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20 13:15:25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怎麼教

一、激抄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讀與練同行。
三、加強朗讀訓練,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
五、處理好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習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語言技巧的基礎。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多形式、多角度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相成正確的閱讀技能,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Ⅱ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注意哪些問題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2
的發現和感悟。我在教學三年級新教材語文下冊《檢閱》一課時,提出了兩個不太容易回答的,需要在讀熟的基礎上才能體會出來的,自己主觀能動概括出來的問題:
1、觀眾為什麼說「這個小夥子真棒!」? 2、觀眾為什麼又說「這些小夥子真棒!」?
問題一提出來,有的同學蒙頭轉向,不知到答案是什麼?而有的同學好似明白了什麼,但又不知道從哪說起。針對這種情況,我並沒有馬上讓學生回答,而是讓他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認真讀課文,從課文中去體會情感,變換角色思考,假如你是殘疾人—博萊克,在那種情況下,你希望你的隊員怎樣待你?或者說當隊員們決定讓你在隊伍的第一排第一個,參加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檢閱活動時,你的內心又會怎樣?你會怎樣表現呢?
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有的悄悄地把小手舉了起來,並且回答的很不錯,雖然語言不是那麼流暢,但他們似乎找到了感覺,接二連三的,又有好幾個同學也大膽地回答了問題。從讀中,他們體會到了觀眾為什麼說「這個小夥子真棒!」?因為說博萊克棒,是因為他是個殘疾人,卻走在隊伍的前面,走得那麼好,而且又那麼精神,所以說他棒。從讀中,他們又體會到了觀眾為什麼又說「這些小夥子真棒!」?一是讓一個殘疾孩子參加檢閱隊伍,很難得;二是不把他藏在中間,也不把他放在隊後,而是讓他走在第一排。他們是那麼呵護他,不傷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視殘疾人。所以,觀眾說「這些小夥子真棒!」。

二、 以學生讀為主,還要處理好讀與思的關系
閱讀,從根本上來說,是大腦的活動。美國閱讀學研究專家汀克的研究表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閱讀用於眼睛移動的時間僅佔5%,其餘95%的時間用於思考。這就是說,從思維的角度看,閱讀過程實質上也是思維活動過程。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宋代學者朱熹把讀思結合作為一條學規昭示於眾。他說:「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則不知其意味„„若讀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魯迅先生在強調讀書要「心到、手到、眼到、口到」的同時,特別強調「腦到」。因此,任何讀都必須

3
有思考的目的,使學生養成讀思結合的習慣。課堂上信馬由韁的漫讀,毫無目的的盲讀,無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學生會養成閱讀時的壞習慣。
在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的過程中,須重視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閱讀,實際上是讀者與作者思想、情感的碰撞,是讀者與作者的心的交流。讀者是憑借自己的言語經驗、生活經驗和思想認識、心理個性去理解文章、獲取信息的。同樣的課文,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因此任何講解和描述,包括生動的、深刻的、精彩的,盡管可以給學生以啟迪和幫助,但都無法取代學生自讀的感悟。
三、 在讀中培養語感,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新大綱明確指出 :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何謂語感?
語感是對語言敏銳、准確而又豐富的感悟能力,是讀者憑借自己的言語經驗、生活經驗、自覺不自覺地感悟語文的過程。語感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言語的理解速度和質量,而且影響到運用語言表達的速度和質量。語感能力強,可以做到一聽就明,一說就清,一讀就懂,一寫就通,不僅能正確感知字面意義,而且能從中悟出更多的內容和感情,從而把死書讀活,讀出各種不同的味道來。所以葉聖陶先生認為「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能駕馭文字。」
從我國傳統的閱讀教學的經驗來看,重視以讀為本,熟讀成誦;重視語言的積累,強調博覽。多讀、熟讀,有助於感受語言、形象的美,有助於正確理解語言材料,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使學生運用時得心應手,意到筆隨。特別是那些文質兼美的詩文,更應要求學生熟讀成誦,這是一個為前人所證明的積累語言和培養語感的有效方法。語感能力的培養,在兒童時代尤為重要,正如郭沫若所說:「大凡一個作家或詩人總要有對語言的敏感。這東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這種敏感的培養,在兒童時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注重語言的感悟,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是閱讀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猶如音樂家的「樂感」、美術家

4
的「視感」一樣重要。根據語言心理學的研究,人的少兒期是言語能力形成、提高的黃金時期,因而也是語感訓練的黃金時期,所以小學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感顯得特別重要。 四、
重視情感的熏陶
每當翻開新《語文課程標准》,腦子里總會浮現這樣一段話:「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論述中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片土壤中。」列寧說過:「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考。」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在我們的教學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語文是人文學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課文是閱讀教學的憑借,每篇課文從語言到內容都包含著作者的情感。作為閱讀主體,又是具有理性而充滿情感的人。因此,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學習、認知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這種情感活動實質上是讀者的主觀之情與讀物所含之情交匯、碰撞、融合的過程。 情感,是文章的主旨和精髓。語文教學要從「重分析、輕感悟」的誤區中走出來,就要突出情感,加強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與情感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生的默讀、自讀自悟和朗讀,把理解語言與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內在意蘊直接敏銳的感知力,並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積累、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其語文素養。
要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就要使學生真正讀好課文。讀出自己的感情、情味、特色。所以,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尤其重要。如何使學生在已有對課文總體感悟,並有個性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呢?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也就是說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與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就必須進入作者所描繪的情境。所以我認為可以從創設情境入手。因為創設情境能使學生再次進入課文,在與文本最近距離的狀態下去細讀課文;使整堂課的情

5
感主線保持完整性;使這與前幾步的情感訓練很好銜接,並得以延伸和繼續。
五、 加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
語文教學重頭戲的閱讀教學,課內與課外的結合不僅必須,而且有極大的優勢。有位語文教育家說,語文教學改革,如果不走出課堂,就如同一個人自己想抱起自己一樣地不可能成功。閱讀所充斥的時空是任何一個學科內容都無法比擬的,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僅有充裕的時間和豐富的資源,不僅是生活、學習的實際需要,而且事實上也客觀地大量存在。因此,閱讀教學應該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把課外閱讀活動變成有計劃、有目的的閱讀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做到立足於課內,著眼於課外,以課內帶課外,以課外促課內;課內以「精」取勝,以「學法」為目標,課外以「博」為佳,以「用法」為目的,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形成一個內在聯系、學用結合的教學整體。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無數專家學者或以親身的經歷感受,或以專業的研究發現指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課內和課外「兩條腿」走路。因為課內與課外閱讀既存在著各自不同的優缺點,又具備各自不同的作用。課內閱讀是主體,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主要靠課內閱讀來培養;課外閱讀是補充,相對於課內閱讀統一教材、一樣的教學方法而言,課外閱讀的內容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學生可根據興趣和喜好自由選擇,彌補了不足。然而,在認識到課外閱讀重要性的今天,我們又不禁要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究竟該如何進行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如何才能讓課內與課外的「兩條腿」邁得協同一致,相得益彰?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都將最終目標指向增大閱讀量,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學生切實去拓展讀書的基礎上。如果教師的要求只是形式上的一句話,只是備課上的一個環節,那是無論如何也談不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因此,教師必須以各種方式真正讓學生能讀起課外書。

Ⅲ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哪些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想情感價值觀,因此,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完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在語文課程中,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因此,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明確這一點,並在閱讀教學時充分引導小學生的閱讀。語文教師要轉變閱讀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創造新穎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中以小學生為主導,充分發揮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表現能力。例如,語文教師在講《雪孩子》時,可以先有感情地朗讀示範,其次,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後找同學讀,最後齊讀,語文教師也可以在講解每個自然段的時候再對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
二、提升小學生的思想情感
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難點則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想情感。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還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例如,語文教師在講《林海雪原》時,可以帶領學生逐段地理解其描述的風景,然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通過學習後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
三、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教學方式有所創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在課後也能夠積極地學習。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教師要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這樣才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情感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從多方面考慮,全面地進行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學質量。

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反之,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你的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當今教育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新性,教師不能再襲用傳統的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模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據這些教育理念,教師採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獲得怎樣的學習效果是密切聯系的,因為每一種閱讀教學方法都應由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能僅限於現成的教材,那樣學生的閱讀量會太少,閱讀面太狹窄,學生的視野放不開。但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材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在一般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應該力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後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是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能發現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是什麼;然後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你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節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最後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會感覺輕松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5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1課時學生就能輕松駕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感到閱讀量的不足,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就會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他們需要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我們連續10多年組織學生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范圍由課內擴展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圖書角、學校閱覽室以及圖書館、書店乃至網上閱讀等等。我特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讀、多看、多想。
例如,在學習了《七顆鑽石》這篇童話故事之後,同學們主動找來許多童話故事進行閱讀。《大灰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許多童話故事和故事集紛紛在同學們中傳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擴大了學生們的閱讀量,還大大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更可喜的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二、「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並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准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並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慾,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語文《灰雀》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喜歡的原因。許多同學找了描寫灰雀外型及活動的句子「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他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的歌唱,非常惹人喜愛。」當我讓他們說明喜歡的原因時,他們爭先恐後地說開了。有的同學說:「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有的同學說:「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重點觀察了胸脯的顏色。」還有同學接著說:「我看作者太喜歡灰雀了,他把灰雀當成人來寫。」最有趣的是王毅然同學的發言,他說:「老師,我認為婉轉的歌唱中的『婉轉』和惹人喜愛中的『惹』這兩個詞用得非常恰當、生動。婉轉不僅寫出了灰雀歌唱的聲音,同時也引導我們把灰雀歌唱時的動作想像出來了。它不光脖子一伸頭一抬,還有可能是翅膀和頭很協調地扭來扭去才能發出婉轉的聲音。『惹』字是在寫了外型和唱歌之後你想不喜歡它都不可能……」
再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
這樣持之以恆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Ⅳ 如何進行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一定要教學生必要的閱讀技能,語文練習,重要內容之一是語文技能的練習。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把握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呢?下面談談我個人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點看法。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通過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勤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教師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採用最佳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總之,對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有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多給學生想像的空間,要從多角度啟發學生進行閱讀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Ⅵ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藝術性
http://www.xa01.net/lunwen/54871.html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
http://www.xa01.net/lunwen/54186.html

還有很多相關的,你可以看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個人看法有哪些

「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葉聖陶先生在談語文教學時如是說。閱讀與寫作猶如人體的呼吸吐納一樣,是語文教學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部分,剝離了閱讀談寫作,無異於紙上談兵,這樣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水平難以提高,缺乏足夠的閱讀儲備墊底,更無法寫出內涵豐富的文章。然而,近年來,不少語文教師偏偏割裂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為尋求常識而單純解讀文本,為應付作文考試而編制教學套路,語文教學逐漸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不少老師為沒有系統的寫作教材而費心勞神,往往感到作文教學難以入手,很多學生不會學以致用,不懂得從閱讀中汲取寫作的養分,寫起文章來一編二湊三造假,成了語文教學中令人頭疼的「灰色風景」。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葉聖陶語)。其實,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經典篇目,其文思、內容、表現手法有很多可取之處,完全應該成為學生寫作的優秀範文。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把讀寫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而且能夠有效促進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那麼,怎樣將寫作指導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呢?在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操作性較強的隨筆寫作形式: 一、仿寫奠基,探索寫作入門之道 模仿是人類的本能。每個人最初的語言就是通過模仿開始的。作為語言學科的語文學習也是如此,仿寫無疑是讀寫結合的最基礎、最實用的形式,是初學寫作者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語文考查形式靈活多樣,知識面非常廣泛,其中「仿寫題」一度成為中考的必考項目。但是不少學生對此卻束手無策,連最基本的語句表達都掌握不好,這反映了語文教學中一個潛在的問題——讀寫兩張皮。這樣肢解文本、簡單膚淺教學的結果是,有的學生只會回答文學文體常識填空選擇類得題目,卻不會用這些常識賞析文本,更不會將這些寫作常識、方法活用於作文之中。 針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的弊病,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滲透寫作訓練,從仿寫入手把好作文教學的入門關。仿寫借鑒也是一種技巧,它可以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如語句方面的,可以做句子結構的仿寫,整、散句式的仿寫;如修辭手法的,常用的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仿寫;如語段方面,可以是語段結構的仿寫,表達方式運用的仿寫;如全文仿寫,可以仿寫範文的立意選材,可以仿寫範文的謀篇布局,還可以仿寫範文的表現手法…… 在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是仿句練習和仿段練習。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常常抓住那些詞彙量豐富、句式特點明顯、修辭運用巧妙的句子讓學生仿寫,鍛煉他們精確表達的能力。流沙河的《理想》中寫道:「理想是石頭,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詩句運用頂真、連比的修辭手法,把理想的意義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我要求學生以「理想」(或「信念」「友誼」等)為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仿寫句子,學生活學活用,聯系生活實際寫出了不少生動而富有哲理的句子。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經典散文,文章描繪了春花、春風、春雨、春草、迎春等美麗的春景圖,准確生動地運用了大量的動詞、形容詞和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並調動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官描繪春天,由實到虛,虛實結合,動靜相襯,輕靈的文字充滿了詩情畫意。我引導學生在賞讀優美語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關注家鄉季節變化,選准某一點或一個方面,從表現手法、修辭運用等方面進行仿寫,用手中的妙筆、用自己的熱情關注家鄉的美好風光。因為題材內容距離我們的生活實際較近,學生比較感興趣,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最後涌現出許多文思俱佳的語段。 我們除了開展片段仿寫練習外,還可以開展文本整體仿寫練筆活動。教材中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精品,其思想立意、結構、語言、表現手法各有特色。我們指導學生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嘗試仿寫練習,做到學以致用。有的課文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羚羊木雕》、《我的老師》、《第一次真好》等,這類文章學生容易找到情感的「共鳴點」,可以指導學生借鑒課文的選材立意之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積淀,以「成長」為話題寫作文;有的課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背影》、《散步》、《爸爸的花兒落了》等情感類的散文小說,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驗作者的情感,並找到自己與作者的心靈契合點,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寫作文;有的文章語言優美,結構精緻,如《秋魂》、《夏天也是好天氣》、《安塞腰鼓》等,可以把鑒賞文章的語言美作為突破口,借鑒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藝術手法,從而進行仿寫練筆;有的詩歌精緻雋永,清新明快,如何其芳的《秋天》、冰心的《紙船》等,可以在鑒賞詩歌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捕捉生活的「視點」,嘗試短詩寫作…… 當然,仿寫不是抄襲套用,不是改頭換面,仿寫的精髓是構思立意上的學習,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鑒,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提煉」和「思考」。仿寫固然是初學寫作者的有效途徑,但卻不能替代根本的文學創作,寫作只有通過不斷積累、反思和總結,才能最終實現「用自己的腿走原創的路」。 二、改編擴充,文本拓展翻出新意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小說、童話、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或描寫人物栩栩如生,或敘述故事曲折生動,或內容深刻意蘊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可抓住文本背後的空白點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拓展延伸,合理想像,在原文基礎上續寫改寫,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不斷培養文學創新能力。 改編是根據原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變換寫作角度將文章改成另一種體裁或樣式。它在原作的基礎上可以增刪一些情節,可以改變題目,改變敘事人稱,也可以改變體裁,改變文章順序等。這種「新瓶裝老酒」的寫作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想像的空間,馳騁思維的野馬,不失為訓練寫作思維的一種好形式。如《木蘭詩》這首膾炙人口的樂府民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較強的故事性和傳奇性色彩。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補充介紹相關的史料,講解小說寫作的技法,然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將木蘭從軍的故事改寫成一篇歷史小說。同樣的方法還可以把杜甫的《石壕吏》搬上「舞台」,把《天凈沙·秋思》、《楓橋夜泊》、《白雪歌送武斷官歸京》等古詩改寫成優美的散文,再現一段或沉重或明快的歷史;或將《最後一課》改換敘述人稱,冷靜再現普法戰爭的歷史片段,或將《皇帝的新裝》改寫為課本劇,集中刻畫統治階層與社會大眾的醜陋嘴臉……文章改編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奇思妙想得以展示,也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但改編課文不能隨意扭曲人物的本質特點,也不能漫無目的有悖生活規律。 文本擴充或續寫也是加強寫作教學的有效形式,這主要適用於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擴充續寫是在原文基礎上的再創造,改換寫作角度,豐富寫作內容,對文本背後蘊含的語言、心理、場景和情節等方面的「留白」進行補充。如學習童話《皇帝的新裝》,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想像「遊行大典之後」的情節發展,結合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續寫;學習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後,可以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續寫,想像菲利普一家旅行歸來再遇發際後的於勒的情景,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學習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後,鼓勵學生打破時空界限,虛構「孔乙己巧遇范進」的戲劇般的情景,引導學生展開對中國封建教育的深層次探討;學習寓言故事《濫竽充數》後可以續寫「南郭先生逃走以後……」,學習《最後一片葉子》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補寫「風雨之夜作畫」這一情節……教學時,教師如能誘導學生去發掘那些「餘音繞梁,三日未絕」的因素作為寫作訓練的素材,無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三、感想思悟,挖掘文本思想內涵 一篇好文章,總能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和思想的啟迪。教材中所選的許多課文,讀完後總給人一種言盡而意無窮的感覺,讓人思索和回味。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大膽發表個人看法,深入剖析思想內涵,尋求作品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如《傷仲永》和《孫權勸學》兩篇文言文都是關於教育學習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兩文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各自的側重,學生對此深有感觸,不自覺地在隨筆中寫出了讀後感,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分析教育與成才的關系。《斑羚飛渡》一文中斑羚們在生死關頭的偉大抉擇和從容面對死亡的悲壯,強烈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很多學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寫下了關於「生存」、「生命」、「愛」、「環保」等方面的隨感,還有學生寫了《給狩獵隊的一封信》,闡發了「善待生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以深沉冷靜的筆調續寫了英子的成長故事,帶著淡淡憂郁的氛圍透露出主人公對未來的憧憬,學生從文中讀出了深沉的父愛,讀出了一份堅毅和責任,更悟出了人生需要歷練的道理,這樣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觸動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於是一行行飽含情思的文字從學生的筆尖流瀉出來。安徒生的童話名篇《丑小鴨》講述了一隻丑小鴨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地追求美好和光明,最終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課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丑小鴨所表現出的積極的思想意義,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陶冶。學生在深入分析丑小鴨的這一文學形象的基礎上,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題詞抒寫內心的真實體驗,聯系生活實際寫出對美好人生的執著追求…… 讀後感的寫作要以原作為基礎,把重點放在「感」上。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才能真正實現「讀」 與「感」的有機結合。 仿寫,改寫,擴寫,續寫,寫讀後感,這是幾種常見的練筆方法,它既有利於深入解讀文本內涵,促進對課文的理解與消化,又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寫作興趣。藉助課本的範文作用,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聯系起來,以讀帶寫,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快捷通道。如果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孤立開來,學生就會眼高手低,不能學以致用,寫作能力就難以提高;同樣,寫作指導如果脫離了閱讀教學,單獨地去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至於選用哪種練筆形式,這需要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充分發揮教材文本的「導讀」「導練」作用,因地制宜地開展閱讀寫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閱讀全文

與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