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學好數學
給你提幾條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妨去試試:
1、要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做,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做好。但培養數學興趣的關鍵是必須先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學老想做難題,看到別人上數奧班,自己也要去。如果這些同學連課內的基礎知識都掌握不好,在裡面學習只能濫竽充數,對學習並沒有幫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我建議同學們可以看一些數學名人小故事、趣味數學等知識來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首先,要明確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老師和父母。因此,上課要專心、積極思考並勇於發言。其次,回家後要認真完成作業,及時地把當天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再把明天要學的內容做一下預習,這樣,學起來會輕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3、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要使學習成績提高,不能著急,要一步一步地進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間什麼都學會了。即使進步慢一點,只要堅持不懈,也一定能在數學的學習道路上獲得成功!還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不要怕丟面子。其實無論知識難易,只要學會了,弄懂了,那才是最大的面子!
4、要注重學習的技巧和方法。不要死記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特別要重視課堂上學習新知識和分析練習的時候,不能思想開小差,管自己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並積極思考,遇到不懂題目時要及時做好記錄,課後和同學進行探討,做好查漏補缺。
5、要有善於觀察、閱讀的好習慣。只要我們做數學的有心人,細心觀察、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從多方面、多種渠道來學習數學。如:從電視、網路、《小學生數學報》、《數學小靈通》等報刊雜志上學習數學,不斷擴展知識面。
6、要有自己的觀點。現在,大部分同學遇到一些較難或不清楚的問題時,就不加思考,輕易放棄了,有的乾脆聽從老師、父母、書本的意見。即使是老師、長輩、書籍等權威,也不是沒有一點兒失誤的,我們要重視權威的意見,但絕不等於不加思考的認同。
7、要學會概括和積累。及時總結解題規律,特別是積累一些經典和特殊的題目。這樣既可以學得輕松,又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8、要重視其他學科的學習。因為各個學科之間是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對學習數學有促進的作用。如:學好語文對數學題目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等等。
⑵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和解題策略有什麼不同
在小學數學解題方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叫抽象思維,也叫邏輯思維。
抽象思維又分為: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客觀現實有其相對穩定的一面,我們就可以採用形式思維的方式;客觀存在也有其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我們可以採用辯證思維的方式。形式思維是辯證思維的基礎。
形式思維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
辯證思維能力:聯系、發展變化、對立統一律、質量互變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學數學要培養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重點突出在:
(1)思維品質上,應該具備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聯系性和創造性。
(2)思維方法上,應該學會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思考。
(3)思維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據,推理嚴密。
(4)思維訓練上,應該要求:正確地運用概念,恰當地下判斷,合乎邏輯地推理。
小學數學是令很多孩子頭疼的科目,其實,只要掌握了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思維,學習過程就變得通透了。
⑶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數學標准》中把「解決問題」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的四大課程目標之一,並提出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即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能夠積極主動地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充分發揮數學的價值。「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是培養小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方面。
然而,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做計算題或者分析例題時,掌握的效果較好,可是一旦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時,各種類型的錯誤接踵而來,學生的錯誤率居高不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缺失一直是數學教學的「瓶頸」,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切實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我設計了一份四年級第一學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測試題,並對本校四年級2班的33個學生進行了測試。在對題目進行選取、測試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對以下幾個方面做了總結:
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現狀分析
(1)個別學生存在審題不認真的現象;
(2)部分學生不會分析題目中隱含的數量關系;
(3)部分學生不會檢查,做完的題目只是單純的用眼睛看,而沒有掌握檢查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二、期望學生能夠提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次測試,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步驟,掌握「找規律」、「列表」、「畫簡圖」等解決實際問題的常用方法,學會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和找出題目中隱含的條件,掌握檢查的一般方法步驟。
三、學生測試結果分析
本次測試共有四年級2班33名學生參加,從答題的情況來看,學生的發展情況不均衡。全對的學生有6人,佔18、2% ;達標(60分以上)的學生有 24人,占參加考試學生的72、7% ;另外有9名學生出現不達標的現象,總體情況不盡理想。
四、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測試的結果不盡人意,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題量少,分值大,可能是造成學生失分過多的原因之一,但就題目本身來講,學生自身的解題能力和數學素養仍然是影響學生測試成績的最主要因素。
針對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本次測試的題目,在講解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的:
(一)引導學生仔細審題,真正弄懂題意
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題意,是學生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較為普遍的情況有以下兩種:一是小學生由於缺少社會生活經驗,認知水平較低,對易混淆的詞語不能夠准確區分,造成對題意的錯誤判讀,從而影響解題的正確率。如測試題中第1個題目:「如果每筐黃瓜的價錢降低到10元,用這些錢可以買到多少筐這樣的黃瓜?」部分學生對「降低」與「降低到」兩個詞語不能夠准確區分,從而出現有的學生將黃瓜降價後的價錢錯誤理解為「30-10=20(元)」。二是小學生由於年齡小,有意注意能力相對較弱,耐心不足,部分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存在求速心理,審題時走馬觀花,粗心大意,這也是影響解題正確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測試題中的第2個題目,問題是「圓圓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立方米?」有的學生受題目中的表格「4個季度」這個條件的影響,審題不仔細,誤將結果寫成「123+178+196+163=660(立方米);660÷4=165(立方米)」,錯將題目算成了「平均每個季度的用水量」。在這兩個題目上,學生由於審題失誤而出現丟分現象的學生的佔到了參加測試人數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對於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素質與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能僅僅滿足於學生解題方法的訓練。
(二) 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和隱含條件
「解決問題」的教學應該把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看作重中之重,利用主題圖的直觀,注重學生對問題的完整表述,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的習慣也有重要意義。如測試題中的第3題,利用主題圖,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題目中所描述的數學現象和問題,這樣可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要求。然而部分學生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仍然出現了困難,那是因為學生在理解題意的過程中忽視了對題目中隱含條件的挖掘。 第3題中「小紅從家到少年宮用了8分鍾」。從這個條件中需要學生和問題中的「同一速度」對應起來,先利用已知的條件求出「小紅的速度」,從而運用這「同一速度」作為「橋梁」來解答題目中的兩個問題。整個題目圍繞著「速度」、「時間」和「路程」這三個變數關系展開,學生正是因為沒有抓住題目中隱含的「同一速度」這一條件,所以才會在解題中出現困難。
(三)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解題中探索方法的多樣化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數學教學也不例外。同一個題目,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經驗等條件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多樣的解法。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發現和鼓勵學生的多樣化演算法,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測試題目中第4題,要求「學校一年的節水量」,有的學生是先根據「前3個月共節約用水435噸」這一條件,求出「每月的節水量」,然後再根據一年有12個月這一知識,求出一年的節水量,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做法。然而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意外的發現了學生中的另一種做法,有的學生靈活的運用了在「年 月 日」中學到的關於季度的知識,根據一年有四個季度,一個季度有三個月,將題目中的「前3個月共節約用水435噸」看成是一個季度的節水量,所以用「435×4」一步計算即可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班裡只有幾個學生想到了,但這已經讓我很意外了,這說明學生確實已經能夠靈活運用「年月日」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了。講解之前,先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方法交流,在介紹自己的解題思路的同時不忘傾聽別人的做法,讓學生感受到交換思想所帶來的收獲。
(四)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策略,培養數學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
在測試的題目中,我發現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解決數學問題是由於不能夠掌握和運用合適的解題策略引起的。數學教學不可能把各式各樣的數學問題一一講全,把解答的方法都教給學生。數學教學的功能是幫助學生習得數學問題解決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並引導他們靈活應用這些方法,適應問題的千變萬化,即「策略」。
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意義也在於學生通過問題解決的數學活動體驗方法、形成策略,而不是把目光僅僅定格在答案上。小學生由於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認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所採用的策略也不盡相同。四年級的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較多的是採用動手做、尋找規律、畫圖、嘗試、列表等策略,因此在這次測試中針對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我設計了以下題目以對學生的解題策略加以引導:
(1)找規律
找規律是解決數學問題最常用並且有效的方法。遇到較為復雜的問題可以先退到簡單特殊的問題,通過觀察,找出一般規律,然後用得出的一般規律去指導問題的解決。測試題中的第6題就是運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發現樓層和爬樓梯的台階數之間的規律,從而運用這個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題可以先求出小英回家爬的樓層數:78÷13=6(層),然後根據發現的規律可知6+1=7(層),也就是小英家住在7樓上。同樣可用類似的方法求出小紅家住在幾樓。
(2) 列表法
列表法是四年級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第一種方法,掌握這種方法對於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測試題中的第7題:「學校開展「快樂530」活動,學校田徑隊有4個小組,乒乓球隊有5個小組,武術隊有3個小組。田徑隊每組16人,乒乓球隊每組12人,武術隊每組24人。」當題目中出現較多的數學信息時,如能引導學生將問題的條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那麼將對學生理清題目信息和解決類似的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畫圖法
思考題是這樣設計的:「一隻蝸牛從5米深的井底向井口爬,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那麼要幾天爬到井口呢?」大多數學生是這樣想的:蝸牛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就等於一天爬1米,井深5米,那不就是要5天了嗎?通過引導學生在紙上畫圖,拓展了思路,幫助他們找到了問題解決的關鍵。第一天爬3米滑下2米等於只向上爬1米,第二天同樣是這樣共爬了2米,第三天再爬3米就直接到了井口不會再滑下去了,所以只需3天就可爬到井口了。用畫圖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從而能幫助學生迅速地搜尋到問題解決的途徑。
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工作,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發展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真正讓學生做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感受生活」,對於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⑷ 什麼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組織策略(簡答題)
(1)有效的情境創設策略
(2)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
(3)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策略
(4)有效的探究學習策略
(5)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
(6)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