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語感
小學語文中培養語感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孩子們多讀書,平時課堂中注意句子訓練,多說多練。
㈡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而「培養學生的語感」便是這語文素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提到「語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①,總目標之中要求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後在各階段的目標中,對語感的培養就更見具體、明確了。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強調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②語言學家呂叔湘也表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 當今語文教育的著名學者王尚文先生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語感,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語感素質。」近年來,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在對傳統語文教學的重新審視、重新定位中,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語感作為一個人必備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終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什麼是語感: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我國最早提出語感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對語感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解釋:「在語感敏銳的人的心裡,『 赤』不但解作紅色,『夜』不但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見了『新綠』兩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見了『落葉』兩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寥等說不盡的意味吧。」可見,在夏丐尊先生看來,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是一種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則認為:「語感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的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是個體的人與言語世界的直接聯系。它表現為對作用於他的言語作品的內在反應能力,即聽和看(讀)的能力,也表現為因個人情意的需要或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而在感覺層面直接生成言語作品的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③總之,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它是個體在長期規范的言語實踐中逐步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④語感敏銳的人,不僅能夠把握言語對象的字面意思,而且還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豐富內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人們對語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發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其中強烈敏銳的語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礎,是思想認識逐步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人們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運用語言表達思想,以及從語句或一段的開頭即能預測出整個語句或語段的趨向,可以在一瞬間辨認出詞義的細微差別和色彩感情,正是憑語感。具備了良好的語感能使人感受言語之精妙,洞見言語之精髓,把握言語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豐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諸如文化、審美的熏陶。可以說,敏銳的語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因素,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小學生的語感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想像參與,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想像,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
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如教學《月光曲》一文,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一輪明月升起,月光流瀉,萬物披紗,四周是那般幽靜。在這境界中,貝多芬手撫琴鍵,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風,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詞語,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多麼活潑!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文中這樣寫道:「水鄉什麼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盪清波。」
師: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什麼畫面?(此時,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很美,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發現?(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生1: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
生2: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
生3: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
師: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生1:我想把它畫下來。
生2: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來,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像,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1、熟讀成誦
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正如古人所說:「文章讀之故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如此,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深化語感,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2、廣泛閱讀
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不僅體現在課內,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培養想像力,提高表達能力。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去感受、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久而久之,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
1、口語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可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深化感悟。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說話、演講,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轉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這一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傳遞,經驗的融通,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經驗和感受,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以達到升華感悟,積淀語感的目的。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要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總之,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㈢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語感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僅依靠對詞法、語法、章法的死記硬背,也不能單單靠老師對課文的詳盡分析,學生文學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學生練習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實現,只有在學生自身主動參與的語文課以及各種文學活動中得以提高。」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瑣的分析,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僅僅強調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往往忽視直覺思維能力,忽視在讀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表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語文實踐材料,追求講深講透,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己感悟——語感的培養。因此,我覺得語文教學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語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呢?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所謂培養語感,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在語言活動中的直覺思維,而直覺思維正是創新能力的內在源泉,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
一、以讀為本
以讀為本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前提,《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感知、理解的過程,也是培養語感的開始。在同一語言的反復熟讀中達到「成誦」的目的,這又是記憶、積累的過程。因而,閱讀教學中就應充分利用讀的策略,以讀為主線,但讀不是那種單調、枯燥地「天地玄黃喊一片」式的死讀、傻讀,要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示範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對音的正誤、音調的流暢,詞義的內涵,表達的恰切,語勢的磅礴,語法的運用,條理的連貫,意境的優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夠有所體會。如讀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學生看到的不僅是天門山、長江、漩渦,還有從「斷」想到天門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從「回」想到兩山夾峙,洶涌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翻滾拋擲,變化無窮的境界,也可聯想到祖國山河壯麗,感受到詩人豐富的想像力。
二、自悟語感
教師憑學生已有語感素養,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感悟難度適宜的語言文字。
在讀書時,讓學生聯系過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想像與聯想,將課文的文字元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計劃地把難度適宜的文章,放手讓學生自讀、多讀、自悟,在頭腦中再現語言文字表述的圖像、情景,從而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進而提高語感。
三、揣摩品味
揣摩品味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咬文嚼字、體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一篇作品讀一兩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須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徹,才能促進語感的發展。
1.語句比較
詞語和句子是組成語言大廈的基礎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關鍵詞句表達出來的。課文中有些詞句,特別是那些表現文章中心、表達情感的精妙傳神的詞句,往往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比較和細細品味,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升華。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一句,為了讓學生體會「掛」字的妙處,可要求學生用「拉」或「飄」等字換「掛」,進行比較,為了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可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以合作學習的方式研究、討論。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當之處:一個「掛」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點極其准確、形象、巧妙地描寫出來,與文後面的「攀」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這樣,抓關鍵詞句比較、咀嚼就能品出語氣神韻,領悟作者遣詞的獨具匠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
2.運用想像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例如,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二課《秋天》以文中的形象因素為媒介,對藝術美進行思維再創造,閉目遐想文中所描繪的一個個意象圖,把秋天眾多的景物連接為一幕幕活動的鏡頭,在頭腦中「放電影」,並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絢麗繽紛的美景中盡情遨遊,充分領略秋天的特點,在美的感染中培養語感。
3.聯系生活
生活體驗是語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礎。一定的言語總在一定的生活場景中出現,離開了生活體驗,語感的培養是蒼白的。只有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積累,設身處地的體驗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使語言文字在頭腦中形成的圖像逐漸鮮明具體,擁有的感受才是真實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爺爺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峰頂」。這別有韻味的一個「終於」,把他們努力後的成功與滿足生動地表現出來。但如果學生不能聯系生活去品味,恐怕很難體會到這「終於」一詞的韻味。
四、遷移表達
在培養語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文中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等的品味與琢磨上,還應該把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的訓練作為語感廣化、深化的杠桿。教師指導學生結合教材範例,有重點、有計劃地設計一些新穎、靈活又扎實的延伸訓練,把理解、積累、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四季》,這是一年級的一篇詩歌,每一段的結構相同,老師抓住本篇詩歌的語言特色,讓學生仿寫訓練。「 ,它對 說:『我是 天。』」再根據詩歌的內容畫一幅畫,還要在班中朗誦自己寫的詩歌。學生在畫、仿、誦一系列的訓練中,運用在閱讀活動中獲得課文的知識與情感,融入個人的創新思維,促成遷移,從而使學生的語感得到深化、廣化、美化、敏化。遷移表達就是讓學生運用在課文中感悟到的表達方法、寫作方法進行一些口語和書面寫作方面的訓練,使學生的語言感知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
五、生活體驗
夏丏尊曾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中去。……有了這種准備,才可以通過文字的橋梁,和作者心靈契合」。因此語感培養強調調動學生的生活與情感積累,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設身處地的體會感悟,容易與作者心意相契,非常有助於語感的培養。如《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中的重點句:我們熱愛大地,就像出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為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學生讀後,老師問:作者把大地比作什麼?學生說:母親。教師追問:在你們的生活體驗中,母親都是怎樣的?有的說母親是慈祥可親的;也有的說母親給予孩子無私的愛;還有的說母親都是偉大的。老師因勢利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地又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學生默讀後,有的說大地是一位美麗聖潔的母親;還有的說大地還是一位無私奉獻的母親,她為人類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等。可見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讓學生體會感受,學生和作者已經達成心意相契的感覺,學生的情感水到渠成。
總之,小學生語感的培養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的系統工程,還需要我們廣大的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長期努力探索,使語感教學策略日臻完善。
㈣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銳敏的感覺。」呂叔湘先生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以上兩位語文界老前輩的話,不但為語感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而且認定了語感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前提與基礎,是語文教學中的支點和中心任務的重要地位。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語感的培養。
一、語感的理念地位
那麼,什麼是語感?我比較認同葉聖陶先生的觀點。葉老曾經作過明確的界說:對於語言文字靈敏的感覺,通常叫做語感。簡單地說,也就是人對語言的感受、認識、把握能力,這種能力具有直接性、整體性、敏捷性和不確定性。在近代語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確提出「語感」這一概念的是夏沔尊。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葉聖陶進一步倡導語感訓練,80年代呂淑湘將語感拓開了又一個層面(語言文字的結構形式和表達的層面)。
郭沫若先生曾說過:「大凡一個作家和詩人總要有對於言語的敏感。這東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這種敏感的培養在兒童時代的教育很重要。」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這一點已成為教育理論界不爭的共識。《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中也多次強調:「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的確,培養語感對於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它與真正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語言文字訓練的質量有著更直接的關系,是語言文字訓練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語文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見,語感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是何其重要。
二、語感的培養策略
毛光偉在《語感──語文教學的支點》一文中提到:「語感的培養不是教學方法的更新創造,也不是教學模式,而是對影響人們多年的通過語言知識傳授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說話寫作的舊『語文教學思想的改造』。」語感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時期的知識積累和一系列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就應貫穿於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
(一)生活——語感的搖籃
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應當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深切。直到自己的語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時候去鑒賞作品,就真能夠接近作者的旨趣了。」由此可見,生活是培養語感的搖籃,生活經驗的積累與語感的培養是息息相關的,
生活是人類語言的源泉。而生活體驗是一種非言語實踐,它包括生活知識經驗、自然風物知識經驗和人生社會知識經驗等的體驗,沒有這種體驗,語感培養是蒼白的。在小學生的眼中,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的各種活動,更能積累語感。如帶學生到農村體驗生活觀察家禽小動物時,只要說到雞,學生會說出不同顏色、不同外形的雞的特點,有好鬥的公雞、有渾身毛茸茸像個小黃球一樣的小雞、有帶著一群小雞覓食的母雞,其特點各不相同。又如欣賞四季的景色,春天百花齊放,奼紫嫣紅;夏天看到的是滿眼蔥綠,所有的樹木是那樣生機無限;秋天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雪花紛飛,白茫茫一片,更能激發學生不同的遐想。這一切都是來自學生生活經驗中美好的記憶。在大量的活動中,建立語言與生活的聯系,這樣,敏銳的語感就能得到有效的積累和培養。
(二)朗讀——語感的動脈
朗讀猶如一條潺潺流動的大動脈,使語感生生不息。要培養語感,學好語文,務必要把握好朗讀的方法。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習語文「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必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吟詠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在朗讀過程中,實現語文知識和語言的積累,從大量的語言實踐里,體會言語中所蘊涵的東西,積累語感。朗讀時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盡可能融為一體。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優美的意境就會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他們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其語感、審美能力等都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蘊涵著濃郁的人文情懷,可謂文質兼美,字字珠璣。這為學生學習語言,形成良好語感提供了最佳範例,為規范學生的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搭建了廣闊的平台。如《最後一課》結尾:「散學了,———你們走吧。」其中「散學了」這句話里有許多未盡之意,如祖國淪陷了,最後一課結束了等,有無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讀完這句後要注意停頓。再如《金色的魚鉤》中,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士不喝魚湯時,說:「怎麼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是著急地發問,第二句是愛憐地說理,第三句是果斷地命令,第四句是嚴厲地暗示。在朗讀中,結合上下文,了解當時說話的語境,注意強調抑揚的語調,變化的速度,語音的輕重。在學生的反復誦讀中,他們體會到了句子的深刻含義,老班長關心同志,忠於革命的精神也就浸入學生的心田了。因此,在具體的語境中,從聲音上去吟味,讓學生反復朗讀吟誦,用不同的節奏、不同的語調去朗讀,並在朗讀中思考,其義就會自現,自然也就入情明理了。
(三)理解——語感的領悟
葉老說得好:「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文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一句也不輕易放過,一個詞兒也不隨便對付,才能達到透徹地理解。所謂欣賞,是以透徹地理解為基礎的,理解不透徹,即使多少能欣賞點兒,總不免遺漏若乾地方,沒有把滋味辨出來。」
語感的培養離不開理解語言文字這一中心環節。教材中那些典範的作品,其語言都是經作者精雕細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師只有切實在語言文字訓練上下功夫,語感的培養才有保證。特別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點的、精美的詞句作為語感培養點,進行比較、揣摩、欣賞,進行透徹理解,使學生對它們不僅僅是有所感覺,而是有更深的領悟。如《荷花》一文有這樣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引導學生用其它詞換「冒」。學生有的換成「長」,有的換成「鑽」字等,然後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學生認為用「冒」好。因為荷葉多,「挨挨擠擠」,所以荷花只能從中冒出來。「冒」不僅寫出荷葉數量之多,還寫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冒」出來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就抓准了關鍵文字,咀嚼出了精妙詞語的個性特徵,品味出了它的神韻。再如教學《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寫聾啞青年人畫魚畫得栩栩如生的段落,我是這樣處理的:
師:大家知道什麼叫「工筆細描」,什麼叫「揮筆速寫」嗎?(少數人舉手欲言,多數人茫然不知)那麼,請大家再讀讀這一個自然段,雖然你不太清楚「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的意思,但請你仔細體會體會,你覺得哪些詞語可以幫助你理解什麼叫「工筆細描」,什麼叫「揮筆速寫」?把這些詞語劃出來。(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動筆劃詞,體會。期間,我提醒學生「把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寫在詞語的旁邊」。片刻過後,學生紛紛舉手)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從哪些詞語,你可以猜出「工筆細描」的意思?
生:我從「一絲不苟」可以知道「工筆細描」的畫法畫得很細致,很仔細。
生:我從「像姑娘綉花那樣細致」知道「工筆細描」畫得非常慢,很細心。
生:我從「每個部位」可以知道「工筆細描」要把所有細小的地方都要畫得很到位,很像真的一樣。
師:同學們的理解很准確!「工筆細描」就是那樣畫的!那麼,「揮筆速寫」又是怎樣的呢?
生:我從「很快」知道「揮筆速寫」畫得很快,很迅速。
生:我還從「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知道了「揮筆速寫」雖然畫得很快,但也要畫得很像。
師:同學們的體會多麼深刻呀!大家想欣賞用「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畫的畫嗎?
生(大聲):想!(師出示兩幅工筆畫和寫意畫的金魚國畫幻燈片,學生紛紛驚嘆)
要求學生找到文句中「可以幫助自己理解」的詞語去體會,去琢磨,這是通過揣摩詞語來理解文意的解讀過程。
事實上,學生理解文本的過程是語言推敲、體悟、內省的言語實踐過程,是學生語感培養的學習活動過程和領悟過程。
(四)想像——語感的翅膀
別林斯基曾說:「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卻聽不到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沒有想像,就無從對語言進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語感培養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憑借想像,「於有字處想無字文」,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其味、聽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體形象的世界,運用形象思維去感受語言文字的意蘊和情感。如《鳥的天堂》中這樣寫道:「很快地這個樹林就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里的「熱鬧」並非只有聽覺感受,其中還包含著視覺、運動覺、空間覺等多種感受,其形象很豐滿,是一種立體形象的感受。在教學指導時,要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一邊在腦子里想像文中所描繪的畫面,一邊誦讀,讀出「熱鬧」的感覺來,讀出作者欣喜的感覺來,讀出美的感覺來。
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懸念進行創造性想像訓練,將抽象的語言材料,在角色體驗和連綴畫面中再現出來;還可以憑借語言材料運用對比、補充或憑借形象的插圖、聲音等材料進行再造想像能力的培養。如《觀潮》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運用形象思維,便不會讓人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教學中,可通過電教手段,如播放錄象、展示課件等激發想像,使其在語感中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增強學生對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感性認識。可激發學生通過「白浪翻滾」聯想到「白色城牆」的雄偉圖景;由「浪潮越來越近」聯想到「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時那浩浩盪盪的飛奔場面;由「聲音」聯想到「山崩地裂」的驚人氣勢。然後,對整段文字進行反復感情朗讀,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我們發現,想像翅膀豐滿的過程就是語感充盈的過程。
(五)表達——語感的激活
朱光潛說:「把數量不多的好詩文熟讀成誦,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意義,還要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和聲音節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動筆行文時,於無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氣勢。」
在培養語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文中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的品味與琢磨上,還應該在教學中以讀促說,以說促寫。如我在教學《聽聽,秋的聲音》一課時,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在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提問:「讀了這首詩歌,你有特別想說的話嗎?」只見小手紛紛舉起。一生說:「秋天好美啊,真想秋天快點兒到來!」另一生又說:「我愛這美好的秋天,它為我們帶來一陣陣輕輕的秋風,一絲絲涼涼的秋雨……」同學們各抒已見,都能用優美的語言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在課的尾聲,我安排了仿寫詩歌這一環節。師:「秋的聲音令人暇想,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也來當當詩人,仿照課文第1、2、3小節也來寫寫詩,好嗎?」誰知道,我這句話一出,卻又掀起了另一次高潮。同學們有的馬上就沙沙地動起了筆;有的思索片刻也跟著動起了筆;有的還在意猶未盡地讀著課文取靈感……大家都寫得差不多了,我便請一些同學把自己的作品拿上來,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出來後讀給大家欣賞。一生寫到:「聽聽,秋的聲音,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叭,叭,是和大樹道別的話音。」另一生又寫到:「聽聽,秋的聲音,沉甸甸的稻穀彎下了腰,沙沙,是向人們報喜的聲音。」同學們的作品都非常工整和押韻,簡直成了一個個小詩人!學生能把心中想說的話,正確、生動地表達出來,這就是一個掌握運用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語感也就隨著被激活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注重語感的培養對於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它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語感的培養會在語文教學園地里開出更加艷麗的花朵。
㈤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語感的思考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極為重要的。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瑣的分析。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著實從以讀為本、自悟語感、揣摩品味、遷移表達、生活體驗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小學生 語感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僅依靠對詞法、語法、章法的死記硬背,也不能單單靠老師對課文的詳盡分析,學生文學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學生練習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實現,只有在學生自身主動參與的語文課以及各種文學活動中得以提高。」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感悟,不能做繁瑣的分析,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僅僅強調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往往忽視直覺思維能力,忽視在讀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表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重分析研究語文實踐材料,追求講深講透,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己感悟——語感的培養。因此,我覺得語文教學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語感放在重要地位。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呢?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所謂培養語感,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在語言活動中的直覺思維,而直覺思維正是創新能力的內在源泉,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 一、以讀為本 以讀為本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前提,《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感知、理解的過程,也是培養語感的開始。在同一語言的反復熟讀中達到「成誦」的目的,這又是記憶、積累的過程。因而,閱讀教學中就應充分利用讀的策略,以讀為主線,但讀不是那種單調、枯燥地「天地玄黃喊一片」式的死讀、傻讀,要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示範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對音的正誤、音調的流暢,詞義的內涵,表達的恰切,語勢的磅礴,語法的運用,條理的連貫,意境的優美,直至弦外之音都能夠有所體會。如讀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學生看到的不僅是天門山、長江、漩渦,還有從「斷」想到天門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從「回」想到兩山夾峙,洶涌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翻滾拋擲,變化無窮的境界,也可聯想到祖國山河壯麗,感受到詩人豐富的想像力。 二、自悟語感 教師憑學生已有語感素養,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感悟難度適宜的語言文字。 在讀書時,讓學生聯系過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想像與聯想,將課文的文字元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計劃地把難度適宜的文章,放手讓學生自讀、多讀、自悟,在頭腦中再現語言文字表述的圖像、情景,從而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進而提高語感。 三、揣摩品味 揣摩品味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咬文嚼字、體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一篇作品讀一兩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須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徹,才能促進語感的發展。 1.語句比較 詞語和句子是組成語言大廈的基礎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關鍵詞句表達出來的。課文中有些詞句,特別是那些表現文章中心、表達情感的精妙傳神的詞句,往往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比較和細細品味,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升華。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一句,為了讓學生體會「掛」字的妙處,可要求學生用「拉」或「飄」等字換「掛」,進行比較,為了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可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以合作學習的方式研究、討論。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當之處:一個「掛」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點極其准確、形象、巧妙地描寫出來,與文後面的「攀」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這樣,抓關鍵詞句比較、咀嚼就能品出語氣神韻,領悟作者遣詞的獨具匠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 2.運用想像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例如,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二課《秋天》以文中的形象因素為媒介,對藝術美進行思維再創造,閉目遐想文中所描繪的一個個意象圖,把秋天眾多的景物連接為一幕幕活動的鏡頭,在頭腦中「放電影」,並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絢麗繽紛的美景中盡情遨遊,充分領略秋天的特點,在美的感染中培養語感。 3.聯系
㈥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之我見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想像參與,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想像,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
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如教學《月光曲》一文,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一輪明月升起,月光流瀉,萬物披紗,四周是那般幽靜。在這境界中,貝多芬手撫琴鍵,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風,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詞語,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多麼活潑!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文中這樣寫道:「水鄉什麼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盪清波。」
師: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什麼畫面?(此時,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很美,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發現?(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生1: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
生2: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
生3: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
師: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生1:我想把它畫下來。
生2: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來,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像,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1、熟讀成誦
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正如古人所說:「文章讀之故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如此,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深化語感,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2、廣泛閱讀
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不僅體現在課內,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培養想像力,提高表達能力。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去感受、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久而久之,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
1、口語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可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深化感悟。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說話、演講,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轉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這一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傳遞,經驗的融通,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經驗和感受,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以達到升華感悟,積淀語感的目的。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要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總之,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㈦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語感》教學論文
我個人認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我當年上語文課的時候,學生都喜歡聽,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止局限於課文的內容,教師的心態和語言才是引導學生興趣的利器。
㈧ 如何培養語文語感 小學語文語感培養初探
具體而言,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是對特定環境中的話語不經過邏輯推理,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 《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中都多次強調:「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思維」。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必須深刻認識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的重要性。那麼,在語文教學中,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感呢?新課程目標指出:語言內化要多讀書,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筆者認為,在教學中主要應該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積累,厚積薄發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優越的母語環境,讓學生廣泛地接觸並積累言語材料,憑借記憶的檢索功能形成直覺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積累言語材料、理解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多聽、多閱讀。 廣泛閱讀更是積累語言經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是經過長期的語言訓練逐步養成的一種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如果忽視大量閱讀,語文水平或者語感水平是很難提高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讀文學名著、優秀古詩文等經典作品,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這是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強化訓練,形成共鳴 學以致用,在語言學習中必須加強語言訓練,使學生通過科學規范的練習將語言知識、規律內化以形成語言直覺,形成較強的語感。訓,指教師的訓導與啟迪;練,指學生的練習與操練。訓練是學生在教師正確指導下的科學練習,反映著師生之間的雙向關系。 語文學習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體的心理因素和對語言敏銳的直覺感受。是使作者與讀者、說者與聽者,通過語言文字以溝通、構築「同見」、「同感」,從而形成語感。因而,要重視學生對語言直覺感受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出科學合理、能發展學生思維個性的練習,使其成為在教師正確啟發引導之下以直覺思維活動為媒介,以培養學生語感為目的的語言訓練。 三、展開聯想,誘發情感 言語作品不僅具有字面意義或語表意義,而且還有言外之音或語外之意。作者若能傳達出、讀者若能捕捉到那種言語之外的含義,他們的語感才是最敏銳、最深切的。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的想像與聯想,對於這種最敏銳、最深切的語感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想像是以記憶中的表象為基礎,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聯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常常要運用由聯想或想像作為基礎的修辭手法,以使語言鮮明生動。 王尚文先生指出:「語感是語言能力的『綱』,其他都是『目』;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綱』,其他都是『目』。綱舉目張;否則,綱既不舉,目亦難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