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拼音教學中有效運用兒歌
兒歌,舊稱童謠,是嬰幼兒最早接受的啟蒙教材。它以短小的形式、單一淺顯的內容、簡單的結構、琅琅上口的韻律,表達出不同的情趣。兒歌節奏明快,形式活潑,淺顯易懂,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一年級拼音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運用兒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歌」激「趣」:兒歌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一年級學生處於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對於抽象、晦澀的拼音學習興趣不大,而面對淺顯易懂、趣味盎然、讀起來琅琅上口的兒歌則興趣頗深。在一年級拼音教學之初,引入簡短、富有情趣的兒歌,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如:
《小老鼠上燈台》
小老鼠,上燈台,偷吃油,下不來。
喵喵喵,貓來啦, 嘰哩咕嚕滾下來。
二、以「歌」攻「難」:兒歌解決拼音教學的知識難點
在一年級教材中,學生最早接觸的是「a、o、e、i、u、ü」六個單韻母。學生盡管都會讀,但是發音不一定全都正確,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六個單韻母的發音,我帶著學生以誦讀兒歌的形式來領會發音要領:單韻母很重要,發音口型要擺好。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齒對齊i i i,突出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三、以「歌」克「疲」:兒歌克服學生學習拼音中的「疲倦」現象
如何在一年級的課堂中做到有效地克服學生的「聽課疲倦」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這時候引入生動有趣的兒歌會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穿插一些「兒歌」,把各種兒歌、順口溜、繞口令帶入課堂。
如在一年級拼音教學《j、q、x與u、ü》的拼讀規律時,在課堂上本人採取自編兒歌的形式來闡述這一規律:j、q、x真淘氣,從不和u做朋友;小ü見到j、q、x,擦掉眼淚笑嘻嘻。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採用「打節拍」的方式來誦讀這首簡短的兒歌,在琅琅誦讀聲中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兒歌帶給他們的樂趣,而且很快掌握了這個抽象的拼讀規律。
在枯燥的拼音教學過程中將富有童趣的兒歌蘊於其中不僅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拼音知識。
四、以「歌」促「學」:兒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拼音
兒歌,因其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美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在一年級拼音教學中利用兒歌獨特的形式和風格,能達到以歌促學、寓教於樂的效果。
如學習第五課《ɡkh》,畫面畫了天際中有一隻鴿子在飛翔,嘴裡銜了一個草環;草地上走著兩只鴿子,旁邊兩個小孩坐在椅子上喝水;河裡小蝌蚪在游來游去。
我在上本課過程中請學生觀察畫面和字母,用兒歌說說自己的發現時,每一個學生都舉起了小手。編成的兒歌有「三隻鴿子ɡɡɡ」、「鴿子銜草ɡɡɡ」、「像個草環ɡɡɡ」、「蝌蚪蝌蚪 kkk」、「像把椅子hhh」、「小朋友喝水hhh」、「9字加彎ɡɡɡ」……這些兒歌雖然簡單,可因為是學生自主發現的結果,符合他們的年齡程度,再加上手的動作——劃出字母的外形,多種感官非常刺激,鞏固了孩子的記憶!
這樣雙管齊下,學生對字母的音形輕松、興奮地掌握了,並且從中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五、以「歌」固「學」:兒歌鞏固拼音趣味足
在一年級入學之初首先接觸的語文教學內容就是漢語拼音。但是由於一年級教學任務繁重,學習拼音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在這一個月里想要學生完全掌握拼音知識則是非常困難的。
藉助薛瑞萍老師在《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中所談的一句話:「語文和數學的不同是在於語文是可以混著拖著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其實在學完拼音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慢慢鞏固所學知識,以便更好地掌握拼音知識。
《小鹿》:小鹿,小鹿,毛衣毛褲,身上開花,頭上長樹。
在誦讀這首兒歌的過程中,學生面對會認的字詞能很快讀出來,但是在遇到不認識的字「鹿、褲、身、樹」時就會藉助兒歌中的拼音來拼讀,在拼讀的過程中達到了再次復習鞏固拼音的目的。
六、歌有所樂,學有所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兒歌運用於相應的拼音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借鑒兒歌的過程中,發動學生自編兒歌來服務於教學,從「學」到「創」的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在兒歌「生動的形象、優美的語句、輕快的節奏、獨有的韻律」中感受到了文字的美、音樂的美,在美的交融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兒歌以生動有趣的形象、明快的節奏幫助一年級學生學習拼音;兒歌以豐富的題材、特有的韻味吸引學生不斷進行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兒歌的藝術魅力在於「潛移默化」、在於「潤物細無聲」。兒歌並不是採取生硬的說教形式來幫助學生學習,兒歌在自由的誦讀過程中獲得知識,享受到文字的魅力。學生在學習拼音時藉助兒歌掌握拼音知識,在學完拼音後利用兒歌誦讀來鞏固所學的拼音知識。通過兒歌,學生學到了知識;通過兒歌,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面對兒歌,學生樂於誦讀;因為兒歌,學生樂於學習枯燥的拼音;有了兒歌,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Ⅱ 兒歌對幼兒有什麼教育功能
兒歌的作用 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就是兒歌。兒歌總是和兒童的游戲活動相伴相隨的,因此兒歌對兒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戲的作用聯系在一起,使兒童在歡歌戲笑中受到文學的感染。 (一)兒歌是兒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兒歌吟唱中,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可以給兒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兒童聽唱兒歌既可以聯絡與周圍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其中,嬰兒聽兒歌,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領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心理得到滿足。而幼兒唱兒歌,則是情感的外泄過程,並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如《小板凳》:「小板凳/真聽話/和我一起等媽媽/媽媽下班回來/我請媽媽快坐下。」這首兒歌抒發了兒童對媽媽依戀、期盼媽媽早點回家的真實情感,從而使兒童學會尊重媽媽,尊重他人,並在外泄感情的過程中獲得教益。 (二)兒歌是兒童啟迪心智的需要。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作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例如兒歌中有介紹山水草木和鳥獸蟲魚的形象、習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變化的,有介紹淺顯的自然和生活常識的,有介紹簡單的數目和時間觀念的……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兒歌是引導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領路人、啟蒙者。 (三)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現實,人的思維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提高完善。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更與語言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無論是語言正誤、詞彙積累,還是用語句表情達意,都反映和制約著思維的發展變化。兒歌在這些方面就能發揮重要作用。 兒歌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幼兒吟誦。反復吟誦兒歌,能幫助幼兒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是典型的矯正發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條腿兒。」則告訴幼兒小白兔的外貌特徵是什麼,便於幼兒區分小動物。 幼兒感知事物從表象入手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樂於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而兒歌恰是以它生動活潑的獨特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切入幼兒的心靈,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
Ⅲ 如何促進兒歌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兒歌以其篇幅短小,內容淺近、想像豐富、充滿優美的韻律和節奏深受幼兒的喜愛,是兒童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一種文學樣式,貫穿於幼兒園從小班到大班的整個語言教育活動之中。
Ⅳ 教學中怎樣巧用兒歌輔助數學教學工作
巧用兒歌——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實施建議中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對於剛剛跨進小學大門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似乎是;一、巧用兒歌——激勵情緒興趣濃;低年級學生在剛接觸數學時,心中一片茫然,充滿了陌;一年級的兒童,對抽象的數字既不感興趣,也不易理解;二、巧用兒歌——突出重點促理解;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學重點的傳授是教師實現課堂;運用兒歌教學
巧用兒歌——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實施建議中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對於剛剛跨進小學大門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似乎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充滿了數字、計算、算理、公式和圖形等抽象的東西,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合情推理能力。如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好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學生發展,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我通過多年的低年級教學實踐體會到,在低年級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若能抓住兒童心理特徵,採用一些兒歌輔助教育教學,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而且有利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也是引導學生走向數學王國的有效方法。
一、巧用兒歌——激勵情緒興趣濃
低年級學生在剛接觸數學時,心中一片茫然,充滿了陌生感和畏懼感。教師適時運用兒歌,能排除學生的緊張感,和學生之間更加的親近。如在一年級新學期的第一堂數學課,我走進了課堂,望著下面一雙雙幼稚而緊張的眼睛,我用親切的面容對著學生,用和藹的聲音引導學生說:「小朋友們,學習數學很重要,大家知道嗎?我們先來一起朗讀一首兒歌:「學習數學很重要,工作生活處處要;學習數學作用大,建設祖國現代化;學習數學只要勤,我肯努力我就行。」一陣朗讀之後,學生的緊張情緒明顯放鬆下來,課堂氣氛很快就活躍起來。
一年級的兒童,對抽象的數字既不感興趣,也不易理解,在教學時,我把10以內數的音、形、義結合起來,編成兒歌,讓學生一邊念,一邊數手指或實物:鉛筆1,鴨子2,耳朵3,小旗4。秤鉤5,口哨6,鐮刀7,葫蘆8,氣球9,一零10。學生字形結合記得牢,數序也不顛倒,並且逐步理解每個字的意義,運用這種由具體到抽象,音、形、義相結合的兒歌教認數,學生易於掌握。在教學中,還可以用表揚兒歌、競賽兒歌等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提高學習興趣。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後,可以用兒歌及時表揚「棒棒棒,你真棒,你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樣表面上似乎只是表揚某個學生,實質上是鼓勵全班的同學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實踐證明,每次這樣的表揚兒歌一說出口,我就發現下面出現了更多舉起的小手在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在口算練習時用「師問:火車火車誰來開?生答:火車火車我來開」,同時做動作的形式操作,學生積極性被強烈調動起來。
二、巧用兒歌——突出重點促理解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學重點的傳授是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如何把教學重點講活,講懂,是任教者努力追求的境界。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巧妙
運用兒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表象抓實質,刺激學生的探究慾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如人教版第三冊《認識時間》一課時,針對時間單位比較抽象,鍾面比較復雜的特點,我問學生:你能仔細觀察鍾面,來幫老師共同創作這首兒歌嗎? 「鍾面數字(十二)個,兩字之間有(五)格;一圈共有(六十)格;時針走1大格是(1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時針走過數字幾,表示時間幾時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學生立刻有了學習的慾望。利用電腦演示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學生邊觀察邊填空;我邊操作,邊講解,學生很快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用填空的形式和學生共同編寫兒歌,僅僅幾句話就抓住了本課的學習重點,學生用這樣的方式記憶既理解並掌握了鍾表的知識,又培養了應用能力,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實在。
又如教學連續退位減法時,我第一次的教學是藉助計數器讓學生理解100—6的筆算算理。我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提問:個位上0減6不夠減要從哪一位退1?十位上是0怎麼辦?從百位上退1給哪一位?是多少?現在被減數個位上是幾?減去6得幾?被減數十位上還剩幾?為什麼是9?百位上還有嗎?為什麼?我的問題學生一個一個都能回答出來,然而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我通過巡視發現學生的運算速度很慢,一些中等偏下的學生更是錯誤率高。一節課下來,學生對於這樣的連續退位減法的方法掌握的不好。這次失敗的教學在我之後的反思中明白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沒有講明白。怎麼才能說的簡單又清楚呢?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這么一首兒歌:「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我興奮不已,再次運用兒歌試教,我邊吟誦邊講解,學生邊吟誦邊練習,很快抓住了本質,掌握了方法,學得既輕松又實在。
三、巧用兒歌——攻破難點容易學
學習難點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綜合作用的交匯處和新舊認知矛盾的結合點。傳統的難點教學,教師常用「授哺式」和「告訴式」的教學方法,過於平鋪直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牢。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學習興趣都不到提高。教師靈活運用兒歌教學,能夠從最佳的角度切入難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明晰,識記更加牢固,眼前豁然開朗,收到「快刀斬亂麻」的效果。
初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的學習重點是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如果運用湊十歌進行記憶,效果非常好。「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雙手」。在學習10的分與合時,學生看到2嘴裡就情不自禁的念道:二八二八手拉手,看到5就念道:五五五五一雙手。很快記住了所有10的分與合。在學習十幾減9、8、7、6、5、4、3、2時,先算10減9、8、7、6、5、4、3、2,學生仍然通過熟悉的湊十歌很快計算出結果,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一冊「比多少」時,由於學生初次認識大於小於等於號,為了防治混淆,遵循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我編了這樣一
首兒歌:「大口朝前大於號,大口對大數,尖尖朝前小於號,尖尖對小數。」同時用手勢表示。學生很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忘記。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孩子寫符號的時候便說著「大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學生很容易理解,並且在寫的同時就可以檢查是否正確。這樣利用兒歌來突破難點,既新穎又易學,對於教學一線的教師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四、巧用兒歌——總結方法記得牢
歸納總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後,進行歸納小結,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新課程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提倡、引導並促進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利用兒歌進行歸納總結,形象生動,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短小精悍的兒歌能把較為繁瑣的內容濃縮總結為幾句話,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
在低年級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時,理解題目的意思時最關鍵的。如果用兒歌形式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對老師和學生都提供了方便。如:「題目讀幾遍,從中找關鍵;先看求什麼,再去找條件。」簡簡單單幾句話把該交代的都說明白了,自從學了這首兒歌,每次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總是把問題讀清楚後,找到相應的條件,列式計算。到學習混合運算時,細心是關鍵,方法是重點。可用這首兒歌歸納:「混合運算要記牢,一讀(題目)二看(符號)三思考(順序),第四計算要仔細,第五檢查不可少。」學生讀的很順口,自然按照這五部來做。這樣踏實的學習方法,何愁學生掌握不牢呢?
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應用題時,我發現學生對這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比較難掌握,就自編了一首兒歌教給學生:「誰和誰比,誰多誰少;知少求多用加法,知多求少用減法。」通過我的教學引導,學生經過理解和練習,較好的掌握了此類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規范的數學用語,嚴謹的學習要求轉變成淺顯易懂的兒歌,合理的使用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和要求。經過實踐證明,兒歌作為愉快教學的催化劑,在數學教學有著十分積極的輔助作用。願這些知識兒歌深深紮根在孩子們心中,伴隨他們健康成長,讓我們去感受兒歌在數學教學中帶來的收效,讓孩子們去感受這更富有魅力的數學知識吧。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但是把兒歌引進課堂要做到適度而行,讓數學兒歌成為我們數學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的同時,但也不能喧賓奪主。
Ⅳ 兒歌對於幼兒的意義有哪些
兒歌在孩子成長中的教育意義
兒歌,是兒童詩歌中的一種,它語句精練,結構簡短,韻律優美,節奏分明,易懂易記,讀起來琅琅上口,深為孩子們所喜愛。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說過「兒歌是知識的百寶袋,蘊藏著人類語言的珍珠……」因此,讓孩子多聽、多讀、多背兒歌,有利於孩子學習語言,能提高他們對兒童文學的興趣,從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1.兒歌兒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兒歌吟唱中,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可以給兒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兒童聽唱兒歌既可以聯絡與周圍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其中,嬰兒聽兒歌,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領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心理得到慰藉和滿足。而幼兒唱兒歌,則是感情的外泄過程,並且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
2.兒歌是兒童啟迪心智的需要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作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兒歌是引導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領路人、啟蒙者。
3.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兒歌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幼兒吟誦。反復吟誦兒歌,能幫助幼兒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是典型的矯正發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免》:「小白免,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條腿兒。」則告訴幼兒小白免的外貌特徵是什麼,便於幼兒區分小動物。
Ⅵ 幼兒數學兒歌在教學中有哪些作用
我用彩虹來和你約定
風雨過源後
陽光會微笑
平安的長大
迎接希望的未來
就像紅橙黃綠藍靛紫
小寶貝
我用彩虹和你約定
一起走過童年的記憶
快樂的長大
迎接燦爛的未來
就像紅橙黃綠藍靛紫
彩虹是希望的約定
也是最真的愛
親親寶貝
我們愛你到永遠
彩虹是幸福的約定
也是永恆的愛
親親寶貝
陪伴你直到永遠
小寶貝
我用彩虹和你約定
一起走過童年的記憶
快樂的長大
迎接燦爛的未來
就像紅橙黃綠藍靛紫
彩虹是希望的約定
也是最真的愛
親親寶貝
我們愛你到永遠
彩虹是幸福的約定
也是永恆的愛
親親寶貝
陪伴你直到永遠
彩虹是希望的約定
也是最真的愛
Ⅶ 兒歌對學前教育有什麼好處
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就是兒歌。兒歌總是和兒童的游戲活動相伴相隨的,因此兒歌對兒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戲的作用聯系在一起,使兒童在歡歌戲笑中受到文學的感染。 (一)兒歌是兒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兒歌吟唱中,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可以給兒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兒童聽唱兒歌既可以聯絡與周圍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其中,嬰兒聽兒歌,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領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心理得到滿足。而幼兒唱兒歌,則是情感的外泄過程,並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如《小板凳》:「小板凳/真聽話/和我一起等媽媽/媽媽下班回來/我請媽媽快坐下。」這首兒歌抒發了兒童對媽媽依戀、期盼媽媽早點回家的真實情感,從而使兒童學會尊重媽媽,尊重他人,並在外泄感情的過程中獲得教益。 (二)兒歌是兒童啟迪心智的需要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作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例如兒歌中有介紹山水草木和鳥獸蟲魚的形象、習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變化的,有介紹淺顯的自然和生活常識的,有介紹簡單的數目和時間觀念的……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兒歌是引導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領路人、啟蒙者。 (三)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現實,人的思維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提高完善。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更與語言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無論是語言正誤、詞彙積累,還是用語句表情達意,都反映和制約著思維的發展變化。兒歌在這些方面就能發揮重要作用。 兒歌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幼兒吟誦。反復吟誦兒歌,能幫助幼兒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是典型的矯正發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條腿兒。」則告訴幼兒小白兔的外貌特徵是什麼,便於幼兒區分小動物。 幼兒感知事物從表象入手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樂於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而兒歌恰是以它生動活潑的獨特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切入幼兒的心靈,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
Ⅷ 兒歌如何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進行應用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以往的回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一般只答能在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採用有聲有色的朗讀,把語言信息傳遞給幼兒,或藉助圖片、錄音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不能表現作品的全部內容,影響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因此,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主幹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質疑,而代之以幼兒為中心,主動學習為中心的開放式現代教學模式
Ⅸ 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可以教學,並且提高唱歌能力。 如果想讓學生通過兒歌記住課文的話,這是一個好主意。這樣能讓學生記的更牢固,成為脫口就出的東西。 叫學生兒歌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感,比如像一些詞語搭配上可能能不吃虧……
Ⅹ 對於幼兒園小班教育來講!兒歌的作用是什麼
兒歌的幾種教法在兒歌教學中,如果兒歌的教授形式或內容比較單一,那麼兒歌對幼兒的吸引力並不大,也很難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兒歌教學中我在教學形式上做了一些嘗試,認為以下幾種形式,幼兒比較喜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故事法。 有些兒歌內容比較適合編成有趣的故事,這類兒歌往往有一定的情節內容、趣味性較強。在教學中可以讓幼兒在傾聽故事的同時了解兒歌的內容,這樣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如兒歌《老鼠鑽洞》內容是"花貓追、老鼠逃,鑽進小洞哈哈笑,小洞原是象鼻孔,大象癢得受不了,一個噴嚏打出去,送給花貓吃個飽。"教師就可以把它編成有趣的小故事,講給幼兒聽,讓幼兒在熟悉兒歌大致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這大大增強了這首兒的趣味性。另外教師還可以採用"接著說"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老師說上半句,幼兒接著說下半句,然後互換,如老師說"花貓追",幼兒接著說"老鼠逃",老師說"鑽進小洞"幼兒接著說:"哈哈笑"這樣一來,不但突出了這首兒歌的趣味性和韻律性,而且幼兒比較喜歡這種互動式、互換式的教學,因此孩子們既感興趣又能輕松掌握。 (二)動作法孩子喜歡活動,喜歡模仿,這是幼兒階段年齡所具有的特點。為此,在進行兒歌教學時,如果能根據兒歌的內容輔之以有助簡單形象的動作,會引起孩子很高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們都是好朋友》"小鳥兒,成群飛;小魚兒,成群游,小朋友,手拉手,排成隊伍向前走;唱著歌,拍著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在運用此法時,不一定要求每個孩子的動作、表情都一致,要允許孩子有不同,讓孩子充分展現活力、自我。 (三)節奏法很多兒歌對仗比較工整,有一定韻律,可以採用打節奏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有時效果還不錯。但打節奏不一定就只是拍手,可以多種姿勢並用,如:拍腿、拍肩、點頭、跺腳等。也可以藉助打擊樂器或自製樂器來敲出節奏,鮮明的節奏可以讓孩子們情緒激昂,興趣盎然的學習兒歌幼兒園小班的生活可以說是孩子們離開家庭邁出社會化的第一步,剛剛離開父母,他們哭泣、恐慌、焦慮不安雖然很正常,但作為老師,我希望可以讓孩子們盡快緩解他們的分離情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使幼兒園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兒歌作為一種較好的方式,我認為雖然還有很多值得推敲研究的地方,只要將兒歌教育用的恰如其分,符合幼兒的天性和需要,讓幼兒從中感受到趣味,就可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