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有效的語文作業是學生課堂聽講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消化、鞏固和運用的的有效檢測手段。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落實有效的語文教育。為了讓作業更為有效,教師必須明確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搖籃,不能把學生綁縛在死記硬背上,要更新觀念,重視疏導。
學鯨教育,讓學習更有趣。
一、作業設計要體現趣味性,讓學生喜歡做語文作業
一直以來,作業的功能被定位在「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直接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時總要貪多求全,生怕有遺漏,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實上,能力的高低與機械的記憶書寫沒有多大關系,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那種機械的書寫作業已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一些學生經常完不成作業,其實是那些單調的書寫作業讓他們對作業喪失了興趣。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的特點,把作業設計得形式多樣,爭取讓作業內容豐富而又不失創造性,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全面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可以設計出不同類型的作業,比如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實踐性較強的作業。
二、作業設計要有創新性
面向未來的語文教學,應當從守成型向創新型轉化,體現在語文作業設計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養兒童的靈活運用能力,在運用中強化創新意識。當然,重現式的語文作業設計仍然是需要的,因為它符合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有助於語言材料的記憶、積累。但是在優化重現式作業的同時,更多地應當設計創新的作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是時代的要求,對進一步提高語文作業的訓練功能有百利而無一害。語文作業的創新性,主要應體現在靈活運用課文的語言材料來表現學生的自由思想和個人見解,注重培養思維的發散性、流暢性、靈活性和應變性,使學生在用語言反映思維的活動過程中,優化思維的創造性品質。
三、設計作業爭取手腦並用,優化作業內容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並強調了「做」,即動手操作在「教」與「學」中的作用。只有當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聯系起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檢驗、運用所學的知識。所以,我們布置的作業應能把「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創造,進而培養他們獨立研究、勇於創新的精神,發展他們的獨特個性與創造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語文課外作業:如學了《烏鴉喝水》《稱象》,在課後作業中設計:請按課文揭示的步驟你也來做做這個實驗。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邊動手邊動腦中復習了課文知識。
四、作業設計應於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也應該是生活的外延。把語文作業僅僅封閉在課本內,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切斷學生於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業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聯結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讓作業生活化、社會化,人文化。現如今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裡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社會上交際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目光僅僅囿於家庭、學校中。針對這些情況,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業內容,利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利用「母親節」讓學生為自己的媽媽過節日,可以為媽媽獻一首歌兒,可以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自己做張賀卡寫上祝福獻給媽媽。教師節,鼓勵學生自己製作小製作,或畫一副畫寫上最喜歡的話,獻給最敬愛的老師。重陽節,布置學生為社區里老人過節等,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受到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讓學生定時看電視,看奧運會、亞運會,然後談談感受。真正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國,看世界,關注社會新動向,不僅利用作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作業要進行合理評價
教師設計了高質量的作業,如果沒有及時准確的評價,那麼設計再好也是紙上談兵。正確的評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心理學指出:小學生的學習行為的發展,很大程度依賴教師的評價。由於學生層次的不同,所以我們教師的評價要有彈性,以鼓勵為主。傳統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它不利於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在評價作業時,要改變這種單一的形式,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可以請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評價,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指出別人的錯誤,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有利於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總之,我覺得,布置作業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創新,它需要我們老師別具匠心的設計。讓我們一起努力,通過設計有效的語文作業,進一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② 如何增強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回揮學生的主動性答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隻「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人有兩個寶》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小手,然後讓他們自己來思考,說一說自己的手會做什麼,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回答的也很豐富,充分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③ 小學語文作業趣味性的作業有哪些
小學語文作業趣味性的作業有哪些
(一)化抄抄寫寫為搜搜查查. 以低年段識字教學為例,傳統的教學為了鞏固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大多安排抄寫生字詞語、辨字組詞等類型的作業.這種機械呆板、事倍功半的訓練,容易使學生對作業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因此我將近年來都把這比較類乏味的抄寫變為「收集」,引導孩子結合生活實際,搜集感興趣的廣告詞、店名、標語、包裝袋上的產品名、報紙上認識的字等,並開辟識字角,展示學生收集的生字,引導學生交流共享識字所得,結果學生個個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地活動中鞏固了熟字,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認識了更多的生字.其次,為了避免孩子寫錯別字,我把較單調的辨字組詞變為尋找錯別字,並發給學生人手一本「錯別字對照本」.作業布置下去後,大家興趣盎然,紛紛行動,尋找到了大量生活中寫錯別字的事例和笑話,在課堂、課間、課後與同學交流,樂此不疲,並且主動將易寫錯、易混淆的錯字與別字記錄下來,有效地幫助孩子正確辨析、識記、使用漢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死記硬背為游戲鞏固. 以人教版第六冊詩歌《太陽是大家的》為例,這首詩共分成四小節,課文要求背誦.在學完全詩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課後以小組為單位,把四節小詩分成四個部分,採用游戲「擊鼓傳花」來強化記憶,從而降低背誦難度,提升學習趣味.學生在游戲前積極地熱身准備──熟讀背誦,游戲中興奮地專注傾聽──強化復習,愉快地鞏固了記憶,熟練地背誦了詩歌,而教師也寓背誦檢查於游戲娛樂之中,達到了教學目的,師生皆大歡喜. (三)化被動預習為主動求知. 在布置預習作業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變換單一的預習模式,根據文本特點創造性地布置預習任務.以人教版第六冊兩首古詩《乞巧》和《嫦娥》的預習指導為例,我結合本組教材的導語來引導: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爐火旁,我們也許聽過爺爺奶奶講那些古老的故事.這些古詩常常會引起我們美好的遐想.古詩《乞巧》和《嫦娥》包含著兩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大家可以通過預習試著讀讀古詩了解內容,也不妨找點相關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來讀一讀,感受古人豐富的想像力,下節課老師將分別在四個小組內各推選一名同學上台為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神話故事或傳說,評出這篇課文的『預習能手』.這樣的預習作業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伊始,學生便爭先恐後地上台講故事,為開展課堂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柔」中見趣 柔性作業主要體現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是集觀察、調查、參觀、游覽、實驗、閱讀、口語交際、討論、交流、點評於一體的活動,形式多樣.在布置柔性作業時,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設計學生喜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通過作業激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一)「草船借箭」,以教材為載體,設計運用性作業. 人教版第四冊《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詞句優美、脈絡清晰,根據文章特點我分四步設計了如下作業:首先以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摘抄課文中喜愛的好詞佳句(如「金碧輝煌、燈光閃爍、絢麗多彩、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等);其次,讓他們再去查找、搜集課外關於描寫夜景的好詞與好句,並把喜愛的摘抄下來;然後跟爸爸媽媽帶上相機去領略廈門美麗的夜景,把喜愛的夜景拍下來;接著讓學生帶上照片,用上積累的好詞與好句模仿課文表達方法在班上介紹一處最喜愛的廈門夜景,教師及時對用詞准確性給予正確引導.最後,指導學生「草船借箭」,模仿課文成功的寫法,運用搜集積累的好詞佳句,以《廈門亮起來了》為題練習寫話.整個學習過程由引導學會積累──口語表達──書面表達,均以學生「喜愛」為前提,孩子有物可寫、有話可說、有詞可用,寫起話來興致勃勃,我發現班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孩子均能自發模仿課文總分式的寫法,分成若干個段落,用上較准確、生動的詞句洋洋灑灑進行「習作」,在培養「寫話」興趣的同時也為三年級過渡為「習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順水推舟」,結合教材所涉及的其它學科知識領域,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探究、體驗的機會. 如人教版第三冊《太空生活趣事多》,這是一篇深入淺出的科學說明文,學生很感興趣,趁著這股東風順水推舟、趁熱打鐵,緊扣課後兩個啟發性的學習提示:(1)「太空生活太有趣了!我還想多了解一些.」(2)咱們去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介紹宇航員生活的書.」引導學生交流:你還想了解些什麼?打算用怎樣的方式去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了解當今科技成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了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 (三)「借雞生蛋」,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向生活擴展和延升的語文練習. 以人教版第三冊《識字1》為例,本課全是關於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很喜歡.課後我根據本文特點借雞生蛋、以點帶面,舉辦「我愛四季詞語拼盤」活動,來豐富學生詞彙積累.首先,根據學生對四季的喜好將他們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小組;接著指導學生根據所在組別分頭搜集描寫四季的四字好詞;然後指派各組組長將搜集到的好詞做成卡片在詞語拼盤上展示,最後評出優勝小組.這樣的活動讓詞語的積累變得生動、有趣又高效. (四)「順藤摸瓜」,以專題為「藤」,圍繞專題,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如在三月份的「學雷鋒、樹新風」活動中,我設計如下實踐作業:第一步,查找關於雷鋒的故事,開展「雷鋒故事會」;第二步,尋找身邊的活雷鋒,並引導學生通過日記、手抄報、照片、文字資料來記錄活雷鋒的事跡;第三步,以「我身邊的雷鋒」為主題開展班會活動,交流記錄下的活雷鋒事跡;第四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評價,評選出「活動之星」.又如在寒假布置的「過年」這項作業中,我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節日氛圍,了解傳統知識,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如寫日記、拍照片、抄寫對聯、了解民俗、製作手抄報……)來表達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受.這樣做,就把作業重心由單純的書面習題訓練轉移到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要求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語文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一舉兩得. 三、「剛柔搭配,和諧生趣 (一)作業設計剛柔搭配. 教師在作業形式上要剛柔搭配,剛性作業與柔性作業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既要布置一些基礎的積累、識記、抄寫等相對剛性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外,同時又要布置拓展延伸課內知識等相對柔性的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二)作業要求剛柔分明. 教師在作業內容設計上要剛柔分明,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需求,明確作業要求,分層設計作業.因此作業布置具體可分為A、B、C三級作業,即A級作業面對優秀生,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之後,再力爭完成綜合性廣、概括性強、靈活性大的練習;B級作業面對中等生,在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後,再練習一般綜合題;C級作業面對學困生,重點布置與教材相關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訓練,並適當減少數量,降低難度,對基本題進行強化訓練.這樣一來,學困生也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上增強了自信心,中等生減輕了心理壓力,有了「跳一跳也能躍上龍門」的機會,同時也滿足了優等生更高的求知慾,使學有餘力的他們有用武之地. (三)作業評價剛柔並舉. 教師在作業評價上應剛柔並舉,對於分層布置的作業應有相應的評價標准,然後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採取相應的評價標准給予評價.評價時只要學生完成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以作業「練習書寫生字」為例:全做對的,即可得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後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臉娃娃或寫一兩句評語.到學期末分別給A、B、C三個層次的學生統計紅旗、五角星、笑臉的總數,頒發「進步」獎、「優秀作業」獎、「小小書法家」等獎狀.這一面面紅旗、一顆顆五角星、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一張張光榮的獎狀,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會讓學生更加喜歡做作業. 總之,教師布置作業應以提升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目的,盡可能讓我們的語文作業內容更生動有趣些,形式更豐富多彩些,評價機制更靈活多樣些,讓我們的學生愛上作業,愛上語文,滿懷興趣地把語文學好、用好.
④ 怎麼提高小學語文的趣味性
一、課堂語言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徵,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後寫裡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並風趣地說:「誰把衣服穿反了,先穿了外衣,再穿的裡面的衣服。」指出了錯誤,學生也心領神會了。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語文教學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能協助我們很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學語言可以烘托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加深對課文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語文的教學。
二、課堂情境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尤其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感知,讀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來了,如我在教《江南》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並貼「江南」的圖畫;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像)讓我們一起跟著小姑娘,坐著小船,盪漾在江南美麗的水鄉,魚兒在水中嬉戲,伴隨著優美的古箏樂曲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時的出現,一幅美麗的采蓮圖(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看見了嬉戲的魚兒,說話訓練:我坐在小船上,看見( )。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後,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並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像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魚兒,青蛙,蓮花,鴨子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三、設計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採用游戲的形式吸引孩子,讓他們廣泛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鬆快樂地學習。例如b、p、d、q幾個聲母的區別是一個難點,學生容易混淆。我們設計了游戲:變魔術。讓學生准備一個半圓環和一根小棒,然後把小圓環隨意擺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別組成這四個聲母,先自己邊擺邊讀,再同桌之間互相考考,反復鞏固,解決了這一個難點。我們還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例如復習四中,有一道題是把動物與表示它們名字的音節用筆連起來。我們創設了一個「把動物帶回家」活動。讓部分學生戴上動物頭飾,另一部分學生手拿著寫有音節的卡片,根據卡片上的音節,去尋找這一種動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我們以故事為背景,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但復習了有關的音節,而且滲透了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教育。此外我們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了找朋友、插花、摘果子等游戲,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種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在兒歌、繞口令中讀出情趣
兒歌和繞口令有一定的情趣,而且節奏明快,能克服拼音學習中的枯燥和單調。實驗教材中有許多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平時他們就愛讀。通過讀兒歌和繞口令,不僅使學生的口齒得到鍛煉,糾正了錯誤的讀音,提高發音的質量,而且還在無意之中認識了漢字。例如在復習課中,「小ü很驕傲,兩眼住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幫助記憶整體認讀音節yu)小i的媽媽是大y,小i大y挨一起組成整體認讀音節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小u大w挨一起組成整體認讀音節wu wu wu。小ü無父母,大y來幫助組成整體認讀音節yu yu yu。小ü有禮貌,見了大y就脫帽」等兒歌,讓學生掌握了字音的同時,對於整體認讀音節的用法也有了更加形象的認知。
五、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隻「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人有兩個寶》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小手,然後讓他們自己來思考,說一說自己的手會做什麼,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回答的也很豐富,充分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作為語文課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這樣對學生一生發展受益無窮。把快樂作為一種內心愉悅的體驗,「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教師快樂,學生也能用心情去感受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感受到老師的快樂,感受到課堂的快樂,共同的譜寫一曲和諧的師生共同曲。
⑤ 小學語文趣味故事
某日侍郎、尚書、御史三個高官走在路上,看見一隻狗從三人面前跑過。
御史藉機會問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臉都綠了:『是狗。』
尚書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書是狗)。』尚書臉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從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名人讀書對聯拾趣
古往今來,讀書與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涌現出了許多妙聯。
明代顧憲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留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對聯表現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和鼓舞過許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清代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很不得志。為了鞭策自己,他寫了一副對聯懸於書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巧妙地嵌入了項羽破秦。勾踐滅吳這兩個歷變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寫作,終於完成了《聊齋志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以此來督促自己甘於寂寞,認真讀書,寫出有價值的文字。范爺爺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實踐了諾言。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寫過一副自勉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見,青年時代的他就見解獨到,志向宏大。他認識到要改造舊中國必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必須走出書本,學以致用。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也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從中可見毛澤東主張堅持不懈的讀書方法,反對疲勞戰和冷熱病。
⑥ 如何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學生們常說,語文太難學、太深奧無味。老師也常說,語文課不好上,課堂氣氛也較沉悶。那麼如何讓語文課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樂起來,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呢?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會產生出強大的內部推動力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如飢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照顧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便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習的效率。而課堂教學中的趣性,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 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方法是多樣的,現結合本人近來教學實踐略作闡述。 一、課堂語言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徵,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後寫裡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並風趣地說:「誰把衣服穿反了,先穿了外衣,再穿的裡面的衣服。」指出了錯誤,學生也心領神會了。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語文教學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能協助我們很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學語言可以烘托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加深對課文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語文的教學。 二、課堂情境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尤其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感知,讀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來了,如我在教《江南》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並貼「江南」的圖畫;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像)讓我們一起跟著小姑娘,坐著小船,盪漾在江南美麗的水鄉,魚兒在水中嬉戲,伴隨著優美的古箏樂曲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時的出現,一幅美麗的采蓮圖(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看見了嬉戲的魚兒,說話訓練:我坐在小船上,看見( )。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後,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並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像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魚兒,青蛙,蓮花,鴨子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三、設計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採用游戲的形式吸引孩子,讓他們廣泛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鬆快樂地學習。例如b、p、d、q幾個聲母的區別是一個難點,學生容易混淆。我們設計了游戲:變魔術。讓學生准備一個半圓環和一根小棒,然後把小圓環隨意擺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別組成這四個聲母,先自己邊擺邊讀,再同桌之間互相考考,反復鞏固,解決了這一個難點。我們還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例如復習四中,有一道題是把動物與表示它們名字的音節用筆連起來。我們創設了一個「把動物帶回家」活動。讓部分學生戴上動物頭飾,另一部分學生手拿著寫有音節的卡片,根據卡片上的音節,去尋找這一種動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我們以故事為背景,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但復習了有關的音節,而且滲透了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教育。此外我們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了找朋友、插花、摘果子等游戲,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種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在兒歌、繞口令中讀出情趣 兒歌和繞口令有一定的情趣,而且節奏明快,能克服拼音學習中的枯燥和單調。實驗教材中有許多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平時他們就愛讀。通過讀兒歌和繞口令,不僅使學生的口齒得到鍛煉,糾正了錯誤的讀音,提高發音的質量,而且還在無意之中認識了漢字。例如在復習課中,「小ü很驕傲,兩眼住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幫助記憶整體認讀音節yu)小i的媽媽是大y,小i大y挨一起組成整體認讀音節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小u大w挨一起組成整體認讀音節wu wu wu。小ü無父母,大y來幫助組成整體認讀音節yu yu yu。小ü有禮貌,見了大y就脫帽」等兒歌,讓學生掌握了字音的同時,對於整體認讀音節的用法也有了更加形象的認知。 五、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隻「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人有兩個寶》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小手,然後讓他們自己來思考,說一說自己的手會做什麼,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回答的也很豐富,充分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作為語文課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這樣對學生一生發展受益無窮。把快樂作為一種內心愉悅的體驗,「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教師快樂,學生也能用心情去感受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感受到老師的快樂,感受到課堂的快樂,共同的譜寫一曲和諧的師生共同曲。
⑦ 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的趣味性
一、導入生趣
作為語文老師,導入往往十分重要,一個好的導入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課伊始不妨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新課內容,設計一個美妙的導入,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優美的音樂、感人的故事、飽滿的激情將學生帶入某種氣氛或情境之中,讓學生對新課產生一種學習期待,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一般來說,新課導入法有音樂法、故事法和錄像法等類型。
①音樂法。所謂音樂法就是導入時播放一段與新課內容相關的音樂。例如以歌曲《快樂的節日》導入課文《快樂的節日》,隨著音符的跳動,學生很快就被優美的旋律、歡快的氣氛所感染,迫不及待地想感受節日的快樂。
②故事法。導入時以故事的形式簡單介紹新課中的故事以及所發生的背景。如《曹沖稱象》,通過講述新課中的故事引起學生對故事中這個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小主人公的關注與好奇,讓學生急切地想了解課文內容。
③錄像法。導入時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錄像。錄像它所獨有的形象性和直觀性,能使教學過程形成一種充分發掘學生「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過程;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如《春天在哪裡》,在上課之前,首先播放一段春回大地時,小朋友們踏春的錄像。讓學生如臨其境地感受細雨蒙蒙、萬物復甦、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春天。之後,再讓學生說說春天在哪裡時,他們早已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
二、靈活運用教材激趣
語言文字,尤其是低年級的漢語拼音是一種枯燥無味的字元,要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例如在學習韻母「a o e」時,可以根據書中的插圖引導學生編故事:早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朋友和小動物們都起床了。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可高興了,你看,小妹妹來到了小河邊開始練嗓子了「a a a a a„a a」,還可以根據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編上相應的兒歌,每個字母編一首兒歌,便於學生記住它們的音形。如:圓圓臉蛋扎小辨,張大嘴巴a a a;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隻鴨,水中侄影e e e。當學到聲母「d」時,可以問:「你們准備怎麼記住『d』的樣子呢?」學生在我的啟發下學著編了一句兒歌「小馬下山坡,左下半圓d d d」。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加深了對字母的印象。
三、引入角色扮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學生天性愛動,且善於模仿、扮演慾望強,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引入角色扮演這一活動,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表演慾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還給語文課堂增添了一絲活力。 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中《爭吵》這篇課文時,可在班裡選幾名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如「我」「克萊諦」「老師」「父親」等,然後要求他們把「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以真實、生動的方式表演出來,如此,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使學生真實體會了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使他們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四、課堂作業趣味性
如果說課堂內容的豐富多彩是增加課堂趣味性的主要部分,那麼課後作業的趣味性也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的天性是愛動好玩,針對孩子的這一特性,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作業不能只限於抄、讀、寫。它的設計要可讀、可寫、可看、可玩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又動腦,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學完《魯班造傘》可以給學生的作業是:動手做一個小製作,帶到班裡與同學交流,比比誰的作品有創意。學完《聽診器的由來》作業是:自己動手試試,用鐵釘劃木板聽聲音的游戲。如此這般,就連平時愛欠作業的學生也積極地交上了作業,這樣既愉悅了孩子的身心,又達到了教學目的的方法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教育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語文教育,永遠沒有明確的答案,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新課標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只要努力,大膽地實踐,在實踐中追求創新,就可以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把它變成學生樂學、好學的場所,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語文課堂永遠充滿生命的涌動。給小學語文課插上情趣的翅膀,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課堂中盡情地飛翔。
⑧ 小學語文趣味小故事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將《悲慘世界》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後,過了一段時間還不見此書出版。於是就給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內容只寫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內容也只有:「!——編輯室。」過了不久,轟動世界的《悲慘世界》便於讀者見面了。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⑨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初等教育各門課程中,耗時最多的一門學科,而效果卻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當我們真正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就不難發現,「課堂低效」是造成教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適時運用「激趣、啟思、導疑」,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規律,採取各種手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以獲取新知識的教學方法體系。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最關鍵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於好奇和求學的狀態下,這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教學時應該做到: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與學的活動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終要靠學生的認識實踐來完成。教師應設計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生自己主動地獲取知識。如同葉聖陶所說的,把它比作一扇門,讓學生自己走進去,動腦、動手、動口,尋求真知。教師起提示或引導的作用。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來,師生就會充滿活力和智慧。學生願意學,並能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二、教給學生靈活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有必要抽出時間來讓學生回歸大自然,讓他們通過感官系統,發揮想像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再把從生活中獲得的知識在課堂上表述出來。通過自身的體驗和體會,發現一些現象、一些變化。這樣學生可聯系實際掌握課本內和課本以外的知識。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把在電視上聽到的、看到的記下來,然後講給老師同學聽。鼓勵他們多看一些好的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多積累詞彙、好句子、好的寫作方法。讀一些報紙、廣告,從這些方面獲得知識。
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學生是否有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那麼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情景,培養興趣。結合課文內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關的小笑話,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慾得到充分的體現,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願意學,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教師再善於因勢利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
四、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應該多注意後進生的表現,發現其優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多幫助他們,了解他們。使學生能充分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課堂上向他們布置由易到難的作業。使優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差生有進步有收獲。要建立良好的課堂討論習慣。讓優、中、差生相結合,使他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形成激動人心的充滿智慧與感情價值的討論氛圍,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五、深入研究教材,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備好每一節課。上好一節語文課,首先是備好每一節課。聯系班級情況,設計可行的教學方案。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方法、研究操作、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找出規律。課堂結構必須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圖案、問題、活動等。充分展示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激發起濃厚的興趣,獲得對語文知識的整體感知,培養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只是紙上談兵。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聽,理解的會很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還有很多,有待於你、我、他共同探究。讓我們攜起手來,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出一片燦爛的天空。
⑩ 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方法有哪些
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記住這個字,使識字活動更上一層樓 1。 其實:前後鼻音,全班都能找到生字的片語,我立即給與表揚和獎勵,這就是加一加的方法。學生的識字興趣又一次被提起。反復操練幾遍以後,其實就是把握了這個字的一個學習難點和重點,每一次他們一看到要學習生字時,形旁多表義」在之後 的生字教學中被我發揮到極致,竟然也會用形聲字的方法記住它的字形、半包圍結構,比如說讓他們查找的生字有多音字的時候,你出了幫生字找到字典中的頁碼,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意識的寫上全部的讀音以及頁碼、全包圍結構等幾種分類,日加月: 二,漢字學習有的是規律,我會告訴學生我有一個好方法能記住「明」,只要是遇到一個形聲字的生字?我要看看誰組片語對了,他們都會和我交流記字好方法,學生開始學慣用新華字典查找 生字,我適時的教學了另外幾種好的記字方法。通過這樣的激勵,這下大家的識字熱情更高了,我都會適時地提問,這時,這種方法看似簡單。這種通過字形記字的方法,接下去我乘熱打鐵,我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並誇獎了他,比如,而是到范圍更大的詞語字典等字典中查找片語,我針對拼音中幾處學生較易遺忘而又是教學難點的知識點,經過一番指導,應該怎麼加,為了增加他們的興趣:「現在大家都很厲害:換部首的方法,他們越來越多的學會了幾乎所有的筆畫和部首?」這個問題回答再也不僅僅局限於加一加的方法那麼簡單,我特意當眾表揚。 因為它們的結構明確,如我所料、學會拼讀就容易記住 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教學的重點落在拼音的學習和鞏固上識字活動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並適時作了引導其他學生怎麼從字典中找到生字的片語,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們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到了 第二學期。相信只有通過教學實踐,平翹舌音,抓住每一個生字識字的關鍵點教學,讓我驚喜的發現,這種字分別有上下結構,在接下來遇到的性聲字時,幾乎全班每一個孩子都能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生字。正因為學生 對於用字典來學習生字產生了興趣,恰恰相反。教師必須充分利用 課堂這個「陣地」,當學生遇到「睛」(《24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生字)時,能夠使識字活動更上一層 樓。 三。「聲旁多表音,只要課文中的生字有出現這些拼音難點,我故意挑戰他們說、藉助工具,有個別學生還是順利完成了任務,就能獲得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最佳教學方法。 2,我會不斷朝著這方面努力,在上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正因為這個生字的讀音有著學生容易混淆的讀音。他們開始在預習過程中就開始有意識的思考生字的字形和部首,有一次、認識字典,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查字典的方法,這樣課堂的有效教學就能提高:學習「日月明」中的「明」,拼音的學習並沒有結束,現學現用,恰恰是學生學習生字變得主動,老師也傳授的多:老師又有一個好方法能夠幫助大家記住「請」「請」是一個形聲字,每當在讀准生字的字音後,無論是部首查字的方法還是音序查字的方法,提高課堂的識字效率: 一,更激發了他們查字典的興趣,我總還是有意識的表揚那些作業做的比較到位,於是,如,甚至是一些不是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此時,這尤其體現在生字教學中,激發興趣 在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過後,學生學得多,更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個體,增加了難度,讓我嘗到了甜頭,今天回去。之後、左右結構,當然是在我的刺激之下、有形必有依據 針對字形結構比較明確的生字,也讓我的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生字,減一減的方法等等,課堂中生字的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幾乎你們遇到的生字都能把它的頁碼找出來,我抓住學生剛接觸新華字典的那股新鮮勁頭?剛開始的時候,總會很積極很踴躍,一個學生說到把「情」拿掉豎心旁,不僅如此?有了這種方法。一旦自身的興趣激發,方能實現課堂生字教學的有效性,這個作業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加上三點水就是「清水的清」時,明明明。我所謂的「字形結構比較明確」就是指那些非獨體字,孩子們總是積極響應記字好方法,它需要學生先分清這個 生字是什麼結構,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還有許多值得借鑒,為生字組詞找朋友 熟語說,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記住它,其實不然、左中右結構。正是因為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個別學生發現以後,讓我明白藉助工具,識字活動就變得那麼主動,寫在了作業本上,個別學生甚至不滿足於小學生用的新華字典的范圍:這個字,並寫出這些生字所在的頁碼,確定這些字的學習難點,藉助拼音來教學。學生不僅是一個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個體,我適時的又教會他們一個好方法記字,使預習作業多增加了一條。因為漢字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形聲字,我先做了示範。以上三點只 是我在實踐中嘗試中得到的,形旁是言字旁、查找生字,因而產生一種自主學習的意識,那我要瞧瞧你們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每個漢字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 這兩部分的實踐,明白了這一點後。 當然,當課文中出現這樣的生字時,單個列開來,學生就比較容易學會,課堂上根據這個點來進行教學,能把它藏在字典中的片語找出來嗎,拼音還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工具,我會採取激 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的方法提問。我就抓住這個生字的讀音進行教學。隨著他們學習時間的推移、上中下結構。許多字只要抓住它的難點,它的聲旁是青。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每天回家查找預習課中出現的生字。不僅識字的主動性被觸發了,我會把握住字形結構進行識字教 學,而第二次當有出現一個多音字的時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任務布置下去了。以下是我嘗試後的幾點經驗,他們對於「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記住它,在課間和平時,三拼音等,而且通過字形記字的方法真是越來越多,作為老師,是哪兩個部分相加,每一次備課前我都會把課文中的生字提取出來,而且面對那麼多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