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如何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
閱讀對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意義,一本好書往往能影響人的一生,
教師應該深入認識繪本的自身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善教學
策略,提高課堂效果的實效性,從而提升學生的素養,並培養有益孩子一生的閱讀興趣。
B. 例談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中的「教什麼」與「如何教」
在國外,繪本閱讀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在我國繪本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一部分正被更多的幼兒園所接納。但不少幼兒園在進行繪本閱讀實踐時缺乏正確的理念和科學的課程架構,在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學形式等方面出現了一些誤區,譬如教師枯燥的教導而不是與幼兒愉快的分享;強迫幼兒乏味的學習而不是引導幼兒用心的感受;教師冷漠的旁觀而不去進行有機的指導等等。那麼,在推廣繪本閱讀的今天,我們教師如何走出這些誤區,發揮繪本閱讀的優勢進行有效的繪本閱讀教學呢?
一、深情導讀,在妙趣橫生的故事中激發幼兒繪本閱讀的興趣
不管是日本最久負盛名的繪本閱讀的推廣者松居直,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傑洛姆布魯納,他們都一致認為: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整個作品。在兒童還沒有能力完全自我閱讀之前,教師利用「最近發展區」,協助兒童了解故事,幫助他們逐漸成為一位真正的讀者。在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中,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投入感情讀故事,用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閱讀的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永遠地留在幼兒的記憶當中。
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誰的便便開出了花》的閱讀中,我運用誇張的語言,演繹各種小動物便便的特點,孩子們便開懷大笑、興趣高漲,同時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主題。
二、指導看圖,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教給幼兒繪本閱讀的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一本好的繪本,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其中大意。手捧繪本,機靈的小猴、憨厚的狗熊、可愛的兔子還有百無聊賴的小豬、色彩斑斕的變色龍一一躍入眼簾。在童話世界裡,它們和孩子們一樣高興的時候眉開眼笑,傷心的時候哇哇大哭,憤怒的時候暴跳如雷,煩惱的時候眉頭緊鎖。生動的形象、鮮艷的色彩、熟悉的感覺一下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三、巧妙設疑,鼓勵幼兒大膽地猜想,培養幼兒繪本閱讀的能力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得以自由馳騁。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可以選擇最富想像、最動人的圖畫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
四、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在游戲中充分感受繪本閱讀的快樂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們應當預設一些游戲的情節或是安排游戲的方式引發幼兒主動探究,當閱讀引起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時,幼兒常常會以角色扮演和身體動作等方式對繪本作出回應。在游戲的情境中幼兒理解故事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些。如果設置了游戲的場景,並給孩子提供相應的服裝等物品,再配上幼兒的語言、表情、感情、動作,幼兒就能通過多種感官進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繪本閱讀的快樂。
五、遷移經驗,感悟內涵,在閱讀繪本中得到情感的升華
在繪本里,雖然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在裡面,但娓娓道來的卻是猶如清泉的關於情感認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禮。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一笑。在這里,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鳴點。通過閱讀繪本,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裡,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爸爸》《媽媽的味道》的閱讀中,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豐富了孩子的情感,激發孩子的愛心。在《戴帽子的小熊貝爾兒》的閱讀中,讓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邊。在《當爺爺「長小」的時候》的閱讀中,能讓孩子在趣味中會心一笑……這樣,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
「繪本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正在各地幼兒園逐漸掀起,在推廣繪本閱讀的今天,我們教師要充分認識其特點與優勢,理性地開展繪本閱讀實踐。通過深情導讀、指導看圖、巧妙設疑,創設情景、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層層深入,體會和感悟繪本閱讀的快樂和奧妙,使幼兒學會閱讀並愛上閱讀。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當把握好時機,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與良好的品質,讓幼兒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C. 小學數學如何進行繪本教學設計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幼兒園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繪本,是一種用圖畫與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讀本,它是通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表現形式。繪本數學在幼兒園教學就是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歡、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讓孩子通過閱讀、討論、探索、操作、比較、推理來理解數學抽象的概念,並應用於生活,最終獲得感性的、具體的數學經驗。如何在繪本數學活動中發揮繪本的有效價值?如何讓孩子從熟讀繪本情節,挖掘數學教學資源,品味繪本精髓,並運用於生活實踐?本學期我們課題組以繪本為主線,採用一些經典繪本數學活動的教學實踐嘗試,充分挖掘繪本中蘊含的數學元素,藉助繪本使孩子從中聽到故事、看到圖畫,體會到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維方式,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更有效的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習。
數學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又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緒的支配。因此,根據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我們從以下幾點去挖掘繪本在數學教育中的幾點做法。
一、深入挖掘繪本所蘊含的數學元素
作為教師,首先要用心去挖掘數學繪本中蘊涵的豐富教學資源,不斷進行探究,通過將「故事」 和「數學」作為兩條並進的線索,挖掘其數學教育資源創設數學活動。如繪本《好餓的小蛇》,這個故事講述了小蛇餓了找東西吃的有趣過程。利用孩子猜測小蛇吃了什麼的過程,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繪本中所隱含的觀察、想像、歸類等數學內容,不僅讓孩子們知道「生活中各種形狀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的外形特徵」等等,還延伸到「幫兔媽媽整理超市」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借故事載體創設數學活動,讓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輕松掌握同一物品歸類的方法,幫助幼兒解決生活中的數問題。
二、選擇適合的繪本,挖掘潛在數學資源
繪本形象生動可愛,色彩鮮明,對幼兒來說,是認識周圍世界的一個窗口。每一本優秀的繪本都蘊含了許多的教學資源,如經典繪本《好餓好餓的毛毛蟲》,不僅描寫了毛毛蟲從卵到幼蟲到蛹(或繭)到成蟲的整個蛻變過程,還有毛毛蟲吃食物的習性與特徵;另外還包含時間的概念,讓孩子們知道一個星期有多少天以及它們的排列順序。繪本中蘊涵的豐富教學資源,需要我們用心去挖掘,不斷探究並進行相應的拓展、設計活動,才能使繪本充分發揮其多元化的教育價值。
三、利用重復的畫面,加深孩子的印象
在小班短短的二十分鍾時間內,想讓孩子記住每一頁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在審視繪本後要深入分析選擇畫面,有效針對重點和難點講解。畫面盡可能主題鮮明,既保留主要數學元素,又要保證繪本故事的完整性。如在繪本《世界上最帥的豬》活動前,審視繪本後,我們發現不適合小班,但有幾幅會面簡單情節又最適合小班孩子,於是通過多媒體軟體我們把故事畫面中同時出現的畫面照下來根據小班的目標因材施教。對完成教學重點,分解教學難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 圍繞數目標,科學設計繪本引發有效提問
在以往的繪本教學中,幼兒看完繪本後,老師總是會問幼兒這樣一些問題: 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說明了什麼道理?這樣的提問固然對幼兒記憶故事有一定的作用,但太表面化、模式化,沒有給幼兒更多的思考、想像和選擇的餘地。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探索如何「圍繞本次活動的數目標,科學的設計繪本所引發的有效提問」。如在繪本《圖形餅干》教學活動中,圍繞「各種形狀的餅干」以遞進式的主線貫穿進行提問設計。如阿姨口袋裡的餅干是什麼形狀的的?最後個別操作前提示幼兒:想一想把什麼形狀的餅干分給誰,為什麼?形式多樣、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表述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表達。
五、 精心安排與繪本所相融的教具
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必不可少的教師演示和幼兒操作的教學材料的配合。在我們進行的繪本數學活動中發現,教師的教具准備,突顯出了與繪本文本的美相配的特點,要真真切切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如在繪本數學《好餓的小蛇》活動中,老師通過繪本情節創設了一個活動場景。孩子必須根據小蛇的帽子來給小蛇相應形狀的食物。不對就進入不了食物王國門。讓幼兒通過模擬的情境,一一對應地找到相同形狀的食物,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主動學習、探究、驗證,讓孩子們在這樣的場景中進行二維分類學習。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孩子們在邊玩繪本邊學數學,享受著成功與喜悅。用繪本故事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幼兒容易掌 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孩子在這類活動中也有游戲般的體 驗,自然而然地就會自主參與,主動建構,可以使幼兒更好地體驗數學內容中的 情感,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在輕松中達到一 定的預定效果。 通過一學期的繪本數學研究,讓我們清晰的看到:繪本將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最初淺的、最好玩的、最實用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都蘊藏在美妙的故事中, 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優美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將抽象的數理知識蘊涵在其 中,讓孩子們輕松地獲得知識。繪本在數學活動中運用,不僅能讓我們深刻地感 受到了繪本的魅力,為教師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台,也為 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繪本,讓數學活動更生動, 有趣。但同時也讓我們感悟不足:繪本數學教學沒有更恰當的與當前主題相結合, 如能和當前主題中的數學相融相應就會更貼切;在當前在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 下,我們教師只注意繪本對於幼兒的顯性價值,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審美層次的 熏陶。今後我們將更大力度鑽研主題下的繪本數學,更注重對孩子心靈的構建。
數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繪本故事中,不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而且還為教師提高數學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台,更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數學教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D. 如何在小學進行繪本教學
繪本簡介:
由字表可以看出繪本其畫面內容比較多,一本繪本通常包含了三個特質,分別為文字、圖畫、及創意。藉由繪本的教學,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的習慣,啟發他們的創造力,並增長其個人學識。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寓教於樂,兒童的接受度會比較高。我們嘗試了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階段的孩子。
首先可以以說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在說故事時,要依照學生的年齡、興趣,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設計恰當的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利用封面做簡單的介紹,且故事的呈現,最好不要全部講完,留下一些伏筆,藉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去閱讀書籍。說故事時,在面對低年級的孩子,故事內容的題材宜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給予較復雜的文章,而且在說故事時,可以配合故事中的角色,使用一定的媒體或道具來協助教學,比較容易讓學生產生對書本的興趣。
第二階段教學活動,可採用讀書會的方式來進行,在進行過程中,可以利用家長資源一同來協助,當學生聽完故事之後,不妨給予學生們一些延伸性的問題來討論,並請他們分享彼此的心得感想,做一番故事內容的知識統整,為了避免學生有懼場的情形,老師可以利用移情作用的原理,請學生手拿動物造型的道具,他們會比較樂於開口。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宜保握一個原則,不要給予學生對或錯的答案,而且給予學生們在討論時的題目,必須要適合他們自己認知發展的程度,才可以使問題的討論活動進行順暢,讓他們從中增加想像思考力。
第三階段教學活動,可採用戲劇表現的方式來進行,其表演的方式可以採用肢體表達,聲音表達等等,而且在選擇戲劇表現活中時,其繪本的內容盡量選擇題材為具造型的故事,如動物主角的內容,因為藉由動物造型的內容,學生們會比較容易融入其中。在一個偶然的研習中,得知可以黑光劇的方式來進行,後來自己嘗試了,發現效果還不錯,黑光刻的演出道具取材比較容易,教學者只要准備黑光燈,並將教事內容的造型道具用熒光筆來塗顏色,就可以來做為戲劇的表演,表演時,選擇一個具有窗廉的場地,且窗廉拉起來可使場地變暗的場所,更可以增加戲劇演出的真實感。
第四階段可以安排動手DIY,親自做一本故事書,在製作故事書的過程中,學生會學習到說故事、編故事、塗鴨、及文字的呈現等能力,一開始可以用幾格畫來讓學生學習,而且製作的難易度可以漸進。一開始編故事時,學生們可能都比較沒有經驗,不妨利用故事接龍的方式,讓學生們一同腦力激盪,合作產出,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會比較容易。小朋友的創造力其實是無限的,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有助於學識的增長,而且也可以從中培養他們批判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從教導兒童閱讀繪本開始來開啟他們的那一扇窗吧。
E. 淺談如何開展繪本教學
「繪本」是幼兒園里不可少的教學資源。有人說:「打開繪本,走進一個世界。」閱讀繪本,不只進入故事情境事件,更是開展幼兒經驗的最佳媒材。在幼兒園教學實務中,不乏有以繪本來發展課程的案例,雖然如此,但是幼兒園的做法各有不同。在此,筆者分享過去曾帶領幼兒園發展繪本教學的經驗,提供有興趣發展繪本教學的幼師同僚參考。
三、 教學時的引導重點
實際進行繪本教學時,幼師可以依循下列步驟:
(一)讀繪本,聽故事
主題繪本的介紹,可以多元方式來進行,如:老師導讀與朗讀、幼兒看圖說故事、老師導讀後再請幼兒朗讀。導讀繪本時,除了朗讀文字外,也要引導幼兒讀圖,配合圖文的閱讀將有助於後續的故事討論。
(二)讀完繪本,討論故事
讀完繪本之後,回到故事裡來討論故事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過故事討論才能了解幼兒對於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多少,才能強化幼兒對於主題概念的認識和體會。故事討論,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從故事內容的討論,再到自我經驗的分享。
故事內容的討論,建議使用「故事結構法」來引導幼兒表達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所謂的「故事結構」乃指組成一個故事的基本要素,每個故事不外乎都是由角色、情境背景(時間和地點)、問題、事件、結局等構成,故事結構若用6W 來對應的話,就更容易明白了:
1. 故事裡有誰(who,角色)?
2. 什麼時候(when,時間)?
3. 她/他在哪裡(where,地點)?
4. 她/他怎麼了(what,事件)?
5. 為什麼(why,原因)?
6. 她/他怎麼解決問題(how,如何)?
在幼兒能表達所理解的故事內容後,再請幼兒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透過提問:「如果你是故事裡的主角,你會怎麼做?你以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三)發展創意延伸活動
創意延伸活動,即是教學前所設計的可能活動。同樣的,老師可以依各主題的特性或主題繪本的內容規劃多元的創意延伸活動,其中包括語文游戲(如:佳言美句、兒歌創作、故事接龍等)、繪畫、體能、戲劇扮演等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
四、 教學後的學習評量
教學後,幼師透過觀察、記錄和蒐集幼兒在繪本導讀、故事討論和創意延伸活動中的表現情形,據以省思自我的繪本教學和分析幼兒的學習情形,藉以作為後續課程規劃以及幼兒輔導之參考。
繪本教學可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幼兒的學習面向,絕非僅以語文領域活動為主,而是服膺幼兒園統整性課程發展的精神,透過聽、讀、說、畫、玩,提供幼兒多元的學習經驗。然而,要做到提供幼兒多元學習經驗的繪本教學,更重要的是教學者的教學理念和課程思維。
F. 小學繪本閱讀教學怎樣創設情境
導致孩子學琴不喜歡有很多種原因,
比如:
1、教學方式方法不符合孩子,特別版 是 3—6 歲孩子,他的學權習特點、心理特點和成人是完全不一
樣的,所以必須用適合他們 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才能讓孩子願意學,喜歡學;
2、最終讓孩子堅持學習鋼琴的必然 是音樂本身,所以我們在讓孩子學鋼琴時,首先必須讓孩子
學會理解音樂、懂得音樂, 而不是學會彈幾首曲子,因為純粹的鋼琴演奏教授是非常枯燥的肌肉
練習,孩子很難堅 持住;
3、還有可能是老師教學方式方法和溝通的問題,如果一個老師不能幫孩子解決問 題,孩子看不
到自己的進步,而且在不斷重復同樣的問題,也會讓孩子對學琴、對自己 失去信心,一樣會讓孩
子學不下去。 我們會根據導致寶貝不願意學的不同原因,幫孩子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這是很多
家長外面學不下去,選擇音卓的原因,而且很多孩子都可以在音卓重新拾回對音樂和鋼 10 / 22琴
的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G.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淺談如何利用繪本指導低年級
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充分感悟到繪本的魅力,愛上閱讀,則是每個教師需要思考的。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析一下對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的思考。
一、轉變教師角色,尋找給孩子講故事的感覺
著名特級教師蔣軍晶在研究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多次感嘆現在的孩子大多在一個缺失講故事氛圍的環境中長大。他遺憾地指出:不僅孩子的父母不會講故事,就連老師也只會一味照本宣科,導致孩子從小缺失故事心,童話心。因此,低年級的繪本閱讀指導必須首先轉變教師角色,努力尋找一種爸爸媽媽坐在屋檐下講故事的感覺。如:在指導《猜猜我有多愛你》等情感類的繪本時,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親密的情境,把自己當做故事的主人翁將故事娓娓道來;在指導《蚯蚓日記》等輕松詼諧的繪本時,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小蚯蚓,給學生講述自己每一天遇到的有趣或不解的事,並用圖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講到動情懸疑的地方,教師還可放慢節奏,跟學生互動交流,增加他們繼續閱讀的興趣。
二、減少閱讀功利性,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所以,興趣就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一個人閱讀一本厚重又晦澀的書籍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久而久之便會養成怕讀書的心理。因此,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激發並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繪本本身的圖文並茂就足以吸引學生把它從頭到尾翻完,但如何指導學生精讀一本有價值的繪本,教師可以從以下兩點安排教學。
1.學會觀察發現,培養孩子發現美的眼睛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低年級的學生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也就擁有了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繪本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背景的色彩,周圍環境的變化等,然後去猜測他們的心情,揣摩作者的意圖。例如,教學《我媽媽》時,作者在「我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中的配圖很有意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媽媽背後那些花盆裡都長出了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么畫呢?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就一翻而過,忽略了作者為了想要表達「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的主旨,畫了一幅很有創意很美麗的畫。在教師每一次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的時候,學生會在慢慢觀察中培養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繼而,學生就會更加熱愛閱讀、熱愛生活。
2.引導猜測想像,培養孩子發散性的思維
故事的魅力就在於它引人入勝的曲折性和情節性。一本好的繪本也會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節。因此,在繪本閱讀指導中,巧妙地抓住繪本的轉折處,設置懸疑,讓學生去猜測,就更能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在教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上文來猜測接下來小兔子將要說的話,並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口氣和動作說一說、演一演,不僅增加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性,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教學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時,在鼠小弟碰到了海獅前可以讓學生猜猜它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你覺得故事會怎麼發展?學生猜測完後,教師再繼續講述鼠小弟遇到了海獅,學生會讀得更有樂趣。在繪本《蚯蚓日記》教學結束後,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或仿寫故事,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對這本繪本的認識,還開動了他們的小腦袋,進行了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張開了想像的翅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遨遊天空。
三、多元評價,指引孩子閱讀的方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因此,在繪本閱讀指導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評價的作用引導學生走上熱愛閱讀的道路。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接受新知感悟新知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學生復述故事,猜測情節時,教師應該以鼓勵評價為主,利用積極的評價語言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並根據教師的評價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在教學中,教師還可充分發揮同伴的力量,利用學生間的互評來引導學生正確感悟繪本的主旨大意。課後,教師可以利用親子閱讀中家長的評價,給學生閱讀充分的肯定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感悟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閱讀是一件可以受人賞識的事情。例如,在教學繪本《獾的禮物》時,教師可以利用有指導性的評價語引導學生對死亡的正確認識,盡管獾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礦藏一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也可讓學生互相評價他們對獾的認識。最後,可以讓學生將《獾的禮物》講給爸爸媽媽聽,讓爸爸媽媽評價自己的這個故事講得是否感情投入、語氣得當。利用多元評價,鼓勵學生積極感悟讀物的同時,也可充分激發學生對文本多角度、有創意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