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體育課的指導思想

小學體育課的指導思想

發布時間:2020-12-15 20:59:58

❶ 標尚學校在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育鍛煉方面有什麼優勢

每學期舉行多次大型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比賽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敢於面對失敗的勇氣。

❷ 有人認為「中小學的體育課是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重要算什麼,只要保證了必要的課時,就自然體現了

中小學的體育抄課一般都是走下形式,沒什麼鍛煉的目的,主要還是我們自己平時生活中的鍛煉為主,其實現在升學壓力那麼大,哪個學校不爭分奪秒抓緊學習。因此,只要保證了必要的課時,就自然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自然地能夠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
一些小學比較落後,語文老師或數學老師兼音樂老師兼體育老師,這樣他們隨意安排時間,學生的文體實踐課基本都沒了,要不就是在宿舍自習。
必要的課時,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像自行活動一樣,沒有半點目的性和學習性,即使課時再多也沒用,鍛煉並不是盲目鍛煉,要在學習中鍛煉,那樣才會更加快樂,健康成長是一種思想,但是要達到健康也不是那麼容易,當今社會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中小學學習如何安排好課程,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實踐生活能更加豐富,達到真正的身心健康,是當今教育界一個熱門話題。

❸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體現了什麼的指導思想.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❹ 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必須把什麼作為指導思想

耐久跑無痛苦練習課堂中運用的初探

摘要 中學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是中學體育鍛煉中不可少的一個主要項目,耐久跑練習對增強學生體質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因為它是長時間單循環運動,比較枯燥乏味,大多學生都有畏懼的心理,缺少興趣。怎樣把枯燥的耐久跑教學成為沒有痛苦的教學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本文就無痛苦練習法在課堂

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 耐久跑,無痛苦練習體育課堂教學

1、前言

中長跑教學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在大多數人眼裡是既枯燥又無趣且痛苦,不如打球,跳操來得痛快。因此大多數的學生對耐久跑是望而生畏,產生懼怕心理。

在長跑教學中,傳統的觀點認為「極點」的出現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只有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克服「極點」的痛苦,才能達到耐力的提高。但是我們是否忽略了另外一些人的特質,他們對痛苦的忍受力的確底,心理上的疲勞來的更早一些。應該說具備這一特徵的學生在教學團體中不在少數,他們的精神狀態常常可以影響整個班級情緒。再加上現在大多數的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長跑是一種痛苦。新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主張以全面育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面向終身教育,以情感教學入手,強調樂學、好學、育體與育心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一個師生間、學生間親密無間、和睦融洽的環境中,鍛煉身體、磨練意志、陶冶情操,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教學的觀念上,強調學校體育必須是全員的體育、成功的體育、終身的體育,體育課必須情感交融和身體發展並舉,體育教學結構應是融認知、情感和身體發展為一體的三維立體結構。「無痛苦練習法」的提出是希望在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發展耐力的同時,又能保持愉快心境,減少學生的恐懼感,體會運動的快樂。

2、關於無痛苦練習法

從早上晨跑的中老年中發現,他們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著,除了他們的目的明確、意志堅強外,看上去也沒有痛苦,很多人還有一種運動後的快樂,比較放鬆。那麼,他們有什麼好的方法呢?經過觀察研究,可以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就是: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跑伴。2、速度自然放鬆。3、基本上沒有極點。而且效果顯著。

由此,我們可以把長跑無痛苦練習法概括為目標明確,有兩個或以上的跑伴,以放鬆自然的速度跑,從中找到舒適的感覺,從而克服或是避免極點帶給我們的痛苦的練習方法。

3、耐久跑教學中的三要素

(1)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考慮到耐久跑教學的實際情況,加上耐久跑的自身特點。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對耐久跑知識的傳授、灌輸講解上,而且還表現為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的認識和挖掘調動上。本身學校體育「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思想的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以達到全面健身目的。

其次,要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 耐久跑要運用多種方法、手段、精講多練,使學生能體會到其中的健與美。把耐久跑和游戲等相結合進行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以發揮學生的特長,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

(2)注意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是否融洽,關繫到整個教學過程的成效。因此,教師在耐久跑教學過程中所持的基本原則應是「引導、啟發、教育、鼓勵」,將「言、行、意、情」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平時多關心學生,洞察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心情不好時教師及時疏導其不穩定情緒。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以是一種教學反饋,可以及時的調整學生的學習效果。

(3)以健身為目的,課內外一體化

在耐久跑教學中讓學生明確耐久跑是一項極好的鍛煉身體項目,同時也是終身體育中簡單又實用的鍛煉手段。跑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健身,因此跑在學校教育中佔有有很大是比例,所以耐久跑教學要運用各種群體活動相結合,達到教學的一體化。

4、 結合無痛苦練習法與耐久跑的三要素主要措施為:

( 1)、明確鍛煉的意義和作用,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長跑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了解耐久跑生理特點,增強學生自信心,特別是與其他相比較長跑的生理價值更具有獨特性。讓他們堅信只要通過不泄努力鍛煉,將會得到身體機能的提高,並從中感受快樂,在這里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運用一系列的具體事例或用錄象等直觀的方式來傳達快樂動機。

( 2)、從方法上幫助學生找准自己的節奏,減少身體上的痛苦。 在耐久跑教學中,有些學生由於耐力素質差,會出現一些生理不適現象,如「運動極點」現象。所以在練習之前,要安排一定時間的理論教學內容,使學生懂得「運動極點」是跑途中因內臟器官機能的惰性產生的一種暫時不適應現象,並向學生介紹防止,克服「運動極點」的方法。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對基本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後,在實踐上加強指導,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節奏有所了解,掌握了解自己的節奏的方法,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准自己的運動的節奏,減少身體上的痛苦。

(3)加強指導,讓學生跑好第一次。

第一次練習是打好後面基礎的關鍵,減少學生的恐懼心理,讓學生體會初次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學生的練習信心。教師的指導主要是控制跑速、督促學生盡量放慢速度,而不是監督學生的速度。沒有練習經驗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怎樣的速度才能跑完全程。剛開始練習速度的把握是關鍵,過快則可能造成腹痛、胸悶,抽筋等不適症狀,有的人已成為條件反射,習慣性發作。所以第一次練習以舒適為標准。身體適應後速度自然會提高。

(4)選擇好自己的跑伴,自發組成學習小組。

雖然每個人的長跑節奏不同,但由於耐久跑本身的特點,路程長、時間長。一個人太孤獨,而人太多則又達不到效果。因此選擇同伴非常重要。讓學生自己選擇跑伴,自發組織成一個學習小組。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多個。但對同伴的要求是耐力水平、跑步節奏相近的,在跑步的過程中能夠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又不幹擾對方。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跑步水平,達到預期的目標,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5 具體做法是:

對初二的學生共117人,(男的50,女的67人),在每周體育課中分6次完成。自己選擇跑伴,盡可能以放鬆的速度跑,。第一周跑1000米,第二周增加300米,以後每周增加300米。

結果:

感覺輕松、舒暢
92%

出現極點的,程度較重的
2%

出現極點的,程度較輕的
3%

絕大部分的同學都認為自己的耐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耐久跑不再有恐懼感,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耐久跑,體會到了以前長跑時從沒有過的樂趣。

6、結論

從以上的結果我么們可以看出,無痛苦練習法對耐久跑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對跑的速度的問題上,,分清「跑」「走」;在速度和距離的關系的處理上等都需進一步的調整提高。

體育教學應該重點提倡「有樂趣,充實的教學」,具體說就是體育教學要注意運動的樂趣,強調在技能和體力方面要有量和質的保障,為了符合這種要求,我們必須重新認識「站在學生立場上進行教學」的指導思想,必須研究學生對體育課有什麼希望,選用什麼樣的教材和怎樣進行教學。教師只有不斷的提升,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淺談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一年級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燕山小學 趙毅

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是體育課的升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和學習的需要,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一年級,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幾年來在低年級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對學生行為的規范、指導、激勵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教師只有抓住習慣養成的良好契機,施展教育教學的魅力,就一定會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 一年級小學生 習慣 養成

隨著社會對年輕一代的要求,國家制定了《小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所以一年級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看出我們全民素質的提高,下面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課程中的發現的一些行為習慣現象。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堂常規教學兒歌,規范行為
一年級小學生要養成的習慣涉及到方方面面。課前、上課、放學、作息 ……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無一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如此多的「該」與「不該」往往使剛入學的小學生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單憑老師的說教很難達到好的教育效果。由於一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課堂紀律,很容易形成條件反射,所以要根據學生的興奮點反復的練習。為此我就將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要求編成兒歌。如: 上課 鈴聲響後,學生會在小班長的帶動下邊拍邊唱:「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上課守紀律,坐正看前方。」在兒歌的帶動下,學生會由喧鬧變為安靜。平時站隊時,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 說出"我是守紀小標兵,站起隊來「快」、「齊」、「靜」、……這樣把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要求編成兒歌,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而適時的讓學生誦讀,使其明白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在運動中鞏固,不知不覺中行為得到規范和強化。

二、言傳身教,指導行為。
對於學生而言,教師是具體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不管有無進行教育的自覺性,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標准。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模仿力強,可塑性大,熱切地關注著周圍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老師。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於規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
(一)語言引導。
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老師想像幾近神聖和完美,他們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賴,往往是他們在觀察老師時會產生一種「放大效應」和「模仿效應」。也就是說,老師一言一行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我們要規范學生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充分注意這種「放大」和「模仿」效應。在與學生、家長、他人的交往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語言內在和外顯的教育、引導作用,要求教師無論在什麼場合下都要講普通話、用文明語,都要

注意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如:老師在使用「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文明用語時,要發之於內心,出之於真誠,避免流於形式或應付。家長、朋友來訪時,熱情的招呼,親切的問候,都有引導學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師注意了語言的引導作用,學生會在自覺不自覺中受到影響,模仿老師的語氣、表情與人交往,他們會在遷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用語習慣。
(二)行為示範。
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往往從模仿開始,人們常說,學生身上有著老師和家長的影子。因此老師舉手投足間都孕育著教育。當操場上有紙時,我總是趕緊撿起,當下樓梯時,我總是靠右邊走,隊伍很整齊,很安靜,……這一切,學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慢慢地學生都會照著我的樣子去做。操場上有紙屑時時,總有學生去打掃干凈,而且他們還學會起立、坐下時輕輕的。知道了怎樣做才是不打擾別人 。
我在做這些事時,是發自內心,不是做給學生看,因為只有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為指導學生,才能對學生良好習慣形成感染力和示範性,學生不僅在一時一事上養成好習慣,不少學生還能舉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表揚鼓勵,激勵行為、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之曾說過:"兒童都有希望獲得被認可的天性。"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以欣賞的態度來對待。及時的鼓勵是非常有效的,這種鼓勵不只是來自老師的,也可以來自學生自己。平時班級里通過"學生行為自律"

活動,評選出"自律小標兵"大力進行表彰。另外我們開展的"為自己評獎"活動,深受同學和家長的歡迎。在這樣的活動中,每個同學都可以根據自己行為習慣的養成情況,給自己設置一個讓同學們認可的獎項。這種獎勵方法避免了表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對後進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全班同學都在努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努力評出一個真實的,讓大家認可的自我來。隨著同學們把自己的獎項報上來,我驚訝地感到學生們的好強與上進,"大膽發言獎"、"團結友愛獎"、"遵守紀律獎"、「最佳活力獎」、"不亂扔紙屑獎"、「跑步第一名」、「做操第一名、……這一個個自評獎項無疑是學生努力的結果,可以說這也是表揚的威力,是激勵的結果。
四、不斷強化,養成行為。
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中,特別是在寬廣的操場上,學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這是正常現象,是由於兒童受年齡特點的制約而造成的。行為習慣的最終形成則需要老師的常抓不懈、規范不止。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則》的條款和口令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的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奮斗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引導學生在評價自我,評價他人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自律,增強自信,達到自強。
同時,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我通過"電話熱線"、"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

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的督促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特別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很活躍,他關繫到學生今後的成長,關繫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繫到我們今後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因此,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抓一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是奠基工程,我們要常抓不懈。
自己改下吧

❺ 小學低年級段 體育課 指導思想 怎麼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習的調味瓶。但眾所周知,小學低段學生紀律渙散,無組織紀律,不易管理,上體育課難度大,教學效果不明顯。那麼如何上好中低段體育課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現談談我的點滴做法:一、學會贊美,激勵上進。贊美是對學生的一種表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評價。此時,學生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與喜悅。常言說得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上體育的教師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贊美一次的效果比批評兩次甚至更多次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加上小學生的「攀比」意識比較強,一旦老師表揚某個學生做得比較好,其他學生馬上就比較嚴格的要求自己,爭取做得比「他」更好,以得到老師的表揚。例如:四年級上課前的站隊要求做到「快」、「靜」、「齊」三點,別說哪樣都做不到,相反,學生一到操場上就吵吵嚷嚷、嬉笑打鬧,甚至有的喝水,三五成群,結伴而去,到別處去玩耍了,老師在那裡望塵莫及,學生根本沒有自律意識。面對此情此景,上課前我就首先對學生說:「上節課楊艷同學表現非常好,這節課繼續努力喲!此節課老師還要看看,哪位同學表現比「她」還好。這樣一說,原來表現好的同學會繼續保持,表現差的也會有所收斂。學生站隊時,我還會說:「看楊聰同學已經先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了,誰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呢?」這時,吵鬧的同學會很快安靜下來,自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站好。在進行課堂常規訓練時,學生也很難集中注意力,說走神就走神。這時,我同樣會適時地贊美注意力集中或做得好的同學,特別是對表現一般或剛有一些懈怠的同學及時表揚兩句,他們馬上就會集中精神、專心致志地聽老師口令。俗話說:「對症下葯」。小孩子都愛聽表揚、誇獎的話,只要我們充滿信心、帶著愛心適時地多給予學生表揚與贊美,這不但會使學生增強信心,而且誘發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尤其對中低年級學生來說是靈丹妙葯。 二、樹立榜樣,激發興趣。口頭的表揚與誇獎對組織站隊、課堂常規訓練時很管用,但在課中學習新內容時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學生的好動、頑皮、懶惰、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的毛病就會表現出來。這時,榜樣的模範帶頭作用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我在教新型奧林健身操時,低段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模仿能力差、身體協調性不強等,學生的學習效率很低,教師的教學也很困難,我這時的做法是:先用語言激勵學生:「同學們,跟老師學,誰學得好、學得像,老師就選你當小老師領做」。然後,我會把學習過程中學得比較好的、做的比較標準的同學叫到前面來領做。通過這個過程,再加上學生的攀比心理,不愛學、不認真學的同學看到別的小朋友到前面當小老師領操,自己馬上變得認真起來,等老師再讓誰到前面做操時,每個同學都把手舉得高高的想到前面來,不但如此,大家還會對領操的同學進行評議;如:哪個學生的動作不標准,他第幾拍時忘伸左手等。看到學生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由此對體育課感興趣,我感到很欣慰。當學生對學習動作產生了興趣,我便教會學生在學習中如何去發現美、體會美、創造美。讓學生每學一個動作都要保持動作美、姿態美、體形美。我會經常說:「看那個同學的動作做得多標准,這個同學的造型真漂亮……。讓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中感受到力與美的和諧、形體美與心靈美的融洽,同時還能從身體的各種運動中體會到人體的自然美。於是就有了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對教師所做動作的贊美、贊嘆聲,對小夥伴動作的誇獎聲。學生的贊許聲中帶著羨慕,他們的笑容和眼神更帶著諸多欣賞與期待,我感到學生對體育真的產生了興趣和渴望。同時,使學生明白美並不光是指語言美、心靈美,在體育課上,感知到動作協調性的美,形體美。三、游戲是課堂的調味劑 游戲是小學體育課的重要內容,沒有快樂的體育課將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快樂的源泉,是孩子學知、成長的搖籃。 低段學生之間並沒有團隊意識,特別是學前班、一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同學之間相處及不穩定,打架、吵鬧等時有發生。於是在設計游戲時,我以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增進友誼的游戲為主。例如:老鷹抓小雞、奪紅旗接力跑、丟沙包、滾鐵環等,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並懂得只有齊心協力、團結互助才能取得成功,光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同樣,我也會設計一些個人項目的小競賽類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增強競爭意識,形成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以上幾點,是我教中低年級體育課以來的點滴做法和感受,算不上經驗,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一定會不斷探索出上好中低年級體育課的新方法。

❻ 家庭健康計劃書怎麼做

一、 指導思想
利用「家庭保健知識」和「安全健康知識」為活動中心,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盡可能避免意外傷亡事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保健教育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生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發育水平;
4、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
5、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家庭和公共衛生的態度;
6、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保健教育的目的: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們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讓學生知道暴飲暴食的危害。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提高家庭保健、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四、家庭保健教育的內容:
1、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
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並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3、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了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發育,並注意生長發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4、了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5、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並掌握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方法;
6、教育學生交通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7、了解自身的發育及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教導學生安全用電,並知道觸電急救的方法及小外傷的處理。
8、使同學們熟記急救、火警、盜警電話號碼,在遇到急救病人、車禍、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時,懂得如何打電話;
9、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知道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10、懂得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11、使學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養健康的意識行為,懂得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2、使學生認識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萬不要因好奇去嘗試吸毒。
五、家庭保健教育活動安排
3月:
1、擬定計劃和試點班級
2、活動前調查、座談了解學生對於家庭保健知識的初步了解程度
4月:
學生自身保健教育
主題一:什麼是起青春期
主題二:保持良好的情緒
主題三:預防脊柱彎曲變形
主題四:預防肺結核
主題五:什麼叫健康
5月:
1、衛生健康知識調查
2、健康知識講座
3、家庭保健教育
主題一:健康(預防近視、感冒、H7N9禽流感防控)
主題二:衛生(小學生個人衛生、家庭衛生)
主題三:安全知識教育(觀看視頻1、2)
6月:
1、夏季兒童保健教育
2、觀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視頻1
3、安全教育(觀看視頻3)
4、學期教育資料匯總、整理 9月:
1、學生個人良好習慣教育
2、觀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視頻2、3
3、學生外傷應急處理教育
10月:
1、學生安全教育(觀看視頻4、5)
2、常見傳染病的預防
3、秋季兒童保健
11月:
1、預防食物中毒
2、觀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視頻4、5
3、飲食、運動與健康教育
4、學生意外事故防範於處理
5、冬季兒童保健
12月:
1、拒絕毒品 遠離毒品
2、保健教育工作總結

❼ 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必須把什麼作為指導思想

一、樹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必要性

1.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認識

「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和不慮弱,而且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狀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的明確而全面的定義。1999年6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這一決定明確提出了體育與健康教學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精神制訂的。《標准》的性質、基本理念、目標、內容標準的評價等,體現了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對體育與健康教學方面的基本要求。體育教學只有更好地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真正地體現《標准》的性質,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課程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形成體育與健康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實現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整體健康目標。

2.健康生活新觀念

健康三維觀: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或健康五要素:身體健康、情緒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都是我們所說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是一個統一體,身體健康了,心理才會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體也才會健康。也就是說,人的身體影響著心理健康,人的心理也影響著身體健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並將日益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身心才能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增進學生健康的重任,又是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健康第一」體育與健康教學基本理念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功能和本質特徵,也是學校體育教學主要目標之一。體育教學必須以使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運動是健身的一種手段,而且並非所有運動都能作為健身手段,那些競技運動多數不能作為健身手段,用作健身手段的是那些簡易的身體運動。運動健身的效果主要取決於生理負荷(強度、頻率、時間)。新課標下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目標、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根本目標不是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運動員,而是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健康人才。所以,淡化競技教學,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基本技能技術,是學生以後健康生活的前提條件。

2.興趣性。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一理念說明了無論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從某種意義上講,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比關注學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3.教育性。教育性是體育教學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各種手段,使自然的人變為社會的人,使個體社會化。人要自下而上要發展,一是要學習掌握生活技能;二要遵守社會群體的行為道德規范。這就需要各種方式來培養,而教育則是所有方式中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學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在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人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替代的。體育教學對促使身體、身心的發展、個性的形成與發展,培養群體意識、教導社會規范、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4.主體性。學校是為學生開的,如果沒有了學生,教師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強調以學生為發展中心,更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才能得到發揮,學生體育學習能力才能提高。為此,我們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必須符合素質教育的需要,降低適應和服務於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重視學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主動模仿、主動學習將成為學生未來體育學習的重要方式。

5.娛樂性。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生活方式的改變,客觀上為人們休閑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可能。娛樂性也是現代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特徵。有人說音樂的魅力在於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於它的節奏,體育的魅力在於它的娛樂。我們的一些學生不太喜歡體育,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娛樂性。體育教學要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輕松愉快,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悅,就得增加體育教學的娛樂性活動。

6.人文性。學校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教會學生做人,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是學校體育的根本目的。學校體育作為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養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現代人文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提高心理健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使學校體育從單純健身和單純的傳授技術中解放出來,極大地體現人文性。

三、「健康第一」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基本任務

新課程改革後,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任務在於注重體能的增強以及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同時,更加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強調正確的體育態度和人生態度。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選取與體育有密切關系的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構建新的教學理念,體育教學目標才能落到實處。

1.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體育教學是在學校教育中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主要途徑。增強體質,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國務院關於基礎課程與發展的決定》的要求: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應聯結起來,教師在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觀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終身體育意識,包括體育健身、體育娛樂、體育健美、體育欣賞及體育評價等多種要素,發展體育能力,是現代人提高生活質量,追求健康,愉快生活的需要。因此體育與健康教學應充分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加強學生自我科學鍛煉,注重終身體育態度的形成與體育能力的培養,激發體育運動興趣和習慣,培養學生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樹立終身體育觀。

2.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

我們的教育,包括體育教學,以往樹立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慮學生情感和體驗,過多的是教師的表演。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要求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創造是社會的動力,沒有創造,人類只能停止在一個水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更新觀念,引入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設計教案時要從有得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角度考慮,挖掘教材中創造因素,誘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在教學中提問和求新,激發學生向上進取的精神和創造力。

3.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激烈的競爭性是現代體育最顯著的特點。在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緊張的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潛力。這將對學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讓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思維形式,獲得不畏強手、敢於進取、敢於競爭、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在現代社會中,人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關注,因為適應能力高低對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影響程度絲毫不亞於身體健康狀況和知識掌握狀況的影響。在傳統的體育課程模式下對學生的關注基本上都集中在學生運動能力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學生通過體育學習之後有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體育課程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是被漠視的。「健康第一」思想體系指導下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更能體現在社會適應學習領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增強學生調控自我行為和態度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4.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我們的每一位學生也有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體育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通過體育培養人格。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種種差異,為學生規劃學習進程,以得於所有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營造有效的學習環境,讓所有的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交際動機是個體社會化的需要,人際交往是一種能力,未來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協調配合。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社會互動的領域,可以促使人際交往,發展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人事關系的和諧。培養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形成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具有關注個人、群體和社區健康意識與能力培養,也是我們體育教學主要任務之一。

5.運用體育與健康資源,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體育與健康資源是指能夠用於個人、社區體育與健康服務的一切知識、信息和資源。前者主要以文字、音像或其他開花保存在書籍、報刊、廣播、電視和其他媒體上,同時也通過體育教師、體育與健康指導員予以保存和傳播;後者主要是指各種用於體育與健康活動的場地、設施和器材。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幫助學生學會獲取體育與健康資源的途徑和方法,加強體育保健,自我評價,醫務監督以及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相關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理論的熏陶,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四、「健康第一」對體育教師的基本要求

1.更新教學觀念。

千百年來,人們對教師的解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人,教育即教師活動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傳授知識。在新課改中這種教育觀念發生轉變,由於教育目標的變化,師生關系、評價體系等也必然發生變化: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過去被動的執行者,變成主動參與課程設計的決策者。

——在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認識上,從惟一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表現,變成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

——在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上,從等同於一個從事運動技術教學的教練員,轉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意義上的教師。

——在教學方法上,從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強調「教」轉為強調「學」,「教」的目的是為了最終「不教」或少教,是為了學生能自主學習。

——在師生關繫上,從決定學生應該學什麼、怎樣學的方案,轉變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朋友。

——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從主要關注學習的差距和不足,轉變為努力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和結果等方面的成績和長處。

2.體育教學的轉變。

教育觀念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變革。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體育教學方式的最大改變,將是更加註重情景創設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體育教學的重點將從過於強調學生的接受學習和機械訓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競技運動為中心」、「以發展身體素質為中心」教學方式,改變為引導學生體驗和探索。體育教師將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認知、行為的有機聯系,注重體育對人格培養的特殊價值,強調培養學生正確積極的態度、良好的情緒、自主學習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3.體育教師角色的轉換。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專家、學者乃至於家長共同構建課程的設計者;也不再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而是一個具備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素質、知道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是體育知識的傳授者,體能、體育技能的訓練者,更是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引導者、執行者,也是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和創造者。

4.更新知識,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倫理;建立在理論、經驗或規范基礎上的體育專業體系;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專業技能;教育的專業性評價;教育教學創新的能力。現代體育教師只有具備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不斷地更新知識、總結經驗、探索創新,掌握現代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術,才能提高體育教學能力,才能促進體育教學的建設與發展。

5.多元化的文化素質。

體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與眾多學科交叉。作為現代體育教師除了掌握體育本身的基礎知識外,還應加強文學、藝術、歷史、科技、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提高自身體育文化修養。以便在體育教學中能做到語言豐富,講解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和號召力,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6.加強教學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體育教學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要積極地參與教學科研,較好地掌握科研的方法。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不斷進取,善於用科學的思維去總結經驗教訓,掌握現代體育教學理論。遵循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和教學原則,尊重學生的學習情感與體驗,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資源。

五、結論與建議

更新教育知識,轉變教學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應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體育與健康相結合的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為發展中心,尊重學生情感和體驗,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競爭意識、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這是現代學校體育教學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❽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這里所指的健康包括____、____、___三個方面。

生理、心理與社會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體育課的指導思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