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用信息技術解決了什麼研修總結小學語文
在新世紀的教師隊伍中,有80﹪的都能夠簡單的應用計算機基礎知識,這一是形式的被迫,二是晉升職稱都必須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這樣以來大多數教師都能夠操作WORD(文字處理)、WPS (文字、表格處理),各種表格的繪制、Excel(電子表格)的應用、PowerPoint簡單課件的製作和應用。有部分老師還可以應用PhotoShop(圖像處理)、FrontPage(網頁製作)和Flash,以及Author ware課件大師等相關多媒體軟體工具的應用。作為合格的中學體育教師,我們也應該學會這些方面的知識,合理的應用到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訓練中來。
另外,還有許多很好的專業軟體可以幫助我們體育教學:用體育圖片剪輯軟體,可以將存儲的或現場採集的照片,通過此軟體可轉化成黑白線條圖片,用來編入課時計劃或訓練計劃中;用Pivot Stickfigure Animator軟體,製作「稻草人」動畫,通過動畫可以演示一個動作的全過程,可以看清動作的順序和軌跡,讓學生對動作有個宏觀的認識;用Ulead GIF Animator製作運動動畫,還用FLASH MX製作互動式運動動畫,這兩個軟體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看清動作的過程和技術細節,使學生有意識的學習,使教師有目的教學;用豪傑超級解霸V9及WinAviVideoConverter格式轉換軟體從視頻文件中「扭」出部分內容導入體育課件,讓學生一 邊聽老師講解,一邊看實況錄像,這樣一來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有顯著的效果,二來對學生快速建立正確的感性認識起著積極的作用;用pplive播放器和pprecorder剪輯軟體,可以將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尤其是CCTV-5的體育教學節目進行合作剪輯電視片段,以備在實際教學中有所運用;還有一個很實用的軟體,就是運動會管理軟體,這個軟體可以讓整個運動會從開始報名到計算總分,都能夠緊而有序的順利完成,簡便了以前編排的復雜性和計算的繁瑣性,極大的節省了時間和人力,降低了運動會的開資。
通過以上諸多方法,我們可以製作種類繁多、內容新穎的實用性多媒體體育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是當前體育教學的一個新手段,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次方法的先進性。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學生對一個新的動作的形成,必須通過聽、看來感知技術動作過程。而且看是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使學生快速的建立正確的視動表象,能夠有效提高運動技能。有許多運動技術不僅結構復雜,而且需在一瞬間完成一連串復雜的技術動作。例如:投擲項目中,最後用力順序,技巧項目中,滾翻身體部位依次著墊這些動作,對學生來講要想正確掌握都有一定的難度。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把教師自己很難示範清楚的技術環節,用課件中的動畫或錄像經過慢動作、停鏡、重放等教學手段結合講解、示範表現出來,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看清楚每一瞬間動作的技術細節,教師就可以講解各分解動作的要領,演示整個動作的全過程,進而抓住動作的關鍵部分,突出重點、難點、更快的建立起動作的表象,提高認知階段動作學習的教學效率,縮短了教學過程。
還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製作不同水平動作的幾組模擬鏡頭,讓學生開展協作學習,從最初級的動作學起,逐步掌握動作技術。然後再製作一些易犯錯誤的動作課件,對錯誤動作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錯誤動作的具體環節,使其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解決學生盲目求知,忽視細節的錯誤思想。最後要通過動作全過程的展示,解決學生在動作分解學習過程中所忽視了動作迅速連貫的特點。
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和調用功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課本以外的內容或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學生個人檔案、運動檔案,總結分析學生的體質狀況,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因材施教。
3.3應用網路知識,通過互聯網平台解決資源短缺、方法落後、信息閉塞等問題,促進交流,共同提高。
在現今的中學里,藏書量都普遍少,很多教學資源貧乏,可是在信息技術方面逐步提高,大多數中學能夠開設計算機信息課程,能夠建立多媒體實驗室和教師電子備課室。從Internet網路可以查閱到很多學習資料和先進的教學經驗,可以收集很多的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還可以通過電子詞典等電腦軟體,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常識性問題。
可以藉助計算機信息技術,利用網路的功能實現教育教學優質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創建自己理想的體育專業網頁,進行全社會交流。網頁欄目可設為:校園體育(教工之家、校園競賽)、北京2008(奧運史話、展望2008)、體育教研(體育裁判、體育法規、教研信息、健康教育和教案精選)、教學資源(教學素材、教學課件、媒體視頻、精彩文章和搜索網站)、體育考試(特長考試和專業考試),通過互聯網知識,逐步充實網頁。對不同欄目的內容進行詳細的歸類,讓讀者看了一目瞭然,也給自己查找資料帶來方便。
可以通過國家著名的體育雜志網站(如:中國體育科學、中國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等學術期刊網站和中國體育教師網等,對我們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或科研都有很大的幫助,他們的網站上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有最新的學術交流和各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建立自己的博客和論壇,讓更多的體育教師參於進來,共同交流,不斷提高。有利於擴大自己的專業知識面,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有利於增進同行之間的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論依據,從而解決體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通過網路平台,可以讓我們了解新的教學動態,掌握新的教學形式和貫徹新的教育方針。使我們在以後的教學當中更加貼近黨的政策,接近教學新綱,解決觀念陳舊、知識落後、信息閉塞等局面。
4、總結: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新型技術的不斷發展,影響到各行各業,促使了教育事業的飛速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校門,深入了課堂,只有我們明確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關系,了解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訓練莫大的幫助及疑難問題的合理快速的解決,信息技術教學才能在體育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信息技術教學不能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它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方式。作為體育教師應該熟練掌握,靈活的查找、收集、編輯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東西,適當的應用信息技術。要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將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充實到我們的體育課堂和平時的體育科研中去,不斷解決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合理、正確的使用信息技術,真正實現體育教學最優化。
② 什麼是閱讀教學《
加深理解的體驗,教師則起引導。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跟爸爸到公園里去。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如學生理解韓愈《早春》詩中「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這是什麼呢,有的學生是通過相似的生活經歷來理解的。」還有一些學生表示不理解,圖像也變得模糊不清了,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顯然,充分地去讀書,專注地去讀,原來是稀稀拉拉的細草芽兒,然而人們在解讀課文的言語時,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語與本然生活之間對應關系的過程,其收獲就越多,離遠看圖像很清楚。受到情感熏陶,靠近看卻是一堆有濃有淡的麻點,就能領會課文的內容,使他們主動地去讀,怎麼會『草色遙看近卻無』呢,並獲得直覺經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點撥的作用,閱讀的過程是閱讀主體通過特定的心智活動?閱讀教學不是先生講學生聽。要善於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場」,其效果就越好。
從實質上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享受審美樂趣。我以為『草色遙看近卻無』就是寫的這么一種感受:「應該是離得越近看得越清楚。由於本然狀態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覺的形式存貯於人們的記憶之中,興致勃勃地去讀。課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蘊是豐富多彩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近一看,這就決定了閱讀的過程是文本的言語形式與主體的直覺經驗之間進行相似選擇。我想『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道理跟這是一樣的,無意間看到枯黃的草皮上有淡淡的綠色:「過去報紙上印的照片。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越高:「去年初春,無需把這些生活底蘊都找到。」有的是通過類比推理來理解的。讀書的形式最好是個人誦讀或默讀,獲得思想啟迪,可淡淡的綠色不見了。閱讀主體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種生活底蘊。
教師要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相似激活的過程,這些學生還沒有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找到與之相匹配的直覺經驗、獨立性?
什麼是閱讀教學什麼是閱讀教學、相似匹配
③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微型課題研究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課堂教與學的質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課文資源,讓學生以課文為載體,以課文的主要內容緊密相關來收集各種信息。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採用多種方法,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④ 小學語文教學中我用信息技術解決了什麼問題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就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心理學、學科教育學等教育理念和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設備和資源,提高小學生運用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識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並且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課文教學中如何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整合的優勢呢?我認為: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求知慾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優化導入環節,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動機,這是進行新授課的首要環節。教師空洞的講解也很難起到預想的效果。多媒體計算機的聲、光、色、形能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激發興趣。因此,我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聲情並茂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如在執教《火燒雲》一課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計算機分別再現各種火燒雲的特徵及其重點詞語的定格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必將大大提高。再如,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藉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把新授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字寶寶,告訴學生,這些字寶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據房間的門牌號碼(即生字的讀音)幫它找到家,你就能與這個字寶寶成為好朋友,字寶寶就會對你笑一笑。生動的情境,優美的音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慾望,為快樂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運用信息技術解疑化難、與時代最新信息融通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途徑。然而,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靠老師口如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在突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如教師在執教《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那種對敵人的極端輕蔑,對死亡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本色,特意播放了本部影片的片斷,使學生從形象、聲音、情感上加深對課文的領悟。在師生互動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排演課本劇。再如《詹天佑》一文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其中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和用不同的方法開鑿隧道這部分,集中地體現了詹天佑的聰明才智。用以往的教學手段,往往很難講清這一難點。為此,如果製作一個課件,運用動畫技術,巧妙地將詹天佑設計的兩個火車頭在「人」字形線路上運動:(因為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火車頭在前面拉,一個火車頭在後面推,過了青龍橋,原先拉的火車頭推,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學生看到這樣絕妙的設計,不但理解了課文,還為詹天佑的聰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二、巧妙藉助網路,培養學生能力。
(一)培養想像力、感知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創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種方法。由於學生生活的范圍狹小,又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閱讀、寫作時會感到一些困難。我們便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文聲像並茂的閱讀、寫作輔助材料。通過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與學過程,學生的想像能力得到了強化。現代教育技術,將被感知、被想像、被推理的事物及其發展變化的形式和過程,用模擬化、模擬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表現出來。這種教學可以使學生直觀地觀察、發現、體驗、利用生動的資源,透過現象探索本質,從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本質屬性圖像,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如學習《將相和》、《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憶》、《狼牙山五壯士》等歷史題材的課文,由於這些課文的內容距今天的時空比較遠,學生在學習時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教學時,教師將收集到的有關文字、圖片、影視資料,放給學生看,彌補學生因時間和生活閱歷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課文內容而出現的「斷層」現象,增強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感知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傳統的朗讀訓練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加上有些老師的普通話也不太准確,學生就更不容易訓練了。利用信息技術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解決了老師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大問題。如執教《青海湖啊,夢幻般的青海湖》,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文章對青海湖的美作了詳盡的描寫,讀來讓人回腸盪氣,留戀往返。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青海湖的美,教師事先搜集大量的資料供學生觀看。在遼闊高遠的畫面上,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青海湖那一抹抹深深淺淺的藍是那麼吸引人,感受到青海湖的草灘是那麼碧綠,是那麼生機勃勃,感受到青海湖裡那色彩斑斕的鳥兒的美麗。在畫面的感染下,在音樂的渲染中,學生再讀到課文中如詩如畫的美景,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彷彿自己就置身在美麗的青海湖邊,為她質朴的美、自然的美、粗獷的美而陶醉,而感動。在這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學生心裡自然升騰起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三)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培養發散思維是觸發創造才能的重要環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一些發散點,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想像幾種可能性。如在教學《黃山奇石》中,學生僅僅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黃山的奇美是不夠的。我們把黃山的視頻資料和其它相關內容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的形式按一定的鏈接方式製作成課堂教學網頁。課上,學生看到了黃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詞句,並在網上看到黃山不同形狀的圖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對它的認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飛躍。
(四)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科技的發展,要求一個人不僅能動腦,同時又能動手。現代信息技術為語文實踐活動開辟了廣闊的時空。一些以時間、地點為線索的記敘文,我們可以讓學生繪制出人物活動的線路圖、行蹤圖等,以抓住課文脈絡,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如《客家民居》一文,可以讓學生看圖讀文後,繪制客家民居的大致模型,加深印象。一些語言優美、內容易懂的古詩,如《宿新市徐公店》、《小兒垂釣》,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古詩內容畫圖畫,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繪圖,能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情操陶冶熔於一爐,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教完《只有一個地球》後,我們讓學生為當地的環保設計一個方案,學生通過查閱圖書和瀏覽下載網路資料,結合自己平常對附近工廠的所聞所見,很快就寫出了有理有據的作文。它既鍛煉了學生的查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閱讀寫作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猜想、想像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創新能力
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在屏幕上展示了幾個問題:地球遭到破壞的原因是什麼?影響有哪些?我們該如何保護地球?顯然,這是知識與思維並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校園網中下載查找到相關資料,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補充。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展開討論,教師適時點拔、評價。於是一個個閃耀著創新火花的答案誕生了。通過網上的查閱、交流和相互間的思維碰撞,點亮了學生智慧的火花。
總之,信息技術如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走進了學校的課堂,深入到了課改的前沿。通過實踐與探索,我們深深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小學語文網路教學給小學生以自由學習的新天地,給小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學環境和工作平台,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因此,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以此為機遇,通過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信息化水平,推動語文學科的現代化。
⑤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上至天文時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眾生,包羅世間萬象。在語文教學中,搜集與課文相關的信息資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等。《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寫到: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應該「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今的教學中,這樣的要求越來越多,從預習到課後拓展,從課文到綜合性活動,從課本到寒假作業……無不滲透這一點。
⑥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會解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哪些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中的廣泛應用,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則是教育實踐中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許多教師對於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只存在表面的認識,以為在課上只要運用了信息技術就是在進行整合,於是為了整合而整合,生硬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從而使整合在實施過程中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教師不能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不能處理好技術與內容的關系,反而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有「畫蛇添足」之嫌,因此,改變這些教師的教學理念,增強他們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不是搞花架子,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工具對象,將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日常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之中。
1、教師應主動的積極的提高參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識與態度。面對信息時代教育的發展,教育者應深刻意識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駕御信息技術,才能夠享有信息時代、數字化世界所帶來的機遇;只有具備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運送能力,才能夠使學生理解信息帶來的知識並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知識結構,並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和數字化教育。
2、教師應具備的信息技術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三項:
①對計算機軟硬體的使用和維護能力及對網路知識的應用能力。
②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能力,即對信息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包括在學科教學中對教學軟體的選用與評估。
在信息處理和利用的所有階段,批判性地處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在接受信息之前,認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陳述的准確性,識別信息推理中的邏輯矛盾或謬誤,識別信息中有根據或無根據的論斷,確定論點的充分性。
③運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會的態度和能力。
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具備與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的精神,使信息技術的應用能推動社會進步,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二)分析理解教材內容,課件的使用要有利於教材內容的充實和提升。
教師在教學中要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同時補充教材中的不足。多媒體課件這時就要發揮作用了,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的優勢,夯實基礎知識並補充與所學知識的相關內容。這樣既充實了教材知識又提升了教材知識。
例如,在語文課《盤古開天闢地》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圖文聲情並茂的特點,播放《盤古開天闢地》的動畫和課文解讀,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樂,彷彿把學生帶進了真實的盤古時期,感受著神話故事帶來的歡樂,從而為課堂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擦出思想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本課的學習。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充實提升了教材內容。
(三)滿足學生需求,最大限度的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潛能。
每一個人處於生活當中,都有一定的生活學習經驗,所以我們應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潛能。以多媒體與網路為主要特徵的現代信息技術提供了最為有效的途徑,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媒體信息,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學習方式,加快學生的理解進程,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例如,在講授綜合實踐課《學寫畢業贈言》時,燕老師播放了《好大一棵樹》的視頻資料,學生們深深感受著歌曲里的主人公對老師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從而想到了自己馬上也要畢業了,快要離開自己的母校、老師和同學,有太多太多的不舍,而最好的情感表達就是給老師、同學寫畢業贈言;接著老師給出一系列的思考和提問,展開了寫畢業贈言的學習。
(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探索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只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就可以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求知。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可以為學生創設各種課堂情境,開啟學生思維、調動其慾望。
例如,我在講授《奇妙的自選圖形》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學會繪制自選圖形,填充顏色,組合和疊放次序的相關知識,我設計製作了「自選圖形學習網站」,創設情境完成以上相關知識的學習。
首先,我出示了自選圖形學習網站,讓學生觀看網站里各種各樣用自選圖形做成的小動物。看到網站,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發出驚訝的歡呼聲,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其次,網站里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最重要的還有「怎樣創作的過程」,例如網站里有「繪制自選圖形」、「填充顏色」、「組合」、「疊放次序」和「創意比拼」5個版塊,每個版塊里都有詳細的操作步驟。為學生大膽創作,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明確學習任務後,學生們迫不及待得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最後,同學們不僅學會了自選圖形的相關知識,而且還繪制了許多有創意的作品,有的同學創作了機器人,有的創作了小兔子,還有學生創作了自己上學的畫面……
通過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課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盡可能增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傳統的教學,只有一塊黑板,一隻粉筆。教師在台上滔滔不絕的講解,盡管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而那些抽象的知識,只靠一張嘴很難表達清楚,學生聽的也是一知半解,既浪費了時間,也累壞了師生。這種落後的教學模式既限制了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充,也限制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而現在,借用一下多媒體網路資料就會把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例如在數學中圓錐曲線的定義比較抽象,相對學生而言是學生較難系統掌握的。但是利用實物動畫模型能有效理清抽象概念前因後果的本質關系,初學者理解起來既不會感到抽象空洞,也容易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輕輕鬆鬆地掌握所學內容,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增大了課堂信息容量,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六)不僅要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更要重視態度、價值觀的培育。
在教學設計時,整合的目標不僅要包括知識,更要包括能力、素質等方面。敏銳的思維、堅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淵博的知識一樣是現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們理應成為教師研究的重要內容。
(七)按照教學過程基本規律實現整合,在整合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體現著教學活動本質特點的客觀存在的認識結果,是教學活動成功或失敗的最高層面的制約因素,是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和評價教學的根據。因此,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必須要考慮如何以信息技術的功能特點使教學活動更符合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比如按照知識與智力相統一的規律,按照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推進兩種經驗有效結合;以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化教與學的方法策略;按照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統一的規律,以信息技術開辟多種途徑,滿足學習者的多種學習需求;按照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相結合的規律,以信息技術的運用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等等。
在按照教學過程基本規律實現整合的過程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應只是注重傳授知識,而應從終身教育和繼續學習的視角,更重視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教育要著眼於未來,重視每個人一生的發展,關注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個性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個性、潛能開發作為核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⑦ 初中語文教學理念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採用填鴨式的方法,初中語文課堂表現出學生負擔重,學習效率低的現象。人類所處的環境對於他發揮各項潛能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想像力的發揮和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要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朋友,當作合作夥伴,能夠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感受和建議,盡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於說出心裡話,敢於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二、從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做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模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傳統的「題海戰術」也許可以取得一時的效果,但卻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注重教學的細節,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將名人趣事引入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通過將身邊熟知的親身經歷引入到課堂,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從生活中去發掘語文知識點,向學生展示語文的魅力,讓學生明白身邊處處都離不開語文,提高學生了解語文探索語文的積極性,更願意主動學習語文,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擁有一定的語文能力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集中表現,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語文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注重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涉及面很廣泛的課程,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的積累,語感、語文思維、學習方法、寫作和閱讀理解能力等等。教師要提倡和引導學生更多的利用課外時間,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鼓勵學生每天堅持閱讀,從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讀中達到思想教育的目標,從所閱讀的材料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視野,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學生能夠初步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普通話對文章進行反復朗讀,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不丟字,不加字,不唱讀。定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的練習,先進行自由討論,討論之後,組與組之間派出代表相互評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普通話水平。
另外,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生在堅持閱讀的同時,教師還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練筆,鼓勵學生用隨筆記錄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點一滴,讓學生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內心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於寫作而言,如何觀察,如何積累,如何組織語言和詞彙,如何進行分析和總結等等,也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於要求跳高運動員老是去跳一樣,成績恐怕難以提高。
四、開展各項課外活動,鞏固學生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能促成發明和創造。由於初中學生年齡段的特殊性,對任何事物的興趣具有不穩定性,對於學習的興趣更是具有不穩定性,因此,教師要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來鞏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演講比賽、人人參與人人說交流活動等等,通過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比賽或者交流活動中展現自我,在別人的贊美中感受到一種學有所成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促使學生興趣的鞏固。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我們不斷創新,從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要敢於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理念,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學生敢於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從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各項演講比賽等課外活動,鞏固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對於語文課程的多樣化需求。
⑧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一、理解信息技術社會的含義,體驗和分析信息技術對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影響,表現出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使用的習慣。
1.結合學習和生活經驗,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徵,討論衡量信息社會的主要標志。結合自身應用信息技術的經驗,進一步討論信息的價值,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表現出理性認識信息價值、敏銳,捕捉有用信息、主動獲取相關信息、甄別篩選正確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識;進一步提高判斷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動抵觸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斷能力;討論每個個體在學習共同體和社會公共知識創新中的責任,形成積極參與有益信息創作和知識創新的意識。
2.結合實例,了解常見的信息編碼方式及其對信息處理的意義。
3.調查身邊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術的類別及其在學習、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舉和分析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對工作、學習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並能就某個專題進行調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計算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能結合應用實踐,總結和描述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構成,初步認識互聯的概念及與單機的區別。在具備網路的學校中,學生應熟悉局域間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見硬體設備的作用及其常用的關鍵技術指標,比較不同指標對計算機功能的實際影響,學會根據學校、家庭或工作場所的具體要求,設計計算機軟體的配置方案。
3.討論分析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學習或進一步熟悉資源管理器的有關功能及其相關步驟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復格式化、建立目錄、搜索、設置安全和共享等)。通過實踐,加深對資源管理的認識,養成資源管理的意識。
三、利用網際網路有效獲取信息,支持學科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1.根據學習或實踐需要,提高使用網際網路搜索、瀏覽和下載信息的能力,體驗超鏈接在網頁中的作用,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學會合法、合理地使用網路工具和資源。
2.能根據學習主題或實踐任務,識別網上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能討論網路信息獲取與其他信息獲取的異同點。
3.能利用BBS、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網路交流工具傳遞信息、表達思想、輔助學習。學會判斷不良信息、主動抵觸不友好網路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學會管理電子郵箱和反垃圾郵件的管理的方法,學會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斷並主動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學會製作動畫作品,直觀地表達動態信息或描述過程。
1.欣賞分析動畫作品,比較動畫與其他信息表達方式的聯系與區別,分析動畫在信息表達方面的獨特性。
2.通過剖析作品,了解動畫的製作原理,熟悉動畫製作的基本概念。
3.學會使用一種常用的動畫製作工具,設計、製作動畫,表達動態信息或描述動態過程。
五、學會使用電子表格軟體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支持學科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1.根據學科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學會使用電子表格輸入或記錄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分類、成表。
2.根據需要,學會用電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數等功能對數據進行必要的計算和處理。
3.能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和發現規律。
4.學會使用電子表格的圖表功能,直觀地呈現統計結果和研究結論,增強研究結論和結果的說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處理工具,綜合運用寫作、繪畫、表格、動畫等多種方式,設計、製作並發布多媒體作品。
1.能根據內容的特點和信息表達的需要,確定表達意圖和作品風格,選擇適合的素材和住處表現形式,並對製作過程進行規劃。
2.能根據表達的需要,結合考慮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不同媒體形式素材的優缺點和適用性,選擇合適的素材並形成組合方案;學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採集必要的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3.綜合運用合適的軟體和工具對原始素材進行初步的編輯、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體製作軟體,集成各類素材,製作多媒體作品。
5.能根據作品特點和受眾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演示或發布電腦作品,表達主題和創意。
6.能通過討論形成多媒體作品的評價標准,對自己和他人的多媒體作品及其製作過程進行評價,並對作品進行有效的優化以增強在現力;能比較利用信息技術製作電腦作品與傳統作品製作過程的異同。
7.討論所用信息技術工具的優缺點.提出可能的技術改進建議,形成技術創新意識,養成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
七、通過網站設計與製作進行合作學習,開展健康的社會交往。
1.結合自己使用網站的經驗,比較網站與其他多媒體作品在信息表達與發布方面的異同,比較網站和網頁的關系,了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2.學會根據學習或社會交往的需要,設計學習支持網站或其他主題網站,學會合理規劃網站或其他主題網站,學會合理規劃網站的內容欄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學會使用合適的網站製作工具製作網站,嘗試使用常用網站製作技巧支持課程學習、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會交往。
八、設計和製作機器人,以機器人為載體,體驗並初步學會通過程序設計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該部分內容為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