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准備上小學六年級的趣味數學,誰能推薦幾個和數學有關的小游戲和趣味題
六年級期末趣味數學競賽題
一、 計算題
(1)3.7 ×8.8 + 0.22 ×37 - 0.37×10 =
(2)2008×20072007-2006×20082008 =
二、 填空題
1、兩個數相乘,如果一個因數增加3,積就增加51;如果另一個因數減少6,積就減少150,兩個因數分別是( )和( )。
2、一種商品,降價8元後,價錢是72元,價格降低了( )%
3、甲乙兩人同時從A、B兩地相對出發,如果相向而行,6分鍾相遇;如果同向而行,66分鍾甲可以追上乙。甲到乙地需要( )分鍾可以到達。
4、找規律的題 70、68、60、58、52、50、46、44、( )、( )
三、數學謎語:以下每條打一成語(「/」是分數線) 3/4的倒數( ) 7/8 ( ) 1/100 ( ) 1/2 ( )
四、解答題
1、兩個數相除商21,余數3。如果把被除數、除數、商相加,和244。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多少?
2、有隻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蕉?
3、一天中午(12點)下雨了,下了很久,請問72小時後能否看見太陽?
② 小學數學說課時有哪些小游戲
「方程」一課,採用數學游戲「猜你心中想的數」
師:請同學們想好一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把運算過程和結果告訴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麼數,看哪個先想好。
生:一個數乘以3,加上7,減9,再減去所想的數結果是10.
師:你想的數是6.
2、 傳話游戲。
課前:把同學分成幾組,然後你告訴每組第一個同學一句話,小聲說,不能讓別的同學聽見。然後同樣讓那些同學去轉告第二個同學。傳到最後看看那組完成的最好!之後把第一組到最後一組的話連到一起說。(當然,那幾組的話連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詩或短文)看看到最後變化成了什麼樣。
規則:
每人只有一次機會告訴下一個人他說的是什麼(根據難易程度可以改變)。 不可做動作也就是肢體語言,前面的同學說的時候後面的都閉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學招呼的時候才可睜開。以免互相看口型!
3、 聽指令,快速反應。指令由慢到快,難度逐漸加強,最後則是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做錯的同學淘汰,很快就能決出第一名,稍加獎勵。這個游戲的優點是身心結合,既鍛煉了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和迅速應變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活動身體。
4、 反口令。教師說「大西瓜」學生說「大西瓜」,手時卻做出小西瓜的動作。教師說「站」,說生坐下,反之,教師說「坐」,學生站起來。
5、 .一邊說一邊示範做師)請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師)請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請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請你跟我跺跺腳,(我就跟你跺跺腳);請你跟我彎彎腰,(就跟你彎彎腰);請你跟我點點頭,(我就跟你點點頭);請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 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剛上課,我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1)1塊。猴(2)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3)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於是,我追問道:「聰明的猴王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我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7、 指指點點」的游戲。以人的五官為指點對象,教師報到其中一個器官的名稱,學生就快速指向哪裡。隨著速度的不斷加快,你的注意力也得高度集中。這個游戲我也曾經試用,學生非常喜歡,有時候會來不及往往把眉毛指向了眼睛,鬧出笑話。在不經意的歡聲笑語中間,消除了多少心理上的障礙,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放鬆警惕,很自然得讓我們引進了課堂里來了。 8、 「對號入座」
這個游戲很簡單,但效果卻很好。就是教師在課前根據要求做各種卡片,發給學生,供上課使用。例如,在正、負數初步認識的復習課上,課前,我給班裡的每一位學生發了一張卡片,卡片上是一個數字,包括0,(-1)到(-20),1到20,當我叫到某一個數字的時候,就請學生舉起這個數字,如「+1的相反數」「-3的相反數」「比-10小的數」「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學生們都很積極,也很投入,課堂氣氛更是活躍,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正負數有關的基本概念。
9、「永攀高峰」
這個游戲比較適合用於枯燥的計算教學中。在高入雲霄的「山峰」兩側貼上題卡,選兩隊隊員當「登山隊員」,分別從兩側向頂峰挺進。其他學生當裁判,哪隊答對一題就插上一面紅旗表示前進了若干米,哪隊先到達頂峰,就可以獲得獎勵。在游戲中,參賽隊員像登山運動員那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員們默默地搶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確評判。全體學生愉快地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避免了計算學習的枯燥。其實這種游戲還可以有很多變化,如「步步為零」,就是讓學生通過計算,使最後的結果盡可能接近零。學生計算興趣陡然倍增,學習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10、「撲克妙用」
撲克牌是學生經常使用的游戲工具,用它作為數學學習的道具,學生會更加樂於接受。在正、負數加減法時,我利用撲克牌,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進行正負數運算能力的訓練。紅色為正,黑色為負,任意出示兩張牌,構成兩個正負數計算。課堂上,學生們都很活躍,紛紛舉手回答。沒想到一副小小的撲克牌竟有這么大的魔力,這也是數學游戲的魔力,看到學生玩得開心,學得扎實,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撲克牌的用途還有很多,如在有理數混合運算中設計「二十四點」游戲等。這樣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11、每一個人都要站在杜泊遠的位子旁邊,然後向著講台桌上有一張紙擋住了「學無止境」的幾個字的地方看,看看你看見了什麼。付建華先看,他只看到了「學無」和「止」字的一半。下一個是張瑞子,她只看到了「學無止」3個字。最後一個是李碩,他把「學無止境」4個字都看到了。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大家明白觀測的特徵:什麼越高,看到的物體就越多。
12、剛開始,老師念的是3至5個數,生背下來,舉手背一下。老師再念到6至9個數的時候,學生背下來,站起來背下來。
13、【情境】一名借班上課的老師站在一個陌生的班級面前。沒有留給他更多的時間去熟悉班級,留給他的只有短短的5分鍾。
【話題】如何第一時間走進學生,縮短因師生不熟悉而產生的心理距離?
我們無數次地追問,千百次地嘗試,但總覺得與學生之間有距離。「山窮水盡」之時,我們不妨暫時從這個問題的深思中走出來,去聽聽名師們是怎樣進行開場白的?也許會受到一點啟發,找到一些答案,也許會迎來「柳暗花明」。
人物:於永正
風格:簡約而不簡單
經典片段:
師:小朋友們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我嗎?
生:不認識。
師:那我得自我介紹一下。(師板書:於永正)你們應該怎麼叫我?
生:於老師。
生:於爺爺。
師:還可以怎麼叫呢?(生默然,師指著名字)誰敢叫我的名字?
生:於永正。
師:(立正)到。還有誰願意叫的?
生:(大聲)於永正。
師:(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全場笑聲)
師小結:名字是給人叫的。你們可以叫我於老師、於爺爺,也可以對我直叫其名。這不是沒禮貌,因為我是你們的大朋友。總之,你們想怎麼叫就怎麼叫。
評析:
「簡約是一種境界。」聽於永正老師的課,給人的第一感覺:這種開場白方式真簡便,不就是讓學生「想怎麼叫就怎麼叫」自己的名字嗎?再一聽語言也十分簡朴,似乎每個老師平時都在這樣說。細一想,又不是這樣的,我們老師平時這樣說的,多半是在課下,一到課上,「師道尊嚴」,立馬扮演起「法官」、「傳道士」的角色。於永正老師真正地把新課程倡導的「你——我」式的平等關系落實在了課堂上。
開場白時間很簡短,但目標很貼心:真心誠意地做學生的朋友;設計很簡潔,但功能不一般,一個「立正到」一個「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包蘊著尊重、信任、激勵、關愛與溫暖;自我介紹很簡要,但學生深深感受到:學習語文很快樂,做於老師的學生很幸福!簡約雕刻出的是一片美麗。 14、人物:竇桂梅
風格:頂著陽光,一路走來
經典片段:
師:第一次見面,送你們一份見面禮——三句話。
第一句:「我很棒!」(送給你自己)
第二句:「我真的很棒!」(也送給你的同伴,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說)
第三句:「我們真的很棒!」(咱們一起來大聲說)
(生練說,課堂頓時熱鬧起來。)
師:咱們把這句話也送給聽課老師:「你們很棒,你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
(生齊說,聽課老師鼓掌。)
師:老師給你掌聲,你明白了什麼?
生:很光榮!
生:很溫暖!
師:找到感覺沒有?什麼感覺,溫暖中覺得很棒。讓我們就帶著這個感覺一同走進課文。
評析: 「禮物」,我們見多了老師給學生送禮物了——「大蘋果」、「小紅花」、「大拇指」……花兒會「凋謝」,蘋果會「腐爛」,拇指會「遺忘」。而竇桂梅老師送給學生的,相信學生會永遠珍藏在心底。因為這是他們學習上最需要的,是人的一生十分寶貴的東西,那就是自信。「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陽光心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也滋潤了聽課老師的心田。這份珍貴的禮物使學生感受到分享快樂,分享鼓勵,就是分享生活,分享幸福,竇桂梅老師不是在上課,而是在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結語】我們選取了四位名師,閱讀他們的開場白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樣一個詞:愛!愛得透明,才會透出幽默,透出智慧,透出大氣,透出陽光。我們明白的同時,就要懂得付出。在那短暫的5分鍾上千錘百煉自己!
15、 特級教師:孫雙金
開場白:尊重學生,調動了學習的主體
孫老師在上課伊始向學生作的開場白:
「 同學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說,三個人當中,肯定會有一個人在某一方面超過我,那麼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師。今天在這節課上,孫老師希望你們能勇於做孫老師的老師,你們答不答應?答應的請舉手!」 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學生個個舉起了手。
可這時孫老師話鋒一轉,說:「 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可不容易呀!」 坐在下面的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孫雙金老師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陸續把手放了下去。
緊接著孫老師又說:「 因為孫老師年齡畢竟比你們大,在知識和生活經驗上也比你們豐富,所以你們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就必須做到什麼呢?特別在這節課上。」
有學生老老實實地答道:「 上課必須認真聽孫老師講課。」
孫老師笑答:「這樣說來,你還是不能做孫老師的老師呀!」
這時另一個學生出其不意地回答:「 我們在這節課上一定專心聽講,如果能指出孫老師講課的錯誤,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那我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註:下面全體聽課老師齊鼓掌)
孫老師及時表揚說:「這位同學說得很好,只要你們在這節課能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你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理論對接:孫老師的這個別具一格的開場白,通過暗示、鼓勵等手段,一下子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將傳統意義上不平等的師生關系置於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之中。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已經把老師當作「自己人」 了,或者說已把老師當作朋友了。在這樣的新關系下,學生消除了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就會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向老師毫不保留地和盤托出。這樣,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准確把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事實證明,這樣的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意識和能力大有裨益。
16、來一個數字接力,比如都說奇數,第一個同學說1,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3,第一個同學說11,第二個同學就得說13等,好可以讓他們說都是3的倍數的數,比如第一個同學說3,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6,第一個同學說15,那第二個同學就要說18等等,如果難點的就說7的倍數,9的倍數等等,這種方法在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和他們的數感.
17、師報一,生擊掌兩下。師報二,生擊掌三下。依次類推
③ 誰能提供些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按一定小組輪流報數(1、2、3....)報到老師規定的數的倍數那個人起立報。
搶三十,也是輪流報數(二人),可報一個或兩個數,搶到三十算贏。
低年級可模擬做買賣。
④ 小學五六年級課堂上玩的數學小游戲,一定要是數學游戲,急 急 急 急
將同學分為兩組,隨便寫一個幾比幾,讓兩組同學起立,用人數表示比值
⑤ 數學課堂小游戲
1、《10以內數的組成》:教師在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可以設計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教師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2、《10以內的加減法》: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老師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
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教師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
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教師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教師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3、《有餘數的除法》: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教師們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
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4、《加、減混算》: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教師可以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同學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
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5、《乘法口訣》:復習乘法口訣時,教師設計算12的游戲,讓學生任意選擇四個數字來比賽算得數12。游戲前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誰第一個算出來就是優勝者,大家為他鼓掌。」這時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不甘落後。
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了一道又一道,結果下課鈴響了,學生一個也不願意下課,還一個勁地說:「老師還有一種……」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積極思維的心向,培養了初步的競爭意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融洽了師生關系。平時,教師還經常帶領學生做一些競賽游戲,如投籃比賽、接龍比賽、指得數比賽等等。
⑥ 適合小學生的數學小游戲
玩24點,玩法:在1至24個數字中任選4個數字,讓學生用加減乘除使四個數字得到24.
數獨、24點、漢諾塔、九連環、猜數字、貪食蛇、推箱子、立體四子棋
⑦ 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玩那些游戲
我個人認為獎罰的方法比較有效。比如一個人在黑板上敲打,然後發一個黑板擦,讓他們互相傳遞。敲打一停,誰那有黑板擦,那就要答題一個問題,要是答對了會得到獎勵(本子鉛筆什麼的),然後答錯後完成一個小任務(比如下節課或者回家完成某項作業什麼的),如果不會可以請人幫忙解題等等方法。我只是想到了這樣的一個模板(描述不恰當,請多諒解),只有對這個獎勵有足夠吸引就行,主要是能激發興趣,可以和現實聯系在一起最好。(我們物理老師以前就是拿現實中的模型來解釋題目的,一旦在某方面有成就感後,可能就算不會,也會自己自主學習的。)
⑧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有趣的課堂游戲
數學課堂游戲
1、《森林運動會》
我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就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環節,讓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具體的游戲過程是這樣的:課前我在黑板上貼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剪的,每一個小動物身上都寫了一則數字謎語。上課的時候,我首先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高興地回答說喜歡,於是我讓他們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動物,說:「這些小動物每人給大家出了一則謎語,你們誰猜中了就把小動物送給誰。」小朋友一聽,高興極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說要來猜,我讓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小朋友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所以我就把小動物獎給了他們,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漂亮的小動物互相炫耀的樣子,我的心裡感到由衷地高興。
2、《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我設計了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我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我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10以內數的分與合》2
在教學《10以內數的分與合》時,我設計一個扔皮球的游戲,讓學生討論數的分與合的不同方法。學生分成小組,指名學生拿10個皮球,看誰先報出他扔進幾個皮球,就讓誰來扔皮球,並請他講講是怎麼想的。如一個學生扔完後,籃外有3個皮球。有的說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進7個球;有的說前面一個同學籃外有4個球扔進6個,現在籃外是3個,我可以肯定他扔進了7個,因為外面少一個,裡面就多一個„„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想出正確答案,呈現出思維的個性化,多樣化,更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10以內的加減法》
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我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4、《分類》
在教學《分類》這課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學生齊聲說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時我輕聲慢語地說:「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並按老師要求去做。小朋友們請注意,請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請你站起來,女孩子請你站起來;高個子男孩坐下去,矮個子男孩坐下;長頭發女孩坐下,短頭發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請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請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穿旅遊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全班小朋友們一起跺跺腳!」在這樣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和掌握知識的精神力量,為學習《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5、《有餘數的除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6、《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
在教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中,就可設計游戲「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裡?」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輕松的掌握知識,也為今後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7、《數學樂園》
在教學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時,我設計一個踢毽子比賽的游戲活動,將學生按座位劃分為蘋果隊、西瓜隊、香蕉隊,每隊推選一名運動員和一名統計員,在30秒鍾內統計踢毽子的個數,老師貼統計表,統計員用紅、綠、黃彩筆做統計,其他同學數數。根據統計結果,學生就會知道:(1)一共踢幾個?(2)誰比誰多或少幾個?(3)誰再踢幾個就和誰同樣多?„„這樣,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掌握有效的分析問題策略,發展學生的策略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30以內的加法》
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後,我設計了一個打撲克牌湊21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四人一個小組,每個人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翹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於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藉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於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看到每個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讓出大量的時間給學生游戲活動,孩子們
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教師的工作更加高效。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難怪他們這么喜歡上數學課。
9、《加、減混算》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10、《平均分》
在教學「平均分」一課時,課剛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子最愛吃什麼嗎?」學生們回答:「桃子。」「對。瞧,今天猴兄弟倆一塊兒上山摘桃子了。你們看,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讓學生甲、乙扮演猴兄弟倆,攙著一籃桃子入場。)學生觀察得出:「一共摘了8個桃子。」提問:「你認為怎麼分最公平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後派代表親自分一分,再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隻小猴。」進一步提問:「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呢?」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增強了他們的問題意識,「猴子分桃的游戲」功不可沒。
⑨ 小學數學課前小游戲
2排方格(每排的方格要連在一起的啊),每排在7到10個左右吧,2排格子個數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
2個人分別在格子中畫「圈」和「叉」,一個人先,一個人後,一個人從左到右畫,另一個人從右到左畫(不能一個隔一個畫)。
每個人每次只能在一排里畫,個數不限。
假如一個人畫到最後,沒有格子可畫時,這個人就輸了。
這是2個人比賽。
這個考驗的是邏輯思維,掌握秘訣就行了。
記得以前和數學老師玩時不知道訣竅,所以每次都輸。
還有就是每個人0、1、2.......這樣報下去。每當這個數字中有3 或為3的倍數就拍手。不該拍手時的拍手,該拍手時沒拍手,就隨意怎麼處置。
以前玩的時候,記得到30之後全亂了,因為31、32、33......39都要拍手,所以很多人反應不過來。
⑩ 小學數學課前准備可以做哪些小游戲
如果是學習代數方面可以模擬買東西的游戲,日常中的東西孩子模仿快,如果是幾何方面的就可以讓孩子們剪紙或者搭積木之類的,然後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所學內容,比如問問孩子想不想知道這些積木放在滿水杯里會溢出多少水呢?這時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導孩子學習體積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