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關於小學數學文

關於小學數學文

發布時間:2020-12-18 13:09:10

A. 我是文科生,大學想學小學數學教育,困難大嗎

要應聘理科到了學校里,有些學校會根據缺少哪一科的任課教師給教師分配工作,或者征詢教師的意見,這樣的話當然可以教數學了。如果你要去應聘的話,有無關於文憑的要求?你是文科

B.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500—800字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

靖江市新橋鎮禮士小學 朱詠梅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准確性。

一、學會閱讀數學,從中感悟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二、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數學語言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比如:在教學《現代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運算時:44×25=?我教給學生的一種算理:44×25=11×(4×25)是根據三年級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為兩個數的乘積,再運用乘法結合律。我講述後,又請幾名學生復述這種算理並且出了幾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說。接著再問,還有比其它的解題方法呢?既讓學生鞏固這種算理,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為學生講,老師聽的輕松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採取各種形式,讓學生發展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如名數之間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讓學生敘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於206厘米。簡單的兩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3、讓學生小結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大小比較之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塗、想、說」進行。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①多種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幾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樣?塗:塗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塗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它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

C. 小學數學文化知識的內容有哪些

需要掌握筆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四位數的讀寫法、乘法除法的基本運算和分數的簡單運算。

D. 文科生能否當小學數學老師

當然可以,如果你們那的教委同意的話,小學的數學,不是教奧賽,應該你的知識能應對自如的,加上你的語言功底,沒問題的。支持一下。

E.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正確解讀文本

「解讀文本」是我們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解讀文本是否到位直接關繫到我們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關繫到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解讀文本需注意三方面:
1、讀懂文本編排意圖,搞清文中插圖和旁註文字、提示語。 現行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插圖,包括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幾何圖等,在插圖旁還標注文字、提示語,這些有機的編排成分能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能溝通數學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著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教材六年級第十一冊中「圓的面積」教材編排就把圓的面積計算用「化曲為直」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化歸思想」,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教材中常出現解題指導思想、方法等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它能幫助教師正確分析難點,突出重點、指導教法,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學生學法,掌握知識要領,例如:教材三年級數學上冊中「可能性」例1插圖的旁註文字: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②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③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這三方面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就指出了教學的授新知識點、重點與難點,它可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猜想、把握知識要領、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教師設計比如摸綵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通過實踐活動中的體驗,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2、讀懂例題的地位作用,弄清例題與習題的關系,疏理授新知識點。 例題是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它具有典型性、規范性。它能讓學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讓老師疏理出授新知識點,能讓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及構思教學設想。習題的作用及難易,教師要心中有數,弄清習題與例題相配合的基本題、變化題、探索實踐題,提高題等的分布情況,正確解讀習題不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延伸。例如:教材三年級下冊數學「統計中簡單的數據分析」中例1的主題圖:一家超市上周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情況,要知道下周該進些什麼品牌的礦泉水,根據該例題教師不難疏理出本節課授新知識點:會看橫向、縱向條形統計圖,初步會製作橫向條形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及數據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等,這樣有利於教師確定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例如:練習十中的習題除了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以外,還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這樣,也就有必要在設計教學流程中始終圍繞:學生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些數學問題嗎?來展開創造性的教學構思。
3、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 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要把握:①通讀全冊,理解單元教學內容,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處理好各年級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②細讀單元,理清知識點,弄清新舊知識聯系點,分析數學新舊知識結合點,分析學生學習新知的思維過程:平衡(舊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發沖突(關鍵)--交流、合作、探究(課堂效果)--新平衡(學懂新知)。解讀本單元的目標,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例題怎樣才能得到落實,達到宏觀與微觀,新知識與舊知識,教學目標與達成構思等的統一。 在教學中真正達到正確「解讀文本」,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攻破我們的教學重、難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數學課堂因解讀精闢而變得精彩紛呈。

F. 小學數學中哪些地方的學習是關於數學文化的

比如說圓周率的知識,比如說鍾表的認識……

G. 小學數學論文,給幾篇例文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構想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就要落實「掌握知識、發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為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有高尚人格的 主體性的一代新人。這里的所謂人格,是指學生的能力特徵和品德特徵的總和。這不僅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 奮斗目標,也是督導評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依據。現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問題,構想如下:
一、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總體評價的構想
1.教學指導思想是否符合現代教學論原則;通過教與學雙邊活動是否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 過程和意志過程。以促進每個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和提高各種數學能力,完善人格,獲得全面的發展。
2.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確定是否有利於全體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小學數學最佳知識結構。即,那些 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則、規律、公式和數學思想組成的知識系統,並且是按照小學生身心發展規 律,能被小學生所接受、理解、難易適度的知識系統。
3.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潛在智能的開發和提高;是否通過「獲得 知識」和「應用知識」兩種途徑培養和形成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 手操作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4.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個方面」的落實,又兼顧「因材施教」的推 進。
5.課堂教學是否較好地體現了「認知結構」、「教材結構」、「教學結構」三者和諧一致的整體關系。
6.全體學生在求知的全過程中,興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如何,發 展趨向是否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7.進行「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課時教學效果的量化測試和「智能」與「情意」方面相應的課外跟蹤考 查結合。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三維教學目標」評價的構想。
(一)對「掌握知識」的評價構想。
實施素質教育,並不是要改變知識及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地位,並非要降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 量,而是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所涉及的內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廣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把知識的 形成過程放在教學的首位,使學生經歷真正的認知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遷移的生動 的活潑的知識結構。那麼,應該如何評價小學數學課「掌握知識」的教學,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內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為導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實;
②感知材料的選擇是否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
③感知階段的誘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現區,展開求知探索;
④新、舊知識交接點的確定,是否便於快速促成學生認知的正遷移,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起學生「短 兵相接」的思維交鋒,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
⑤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於學生省時優質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鋪設是否有助於學生在揭示新知本質的求知過程中,展開高效的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 判斷與推理、抽象與概括。
②學生在歸納總結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經過了一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支柱,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又將已理 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③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確、全面、深入;學生對新知本質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確、全面、深入 淺出,表述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學生在探求、獲取新知中個性意識傾向性作用的發揮如何,全員參與的競爭質量與程度怎樣。
⑤教師指導學生求知獲取的「投入」與學生學會求知方法,得到收獲的「產出」是否成正比。
(二)對「發展能力」的評價構想。
能力的發展只能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離開知識,能力就成了空中樓閣。「發展能力一定要結合知識 的傳授過程去進行,知識有其能力價值,它凝聚在知識之中,不思則暗,深思則寬,不著重分析挖掘,不在知 識傳授過程中充分發揮,就會落空。」發展能力必須結合知識體系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有層次地由低級 向高級逐步提高。練,是形成和發展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就小學數學綜合課「發展能力」的評價而言,應 包括下列內容:
1.對課堂「半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給出的題目是否屬於緊扣新知要點的基本型題目;是否便於全體學生直接運用新知,起到鞏固理解,強 化記憶的作用。
②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立足於學生主動積極地解決問題,以思維能力的訓練為核心, 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與「放」適度,不包辦代替學生對新知的再現。
③學生運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題目的技能和敘述算理,或法則或解題思路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否達到規定的教 學目標。
④教師在本階段的課堂小結是否切中由學生板演和課堂巡視所反饋問題的要害;「結語」是否有助於學生 對新知要點的再現和發展。
2.對課堂「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本階段習題設計是否由三類不同要求的題構成;這些題目的編排是否便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類題目的要求如下:
低檔題:比基本型題目稍有變化,其目的是讓學生獨立運用新知解題形成技能,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記憶 。
中檔題:以新知為主體的綜合型題目,題目的編排既突出適度的綜合性,又帶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 培養和訓練學生解題的綜合能力和靈活性。
高檔題:思考性較強,略有難度的題目。這類題目不超越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思維能力的限制,用以解決「 吃不飽」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飽」學生競爭意識的激勵,推進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
②在本階段中, 教師是否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練習時間(區間為10至15分鍾);是否較好地完成本階段課 時教學任務,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
3.對「獨立練習交流與課堂總結」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練習交流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寬松、和諧、自信、民主的課堂氛圍。
②教師對學生的解題交流與評定是否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廣闊性、創造性;是否致力於培養學 生勇於探索、不斷進取、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學習品質。
③師生合作的課堂總結是否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便於學生回顧求知過程,掌握新知要點,獲得求知啟迪 。
(三)對「陶冶情操」的評價構想。
人的智力商數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數卻是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的結果。科學界已提出:一個人的「智商 」只佔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個具有主體性的人, 其核心素質是高尚的人格。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去陶冶學生應具備的道德情操、科學品質,已是當務之急。 為此,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應當作為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 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同步進行,有機結合;是否做到 為此不遺餘力,持之以恆。
總括起來說,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三個方面。學生從 事學習的正確認識是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動的基礎;良好的情感又能推進學生的認識和行動;而堅強的意志則能 使學生鍥而不舍地提高認識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評價學生的「認識過程」,旨在界定學生揭 示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間的關系和規律的水平,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改革的信息,有助於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獲得智力技能和開拓學生的創造能力。評價學生的「情 感過程」,在於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養。評價學生的「意志過程」,使教 師明確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生成才的必備素質,在教學中加強砥礪學生意志的教學力度,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學 習目的,在求知中勝不驕,敗不餒,知難勇進,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據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圍繞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去評價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H. 如何將數學文化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數學,不僅是一門理性與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其與藝術性學科一樣,也有著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內涵。加強數學文化教育,是促進數學學科長久發展的必然之計。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數學思想的啟蒙階段。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可以充分體現數學教學的意義。因此,筆者選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之所以成為許多小學數學教育者的重要研究對象,是因為數學學科的發展與當代小學生的發展對其有很大的需求。下面就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1.1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興盛,人們對於文化事業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沒有其專有文化的支持,其發展就缺少必要的基礎與動力。對於小學數學學科教育發展來講也是一樣,憑空進行數學理論的講解,對於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成效的提高都極為不利。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得到充實,數學理論的出處得到明確,數學學科發展會更加迅速。數學學科的發展需要理論的發展,更需要文化的發展。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1.2小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
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小學生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當代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較低。許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抵觸情緒,在課堂上不願意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這就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得不到體現。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融入,可以很好地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數學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學生找到除了數學理論之外的關注點,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與學習熱情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分析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對於數學學科與小學生個人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這就使得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成當代小學數學教師研究的重點。下面就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進行分析。
2.1對課本中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有許多文化因素。正是這些數學文化,使得小學課本內容更具有趣味性與生活性,使得小學生願意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讀與學習。一般來講,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經常是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是為了引出數學知識而存在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一起,為小學生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也正是數學文化使得學生認清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立體地對待與觀察數學學科,產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知識對數學文化進行介紹。比如在學習小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數的進制方面對十進制及十進制的由來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對我國引出十進制的數學家劉徽進行介紹,提出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十進制計數法。這樣,學生在學習小數知識的同時,也可對我國的數學發展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數學文化的了解與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數學課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數學文化服務於數學知識的講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數學的文化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2.2凸顯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
一些小學生認為數學與語文這類文化類的科目是相互對立的,數學與文化沒有任何關系。這就要求當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之時,突出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存在。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於一些數學定義與規則都要進行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在進行《圓》的講解之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另外,教師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圓形進行分析,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圓,是因為圓無棱無角,象徵著圓滿與安全,等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學生會擺脫對於數學的刻板枯燥的印象,認識與學習數學文化。
2.3豐富數學活動形式
數學活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文化。游戲與競賽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類型,老師可以利用競賽小游戲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進行學習。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就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當有學生回答出時,教師給予獎勵。並告訴學生,在下節課,教師還要就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請同學們做好准備。在第二節課,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數學文化問題進行回答,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獲得小紅花一枚。在這樣的活動之下,學生的數學文化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I.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4年級大全

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有三種方法: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1)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
3)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
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二)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a、總分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三)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例論證(例證法):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全面地論證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讓人印象深刻)

閱讀全文

與關於小學數學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