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家鄉名人作文500字左右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斗英雄、勞動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來歲,個子不算高。臉上布滿了皺紋,一笑起來皺紋就更深了。雖然奶奶長得並不出眾,可她扎出的掃把卻個個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種掃把苗子用來扎掃把,因為每年總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幫他(她)們扎。還有一些人也想學,奶奶就會毫不吝嗇地教她,直到把她教會為止。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你奶奶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其實,奶奶的這個手藝並不是跟誰學的,而是她看別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學的。後來慢慢就學會了。 其實,做掃把也不是很難。先把掃把苗子曬干,種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剝掉,用錘子把桿子錘開,然後用繩子把它紮成掃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扎緊,否則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發奇想,問:「奶奶,你剛開始學扎掃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呀?」奶奶說:「有啊。」我說:「那你給我說說吧。」奶奶說:「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掃把,突然,用東西把桿子梳開的時候,那東西上面有一顆釘子鬆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不學了?」奶奶說:「這點小困難算什麼?我跟本就沒有想過。」我說:「哦。」突然之間,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名人」——奶奶。
2. 小學生怎樣寫《家鄉名人》類作文
我的家鄉——安徽省從古到今出過不少家喻戶曉的名人,從古代的包公、內朱元璋到現代的陶行知、胡錦容濤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廬州合肥(現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樣,一生做過許多官,小到縣令大到樞密副使。不管是做什麼官,他都認真處理政事,執法如山,鐵面無私。所以在戲劇里,專門給他畫了一個大黑臉。
在眾多故事中唯有歷史記載的有關包拯斷案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包拯在天長縣任任知縣時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人,將一名農民告上了縣衙,說那名農民殺了一頭耕牛,並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點點給自己吃,其它的全部賣了。在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民間私殺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個人沒有想到這狀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來在前一天那名農民就到縣衙向包拯告狀了,說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頭割了,當時包拯就意識到這一定是某個仇家有意陷害這個,便讓那名農民把牛殺了,來「引蛇出洞」。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機智。
3. 小學六年級語文作文。《家鄉的名人》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保衛國家的戰斗英雄,那些熱愛勞動的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有著眾多「粉絲」的歌星、影星、球星等等。然而,今天我要贊頌的卻是有著米蘭那朴實無華的品質、那與我們度過了四個春秋的語文老師——錢美娟。
也許你會不以為然,一位普通的老師能稱得上是「名人」嗎?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錢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畫上了不平凡的一筆。她不僅知識淵源,工作嚴謹認真,而且在作文教學方面別出心裁。
作文歷來是學生們最頭疼的事,但在錢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不但不怕作文,而且作文水平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有一次,我們上語文課,錢老師講了一會兒作業。突然,傳來一陣「嗚嗚」聲,這聲音響徹了整個學校上空。同學們都睜大眼睛東張西望,尋找著線索。「在哪兒」一位同學大叫,我們的目光隨他而去,原來是幾架滑翔機啊!這時,錢老師並沒有制止我們,反而知道我們怎樣觀察。正當我又快樂又納悶——語文課怎麼變成「看西洋鏡」課了的時候,錢老師去一聲令下,讓我們回到座位,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讀所想寫成一篇作文。同學們恍然大悟,但沒有一個人愁眉莫展。大家都興致勃勃、奮筆疾書。於是,一篇篇充滿樂趣的即興作文就這樣誕生了。原來,錢老師的心裡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啦!看,錢老師的作文教學就是這樣不露聲跡。這正如大詩人杜甫詩中所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
記得還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把小吃帶到課堂上來,邊看邊寫。錢老師帶領我們開展語文綜合實踐。她一邊巡視,一邊不停地給我們知道和啟發。她特意讓我們根據「色、香、味、形」等方面展開想像,使作文更生動、形象。
現在,無論在我們塘市或張家港市區,你只要一提到錢老師,那真是鋼珠掉在銅盆里——響當當。有許多同學的作文在老師的指導下也連連獲獎,真是「名師出高徒」呀!如果你有作文上的問題想請教她,一個電話「叮鈴鈴」打過去或親自登門拜訪,她准會熱情地為你指導,給你指點迷津,讓你茅塞頓開、靈感突發、思路開闊,下筆成文不用愁,你一定會寫出新穎的文章投稿發表呢!
什麼叫「名人」?其實就是平凡中不平凡的人。錢老師就是普通人中與眾不同的一個,她在工作之餘還積極總結經驗,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頻頻獲獎和發表。再過半年我們就要分別了,但我相信我們的感情是不會淡化的。我愛錢老師——我心目中的「名人」!
4. 家鄉的名人 作文
游永生先生,土生土長的星村人,是武夷山最早從事茶葉生產的茶人之一。具有創業精神的他,憑著自己的智慧、膽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經過20多年的拼搏,將一個名不經傳的小茶廠發展到今天的永生茶業有限公司,該公司連續兩屆被評為福建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戲球」牌連續兩次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游永生今年68歲,從71年至88年擔任星村村支部書記,在任期間,他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星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建好村所在地的中、小學教學樓和勤工儉學基地,多方協調奔走,為小學爭取到30多畝、中學100多畝學校用地,解決了學校發展存在的最大難題,還在當時十分微簿的村財收入中每年捐助給小學1000元。
通過創業漸漸富裕的游永生,常常謙虛誠懇地說:「永生企業能有今天的發展,是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熱愛家鄉的游老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從90年以來,即使在企業效益不好的情況下,他一直堅持每年「六一」期間捐給小學3000元。99年他的茶廠因失火而造成損失300多萬元,這一年「六一」他還是照例給學校送去3000元,令學校的近千名師生深深感動。2005年在星村鎮在新區新建成了幼稚園,游老也總是在「六一」期間送上慰問金錶示對孩子們的關愛之情。此外,游老還通過自身影響發動社會各界來共同關注貧困和留守兒童。他擔任非公企業茶業協會支部書記,主動與黎新村支部建立攜手聯建,號召支部的黨員為該村因交不起學費而面臨輟學的3名同學捐款,在他的帶領下,兩個支部很快就捐出近3000元,使得這幾名學生得以繼續讀書。當他從學校了解到有幾名品學兼優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慷慨的他主動與3名小學生結對幫扶,鼓勵他們好好讀書,將在生活和學習上捐助他們到完成高中學業。
如果說關心支持教育是游老的最大心願,那關心回報社會也是他的初衷。星村九曲橋是竹筏碼頭所在地,對外旅遊的窗口形象,因年久失修,橋面上的石欄有不同程度的破損,既不安全也影響了美觀,預算約需近萬元才能修復,游老不假思索地說:「這是我們旅遊區家鄉的形象,一定要修復」,就這樣僅一個月就使九曲橋恢復了原貌。2004年,星村兩戶居民因房屋失火,生活陷入困境,游老及時給他們分別送去1000元慰問金幫他們度過難關。此外,他還熱心支持關注老年人。給市老年門球協會捐了1000元,為「南平老新四軍研究會」捐了2000元經費,並贈送了近2萬元的禮品;為「省98年文藝家八閩大地采風行」提供贊助等等。
朴實的游老為人謙和,總是默默地支持教育,回報社會,他的公司用工總是先考慮下崗工人和最需要幫助的人,近二十載如一日,他的熱心回饋在當地有口皆碑,受到了大家稱贊。
5. 家鄉的名人作文
陸功勛 用廢舊錄音磁帶裝幀出藝術品,在餐巾紙上書寫作畫,以廢掛歷為材料創作剪紙作品,金湖縣廣播電視局原局長、退休幹部陸功勛可謂奇人。 陸功勛1962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他學的是俄語,分配到水鄉金湖教的也是俄語,教學活動中,他有緣結識了前蘇聯的一位名叫娜達莎的女作家,並與她合作翻譯了一本蘇聯童話集。然而,正當他初獲成果之時,那場浩劫,打破了他的夢。一夜之間,他成了里通外國的反革命,翻譯的作品也付之一炬。無休止的批鬥、檢查,徹底摧垮了他的身體。失眠、肺結核、肝炎糾纏著他,幾乎使他喪失了工作能力。逆境中,他沒有被病魔纏倒,病床上,他讀報偶得啟發,從此,無論風霜雪雨,二十年如一日,一天三趟拳,從不間斷。不僅用太極拳打好了自己的身體,還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積極分子,受到國家體委和全國總工會的表彰。如今,他又在太極拳的基礎上學會了鶴翔庄功和華藏功,成為金湖縣唯一的一名省級拳操功輔導員。 逆境使他失去了俄語教學的機會,被迫改行去給學生們上圖畫課,但是他沒有就此沉淪,逆境更激發了他對藝術的孜孜追求。1985年,陸功勛走進了視聽界,這為他書畫藝術的創作提供了一個社會大課堂,使他的知識面更寬了,書畫藝術造詣更深了,藝術創作的種類更廣泛了。不僅有書法篆刻,還有國畫、漫畫以及攝影、剪紙。從此以後,每年都有數十篇作品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 陸功勛的作品是奇作,奇就奇在獨辟奇徑,自成一體。 --信手拈來,變廢為奇,這是陸功勛作品的一大特色。宴席前,別人大侃特侃之時,陸功勛則獨坐旁,順手拿過一方潔白的餐巾紙,從品袋裡摸出隨身攜帶的工藝美術筆,或畫或寫,塗塗沫抹,便是一幅精美的書畫作品。陸功勛的剪紙材料是別人家用過的舊掛歷。他幾乎收羅了所有熟人家中的舊掛歷。然後以這些塑料薄膜為材料,巧妙地根據畫面色彩,進行大膽構思,創作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剪紙作品。《祖國萬歲》中,火紅的太陽照耀下,天安門霞光萬丈,照亮著載歌載舞的人們,一派喜慶熱烈的氣氛。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趙愷稱之為「化腐朽為神奇」、「剪出的是生活和藝術的哲理」。中國剪紙學會會長仉鳳皋教授贊之為「刀下生輝」。他的彩膜剪紙作品被中國電信部門採用,製作成998電話卡發行。中央電視台「夕陽紅」欄目、「千里走淮河」劇組特地到金湖采訪並播出了他的專題片。 --書畫一體,相得益彰,是陸功勛作品的又一特色。一個「悟」字,卻似一位修禪打坐的神仙;你看那「醉」字,「酉」的偏旁,高高地歪斜著如同一隻空酒壇。「卒」字則象一個醉漢。再配上幾行小字「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壞了風氣喝壞了胃……」,耐看,耐讀,耐人尋味。 --鎮砭時弊,富含哲理,則是陸功勛作品的另一特色。漫畫在陸功勛書畫作品中占很大比重,每一幅漫畫作品總是富含哲理。《夜餐補助》中,星月夜,貓兒提著捕獲的耗子,伸手要夜餐補助,絕妙地諷刺了那些把本職工作當成份外工作,干一點事就索取額外報酬的人。陸功勛是界中人,他的創作也時常以界中事為素材,在漫畫《采訪歸來》中,記者手中的攝像機竟成了百寶箱。倒出的不是新聞,而是高級煙酒和土特產品。對那些熱衷於「有償新聞」的人是一個辛辣的諷刺。他成功地組織了《全國漫畫邀請展》,傳播了漫畫藝術形式,使人民在笑聲中領略了漫畫藝術的深刻內涵。 如今,陸功勛已退休在家。但他依然關心社會和廣播電視界的事。他擔任縣老年大學的領導工作。無償為社會各界傳授太極拳法。局裡開個大會,搞個大獎賽什麼的,請他幫助寫會標、畫會徽,他也總是樂此不疲。 陸功勛現為中國剪紙協會會員,江蘇省漫畫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他的作品數十次獲獎,並入選多種書畫專集;他的作品曾作為禮品贈送我國友人珍藏;他的藝術傳略被收進了《中國民間名人錄》。在現代的緊張生活中,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心靈的棲息地。 辟邪畫 古人說,善思考的人認為世間萬物皆可利用,只有對生活缺乏熱忱且不善思考的人才會盡目尋春不知春。江蘇省金湖縣郵政局退休幹部、集郵協會常務理事陸功勛就是一位善思考、對生活充滿熱忱的人:廢舊錄音磁帶被他用來裝幀藝術品,一張普通的餐巾紙能被他勾畫出典雅的水墨漫畫,以廢舊掛歷為材料創作出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如今,人們餐後留下的鱉殼、蟹殼也被他巧妙利用,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工藝畫———避(鱉)邪(蟹)畫。「避邪畫」問世於 2003年春季。一天,陸功勛應邀赴宴,席間眾人出於對陸先生的尊重,特意將一隻鱉甲和一隻螃蟹同時夾給他,見此,陸功勛高興地說:「鱉、蟹諧音『避邪』,乃吉祥之物。」言畢,陸功勛頓生靈感,席後特意將鱉殼、蟹殼打包帶回家,將傳統的臉譜畫與現代繪畫的藝術引用到鱉殼、蟹殼之上,並以諧音取名「避邪畫」。陸功勛覺得,民間「避邪畫」中常見鍾馗、門神等,皆有吉祥、福壽、平安之意,將自己的創作與民俗相融合,把一個個形態各異的京劇人物臉譜、社火臉譜以及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虎娃、兔娃、魚娃搬到「避邪畫」上,是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揚光大。為了讓這種新形式的民間藝術「開枝散葉」,陸功勛隨之匯編了一本通俗易懂的「避邪畫」製作自學教材,製作「避邪畫」的手工流程通過文字說明、圖片提示一目瞭然。 2003年至今,陸功勛常常利用郵協活動義務為全縣集郵愛好者講課,讓集郵愛好者通過動手體驗其中的樂趣,增強集郵愛好者熱愛生活、積極創新的意識。通過這一活動,還真發展了不少新會員。 如今,陸功勛創作的「避邪畫」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曾幾次在淮安、南京等地展出,均吸引了許多關注的目光,人們紛紛贊嘆作品構思精巧、立意高遠。去年,中國淮安淮揚美食文化節組委會領導評說「此藝術品能寄託平安、幸運、健康的良好願望」,也能「贈人以禮、鎮宅定居、裝飾家庭、祈福致祥」;我國著名畫家、鑒賞家肖平觀賞陸功勛的避邪畫後,贊作品「致廣大,盡精微」;中國華夏書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薛其晴稱作品「意動天機,神合自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趙愷評價作品「化腐朽為神奇」。 現在,陸功勛把「避邪畫」發展到了龜殼上,待今年《「避邪畫」創作法》一書出版後,他還要申請製作《避邪畫》的個性化郵票呢。
6. 寫家鄉名人作文 300字
俗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果然沒錯。不過,也不是非要是那非常有名的職業,大人物。比如:『泥人丁』,『賴湯圓』等等,這些都不是人人皆知的。但他們卻是民間的藝術能手,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名人』........今天,我就要介紹一下我們小區的技術標兵:修電腦的玉龍科技,玉龍的老闆,玉龍。也許這時你會說:『他是誰啊?』但聽了我介紹之後,你一定就會知道了。
玉龍是個修電腦的能手,他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眉清目秀,高高瘦瘦,十分熱心腸,有求必應。誰請他幫忙,他都會去幫,手藝高的沒話說。典型的樂於助人,修不好的話,不要錢。我們那片的人電腦一出現問題就找他,還別說,人家可謂是『18般武藝樣樣具全』什麼疑難雜症都修的好。大家也都十分認可他的手藝,我家也請他修過幾次電腦,這也可謂甚至家喻戶曉。
玉龍這個人,心也好的很,他把自己修電腦的錢都攢起來,為沒電腦的人買電腦,送給了他人,或幫助窮人們,人們則非常感謝他。擁有玉龍所送電腦的人也都十分感激,有人對他說『別管其他人了,自己攢錢還要養老小的』玉龍聽後,不為所動,說:『不行,窮人們多可憐,我也要盡一份力。』我們聞聽,也感動起來。他把自己的心血毫不保留的送給他人,因此,有更多人聽之後從遠處也來修電腦。
怎麼樣,聽我講述這么多,你一定十分了解這位『名人』了吧。他的事跡是不是很讓人感動?他的手藝是不是讓人敬佩?
這,就是我身邊的名人,也是我家鄉的一位『名人』
7. 小學作文寫家鄉名人的作文
家鄉的名人
我的家鄉在無錫,這里是江南魚米之鄉,並且多人輩出《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想必大家都聽過吧,它的作者華彥鈞就是我們無錫東亭小四房人。
華彥鈞,民間音樂家,又名阿炳,但由於35歲時雙目先後失明,又被人稱作「瞎子阿炳」。阿炳的生活經歷十分坎坷。他自幼沒有母親,21歲時。父親又患病去世。後來,阿炳得了眼病,因為沒錢看病,終於不幸雙目失明。阿炳只好流落街頭,以賣藝為生,飽受了人間艱辛和苦難。
阿炳雖然生活得很艱難,但這也阻攔不了阿炳對音樂的追求。
阿炳在黑暗,貧困中掙扎了幾十年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她都通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間樂作品,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更是他的不朽名作。《二泉映月》表面上似乎描繪無錫「天下第二泉」的月夜景色,其實抒發了作者對舊社會艱難生活的深沉感受,寄託了對美好的尋覓和嚮往。
那樂曲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旋律優美動人,充滿著濃郁的江南韻味。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到《二泉映月》後,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說:「這首樂曲太感人了,像這樣的樂曲應該跪下來聽。」如今,《二泉映月》已經被列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甚至被美國宇宙飛船帶到太空播放,傳遞給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外星人。
阿炳還有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
有一次,國民黨軍閥湯恩伯要阿炳給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會。阿炳斷然拒絕,遭到一頓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並編了唱詞,拉起二胡痛罵他們。
抗戰時期,日冠佔領無錫,一個叫章士鈞的人當了漢奸。阿炳知道後,也編詞罵他,又遭到一頓毒打。後來,這個漢奸被日本人殺了,阿炳拍手稱快,並編了一首《汗奸的下場》沿街演唱,無錫人無不叫好。
在無錫惠山黃公澗旁,坐落著阿炳的墓。墓前有著一尊阿炳的銅像,只見阿炳頭戴氈帽,衣衫襤褸,瘦骨嶙峋,背上背著一隻琵琶,手裡還拉著二胡。他微閉雙目,彷彿正沉醉在《二泉映月》哀婉動人的旋律中。
啊,阿炳,你是我們無錫永遠的驕傲!作為一名無錫人我感到十分自豪,你的音樂使我感覺在夢幻之中,使我聽到了你的傾訴,嘆息,悲哀,辛酸和怒號從弦上流出的悲傷啊,成為了中華民族百年不朽的千古絕唱!
8. 家鄉的名人小學作文五百字以上
你家鄉在哪?我寫我的了哦,湖南的
在被山遮成很窄的一條天上,有些很冷靜的星星,眨著眼來望他。微微的南風,在身後斜吹過來,總帶著一些熟悉的卻也分不清是什麼的香味。遠遠的狗在叫了,有一兩顆黃色的燈光在暗處。我仔細地品位著傑出左翼進步作家丁玲作品《夜》,思緒飛揚,好似身處在群山環抱的森林之中,體會到了那種肅殺凄涼的感受……
常德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來,英雄輩出,才人代有。在古代,屈原,宋玉,范仲淹,黃庭堅等,或游歷於此,或寓居於此,唐代詩人劉禹錫曾任朗州司馬十載,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近代史上,從常德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風流人物便不可勝數:從叱吒風雲的辛亥元勛宋教仁、蔣斌武、林修梅、秋瑾等,到為新中國誕生而英勇捐軀的革命先烈黃愛、向警予、王爾琢等,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栗裕、騰代遠、帥孟奇、廖漢生等,到蜚聲中外的文學大師丁玲、史學泰斗翦伯贊、生物學家辛樹幟、詞書大王王同億等,都是武陵兒女的驕傲。這里,我想說說我最熟悉最崇拜的,那就是丁玲--著名現代中國文學家,湖南常德臨澧縣修梅鄉高橋村人。1923年進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文系學習。1927年發表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等作品,引起文壇的熱烈反響。1930年,丁玲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魯迅文學旗幟下的著名作家。後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斗》主編及左聯黨團書記。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左聯黨團書記。1936年9月,她由南京展轉往陝北。解放後,丁玲先後擔任過《文報》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等職,並多次參加國際和平與文學交流活動,被選為世界民主婦聯理事會執行委員。她創作的著名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得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
9. 家鄉的名人(作文)
經過千百年大自然的孕育,經過日曬雨淋的磨礪,經過大海驚濤的拍打,雖然脆弱,卻蘊藏著堅強,雖然質朴,卻顯得美麗大方。在李恆的眼中,貝殼是吸納了水天靈氣的尤物。這個憨厚朴實的海南人,每天都守侯在他的貝殼堆里,與他的海世界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夥伴們,虔誠地雕啄著他的"寶貝之夢"。那麼,李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今年38歲,1米65的個子,敏銳的眼睛中蘊藏著深邃的智慧,就是這么一個相貌平平的人,秉著"海之神奇,世界共享"的企業理念,以貝殼為載體,集海洋之靈氣,納藝術之精華,融入海洋文化,相繼開發出上百種海洋工藝品,他就是海南海世界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李恆的思維里,時空的變換只在瞬間。這個與海洋共舞的海南人,曾經漂泊,曾從國企下海,遠赴廣東打工,跑過銷售,當過廠長,從打工仔到總經理,李恆認為,"走出去"造就了他。如今,讓貝殼穿著自己親手設計的精美"嫁衣",作為海南的"和親使者",帶著海南人民的深情厚誼,為海內外遊客傳遞海南的無窮魅力,成為了他的心願。李恆說,海南要做強旅遊業,必須同時發展旅遊配套產業,其中購物是最重要的一項。作為依靠海南特色資源發展的貝藝,是海南的特色禮品,政府應該整合資源,共同打出海南的貝雕品牌。在他的展廳,擺設著南太平洋海域貝殼五百多噸,數億個之多。看來,這個朴實的海南人,正執著地構建著他的貝藝王國。他的野心是,通過海世界的貝藝,把整個"海南"送給每個遊客,把整個大海送給遊客!
就是因為李恆的標新立異、雄心勃勃、企業理念,為海南旅遊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海南400多名下崗員工解決了就業問題,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高度表揚,他是我們家鄉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