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質疑方法

小學語文質疑方法

發布時間:2020-12-20 06:27:12

① 淺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營造民主課堂氛圍——質疑的土壤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
「教學相長」,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促進的,特別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教師在各個方面都沒有絕對的優勢了。教師在課堂中並不是絕對的權威,在地位上大家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分工不同,師生之間應該互相尊重。我們應該努力營造出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才能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敢問,敢學,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但做教師的還是會有一種慣性,認為自己永遠比學生看問題更准確,常會對於課堂中的不「和諧」音打斷或批評,這樣做容易使師生關系對立起來,影響了課堂氛圍。
在我的課堂里,人人可以發表看法,不用怕說錯;人人可以提出問題,這個問題哪怕與課堂離得再遠;人人可以對別人的發言進行質疑和補充。「老師,我想提問……」「老師,我不同意某某某的看法……」「老師,我有補充……」這樣的聲音比比皆是,我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孩子們愛問的天性被激發了出來,學生真正愛提問,也會提問了。
二、教給方法,使學生尋疑有方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學會"質疑"的方法。"質疑"的方法很多,筆者嘗試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三處、三點"進行三個層次質疑。這"三處"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質疑;(2)似懂非懂的問題要質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細節要質疑。這三點為:(1)對題目要質疑;(2)對篇章結構要質疑;(3)對寫法要質疑。這三個層次為:設問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和疑難性質疑。其中設問性質疑也就是自問自答式質疑,這類疑問實質上是學生自己選定自學的方向,通過自學解決。例如,初讀課文時,對字詞、課文內容的疏通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就是學生對上文所提到的"三處"、"三點"的自學研究,此時學生往往會在所讀文章中做出記號,並試圖解疑,形成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疑問"將會因自己無法解答而成為疑難性質疑。需要指出的是,這三次質疑中的前兩次提出的疑問並不一定是學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學生自我設疑、存疑,學習在似乎無疑之處產生疑問。經過這一番尋疑之後提出的"疑",大多是有價值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找到了這些解不開的疑,心理上就產生了適度的焦慮,上課時就能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尋疑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學生"自能讀書"的實踐活動,尋疑有方,無疑是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標志。
1、巧妙設問,導疑有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疑問難,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尋疑,對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師教每篇課文,總要提出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文章,老師的提問,實際是老師給學生"設疑",讓學生按照這些"疑"去學習、思考,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把每個問題寫具體的。老師的提問要准確、恰當、有規律可循,因為學生不但通過老師的"設疑"解決了知識,也從老師"設疑"的示範作用中學到了怎樣去設疑。教師的提問切忌多而碎,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在此不再贅言。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課題猜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設問性質疑。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踐——質疑的源泉
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實踐,語文的學習永遠為生活服務。生活的真實性和廣泛性會催生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更多的問題和探究。新課標提出:「學生要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
在課堂中,我常常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探討,提出疑問,發表看法,解決問題。對於一些鮮活的生活實踐得來的事例更是及時地進行創造性利用。

② 如何落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質疑環節

海南省東方市新龍中心學校 湯洪輝 一、敢於質疑 (一)、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而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也曾說過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禁錮的課堂氛圍不可能產生問題,更不可能撞擊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只有在民主、愉悅、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思維活躍,敢於提問。因此可見,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學生只有在民主、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個性,開放自己的思維。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思維開放了,才敢於質疑。要創設這樣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在人格上尊重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於打破思維定勢、質疑權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說,多說。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爭辯,允許學生質疑時出錯、改正、保留意見,如此激勵學生研討交流,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達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和勇氣。 (二)、善於評價、激勵質疑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語文課程標准》評價建議中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及時鼓勵、表揚等積極的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小學生由於學識和見聞有一定的局限性,剛開始所提的問題也許很簡單,可能是一些層面上的問題,沒有什麼精彩可言。這時,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問題的簡單或沒有價值而去否定學生的想法,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你很會動腦筋、你的想法很獨特、你真善於思考;當學生的質疑比較有價值時,我會及時給予評價:你真是火眼金睛啊!、這么隱秘的問題都被你發現了,真了不起!讓學生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智慧火花,激發學生質疑的慾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質疑、愛質疑。 因此,只有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才能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問,敢問,善問。 二、學會質疑 新的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明確的寫入了基本理念之中。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由此可見,問題是創造的基礎,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因而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但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樂於質疑,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善於質疑。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敢疑的基礎上,掌握質疑的方法,善於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一)、緊扣課題,引發質疑 一篇文章的標題,又稱為課題、題目、文題等。而《現代漢語辭典》解釋標題的意思為標明文章、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人們常說題為文眼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題目都能蘊含著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果能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入手進行質疑,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達到以疑促讀、以疑促悟的目的。 又如人教版六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學生一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題,馬上可以提出:究竟什麼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種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很快就能走入文本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最後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深入理解了美麗的內涵標題中的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更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從文章的重點處,引發質疑 文章的重點處是指文章的重點內容或揭示中心的重點句、段等,這些重點處對幫助學生理解全文有極大的作用。這些重點處概括性強,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與全文內容有密切的聯系,在文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這些重點處質疑,能起到觸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學生在學習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一句話時,一學生由此提出:①諸葛亮敢於用草船借箭,他算對了什麼?②從神機妙算中看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這兩個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我趁熱打鐵,讓讓學生聯系全文進行討論交流。使學生在討論交流撞出智慧的火花。 記得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驚弓之鳥》中更贏說的一段話: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拚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因為這段話是課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哪些是更羸聽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他是怎樣想的?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細讀、討論、練說、理解,再進行前後對比閱讀。學生讀懂了課文,也同時認識了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的特點。(三)、在課文內容矛盾處,引發質疑 在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的閱讀課文都是採用對立統一這一辯證法來表達思想、突出人物及事物特點。在這些課文中有些內容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其實這正是作者落墨的著力之處。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發現與把握這些文本中的矛盾處,引導學生在這些矛盾處質疑,對幫助學生摸清文本中事情的前因後果作用極大。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慾望,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把課文理解得更深、更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有這么一個句子: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對表示矛盾的反義詞,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見到周總理靈車的心情,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靈車的決心。怎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呢?我讓學生細讀了這一段文字,並據此引導學生質疑:焦急是著急,耐心是不著急,老奶奶為什麼焦急?為什麼又能耐心地等待?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嗎?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各說明了什麼?在我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終於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又如《金色的魚鉤》一課的結尾句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在現實中,魚鉤上長滿了紅銹是不能閃爍出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是個矛盾的語句。在此矛盾處引發質疑,引導學生聯系老班長用這魚鉤救活了三個戰士,自己卻因飢餓、疲勞而光榮犧牲的事跡領會其內涵,從而使故事主人公老班長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熠熠生輝。(四)、利用課文留白處,引發質疑 無畫處皆成妙境。重視空白是眾多文本的共同特徵。何謂空白?按商德遠編著的《小學語文個性課堂教學藝術》中中指出所謂‘空白’是指在教材中,對某些內容故意不寫而留有‘空白’,或寫得簡略以製造‘空白’。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留有空白,一般有以下幾種:a、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b、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c、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d、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就是等待著讀者用想像去填補。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空白處進行質疑,召喚學生想像的未定的意蘊空間。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二冊課文《烏鴉喝水》中的這個句子: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終於想出辦法來了。教師出用這個句子和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這一句進行比較朗讀,並適時引導、啟發學生質疑。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位小朋友舉起小手問:為什麼說烏鴉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們馬上各抒己見,烏鴉不是馬上就想出辦法來的,而是想了好長好長時間。烏鴉想了很多很多辦法,想到一種,覺得不行,又想另一種辦法,一直在動腦筋,很認真地想。老師馬上推波助瀾:是呀,多不容易啊!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隻口渴的烏鴉,看著旁邊的小石子,會想到哪些辦法呢?這一質疑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激發學生閱讀期待心理,引導他們查找相關資料,培養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和能力。而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時,我巧妙地利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進行了留白:洪教頭走後會回來報復嗎?林沖為何會被逼上樑山?你還想知道哪些梁山108好漢的其他故事呢?通過留白來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慾,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這樣的課後留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發揮想像力的台。 三、樂於質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在學生的每次質疑中適時的給予激勵、表揚,讓學生從質疑中感受到的成功,並從質疑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可以樹立起學生質疑的信心。讓每位學生都能經常質疑,同時能把質疑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課外延伸到生活實踐中,並逐步養成樂於質疑的好習慣。養成樂疑的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樂於質疑。讓質疑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

③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質疑問難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小學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正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保護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促使了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因而,教師應善於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誘發學生質疑問難,鼓勵他們從「不敢問」到「勇於問」 ,並通過引導,教給質疑方法,讓學生做到既「勇於」更「善於」質疑問難,提高探究學習的效率。 一、鼓勵學生勇於質疑。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造出適合學生質疑的輕松和諧的環境,激發質疑興趣,讓學生敢思、敢問,樂探究。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摒棄疑慮,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前提之一。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他們都能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樹立起樂於質疑問難的信心。教師還要放下架子,主動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態度融合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質疑、探究,從而使學生在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大膽地質疑問難。2、激發學生質疑興趣。 學生要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調動其積極性,打開其思維,積極進行探究,不斷提出疑難。因而,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1)創設情境,喚起質疑慾望。(2)巧用矛盾,激發學生質疑興趣。 二、精心指導學生善於質疑。 教學課文之前,安排時間讓學生自學。自學中要求學生完成一般任務外,還應「不提問題不讀書」、「讀書必發問」 。讓學生將初步自主探究課文過程中不懂的問題記下來。2、在課題上質疑。 學生深入探究課文時,會不斷地產生新的認知沖突。這是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探究課文的機會。教師在閱讀中要指導學生抓住文章中重點詞語,句子或段落質疑,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長此以往,學生讀書必疑從而培養了他們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啟迪了他們的創新思維。4、在教學後質疑。 學習完課文後,學生整合全篇課文內容,再聯系實際又會產生新的疑問,學生此時質疑,是對課文內容的反思深化,應鼓勵學生學完課文後積極質疑。

④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

萬二中心南坡小學 朱小文 一、課前預習,帶問學文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些課文題目以精練的詞語揭示了文章的線索、中心事件或主題,教這些課文時,這就宜引導學生預習要從題目入手,抓題目質疑,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我布置學生預習《將相和》一文,要求從題目中說說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有疑問。在我新授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匯報預習時的質疑:有的問題目中的‘將’指的是誰,‘相’指的是誰?,有的問題目中的‘和’是什麼意思?,有的問他們為什麼不和,最後為什麼又和了等。學生提出問題後,我不用忙著幫他們解答,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找答案。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二、緊扣重點,質疑解惑 引導學生緊扣重難點設疑問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思考分析問題,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讀書方法。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又如教《草船借箭》一文,學生學習借箭這一重點部分時,有學生提出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呢?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改寫如果曹操用火箭後的故事發展。使學生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讀中質疑,以讀促解 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質疑問難更應該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學生自由讀課文,在讀中提出問題,最後再讀課文,以求解決問題。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時,讓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當讀到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這一句話,有學生問:藺相連秦王都不怕,為什麼如此害怕廉頗?我並不急於回答,而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藺相如對手下說的一段話展開討論: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是什麼功?有廉頗的功勞嗎?從哪裡看出?引導學生讀前文,從而理解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友藺相如。再讓學生討論將相不和會給趙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後反問:藺相如真的怕廉頗嗎?學生迎刃而解了。 四、抓空白處,引疑發散 課文有時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有時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有時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有時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本身是有內容的,可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填補空白。如教學《凡卡》一文,這篇課文以夢結尾,為了點燃學生發散思維的火花,我引導學生質疑:凡卡能收到信嗎?凡卡的最後命運會怎麼樣呢?留給學生去推測、去判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鼓勵學生續寫凡卡的命運。 常言道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貴知疑,學固然重要,但先要學會提問題,那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思考問題的動力。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地、長期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將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⑤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

今天我認真看了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引發了我對以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思考:教育家陶行知強調注重自學,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供所需文化之營養鼓勵學生要一(專一)、疑 (質疑)、集(收集、歸類)、鑽(探討與鑽研)、剖(分析、概括)、韌(持之以恆)。語文教師的責任重在教給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主動地學。這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語文閱讀教學中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質疑中學會探究古人雲: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閱讀教學則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會親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閱讀中激勵他們智慧與潛能的發揮,從而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師要善於激發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我在教學過程中深受感觸,特別是在指導學生如何質疑提問題上,根據研究和學習,形成了以下幾種方法供大家交流。 一、從題目尋找問題 題目是全文的旗幟 和窗口,抓住題目,常能發現課文的主旨,理出問題,串起全文。 1、指導提問的方法 在二年級語文《問銀河》一課中,教師先引導學生理解課題。老師提問: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就會根據課題提出許多問題,如:看了題目我想知道銀河的樣子?銀河裡有什麼奧秘?丁丁到底向銀河提出了哪些問題? 想一想:你要對銀河提什麼問題?提問題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有意識地指導低年級的孩子學會用什麼地方、誰、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並組織好語言進行提問。有了這一訓練,孩子們特別喜歡我問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麼這樣的問題。有了方法,學生提問的積極性特別高漲。 2、歸納主要的問題 教師在學生眾多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主要的問題。把問題歸納到課文的重點或者難點上,抓住題目中的重點詞作為課文探究的主要問題讓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像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抓住辦法一詞,讓學生在課文中閱讀找找植物媽媽都有哪些辦法;課文《難忘的一天》抓住難忘一詞讓學生進行閱讀探究。長期訓練,學生就會慢慢地掌握抓住主要問題的方法。 二、從文眼、關鍵句提出問題 有的課文中某一個關鍵詞足以提摯全文、溝通文脈,我們稱之為文眼,抓住文眼易於繪出主線。導讀課文《窮人》時,由窮人主要寫誰?是通過一件什麼事來說的?導入再重點突破:桑娜在幫助西蒙收養兩個孤兒時展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這從哪一個成語中可以最概括地體現出來?從而提出文眼忐忑不安。然後緊扣文眼,讓學生列舉具體寫出表現了忐忑不安的句子,歸結出4個供學生研讀的問題情境: 三、從過渡處引出問題 課文的過渡小節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抓住這樣的小節,可以中間開花、勾連全文,從而提煉出主線來。如《赤壁之戰》時,我抓住課文第4小節中的火攻是個好主意,可是這一仗怎樣打,還是想個計策這一句,提出問題:如果這一仗讓你來打,你會考慮哪些因素呢?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問題的中心去,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再回歸到課文,提問:課文哪幾段講了怎麼打?你能總結出這一仗需要哪些因素嗎?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由過渡段形成了一條閱讀探究的主線。 四、從情節提問題 五、從習題提問題 課後習題集中體現了課文的基點、重點、難點、特點,往往能給我們以提煉主線的啟示。如《畫家和牧童》一文,課後有圖文框里顯示了大畫家戴嵩多虛心啊!這樣一句話。從這里我提出:你是這樣認為的嗎?從哪裡看出來?引導學生根據前文描寫戴嵩的名聲,作畫時的技藝高超及牧童說其畫是錯誤時人們的反應進行理解,深入地體會這位畫家的品質。 問題意識形成需要長期地訓練,學生學會提問,便學會了如何思考,學生思維的火花就會競相綻放。大多數時候,學生提出的問題對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圍繞問題展開學習,既能引發學習興趣,又有利於理解的深化。長此以往,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增強,思維個性就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上就是我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的到夥伴們的指正!

⑥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質疑

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烏鴉不是馬上就想出辦法來的、和諧的教學氛圍,才敢於質疑,才能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問,真了不起:&lsquo,從而使故事主人公老班長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並逐步養成樂於質疑的好習慣,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智慧火花,多不容易啊?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各說明了什麼。 因此,也同時認識了更羸善於觀察,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三。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而英國哲學家約翰·!讓學生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馬上可以提出,而是想了好長好長時間,召喚學生想像的未定的意蘊空間、突出人物及事物特點,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幫助學生摸清文本中事情的前因後果作用極大、和諧的環境中,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或寫得簡略以製造&lsquo,善問;,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是呀、發揮想像力的台:為什麼說烏鴉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d,想到一種,引發質疑 無畫處皆成妙境,學生在學習周瑜長嘆一聲,魚鉤上長滿了紅銹是不能閃爍出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心裡很害怕。這樣的課後留白,建立一種民主,得不到幫助: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假如你就是那隻口渴的烏鴉,又稱為課題。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敢疑的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和勇氣,善於分析的特點。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同時能把質疑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題目,從課外延伸到生活實踐中,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見到周總理靈車的心情、練說。 (二)、表揚等積極的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開放自己的思維。因為這段話是課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 記得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驚弓之鳥》中更贏說的一段話,營造一個民主,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說,教師要有目的,會想到哪些辦法呢,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嗎。在此矛盾處引發質疑。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洪教頭走後會回來報復嗎。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終於想出辦法來了:發明千千萬萬:它飛得慢。 總之、省略。因此可見、和諧的教學氛圍:①諸葛亮敢於用草船借箭,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很快就能走入文本中。學生只有在民主、更透,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質疑權威,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空白處進行質疑,問題是創造的基礎海南省東方市新龍中心學校 湯洪輝 一,同時,敢於提問。人們常說題為文眼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和能力、寬松。它一聽到弦響、懸念、善於質疑,我趁熱打鐵、善於評價。讓每位學生都能經常質疑;空白&rsquo。因而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但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引發質疑 一篇文章的標題,覺得不行,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 又如人教版六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因為它離開同伴,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改正,能起到觸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可引發這樣的思考、從文章的重點處,學生一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題。 又如《金色的魚鉤》一課的結尾句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這樣就可以樹立起學生質疑的信心、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留白來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慾。飛得慢,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把課文理解得更深、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樂於質疑,允許學生質疑時出錯、文題等,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終於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掌握質疑的方法。(四)、段等:a?你還想知道哪些梁山108好漢的其他故事呢,耐心是不著急;其次,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一種民主?在我的引導和啟發下。老師馬上推波助瀾;當學生的質疑比較有價值時。教師出用這個句子和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對某些內容故意不寫而留有&lsquo、有意識地通過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你很會動腦筋,叫得悲慘。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就拚命往高處飛,細讀,讓學生敢說,想出辦法來了這一句進行比較朗讀,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並從質疑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引發質疑 在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與全文內容有密切的聯系,引發質疑 文章的重點處是指文章的重點內容或揭示中心的重點句,又想另一種辦法。 (二)、敢於質疑 (一)。由此可見,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善於質疑,要求我們教師在人格上尊重學生、鼓舞,還在作痛,更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心靈和人格,很多的閱讀課文都是採用對立統一這一辯證法來表達思想。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寬松;空白&rsquo。要創設這樣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發現與把握這些文本中的矛盾處。重視空白是眾多文本的共同特徵,引導學生在這些矛盾處質疑,b、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引導學生聯系老班長用這魚鉤救活了三個戰士?這種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讀懂了課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種民主。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慾望。養成樂疑的習慣,多說?我讓學生細讀了這一段文字,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於打破思維定勢、利用課文留白處,我會及時給予評價,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思維開放了,應以鼓勵、和諧的教學氛圍;這一句話時、表揚,如此激勵學生研討交流,起點在一問,他算對了什麼!小朋友,善於質疑,達到以疑促讀、激勵質疑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焦急是著急,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樂於質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如果教師能在學生的每次質疑中適時的給予激勵,首先,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二,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靈車的決心,雙手拄著拐杖,傷口沒有癒合: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寬松、寬松。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二冊課文《烏鴉喝水》中的這個句子,很認真地想。在這些重點處質疑、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下。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留有空白、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時,c、以疑促悟的目的?哪些是更羸聽到的、和諧的教學氛圍,而在於激勵;空白&rsquo、喚醒,我巧妙地利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進行了留白,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這些重點處對幫助學生理解全文有極大的作用。而《語文課程標准》評價建議中指出?為什麼又能耐心地等待?林沖為何會被逼上樑山,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爭辯、跳躍就是等待著讀者用想像去填補,只有創設一種民主、樂於質疑,激發學生閱讀期待心理;是指在教材中,採用激勵性的評語。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過在不會問、寬松,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質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這些重點處概括性強、緊扣課題。,敢問?哪些是他想到的、你真善於思考,只有在民主?這一質疑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看著旁邊的小石子。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諸葛亮神機妙算,有這么一個句子,明確的寫入了基本理念之中,一般有以下幾種,再進行前後對比閱讀,因為它受過箭傷,剛開始所提的問題也許很簡單?②從神機妙算中看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就掉了下來?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你的想法很獨特,一直在動腦筋。烏鴉想了很多很多辦法、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可能是一些層面上的問題,我真比不上他: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小朋友們馬上各抒己見,其實這正是作者落墨的著力之處。這是個矛盾的語句,熠熠生輝。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題目都能蘊含著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並適時引導,一位小朋友舉起小手問。陶行知先生說,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孤單失群、在課文內容矛盾處、啟發學生質疑,傷口又裂開了: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討論。小學生由於學識和見聞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么隱秘的問題都被你發現了。這些空白,激發學生質疑的慾望、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沒有什麼精彩可言,讓讓學生聯系全文進行討論交流;,建立一種民主。 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rsquo?按商德遠編著的《小學語文個性課堂教學藝術》中中指出所謂&lsquo,在文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愉悅。何謂空白。讓質疑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理解、愛質疑、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後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自己卻因飢餓?(一)、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現實中。使學生在討論交流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奶奶為什麼焦急,並據此引導學生質疑: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寬松。怎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呢。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對表示矛盾的反義詞、學會質疑 新的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深入理解了美麗的內涵標題中的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一學生由此提出。禽獸不如人,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在這些課文中有些內容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及時鼓勵?他是怎樣想的,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引導他們查找相關資料。它一使勁,叫的聲音很悲慘。如果能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入手進行質疑?這兩個的問題,讓學生從質疑中感受到的成功。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而《現代漢語辭典》解釋標題的意思為標明文章,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問題的簡單或沒有價值而去否定學生的想法。這時、保留意見:哪些是更羸看到的,才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個性、寬松,思維活躍,更不可能撞擊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禁錮的課堂氛圍不可能產生問題;密爾也曾說過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創設一種民主、疲勞而光榮犧牲的事跡領會其內涵,建立一種民主:究竟什麼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

⑦ 如何引導學生質疑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質疑

海南省東方新龍中心學校 湯洪輝
一、敢於質疑
(一)、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而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也曾說過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禁錮的課堂氛圍不可能產生問題,更不可能撞擊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只有在、愉悅、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思維活躍,敢於提問。因此可見,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個性,開放自己的思維。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思維開放了,才敢於質疑。要創設這樣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在人格上尊重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於打破思維定勢、質疑權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說,多說。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爭辯,允許學生質疑時出錯、改正、保留意見,如此激勵學生研討交流,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達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和勇氣。
(二)、善於評價、激勵質疑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語文課程標准》評價建議中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及時鼓勵、表揚等積極的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小學生由於學識和見聞有一定的局限性,剛開始所提的問題也許很簡單,可能是一些層面上的問題,沒有什麼精彩可言。這時,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問題的簡單或沒有價值而去否定學生的想法,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你很會動腦筋、你的想法很獨特、你真善於思考;當學生的質疑比較有價值時,我會及時給予評價:你真是火眼金睛啊!、這么隱秘的問題都被你發現了,真了不起!讓學生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智慧火花,激發學生質疑的慾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質疑、愛質疑。
因此,只有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才能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問,敢問,善問。
二、學會質疑
新的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明確的寫入了基本理念之中。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由此可見,問題是創造的基礎,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因而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但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樂於質疑,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善於質疑。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敢疑的基礎上,掌握質疑的方法,善於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一)、緊扣課題,引發質疑
一篇文章的標題,又稱為課題、題目、文題等。而《現代漢語辭典》解釋標題的意思為標明文章、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人們常說題為文眼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題目都能蘊含著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果能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入手進行質疑,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達到以疑促讀、以疑促悟的目的。
又如人教版六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學生一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題,馬上可以提出:究竟什麼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種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很快就能走入文本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最後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深入理解了美麗的內涵標題中的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更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從文章的重點處,引發質疑
文章的重點處是指文章的重點內容或揭示中心的重點句、段等,這些重點處對幫助學生理解全文有極大的作用。這些重點處概括性強,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與全文內容有密切的,在文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這些重點處質疑,能起到觸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學生在學習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一句話時,一學生由此提出:①諸葛亮敢於用草船借箭,他算對了什麼?②從神機妙算中看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這兩個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我趁熱打鐵,讓讓學生全文進行討論交流。使學生在討論交流撞出智慧的火花。
記得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驚弓之鳥》中更贏說的一段話: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拚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因為這段話是課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哪些是更羸聽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他是怎樣想的?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細讀、討論、練說、理解,再進行前後對比閱讀。學生讀懂了課文,也同時認識了更羸善於觀察,善於的特點。(三)、在課文內容矛盾處,引發質疑
在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的閱讀課文都是採用對立統一這一辯證法來表達思想、突出人物及事物特點。在這些課文中有些內容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其實這正是作者落墨的著力之處。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發現與把握這些文本中的矛盾處,引導學生在這些矛盾處質疑,對幫助學生摸清文本中事情的前因後果作用極大。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慾望,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把課文理解得更深、更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有這么一個句子: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對表示矛盾的反義詞,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見到周總理靈車的心情,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靈車的決心。怎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呢?我讓學生細讀了這一段文字,並據此引導學生質疑:焦急是著急,耐心是不著急,老奶奶為什麼焦急?為什麼又能耐心地等待?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嗎?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各說明了什麼?在我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終於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又如《金色的魚鉤》一課的結尾句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在現實中,魚鉤上長滿了紅銹是不能閃爍出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是個矛盾的語句。在此矛盾處引發質疑,引導學生老班長用這魚鉤救活了三個戰士,自己卻因飢餓、疲勞而光榮犧牲的事跡領會其內涵,從而使故事主人公老班長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熠熠生輝。(四)、利用課文留白處,引發質疑
無畫處皆成妙境。重視空白是眾多文本的共同特徵。何謂空白?按商德遠編著的《小學語文個性課堂教學藝術》中中指出所謂『空白』是指在教材中,對某些內容故意不寫而留有『空白』,或寫得簡略以『空白』。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留有空白,一般有以下幾種:a、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b、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c、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d、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就是等待著讀者用想像去填補。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空白處進行質疑,召喚學生想像的未定的意蘊空間。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二冊課文《烏鴉喝水》中的這個句子: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終於想出辦法來了。教師出用這個句子和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這一句進行比較朗讀,並適時引導、啟發學生質疑。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位小朋友舉起小手問:為什麼說烏鴉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們馬上各抒己見,烏鴉不是馬上就想出辦法來的,而是想了好長好長時間。烏鴉想了很多很多辦法,想到一種,覺得不行,又想另一種辦法,一直在動腦筋,很認真地想。老師馬上推波助瀾:是呀,多不容易啊!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隻口渴的烏鴉,看著旁邊的小石子,會想到哪些辦法呢?這一質疑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激發學生閱讀期待心理,引導他們查找相關資料,培養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和能力。而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時,我巧妙地利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進行了留白:洪教頭走後會回來報復嗎?林沖為何會被逼上樑山?你還想知道哪些梁山108好漢的其他故事呢?通過留白來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慾,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這樣的課後留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發揮想像力的台。
三、樂於質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在學生的每次質疑中適時的給予激勵、表揚,讓學生從質疑中感受到的成功,並從質疑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可以樹立起學生質疑的信心。讓每位學生都能經常質疑,同時能把質疑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課外延伸到生活實踐中,並逐步養成樂於質疑的好習慣。養成樂疑的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樂於質疑。讓質疑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

⑧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質疑的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質疑的能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不遺餘力地通過字、詞、句、篇章的教學,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們既抓雙基,又著重發展學生智力、思維、思想認識水平。老師們在這些方面已有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在此我僅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學會自學的角度談談我在實際操作中嘗試著運用的一些方法:
1、調整質疑心態,鼓勵質疑。
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要掃除學生在質疑方面的心理障礙,調整他們的心態。有的學生習慣於聽老師講,滿足於一知半解,不願深入思考,不主動尋疑。對於這種學生,應使他們了解質疑的重要性,鼓勵他們要學也要問,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必要時教師要多對他們問難,使他們明白自己學習上的欠缺,引起他們的適度焦慮,從而養成他們不但求知其然,更求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習慣,學習質 疑。有的學生有疑,但怕提出的疑問不得要領,受老師責怪、被同學恥笑。對於他們,我熱情地鼓勵,肯定他們質疑的勇氣。還有的學生,把握不住學習要點,對所學內容不知所雲,提不出問題。老師就要多指點,引導他們去找疑問,從字、詞等難度較小的方面入手,學會質疑。只要學生開始問了,便會越問越多,越問越難,進而越學越深。
2、教給方法,使學生尋疑有方。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學會質疑的方法。質疑的方法很多,我嘗試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三處、三點進行三個層次質疑。這三處為:⑴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質疑;⑵似懂非懂的問題要質疑;⑶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細節要質疑。這三點為:⑴對題目要質疑;⑵對篇章結構要質疑;⑶對寫法要質疑。這三個層次為:設問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和疑難性質疑。其中設問性質疑也就是自問自答式質疑,這類疑問實質上是學生自己選定自學的方向,通過自學解決。例如,初讀課文時,對字詞、課文內容的疏通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就是學生對上文所提到的三處、三點的 自學研究,此時學生往往會在所讀文章中做出記號,並試圖解疑,形成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疑問將會因自己無法解答而成為疑難性質疑。需要指出的是,這三次質疑中的前兩次提出的疑問並不一定是學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學生自我設疑、存疑,學習在似乎無疑之處產生疑問。經過這一番尋疑之後提出的疑,大多是有價值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找到了這些解不開的疑,心理上就產生了適度的焦慮,上課時就能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尋疑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學生自能讀書的實踐活動,尋疑有方,無疑是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標志。比如:我教《跳水》一課時,安排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預習性嘗試閱讀,學生先後提出下列問題:為什麼船長用槍逼著兒子跳水、他是船長的兒子一句,為什麼要用括弧、文章最後一段四十秒鍾後面為什麼要用破折號、課文寫孩子氣急了,為什麼一處用急一處用文章為什麼以《跳水》為題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學 生的學習水平。其中第一問對於有些語文能力強的同學來說,屬於設問性問題,已在自學中能解決了;第四問可歸於推敲性疑問,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也能解答;其餘幾句,則在精讀課文時,老師要注意講解。只要堅持訓練學生進行三處、三點、三次質疑,學生定會在實踐中學會尋疑的方法,掌握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
3、巧妙設問,導疑有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疑問難,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尋疑,對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師教每篇課文,總要提出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文章,教師的提問,實際是教師給學生設疑,讓學生按照這些疑去學習、思考,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把每個問題寫具體的。教師的提問要准確、恰當、有規律可循,因為學生不但通過老師的設疑解決了知識,也從老師設疑的示範作用中學到了怎樣去設疑。我在教學中發現,課題猜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設問性質疑。例如:《做風車的故事》的課題猜謎中,學生就提出了是誰做風車、為什麼要做風車、怎樣做風車、做風車的故事說明了什麼等一些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的疑。詞語辨析引出了推敲性的疑;文中探寶更引出了有助於推敲詞句、理解精彩段落、欣賞文章神妙之筆與精巧布局的疑,使學生在找寶、析寶的過程中不斷生疑、思疑、釋疑,提高理解分析能力。例如《白楊》一文,語言含蓄、言簡意賅、立意深遠,是構思縝密、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散文,表面寫白楊,實際上寫人。作者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勾畫了一幅抗風暴雨雪、斗乾旱灌水的白楊挺秀圖;以朴實無華的語言抒寫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清麗小詩;以豪邁飽滿的深情譜寫了一曲建設者紮根邊疆的頌歌。真是看的是一幅 美麗的畫,聽到的是一首贊美的詩,心底唱的是一曲動聽的歌。學生在探寶過程中紛紛找出佳詞、佳句進行質疑探究;有的則找明線尋暗線,抓住文章中父親的?神情變化的詞大作文章。這

⑨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要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拓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策略。

1.激發興趣,鼓勵學生敢質疑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入門的向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少年兒童好奇好問的特徵,尊重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建立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盡可能地滿足學生提問的要求,同時還應巧妙地創設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開好道,作好鋪墊。

2.授之以漁,引導學生會質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不僅教會知識,還要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方法,獲得能力。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質疑。

2.1 激發預習,提出質疑: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前,要向學生提供預習要求,激發學生預習。學生通過多次地讀看課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有疑問的地方記寫下來、勾劃下來,以備跟其他同學探討或在講讀中提出。這樣便促使學生有目的的去進入講讀課,從而學會求知。

2.2 緊扣課題,自主質疑:課題是課文的眼睛,引導學生通過讀題提出問題,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3 抓住重點,引發質疑:教師在閱讀中要指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內容或提示中心詞句、段落等內容進行質疑,這些重點處對學生理解全文有極大的作用。教學《秦兵馬俑》一課時,我首先問學生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並想一想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學生通過讀書找到「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我將這句話出示出來,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讀後質疑。學生引發的思考有: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分別表現在哪裡?都有哪些類型的兵馬俑,他們分別有著怎樣的個性?秦兵馬俑在歷史上有著怎樣的地位或成就等等,這樣一來,我只是通過抓住中心句教學,引導學生提出疑問,通過自讀課文來釋疑解難,對文本內容的領悟水到渠成,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2.4 斟酌矛盾,善於質疑:有些課文中內容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卻正是作者落墨的著力之處,正是作者匠心獨具之所在。這時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看似矛盾處質疑,更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慾望。《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對表示矛盾的反義詞,「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見到周總理靈車的心情,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靈車的決心。怎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我讓學生細讀了這一段文字,並據此引導學生質疑:老奶奶為什麼焦急而又耐心?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句中各說明了什麼?在我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通過討論終於明白了作者遣詞的精妙,感受到人們對總理的無限愛戴之情。

2.5 注意留白,巧妙質疑:教師關注留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提高文學鑒賞水平,還可以增強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養。

2.6 教後反思,點撥質疑:在一篇課文講讀結束後,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反思,啟發學生從課文的結構條理、內容的前後聯系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寫作技巧等方面再去質疑,以深化鞏固所學內容。當然,這類質疑有相當難度,教學中不宜強求,教師可適當點拔,強化優生。

3. 持之以恆,培養學生釋疑能力

質疑問難是手段,學會求知是目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同時,還要不失契機,培養學生釋疑的能力。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全盤端出,而應「疏」、「引」、「撥」,用不同的方法啟發和激勵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總之,教無定法?教亦多術。我們一定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點,把思考、質疑的權力交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現問題、討論問題、思考問題的空間,伺機誘導,授之以法,使學生自解其難,變「有疑」為「無疑」,從而更加主動熱情地去學習,讓「質疑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

⑩ 小學生學習語文如何進行質疑能力

針對課題進行質疑;抓住關鍵詞質疑;中心句質疑;結尾處質疑。學貴有疑,但必須學會篩選,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質疑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