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讓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活起來
《語文課程標准》的總目標中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發展。然而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卻發現農村小學少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能令人滿意,與城市學生相比有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羞於張口,表達欠完整;朗讀時重復、漏字、語無倫次,不注意對象和場合;受本地方言的影響,普通話講得不標准,等等。因此,培養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認為,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應做到以下幾點。一、使學生想說要讓學生說話,首先得讓他們想說。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懶得動口表達,那對他而言說話就可能成為一種累贅。古人雲「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春秋古梁傳》)話雖說得有點絕對,但從中可見說話即「能言」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使學生想說。1.榜樣激勵在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一個權威性的人物。教師的說話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說話質量。如果教師一走上講台就能滔滔不絕的進行講課,在講課過程中普通話標准,語音語調以及講話節奏都把握得很好的話,學生心中就會產生十分崇拜的心情。同時還會萌發一種想法:要是我也能象老師一樣那該多好啊!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想說的念頭。2.游戲激發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它能促進學生身體和智能的發展,激發學生說的熱情。小學生總能以最快的時間、最大的激情投身於各種豐富多彩的游戲中。然而當游戲剛結束時,學生的神經仍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需要以某種方式把自己尚未散盡的熱情表達出來。這時,教師就可把握機會,向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如:今天你玩了什麼游戲?游戲的規則是什麼?玩時感覺怎麼樣?以後還願不願意玩這樣的游戲等等。讓學生都有能力回答,都敢回答,都想回答,從而達到讓學生想說的目的。二、使學生敢說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種現象:教師在講台上用盡心思講課,卻得不到學生的回應,往往一個問題提出,即使這個問題很簡單,也沒有學生願意舉手回答。而當你向不舉手的學生提問時,他卻能回答得很好。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學生怕說。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需要鍛煉學生的膽量,讓他們敢說。1.合理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可知道學生往往想表現卻又怕出錯,怕出錯即是怕受到老師的批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合理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應多採用鼓勵性原則,即便有的學生說的確實不好,也要通過縱的比較發現他的進步並給予鼓勵。如當你讓一個同學講講自己在寒假裡做得一件事,而他卻講得亂七八糟,沒有順序也沒有重點時你對他說:「你看你說得象什麼,真夠笨的。」這就給學生心裡投下了陰影,使他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敢隨便說話。而相反,如果你對他說:「你的故事很有趣,不過講得時候還要有重點有順序些,那就更棒了。」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萌發一種讓自己講得更好的願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他也會有膽量把自己的話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即使說錯了,也不會受到責怪。2.積極訓練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只局限於口語交際課上,而要把語言訓練擴展到各項活動中去,隨時隨地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不斷說話的過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懼感,讓他們敢於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三、讓學生愛說學生能做到想說和敢說還不夠。我們還要讓學生對說話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讓他們把說話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和任務。1.巧定話題讓學生「愛說」就要使練習的題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時,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的題目不是太高深就是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學生毫無感知,而教師卻要求他們要把話說得很完美。這樣一來,不僅會減退學生的積極性,還會讓他們對說話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從而造成課堂上的「靜悄悄」。相反如果教師能設定一些學生普遍較感興趣的題目,象看一部動畫片,讓學生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喜歡;讓學生說說最近自己開心的事等等。由於這些題目符合學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學生興趣高漲,踴躍發言。長此以往學生就對說話產生好感,進而「愛」上說話。2.設境激趣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表面上看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其實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把握訓練的良好契機,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環境,渲染說話氣氛,讓學生對說話由興趣轉變為真正的喜愛。因此,對於不同的話題,我們就要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如在進行例話訓練時,最好根據教材要求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練習說話,是情境說話教學的一大特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在扮角色表演中設身處地,想說就說,心靈獲得很大的愉悅。由此而進一步地「愛」上說話。四、讓學生會說宋代大文豪蘇軾有一句詩:「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遠而口不逮。」在課堂教學中也會碰到一兩個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現自己,但一旦真正讓他們說了,又往往會語無倫次,言不達意。因此在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之後,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況,讓他們真正的「能說會道」。1.注重方法說話訓練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兒童時代是發展語言的最佳時期。因此,我們要從低年級開始就抓好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而低年級學生由於接觸得語言有限,常常忽略話的完整性。於是,教師就應利用例句和造一些簡單句子來教會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隨著年級的升高,有些話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講,如果顛三倒四、東拉西扯,就會使說得話沒有條理,缺少層次,而含糊不清。因此教師可相應教學生使用一些連接詞如:先……再……後……等使他們按方位、邏輯等順序來說話,逐步提高學生說話的質量。2.增加閱讀閱讀大量的書籍,能豐富一個人的知識。而在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也將隨之提高。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吸取一些好的詞彙、句子以及表達方式,從而避免學生在說話時出現不知如何表達的現象。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長久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❷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要激發學生人人參與交際的熱情,良好的氛圍是前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就地取材,創設情境,使之成為說的最佳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訓練效果。例如:我校語文科組在設計口語交際精品課程《學會解釋》一課中,將課文單一的圖片創設了生活化情境,將日常校園生活中的發生誤會的小事拍成情景錄像,這樣一來,學生覺得身臨其境,對案例中的行為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再隨機進行點撥指導,使學生學會心平氣和合情合理地進行解釋。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 情境 實踐 雙向互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愈加頻繁,如何更好的用口語進行交際,已成為社會交往中的「增值」技能,新課標把語文課程中口語交際部分的聽和說整合為一個整體,使教學目的性和實用性更強,新課標中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能力:
1.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談話,了解主要內容,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有表達的信心,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努力用語言打動人。
4.與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應從小抓起,在小學階段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已勢在必行。那該從何處著手呢?
一、目前基本學情分析:
筆者工作的學校地處偏僻的農村,對於農村口語交際存在的問題深有感觸。廣東方言是粵語,由於生活環境因素,農村孩子上學前很少說普通話,講的都是「白話」,低年級學生和老師身高差距大,學生要仰頭才能對話,不願意與老師用普通話交流。因為生長環境不同,農村學生不善於用口語與他人溝通思想、交流情感,外出交流起來無話可說,有話不敢說,也不知道什麼場合用什麼樣的語言得體。語言表達、口語交際能力普遍比城市學生弱,
二、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現狀分析
在傳統教學中,我們曾十分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但僅停留在「聽話、說話」的層次上,忽略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弱化了口頭語言表情達意、交流信息、相互溝通的工具性。但口語交際的特殊還在於交際實踐過程中不確定的生成性,它不是「聽說訓練」那樣單向獨白,而是多向互動的。由於小學生生活經歷少,口語能力較弱,無論口語交際的內容、方式和語言形式都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際態度和聽說習慣。那如何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
對策
《修訂大綱》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可見,根據口語交際情境創設和諧民主寬松的氛圍,使學生能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參與交流,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但口語交際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由多種因素構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語音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語言組合能力、得體的舉止談吐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口語交際訓練所需要完成的目標。只有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互動活動中,才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合理地創設情境,增強口語交際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勇氣和信心,養成口語交際的良好習慣,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我根據語言與思維的緊密相連而又相互作用的關系想到:
「情境」 是想像的依託,是交際的憑借,即:
「情境」 --- 「興趣」、「事物」---- 「熱情」、「熱情」----「言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權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老師在課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單只是一個課堂的設計者。作為教師要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加入學生們的學習中去,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轉變角色,進入交際情境,在其間可以點拔,引導,當然無形中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 距離,拓寬雙向交流的,從生生到師生,讓學生在一個心情舒暢、樂觀開朗的情緒中進行交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高。為了避免單調的口語交流,可以設小組進行雙向互動,相互學習,在聽說中相互補充、評價、啟發與促進。
「小課堂連著大世界」,筆者認為,有計劃地對教學的內容、方法、步驟等方面多加預設,把課堂教學跟學生學習和生活交際中共同熟悉,急需又有趣的內容教學——比如家庭生活交流、學習體會交流、課外閱讀交流、手工、游戲介紹、對喜好的動物、植物的情感交流等等緊密聯接,以增加課中的臨場應變的能力和成功的機率,做到不打無准備之戰,盡量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老師不妨彎下腰,保持與學生同等身高對話,面帶微笑,增強親合力,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可以無話不談。早晨利用5分鍾與學生簡單交流,談談前一天的收獲、路上的見聞、精彩的節目、有趣的事情等。這樣隨意交流,學生很放鬆,慢慢地學生說話的膽量就會大起來,敢於說話。並且在交際時教師不斷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交際的勇氣和信心,這樣學生才會越來越敢說,才會越來越主動地說。
三、具體措施: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筆者認為,不單要重視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在教學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嘗試:
1、明確特點,落實訓練目標
聽話、說話常常是單方面的,口語交際則是雙向互動的。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題,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你來我往,言語交鋒。這樣,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口語交際比聽話、說話更具有實用性。口語交際的話題來源於學生生活,形式多是當面交談,與生活實際狀況沒什麼明顯的區別,學生課堂上學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實用價值。
口語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巧。既然是面對面的接觸、交流,就不僅需要聽說技巧,還需要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傳情達意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2、把握特徵,落實訓練過程
要激發學生人人參與交際的熱情,良好的氛圍是前提。因此要根據每次口語訓練要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就地取材,創設情境,使之成為說的最佳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訓練效果。例如:我校語文科組在設計口語交際精品課程《學會解釋》一課中,將課文單一的圖片創設了生活化情境,將日常校園生活中的發生誤會的小事拍成情景錄像,這樣一來,學生覺得身臨其境,對案例中的行為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再隨機進行點撥指導,使學生進行解釋的用語和心態進一步規范。
情境創設的方式還有很多,除了情景錄像再現,也可用語言描述,還可用圖畫、幻燈、多媒體等來展現。
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才能體現「交際」。老師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勵學生了大膽與人交際,從范圍來說,是全員,包括每個學生;從時間來說,是全程,從形式上說,應該是聽,想、說多樣。使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例如:我校語文課組在探索口語交際教學教法時,常讓學生模擬情景中的人物進行對話練習,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發言,隨時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語言生活化和注意語言詞彙的積累,在此基礎上,根據需要適當提示、補充或指導搜集一些有關交際內容方面的材料和語言材料;二是對語言規范、聽說習慣、交際方式與態度等進行精當指點,並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的局面,使學生的口頭語言從無序變為有序。從小處做起,從一句完整的話開始,逐步過渡到說連貫的幾句話或一小段話。盡量使學生在交際中用詞准確、恰當。
3、注重實踐,加強交際訓練
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僅僅依靠幾節口語交際課遠遠不夠,筆者認為,作為語文新課程中,工具性和實用性最強的一環,口語交際的訓練不應當單獨分離出來教學,它應該貫穿語文教學始終。口語交際教學是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互動的過程,因此,常態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當前新課改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非常有利於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嘗試用下面幾種方法進行訓練:
A、在質疑釋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質疑、釋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不但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跟人討論的交際能力。尤其是釋疑的環節,就是通過互相討論,甚至爭論來求取真理、提高能力。這一環節中,既有師生雙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立體交流,教師重視這個環節的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B、在評議中加強口語訓練。
開放的語文課堂,使學生有充分的展示個性的時空,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老師、同學的讀書,答問常常主動要求發表見解,說出自己的看法,被評議的同學有的虛心接受,有的針鋒相對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評議訓練口語交際的良好機會。學生不僅要積極思考判斷,提出不同看法和補充意見,同時還要特別留心聽別人的朗讀發言,而這一點往往是很多同學容易忽視的。在評議中,學生互相交流,敢於爭論,在心理上獲得了一種成功的滿足感,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更是培養了口語交際的信心。
C、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加強口語訓練。
小組合作學習為每個同學在課堂上進行口語訓練提供了機會。這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訓練,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進行。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就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人人都要發言,討論達成共識或者保持不同意見。全班反饋時,既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一起發表看法,互相補充,也可以推薦代表闡明本小組的觀點。這樣,使口語交際訓練面廣,增大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D.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大量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這些體驗活動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在這些體驗活動中深入生活,接觸社會,學會和各種人進行交際,收銀員、主持人、警察、……這些體驗生活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口語交際的豐富空間及展示交際才華的多彩舞台。這些活動也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實際的交際活動打下基礎,適應21世紀人才的需要。
四、結論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始終,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當前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眾多,方法紛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只要教師在思想上樹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努力大膽實踐,創設一切培養鍛煉口語交際的機會,找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切入點,盡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種資源,多找捷徑,有的放矢,一定會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❸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推廣普通話,培養口語交際意識
農村學校這一語言環境中,好多學生覺得說普通話不好意思。再加上群眾和家長文化層次不高,認為考試又不考普通話,說不說都無所謂。為此,我結合學生及當地實際,把「推普」工作做到班裡,創設了一種以說普通話為榮的環境,鼓勵學生不論上課發言還是課後交談,一律使用普通話。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語言實踐的機會,便於隨時隨地進行訓練。訓練中,學生既能聽懂別人說普通話,自己也能說普通話,在說話中幫助他們糾正語音,培養說話的語調和語感,達到交談自然大方,並養成口語交際的習慣。
二、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快樂交際
《語文新課程標准》第一階段的口語交際要求提出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要讓學生開口說話,就必須充分激發興趣,引起說話的慾望,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大膽地說、自由地說。為此,我在課內外創設了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主要做法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課和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合作交流,在輕松的語境中「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例如口語交際活動課、購物講價,活動時把教室布置得如市場一般,然後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買方,另一組扮賣方,兩人一小組進行購物講價表演,各組輪流演,看哪一組能以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錢成交。農村孩子大多都幫家長買、賣過東西,對此活動情緒高漲、駕輕就熟。這種貼近學生生活且富有語言實踐性的活動課,激活了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說話的表情,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三、挖掘教材,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現在的語文教材都重視口語交際訓練,在教材中專門編排有一些訓練課。但僅靠這些遠遠不夠,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教材中有大量內容豐富、文情並茂的課文,這些都是有待教師開發的豐富資源。於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注意滲透口語交際的培養。
1.在分角色朗讀中訓練。如:《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中可讓學生分別扮演皇帝、騙子、各位大臣、小孩等,戴上他們的頭飾,演繹他們說話的內容、表情、動作等。在角色表演中學生感到親切、新鮮,甚至有的學生把故事內容中所蘊含的緊張、害怕的思想感情都能表現出來。
2.利用講故事來訓練。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晏子使楚》等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在學習之前通過預習進述,看誰講得最生動、最感人;又在學生學完課文之後,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理解來講,看誰講得最有創意。
四、親身實踐,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在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是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也是口語交際的終極目的。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與人打交道的機會,主動合作,多說、說好,做一個落落大方、說話得體、能說會做的中學生。
1.利用晨會活動,激發學生的說話慾望。晨會活動是用來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的,老師要想把一個班級管理得有聲有色,少不了要對學生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我就利用晨會的好機會,一天確立一個活動主題,讓班幹部輪流主持(老師則作為旁聽對象),其形式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大組匯報、主持人總結。由於你把活動的時間給了學生,這就成了學生的天下。活動的時候,學生特別來勁,真是暢所欲言、無話不說,收到了很明顯的效果。我有時也讓學生自己定活動主題,學生的勁頭就更足了,更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了。
2.演講練口語。這並不是指常常進行演講比賽,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抓住各種有利時機而組織的小型的、隨機的話題演講。各種時機如課前一分鍾、晨讀、班會、閱讀課、作文課等,在這些時機下,可以給學生列出一個話題,富有吸引力、想像力的話題,都是演講的好素材。還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或自己願意說的事來演講。
3.利用錄音機及時反饋,循序漸進。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可採用錄音記錄的方法,及時反饋。主要做法是:用錄音機將學生說話或對話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後現場播放,說者表達的優劣就真實地展現於大家面前。說者通過聽錄音,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和其他學生通過討論,指出不足之處,並加以糾正說話的語音、語調等。錄音記錄的優點在於它能通過暫停、重播,讓我們反復分析,解決問題,效果極佳。
五、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加強口語交際中的文明禮貌教育
在農村,孩子們耳濡目染,極易染上說臟話的壞習慣。因此,在口語課中,要避免說臟話,注重培養學生在交談中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如平時說話中用上「你好、請」,講完說「謝謝」,說錯話、做錯事時用上「對不起」等等。良好的語言及和諧的肢體動作,如春風一般沐浴著學生的心靈,能夠加強學生心靈之間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總之,口語的培養是一個人一生都應該進行的,口語能力也是一個人一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尤其農村中學生,口語訓練任重而道遠,讓我們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成為會說的人、會做的人,早日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❹ 如何在鄉村小學開展口語交際教學
一、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學過多地強調學生識字、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口語交際教學因為不屬於書面考試范圍而備受冷落和忽視,造成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較差。這顯然與新課程標准要求不協調,與學生的發展不適應。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的語言貧乏。鳳凰縣農村主要以苗語和土家語作為交流工具,孩子們從呀呀學語起,就已經在民族方言中紮根了。所以教師在口語交際課上,學生由於生活經驗貧乏,積累的詞彙不夠豐富,在說話時還常常受民族語言的影響,將民族的方言詞摻雜其中,這就造成了語言表達上的障礙。交際時有的結結巴巴,有的無話可說,使原本能體現個性和創造性的口語交際變得枯燥無味。
(二)受傳統語文「重書面,輕口語」的束縛。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這一新型課程認識不夠。不做精心的教學設計,教學無目標,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鍛煉,使口語交際課如同虛設。筆者曾在幾所農村小學看到過這樣的口語交際課:教師用半堂課的時間進行口語訓練,剩下的半堂課要求學生將要表達的內容用筆寫下來,以寫代說,將口語課上成了「寫話課」。
(三)學生膽怯,不敢交際。筆者在上口語課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膽小,叫他到講台前來說,便扭扭捏捏,臉漲得通紅,這些都是學生不敢交際的表現。學生之所以怕交流,是害怕說話不當、被同學嗤笑,挨老師批評;有些學生論口語功底挺不錯的,但是一旦在大庭廣眾之下就難以啟齒了。我覺得這些學生缺乏勇氣,擔心得過多,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際。這是由於學生缺少當眾說話的鍛煉機會,造成交際時心理緊張。
二、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對策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既然存在這些問題,那麼可以採取什麼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在此,我就小學低年級口流交際課的教學從如下幾方面著手訓練。
(一)「講」的訓練。講就是讓學生能在正式場合下進行的言語交際行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呈現的是演講、報告、辯論等內容。當然訓練學生時,應該讓他們有充分的准備,可給他們一些講的內容。比如:以湘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該選誰」口語交際為例,我認為教學程序是這樣的:1、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及周圍的事物,給他們觀察的內容及方法,創設情境,明確交際話題 「該選誰」。2、討論:選誰好?說說你的理由。3、教師總結歸納,讓學生明確選舉目的。
(二)「述」的訓練。此法是語文技能素質對學生的培養,讓他們在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提高。聽和說對一個人的語文素質是同樣重要的。如果一個人聽了半天還不知道說話人說的是什麼,或自己說話漫無邊際語無倫次,使別人聽了半天還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那是很可悲的。我在這方面的訓練也同樣從低年級開始,老師在課前布置學生准備一件商品,課堂上讓學生來當一回「推銷員」。在教法上用:1、創設情境,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商品。2、學習推銷方法,推銷商品需從哪些方面介紹?3、評出「星級推銷員」,說明理由何在。
(三)「讀」的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由視覺的思維,經過理解加工轉換成有聲語言,再現故事情節,描繪景物,塑造人物形象。要讀好,首先得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脈博,體會文章的意境,像演員那樣進入角色,入境動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鏗鏘和諧的聲音,抑揚頓挫的語氣呈現出鮮明動人的形象,生動有趣的情節。
(四)「話」的訓練。萬事俱備,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多談心、多對話,禮貌性的交際語言談話活動。教師結合教材中的問候,打電話、勸告等內容。我教學時,在課堂上找幾位學生模擬打電話,注意引導學生在對話中,談話有禮貌,語言表達要連貫,用詞准確大方。
(五)「說」的訓練。即一般的口語表達,可以簡單談或是短話長談,也可以個人獨白。我在低年級教學時,先要求學生每人准備一個小故事,然後課堂上以小組推薦一個學生上台講故事。課堂上活動完畢後,最後大家評出「優秀故事說話員」。通過這些活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說話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應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應滲透學生的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各個生活環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培養他們健康的情趣及美好的心靈,高尚的情操。只有這樣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目的才能完美實現。
❺ 對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專家有什麼評議
正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也是有效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也專不例外。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屬,絕大多數老師都認為有必要在考試中加進口語方面的測試。在調查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最困難的選項:不考試,缺乏教材,教學時數不夠,上級主管部門不支持,學生沒興趣,學生之間差異大,教師缺乏教學能力。各選項都有所涉及,但比例最大的還是"不考試"。所以,我國口語交際教育專家王群指出:要想引起師生對語文交際的認識。
❻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什麼是傾聽?傾聽是指一個人能夠集中注意,認真安靜地聽他人講述。傾聽,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應、素質的體現、品質的外露。傾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傾聽別人講話是尊重他人,禮貌的一種表現。缺少傾聽的口語交際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語交際。學會傾聽是小學生獲取信息,提煉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徑和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它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學會傾聽作為一種習慣和意識,必須努力培養。因此,口語交際教學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在別人說話時,安靜、耐心、專注、謙虛,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語,明確說話者表達的意思,並及時作出應對。這樣聽清楚了聽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量。
二、拉近距離,親近孩子,激發交際熱情
小學生對老師有一種天然的敬畏心理,他們年紀小,膽怯畏縮,羞於表達,常常「金口難開」。因此,教師要抓住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創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不再認為眼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嚴師,而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從而打下「敢說」、 「樂說」 、「能說」的心理基礎。這樣師生情感得到溝通,課堂氣氛就會活潑,學生才能做到無拘無束各抒己見。
1、既當老師,又當摯友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確認心理安全和心理放鬆的狀態下,思維是最敏銳最活躍的。孩子喜歡親切和藹的老師,願意和親近他們的老師交朋友,說出心裡話。課間十分鍾,我經常和他們一起玩,一起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例如;「你喜歡哪一部動畫片?你看到第幾集了?你能說給我聽聽嗎?你爸爸媽媽在哪打工?他們常回來看你嗎?你生日時他們帶給你什麼禮物?……」孩子們爭先恐後,踴躍回答,天真的本性流露無余。我發現,只要我有一顆不泯的童心,走進孩子的世界,就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碰撞出心靈的火花。
2、教師注意自身素養,充當典範
老師用規范的口語影響學生提高我們的民族的語言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最基本的要求,口語示範的作用是「師表」的重要方面。特級教師斯霞說:教師的語言,應當成為學生的楷模。小學生崇敬信任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老師的言傳身教時時刻刻都在影響感染學生。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模仿,能在理解與表達,積累與運用之間架起一條通徑。作為一名老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口語應當是標準的普通話,語言標准,發音清晰,語調自然適度。我要求自己平時無論課堂還是課余,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盡量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有時根據講話內容和表達要求,適當放慢速度,講究語感,把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聽得有趣有味,敢於發問。在和孩子交流過程中,還要利用言語的及時性特點,努力捕捉學生表現出的瞬間的閃光點,多給孩子一分賞識,即使說得不好也不訓斥,而是給予鼓勵:「你的聲音真甜啊!你的想法真夠大膽!你會用這個詞真了不起!……」要知道贊揚和鼓勵永遠是學生口語交際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充電提高素質,豐富語言,善於抓住評價時機,提高評價的有效性、針對性。總之,教師口語是一門藝術,更是教師教育觀、學生觀的體現。改革課堂教學期待更多教師博大的愛和「潤物細無聲」的細心誘導。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語交際課
很多老師覺得口語交際課特別難上,學生表現沉悶。那麼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呢?如何解決學生懶於開口這一難題,就要求老師深入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特點,因材施教制定學生說話活動的內容。人教版教科書的口語交際有兩個模塊,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設計活動方案。1、是「口語交際.習作」模塊,如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走,我們去春遊》,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同學們准備什麼時候去郊遊?你們想開展哪些活動?你們都已經做了哪些准備?……」先分組商量討論,再各組推舉代表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補充發言。然後評一評哪個小組說得最好,安排的活動最有意義,想得最細致最周到。孩子們是天真無邪的,在他們敢說想說的基礎上,常常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就會出現各種語病,雜亂無序、零碎。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計劃的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訓練,使他們的表達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時做到有序有法。2是「回顧拓展」模塊中的「交流平台」。運用好這一「平台」,可以對本組的學習內容來一次「冷飯熱炒」,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通過這個平台,選擇身邊生活中密切相關的交流話題,激活學生的生活儲備,打開學生的「話匣子」。通過不斷地鍛煉不斷地積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設計:「我國四川遭遇了大地震,甘肅舟曲遭遇了泥石流,大自然總是不斷給人類製造災難。同學們都經歷了幾場地震演練,假如有一天,你真的遭遇到了,你會怎麼想怎麼辦?」使學生學會面對,學會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學會從特殊生活中找話說。總之,我們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運用好教材,制定出貼近學生生活的口語交際方案,因文而異,找准訓練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學。
四、創設生動情景,煥發口語交際活力
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特定的環境,有時需要人為的特意創造。教師可以根據交際內容,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實際情景,展示內容形象,豐富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的交流慾望,點撥口語交際方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促進智力和思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氣質和健康開朗的性格。
1、展現生活情景,激發健康情感
保加利亞暗示學家G.洛扎諾夫指出:「我們是被生活的環境教學和教育的,也是因為它受教學和教育的。」所以,口語交際的「素材」可以向社會生活索取。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也是口語交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口語交際設計很好,內容豐富,貼近生活,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訓練價值。例如,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父母的愛》,上課開始,我面帶微笑,親切地向孩子們自我介紹:「我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媽媽。我非常疼愛我的女兒,她不在我身邊,我很想念她,我們經常通話、寫信、QQ,她雖然遠在天邊,但我感覺她近在咫尺。我想天下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表現愛的方式不盡相同。你們能說說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們的嗎?」老師看似閑聊的「導入」,其實是在調動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交際話題——父愛、母愛。孩子們的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彩,紅撲撲的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揚起小手搶著發言。有的說:「我媽媽每天早上到萬利達上班,都會順路騎車送我到校門口,囑咐我聽老師的話。」有的說:「我爸爸在廈門打工,他很久才回來一次,中秋節回來,他要給我買芭比娃娃。」有的說:「這一單元數學考試,我太粗心忘記寫單位被扣了一分。爸爸嚴厲地批評了我,我知道是為我好,希望我改掉馬虎的習慣。……」這樣,課堂氣氛濃烈,課堂靈動鮮活,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善於掌控教學秩序,靈活應變,以確保學生的討論順利進行。
2、扮演角色,體驗交流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注重的是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這個「互動」可以是生生互動,也可以是師生互動。因此可以選擇一種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學手段,那就是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去實踐,扮演角色,加深對角色的內心體驗,從而達到順暢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例如:教學《勸說》一課,(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教師設計表演的框架,規定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給出總的思路,讓學生扮演。(一個孩子正在勸說一個煙癮很大的父親,可父親不聽勸)老師扮演父親,學生扮演孩子。下面是即興表演的一段:
父:「飯後一根煙,快樂似神仙。」(師坐在靠背椅里,翹起二郎腿,吞雲吐霧)
子:「爸爸,吸煙有害健康,你能不能戒了。」(生正在做作業,一手捂著鼻子,被煙嗆得不停地咳)
父:「改不了了,我這煙齡有二三十年了,全世界人都不吸煙,煙草公司豈不都倒閉了?」
子:「書上說,每吸一根煙,生命就縮短三秒鍾,你看你的牙齒、手指都熏黃了,還抽?」
父:「說什麼,書上都是嚇人的,你爺爺抽了一輩子還不活到85歲?」
兒:「老父不可教也。」
這樣的交際情境,形象直觀而豐富,同學們歡聲笑語,觀察、思維、想像、和交流表達能力都得到充分發展。
3、設計組織活動,提高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環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若憑幾節口語幾節課是難以達到課標要求的,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口語交際空間。學生口語交際只有在實踐中加強鍛煉才能不斷提高。因而,教師可以把農村的實際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起來,因境制宜,積極開展適合本土文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題材,諸如開展「鄉村采風」、「游山鄉」、「家鄉巨變」等活動,帶領學生走向田間地頭,領略大自然風光,感悟淳樸的民風民俗,抒發對家鄉的贊美和謳歌。學生對耳聞目睹耳詳能熟的事物有話可說,有情可表。與此同時,教師應教師應善於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為我所用,從而在社會實踐這一無邊的課堂上讓學生見多識廣,能說會道,體驗鄉土風情,自然景象、社會規則,懂得熱愛家鄉,尊重農民勞動成果,學會與他人文明交往。
總之,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小學正是孩子發展口語的最佳時期,教師應當不負使命,持之以恆,靈活自如選擇恰當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說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❼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
在媽媽那時侯,想穿都穿不上你補過的這樣的裙子.
❽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應該怎麼學習
「口語交際」從日常生活中與人說話、交往的角度設置課程目標,重視語音、詞彙、語法和語言風格等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還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注意人際禮貌、環境、身份協調、跨文化沖突等交際規則的領會。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根據大綱的要求,上好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師生互動,創設情境
「口語交際」即人與人之間口頭語言上的接觸交流。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上,師生間、學生間的說、問、評應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不應該是教師或某個學生的獨角戲,或教師與某幾個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問有答、有評有論、有說有議,這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課。我在上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二十年後回家鄉」時,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在學生搜集了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二十年後回到家鄉,家鄉會有哪些變化?同學們會變得怎麼樣?父母會變得怎麼樣?然後讓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抓住特點,有重點的介紹。這樣一來,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主動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說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要怎麼說,就怎麼說,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鼓勵學生有勇氣和信心進行口語交際。而教師在明確所在傳授的基本目標後,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教學。如三年級有一次口語交際是「接待客人」,在教學時,我引導同學們回憶家裡來客時,父母是怎樣招待的,有哪些做得好,哪些不是很好。到別人家裡做客,別人是怎麼招待你的,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再想想當父母不在家時,來了客人,你該怎麼招待。學生通過引導,思維一下子就打開了,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三、 口語交際課要形式多樣,力求豐富多彩。
口語交際課要採取多種形式,緩解學生說話的緊張情緒。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一兩天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這樣在上課時才有足夠的材料。另外教師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備,一方面可以適時的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知識,避免教師被學生問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場的發生。還可以採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學習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待人接物。如口語交際《在家裡》,可用歌舞表達自己對辛苦工作的父母的感情,學生齊唱:「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累了一天,請喝一杯茶......」 如《禮貌待客》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教室想像成家,並准備好杯子、椅子,然後請一位學生扮演客人。另一位學生扮演小主人,通過對話、動作等表演,把招待客人的過程說得一清二楚。再如《買文具》一課,可以事先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的樣子,再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通過表演把購物的過程說清楚。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生活技能,豐富了生活經驗,可謂一舉兩得。總之,氣氛輕松愉快,學生不把口語交際課當作任務,學得輕松,效果當然就好了。
在這種互動式的小學課堂中,要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與,得到鍛煉。如果發生課堂亂、交流偏離主題等現象,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善於控制、善於引導,能做到「放的開,收的住」。總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要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和今後社會交際實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認真做好切實、精當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
❾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中,口語交際的地位顯著提升。小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教師不僅應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而且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使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更好地與人交往,從而促進個人的發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原因包括:教師在理解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目標時,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未遵循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教學,因此教學方法不科學。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起步晚,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在實踐經驗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求語文教師深入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此作為落腳點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學活動;某些教師在教學期間未注重普通話的運用,常常採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使普通話未得到良好推廣;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模式化問題,降低了學習趣味,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工作。某些小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上發言時,會出現緊張的心理情緒,原因為學生表述的內容未獲取教師的肯定,當教師圍繞教學設計開展口語交際課程時,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學生只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不能鍛煉其口語交際能力。當教師的教學目標僅為應付應試考試時,會不重視口語交際課程的地位,使口語交際課程教學質量日益下降。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一)提高專業素養,優化教學模式
語文教師在正式開展口語交際課程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包括標準的普通話、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相比於語文中的其他知識點,口語交際課程考查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考核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對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應定期開展與口語交際課程有關的講座活動,使教師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增強與講師的互動性,掌握更多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使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能充分運用於教學過程中。為了解決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點,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將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同時靈活處理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由於我國少數民族較多,很多地區的學生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存在方言重、普通話不標準的問題,當這類學生在外部地區與他人溝通交流時,很有可能因為口音而受到他人嘲笑,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減弱了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也使其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差。在現代化教學理念下,要求各個學校推廣普通話,這也是教師肩負的責任,教師應在校園期間使用普通話與學生溝通交流,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普通話更標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保證自身的普通話達到標准水平,在開展口語交際課期間,學校可以舉辦普通話演講大賽;或者為教師專門設置「口語討論」話題,使教師們運用普通話交流。譬如在舉辦校園大賽時,參賽教師可以邀請幾名學生共同構成一個團隊,展示節目不限,包括相聲、小品等,當每個比賽結束後,由評委與場下學生共同打分。該模式的比賽活動能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並且增強教師與學生對普通話的重視,有助於普通話在小學校園中的推廣。
(二)創設生活化情景,堅持學以致用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標理念雖然受到很多學校的重視,但是在實踐運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究其本質為實踐行為不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新課程應注重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進,所以語文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理念,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課堂是鍛煉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場合,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優勢,藉助教材中涉及的日常話題,讓小學生圍繞其進行練習,具備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在「閱讀與寫作」教學模塊中,教師可以在正式寫作前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為小學生創造更開放的想像空間,也使小學生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當寫作課程結束後,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劃分小組,要求各組的學生相互點評作文,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能使小學生學習他人的優點,積累更多的好詞佳句,同時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口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使學生按照情境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該模式能使小學生將學習到的口語交際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更具實踐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生活情景期間,教師應注重情景的合理性,為學生安排操作性較強、明確的任務,使學生能有序執行。學生通過扮演現實生活中的角色,能在這個情境中得到鍛煉。 教師在設立情景話題時,不應設置過難的問題,避免小學生難以理解,降低了參與興趣。譬如在話題「垃圾是哪來的」中,教師應提前讓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踐調查活動,了解校園的垃圾來自哪裡,並帶領同學們一同打掃衛生。在正式上課時,教師提問「校園的垃圾從哪裡來」,使學生們就之前看到的現象進行回答,教師還應提問「如何讓土地變得更加美麗」,引導學生們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完善評價體系,激發學習慾望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的開展注重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口語交際課程中,教師制定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量這三個維度,使評價體系更具科學合理性。小學生回答問題的態度與其在交際活動中的表現密切相關,教師應將評價落實於舉手回答、小組探討、學習總結模塊中。譬如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金魚正在做什麼呢」,由於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個性特徵不同,其回答的內容也具有差異性,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開放性問題中,學生的回答沒有對與錯,教師應肯定學生的回答,並鼓勵學生想像更豐富的情景,不斷培養學生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在教師的贊美中,能激發小學生交流學習的慾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素養,教師應積極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合優化課程教學資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積極解決當前小學口語交際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小學生創造更好的口語交際學習環境。
❿ 如何讓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生活交往能力,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為的就是更好地生活,而生活又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創造了無盡的源泉,生活與口語交際密不可分。口語交際,這過去甚至現在仍經常被忽視的教學部分,為什麼老師會疏於對它的重視,我想並不是老師們不重視,不知道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來講的重要意義,同行們在教學中也教學這部分,只苦於對口語交際課如何上,或如何讓學生真正學到交際的本領而困惑,所以實施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學到交際的本領,如何讓學生真正實現交際,變得尤為重要,我覺得我們應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交際,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能力,實現練於課堂,得益於課外,讓學生掌握交際的技能,養成與人交往、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口語交際教學只有從生活出發,以生活為平台,讓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成為生活化的學習過程,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才有雙向的和諧與互動、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學生才會說起來,語言才會活起來,口語交際訓練才能真正動起來。
一、口語交際 「生活化」利於消除學生習作「恐懼症」
小學生為什麼要學寫作文?因為「寫作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人在什麼時候需要表達和交流?當然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小學生寫作文,不是「寫作」,而是「習作」,是為了能在生活中輕松自如地表達內心、與他人交流,是為了掌握一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本領,它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一理念從作文的本質出發,避免了教師用「寫作」的標准來衡量學生習作,避免了用太多的清規戒律去約束學生習作;讓他們能在習作中自然傾吐,自由表達。因此,有利於消除學生習作「恐懼症」。
二、是使用教材,科學設計。
口語交際的材料安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的還配了相應的圖畫,並精心設計了提示或問題;不論是話題的安排還是版面的設計都努力貼近學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也愛說。這些來自於生活的話題,喚起了學生生活的記憶、親身的體驗,使學生的生活與交際課堂實現了真正的零距離。只要教師對這些話題的口語交際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的設計,就一定會讓學生感覺生活豐富多彩、交際得心應手。
三、是深入生活,延伸空間,豐富交際話題。
教材中有一些學生樂說、愛說的交際題材,但是由於學生平日的觀察等方面的能力不強,因此有些交際題材學生交際起來難以展開,還需教師課前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加深體驗。如「小小新聞發布會」,可讓學生走向社會、村莊、廠礦企業,了解搜集有價值的新聞,在這一觀察調查過程中,讓學生從多方面了解我們身邊的新鮮事,使學生對一些大家熟視無睹的生活現象這一話題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愛說。
四、在家庭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學生生活的時間最長的還是在家庭中,因此,讓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機會,延伸到家裡是非常有必要的,於是,我做了這樣的嘗試;我讓學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親聽,內容不限,可以是班上發生的,校車上發生的,路上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為某一事,倆人之間進行的或爭執、或交流,把這些過程錄音下來,每周評出「交際能手」,並在班級「展播」,這對於內向的孩子也是一種有效的交際途徑。做了這樣的嘗試之後,我深刻地發現,交際的時間跨度大了,不再局限於學校;願意交際的面廣了,不再局限於個別人;交際的內容多了,不再言之無物;交際的話題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交際的舞台,就是學生交際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還應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