般由其他教師兼任,這些教師缺乏專業的訓練和專業知識,很難發揮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也不願進行難度較大的合唱教學。
2.教學方法不科學
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中,由於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教師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都較低,無法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依舊採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這讓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利於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學習興趣不強
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合唱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唱准每一個音節,同時要求學生將不同的聲部唱出來,這需要多次進行練習。大量的練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進而產生消極的態度,磨滅學生合唱的興趣與熱情。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重要作用
1.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嚴格的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很好的氣息控制能力、音準掌握能力和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能力。這就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訓練氣息,可使學生的肺活量增強,演唱時學生對氣息與音節的良好把握,能夠保證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為使學生有較好的音準,教師就要訓練其咬文吐字,這能讓學生變得口齒伶俐。學生要想在不同聲部在演唱過程中有較好的協調配合能力,就要具備敏捷的反應與思維能力。因此,合唱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教育是作為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活動,能直接對學生的審美心理進行培養,在長期不懈的堅持下,定能構建其自身的審美心理,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興趣和積極性。合唱歌曲的旋律較單唱歌曲更為復雜,學生對合唱技巧與相關知識的掌握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從鑒賞合唱音樂出發,與學生一起對合唱音樂作品的唱法與技巧進行分析,並適時調整唱法,合唱過程中融匯了豐富的唱法與技巧。不斷提升合唱水平,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合唱學習的興趣。
2.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必須依賴於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自身良好的行為方式正確引導學生,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水平,採用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在合唱過程中表現良好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動力,讓學生的音樂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3.優化教學方法
音樂學科具有調節學生情緒的作用,所以,學校和教師必須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不斷對教學方法加以優化,並促進音樂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及學生的特點,總結出與學生水平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並應用到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將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慾望充分激發出來,以達到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目標。
總之,小學音樂教育對於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合唱教學的感染力非常強,在音樂教育中有著獨特的優勢,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對合唱教學的方式合理運用,可以促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㈥ 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
我是一個小學生,我也參加過合唱 ,我們的老師是這樣教我們的,先要教一些發音練習,比如說,綠、媽、嗚……女生可以用頭聲,每節課前都要作一樣的練習,要分開一、二聲部,最好買一本合唱的書,要適合你們學校學生的,並且讓他們也買,可以試一下《夏夜》這首歌,哦,對了,首先你必須會彈鋼琴,要增強團隊意識,上三到四節課時,就可以一個一個聽教過的歌(一次測驗)利用這次測驗來刷人,一、二聲部要經常練一下和聲,比如:1、2、3,可以讓一聲先唱,唱到2的時候,二聲部開始唱,合起來,一生要延聲。
我是個小學生,只能提供這么多,選我吧!
㈦ 小學音樂課堂如何做好學生合唱訓練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音樂課堂既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要想構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做好對學生們合唱的訓練。一、以興趣為出發點,增強學生聆聽意識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興趣起著推動性的作用。當學生擁有了合唱學習的興趣之後,他們才能感受到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音樂教師要結合學
㈧ 該怎樣利用小學音樂課對學生進行合唱藝術教育
唱歌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唱歌教學是主要的音樂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課程標准》中對學生歌唱教學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一、培養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歌唱中,聲音技巧固然很重要,但對小學生來說,關鍵在於培養他們願意歌唱、喜歡歌唱、熱愛歌唱,從而促使他們「從內心歌唱」。 1、教師生動的范唱 在教學中,傳遞歌曲信息,讓學生真實的體驗與感受歌曲的美,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歌曲的就是教師。教師的范唱可以直接影響學生是否喜歡所學的歌曲。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的歌,自己必須首先唱好。如果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交流,給學生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學生對歌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 2、學會理解、分析、處理歌曲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
㈨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合唱能力
音樂課中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徑。老師應特別重視此環節的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及其手段傳授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發聲,用恰當的情感去表現,做到聲情並茂,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認識並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呼吸不僅是人賴以維持生命的生理機能,而且也是說話、歌唱得以發聲的原動力。呼吸的訓練對於聲音的表現有密切的關系。聲帶的振動,共鳴的發揮,聲音的變化,情感的表達等全有賴於氣息的控制與運用。歌唱時需要大量的氣息,要求氣深、量多,速度快而無聲,經口吸氣,呼氣均勻、緩慢,節省並保持吸氣時的感覺,同時根據不同的心理與情感狀態支配呼吸,所謂「氣隨情變,氣動情傳」。歌唱時為了美化語言,就要隨著音樂旋律、節奏與情感表達的需要,不斷有意識的控制與調節氣息的運動。例如:唱柔和與舒緩的歌曲或唱低音時,呼吸要保持平穩,氣息必然不能太猛,然而也不能沒有氣息的支持,否則氣短聲虛,會影響共鳴與音色的發揮;而唱激越昂揚的歌曲或唱高音時,氣息必然要飽滿有力,然而也不能聲嘶力竭,而要保持一定的強弱或力度。一首歌曲或樂句的起、承、轉、合與高、低、抑、揚------要在氣息的運用上進行周密地安排,在依字行腔的過程中,要使氣息的運用游刃有餘,流暢貫通。正確運用呼吸是聲樂藝術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同的唱法雖然在氣息的運用上各有不同的要求與方法,但都十分重視掌握呼吸的正確方法與氣息的合理運用。傳統唱論中所雲:「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這里所說的「臍間」即指「丹田」呼吸的方法,就是用小腹肌的收放鼓動橫隔膜,幫助胸膛來鼓動肺部呼吸。呼吸有力,肺活量大,氣息充足,才能夠自如地運氣發聲。二、學會正確的咬字、吐字。 由於歌曲的情緒、風格之不同,因此在歌唱時的咬字、吐字也應不同。字的頭、腹、尾各有不同的口腔形態,它們是按照一定的語言體系,在有規律地組合中交錯變化來發音發聲的。字要有力度、彈性、穿透力;才能聲傳達遠,清晰可辨,所謂「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雖過於誇張,但都強調了字的噴吐要結實、有力的要求。正確的咬字、吐字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好每一首歌曲或練習曲的咬字、吐字的主要特點和方法,使學生在歌唱時富有表現力。如像《嘀哩、嘀哩》,它的情緒是輕盈、歡快、活潑,對這樣的歌曲的演唱要求就須做到咬字清晰、有彈性,唇齒舌的活動要靈活,聲母到韻母的過渡要快,不能拖泥帶水;特別中間襯詞部分的「嘀哩哩------」強調舌尖的動作,要唱得既清楚又靈巧。而像舒柏特的《搖籃曲》是一首深情、優美、柔和、抒發母親對寶寶愛撫之情的歌曲則要求字與字之間唱得連貫、圓滑,一些拍子中有圓滑線處,聲母的過渡就要稍慢些,以增強其柔和親切之感。例如,第一句「睡吧、睡吧」中幾個「睡」字要由shi到ui有一個過渡,最後「被裡多溫暖」中的「暖」字應由nu到an有一個過渡。唱雄壯有力的歌曲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應突出字頭即聲母的作用,唇齒舌部都要有一定的緊張度,要有一種爆發力,這樣唱才能增強歌曲的氣勢,表現出歌曲的特點。三、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每唱一首歌,就像在講述一個故事,要想把歌唱得生動形象,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手法,結構特點及歌曲的開始、發展、高潮結束等,這樣的歌唱才能給人以完整的藝術形象。《雨花石》這首短小抒情的贊頌歌曲,它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的起與發展唱出了雨花石的默默無聞與無私奉獻,第二樂段也就是歌曲的最後一樂句連續的高音,歌曲的高潮部分唱出了雨花石以此為榮的高尚品質。學生充分了解、掌握歌曲的主要特點,表現手法和思想內容後,在歌唱中結合實際便能使情感得到升華。四、引導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歌唱。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因此,歌唱前要充分了解歌曲的主題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用歌聲把作者創作歌曲的情感表現出來,教師要善於啟發調動學生的感情,讓他們用「心」去唱,而且要唱好它,我認為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每首歌曲都有一個情感基調,是深情贊頌,是親切自豪,是歡快熱情,是庄嚴雄偉,是明朗開闊,是真摯自然,是哀婉傷感------等等都要深入挖掘詞意的同時掌握住感情的基調。基調准確才能有助於內容的表達與主題的發揮。這是因為情感基調是作品情感表現的總趨勢,它體現出一種情感的整體綜合,而這種整體綜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題表現所需要的。為此,必須加強對歌詞內容的情感體驗,准確把握情感基調,使歌曲主題能夠得到准確地揭示。比如演唱《摘草莓》這首歌曲,根據詞意體驗農村孩子生活中的情趣,設身處地投入歌曲的主人公「小姑娘」角色,充分表現出「我」內心歡快和尊敬老人的幸福豪情,使歌曲的感情與主題才得以完美的發揮。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的效果。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