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不懂什麼意思 說是看圖畫三角形
小學一年級 要求畫三角形 又沒有運算符號 圖形又都是對稱的 應該就是有幾個實物畫幾個三角形。
小學數學電子課本是圖像文件,要用圖片編輯軟體處理才行。
1、在「畫版圖」里裁切。
將圖權片復制,粘貼到「畫圖」里。用畫圖里的選擇工具框選課本需要的內容----復制。在「畫圖」里----新建-----粘貼,將粘貼的內容進行保存-----保存到桌面(好找)。保存的格式最好是jpg格式的。
2、用ACDSee 5.0軟體
右鍵點擊「小學數學電子課本圖片」----打開方式選擇ACDSee 5.0。點擊自帶的編輯器,框選不要的內容----刪除。點擊文件----保存。
還有好多的圖畫編輯軟體可以進行圖片裁切,這兩款軟體是最常用的,簡單易操作。
『叄』 綠卡小學新進3600本繪畫本教材,其中語文給本的數量是數學繪畫本的1.5倍,數學
數學繪畫本有:
3600÷(1+1.5)=1440(本)
語文繪畫本有:
1440×1.5=2160(本)
『肆』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讀圖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讀圖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今天,小學低年級數學課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過圖文並茂、形式多樣、富於趣味、可讀性強的主題圖來呈現數學條件和數學問題的,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藉助有序、有效的識圖、讀圖過程,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弄清算理、鍛煉語言的組織和表述能力,為中、高年級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線段信息打下基礎。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課本中圖畫的教育功能,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讀圖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欣賞圖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剛入學的兒童求知慾和好奇心強,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圖畫呈現豐富的數學信息,生動有趣、色彩絢麗的圖畫正好符合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生動、直觀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插圖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外,還要充分挖掘插圖的趣味性、對稱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慧眼識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剛入學的兒童雖然已會看圖,但觀察時隨意性大,目的性不強,往往只注意圖畫中較明顯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觀察也比較膚淺。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有序、有目的的觀察能力。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表述要簡練、清晰,培養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畫面,從中選擇有用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時,可指導學生先整體觀察畫面,有序、完整地說出整幅插圖所表達的意思。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提問:圖中有幾只大象?(指導完整回答:圖中有一隻大象。)有幾頭牛?幾只長頸鹿?幾片雲?幾個小朋友?……引導學生感知自然數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學生通過看看、數數、想想,有目的地觀察畫面,感知事物的數量特徵,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有的孩子在讀圖後能夠搜集到一定的信息,但不會表述。這時候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然後逐步培養學生表述能力,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
三、指導方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大,圖文結合的題目也相應增多了,但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看圖而忽略讀文字。比如,一年級上冊第102頁第3題,圖上描述的是有一群小朋友手拉手,有些小朋友被大樹遮住了,看不到,只到到有7個小朋友,但文字敘述「我前面有9人,後面有5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於是就列式為4+3=7,脫離了圖、文的要求。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讀圖,了解圖中的信息,再去讀文字,接著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麼,讓學生知道圖和文字是有聯系的,要把圖文結合起來讀,結合起來理解。通過認真讀圖,說出圖意,理清圖和文之間的聯系,解決問題就有理有據了。
四、示範讀圖,注重語言的描述。
低年級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可以教給學生一種讀圖和回答問題的簡單「模式」,讓學生先模仿老師讀圖,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圖意。例如在教學5的加法時,我先讓用學生自已的話來描述圖畫。有些學生就會直接說,4隻小鳥加1隻小鳥等於5隻小鳥。學生的回答並沒有錯,但讓學生學會一種回答問題的簡單「模式」也是必要的。這時,我就跟學生說:「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就更加清楚了,『左邊有4隻小鳥,又飛來了1隻,合起來一共有幾只小鳥?』。」使學生領悟到把兩個部分量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經過反復的練習,學生就逐步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練好語言基本功,還可以從小培養學生提數學問題的能力。
五、提出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讀圖。
數學書上的主題圖中有很多非數學信息,目的是為孩子們創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學習興趣。在孩子們眼裡,數學書里的畫面更多的是故事情節而不是數學信息。在學習「連加」一課中,我出示了書上的主題圖,問學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學生們踴躍發言:一片樹林、青青的草地、有個小男孩喂小雞……但都回答得不著邊際,這時我急了,再問:「你看到了正在進食的小雞有幾只,接著來了幾只,最後還來了幾只?」……這種現象在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的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遇到。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現象所吸引,因此,教師在學生讀圖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數量間的特點和關系。
六、活用教材,有所為有所不為。
教科書上的主題圖都是數學專家精心設計的,絕大部分是有助於教學的。但是也有一些圖過於復雜,無關的干擾因素較多,容易擾亂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學生的觀察思維。我們認為可以在參透主題圖的設計意圖後自己設計主題圖,協助師生完成教學任務。另外,主題圖是靜止的圖畫,對於學生理解加、減這樣動態的過程有一定的阻礙,我們在對學生初步進行讀圖能力培養的時候不妨化靜為動。例如在教學「5的減法」時,我們可以用動畫先出示5個蘋果,然後再出示刺蝟帶走了2個,剩下還有幾個呢?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減的過程、感受其中的含義。
培養學生數學讀圖的基本功,是一項很關鍵的工程,直觀地識圖會對以後的抽象文字分析起到鋪墊的作用。識圖、讀圖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忽冷忽熱,應該持之以恆,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伍』 小學數學題:根據算式3×2×4畫圖
根據3×2×4畫圖,你可以畫三個一組,然後畫兩組,然後再把他們當做一個大組再畫四組。出來就是這樣,一個算事。
『陸』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畫圖
1、平面圖
對於題目中條件比較抽象、不易直接根據所學知識寫出答案的問題,可以藉助畫平面圖幫助思考解題。
如,有兩個自然數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變,積就增加72;如果A不變,B增加12,積就增加120,求原來兩數的積。
根據題目的條件比較抽象的特點,不妨借用長方形圖,把條件轉化為因數與積的關系。先畫一個長方形,長表示A,寬表示B,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原來兩數的積。如圖(l)所示。
從圖表中可以清楚看出不同的拿法。此題一共有不重復的7種拿法。
從以上各例題中可看出:解題時通過畫圖來幫助理解題意,起到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作用。我們不妨在解題中廣泛使用。
『柒』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圖畫中判斷一個物體在另一個人或動物或物體的左右方怎麼判斷
我們一般的做法是如果問的是在另一個人的左右方,以圖中的人為觀察點。如果是在動物或物體的左右方則以做題的人為觀察點
『捌』 淺談繪畫與小學數學的關系
怎麼說呢,我是學數學專業的,以前也練過一段時間的素描。我不敢說有什麼成就,但至少專業不曾忘,美術方面也能塗塗畫畫,欣賞那些傑出的作品。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兩者之間只存在相對矛盾,不存在絕對矛盾。
先說說相對矛盾的地方。
數學講究的是一個邏輯性,它是需要嚴謹 細致的,可以說十分枯燥。同樣的風景不同的人能畫出不同的感覺,但是同樣一道題只可能算出一種正確答案。在人的小時候,也就是培養人生觀世界觀的時候,學習數學肯定會對人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是希望通過學習了解數學來使邏輯思維更加嚴謹周密,但是不可避免的會讓我們思維產生一些定式。
我們都知道畫畫,也就是藝術是需要靈感的。它無跡可尋,或者說,你尋跡而得的終究只是個形似的東西。藝術說到底,就是反映人內心,讓人把內心寄託表達出來的一種手段,它更多的是需要一顆敏銳甚至敏感的心。這里我所說的心,其實也就是所謂的邏輯思維。
對於青少年,學習數學,第一反應就是背背公式,然後套用公式計算。這樣一種數學的教學手段、培養方法訴求的是約束人的思維,使他們能夠追尋前人已經驗證的理性之路走下去。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同時也扼殺了人作為其本身所追求的思想、所擁有的靈性。我們都知道<十萬個為什麼>基本上小孩都喜歡看(至少我小時候經常看到入迷,甚至不少東西印象深刻隨時問隨時都能答上來),但是很少有成年人會回過頭去看它。歸根到底,是我們在應試的道路上約束了自己,我們有太多別人提出的問題需要回答,以至於猛然回首,自己都不知道到如何再提出問題,如何再尋求思想的閃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理性(至少我們傳統的數學教學)是要約束人的思維按照條條框框去走的,而藝術則是告訴人們發散思維表現出每個人思維不同之處。它們之間是相對矛盾的。 但是我始終認為,它們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矛盾。相反,到了一定程度,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
理性到了極端,就會扼殺人性。而解放天性到了極端,那就是如同晉朝那樣嚮往老莊所描述的逍遙,行無禮、據無止,便是竹林七賢那般的狂士。
數學正是理性最正統的繼承人,而藝術則代表了人性的外在寄託。
我們現在所接觸的,或者說應試教育范圍內接觸的數學,只要求記住前人驗證好的公式定理,學會如何使用它們罷了。說到底,這只能算剛摸到數學的門檻。數學是人們總結大自然規律,然後將之歸納成公理,再由公理出發,各抒己見,推得無數定理公式。這些就如同自己給自己出題,然後自己再給出答案。當然,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這點的,原因也很簡單,這需要天賦。什麼是天賦?就是要有那麼靈光一閃的瞬間。數學中同樣的一個定義、一個公理,可以由不同的人推出不同的定理,這正如藝術所展現那樣,充分反應出了每個人內心獨特的地方。
同樣的道理,藝術是表達內心想法的一個手段,但是反應出來的內心卻不是藝術可以控制的。一個蒼白的,內心淺薄,毫無教養的人,畫功再好,也只能是神似——因為他的內心沒有東西可以展示給別人看。我們所尊崇的大師,他們通過各自的作品,展現出的是內心 對善、對惡、對美、對丑 對他們眼中的世界的描述。沒有理性,沒有嚴謹的邏輯思維,人又如何分辨這些呢。
杜甫寫得詩不一定比李白好,甚至我個人覺得杜甫的靈氣根本比不上李白。但是杜甫是詩聖,李白卻不是。這不正是因為杜甫通過詩作更多的反應出的是自己的理想、抱負、對社會現狀的觀察與反思。「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些反映出的都是他通過理性分析,邏輯判斷得到的人生觀、世界觀。與之相比,李白的 那些青蓮白鶴瓊瑤仙子、那些靈氣解放到了極致卻只顯得蒼白無奈的華麗辭藻 又能算的上什麼呢?
往深處說,藝術與數學是唯心與唯物的關系。至少在應試教育階段,想要「文武雙修」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隨著人生成長,學問做深下去,兩者卻又缺一不可。就好像高中會分文理科,但是現實生活中,難道地理 歷史 政治(其實就是粗淺的心理學和經濟知識)就不需要了么?同樣的,一個學文的人,如果想要文章有條理,做事嚴謹細致,也少不得一顆理性的心。
單單看我國,「文武雙修」至大成的人就不少了。當然,最可行的方法還是先專精其中一門,等到學問做深了,自然而然會去研究另外一門的。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想要同時學習還要學好,可以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學數學的不懂美術,那是因為應試教育階段不重視;學美術的數學差,那是因為他們文化分要求低,,其實也就是不重視。日積月累,自然覺得兩者間猶如天塹鴻溝。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辯證的、實事求是的去看待這個問題。
希望我說的能對您有幫助~
『玖』 小學一年級數學用學過的圖畫一副迎接奧運圖怎麼畫
再過兩年,奧運會就要開始了。我只是個小學生,力量有限,但我也應該盡我所能地內貢獻出自己的容力量。
從現在開始,我要多學習一點簡單的英語對話,多學習一點各國的基本禮儀。這樣,當我在馬路上,遇到了問路的外國人,我就可以幫助他了。
這是我自己寫的,還滿意吧?!
『拾』 小學一年級數學繪畫,
http://www.shuxueweb.com/Article/Class16/shuxuezuopin/200804/10147.html http://www.docin.com/p-330122012.html http://www.docin.com/p-10660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