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三走活動,科學生活習慣》寫一篇新聞稿。。盡快,急!!
日前,拖著行李箱剛剛報到的清華大學2014級新生馬曉君沒想到,學校為她和3500多名新同學量身定做的「大一行動計劃」,竟是一堂體育課。「從新學期開始,清華將恢復強制鍛煉傳統,要求學生每天下午四點半走到操場、進行體育鍛煉。這既是清華百年來的體育傳統,也是『三走』活動在校園里的生動體現。」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胡凱介紹。
胡凱口中的「三走」,是今年年初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開展的大學生「走下網路、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200所高校開展活動41000餘場,覆蓋學生1600餘萬人次,以「三走」為主題的微博點擊量達1億余次,參與、分享「三走」成為大學生微信圈裡的重要話題。
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副書記阿勒泰·賽肯用「正當其時」形容這場打響在操場和網路間的「爭奪戰」:「十年前我們上大學時,大家愛體育、想運動,但學校的器材設施跟不上。現在硬體條件好了,體育場館、器材樣樣俱全,但學生們就是不肯到操場上活動活動,可體育鍛煉正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近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下滑趨勢依然沒有得到遏制,在很多指標上,大學生甚至不如中學生。
如何把宅在宿舍、沉溺網路的大學生吸引到操場上參加集體活動?「三走」活動開展以來,各高校「絞盡腦汁」地結合體育競賽、傳統文化、社會公益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新學校群眾性體育運動:針對一些大學生「微博控」「手機控」特點,北京等省市開發專用APP,自動記錄學生當天跑步的里程、消耗的卡路里等,並自動抓取生成的路線記錄,方便跑步的同學在微博、朋友圈內進行分享,受到大學生熱捧;中山大學將運動與公益相結合,發起「募跑計劃」,號召全校學生一天運動一小時,已募集150萬元公益基金;南開大學則將各支部開展「三走」活動的情況納入團支部評優考核,將團幹部和團員參與「三走」活動的情況納入「素質拓展計劃」考核,直接體現在「第二成績單」上。
「剛發出『三走』倡議時,我們心裡也有點忐忑,學校和學生們會響應嗎?為此,在普遍號召基礎上,我們還專門選取6個試點省份和10所試點高校。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對活動非常重視,親自給試點高校領導和全體師生寫信,鼓勵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廣泛持久深入開展。事實證明,『三走』擊中了學生需求的關鍵點,學校務實的舉措更讓它沒有變成一句空洞的口號。」團中央學校部部長杜匯良坦言。而如今,蓬勃向上的運動身影,已經成為眾多大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鄭州大學「陽光運動,我要健康—早餐工程」活動中,「晨跑換早餐」話題一度登上新浪微博話題榜第四名;團中央的抽樣調查也顯示,高校大學生對「三走」活動的認知率達90%以上,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把學生從網上吸引下來、從宿舍里吸引出去,既是一件體育的事情,同時它的意義也會遠遠超越體育。」更讓杜匯良欣喜的是,在強身健體、錘煉意志的本意之外,「三走」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還衍生出了更多的價值和功用,「它不僅探索了推進體育鍛煉活動的機制和載體,各地各高校還把開展課外體育鍛煉作為學生班團支部建設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強魂健體,把堅定理想信念與練就強健體魄相結合,全面提升了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精神面貌。讓『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為實現中國夢拼搏奉獻50年』的理念根植於學子心中。」
杜匯良透露,按照團中央書記處的部署,從今年開始,「三走」將成為全國高校一項常態活動,團中央、全國學聯將會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今年基礎上制定活動開展指導性意見,建立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工作長效機制,優化開展活動的條件資源配置,形成與課堂體育及體質測試評價相銜接的機制安排,真正讓強健體魄、健康生活成為大學校園經久不息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