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課可能要分成兩課時吧,沒有合在一起的說課稿哦。。。
《小池》說課稿
《小池》系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下面我就一年級學生學古詩的特徵,古詩教學所應遵循的規律,來講述自己對這首古詩處理、研究、設計的過程及體會。
一、說教材
古詩《小池》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描述了初夏小池的美麗、和諧、充滿「愛」的景象。它以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為意象,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勾勒了一幅充滿活力與和諧的畫卷,表現了初夏的情趣,表達詩人喜愛小池,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除了「晴柔」這個詞以外,本文淺顯易懂,短小精悍,特別是「愛、惜、立」十分有趣,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也是培養學生吟誦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好材料,更是能在學生幼小的心田裡播下民族文化的憑借。這首詩應該讓他們學什麼呢?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學會誦讀古詩,正確吟誦古詩,有學習古詩的興趣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2. 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並背誦古詩。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二、說教法、學法
對於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於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玩索,深挖細酎,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像展情法。想像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裡發現為實的東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像力通過眼睛去發現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像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淀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相信學生在我的引領下,肯定會做到低聲慢吟,欣賞入境,感悟美感,體會詩情,表達自己對詩韻的理解。教室里也肯定會書聲朗朗,詩聲揚揚,情聲激盪。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1.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池上》誰還記得,指名背出,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蓮花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小池塘有關的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1、同學們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麼你們想像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會有什麼美麗的景象呢?學生自由想像並用語言描繪。2、我們一起看看課本插圖,看看課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麼?說一說圖上畫了什麼景物。試著誇一誇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那麼詩人是怎麼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3、學生自由讀詩,學習生字。4、檢查自讀情況。(1)出示生字:「昔」認讀那麼老師給它加個豎心旁「惜」你還認識它嗎?你還能給「昔」加什麼偏旁?(2)同樣方法學習「廷」和「蜓」。(3)指名讀全詩,教師正音。5.全班齊讀。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麼意思?誰捨不得誰?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1)指導讀出捨不得的語氣。(2)學生自由練讀。(3)指名讀。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麼意思?(1)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2)學生練讀,男女比賽讀。4、小結: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捨不得和喜愛的語氣。指名讀,賽讀。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讀三、四行。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裡的景物。「小荷」指什麼?「才」在這兒是什麼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麼?蜻蜓就怎樣?哪為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麼季節的池塘?為什麼?(初夏,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准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指導朗讀。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系。(自己說,互相說,當眾說)7、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8、指名反復朗讀,指導讀出語氣9、全班朗讀。10、有感情的朗讀小詩。四、總結: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五、小結:你學會了什麼?
六、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2、找一找楊萬里的詩背一背。四、說課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古詩《所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說明:
《所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13課。它是一首充滿兒童生活氣息的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盪。「騎黃牛」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這句詩抓住牧童剎那間心理發展和動作變化這一細節,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認識「所、牧、捕、蟬、閉、立樾」等生字,會寫「童、閉、立、黃」等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②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讀懂詩句的意思。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感受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真切喜歡這首詩,願意主動誦讀,激發嚮往大自然,並有在大自然中發現更多秘密的願望。
3、教學重、難點:
重點:①識字、寫字教學;②會背誦課文。
難點:感受牧童活潑、好奇的特徵。
4、教學准備:音樂、圖片、課件等
二、學情分析:
古詩短小淺顯、琅琅上口,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已會背誦。這首詩小學生應該喜歡,因為它生活氣息濃郁,形象生動,語言充滿機趣,且這些夏天裡的故事、景緻也是很多兒童所能經歷,感受的,但由於它是古詩文,意蘊較為豐滿,學生不易讀懂。因此,教師應巧妙地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導。另外,詩中出現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詞理解難度較大,教師可作引導解釋。
三、教法、學法
1、反復誦讀法
經過千百年來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古代詩歌都積淀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過反復誦讀來感知、理解和體味。通過誦讀來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與詩人同歡同喜,感受詩歌的意蘊,使詩人的情感自然地輻射到誦讀者的情感之中,換言之,誦讀者的情感自覺地融入古詩的意境中。這種自覺替代的情感反過來會進一步作用於誦讀過程之中,誦讀者腦海里呈現的畫面,事物也會強化對詩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學法
古詩的教學易使學生學得枯燥無味,也很難讓學生在情感上與詩人產生共鳴。教學時,我分別採用觀察圖片、聆聽音樂、動作表演、語言渲染等多種方法來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兒童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讓學生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學古詩。
3、合作學習法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造一種師生、生生平等的和諧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互相幫助,互相啟發,充分發揮學生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設計理念
在學習內容上構建三個維度:即教材規定的內容;教師選擇的學習內容;學生自行選擇的學習內容。三個維度之間在課上以教材內容學習為主,另兩項內容作為延續。在學習方法上注重合作學習,留出充分的時間,留出充分的空間,通過學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進對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體驗。
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繼續閱讀的慾望,也許是語文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設置情境,促成互動,合理評價,在教師有效地參與下理解詩意,體會詩情,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教學關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學生學習祖國語言這壯麗詩篇中的最生動的詩行。
五、教學過程預設
(一)、一讀感知:
1、揭示課題。(美麗的春天悄悄告別了我們,夏天來到了我們中間,涼爽的風吹來了,我們看見了一片小樹林,「哪幾個小朋友能把夏天的小樹林搬到教室來。)
2、多名學生經過自行討論,在黑板上畫「初夏的小樹林」圖。
●引導學生創設詩歌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3、出示古詩。在這幅美麗的畫面上,有一首詩。藉助拼音,誰能讀會它?(應該幫助學生讀准字音並糾正字音,必要時教師范讀或領讀,並指導讀出節奏)。
4、組成合作小組,互幫互助,看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5、檢查小組朗讀情況。
●這一環節通過合作,引領學生走進詩中描繪的情境中,為解詩意、體詩情設下伏筆;通過合作,藉助拼音、讀通、讀熟詩歌。
(二)、二讀感悟
1、自由讀詩,結合圖畫想想還應該畫上一些什麼。
2、學生之間交流,並要求說出為什麼要畫上這些。
●兒童的認知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讓學生為詩配畫,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請學生當「小畫家」,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討論該畫些什麼的過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詩意,做法新穎,不落俗套。
3、教師范讀,學生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4、課堂討論自學中的疑難處,教師相機點拔。
●在這個階段,通過學生之間有效地互動,教師的相應點技,以及不斷地豐富畫面,不正是理解詩意的過程嗎?這里展示的過程,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討論、交流、判斷。學生在過程之間得到發展。
(三)、三讀想像
1、看著畫同帶著想像朗讀全詩。(指名讀、小組賽讀、齊讀)
2、想像一下,這牧童唱的會是什麼樣的歌。
3、用自己的表演把詩意表現出來。
4、有感情地朗讀過首詩(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讀)
●體會詩情,對一年級的兒童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兒童的言語描繪也好,動作表演也好,無不是用他的生活經驗來詮釋、演繹動人的詩境,同時,興趣也在這里涌動。
(四)、四讀成誦
1、根據畫面背誦這首詩(願意背的齊背隨著音樂)。
2、向好夥伴背誦這首詩(可加上動作)。
(五)、寫字指導
1、讓學生自己說出書寫要點
2、學生練習
六、打開「學習包」
這里有三首詩,你一定能回家讀給爸爸媽媽聽。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唐·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張志和——《漁歌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⑵ 六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書第13課《金色的魚鉤》本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金色的魚鉤》主要講了紅軍長征時,老班長在條件非常艱難的情況下,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惜犧牲個人的生命,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的人事跡。
⑶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3課作者是怎樣將幾方面內容講清楚的急!!
題目應該是: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回答:課文寫了地球的美麗、地球的渺小、資源的有限和沒有第二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具體的答案書上就有。
⑷ 少年素質教育報小學語文六年級人第13期答案
一、矣 潤物來 忽見 霏霏 依依 姍源姍 瀟灑 語氣助詞 天亮時 花因沾著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掠過 飛離樹枝 二、亮光 溫暖 激情 力量 活力 敞開心扉迎接光明 積極樂觀 熱愛太陽、熱愛生活 一身 雪綉 潔白 高尚人格 家鄉和大自然 詩人把老鼠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對有缺點的朋友沒有歧視 三、1略 兩相對照,都把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心情寫活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比較同一類題材的不同寫法和詩人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關心詩人的身世際遇 2 比喻 老師 紅蠟燭 光明 奉獻 照亮征途 點亮知識的火花 鋪設閃亮的路 鬢發白了 熱愛老師 四、略
⑸ 小學四年級語文13課生字
頸jing 鄭zheng 厲li 劇ju
餐can 倘tang 飲yin 侍shi
脾pi 蹲n 供gang 鄰lin
⑹ 小學語文詞語手冊五年級下冊第13課的內容
人教版的:
「二老」指的是老父和老母。
「三國」指的是( 魏 )、回( 蜀 )、( 吳 )。
「四害」答指的是( 蒼蠅 )、( 蚊子 )、( 老鼠 )、( 蟑螂 )。
「五官」指的是( 耳 )、( 眉 )、( 眼 )、( 鼻 )、( 口 )。
「六畜」指的是( 馬 )、( 牛 )、( 羊 )、( 豬 )、( 狗 )、( 雞 )。
「七彩」指的是( 赤 )、( 橙 )、( 黃 )、( 綠 )、( 青 )、( 藍 )、( 紫 )。
「八仙」指的是( 漢鍾離 )、( 何仙姑 )、( 呂洞賓 )、( 張果老 )、( 曹國舅 )、( 鐵拐李 )、( 韓湘子 )、( 藍采和 )。
「九流」指的是( 儒家 )、( 道家 )、( 陰陽家 )、( 法家 )、( 名家 )、( 墨家 )、( 縱橫家 )、( 雜家 )、( 農家 )。
「十項全能」指的是( 100米跑 )、( 跳遠 )、( 鉛球 )、( 跳高 )、( 400米跑 )、( 110米跨欄 )、( 鐵餅 )、( 撐竿跳高 )、( 標槍 )、( 1500米跑 )。
⑺ 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本13課預習答案
今天中午回到家,我馬上想起老師布置我們做一個小製作。我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地說:「那好,我們現在做一個小花籃吧!」我一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我便拿來一個可口可可樂空瓶子和一把大剪刀,對媽媽說:
「瞧我的,花籃一會兒就完成。」說完,我便用大剪刀對准瓶子的三分之一,刺了過去,可是,瓶子怎麼刺也刺不出一個小小的洞口,我再一用力,那個瓶子像怕疼一樣,馬上往下凹,害得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瓶子刺出了一點點小洞,真可惜呀!我又用剪刀往右剪,好不容易才把瓶子的三分之一剪好。我心裡想:原來剪這玩意挺不容易的。
通過第一關後,我決心不再驕傲了。我仔細地看了看下半邊的瓶子,便拿起大剪刀從瓶子上面往下剪,我剪呀剪,忽然一不小心,把一條花邊剪太大了。怎麼辦呢?哦,對了,我馬上拿剪刀把花邊剪小一些。我又繼續往下剪,好不容易剪好了花邊。我接著從瓶子的上部剪了一條邊,用透明膠貼好,再把花邊一條一條地插進去,可是插好了第二條,第一條又跳出來,我反復弄了幾遍,結果還是原樣,氣得我真想放棄了。但我想起媽媽曾告戒我的話: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於是我想呀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也就是讓它們自由發展。想好後,我便把花邊向四周壓平,又叫來媽媽和我一起用彩色筆往花邊塗顏色,塗完後,我把花籃放在遠處一看,五顏六色,挺漂亮的。
正當我的意洋洋地欣賞花籃時,我總感覺花籃少了點什麼?這時,我看見了媽媽梳妝台上的花,頓時靈機一動,對,少了花。我從梳妝台上挑了一朵漂亮的紅色花,放在花籃中間,果真好看多了。不過,花籃底下空空的,讓人看了不順眼。倒進一些有顏色的水,行不行呢?萬一弄倒了呢?看來不行。對了,去年元宵節買的那個燈籠里,不是有很多彩色小泡沫球嗎?我立刻打開燈籠的蓋子,把所有的泡沫球全倒進花籃里,這樣,一個美麗的花籃就做好了。
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想製作花籃的話,那就趕快動手吧!
⑻ 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第13課課文主要內容
《釣魚的啟示》作者回憶了三十四年前的一個晚上,他和父親好不容易釣到一條鱸魚.此時距離鱸魚捕撈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裡去.當時「我」對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後「我」還是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了湖裡。這件事使我獲得終身難忘的啟示:說明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⑼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十三課的作者是誰
人教版五年來級上冊13課是《釣魚自的啟示》原作者是美國的詹姆斯·蘭費蒂斯 。
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 《釣魚的啟示》。
⑽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3課課後題
課後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6s/200807/t20080729_501900.htm
答案:
1.說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說它破碎,意回在說明各種原答因造成對地球的傷害,突出保護地球的累迫性。
2.(1)本來是原來的意思,意思是資源在合理利用,積極保護下應該能夠再生,長期為人類作貢獻。
(2)「至少」是副詞,最小限度,「至少」一詞點明了到現在為止。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
3. 這個我就不說了,例:列數字,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