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特色活動

小學數學特色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23 00:46:24

❶ 如何體現小學數學活動課的趣味性

一、要明確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目標
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文化基礎教育為主,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的有關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解題方法等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課程的教學目標則是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要出發,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靈活而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達到激發學生的潛在智能,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具體地說,活動課的教學目標應是: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
2.擴大數學視野,拓寬認知領域;
3.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
4.發展個性特長,激發潛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要體現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性質
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根據各學校的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學生興趣愛好等方面來確定,但總的來說,活動課的教學應以體現教育性、科學性、實踐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開放性、層次性去滲透國情意識、科技意識、競爭意識、經濟意識、民主意識、合作意識和培養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為特點,來實現它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活動課具有以下性質:
教育性是指活動課的內容應有鮮明的教育導向。即通過數學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或良好行為習慣等的教育。當前,還應突出反映改革開放、國民經濟的現狀和發展,滲透「國情意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確學習目的,激發求知慾望。
科學性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需要,選擇以擴大知識視野、拓寬認知領域的最新信息、最新科技成果的內容,滲透「科技意識」,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
實踐性是指選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如學具製作、數學的實踐與問題解決等,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參加實踐,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思考性是指選擇的內容不是課本知識機械的重復,而是它的引伸與發展。如計算技巧的傳授,要注重思維訓練,開發潛在智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以提高思維水平。
趣味性是針對活動課的內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寓學於樂、寓智於趣,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取知識。如智題趣解、數學游戲、智力競賽等活動的開設,使學生參與競爭、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以培養學生忠誠、堅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自主性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使每個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表現。
開放性是指就開展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教學形式而言,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讓學生接觸社會,深入社會生活,使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時時要用到數學,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層次性是針對各個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存在的個性差異而言,在設計活動課時要體現不同層次的要求,以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使各自潛在的智能得到開發。
綜上所述,數學活動課教學體現的「八性」是就活動課整體而言,各因素之間是互相交叉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設想一次活動課都能體現上述的方方面面,而是要相互滲透有所側重。
三、要研究小學數學活動課的課型
根據活動課的特點,結合不同年級學生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活動課可分為如下課型:
數學史話課。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家刻苦學習、數學對社會發展進步的故事及簡單的數學史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數學,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勤奮學習、克服困難的品質。如數學故事會、數學名家事跡介紹、數學讀書會等。
趣味數學課。運用數學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游戲活動中,領悟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好數學的興趣,如數學游藝、數學謎語、趣題討論、數學展望等均屬這類課型。
思維訓練課。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能力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方法,培養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質,不斷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的水平。如簡算技巧、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數列規律、圖形變換、智力競賽等。
實踐應用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配合數學課製作教具學具、實地測量、參觀訪問、辦數學牆服、商店服務與數學有關的創造發明等,培養操作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競賽輔導課。從全體學生的能力、愛好出發,適當組織專題講座,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更加熟練地掌握數學的方法與技巧。
四、要建立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的評估體系
要認真抓好活動課的開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和教研部門應對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從活動課的教育功能、教學目標和教學特點進行科學正確的評估。評估要考查:
1.是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培養、發展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活動課教學目標之一。活動課中,教師如何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人人受益、個性得到發展。
2.是否組織學生自主參與,真正成為活動的小主人。活動課中,教師如何組織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展個性特長,通過獨立思考和討論合作,在研究教學問題中受到啟迪,潛在智能得到開發。
3.是否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培養思維品質,進行思維訓練,是否通過有趣的數學材料,在學生自主參與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維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習慣,使全體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
4.是否指導數學知識的應用。在有趣、自主、積極思維的同時,是否使數學知識聯系實際,組織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和在探索中發現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從而增長才幹。
5.是否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自主活動中,是否使情感、意志和良好行為習慣得到形成、鞏固和發展。逐步增強民主、合作、競爭、奮斗的意識,培養嚮往美好、崇尚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6.是否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是否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能力都有所增強,思維水平有所提高。同時,還要使一部分對數學有特別興趣的學生的數學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五、在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我們在小學一年級4個班中對學生做了「認識人民幣」、「兌換人民幣」、「支付人民幣」的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比例為96.5%,兌換人民幣的正確率為83%,參加過10元以下購物付款的比例則為64%,可見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進行了本課的教學。
(一)、准備階段:
1. 收集「商品」:讓學生自帶一些玩具、學慣用品或生活用品,並製作出價格標簽掛在商品上。
2. 布置「商店」:將課桌布置為櫃台,按玩具、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分別放好。
3. 提供給每人若幹人民幣。
(二)、實施階段:
1、爭當小小營業員。
(1) 多媒體展示各種面值人民幣,讓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2) 多媒體顯示1角、2角、5角的人民幣,並提問應該怎樣以此兌換1元的人民幣?
生1:2個5角換1元。
生2:10個1角換1元。
生3:5個2角換1元。
生4:1張5角、1張1角、2張2角換1元。
生5:4張2角、2張1角換1元……
(3) 多媒體顯示面值為1元、2元、5元人民幣,並提問應該怎樣以此兌換10元的人民幣?
(可採取小組活動,每人填寫出1份列出兌換方式的表格,然後大家共同檢查對錯。)
(4) 小組推選優勝者當營業員,小營業員掛牌上崗。
(三)購物活動。
教師:現在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物,營業員要根據商品的價格和顧客付的錢數計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錢。在活動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和其他同學商量、討論。注意運用禮貌用語。
(「顧客」開始自主購物,教師在旁做適當的幫助和提示。)
(四)換物活動。
教師:我看到大家都已經購買了一些物品,你們現在能相互交換自己所購的物品嗎?要注意在價格不同時需要貼補差價。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到我們班的「消費者協會」來尋求幫助!
生1:我的鉛筆是5角1支,能用鉛筆換你1塊橡皮嗎?
生2:好呀!我剛好需要鉛筆。剛才我買的橡皮是2角錢一塊,找你3角,對嗎?
生3:對,謝謝你。
生4:我買的小娃娃是2元,可以換幾支鉛筆?
生5:鉛筆5角一支,你說可以換幾支?
生6(插嘴):2元里有幾個5角?
生7(恍然大悟):2元里有4個5角,就可以換4支鉛筆。
……
(五)物換幣活動。
教師:現在大家可以到營業員哪兒去,把手中的商品換成人民幣。看看換回的人民幣和原有的人民幣相符嗎?如不相符,檢查一下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
(學生開始活動,並在換幣後核對錢幣是否出錯,如出錯,進一步思考是哪兒出了問題。)
(六)小結交流。
1. 購物後是怎樣換物的?應怎樣貼補差價?
2. 最後到手的人民幣和原來手持的人民幣相符嗎?
3. 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購物,在實際購物中會有很多的數學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很多的數學知識,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啊!
教學思考: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從本節課的教學可知,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儲備了「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我們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法,注重「用教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實現教學的發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質功能。教師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組學習內容的呈現順序和方式,通過5個連續的活動,創設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情境,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意向,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主體參與。
總之, 教學不是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執教者的創造加工,將教材內容變成有關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變成發展學生文化素養的教育內容,並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組織,使人類文化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履歷情境」。這,才是我們在當前設計教學時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❷ 幫忙取一個小學數學活動的具有特色的名稱

「算得快:少年先鋒隊。」

❸ 如何構建豐富多彩的小學數學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具有更充足的活動時間、寬廣的活動空間,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釋放自己,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外活動有別於課堂教學活動,其時間、地點、內容等沒有明確的規定,又不同於課外的自由活動,而是一種在課堂教學基礎上的對外延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與針對性,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減負增效的真正落實,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外活動的開展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課外活動的重要性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這是任何教學形勢下首要考慮的問題。而以往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原因就在於數學本身枯燥抽象,而教師又大多採用機械的照本宣科,使得數學課成為枯燥而機械的公式、定理的記憶課。而課外活動將數學教學帶入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之中,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原型,提供豐富的數學素材。熟悉的生活可以帶給學生熟悉感與親切感,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激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2. 2.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學生的認知是一個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認知過程,而要達到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就必須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實踐的機會。而課外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與創造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將課堂所學運用於現實問題的解決與運用之中,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3. 3.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小學生正處於智力開發與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合格人才。而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動手動腦,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外活動中來,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開發學生智力、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心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4. 4.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空間廣泛,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更加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外活動可以對數學學科進行縱向挖掘,也可以打破學科界限進行橫向挖掘,這樣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5.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課外活動的策略

  6. 1.趣味性。組織課外活動,開辟第二課堂,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為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時要注重活動本身的趣味性,不要只是單一的內容與形式,而是要開展豐富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與生動性,這樣才能更加貼近小學生的心理,激起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如尋找生活中的數學,這一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自然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同時這樣的活動不再是固定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有著豐富的數學素材,只要學生用心,就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數學素材,而得到不同的結果。

  7. 2.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然也是課外活動的主人。在課外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與選擇權,讓學生可以在課外活動中盡情地展現自己,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數學知識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管得過寬過死,這樣只能限制學生的思維,將學生限定在固定的條框內,學生只能機械而被動地按照教師的指令,成為教師的附屬,活動的附屬,這樣也就失去了開展課外活動的初衷,讓學生對課外活動徹底地失去興趣。

  8. 3.主導性。學生是活動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那麼教師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在課外活動中,教師不是全程干涉,但也不是不管不問,完全地放任學生,而是要成為課外活動的組織者,與學生平等地參與者與指導者,不是帶著活動走向學生,而是要帶著學生走進活動,與學生一起參與其中,指導學生完成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全程參與其中,才能促進學生素養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9. 4.多樣性。課外活動要密切聯系學生與學科,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可以以學生個體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還可以以全班為單位來展開。這樣才能讓課外活動成為學生所喜愛的重要活動。如建立數學興趣小組、組建數學故事會、舉辦數學文藝演出、開展數學競賽、組織數學講座、製作數學教學具等。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個性、釋放才能的機會,幫助學生形成特點和與優勢,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10. 5.創新性。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這是教師要關注的話題。課外活動作為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滲透創新教育,體現出活動的創新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達到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效果。如操作類、實踐類活動,更能突出數學的學科特點,符合小學生好動的天性,同時可以讓學生手腦並用,學用結合,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在積極的動手操作與實踐中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增強、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11. 總之,數學課外活動立足於課堂教學之外,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與延伸,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是激發學生興趣、鞏固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綜合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帶領學生參加更多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❹ 小學適合開展哪些有意義的數學學科活動

下面這個是在網上找的,可以做為參考:

現代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學習可以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兩種。而機械學習沒有活性,也不能遷移,更不能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核心的
理解性學習,在《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
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老教師,我不僅重視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數學能力,還比較重視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經常提供一些讓學
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
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
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在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 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二年級的學生才6、7歲左右,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新教材編輯了大量
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學一冊的《比一比》時,創設了一
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童話故事情境;在教學《9加幾》時,創設了運動會上給運動員送飲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學《乘加、乘減》時,創設了"小熊掰玉米"的
故事情境……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很多。總之,創設情境,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於接受。
2. 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
讓學生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准等等。這些任務除了
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合作學習
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第二冊《統計》這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鍛煉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計一下吧!孩子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去了。
3. 合作、探究。

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後,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
學習成果。並且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量長度"時,我讓孩子們分組測量,於是孩子們有的指揮,有的手拿粉筆做記號,有的充當標桿,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合作學習的優勢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測量,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4.交流、評價。

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並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我要求學生盡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
的徵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採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後,我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並用小五星
或小紅旗以示獎勵。
記得我在教學第三冊《乘加、乘減》時,課堂上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個四人小組在組內討論的基礎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講台,按
他們自己的分工,四個學生都有事做,即一個說題意,一個說確定演算法的依據,一個板書算式,最後一個向大家徵求意見"請問同學們還有什麼意見嗎?"這時,只
見台下舉起了一雙雙小手,這個說:"還有一種演算法:12-1=11,你們怎麼沒發現呢?"那個問:"都學習了乘法了,你們為什麼還要用加法算呢?"還有的
問:"為什麼你們的算式和第三小組的不一樣呢?""你們能再解釋一下4 × 3-1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嗎?"等等。面對這每一個問題,台上的小組均派出代
表作了認真的回答和補充。我抓住時機,對這個小組的交流進行了簡短的評價,並在這個小組的組號後面貼上了一個紅紅的五星,在其它組的掌聲里,這個小組的成
員帶著自信、帶著微笑回到了座位。當時,我真的為二年級的孩子們所表現出來的高昂的合作熱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識到:孩子們在合作中成長了!
所以說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不僅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中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互說想法,還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❺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數學家常說數學十分有趣,可是對於尚未入數學版大門的 人而言權,實在很難體會艱深數學中蘊含的趣味。對初學者來 說,先從與數學有關的游戲中領略一番其中的奧妙,體驗一 下其中的樂趣,倒不失為邁進數學大門的一種手段。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 其重在操作。 在參與和操作的過程中, 才能領會到它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揭示數學游戲中的趣味,除了必要的操作,更要 去思索去創造。希望每一位讀者在做這些游戲的過程中能獨 立思考,舉一反三,創造一些新的數學游戲。以下是小學經 典趣味數學游戲的部分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學經典趣味數學游戲大全

【挑次品】 【小小測繪員】 【最佳對策】 【生活中的估 算】 【拋硬幣】

【數學家的遺囑】 【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高僧下棋】 【長 方形剪紙】

【迷路的人】 【猜年齡】 【分圖書】 【儀仗隊】 【葯房 里的故事】

【幾種砝碼】 【奧妙在哪裡】 【小龍買早點】 【次品在 哪裡】 【小林幾歲】

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最喜歡李老師給他們做數學游戲。這些 數學游戲都很有趣, 既可以增長知識, 又可以培養思維能力。

❻ 小學數學大型活動方案

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開始有了改變,隨著學習難點的增加,有意注意時間的延長,以及入小學的各方面要求,使幼兒在學習上產生了諸多問題。根據二期課改幼小銜接教育理念,幼兒學習上的銜接絕不只是知識技能的准備,而是解決幼兒在學習性適應方面的問題,即做好入小學的學習性准備,提高幼兒學習性適應能力。學習適應指的是關注大班幼兒學習興趣和習慣的養成,為幼兒入小學做好能力、習慣、興趣的准備。隨著不斷的思考和實踐,我們逐漸開始認識到幼小銜接教育背後的那些對幼兒終身發展有益的重要內涵要素。新教育觀念的確立,使我們在培養大班幼兒學習性適應能力的實踐研究方面收獲、積累了一些經驗和策略。一、從轉變活動方式切入,為學習興趣准備幼小銜接在學習性適應方面的教育首要的是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培養則應從情感上關注幼兒的學習情感。讓幼兒習慣在生活中學習,並能學以致用,真正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活動方式的轉變是以幼兒的發展特點來決定的,如果沿用過去的知識銜接,固定的活動方式則趨向小學化,造成幼兒學習興趣的低落。我們認為,只有確立幼小銜接的觀念,才能明確教育方法,讓活動方式順應幼兒的特點,讓幼兒樂意主動參與,從而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持久性。春遊活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將這個話題作為一個幼小銜接專題活動內容,根據大班幼兒獨立、自主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需要,努力地找尋幼小銜接活動的結合點,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對活動進行設計安排,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自己長大了的積極情感,學習一些合作、策劃、統計等的經驗。活動從喜歡去哪的多項選擇,到投票決定最終的目的地,到為春遊准備什麼合適的物品,給家長寫通知書,分組策劃春遊活動內容,等多個活動組合,從情感上激發了幼兒留戀幼兒園生活、萌發長大了,獨立做有意義的事的情感,同時發展了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二、從興趣閱讀切入,為學習習慣准備學習習慣准備是幼兒學習性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保證,而幼兒學習中的傾聽習慣更是幼小銜接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良好傾聽習慣,是人進行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幼兒傾聽習慣好壞是關乎他們小學學習生活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以閱讀為載體,以培養傾聽習慣為抓手,開展了幼兒學習習慣准備的實踐研究。大班下期閱讀活動,由於不同幼兒在識字量上的差異,造成在閱讀活動中傾聽、理解不均衡的問題。認字多的幼兒常常會因獨立閱讀而忽視傾聽別人。興趣閱讀法,使幼兒在閱讀情景中有了傾聽的需求,激發了由仔細辨聽獲得討論交流的滿足。我們首先分析不同的閱讀材料,根據內容和側重點將以認讀漢字為主的閱讀、以看圖講述為主的閱讀以及以觀察情景的閱讀有機結合。同時運用策略性的引導,幫助幼兒了解傾聽的重要,學會在仔細傾聽基礎上的補充、評價,幫助幼兒養成良好傾聽習慣。在《看圖說話》閱讀本的活動中,興趣閱讀法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幼兒傾聽習慣培養的模式。活動中,先引導幼兒按圖的順序獨立閱讀,鼓勵不同識字量的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閱讀。然後,引發幼兒通過各自對閱讀的想像、理解和感受提出問題,大家一起分享解決,這一過程運用了幼兒差異資源開展相互學習,運用細致的傾聽閱讀的重要環節。最後的集體完整閱讀、整體感受交流,使幼兒在傾聽中完善自己對圖片的觀察、故事的理解。又是一個刺激幼兒傾聽的機會。興趣閱讀法的運用,已收到實際的效果,對大班下期幼兒尤其適用。三、從思維游戲教學切入,為學習能力准備我們發現,幼小銜接教育由於受過去的教育觀念影響,致使知識傳授偏重,思維能力的准備明顯不足。於是,研究中我們就以園特色活動——思維游戲活動為切入口,將對幼兒進行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作為大班幼兒學習性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我們著手研究在新課程教育理念背景下如何選擇適切的思維活動內容;探討思維活動中切合幼兒思維特點的教學方法;探討如何提供環境和材料,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充分利用具體的事物和情景進行學習。試圖通過教育,最終達到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發展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良好學習品性,為他們的後續學習做能力上准備的目的。1、注重思維方法的集體教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幼兒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常常因急於了解題目與答案的對應,而不關注思維方法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也有忽視對幼兒方法的教學,專注於答案的解答。因此,在集體教學中我們嘗試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著重從設計問題情景出發,引導幼兒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根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對活動內容進行分析;在方法交流的環節,則側重比較誰的方法更快、更方便,使幼兒深刻感知解決問題的多種思維方法,體驗運用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成功。在「小熊分餅」活動方案中,我設置了「為兩只小熊公平分餅」的問題情景,讓幼兒通過操作、討論來解決問題。並通過不同形狀的餅、不同分餅方法的比較,讓幼兒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感知和運用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使幼兒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培養了幼兒思維的靈活性。2、注重獨立思考操作的個別化學習獨立思考是幼小銜接中幼兒學習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幫助幼兒主動積累運用不同思維方法,積累獨立解決問題的經驗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問題。在實踐研究中我們根據階段的思維內容與要求,選擇適合幼兒獨立操作的思維練習內容,設計多項個別化思維練習活動,提供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的環境和操作材料,來強調對幼兒任務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如設計任務卡提示,引導幼兒養成學會先看清、看懂任務卡,再進行思考操作的習慣;投放不同層次、級數的材料,引導幼兒逐級完成,體驗成功;設置問題記錄卡,引導幼兒將操作中碰到的問題做記錄,為自己下次繼續探索,或為與同伴共同解決問題提供保證,養成堅持的品質。在「猜猜它的位置在哪裡」的活動中,同一項內容設計了多個任務卡,即把活動要求分解不同層次,幼兒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任務卡,根據任務卡上的提示,獨立進行操作,完成後再自行對照答案圖檢查。這一過程讓幼兒有了獨立、認真、細致完成學習任務的練習機會,對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另外,我們還注重分享交流環節中的方法比較,使幼兒在與同伴的比較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操作方法,提升幼兒思維能力。交流中以「你是用什麼方法來猜的?誰的方法簡單方便?」引導幼兒對思維方法的關注,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問題。立足於正確的教育觀念,將幼兒的終身學習、後續發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創新。經驗的獲得促使我們必須要不斷的摸索研究,並思考在一定的理論支撐下的經驗提升。一些研究表明,幼兒在從幼兒園大班後期到入學初主要問題包括:一是生活習慣上的不適應。獨立性程度上: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學,師生關系發生改變,小學教師主要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與幼兒園相比,生活上的照顧相應減少了許多,教師與學生的接觸也少了。因此在適應社會的能力上要求明顯高了。孩子不能再像在幼兒園那樣,對成人有太多的依賴。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比如:獨立處理問題,安排課間十分鍾等。平時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要逐步建立一個穩定的作息制度,讓孩子慢慢有時間概念,形成有張有弛的生活節奏。早晨,幼兒園的孩子有較寬泛的入園時間,而小學必須在規定時間入學。中午,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小學多數是沒有午睡的,有的學校只設有短暫的午休。用餐上:幼兒講究正餐和點心相結合,而小學沒有點心供應。二是對學習生活不適應。學習內容上: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寓教於玩,生活也比較輕松。小學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課堂學習的時間較長,有嚴格的紀律,課後有各種活動。所以學習變成了小學生主要的活動。同時要注意的是小學學習是義務制的,無論孩子是否有興趣,都要根據國家的教育大綱和計劃系統地接受。閱讀書寫能力:讀寫是學習的基礎,許多孩子讀寫姿勢不正確,影響視力和發育,也寫不好字。而口語表達和傾聽能力差的孩子會影響他的學習,最終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在社會適應、任務意識上:幼兒園的孩子偶爾忘了帶東西或沒有完成老師要求的任務,總會有下次的機會,心理上沒有負擔。小學學習中則有一定的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帶好每天要用的物品,按時完成作業是必須遵守的規則。許多孩子對適應這一變化存在較多問題。三是師生關繫上的不適應。前面在提到孩子獨立性程度時我們已經說到小學老師相對幼兒園老師,生活上對孩子的照顧減少了,同時學習上的要求增加了。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是老師較為關注的問題,有些必須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任務就不再像幼兒園那樣可以遲些交,甚至不交也沒問題。另外,我們成人一些不恰當的話如:到小學老師會好好收拾你,叫你立壁角等也會使孩子對小學老師產生一種距離,覺得老師挺嚴厲而不太主動親近老師。家長考慮有所欠缺的幾個問題:首先是對入學准備不均勻,對問題重視程度不同。如心理准備,有的家長要麼輕描淡寫沒當回事,不和孩子聊有關上學的問題,有的則採用施壓、恐嚇的方式,如:「瞧你坐都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了。」「你這么皮,以後上學老師會好好治你的。」他們以為這樣說可以抑止孩子調皮的程度,聽話些,卻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會對學校產生恐懼感,不利於他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其次有的家長過分重視,不斷叮囑,尤其注重知識的獲得,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現在的孩子自然知識懂得較多,但社會知識、生活常識卻很貧乏。據調查測試表明:入學前,孩子比較觀察的能力、手指肌肉自控的能力、空間方位知覺等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分析思考能力的項目得分大大低於知識性項目。這使幼兒入學後的學習受到影響,增加了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困難。有許多小學老師反應,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並非智力落後,而是由於注意力渙散、自控能力差等。第二,入學准備上缺乏認識和方法。有很多家長向我們咨詢附近哪個學校好?我的孩子身上有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處理?怎樣對入學前的孩子進行准備等。我們查閱了一九九九年二月,虹口藝術幼兒園的一份《關於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准備》的調查發現:在是否需要做好入學准備的家長佔28%,91%的家長認為關鍵是為孩子選擇一所環境好、師資好的學校。其中17%的家長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使孩子能進一所好的學校。而面對孩子即將入學,有56%的家長認為自己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使孩子適應小學生活。調查表明:在孩子入學准備方面,家長確實存在一些觀念、態度方面的問題。例如物質准備上:家長雖然給孩子准備文具很積極,早早地挑選或給孩子准備各種高檔有趣的文具,而對文具的規格、要求缺乏了解,沒有多考慮它的實用性。諸如功能多,新奇的文具對孩子學習和注意力的影響、鉛筆的型號有很多中,哪種適合孩子的手指肌肉、對孩子的視力有益呢等。家長應合理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家長們都知道幼兒園會在大班階段逐漸對孩子進行入學教育和引導,但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幼兒園准備就夠了,你們的配合是最重要的。1.進小學對孩子是個心理挑戰,需要做好生理、心理、學習適應、社會性適應等各方面的准備。在孩子沒有準備好時,就讓他上學是不公平的,上學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匆忙」的經歷,如果他不喜歡這種經歷,就會感到自己被拋棄了。孩子有知情權,我們應該把學校的一些規矩告訴孩子,讓他知道自己可能會面臨哪些困難,從中體驗哪些樂趣。只有對上學全面的了解了,才不會讓孩子因為對學校的期望過高而失望。2.能否適應此挑戰很大程度取決於家長有無正確的認識和做法。大班起,幼兒園開始對孩子進行入學方面的准備,但入學准備不單單是幼兒園的事,更需要家長積極的配合。3.我們要意識到做好入學准備,並不等於提前「小學化」。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學准備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識字、外語等,也無需把家裡的玩具來,更不要讓孩子進學前班,而應該從上述這些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我們通過對幾位小學老師的交流討論,發現他們沒有提到孩子在知識上要准備些什麼,而是針對觀察到的現象向家長提出:要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比如自控能力、觀察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其次要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自己整理文具、閱讀、書寫姿勢、聽課習慣等。其中多位老師提到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自理能力三方面。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做呢?1.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做好入學前的各種心理和獨立性方面的准備。首先要讓孩子喜歡學校,在為孩子選定學校後,帶孩子參觀未來的學校,了解學校的布局,激發孩子對學校生活的嚮往。家長可以帶孩子到有小學生的鄰居家觀察小學生怎樣完成家庭作業。對孩子的一些問題要正面回答,不要嚇唬孩子。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說:「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生羨慕之情。另外,您可以提早和老師接觸,入學後,家長還需主動與小學老師取得聯系,相互協調。2.及時觀察孩子的表現,做有心人,和孩子親密交談,了解他對入小學的想法、困難,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比如,孩子在幼兒園里以「游戲」為主,進入小學後以「學習」為主。孩子突然由「動」轉「靜」,確實很難適應。對認讀、學習、背誦等沒有興趣,因此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孩子介紹上課的一般過程、形式和要求,使孩子入學後的行動「有章可循」,是非常必要的。3.當孩子遇到實際困難,要耐心地手把手指導,不要批評而是應化解其想法。小學每節課半小時以上,需要孩子坐在椅子上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這對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容易造成孩子的不適應。所以應該幫助孩子發展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力的參與,而孩子的意志力發展較差,培養有意注意不可操之過急。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對上小學有了強烈的願望,對小學生活也有了一些初步的心理准備。4.消除顧慮,不要看重成績,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前抓好孩子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社會交往的培養。孩子入學要具備的能力1.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有的小學家長說孩子讀書後,鉛筆、橡皮等文具不知道要買多少次,還有的家長反應孩子的抽屜、書包都像垃圾箱,亂七八糟。小學生這種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前期家長包一切,未能培養起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生活用品和自己的房間等。這里,我們還要提到學慣用具的准備。主要給孩子准備必須的文具。用具以舒適、方便、好用為主。價錢太貴的東西往往因為孩子不懂得愛惜弄丟、弄壞而感到可惜;復雜的、功能多的用具孩子不太會用甚至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他們的學習,有時還會造成攀比。總之不要過分造成孩子對物質的攀比心理。2.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幼兒入學後,他們在生活上的變化是巨大的,從以游戲為主導活動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轉向以學習為主導活動的有規律的生活。作為家長要逐步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訓練孩子按時就寢、起床、用餐、學習、勞動和游戲。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購一隻他喜歡的小鬧鍾,教孩子識鍾,以便對時間概念有比較直觀的了解。他掌握時間後,就能控制自己行動的節奏,也可以避免上學遲到的現象。由於缺少三餐之間的點心,我們在給孩子提供的早餐上一定要耐飢和富有蛋白質的食品,讓孩子一頓吃飽,午餐前不吃零食或甜食,中午准時開飯。同時逐步減少午睡,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洗漱、疊被等獨立生活能力。孩子上了小學必須能自己管理自己,比如管理自己的學慣用品、整理書包、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喝水、入廁、游戲等),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方供幼兒進行自己管理的學習生活的小天地,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訓練,凡事幼兒能夠自己做的事盡量讓他們自己做,家長千萬不要包代替。這些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形成,以及入學後勝任緊張的學習任務都是十分有益的。3.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讀寫姿勢、聽課習慣等。小學生活要求兒童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學習,只有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才能勝任這個任務。所以家長首先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和睡眠,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積極開展體育運動、游戲活動,增強他的體質。其次培養正確的坐姿、走姿等,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姿勢,為入學後的學習養成端正的良好習慣。第三,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意志力。做事專心、有責任心、不影響他人,發現孩子懼怕困難、半途而廢、馬虎草率的行為要採取正面引導的方式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鼓勵並要求他們認真、堅持完成。當然,學前知識儲備也不是不重要,但我們不能超前教育、填鴨教育。我們建議在學前知識儲備上您可以從這幾方面考慮:第一,現在的小學在入學前,一般都有入學測驗。家長可以事先了解一下范圍,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第二,讓孩子每天花一小段時間畫畫、寫名字、了解一些簡單的詞彙,培養孩子「坐得住」,為今後寫字打下基礎。通過這樣的練習,孩子能熟練用筆,掌握正確的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第三,為孩子精心選購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這不僅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孩子愛護書的好習慣,還可以幫助孩子積累好詞好句,為今後寫段、寫作文打下基礎,使他們一生受益。每次給孩子的書不要太多,否則孩子只會浮光掠影地看看圖畫,然後就換一本。給孩子看書以前,家長可以向孩子介紹書的內容,對一些詞彙做適當的解釋,適當提一些問題,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解答,這樣會使孩子對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於獲得有益的知識。隔一段時間後再給他一本書,孩子就會有新鮮感,養成認真看書的習慣。第四,介紹一些科學常識和生活常識。比如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進行有目的的觀察,把掌握的知識與周圍事物聯系起來。經常帶孩子去公園,附近的田野、山水等大自然,增加孩子的知識面和求知慾,並能進一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競爭。總之,逐步過渡學習習慣和知識技能,入學後,孩子就不覺得負擔重,從而能夠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4.交往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教育孩子守秩序、懂禮貌。學習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別人有禮貌的招呼,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能和同伴友好相處。大家都知道:嘴巴甜甜、臉上笑嘻嘻的孩子總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歡,「舌頭打個滾」,許多事情往往就變得好多了。所以,孩子不僅要和自己熟悉的人打招呼,還要學會和其他人打招呼。有的孩子在家裡或幼兒園里只叫家人、自己的老師,對鄰居、客人、其他老師、阿姨則視而不見,這是沒有禮貌的。我們還知道老師往往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有的孩子不舒服了、遇到問題不能處理了、發現什麼問題了,如果能及時大膽地向老師提出,不僅可以幫助他及時解決,保障孩子的權利、健康,而且還能提高老師的教育質量。另外,引導孩子掌握一些交往策略和方法,也可以幫助孩子在同伴間建立威信,形成對自我正確的評價。這些對提高他的獨立性、生存生活的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家長也可以更放心。總之,從幼兒時期跨入學生時代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愉快自然的適應,將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永久、深刻而美好的回憶。漫長的學習生涯即將開始,家長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全面的入學准備,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盡快適應學校生活,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您看了這篇文章認為有所幫助的話,我們感到十分欣慰,祝願每個孩子都能開心學習,健康成長。

小學三年級開展哪些數學活動內容比較合適

一、積極開展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重要意義

目前,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這對我們的教育是一場新的挑戰。為了適應我國的四化建設,為了適應世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需要,我們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按三個面向的要求,從發展學生的智力、創造力出發,課外活動在教學工作中的地位更重要了。小學數學課外活動在現代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1.能夠廣泛地接受新信息

課外活動的內容不受教學計劃和教科書的限制,也不受班級授課時間的限制,可以使學生多渠道地接受各種新信息。

例如,微電腦知識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新信息,根據我國現有的條件,尚不能把它列入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但它可以作為課外活動的內容,使學生及早地接觸科學技術的最新信息。

在課外活動中,也可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哥德巴赫猜想、七橋問題、四色問題、莫比烏斯環、模糊數學、圖論等,使學生及早接觸一些新的數學思想。

2.能夠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兒童本性是喜愛游戲的,在游戲中,他們是不知疲倦的。數學課外活動能夠吸引學生參加,把學習數學變成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據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能夠喚起學生的求知慾,能夠推動學生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一位外國心理學家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興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使學生學好數學,必須使學生熱愛數學。有了興趣,它就能引導學生去克服困難,攀登高峰。
3.加深鞏固數學知識,發展智力

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有些知識用游戲的形式,兒童容易記憶。曾經有人做過一項對比實驗,第一組兒童用一般的教學方法學習詞語;第二組兒童用游戲的方式學習;第三組兒童既用一般的教學方法,又輔以游戲的方法。實驗結果表明:第三組兒童的學習效果最好。數學教學也是如此。例如對熟記乘法表、求積公式、計演算法則,用游戲的形式來練習比死記硬背的教學效果好。用「找朋友」的游戲,能夠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數的組成的知識。又如學生往往會把計量單位的進率搞錯,觀看相聲《進率要記牢》,通過生動有趣的情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進率,由於印象深刻,就不易忘記。

因此,數學課外活動能配合課堂教學,加深鞏固數學知識,發揮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作用。

4.豐富課餘生活,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

有一些老師把學生禁錮在課堂里和作業堆里,很少開展課外活動,學生從早到晚不是上課就是做作業,枯燥乏味,負擔很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有一位家長反映,她的孩子讀一年級,有一天突然對她說:

「現在做人真沒有意思,不是上課就是睡覺。」這個孩子的埋怨,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孩子是喜歡游戲的,教師不能剝奪孩子們游戲的權利,使孩子失去一個歡樂的童年。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學校面貌生氣勃勃。一般學校把課外活動安排在每天的課後,科技、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課外活動輪流進行。這樣做,可以使在學生一天緊張的學習以後,得到調節和休息。數學課外活動又能使學生從活動中,加深鞏固數學知識,擴大知識面。因此,開展課外活動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二、課外活動安排:

第二周:測量比賽

根據學生學習的第一單元:測量,從中學習了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這次活動可以把這個加以運用,能對學生的測量這一單元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動工具:捲尺、直尺、測繩等 活動過程: 1、

把校內一些具體事物用數學表示出來。例如指導學生測量

學校中旗桿、大樹、樓房的高度,道路、操場、園地、教學等的長度,把測量計算的結果寫在特製的標牌上,分別安插或懸掛在相應的地方。 2、 勝

活動結果記錄:第二組獲勝

看哪一組同學速度快,最先測完,測量最准備,哪組就獲

第六周:數學文藝會

數學文藝會演出有關數學知識的文藝節目。例如相聲:《0和1》、《不要忘記小數點》;活報劇:《奇數和偶數》、《質數和合數》、《機器人》;詩朗誦:《一道難題》、《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舞蹈:《找朋友》(練習數的組成);還有數學魔術和數學燈謎等。

數學文藝會也可同數學故事會結合進行,先講數學故事,然後演出數學文藝節目。這種活動必須認真組織,充分准備。事先要制訂計劃,把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

這種數學文藝會生動活潑,別開生面,很受學生歡迎。一次活動可以組織全體學生觀看演出,影響面廣,作用較大。學生既看了文藝節目,又學習了數學知識。

\

❽ 小學數學能搞哪些活動

學節開幕式
上午八點半左右,曉港灣小學「快樂數學,伴我成長」的數學節開幕式正式啟動,學校余校長發表講話。余校長告訴孩子們,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同學們能夠發現數學的樂趣,學好數學。
余校長發表講話
隨後,來自不同年級的孩子進行了一場「三階魔方競速還原」PK賽。游戲計時開始,參與者飛快轉動手上被打亂的魔方,神經緊綳,神情專注。不到50秒的時間,就有好幾位同學快速將魔方還原完成,引起台下觀眾一陣歡呼。
當數字「0」和「1」相遇,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活動中,孩子們發揮想像力,上演了一個精彩有趣的數字故事。
幾何圖形和時裝秀也很配哦!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孩子們身著靚麗的服裝,帶著各自的圖形小道具在舞台上擺pose,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幾何圖形時裝秀」。
數學闖關大比拼

開幕式後,備受期待的數學節闖關賽就開始啦!學校根據不同年級,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不同難度、形式多樣的數學闖關游戲,孩子們每過一關,就可獲得一枚印章。

當天,家長們也受邀來到學校參與活動,他們既是游戲的裁判員,又是孩子們的「數學老師」。

在拼圖游戲當中,一年級的孩子用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拼出了動物世界、足球小子、水上樂園、航空飛機等有趣的圖案。

而二年級的孩子則需要根據給出的七巧板,按照要求拼出不同的幾何圖形。「耶,我拼出平行四邊形啦!」平時活潑好動的小男生們,在數學游戲當中也變得十分用心和專注。

「哈哈,你沒有拍手,你輸了!」在三年級的課室內,孩子們8人為一組,玩起了「拍七令」游戲。游戲中,參與者從「1」開始輪流報數,當數到含有「7」或「7」的倍數時,只能拍手不能出聲,否則就被淘汰出局。

然而,看似簡單的游戲規則,卻讓不少小朋友出了差錯,「喊出數字那一刻才反應過來,太考驗反應能力了,還想再玩一次。」一名參與的小朋友說道。
數學還可以與語文相結合呢!在「成語遇見數學」這個游戲當中,孩子們分組PK,除了要在規定時間內填寫成語中的數字,還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數學運算,非常考驗孩子們的成語積累以及運算能力。

❾ 小學數學 學生的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本章主要內容:(1)掌握小學空間幾何知識的主要特點以及基本的學習目標,理解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特點;(2)了解兒童幾何思維水平發展的階段特徵,掌握兒童空間想像力的發展以及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心理特點;(3)知道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知覺障礙,掌握小學空間幾何教學的一些主要策略。
本章核心概念:空間幾何、空間觀念、直觀幾何、空間想像力、空間識別。
本章重點知識:小學空間幾何知識的主要特點、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目標、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特點、兒童幾何思維水平發展的階段特徵、兒童空間想像力發展的主要特點、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心理特點、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知覺障礙、小學空間幾何教學的主要策略。
本章重點能力:(1)能用例子分析,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主要特點以及與兒童認知發展規律之間的關系;(2)能舉例說明兒童在不同的幾何思維水平階段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特徵;(3)能舉例說明發展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心理特點以及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4)能舉例說明小學空間幾何教學中有哪些有效的策略。
本章重點提示:(1)對小學空間幾何知識特點的了解,重點要抓住其「非論證幾何」這一特徵;(2)對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目標的認識,重點要抓住其「發展兒童的空間觀念」這一最基本的價值追求,並能從「內容特徵」和「活動特徵」這兩個緯度進行表述;(3)對小學空間幾何學習基本特徵的認識,應重點抓住「經驗」和「操作」這兩個核心概念;(4)對兒童幾何思維水平的階段性發展的理解,關鍵時要能掌握在不同水平階段中,兒童幾何思維的臨床表徵;(5)對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心理特徵的認識,關鍵可以抓住「具體→半具體→半抽象→抽象」這一發展過程;(6)對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知覺的障礙的認識,重點要抓住「空間識別能力」和「視覺知覺能力」這兩個核心概念;(8)對小學空間幾何教學策略的掌握,關鍵要能充分有效地結合教學實際,將主要的明白哦放在教學設計與教學組織方面。
本章重點輔導:
1.小學幾何學習的基本分析——小學數學幾何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簡單幾何形體的認識、變換(包括平移、旋轉和對稱等)、位置、圖形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向的認識以及平面座標的初步體驗等。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價值就是發展兒童的空間觀念。學習空間幾何學習目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表述,即從活動的特徵表述和從內容的特徵表述。從內容的特徵看,小學幾何學習的主要目標可以描述為:使學生獲得有關線、角、簡單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知覺映象;使學生能建立有關長度、面積或體積等的基本概念;能夠對不太遠的物體間的方位、距離和大小有較正確的估計;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辨別有各種特徵的圖形。小學數學幾何學習的主要特點包括經驗是兒童幾何學習的起點、操作是兒童構建空間表象的主要形式。
2.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基本特徵——從小學生的幾何思維水平的發展看,可能大致會經歷這么幾個階段:水平0階段、水平1階段、水平2階段、水平3階段。兒童空間觀念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特徵包括兒童空間想像力的發展、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心理特點。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心理特點又包括對直觀的依賴較大、用經驗來思考和描述性質或概念、空間觀念的形成依靠漸進的過程、容易感知圖形的外顯性較強的因素、對圖形性質間的關系有一個逐漸理解的過程、對圖形的識別依賴標准形式、依據平面再造立體圖形的空間想像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知覺的障礙有空間識別障礙,即兒童的空間識別能力(即空間方位感)的發展有著明顯得階段性與差異性。首先,兒童的空間識別能力是階段性發展的。低年段的兒童,最初常表現為對距離不太遠的對象的能進行一定的空間識別,但是,對於距離稍遠的對象的空間識別相對就要差一些。隨著學習的進行,經驗的增長,空間知覺能力的逐步形成,兒童的空間識別能力才會得到較大的發展。其次,兒童的空間識別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現為,有的學生通過一定的訓練能較快的發展他們的空間識別水平,而有的學生這需要反復的訓練才能緩慢的發展他們的空間識別水平;以及視覺知覺障礙。
3.小學幾何教學的主要策略——注重兒童的生活經驗,即利用操作體驗來獲得對象形狀特徵的認識、利用已經建立的有關圖形形體經驗幫助概括圖形的性質;觀察對象的形體特徵是基礎,即觀察形體特徵是獲得對象性質的基礎、注意運用變式;強化動手操作,即搭建活動、剪拼與折疊活動、實物操作活動、測量活動、作圖活動;豐富的想像和有效的交流。
輔導要點
1、理解與掌握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目標,以及小學數學幾何學習的主要特點,是本章學習的基礎;
2、關於「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基本特徵」的認識,一定要從理解的基礎上去識記,否則不僅容易使記憶失誤,而且還會阻礙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的運用;
3、本章工作坊中的「事件分析」很重要,它可以提示我們如何從兒童的空間思維發展的特徵去整體把握小學空間幾何教學;
考核要求
1.知道小學空間幾何知識的基本特點;
2.掌握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目標,了解小學空間幾何學習的基本內容;
3.了解兒童幾何思維水平發展的階段特徵,掌握兒童空間想像力的發展以及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心理特點;
4.知道兒童空間幾何學習的特點以及形成空間觀念的主要知覺障礙;
5.掌握小學空間幾何教學的一些主要策略。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特色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