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霍懋征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

霍懋征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

發布時間:2020-12-19 15:38:04

1. 請你就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歷程談談你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感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並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體驗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2. 霍懋征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教育系統向霍懋征同志學習的通知
教人[2010]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6所師范大學:
霍懋征同志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是「愛的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是我國高學歷人才從事小學教育的先行者。從教60多年來,她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霍懋征同志是教育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是教師的楷模,是一代師表。她生前曾榮獲北京市模範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的崇高精神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深受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贊譽。為深入學習霍懋征同志的崇高精神,發揚她的教育思想,宣傳她的先進事跡,教育部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霍懋征同志學習。
學習她終身從教、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在北京師范大學讀書時,她是品學兼優的高才生,1943年畢業後她放棄了留北京師范大學任教的機會,毅然到北師大第二附屬小學(現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任教,終身從事小學教育事業,曾經擔任過數學教師、語文教師、班主任、副校長。其間,面對多個上級部門和單位的調動要求,她都婉言謝絕,從沒有離開過她的學生和教室。文革期間,她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受到不公正對待。恢復工作後,她不易其志,堅定地回到了小學校園,繼續從事著她心愛的小學教育事業。1998年退休後,霍懋征同志仍心系教育。為傳授教學經驗、傳遞最新的教改信息,她不顧年邁,先後到新疆、甘肅等多個省份講學、上示範課,把多年積累的教育教學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人民。
學習她以愛執教、文道統一的教育思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霍懋征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動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標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霍懋征同志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從無偏向和歧視,堅持把真誠的愛給予每個學生。她堅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用「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的教育藝術,成功教育好了每個學生。她信奉教師的愛不僅直接影響著眼前的教育教學質量,而且必然會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長期從事語文教學中,她始終強調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從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方面育人,堅持把語文教學與思想教育、審美教育統一起來,教書育人,寓德於教。
學習她孜孜不倦、勇於進取的創新精神。霍懋征同志是一位自覺而勇敢的教育改革實驗者,是新中國歷次教育改革的帶頭人和成功經驗的創造者,是上世紀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她曾積極參加了漢語拼音的試教、拼音教學經驗和五年一貫制改革等教改經驗的推廣工作,一直指導並參與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她教藝精湛,具有非凡的教育智慧,探索出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上世紀5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法,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數量要多,質量要高,速度要快,負擔要輕」的十六字教改方針,把著眼點放在提高課堂質量、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上。改革開放以來,她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積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努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霍懋征同志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勤奮耕耘,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改革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霍懋征同志是把愛心獻給教育的人,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她的崇高師德精神、先進教育思想和成功教改經驗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寶貴財富。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霍懋征同志為榜樣,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肩負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努力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組織開展向霍懋征同志學習的活動,要把學習活動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推進教育改革創新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事業,不斷提高學校教書育人水平,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教 育 部
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3.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

本年度本人任兩個班級的語文教學並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將本學年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 思想工作方面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通過閱讀大量的道德修養書籍,勇於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
二 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做到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對個別的學習困難生,能悉心輔導,經常面批作業,找出知識的薄弱環節,及時進行補漏.在課堂上,採用多提問,多檢查,及時疏導,及時反饋的形式,努力提高後進生的文化基礎知識.認真鑽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的等能力.
三 教育工作方面
在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諄諄善誘,耐心疏導,耐心教育.例如班裡略有「問題」的學生,我採取和他經常談心的方法,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的知心人,與家長緊密配合,發現有一點兒進步就及時表揚他,鼓勵他,樹立起他在班級中的自信.組織好班委會,選出班級骨幹,努力培養班級骨幹.抓好班風學風建設,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經過一年的努力,現在,班裡的狀況正在沿著我設想的方向發展,面貌可喜.
另外,本人遵守校紀校規,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習和培訓.
始終為做一個合格的安中人努力著.

4. 教育部號召向霍懋學習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育部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霍懋征同志學習:

【學習她終身從教、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在北京師范大學讀書時,她是品學兼優的高才生,1943年畢業後她放棄了留北京師范大學任教的機會,毅然到北師大第二附屬小學(現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任教,終身從事小學教育事業,曾經擔任過數學教師、語文教師、班主任、副校長。其間,面對多個上級部門和單位的調動要求,她都婉言謝絕,從沒有離開過她的學生和教室。文革期間,她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受到不公正對待。恢復工作後,她不易其志,堅定地回到了小學校園,繼續從事著她心愛的小學教育事業。1998年退休後,霍懋征同志仍心系教育。為傳授教學經驗、傳遞最新的教改信息,她不顧年邁,先後到新疆、甘肅等多個省份講學、上示範課,把多年積累的教育教學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人民。

【學習她以愛執教、文道統一的教育思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霍懋征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動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標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霍懋征同志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從無偏向和歧視,堅持把真誠的愛給予每個學生。她堅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用「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的教育藝術,成功教育好了每個學生。她信奉教師的愛不僅直接影響著眼前的教育教學質量,而且必然會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長期從事語文教學中,她始終強調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從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方面育人,堅持把語文教學與思想教育、審美教育統一起來,教書育人,寓德於教。

【學習她孜孜不倦、勇於進取的創新精神。】霍懋征同志是一位自覺而勇敢的教育改革實驗者,是新中國歷次教育改革的帶頭人和成功經驗的創造者,是上世紀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她曾積極參加了漢語拼音的試教、拼音教學經驗和五年一貫制改革等教改經驗的推廣工作,一直指導並參與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她教藝精湛,具有非凡的教育智慧,探索出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上世紀5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法,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數量要多,質量要高,速度要快,負擔要輕」的十六字教改方針,把著眼點放在提高課堂質量、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上。改革開放以來,她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積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努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5. 小學語文知名特級教師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
支玉恆: 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 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 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 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 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 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 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 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 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6. 語文教學風格有哪些 我的語文教學風格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閆德明(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授)
一、教學風格的意義
從理論方面來看,教學風格研究是教學理論的深化和發展。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研究日益向縱深發展,許多新的課題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對教學藝術及其風格的關注便是一個顯著事例。教學風格作為教學藝術高度成熟的標志,在教學個性化的追求中被人們所矚目乃是一種必然結果。然而,傳統教學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學的藝術及其個性的研究,致使教學風格的理論成果貧乏,遠遠不能適應教學藝術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教學風格研究是對於教師教學藝術創造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的研究,可以豐富和完善教學論和教學藝術論的理論體系,彌補長期以來教學個性、教學風格理論研究的不足,影響和推動教學論、教學藝術論的發展。
從實踐方面來看,教學風格研究是教學實踐的總結和提升。我國教學風格研究的興起和發展一直伴隨著教師教學經驗總結一道成長。起初主要是總結優秀教師們的先進教學經驗並概括出教學風格的類型和表現形式,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著名優秀教師逐步以鮮明的教學風格被人們承認和學習,例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丁有寬等。教學風格研究通過對優秀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條件與發展規律的揭示,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藝術水平,保證教學質量,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提供有益的啟示,對於教師的教學迅速走上成功、成熟之路可資借鑒。同時,教學風格研究有助於引導、鼓勵教師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揚長避短,朝著合乎自己審美個性和特長的目標去努力,加快形成獨立風格的步伐。教學風格研究為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能力、重視專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風格的內涵
何謂「教學風格」( Teaching style )?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對此有各不相同的側重點。國內學者關於教學風格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方法特點說、個性核心說、教學風貌說、穩定表現說、表現方式說、藝術特色說、觀點技巧結合說,分述如下:
(一)方法特點說:邵瑞珍( 1983 )認為教學風格是「在達到相同的教學目的的前提下,教師根據各自的特長經常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的特點」。賀雯( 2005 )認為: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的個性化和一貫的方式、方法。
(二)個性核心說:張翔( 1987 )認為「就教師個人而言,當他的教學是經常而穩定地表現出合規律性和個性時,就會在此基礎上形成相應的教學風格。」他認為教學風格的特徵是:表現方式的獨特性、個體意識的直覺性、行為方式的習慣性和學習交流的不可模仿性。
(三)教學風貌說:程少堂( 1988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有意無意地、在適合自己個性特徵、思維方式和審美趣味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反復實踐,而最終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魅力又具有穩定性的教學風貌」,具有獨特性、豐富性、穩定性和可變性。
(四)藝術特色說:吳也顯( 1991 )認為「課堂教學的風格就是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中所體現出的獨特的藝術特色。是他的思想境界、審美理想、藝術修養、性格特點等在教學活動中的綜合體現。」
(五)表現方式說:盧真金( 1991 )認為「教學風格就是教學藝術家所特有的、在教學活動整體中重復表現一種『韻味'、『格調'、『風貌'的表現形式。它是藝術家精神風貌的個性和教學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結合的產物,是教師創造性、藝木性教學活動的特徵,獨特性、穩定性和發展性是教學風格形成的特徵。」徐麗華、傅亞強( 2005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據其價值觀念,對教學過程諸元素(知識、教師、學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習慣化的方式。教學風格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個體差異,是教師教學的個性化特徵,體現於教師對各種教學元素的選擇與組合方式。
(六)穩定表現說:王北生( 1989 )認為「所謂教學藝術風格,就是教師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和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具個性的教學思想、教學技能技巧、教學風度的穩定性表現。」李如密( 2002 )、何小微( 2006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藝術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
綜合以上分析,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的個性化的教學風貌和格調。以下幾個方面是普遍認同的: 1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學風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長期的實踐,執著的追求,才能將教學藝術的獨特性格磨練成熟。教學風格是教師教學藝術進入一種高境界的標志。 2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形成的。教學思想觀點體現了教師教學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是教學風格形成和發展的內源性動力。 3 .教學風格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的結果。教學風格不等於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而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創造性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顯示著教師達到的教學藝術水平,是教學風格產生理想效應的技術性保障。 4 .教學風格是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藝術達到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教學藝術是個性化的,沒有獨特鮮明的個性,教學藝術就模糊了自我的面孔,教學風格也就蒼白無神了。教學風格是教師個性化教學藝術達到比較成熟時的一種教學狀態。教學風格是相對穩定的,它給人一種成熟感,因為不夠成熟的教學藝術之樹上,是很難綻放教學風格之花的。 5 .教學風格是教師課堂教學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風貌和格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教學作風和精神面貌,創造性運用教學方法和技巧時一種教學狀態和行為方式,是教學風格審美魅力的直接載體。
三、教學風格的類型
教學風格有哪些類型?很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李如密( 1986 )提出科學型(或稱理智型)、藝術型(或稱情感型)和混合型的分類。吳慶麟( 1988 )提出演講與討論、集體中心與教師中心的分類。李林生、於德令( 1989 )提出熱情奔放、深入淺出、平易朴實、雄辮謹嚴、幽默風趣、標新立異、畫龍點睛的分類。歐陽侖( 1992 )提出慷慨激昂型、沉穩柔和型、邏輯推理型和活潑明快型的分類。李新宇( 1995 )提出活潑與嚴謹、優美與朴實、細膩與曠達的分類。
總體上看,這些分類簡潔明了,易於理解,頗有親切感,但分類標准不統一,隨意性大,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層次上,抽象概括水平不高,缺乏理論深度,科學性不強。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李如密( 1995 )綜合使用多種分類標准和多種分類方法,採取單一標准與復合標准相結合,一次分類與多次分類相結合,模糊描述與術語界定相結合,對教學風格進行了分類,以求各種標准與方法配合使用、相互補充,達到教學風格分類結果的相對優化(見表 1 :教學風格綜合分類表)。這一分類體現了教學風格層次性和序列性的特點,同時又強調和反映了教學風格分類結果的相對性和互補性,並對每一類型的教學風格的特點進行了概括,但是分得又過多過細,玄奧高深,難以把握;有些類別(如:理智型、庄雅型、謹嚴型,諧趣型、瀟灑型、明快型)共性比較多,大體上可以歸為一類。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比較研究發現,國內外學者對教學風格的觀點存在較大的差別。基於對「風格」這個詞的不同理解,我國的大多數學者對「風格」一詞的理解往往出自藝術領域,他們強調風格的創造性、藝術性、獨特性以及穩定性,因此對於教學風格概念的把握是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格調」、「風貌」的角度來的。國外的學者對於「風格」一詞的理解往往與策略和方法相關,強調風格的獨特性、穩定性,因此對教學風格的理解大多與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有關。相比之下,國內學者的界定比較抽象,國外學者的界定更為具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四、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
一位教師是否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其中既包括教師主體的因素,也包括非主體因素;既有精神方面的原因,又有行為方面的原因。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探討:
曹振道( 1982 )認為,教學風格的形成與個人主觀條件息息相關,包括教師的人格、品性、素養等;同時外部因素中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報刊雜志的宣傳也對教師教學風格形成有一定影響。
李如密( 1986 )將影響教學風格的因素分為心理基礎和教師的主觀追求兩種,其中心理基礎包括教師的品德修養、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徵。教學風格的形成是教師的心理基礎與主觀追求的高度統一。
王北生( 1989 )認為,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熱愛教育事業;良好的教學修養,包括教師的知識修養、道德修養和技術修養;心理素質,包括能力、氣質、性格等因素。
盧真金( 1991 )將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其中內因包括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經驗、教師個性質量及教師的性別和年齡。外因包括教學的科目內容、學生的年齡和基礎、教學技術、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張武升( 1993 )將教學風格影響因素分為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教師的認知因素、情意因素和人格因素;社會因素包括宏觀因素與微觀因素,其中宏觀社會因素包括社會政治、文化、經濟因素,微觀社會因素包括學校組織與群體因素。
王志平( 1994 )將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分為基礎因素、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基礎因素包括文化基礎和心理基礎;內部因素包括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個性、對教學藝術的主觀追求;外部因素包括社會傳統、時代要求和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
王松泉、董百志( 2000 )認為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師個人因素上,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個性因素,審美個性和學識能力。
徐麗華、傅亞強( 2005 )對 8 所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 : 學校性質、教齡、教育階段對教學風格的部分因素有顯著影響,但性別與教學科目對教學風格影響不顯著。
賀雯( 2008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影響教學風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認為影響因素主要分為個體的內在因素和個體的外在因素。個體的內在因素包含個體的心理品質和個體的內在動力系統,內在動力系統包括價值觀、態度、教育信念、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個體的外在因素就包含很多,如教育體制、學校領導、工作壓力、學生素質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張曉輝、李如密( 2009 )認為,教學風格受到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主觀因素主要包括教師自身的文化品質、心理品質、職業品質、生理品質以及個體對教學風格的自覺追求等方而;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方面。在教學風格形成過程中,影響因素遵循一定的結合機制:主客觀因素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統成整體,共同制約;協調一致,創造性結合。
綜上所述,影響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頗多,學者們的歸類方式也不一致,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分析將所有因素大致歸為內因、外因兩大類,與教師個體相關因素為內因,其他統歸為外因;內因類包括:教師個人的主觀追求、先進的教學思想、知識素養、教學技藝、教師個性特徵、審美特徵、教師教學水平和經驗。外因類包括:學校行政管理方式、教學資源、教學科目、學生年齡特點、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報刊雜志的宣傳、所處時代和所屬的民族的影響和宏觀社會環境的影響(包括政治宣傳、文化變遷、經濟發展等因素)。
五、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
一名教師從開始從事教學職業時的無風格教學,到逐漸成熟,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一般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其間的發展又可分為若干階段。由於人們考慮的角度不同,教學風格的形成也就會有不同的階段之分。概括說來,國內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一般可做以下幾種劃分。
李如密( 1986 )從教學風格的獨特性特徵角度考慮,以教師教學中創新性(或稱獨創性、創造性)成份的多少為標准,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摹仿性教學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局限於摹仿、照搬別人教學的經驗和做法,本身的教學無創造性可言。第二,獨立性教學階段。教師基本上能夠獨立勝任教學工作,在一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教學活動已開始孕育著創造性的萌芽。第三,創造性教學階段。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已處處可見,但有時表現得不穩定,有些「創造性教學行為」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第四,有風格的教學階段。教學中的獨創性已經呈現科學的、穩定的狀態。教學藝術達到了較高的境界。
張武升( 1993 )從教學風格的構成因素角度考慮,把教學風格構成因素中教學個性的成熟性與穩定性程度作為劃分的標准,將教學風格形成階段劃分為:第一,無個性階段。教學表現為照本宣科、缺乏教學個性。第二,個性初步形成階段。教學表現為在個性心理特徵和教學活動其它因素的影響下,己初步可以觀察到某些獨特的教學個性。第三,個性化教學階。教學個性已從第二階段的偶然能夠觀察到發展到隨時可見,與眾不同的教學個性與已相當明顯,但有些教學個性仍處於不穩定或不科學的狀態。第四,有風格的教學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個性已呈穩定的、科學的狀態,即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黃甫全( 1998 )從事物一般發展順序角度考慮,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程度出發,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模仿性教學階段。這一階段的老師常常套用別人的成功經驗,甚至模仿別人的教學語言、語調、手勢乃至教學風度。第二,追求創造性階段。這一階段的老師擺脫了模仿的束縛,能夠獨立地完成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並開始醒悟到要創造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學藝術風格。第三,形成獨特教學藝術風格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師成為教學藝術的自覺追求者和創造者,在教學各個方面都有獨特的、穩定的個性色彩,處處閃耀著創造的火花。
何小微( 2006 )採用「目的性抽樣」,選擇一位教學風格比較突出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開放式 . 或半開放式訪談,輔以非參與型課堂觀察和實物分析,收集了豐富材料,在此基礎上把該教師的教學風格形成歷程分為模仿、創新、成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模仿階段(教學的 1 — 3 年):這個階段的特徵是模仿,注重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比較依賴於前人做法、他人經驗、教參和固定的教學程序。第二階段是創新階段(教學的 3 — 16 年):教學基本上擺脫模仿的束縛,獨立意向鮮明,能根據自身特點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並且具有了明確的風格意識。第三階段是成熟階段(教學的 16 年後):這一階段的特點的是個性化,此時該教師的教學風格呈現出穩定、一貫的特徵。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獨特、穩定的表現,教學帶有濃厚的個性色彩。在其教學風格發展過程中模仿性因素越來越少,而獨創性因素越來越多,最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任仕林( 2009 )通過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學優秀教師,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童君老師在某市的一所國家級重點中學里任高中英語教師,是某市的骨幹教師、市級學術學科帶頭人、模範班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從教己經近二十年了。她的教學特色鮮明,在課堂上嚴謹而不失幽默,並深受學生的愛戴,其教學風格也為大家所公認。據童老師的陳述,她的職業生涯分為四個階段:模仿教學階段、獨立性教學階段、創造性教學階段和有風格教學階段。」
雖然角度不同,各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有各種不同的劃分,但每種方法所論述的各個階段的本質特點是相同的,都把教學風格的最本質特徵——獨特性作為劃分教學風格形成階段的標准。
六、教學風格的創建方法
在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和最後表現形態上,總是或多或少帶有他人影響的痕跡。自覺地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教學風格,是教師形成個人教學風格過程中所不可少的環節。李如密( 2002 )提出了學習和創建教學風格的基本方法。
(一)拜師學藝法與自我研習法。拜師學藝法是指教師自覺主動地向自己所景仰的教學風格的創造者請教學習,以使自己的教學也體現出這種風格特色來的方法。自我研習法是指教師因受條件限制不能直接拜師學藝而採取的以某種教學風格為藍本,自覺採用其指導思想和技巧形式,以使自己的教學也體現出這種風格特色來的方法。
(二)作品分析法與模仿感受法。作品分析法是指教師通過分析一定的教學藝術作品,從而達到認識和掌握其中蘊含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模仿感受法是指教師模仿他人的教學活動而親身感受、驗證其風格特點及其相應要求,從而達到學習並掌握某種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三)部分移植法與兼容並蓄法。部分移植法是指教師通過精心選擇而後將他人教學風格中成功的教學特色部分地移植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從而使自己的教學也帶上這種特色的方法。兼容並蓄法是指教師對他人教學風格之長廣采博收,利用綜合優勢使自己的教學獲得整體最佳特色的一種方法。
(四)優勢培育法與弱點逆轉法。優勢培育法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優勢,從而形成個人獨特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弱點逆轉法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對其自身弱點的巧妙逆用和轉化,從而使個人教學形成獨特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五)選擇突破法與綜合建構法。選擇突破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個人特長或教學需求選擇突破口重點攻關,從而以點帶面達到建立教學風格之目的的一種方法。綜合建構法是指教師從教學整體著眼,通過綜合變革、優化結構,而達到全面形成教學風格之目的的一種方法。
(六)實踐升華法與理論滲透法。實踐升華法是指教師對教學中不斷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抽象升華、取其典型特徵組成個人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理論滲透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自覺地以先進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多方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都表現出明顯的教學特點,從而最終形成個人獨特而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7.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優秀的經驗

加強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8. 霍懋征的流傳事跡

2001年9月15日,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全國小學語言教學研究會,北京世紀和平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單位在北京實驗二小召開了霍懋征教育思想研討會,除各級領導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語文專家、教師參加了研討。
與會同志一致認為霍懋征60年來躬耕於小學教育園地,孜孜不倦、始志不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60年來始終熱愛著基礎教育,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國家、學校、家庭了生什麼變化,她都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始終生活在學一中間,疾心不改,無怨無悔。正如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所說,她總是站在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運用創新思維,前瞻地思考教育教學問題,無論是青年時代,中年時代,還是到了耄耋之年。她總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鼓吹者、實踐者,不斷取得新經驗,不斷取得新成績,霍老師在會上總結了六十年的教育、教學思想。使她深感欣慰和自豪的是六十年來她所教的學生都已長大成長,沒有丟掉一個,她總結一句至理名言:「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 有一天,退休在家的霍懋征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里傳來激動的聲音:「我可找到您了。您就是我的親娘啊!」霍懋征一下愣住了,問:「您是不是打錯電話了?」「沒錯,霍老師,您就是我的親娘,沒有您也不會有我的今天。」「那您貴姓?」「我姓何。」「你是何永山。」「是我,是我。」
何永山上學的時候,是學校里出了名的「淘氣鬼」,而且已經留了兩年級。上課的時候,隨便說話喊叫是家常便飯。課下還經常欺負同學。就是班主任也拿他沒有辦法。
一次開校務會的時候,霍懋征聽說學校準備把何永山送到工讀學校去,就找校長說:「您把這個孩子交給我吧。」校長說:「這可不行,我可不能讓這孩子影響你們的優秀班集體。」「請您相信我,看看我們班是否有力量來改變何永山。」在霍懋征的懇請下,校長終於同意她把何永山領走了。
因為兩次留級,何永山比其他同學都大,而且身高體壯有力氣。一天,霍懋征對他說:「永山,你當個組長吧。挑上三個同學,再加上老師,咱們五個人負責打掃班裡的衛生區怎麼樣?」何永山一聽先是一愣,然後大聲說:「行!」從第二天早上開始,何永山每天總是第一個到校給大家准備好笤帚、簸箕,幹得非常認真。有一天早上,他扛著一把長把笤帚興沖沖地走到霍懋征跟前說:「老師,您用這把笤帚掃吧。」「為什麼?」霍懋征有些不解。「霍老師,我發現您的腰有毛病,您用這把笤帚掃地就不用彎腰了。」一個被認為不可救葯的孩子也會關心別人了。
一天,霍懋征看見何永山站在學校鼓號隊旁邊比畫著敲大鼓,眼裡流露出羨慕的神色。因為他不是少先隊員,所以根本沒有加入鼓號隊的資格,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霍懋征發現他的這一興趣後,就去找大隊輔導員,說:「你看何永山那麼大的個子,打大鼓最合適了。而且通過少先隊這個集體也能幫助他進步。」大隊輔導員不敢肯定,只說:「那就試試看吧。」結果,何永山非常遵守鼓號隊的紀律。那年「六一」兒童節活動,霍懋征特意給何永山買了白襯衫、藍短褲。這一天,何永山第一次在全校同學面前受到了大隊輔導員的表揚。
活動之後,何永山抱著白襯衫、藍短褲送還給霍懋征。霍懋征親切地說:「這衣服是老師送給你的,拿回家去吧。你今天很漂亮,只是脖子上少一樣東西。」沒等霍懋征說完,何永山仰起臉說:「我知道,我還沒有紅領巾呢!」何永山進步了,課上不隨便說話了,課下也不胡鬧了。上課老師都說:「何永山像變了一個人。」不久,他真的加入了少年先鋒隊。
霍懋征接手了一個班。有一次上作文課的時候,她看見一個女孩子竟然用手捂著耳朵。女孩子看到霍懋征的目光時,趕緊把手放了下來,但是依然心不在焉。霍懋征向前任的語文老師了解情況,那位老師說:「沒錯,不知道這個學生怎麼就怕寫作文。講評作文的時候,她聽都不願意聽。」這是怎麼回事。霍懋征心裡琢磨著。
連著幾次作文作業收上來。霍懋征每當看到這個女孩子的作文時,就不禁皺起了眉頭。文章確實寫得很不好。有一次,批改作文的時候,霍懋征發現女孩子作文中有幾句比平常寫得有進步,馬上在她作文本上把這幾句勾出來,批上:「這幾句非常好,表達了當時的想法。」霍懋征希望讓女孩子知道,老師隨時關注著她的進步。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霍懋征特地拿出那個女孩子的作文,用飽含深情的聲調朗讀了那幾句話,並向全班同學進行講解。
漸漸地,這個女孩子的作文寫得越來越好,也有了得5分的作文,而且作文還經常被貼到教室里的《作文園地》上。一個學期之後,霍懋征推薦這個女孩子當了《作文園地》的編委。後來,這個女孩子成為一家出版社的編輯。
霍懋征告訴記者:「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都願意學好。因此,關鍵在老師如何引導。千萬不要覺得哪個孩子笨,這是功到自然成的事情。即使100遍還不會,不是還有101遍嗎?」在霍懋征60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她從來沒丟下過任何一個學生。 1978年4月,霍懋征結束了一年零九個月的「牛棚」生活,重新回到了教學第一線———北京實驗二小。那一年,她已經年近六旬。這次重新走上講台,霍懋征在教課問題上必須在語文和數學兩科中選擇一科。霍懋征放棄了以前的數學教學,兼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學改革實驗工作。她選擇只教語文,是因為在「文革」當中,她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的學生,甚至是好學生,怎麼一夜之間竟然變成了打人殺人的「兇手」。這使霍懋征深刻意識到,對青少年一代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語文課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承擔著更為重要的任務。然而,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在語文教學領域卻興起了一種以「語文教學必須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的「雙基」理論。霍懋征認為,這種「雙基」論顯然是要放棄或淡化語文課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她義無反顧地承擔了語文教改實驗的任務。
1979年初,作為唯一的小學語文教師代表,霍懋征參加了在長春舉行的全國23個省市中學語文教學會議。會上,有些代表發言說:「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科教學的任務,不能強加於語文教學,這樣會兩敗俱傷。」輪到霍懋征發言的時候,她提出反對意見:「離開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離開了育人的大方向,我們的語文課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文章是為什麼而寫的?文以載道,文章無不為宣揚某種道理、傳達某種感情而寫的。一篇文章立論越深刻,章法和語言運用的越精彩,它的教育作用就越大、越久遠。『文』與『道』永遠應該是統一的。通過文章對下一代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千古不變的規律,怎麼能說『兩敗俱傷』呢?」
雙方僵持不下,大會就要求霍懋征做一次示範課,看看語文教學如何體現文與道的統一。當時,大會選定在吉林師大附小三年級一個班上課,講的是《毛岸英在獄中》。為了突出語言文字為思想內容服務的特點,霍懋征重點抓住一段文字讓學生分析:「敵人拷打楊開慧,審問楊開慧。岸英親眼看到媽媽多次被敵人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卻寧死不屈。他牢記媽媽的囑咐,什麼也不對敵人說。」
在反復誦讀之後,霍懋征提問:「小岸英為什麼能戰勝敵人?」「他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因為他有遠大的理想,要解放全人類。」學生們的回答都帶有時代套話的痕跡,顯然不符合當時只有8歲的小岸英在獄中的實際思想。於是,霍懋征進一步啟發學生感悟「多次」一詞的含義,自己也在富有感情的范讀中突出了「多次」的語氣,讓學生們體會楊開慧「多次」被敵人拷打而堅強不屈的表現對岸英的影響。當學生們明白了毛岸英在獄中的勇氣和智慧來自媽媽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的道理時,全班同學都顯得十分激動。這時候,霍懋征再讓學生們朗讀這篇課文,每一個字幾乎都是飽含深情地讀出來的。
這堂課成功了,與會代表們的認識統一了。中國的語文教學可以說從霍懋征的這堂示範課走出了「雙基」的誤區,重新承擔起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1981年,在北京市畢業生統考中,霍懋征帶的班試卷獲得了令人吃驚的成績:全班46個學生中除了兩篇二類文,其餘44人的作文都是一類文。語文總平均分達到98.7分,而且試卷卷面整潔,字跡端正。這一成績令閱卷老師們驚嘆不已。霍懋征的語文教改實驗成功了。
語文教學為何需要改革。這緣於語言學家呂叔湘的觀點。呂叔湘認為,中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九年裡兩千七百多個課時學語文,還沒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因此,霍懋征全面回顧總結自己過去教學中的有效方法,並且與發達國家的小學語文教材進行比較。她從中發現,長期以來我國語文教學之所以「少、慢、差、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閱讀量太少。一個學期四個多月,教材中只有二十幾篇文章,平均一個月還學不完6課書。閱讀量這么少,怎麼提高孩子們的語言文化素質?所以,霍懋征為自己制定了一個16字方針———數量要多,速度要快,質量要高,負擔要輕。
講《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的時候,霍懋征只向學生提了三個問題:「一、小馬為什麼要過河?二、小馬第一次為什麼沒有過了河?三、最後小馬為什麼能安全地過了河?」隨後,她就讓學生去默讀、朗讀,自己去尋找答案、理解問題。結果,孩子們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孩子必須向大人學習。」「小馬過河的故事使我懂得了我們小孩子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變聰明。以後我要好好跟老師學習。」這說明,通過教師的引導、答疑,最後不用教師講解,孩子們也能從小故事中悟出大道理。同時,由於老師「講」的時間少了,學生動嘴、動腦的時間自然就多了,學生也就真正成了教學的主體。教學速度當然加快了。
學生練得多了,掌握的東西自然就會多,對知識和技能的熟練程度自然會高。老師講得精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就多了,效果就會好。這就為增加課文閱讀量提供了條件。因此,霍懋征把教材中的課文和自己搜集來的詩文分組歸類,確定《揠苗助長》為精講篇目後,就把《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歸入一組,把《一頭學問淵博的豬》、《蟬和蜘蛛》、《農夫的遺產》等又歸為一類……就這樣,霍懋征教改的第一學期就講了95篇課文,比教材設定的多講了71篇,而且學生的課後作業每天不超過30分鍾。這種數量多、速度快、作業少的教改實驗的結果是,三年多的時間里確實培養出了高素質的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教育。這是霍懋征對自己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總結。為了這份執著的愛,霍懋征仍然繼續著她的教育生涯。

閱讀全文

與霍懋征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