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掌握仿寫方法
要注意仿寫的階段性和長期性
仿寫訓練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中它又不是平均用力的,綜觀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仿寫訓練應把重點放在起始年級。這是因為起始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就年齡上來講,他們仍屬於兒童,對生活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各個領域了解還不充分,生活的閱歷還比較少,創作的源泉還只有那麼一點點兒「水」,不足以「流」。就知識方面講,他們畢竟剛讀完小學,知識面還不寬,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還比較低,讓他們完全離開仿寫去創造還比較困難,所以應把重點放在起始年級,暫時給他們一根拐棍,幫助他們走路。注意了階段性,還應注意長期性。所謂長期性,就是說要把仿寫訓練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始終,不能出現斷層,也不能搞一陣風。在整個初中階段應根據每個冊課文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仿寫訓練,只是年級不同,所訓練的側重點不同罷了。如低年級可以側重詞語、句式、修辭等方面的訓練,主要引導學生汲取某些語言營養,以培源固本,開拓寫作的知識源泉,高年級可以側重記敘的順序、結構層次、過渡照應等文章結構方面的訓練,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技能技巧,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當然,不論哪一方面的訓練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結合實際去靈活運用,以仿寫為手段,以創作為目的,既可以先仿寫後練,又可以先練後仿,這樣仿仿練練,練練仿仿,確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注意訓練的計劃性
仿寫訓練如同其它訓練一樣,應有計劃性,而不應該「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應克服盲目性,去掉隨意性,充分注意仿寫訓練的計劃性,應該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精神實質。在此基礎上去認真鑽研各冊教材,熟練地掌握每冊課文的寫作訓練重點和訓練序列,熟練掌握每篇課文的寫作內容和寫作特點,並根據所任班級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計劃,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序列,具有一定的階梯性。一個學期共進行哪幾次命題作文訓練,那一次作文之前或之後進行仿寫訓練,採用什麼方法,要達到什麼目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仿寫訓練就避免了單純的模仿,而使之成為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
要注意訓練內容的多樣性
同其他方面的訓練一樣,仿寫訓練的內容也呈現出多樣性。作為語文教師應在熟練地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緊扣課文內容,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從事多方面的訓練。其一是片斷仿寫。這種仿寫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它要求仿照所用範文的部分語言文字,用自己的話去寫,這種仿寫比較簡單,小學時的造句就是這種仿寫的形式之一。另外還可以進行連句成段的練習,仿寫章節,仿寫段落。如仿照範文的人物描寫順序寫人物的肖像,仿照範文的場面描寫,寫一個活動場面,仿照範文對某一動物動作的描寫,寫一個動物。如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作文片斷練習》就是這種類型。它要求「模仿下面一段壁虎捉蟲的描寫,試挑選一種動物如螞蟻、雞、狗、豬、羊等等,寫它的一個動作。這個練習雖然只是模仿對動物描寫的一段文字,但卻對學生的寫作大有益處。一個學生要描寫某一動物首先要對被描寫的動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既要了解它的外貌特徵,生活習性,又要了解它的動作特點。其次還要考慮從哪個角度落筆去對其進行恰如其分而又生動形象的描寫。這樣進行練習,既鍛煉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又提高了對描寫這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可以說是一石二鳥。其二是結構仿寫。這在初中是訓練的主要內容,它要仿照範文的結構去寫一篇文章,這主要表現為仿寫開頭、結尾和仿寫過渡等多種形式。這種訓練旨在訓練學生布局謀篇,安排好文章的結構。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初中二年級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能寫五六百字的說明文,做到准確、條理、清楚,抓住事物特徵,能運用舉例、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據此,我們不僅在命題作文方面要突出這一中心,仿寫訓練也應突出這一點。《蘇州園林》一文總說分說的結構特點非常明顯,寫一段文字,介紹某建築物的某一部分,而後再進行命題作文介紹一個或一組建築物就得心應手了。其三是全文仿寫。這是較高層次的仿寫。如對魯迅先生《一件小事》的仿寫,既可仿寫開頭結尾的方法,又可以要求學生在記敘過程中運用對比方法,突出人物形象,還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議論的方法深化主題。
仿寫,無論怎樣說,它只是作文訓練的初級階段,只是訓練的手段,而非訓練的目的,不是長期運用的寫作方法。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仿寫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反復閱讀原文,深刻理解範文,掌握寫作方法,把握寫作技巧和規律,引導學生在仿寫過程中,注入自己的血液,激發創作精神,進入創作的境地。
❷ 如何搞好小學低段作文教學
一、故事仿寫法:順從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選擇短小、通俗、有意義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然後讓學生復述,再練習寫出來,只要能寫出大致內容就是成績了。學過的故事性課文,像《司馬光砸缸》、《烏鴉喝水》等,也可以讓學生仿寫。
二、實事記敘法:寫學生親耳聽的,親眼見的,親身經歷的事。當然,最初要選擇最簡單的練習,以後根據年級不同逐步加深。如:課堂上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方格本不夠用了。」另個學生說:「老師,我借他一本。」再如一個學生拾到一角錢交給了老師……這些零瑣小事兒,多數學生不但能說明白而且能寫清楚。教者也可提供材料,鄰居家的豬到你家偷吃豬食,被你家小花狗給咬跑了,突出小狗的可愛特點;天突然來雨,你或別人把李奶奶曬的被子收回去了,突出人物的品質特點,等等。
三、縮寫課文法:小學課文,一般都淺顯易記,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復述的基礎上,練習縮寫,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寫出小猴子下山後幾次做什麼,怎樣做的,心情怎樣,就算可以了。
四、創設意境法:按教者事先考慮、准備的,在學生面前,展現一件簡單明了的小事兒,接著讓學生復述或寫出。如:一次教師給學生發課外書,發完少了兩本,就讓學習委員到備課室找,結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於是,馬上讓學生動筆。這樣做學生感到有興趣,有話寫。
五、字詞擴寫法:低年級字詞任務較重,可隨時結合字詞教學,進行擴寫詞語,擴寫句子,擴寫一段話,乃至一段短文的訓練。盡量做到:聯想豐富,有進步意義,內容完整、語句通順。如:教「嚇」字,組詞(嚇一跳)擴句(他把小力嚇一跳),擴寫一段話(小力走到教室門口,剛一推門,小軍躲在門里,故意「嗷」地一聲,把小力嚇一跳,倒退幾步摔個筋斗。上課時,小力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小軍批評了。小軍紅著臉說:「我再也不這樣做了。」)
六、觀察實物法:寫靜物,要從「摹形」和「傳神」兩個方面著筆。「摹形」就是描寫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傳神」就是描寫物體內在的神態,可以說明物體本身的意義或者抒發作者對物體的感情,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或聯想。
七、看圖聯想法:在「看圖說話、寫話」的基礎上展開聯想,使圖前、圖中、圖後的情節融為一體。要注意以下四點:⑴看懂圖意;⑵弄清題目規定的寫作要求;⑶依據要求,結合看圖,確定寫作重點;⑷在寫實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如教第四冊語文《杭州西湖》這幅圖時,可啟發學生說:「假設你此時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再把這些問題連在一起回答。教者可口述範文片段,最後學生復述、仿寫。
八、講說結合法:把講讀課文和說話練習結合起來。通過講讀促進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練習口頭復述能力,這是把理性知識(或課文知識)轉入實踐運用的範例,是語文課與作文課緊密結合的嘗試。如:講《小蝌蚪找媽媽》、《松鼠》之類的課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時間講讀,十分之三的時間練習說話,十分之一的時間機動使用。敘述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游水嬉戲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習性;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變化情況。仿照《松鼠》的寫法,敘述公雞、大鵝、小狗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九、古詩改文法:在學好古詩字、詞、義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試探改寫成文,是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機會。因為古詩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這些現成的材料組織成文,能培養學生的豐富想像力,能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作文技巧。
十、仿寫作文法:現成的作文資料很多,教師可把適應學生仿寫的作文讀一篇。然後讓學生根據頭腦中的記憶仿寫。可分兩種,作文能力差的仿寫範文中的原有事物,作文能力強的可聯想其它類似的事物。如:一次作文課,讀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奶奶笑了》,寫的是孫女小英,在天突然來雨的時候,主動給到市場買菜的奶奶送傘的事。少數學生可照原事寫,多數學生可寫自己為親人做的實事。這就素材多了,可寫冷天,給爸爸送帽子;可寫媽媽在地里扒玉米,自己在家做飯;可寫幫爺爺澆小樹……
以上十法,只是列舉了低年級啟蒙作文的部分訓練方法,旨在給老師們提示個訓練方法的思路。只要結合低年級教學實際,善於思考,定會發現更多更好的低年級啟蒙作文訓練的方法。
低年級的作文教學有時很難把握好這個度,這樣讓學生循序漸進,有了這么多的教學方法,教起來就不那麼呆板了。
❸ 作文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作文的教學是具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首先必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然後按照不同的步驟進行有效的講解,讓他們在整一個作文寫作的架構上達到一個清晰的效果。
❹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學生們一談到寫作文,他們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願意寫作、樂於寫作呢?這正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難題。
作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培養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和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學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個最主要原因---他們感到沒有素材可寫,或者有了素材但由於平時好詞好句積累的量較少而感到無話可寫。出現這種現象關鍵在於他們不善於捕捉素材,對於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對於自己譴詞造句的能力培養更是不重視。作文是一項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然而,要教好學生的作文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構、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容一一教給學生,並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雖然我們語文教師花費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學生獨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同時目前的作文教學,一篇作文從指導到學生習作,再到老師批改,最後到老師講評,歷經兩周才能完成,這樣不僅戰線拉得過長,而且反饋信息慢,學生受到的效果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總是由教師單方面完成幾乎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很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老師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標准」來要求學生,常常求全責備,使學生很少能在寫作過程中體驗愉悅和成功,所以很多學生談「作」色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於教師的「指導」、課外作文選的參考和自己的憑空想像,東拼西湊,亂寫一通,寫出來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達」意,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過程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也就是說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那麼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現狀呢?我將從以下四方面談談我對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的研究。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願望,那麼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根據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台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2)我還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開學不到一個月,班級已有兩位同學在《作文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作文。當這兩位學生拿著刊登著自己作文的書的時候,我大力地表揚了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同學:他能發表,你們也能一定行!這不僅調動了發表優秀作文小作者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其他同學的寫作積極性。(3)?第三個做法是:列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列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慾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於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備課要有創意?
備課要有創意也就是說作文備課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學語文教育大綱指出「作文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但是,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等方面幾乎全是教師單方面的勞動:上作文課,在老師精心簡短的講解之後,立即讓學生動筆,這時學生即沒有心理准備,也沒有內容准備,大部分學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義的內容拋在一邊,去根據老師的要求湊合成文。這是作文教學費時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在明確習作內容及訓練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習作的有創意、有創新的部分,並把有創意、創新的思維作為激發點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重點,詳細地設計好每一步教學步驟。例如,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s版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作文習作《同學之間》,其習作要求是:①根據題意寫一件在同學之間的事,要寫出真情實感。②內容要真實,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語句通順、連貫。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要使學生把作文寫好,必須把創意性、創新性作為備課的主思路激發學生的思維,那麼,首先應該把(1)選材立意和(2)材料組織作為著手點,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四個問題:①「同學」你是怎樣理解的?②同學和同學發生過很多事情,那麼你能說給大家聽一聽嗎?③在這些事情中,哪件事情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有新意?④這件事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從這些教學設計中可以看出,第一個設計的目的在於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其實,同學的范圍是很廣的:既指現在的同學也可指過去的同學;還可以包括校內同學和校外的同學,如在少年宮興趣小組一起學習的同學等等。這樣選材范圍不是擴大了嗎?第二個設計的目的也在於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說得越多,越有利於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作文有內容可寫;第三個設計是在第二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集中思維,目的是讓學生從眾多的事件中選擇真實的,而且又比較新穎的材料,第四個設計是在前兩個設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所選材料對文章中心的確定和挖掘。為了達到組織好材料的目標,我在教學中又分別設計了三個問題,即①你打算怎樣安排選定的作文材料?②除了這種寫作方式外,還可以怎樣安排你的材料?③你覺得採用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突出你所表達的中心?不難看出,前兩個問題,可以較好地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發展,第三個問題則是在學生集中思維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中選優。可以說這種備課始終圍繞著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等思維規律,我認為這樣的作文教學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因此,這種備課充分表現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創意和獨具匠心。
三、指導要從細處入手、點滴抓起?
小學生從家庭到學校,所見所聞是有限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觀察是認識客觀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平時就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然而,由於小學生受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觀察不細致,認識不深刻,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提高認識。平時,如果我們很注意教給學生仔細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人物的衣著、神情以及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等方面的特點細致觀察......要求學生善於思考,勤於積累,平時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節目,或者在生活中見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時記下來,每天利用晨會和午會時間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講講「所見所聞」,學生學會了觀察,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
❺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3.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❻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❼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為有源頭活水來」,有好的故事,好的題材,才會有好的文章。所以貼近兒童的生活,用兒童的視角,表達兒童的喜怒哀樂是一個天地。如果其中能滲透主題元素,能貼近現實生活,有閃光點,就是好的作文。至於方法,多寫多練筆,多讀書;多積累,學以致用。可以先放後收,少些限制,盡量鼓勵「我手寫我心」,到了有才可寫這步,再精雕細刻,仔細修改。好像雕塑一般------希望有所幫助。
❽ 如何創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語文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非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對於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應當不斷尋求創新途徑,在努力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同時,實現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創新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不夠重視。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寫作技巧訓練,而沒有重視學生的情感培養,對於小學生的寫作來說,真情實感的表達比寫作技巧的提升要更重要。但是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採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句式、語法、用詞、文章構造等放在了作文教學的首位,讓學生感覺作文寫作非常枯燥乏味,而沒有重視思想感情的表達,久而久之便導致學生對作文寫作失去興趣。 (2)過分注重作文的思想深度。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過分重視作文中的思想深度,硬性要求學生在作文的最後一段要進行全文中心思想的概括總結,或者要通過歸納等方式升華全文的中心、主旨。這樣的規定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不盡合理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像成人一樣形成完善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過分要求思想深度,難免出現「假深沉」的問題,學生只會模仿一些思想有深度的文章,說一些空洞或華麗的語言。這樣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也不利於學生心靈的成長,久而久之還有可能讓學生抵製作文寫作。 (3)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作文是將學生的真情實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展現的是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內心活動,但是當前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過分強調自身評價的作用,沒有真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問題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生為了迎合教師說假話,而不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 (1)加強作文選題的創新,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之前,應當注意培養學生先擬定題目的良好習慣,而盡量不要採用命題作文的形式,因為命題作文非常容易束縛學生思維,讓文章變得常規化,沒有新意。特別是當前一些教師喜歡將一些優秀的作文範例讓學生閱讀和學習,導致學生的想像力受到限制,寫作思路也越來越窄。當前作文教學的創新就是要做到努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找到有新意的寫作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