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引導高中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策略初探
如何引導高中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策略初探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自實行新課程以來,學生呈現出了相對明顯的兩極分化。在課堂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或者因為學習基礎不好,或者因為性格內向等等原因,不願說、不想說、不會說,大大影響了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就成了數學教師所關心的問題。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們教師精心設計了教案,製作了漂亮的多媒體課件,但是如果這節課沒有學生的參與,一切都是「白搭」。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尊重個性差異的基礎上追求班級整體的發展和提高。因而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作為教師本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的過程,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和探索者,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主體,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構建過程。教學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蘊含的興趣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就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我們教師要善於安排教學內容,科學地設計:可以創設認知沖突的情境,使孩子在思維上產生矛盾,從疑問中產生「一探究竟」的想法;可以將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我在講有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就以生活中的購物入手教學,還可以從謎語、故事中抽象出數學問題,讓學生感覺到數學也很有趣,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學好數學的願望。我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一課時,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有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石頭,在不破壞它的前提下,你能測量出它的體積嗎?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們參與熱情很高,提出把石塊放在一個有水的長方體盒子里,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等等許多可行的方法,討論氣氛熱烈。在這種開場下,教師提出:同學們利用水的體積來測量石塊的體積是一種很聰明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轉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有了這個全班參與的開頭,整節課上得很順利,學生始終熱情高漲。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心理條件
教師的情緒決定課堂的氣氛,課堂氣氛又影響著學生的情緒,而學生的情緒則直接關繫到他們是否會主動參與課堂。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因此教師應當是幽默風趣的,善於和孩子打成一片;教師應當是真誠的,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是朋友;教師應當在孩子獲得成功時,毫不吝嗇地加以表揚,不要擔心他們會因此驕傲;在孩子碰到挫折困難時,為他們加油鼓勁而不是火上澆油。只有師生之間心理相容,感情真摯,學生才回會對教師更加尊重,對教師的教學也更易接受,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精神飽滿、充滿自信、和藹可親。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和親切的氣氛中保持積極的情感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思維清晰,反應敏捷,獲取知識當然也就能夠更為迅速和有效。
三、制定不同梯度的達成目標,使不同基礎的學生主動參與
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承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與發展。在實際的課堂中慢的學生有時題目還沒看明白,快的學生就已經做好了。時間長了,這部分慢的學生就會產生挫敗感,總感覺跟不上,學習很吃力,繼而產生厭學心理。因而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梯度的達成目標,使學生特別是後進生主動參與活動成為可能。比如:根據班級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將學生分成A、B、C三大類 ,每一類設置與之能力相當的學習目標,使每一位同學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我以一道簡單的應用題為例:兩對煤共50噸,第一堆煤的價錢為1200元,第二堆煤的價錢是第一堆煤的1.5倍。兩堆煤各有多少噸?要求C類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B類同學用兩種方法解答;A類同學用三種方法解答。這樣既能保證後進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得以順利的完成題目,獲得成功的體驗;又能在同一的時間里培養優等生的能力,不至於早早完成練習,干舉著手,無所事事。
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陣地,打開主動參與的口子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採用,它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是為學生的自身學習創造了機會。學生通過交流思想和各種學習,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其次是全員參與,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習小組中,學生之間是平等的,解除了思想上原有的約束,學生能更好地、更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我在教學《圖形的認識》時,我安排學生討論: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我們學過的這幾種形狀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由於這個問題與生活接近,學生討論得異常激烈。我也來到他們中間,傾聽他們說些什麼。這時,我發現有幾個小組在說到教室里講台上那個墨水盒時,都發生了爭論,有的認為那是正方體的,有的則認為那是長方體的。我也特意觀察了一下那個墨水盒,原來呀,那個墨水盒正面是長方形的,側面則是一個正方形,嚴格來講它應是長方體。這個爭論的出現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確區別正方體和長方體。於是我立即決定將原定的下一個有趣的游戲環節取消,改為再一次深入講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別,其間運用讓學生觀察、觸摸、比較等形式。最後再舉起那個墨水盒,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這是一個長方體!」,這時我感到很欣慰,不再可惜原來設計的環節沒有用上了。及時從他們的討論中去發現問題,再及時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組匯報時,我們教師應先將多年來的口頭禪:「哪個同學願意來說一說」改為「哪個小組願意來說一說。」讓各小組成員們明白:他們是一個集體,成員之間應團結協作,共同鑽研。同時還可以嘗試設一個小組的意見為靶子,讓大家對他們的意見發表見解,那麼在具有團體的爭論中,學生就更容易發現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再次,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大多是一個傾聽者,師生之間的交流顯得民主、平等、寬松,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某一個小組或某一位同學進行直接交流,使得學生能參與學習討論之中。在小組合作中,要鼓勵後進生多說,要引導小組成員對自己的學習夥伴友好地進行幫助。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評價機制,促使學生全面參與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被人表揚,得到別人的贊美。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當積極捕捉孩子身上的優點,加以鼓勵。在班級中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引導學生從合作學習、課堂展示、課堂檢測、作業完成情況等各方面評價自己和他人,促使學生全面參與。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擁有人人有才,各盡其才的意識,我們必須認清教學活動是讓全體學生參與,是不同層次上參與,是主動參與。我們的教學,必須克服多數學生陪坐陪聽的現象,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