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開題報告
新課程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小組合作學習是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有利於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
1、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以來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
2、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合作學習教育極為重要的學科領域,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為學生的合作研究提供許多有價值的探究的問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養成。
3、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學習落到到實處,才有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使學生真正置於學習主體的地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熱愛生活、關注社會、崇尚科學的品質
4、在目前我校正在進行高效課堂的改革,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嘗試運用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正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雖然許多老師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於自己的教學,以提高教學的效益,但大多停留在淺層次的、形似而神不似的階段,未能真正發揮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學生發展方面的功能。學生的表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對小組合作學習正在進行教學研究、嘗試之中,具體的操作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致使很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不強,甚至流於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小組合作學習還常常限於小組討論形式,學習方式比較單調;2.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深度和層次感;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工不明確,學習過程缺乏條理化,效率不高。4.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尋找對策,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5.探索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轉變,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6.如何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 ,針對這種狀況 ,我提出《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的課題,旨在通過該課題的探索,構建適合的合作學習小組,設計有價值的合作議題,抓住合作學習的有利時機,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勢,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交流、合作是人類社會生存至今的重要動力,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越加激烈的21世紀社會,合作意識更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進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促進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小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研究步驟舉措
課題研究實踐表明,課題過程管理是整個課題管理的重頭戲,也是一個課題關鍵性階段的管理。我們注重課題過程管理,嚴格按照課題研究方案扎扎實實地開展活動。
第一階段:課題申報、立項階段
時間:2012年8月----2012年9月上旬
階段達成目標: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階段研究內容:課題相關資料查詢、課題組學習。
1、理論學習。廣泛收集資料學習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提高課題研究和教師研究水平。
2、問卷調查,了解學情;分析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做好前測工作。
第二階段:課題開題階段
時間:2012年9月-2011年10月
階段達成目標:成立課題組,召開課題組會議,完成課題開題工作。
階段研究內容:完成課題方案設計、課題組學習(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研究課題測試卷。
階段成果形成:檢測試卷、課題實施方案。
第三階段:課題實驗階段
時間:2012年9月----2013年3月
階段達成目標:完成課題研究理論研究內容,同時介入實踐研究。
1、階段研究內容:課題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實施研究。採取邊實驗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2、請學校教科研中心的楊老師和校外專家進行指導,規劃本課題的研究。
3、按照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
4、定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
5、為課題積累資料。
第五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13.4----2013.5)主要任務有:
1、做好後序工作,分析各個變數之間的關系。
2、召開課題實驗研究的總結與交流會議;
3、收集資料,完成課題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和匯編工作。
第六階段:課題結題階段(2013.5)
階段達成目標:
1、撰寫課題實驗研究的結題報告;
2、做好實驗結題的有關工作。
方法和措施: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對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依據及國內外相關經驗的研討,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詳實的理論依據。
2、行動研究法
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使得所研究的成果能在動態的過程中得到應用和發展。課題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切行動之上的,在行動中發現問題,行動中調整思路,行動中總結經驗。「在嘗試中摸索,在比較中總結」是課題研究的原則。
3、分類、比較研究法
每個階段,將各個案數據進行收集,將學困生產生的內因、外因及解決策略按不同的標准分類、比較,形成檔案式資料。
4、經驗總結法
分析、整理收集的資料,篩選、總結其中的經驗,撰寫論文及研究報告,並在一定范圍內宣傳、推廣。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一)、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
1、參考文獻匯總、教師學習材料匯編
2、《課堂教學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隨筆》、《學生日記》、《數學日記》、《課堂教學反思》等。
3、教師的《我的成長經歷》和《實驗心得》、《「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的實驗研究方案》以及《「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的實驗報告》等。
4、研究記錄
5、結題報告
(二)、在探索中逐步構建「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學習的教學模式
(三)、在探索中逐漸建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學習的評價體系。
研究預期成果
課題結題階段(2013.5)
階段達成目標:
1、撰寫課題實驗研究的結題報告;
2、做好實驗結題的有關工作。
方法和措施: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對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依據及國內外相關經驗的研討,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詳實的理論依據。
2、行動研究法
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使得所研究的成果能在動態的過程中得到應用和發展。課題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切行動之上的,在行動中發現問題,行動中調整思路,行動中總結經驗。「在嘗試中摸索,在比較中總結」是課題研究的原則。
3、分類、比較研究法
每個階段,將各個案數據進行收集,將學困生產生的內因、外因及解決策略按不同的標准分類、比較,形成檔案式資料。
4、經驗總結法
分析、整理收集的資料,篩選、總結其中的經驗,撰寫論文及研究報告,並在一定范圍內宣傳、推廣。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一)、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
1、參考文獻匯總、教師學習材料匯編
2、《課堂教學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隨筆》、《學生日記》、《數學日記》、《課堂教學反思》等。
3、教師的《我的成長經歷》和《實驗心得》、《「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的實驗研究方案》以及《「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的實驗報告》等。
4、研究記錄
5、結題報告
(二)、在探索中逐步構建「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學習的教學模式
(三)、在探索中逐漸建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學習的評價體系。
研究過程記錄:
1.在上課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組合作交流後以組為單位的記錄表。
3.學生在交流時的片段記錄。
4.課堂中小組合作交流後的思索和反思。
②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效率學習心得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效率學習心得
合作學習一個復合型的多層面的概念,合作學習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和全員互動。目前世界各國所研究的合作學習主要是指以生生互動為特徵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觀念與實踐,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就道出了合作學習的真諦,也闡明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王坦在《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結合數學教學實踐,我認為合作學習的含義是:在教學上,利用小組使學生一起工作,使他們自己和他人都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它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以及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下面是我對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的以下策略。
一、合理分組
很多的數學課堂中,分組合作往往是為了顯示課堂熱鬧而採取的教學行為。其實不然。數學合作學習中的分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能之間影響學生在這堂課中的學習效果。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在擔任班級教學後,教師就應該開始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水平、性格特徵等等。通過認真分析整理後,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搭配分組。在課堂上,我一般是採用異質分組。也就是這樣分配的:每個小組的人數在2-6人之間,一般4人小組是最佳的組合,4人中,包括一名成績好的學生、一名成績差的學生和兩名成績一般的學生。中差學生結合一組,讓差生先發言,好學生總結,避免差生成了聽客、旁觀者。由教師先進行授課,授課結束後,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進行再學習,使每個成員都牢固的掌握。這種分組方式比較復雜的類型。例如:在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教學中,雞兔同籠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獨立思考,然後要求每位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並通過進一步的討論深化,找到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巧妙的策略。這個過程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合作交流的價值。
但是長期的異質分組,也會導致學習方式流於形式。因此為了改變呆板的組合形式,有時我會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學習。這種組合一般是學生水平相當。因為學生一般在自己的心目中會有想要競爭的對象,所以會選擇自己的競爭對手組合。這種自由小組合作方式,使得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相互比較,學習效率可明顯提高,但必須注意的是自由組合也並不是讓學生自願組合,對於有些學困生來說,我要求一些學優生與其組合,幫助學困生。這類組合比較適用於綜合性的課型。例如:在教學《數字與編碼》中,我採用自由分組,學生組合後,在課間自由調查生活中的數字與編碼,如電話號碼、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等等。這樣組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個性。
除此之外,有時我在課堂上採取的分組方式是鄰近組合。這組分組方式比較節省時間,比較適用於簡單的內容。但是這種分組往往最後會流於形式,學生在合作中不能得到收獲。因此,個人比較偏向異質分組和自由分組。
二、明確分工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老師提出要求後,學生幾人一組就熱熱鬧鬧地討論起來(往往是各說各的),討論結束後就請每組代表發言(這個代表往往也是優生),而代表的發言往往是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小組的意見,這樣的合作並不是有效的合作。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還得進行合理的分工,使得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特定的職責,並且得遵守一定的規則。我班一般是每四人一組,對此我作了如下分工:
組長:負責組織合作內容的分工,保證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機會,組織好紀律並在活動中給予學差生幫助。
記錄者:負責記錄本組合作中發現的問題和討論的結果等,並將檢查者的角色整合其中。
報告者:集合組內研究成果,代表小組在班內交流。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小組中,每個職位都是輪流擔任的,這樣可以增進小組合作意識,增強合作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參與其中。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課時,小組合作,組長分配任務,提出活動的目標及要求並在活動中給予組員指導,有兩個組員負責測量1角、5角、1元硬幣的周長和直徑,一個組員負責記錄並匯報成果。
周長(單位:厘米) 直徑(單位: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1角
5角
1元
在活動中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示範,適時鼓勵學生的方法。調動其合作的積極性。
三、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例如: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讓學生分組測量,於是學生有的指揮,有的手拿粉筆做記號,有的充當標桿,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測量,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4、交流互動
交流是合作的開始,是合作的重要表現形式。交流的過程是學生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它會帶給學生視覺的「明亮」。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在匯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數學語言來表達,鼓勵學生敢表達,對於一些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要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除此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要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插嘴,要聽別人發言的過程,從總體上把握別人發言的要點,要邊思考邊吸納,自己准備隨時質疑或補充。同時注意了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於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在《圓的周長》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測量出結果後,由匯報者組織語言匯報。幾組匯報結束後,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交流,教師進行指導,最後通力合作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通過合作,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重點,學生不僅能比較直觀地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也體驗到了收獲的喜悅。
5、小組評比
我認為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評價必不可少。可以激勵學生互助。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但小組合作組織不當,更會導致好的學生始終唱主角,差的學生總等待幫助、答案,會出現更嚴重的兩極分化。因此開展小組評優活動,可激勵每個學生互助的精神。因此,在課堂上,我經常會開展一題多解,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多而妙,並要小組內任選一個作講解;每次小測驗評比最佳小組;每月評比個人優秀獎、進步獎等等。這樣成績好的學生就會感到為了小組的榮譽不能只顧自己學會,應該幫助差一點的組員;差的學生來自集體的榮譽感驅使他主動學習,這樣小組內便容易產生互助互學的好作風,也給了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學會取長補短,使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共同工作來實踐其社會技能,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同舟共濟海讓路」……合作學習就有這樣的功效。
新課程所倡導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化思維問題,在數學合作學習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把原來課堂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學生的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③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做到有效學習,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至關重要的。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合作任務和合作時機。一般而言,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要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如果是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免產生依賴。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課堂氣氛的熱烈,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並沒有多大的實效。
數學學習中那些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內容,才是我們運用小組合作的
內容。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可以分成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完成測量;該活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幾名學生測量,其他幾個學生對測出的的結果進行記錄、計算。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測量工具的使用,記錄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應用,以及發言時語言的組織。這樣的內容才是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容錯過的。把實踐與思維結合起來,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可組織學生合作分小棒,先把8根小棒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再把9根小棒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操作後讓學生分析思考,比較兩次分的結果並用語言敘述出來,接著要求用算式把分得的結果寫出來:8÷2=4 9÷2=4„„1。教師再揭示余數的概念,指導正確的橫式、豎式書寫,這樣每一步操作都與思維聯系起來,使動手操作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正確的組織、引導,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
(一)、及時指導:小組活動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同時在討論方式、討論思路方面給與學生恰當的指導。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並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的深入學習。A:啟動式的點撥。在有些情況下,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後,認為已經達成了目標,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B:提示式的點撥。當學生對完成學習內容有一定的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並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找到繼續學習的途徑。C:點睛式的點撥。在學生合作學習到了關鍵時刻,教師往往可以「突破」式的點撥,使得學習目標一步達成。 (二)、調控引導:.教學組織中的引導。採取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重視引導,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學習夥伴之間會存有意見沖突,要正確的引導,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並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後反思與深化發現深一層次的,或者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四、要客觀評價,激勵參與者的積極性
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小組評價包括個人自評、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
(一)、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
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改善自己的學習,而且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班中,可以試行「我來評一評」活動。具體做法是:因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的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談認識,談體會 ,談收獲,同時能夠明白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不足,明確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填寫學習過程自我評價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困難和經驗,反映自己的學習情況。使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感受自己的不 斷成長和進步。最佳組員,最佳合作獎,最佳創新獎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競賽意識,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小組評價:要重視小組評價,看小組全體成員的表現。例如:某個組員回
答不夠准確或不夠流利的時候,可以請組內其他成員及時給予補充和糾正。對於回答有誤的同學也要表揚其敢於嘗試的勇氣,激勵暫時落後的小組在下個環節中繼續努力,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團結協作的小組應是得分最高的小組。設四個獎項:⑴最佳溝通獎;⑵配合默契獎;⑶共同進步獎;⑷集體智慧獎。
(三)、教師評價:
1、對學生個人表現進行評價 要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
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教師對個人的評價包括個人參與的態度和表現的能力等。例如對於那些一向愛動腦筋,合作學習中參與熱情高、探究能力強、並善於帶領其他成員共同探究的學生,可以這樣評價他們:你在小組中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老師真為你感到驕傲!」而對於那些反應不是很靈活,對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學,可以這樣評價:你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學們的討論、探究中,老師相信你能學得更好。對於那些成績中下等,平時膽小慎微,不善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可以不失時機地提醒:老師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同學們願意給你幫助。
2、對合作狀況進行評價 各成員是否明確自己的任務,各司其職;各成員之間是否
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間有無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幫助,最終達成共識。對於合作表現優秀的小組,教師要及時表揚。樹立小組榜樣,激勵其他小組,調整自己的合作方法,完成合作任務。
3、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 對合作效果的評價,著重關注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
的參與程度。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有沒有比以前有所提高,是否達到學習要求,任務完成情況,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否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越來越受到很多教師的首肯,也越來越被學生所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流了情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讓我們的小組合作更有效!
④ 怎樣培養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論文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分工協作、互相交流、綜合概括,從而獲得知識的教學形式。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表達,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取長補短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形成小組意見。總之一句話,就是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但是,現實中的小組學習卻不盡如人意,組長一言堂,或是熱鬧表面中的偽合作偽學習,或是一潭死水等等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那麼,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落到實處,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筆者認為,加強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主要有如下幾個途徑:
一、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人為宜,不超過6人。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組織和交流,勢必會有小組學習交流中的看客,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或自覺性不高的學生,不利於這些學生的發展;人數太少則達不到交流的目的;二是分組應遵循「以優帶差,以優促差,組際競爭」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根據組內成員在學習中的表現出來的個性特色,進行角色的轉換,也可以讓原組長根據組內同學表現,推薦新組長,由原組長輔助進行合作學習等。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於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二、制定有序的合作常規,是有效合作學習的保障
在課堂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這種假熱鬧後的無序性。有的小組幾個人同時各抒己見,根本不會傾聽別人的發言,更別談合作了;有的組只有兩個較好的同學在討論,其他人則無所事事;有的小組則你推我讓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
如何使小組內的合作「活而有序」呢?筆者認為,小組內應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可以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各一名。小組長由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責任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1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匯報員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後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教師應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並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三、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助力器
新課標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無疑是有助於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的,並對每一個學生的一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一)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小組交流「人雲亦雲」或「不勞而獲」的現象。
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本來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較為困難。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使一些思維相對較慢的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只能被動地接受,盡管檢查時你發現他們能應答自如,但是僅限於模仿和機械地重復,並沒有自己的思考,長此以往,必然扼殺這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這部分學生的思維惰性。結果導致班級學習上嚴重的兩極分化,背離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既定目標。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然後再互相交流。在交流中,盡可能給學困生發言的機會,甚至整組總動員,幫助一些學困生,達到整組共同進步。
(二)教給學生學會傾聽。
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還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人的一生中,其實聽得多說得少,任何時候我們都得學會先耐心傾聽別人的講話,然後再思考:他說得對嗎?跟我所想的一樣嗎?然後再進行補充和糾正。只有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才能有效地合作。
(三)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的習慣。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踴躍地發言,要使發言的學生具有一種代表小組的榮譽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強烈的自信心。
四、多樣的學習評價,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動力
教學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教學評價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鼓勵性呢?一是評價以組為單位,以增強各組中每個成員的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二是重視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注重對學習過程中組長的協作能力,組員的參與程度,學生的傾聽交流等做出評價,評價以表揚為主,通過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具體的肯定,給其他同學以正向暗示,從而給其他組提供好的方法,起到榜樣促進作用,形成整體向上合作氛圍,你追我趕的組間的良性競爭。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當然,合作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探究,並不是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教師應習慣於「蹲下身子」,以「學生中的首席」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課堂進度,適時、適度地把握教學節奏,以期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地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⑤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各因索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其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由於是集體商議的結果,成功了每個人都有成就感,失敗了大家共同承擔,這樣可以打消很多學生的顧慮,給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擴大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也給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空間。它既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又可以滿足他們表現的需要。學生個體由於在小組中的努力會獲得其他成員的認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起參與教學的興趣。久而久之,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便會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那麼,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呢?本人現談一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科學組建小組,搭建學習平台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合作學習小組在構成上要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進行組向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與組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這樣構建的合作小組「但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開競爭創造條件。合作小組的人數,一般建設4——6人,4人相鄰合作學習,2人同桌,對空間場地的變化要求不是很高,較容易實現。每組成員里包含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這樣小組間力量相當,小組間學習成為可能,便於學習時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讓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民,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同時還能保證各小組間公平競爭。
二、設計合理內容,體現合作價值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合作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體現合作的價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要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如果是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免產生依賴。如果是較復雜的學習內容,依靠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是沒辦法解決的,這時就可採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課堂氣氛的熱烈,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並沒有多大的實效。不論什麼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把一些毫無討論價值或過於簡單的毫無難度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純粹是浪費時間。數學學習中那些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內容,才是我們運用小組合作的內容。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可以分成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完成測量;該活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幾名學生測量,其他幾個學生對測出的的結果進行記錄、計算。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測量工具的使用,記錄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應用,以及發言時語言的組織。這樣的內容才是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容錯過的。
首先實施小組活動時,教師要善於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生能力之間的關系,精心設計討論問題,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會收到相互啟發的功效。小組活動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同時在討論方式、討論思路方面給與學生恰當的指導。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在組際交流時,教師要鼓勵各組學生積極發表意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其次,做好反饋環節的工作。反饋在整個小組學習活動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反饋環節,教師既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對一些學習重點進行提示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這是完成小組學習目標的最終落腳點。反饋的方式應當是雙向或多向的,反饋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追問,要鼓勵各組學生進行質疑,促使討論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最終達成小組學習目標。
三、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
為了確保小組活動能夠真正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關系。每個小組成員必須承擔相應的角色與責任,並且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前提下採取角色輪換制,為學生提供平等的表現機會,使學生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小組的共同的目標。為此教師要加強多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素質訓練。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的興趣」。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啟發學生善於敏銳地發現和提出問題,主動地探索問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真正做到發揮小組合作的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沖破心理上的枷鎖,自由聯想,暢所欲言。在學生中形成一種共識;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導學生對所發現問題展開討論。教師要設計好討論的問題;討論的問題要體現知識的連貫性和深刻性。同時,老師還要作好有效的調控,使討論始終處於寬松的氣氛中,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有疑問、有驚訝、有爭論、有競爭、和諧的、生氣勃勃的化學課堂氛圍,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要為不同的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討論平台;要用愛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心靈放鬆,敢於探究求異的快樂的教學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發揮集體合作討論功能。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四、採用鼓勵方式
為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活動情況進行積極地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要評一評、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最守紀律,哪一組最團結,哪一組最快等等。對小組中成員的表現也要進行分階段的評價,主要從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尤其要關注那些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對他們的絲毫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對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要發給一些小獎品,如五角星、作業本等,定期評比選出「合作小明星」、「協調小助手」等等,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當學生進行匯報發言時,要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越來越受到很多教師的首肯,也越來越被學生所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流了情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產生的輻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種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將越來越顯示其強盛的生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讓我們的小組合作更有效!
⑥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答: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版學習數學的重要權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教師通過激發合作興趣、合理組織小組成員、把握時空、精心設計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注重小組評價等有效形式,使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積極主動,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盡、人人參與、主動學習的活動形式。
⑦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怎樣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各因索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其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由於是集體商議的結果,成功了每個人都有成就感,失敗了大家共同承擔,這樣可以打消很多學生的顧慮,給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擴大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也給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空間。它既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又可以滿足他們表現的需要。學生個體由於在小組中的努力會獲得其他成員的認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起參與教學的興趣。久而久之,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便會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那麼,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呢?本人現談一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科學組建小組,搭建學習平台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合作學習小組在構成上要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進行組向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與組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這樣構建的合作小組「但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開競爭創造條件。合作小組的人數,一般建設4——6人,4人相鄰合作學習,2人同桌,對空間場地的變化要求不是很高,較容易實現。每組成員里包含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這樣小組間力量相當,小組間學習成為可能,便於學習時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讓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民,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同時還能保證各小組間公平競爭。
二、設計合理內容,體現合作價值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合作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體現合作的價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要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如果是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免產生依賴。如果是較復雜的學習內容,依靠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是沒辦法解決的,這時就可採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課堂氣氛的熱烈,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並沒有多大的實效。不論什麼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把一些毫無討論價值或過於簡單的毫無難度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純粹是浪費時間。數學學習中那些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內容,才是我們運用小組合作的內容。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可以分成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完成測量;該活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幾名學生測量,其他幾個學生對測出的的結果進行記錄、計算。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測量工具的使用,記錄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應用,以及發言時語言的組織。這樣的內容才是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容錯過的。
首先實施小組活動時,教師要善於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生能力之間的關系,精心設計討論問題,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會收到相互啟發的功效。小組活動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同時在討論方式、討論思路方面給與學生恰當的指導。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在組際交流時,教師要鼓勵各組學生積極發表意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其次,做好反饋環節的工作。反饋在整個小組學習活動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反饋環節,教師既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對一些學習重點進行提示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這是完成小組學習目標的最終落腳點。反饋的方式應當是雙向或多向的,反饋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追問,要鼓勵各組學生進行質疑,促使討論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最終達成小組學習目標。
三、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
為了確保小組活動能夠真正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關系。每個小組成員必須承擔相應的角色與責任,並且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前提下採取角色輪換制,為學生提供平等的表現機會,使學生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小組的共同的目標。為此教師要加強多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素質訓練。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的興趣」。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啟發學生善於敏銳地發現和提出問題,主動地探索問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真正做到發揮小組合作的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沖破心理上的枷鎖,自由聯想,暢所欲言。在學生中形成一種共識;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導學生對所發現問題展開討論。教師要設計好討論的問題;討論的問題要體現知識的連貫性和深刻性。同時,老師還要作好有效的調控,使討論始終處於寬松的氣氛中,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有疑問、有驚訝、有爭論、有競爭、和諧的、生氣勃勃的化學課堂氛圍,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要為不同的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討論平台;要用愛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心靈放鬆,敢於探究求異的快樂的教學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發揮集體合作討論功能。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四、採用鼓勵方式
為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活動情況進行積極地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要評一評、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最守紀律,哪一組最團結,哪一組最快等等。對小組中成員的表現也要進行分階段的評價,主要從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尤其要關注那些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對他們的絲毫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對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要發給一些小獎品,如五角星、作業本等,定期評比選出「合作小明星」、「協調小助手」等等,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當學生進行匯報發言時,要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越來越受到很多教師的首肯,也越來越被學生所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流了情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產生的輻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種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將越來越顯示其強盛的生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讓我們的小組合作更有效!
⑧ 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技能分的論文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指導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這是課堂改革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一個眾師普遍關注的難題,因為新課程改革也已經接近十年了,到現在也沒有發現小組合作學習較成功的範例。我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雖然主體是學生,但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由於新的課改理念已漸漸被廣大課改教師所接受,所以每個教師都知道「小組合作學習」是體現課改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實施過程中形式化的東西較多,仔細分析其原因是教師的組織、指導及參與都存在問題。
近幾年,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證性操作,逐步探索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如下策略,望能給各位同行以啟示。
一.小組組建策略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學生之間能力傾向、個性特徵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故合作時的分組要考慮如下方面的內容進行組建小組合作學習:
(一)根據學習的內容特徵做出合適的人數分組策略。
當學習計算內容時,計算結果的分析與驗證、算理的表述等相關內容小組人數2人為宜;幾何知識中的公式推導、圖形的切分與拼組,計演算法則的規律總結等知識學習,進行小組合作時4人為宜;統計知識學習時的數據收集、幾何知識的分類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6人為宜。
(二)不同人數小組成員的質的分組策略。
不論小組人數多少都應該保持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靈活組建小組。具體地說,要根據性別、年齡、氣質、愛好、家庭背景、學習內容、學習水平等因素,遵循能力互補的原則,使學生在合作時展開爭議,相互影響帶動。這樣安排,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做到優勢互補,從多個視角、多種層面擴大信息量,豐富思維,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小組成員的分工策略。
小組活動時,一定要有明確的分工及分工後的目標要求。小組中要設組長一人,組長要負責組員的工作分配、協調指揮小組的活動。組長可民主選舉,也可輪流擔任。組員也分別有自己的工作及相應的責任目標。活動結束也有對小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的環節。這個環節不要用專門的時間,它是隨著小組活動有機地進行。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身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為彌補學生的不同差異,可定期或針對性地進行角色輪換,讓每個成員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
二.小組活動策略
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數學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活動方式,我們探索出以下內容相對應的活動策略:
(一)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等數學知識的小組活動策略。
對像人民幣的認識、時分秒、利息、常見的數量關系、統計……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布置課前收集相關信息,並進行自主探索。如收集它的用途、相關故事……。課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並整理,大體可分四步進行:
1、在小組中人人交流自己的所得:一人交流,其他人在聽的基礎上想「我」的所得與「他」的不同處在哪兒,輪到「我」說時,只說「不同處」。
2、個人交流完後要整理出自己組的所得:先將不同處進行研究達成小組共識,再把共識累加成小組結論。
3、小組內進行發言訓練:小組選出一人為信息發布員,大家幫助進行發言訓練,主要發布小組的結論及結論形成過程。④進行預演交流。
(二)實踐操作類型的數學知識的小組活動策略。
對像厘米、米,克、千克的認識,空間與圖形等要靠動手操作,要由感性到理性的路徑來掌握的知識。其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
1、進行合理分工,要做到人人有事做。操作時人人有責任。若測量,則在使用工具、讀數、記錄,等項目上進行合理分工;若小製作,則在提供材料、拼裝、加工整理等方面進行合理分工。
2、教師提出明確的探究意向,讓學生對小組獲得的數據進行感知,對獲得的作品進行觀察研究。
3、組內交流值得自豪的發現或作品,准備全班交流。
4、進行交流預演。
(三)探究規律類型的數學知識的小組活動策略。
對像計演算法則、公式、定理、數量關系等需進行邏輯推理或使學生經歷探索知識過程等知識的學習。其「小組合作學習」步驟為:
1、教師設計合理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或設計解決方案。如學習圓柱體的表面積時,就可以設計:「給一種易拉罐進行側麵包裝,其最少所用包裝材料的大小」的教學情景。
2、組內交流自己的設計方案,小組選出最佳方案。就是讓小組每個成員暢談自己的計劃,通過比較選出組中優秀的方案。
3、小組共同使用最佳方案解決問題。
4、進行交流預演。
三.小組活動時教師的組織與指導策略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數學課堂中的小組活動的成敗,受如下三大因素決定:一是取決於教師對所學知識的把握;二是教師對自己學生的已有水平的了解;三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針對這三個因素我們認為教師的組織與指導策略可以分解到教師課前備課和教師的課中授課策略探索中,最終我們探索出如下相關的三個模式:
(一)教師的備課策略——「三備」模式
模式為:
一備學知識的現實表現和數學體系 。具體是,知識的現實表現就是指所學知識隱含在哪些實際生活中,數學體系是指所學知
⑨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內涵豐富,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綻放,他是新教學專理論下的屬 一道亮麗的教學風景。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它不但包含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習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⑩ 小學數學在合作學習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注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合作學習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而是一種集體行為,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需要每位成員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有效地溝通,成員們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負責,要互相幫助和支持,形成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建設一種融洽、友愛的夥伴關系。當學困生遇到問題時,優等生幫忙解決。讓他們在交流、合作中領略他人的思維策略與方法,從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
(二)注意學生的參與度。
傳統的教學觀是學生圍著老師轉,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 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本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你會發現: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動手的機會多,差生只是看著,聽著。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
(三 )學生間的合作是否主動。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要求每個組員都必須是主人翁,都要主動地參加。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活動欠主動,小組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象,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有一位教師上一節「分類」的小組合作學習課,教師向每組提供了一大包物品(水果、玩具、學慣用品等),讓學生四人一組合作分類,看哪一組分得有快又好,個別學生把物品全部拿去,不讓另外一個同學擺,或者你爭我奪,打來打去。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性格自私、獨立,這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注意小組合作的時間。
在某些數學課堂上,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教師呈現問題後缺少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宣布「合作學習開始」,不到幾分鍾就叫「停止」。這時,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有的小組才剛剛開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我曾親眼看到一位老師在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提出「一張正方形紙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剛開始討論,老師就開始問:討論好了沒有,結果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了」……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試問合作學習的價值體現在哪裡了?
(五)教師應當積極的參與其中。
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同學生一起交流,同學生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到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在參與合作學習時,要允許學生爭辯,允許學生質疑,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要牢記自己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只是學習小組中的一員,不能以「傳授者」或時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個學習者的身份,使學生認為教師是在與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