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興趣小組總結

小學數學興趣小組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13 13:01:23

① 幼兒園數學興趣班怎樣開展成果匯報

讓幼兒愛上學習數學,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和孩子做親子游戲互動
▋教孩子玩做比較游戲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讓孩子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②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課題研究總結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課題研究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
1、提高興趣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興趣能夠使一個人自覺自願地去接觸、認識和掌握知識技能、參與活動,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各種理論研究、教學實踐都證明: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會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主動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情境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學;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主動學;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想學。那麼,創設一個魅力無窮、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就成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
2、我校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分析
2007年秋季開學,我校又迎來了近150名一年級新同學,經過兩周的教學發現:一年級的數學課難上!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不會聽講,不會看書和做作業。上課剛一會兒,就開始說話、玩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前後左右來回動,老師們往往是按了葫蘆又起瓢,大大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而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部分學生學習興致不高。
究其原因:
(1)我校坐落於西夏區西端,生源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三分之二的學生家長靠打工為生,無暇顧及孩子,也沒有配合學校教育、輔導孩子的意識和能力。家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沒辦法實現,家校配合教育不到位,學生在學校形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得不到及時鞏固,教師的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2)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一年級學生在學前班、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游戲,學習要求比較寬松。入學後的主導活動變為學習,學習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學習要求嚴格。低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難免會出現不適應。
(3)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會全神貫注,不感興趣的則心不在焉。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數學課堂枯燥乏味,上課不專心聽講就成了令低年級數學老師倍感頭痛的問題。
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說,將受益終生。低年級數學教師要寓教於樂、教學得法,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而數學情境的創設恰恰能夠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促進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我校低年級數學教師成立課題組,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創設情境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研究的課題。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夠藉助情境創設提高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課題的研究價值
1、通過課題研究改進低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模式,通過情境創設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上來,使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較長時間保持在學習活動中,逐步改善低年級學生聽講不專心的現象。學生能夠在創設的情境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數學課堂中得以自主發展,提高學習效率。
2、通過課題研究為減輕低年級學生課業負擔提供保障。
情境創設在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削減一部分後進生,幫助數學教師減輕課後輔導的工作量,並進一步消弱因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給低段數學教師帶來的顧慮和壓力。
通過學校教導處學困生幫教措施表數據統計發現,在課題研究的三個學期中,低年級學生數學期末成績較同學期期中成績有所提高,具體如下表所示:

學期
統計時間
提高率/ %
備注
2006-2007學年第二學期
2007年7月
51%
課題成立前一學期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
2008年1月
54%
課題研究的第一學期
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
2008年7月
60%
課題研究的第二學期
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
2009年1月
75%
課題研究的第三學期

備註:(1)提高率 =

(2)統計范圍:低年級數學學科學困生

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提高,從後進生步入中等生,甚至優等生的行列。如,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1)班倪洋期中成績60分,期末成績71分,提高了11分。一年級(2)班孔征期中成績67.5分,期末成績93分,提高了25.5分;李佳寧期中成績65分,期末成績80分,提高了15分。二年級(1)班袁東娟期中成績58.5分,期末成績84.5分,提高了26分。二年級(3)班景曉燕期中成績54分,期末成績78.5分,提高了24.5分。
3、通過課題研究引領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實踐,逐漸成為科研型教師。
通過課題研究鍛煉培養教師,形成一個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及數學教學、科研能力的教師群體,用科研促教研,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加快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及理論依據
1、概念的界定
(1)情境:字典中解釋是情景,境地。情景是指具體場合的情形。在本課題中,情指情感,境指外部教學環境與師生內部心理活動的綜合疊加,情境就是作用於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興趣反應的學習環境。
(2)情境教學: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情境教學是教學的突破口,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的滲透與融合,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3)興趣:字典中解釋為喜好的情緒,在課題中指學生個體在一定的學習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輕松愉悅的情感狀態和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行為表現。
2、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或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接近實際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激發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的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知識與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以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因此,真實情境的創設,更能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發現和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2)教育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需要使學生產生內部動力,從而達到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
(3)人與環境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感情傾向都與其文化背景、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這是因為人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人與環境密不可分。因此,一個民主、和諧,適宜學習的課堂氛圍更有利於學生主動活潑、有個性的發展。
(4)《數學課程標准》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通過本課題研究希望實現以下目標:
1、改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提高教師運用情境教學的能力。
2、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認真聽講的習慣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低段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圍繞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這一主題,分以下內容開展實踐研究:
1、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類型;
2、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運用;
3、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原則。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資料法:對已有的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本校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2、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研究主要為行動研究,立足課堂教學,依託校本教研進行實踐與反思,通過對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觀察,先進經驗的總結與交流等方式展開研究。
3、個案追蹤法:針對同一節數學課採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模式進行分析討論,以獲得理性認識。
4、對比研究法:利用同課異構的模式研究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情境呈現在不同群體中所發揮的作用。
5、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教師邊研究邊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措施,上升到理論。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2009年1月至2009年3月為課題的總結階段。1月份,我們召開了課題組總結大會,將平時的積累與期末的總結進行交流、匯總,為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提供素材。經過2月份的整理修改,3月份課題組成員提交優秀案例、教學設計、課堂實錄等資料充實課題研究,由課題組負責人孫定芬老師負責撰寫了課題研究報告——《關於創設情境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研究結題報告》,全課題組成員交流、分析、補充,不斷完善,最終發布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到今後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去。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
1、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類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我們創設情境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那麼我們的情境創設就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真正感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於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更感興趣,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這種基於生活的教學情境,就能夠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距離,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緊密聯系,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角。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這樣安排了教學環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校園生活情景圖讓學生找角,用熟悉的場景感受角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接著充分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鞏固對角的認識,在初步感知什麼是角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角,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向教室以外想一想。而後,教師展示、介紹了一些學生沒有想到但源於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物品上的角,開闊學生的視野。這個教學片段的設計很好地向學生詮釋了數學源於生活的理念,從而激發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生動的生活情境,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善於以學生熟悉的、身邊的話題,已有的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2)創設直觀情境,讓學生多說多觀察。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他們對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直觀教具、動畫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具體地呈現到課堂上,引導他們在感性認知基礎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出示主題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圖上有什麼,分別有多少?從圖中你還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等等,結合圖或實物進行的有效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要滲透觀察方法,使學生做到有序觀察、重點觀察。
(3)創設故事情境,引發學生的注意力。
低年級學生想像力豐富,對童話故事情有獨鍾。教學中,教師們把教材中的主題圖編成小故事,或利用故事引入教學,使學生一開始就沉浸其中;或利用故事貫穿教學,營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將主題圖兩盤雞蛋編成故事:動物王國里的雞媽媽們正在進行緊張的比賽,比比誰在一個月的時間里生蛋最多,我們也去看看吧。同學們立刻來了興趣,聚精會神地看著教師貼在黑板上的掛圖。接著,教師將同學們引入故事假想為其中的角色:請同學們當評委比一比哪位雞媽媽生的蛋多,為什麼?經過兩人小組的片刻討論,大家紛紛舉手發言,不甘示弱,很快掌握了兩位數比較大小的方法。由於問題的提出有情節、有意境,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心理,同學們學習興趣濃,學習效率高。在這節課中,就連平時非常好動、總是不能認真聽講的幾名同學也在積極參與,可見故事對低年級學生的魅力之大。
(4)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邀請學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將情境鮮活地表演出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幾時,先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而後請學生模擬畫面中排隊買票的場景,使靜止的畫面生動再現,喚起學生以往排隊的記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在教學二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時,請學生模擬公交車靠站停車乘客上下車的情景,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為以後運用加減混合算式正確解決問題做好准備。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不僅學得輕松、愉快,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
(5)創設操作情境,讓學生動起來。
對於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最深刻的體驗莫過於自己動手實踐。因此,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此外,動手操作也容易吸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動一動,勝過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
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操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感知。活動一:做一做——用兩根硬紙條、一個圖釘製成活動的角,來回拉動,發現並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口的大小有關;活動二:折一折——用不規則紙片折角,在相互比較中發現並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活動三:畫一畫——先由學生嘗試畫角,再觀看課件中用尺畫角的全過程,模仿畫角,初步學會用尺畫角。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積極思維,獲取知識。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而且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培養學生對學數學的興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6)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活起來。
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的後半段適當運用游戲活動,有利於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有效防止課堂教學後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現象發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應當針對每節課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
玩中鞏固新知識。如,一年級上冊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時,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四種平面圖形後,在鞏固練習中,教師設計了一個摸物體的游戲:准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放進四種平面圖形若干個,大小不同。活動一:學生從口袋中摸出一個圖形告訴大家是什麼形狀;活動二:學生按要求要摸出規定的圖形。學生對這個游戲活動很感興趣,通過活動輕松地鞏固了對各種圖形特徵的掌握。此外,教師還創造了許多富有情趣的游戲活動:小貓釣魚、摘蘋果、小動物過河、小鳥回家、找朋友、送信……寓低年級數學教學於游戲活動情境之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玩中提高能力。在學習新知識後的練習中引入競爭機制,利用孩子們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開展了比一比誰算得最快、奪紅旗、接力賽、數學撲克等多種小型、易操作的游戲,激發學生做練習題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們在這樣的競賽活動中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參加,並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計算、觀察、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2、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1)情境創設應具有針對性。
每一節數學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情境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來創設,有所選擇和取捨。情境創設的最終目標就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我們倡導標新立異,但不能華而不實;我們倡導創新教材,但不能脫離教材;我們倡導形式多樣,但不能嘩眾取寵;我們倡導豐富多彩,但不能宣兵奪主。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只是教學的一種形式並服務於教學,切忌為情境創設而創設,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
在教學二年級上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時,教材提供了一幅參觀博物館的主題圖。教師採用故事情境引入教學:今天,天氣晴朗,第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在操場上排好隊,准備出發參觀博物館。同學們,你們去過博物館嗎?博物館里都有什麼,有趣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而後,教師簡單介紹了博物館,繼續提問:二年級的同學們也很想去博物館,現在有兩輛車,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此時,一些學生還沒有從對博物館的回憶或遐想中回到下一個問題來。
教師提問博物館里都有什麼,有趣嗎以及對博物館的介紹,本意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沒想到學生的興趣留在了博物館,影響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的教學。教材安排這幅主題圖的目的在於感受數學源於生活,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師過多地拓展了圖的內容,反而將學生的興趣引向它處,對教學沒有幫助,因而是不成功的。有效的教學情境要能突出知識本身,促進學生進行思考,理解知識的重難點。情境創設要有針對性。
如果這節課這樣設計會簡單明了,更好地服務教學:出示主題圖,提問:圖上都有什麼?說了一件什麼事情?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第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准備去參觀博物館,學校為他們准備了兩輛客車,每輛客車准乘70人。繼續提問: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激起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進入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學習中。
(2)情境的創設應具備趣味性。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會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因此,無論教師採用哪種方法創設情境,都要注意體現情境的趣味性。通過有趣的情境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由此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教師情境的創設應選取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符合認知水平的事例、場景。
(3)情境的創設應具備連貫性。
每節課的情境創設可以有多個存在,但它們應該是連貫的,為同一個教學目標服務的,其中有一個總的情境線索貫穿始終。即要形成一個以大情境為線索,串起各環節情境的完整課堂教學情境。
如,教學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時,開課引入採用故事情境、學習新知採用直觀情境、鞏固練習採用故事情境和游戲情境,邀請新老師和新同學一起參與學習活動的故事情境貫穿始終。這樣一節課就有一個明確的情境線索,更利於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
(4)情境的創設應具備靈活性。
情境創設是豐富多樣的,情境創設應具備靈活性。如果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形成固定、單一、程序化的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心生厭倦,很難贏得他們的歡迎和喜愛,情境創設必將失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創設情境可根據不同的學生對象、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的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過程選擇和組織不同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學習的情境是鮮活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不斷高漲。
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先進經驗,深入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精心設計教案,不斷創造和更新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學習, 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低年級數學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課題研究的思考
在一年半的課題研究中,我們發現:課堂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學習數學的窗口。低年級數學教學通過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生能夠主動、愉快地投入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會繼續加強教學情境的創設,並將成果推而廣之。
情境創設是一把雙刃劍,運用恰當,會使課堂教學生機勃勃,提高課堂效率;運用不當,則會淡化數學教學活動,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作為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自己,根據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要,結合教材創設出合情合理、能夠駕御自如的有效情境,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我們的課題研究還不是十分完善,只能是數學教學中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缺乏足夠的理論指導。課題的研究反思偏重於感性經驗,研究的內容、結構可能有許多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研究成果的理論高度有限,需要今後繼續深入研究和學習。

小學一年級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來贊個,想法不錯

④ 成效小學數學興趣小組五年級有三個班,一班人數是三班的1.12倍,二班比三班少3

設三班來人數為z,則一班人數源為1.12z,二班人數為z-3,列方程:
1.12z+(z-3)+z=153 ——〉3.12z-3=153 ——〉3.12z=156 ——〉z=50
則,一班1.12*50=56人,二班50-3=47人,三班50人.

⑤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心得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標體現的一種理念。數學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學生單調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激勵學生真正投入到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中去。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為有了小組的合作學習,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從而使學生在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種問題,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講,學生死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育從小就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採用了小組討論,從而為課堂創設了一種最佳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數學課堂由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構建數學知識的場所。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了寬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願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徵?學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備的長方體在課堂上展示討論,興趣大增。小組討論後紛紛匯報:

第一小組說,面對長方體數一圈有4個面,再加上下2個面,共6個面;第二小組說,用相對面的方法來數有6個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後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組說,相對的面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第四小組說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第五小組說長方體還有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合作的信心。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的意識,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途徑。

二、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人人探究新知識,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小組內的意見往往不統一,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見進行充分討論,進一步分析、比較、爭辯、推理、歸納,最終達成共識。

例如,教學「角的認識」時,我讓學生們猜一猜:「一張正方形紙剪掉一個角後,還剩幾個角?」同學們紛紛回答:3個角、5個角、4個角。這時,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一張正方形紙,親自動手剪一剪,數一數。結果幾乎每個小組都分析歸納出:採用的剪法不同,剩下的角個數就不一樣,三種答案都是正確的。

再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再一次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我讓同學們分組實驗,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對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一對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去量水或細沙。當匯報實驗結果時,同學們紛紛表示有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有的不是。我又一次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在什麼情況下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激烈的討論同學們找出了原因,發現了規律:「只有等底等高時圓錐體積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學生經歷了動手、動腦、動口,既享受了自主探究,又體驗到合作學習成功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創新能力的發揮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關注學生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再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自由探索和熱烈討論,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地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會學」。

例如,教學「梯形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們回想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然後以小組為單位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其中一個梯形塗成紅色)推導梯形面積公式。匯報結果時,學生們興趣十分高漲、爭先恐後:一個小組說:「我們小組用的方法與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相同,是先旋轉後平移,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們都紛紛表示贊同。這時,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我們手中只有一個梯形,你們能不能自己動腦筋想出別的方法推導出它的計算公式呢?」匯報交流的結果更讓我心花怒放:

小組1:做對角線,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小組2:從上底的一頂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小組3:從一腰中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割下的小梯形旋轉平移,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不管用哪種方法,學生們都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是: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每一種方法都體現出一種思維方式,這多種思維方式達到同一個目的,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這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中,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成了一種樂趣,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⑥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措施和方法

如何把要學生學數學變成學生自己要學數學;把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有趣這就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的重大課題。因為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好數學的保證。如果能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懷著極大的興趣來希望知道數學的魅力在何處,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採取了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課堂教學創設各種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把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條性、經典性的內容給學生以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教學過程不僅要在流暢幽默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工整清潔的板書、合理恰當的教學順序的安排等各個方面上下功夫,更需要創設誘發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情境,通過問題解決來優化學生的知識功能,優化教育功能。 波利亞指出:「中學數學教學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問題的訓練,掌握數學就意味著善於解題」這就需要教師時刻注意創設各種情境,引發學生思維,教學不是單純的傳授現成的知識,也不應滿足於簡單地解決一些問題,而應給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課題,促使他們不能單靠已有知識和習慣就可解決,而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當學生躍躍欲試,處於憤悱境地時,教師才去啟發、點撥、誘導。反映在課上,教師要多有意識地設置疑問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探索,不斷產生思維熱點,不斷使你的課產生高潮。設疑時要在「巧」字上設疑,設疑貴在巧,時機要巧、地點要巧、方法要巧。 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徵,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上教師要善於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的進行中,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在知識的生長點、轉折點設計有趣的提問,以創設最佳的情境,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一般採取這樣的教學模式: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互相合作→解決問題→完成學習;
2、創設情景→自學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點拔→反饋評價;
3、利用舊知識創設問題情景→通過問題展現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分組交流討論→自我總結以完成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求原方程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沒有直接將教材的知識「奉獻」給學生,而是首先讓學生任意解一個一元二次方程(△≥0),並求出它的兩個根,然後讓學生說出兩個根,由我來猜方程,結果我全部猜中,「真奇怪,老師是怎麼知道我的原方程的?」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奇妙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最後我說:「只要大家認真聽了老師這節課的內容,大家也會如老師一樣可以猜出方程。」結果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2、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利用插圖和引言,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和創新意識。 數學課本的插圖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它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創造動機和創新慾望。強化引言教學,有助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知識引入時,能否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一章教學成功的關鍵。而每章的引言就為我們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如:初中代數第十一章,通過引例的講、析得到兩個二次根式,並提出這兩個二次根式能不能簡化?如何簡化?這里不僅提出了問題,同時揭示了本章所學的主要內容,這樣把學生注意力引到所學的新知識上來,不僅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課,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這樣做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當然,這樣產生的直接興趣是不穩定的,也是不會持久。因而強化引言教學時必須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如趣味性、激勵性、目的性、導向性等,這樣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啟發學生去尋求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習本章的興趣進一步穩定、持久。 2.利用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中學數學教學創新教育的核心,思維的深刻性和發散性又是創新思維品質的基礎。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恰當穿插有關生動的數學趣題、典故以及數學謎語,巧設懸念。如講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年齡之謎的故事,黃金分割,高斯的故事等等。講授相似三角形應用時,一開始我就設下懸念,你能否不過河測出河寬,不上樹測出樹高?一個五分的硬幣測出月亮離我們有多遠?這種懸念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學生能積極思考,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 3.利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培養學生的探索實踐能力。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把學生引進探索、創新的空間,徹底改變在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按照教材編排的內容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教師組織學生主動獲取、掌握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數學家思維能力 教材中「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的內容,經過教師的加工創造便是很好的素材,組織學生數學小組進行探索性研究,實地考察、收集材料,開設數學史講座。3、組織各種活動。(1).開展主題班會: 經常從班上找一些對數學有興趣,並且成績較好的學生,開展「怎樣學好數學」主題班會,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經驗,從而帶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很多同學都積極參與,如吳啟超、王大鵬、楊媛媛、曾浩然、何文川等,並且形成了文章張貼在牆上,介紹了很多好的經驗。 中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最易受不良習氣的侵蝕,如果不從正途引導,很易滑入歧途,所以可經常開展「人生話題」的主題班會,確立他們的人生目標,挖掘他們的人生價值。(2).多媒體和幻燈片的教學 在幾何教學中,我一般是遵循學生的數學認知規律,一切圍繞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常規的課堂教學和具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既新穎又自然。屏幕上生動有趣的畫圖,特別是動畫,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直觀、形象和動態的圖象的演示過程,則給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插上了形象和想像的翅膀。我還和周小波老師合作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參加縣的教學比賽,獲得了獎勵和肯定。 (3).開展各種課外活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時間長了,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所以要適當的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課外活動除了在校內開展外,還可以走向社會,讓他們從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和數學的無處不在。為此,我寫了一篇《數學無處不在》的教學論文,並且獲了獎。4、分層教學。 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要改變那種只重視少數尖子生,不重視大多數差生的應試教育的傾向,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按梯度目標接受數學知識,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老師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編排保持一定梯度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及練習題、作業題,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著手學習、解答,使他們能夠獲得解答問題的成功喜悅,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把握五個環節,(1)學生編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他們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2)分層備課,對學生進行分層後,教師在備課時便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於使分層教學留於形式(3)分層輔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4)分類指導,指導學生怎樣提高聽課效率;怎樣進行預習和復習;怎樣自學;怎樣培養數學能力等。在指導學習方法的同時,我們還應幫助後進生解決學習困難。(5)分層目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給他們訂下各自的學習目標,讓每位同學都有可望又可及的目標,並且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調整,使每位同學在任何時候都能鼓起勇氣,不會喪失信心。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分開層次,承認差距,拓寬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為廣大同學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基礎的不同只能代表昨天,今天的奮斗更加重要。5、成立數學學習小組和數學興趣小組。 由於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而不是象工廠中的產品的製造一樣千篇一律。根據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自主學習的能力、智力情況等因素,建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3-5位同學構成,並任命一名同學擔任小組長)。中途根據學生的情況或請求可以適當調整。 為了喚起和發展優等生對數學及其應用的穩定興趣,拓寬和加深所學的知識充分地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發展他們獨立地、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能力,以及培養他們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我班決定在數學學習小組的基礎上成立數學興趣小組,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可向這些學生補充一些課外作業,讓他們解答一些帶有技巧性,較難的習題,以加深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出一些題目,讓學生一題多解,或分類討論,以鍛煉他們的發散思維,主要每周在教室後面的黑板報上以數學思考題的形式出現。
二、可對學生作一些適合他們興趣的通俗報告,如有關中外數學史的專題報告,或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某些現代數學理論的通俗介紹,培養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三、給學生訂閱課外報刊雜志,例如《中學生學習報》數學周刊,《少年文摘》,從而多開闊他們的視野,多見題型。 通過以上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經過一定的時間,我終於使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興趣小組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