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觀察表的使用

小學數學觀察表的使用

發布時間:2020-12-11 14:03:09

小學三年級數學題(見圖)觀察上表,你有什麼發現怎麼回答

每分鍾打字的數量乘以時間,就等於這段時間打字的數量。
能發現的也就這個吧。

Ⅱ 小學三年級數學(觀察上表,你有什麼發現)!

每本的頁數越多,訂成的本數就越少;每本的頁數越少,訂成的本數越多。

小學二年級數學:在乘法表格空格里填上數,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你好!
這個是觀察題,其實只要孩子能說出一個就可以,比如
豎著內看,第一行的得數,下容面的比上面的大1。,第二行的得數,下面的比上面的大2,第三行的讀書,下面的比上面的大3,依次類推。
橫著看,也可以找到規律。
如有疑問,請追問。

Ⅳ 一年級數學看圖題具體怎樣區分左右(什麼樣的以觀察者為准,什麼樣的以圖上的人物為准)

取的參照物不同,一般結果也不同 。

應該是以觀察者為標准,問題問出來時要以版圖上人物為准。權

要確定觀察點,即誰看誰;要確定被觀察的對象在觀察點的相對方位。

(4)小學數學觀察表的使用擴展閱讀:

如果物體相對於參照系的位置在變化,則表明物體相對於該參照系在運動;如果物體相對於參照系的位置不變,則表明物體相對於該參照系是靜止的。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的參照系,運動狀態可以不同。在運動學中,參照系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和描述物體運動,只有在選定參照系後才能進行。

Ⅳ 小學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書分別是什麼面

上、下、左、右、前、後

Ⅵ 一年級的數學題,簡直莫名其妙 題目:觀察下表,在空格里填上合適的數

19=10+7+2
每一列的第一個數=後三個數的和
所以可以先在最後一行,任意填寫一個數字,再相加,得到的得數,填寫在第一行
如:9+8+(4)=21;17+2+(5)=24……

Ⅶ 子課題研究反思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

作為數學愛好者,略表區區去談~~~~
如下: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往往學得一知半解就認為自己會了,對基礎知識不求甚解,熱衷於大量做題,不善於(有的是不願意)對自己的思路進行檢驗,不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針對種種現狀,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以求幫助他們提高反思能力。
一、備課中,在各個板塊預設反思的環節
「凡事預則立」,在備課時我就注意在教程的各個板塊間預設反思環節。在課始,要求學生反思舊知與新知的聯系;新知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自己是怎樣做的,想的過程是什麼」、「哪種方法最簡便」、「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錯誤」等等;練習時,就知識的重點難點、容易混淆之處,安排判斷、糾錯、辨析等反思性操練;小結時,我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學習過程、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回顧和思考;作業設計時,又適度拓展學習內容,以強化學生反思……
在備課時提前考慮、精心准備,「打有準備之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二、在解題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反思
幫助學生分析數學思維過程,梳理數學思想方法的來龍去脈,使思維精確化、概括化。解決較復雜的問題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有的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只是簡單地模仿例題,並沒有自己清晰的解題思路。在現有大班制的條件下,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呢?從一開始解決較復雜的問題時,我就要求學生寫出解題思路,分步列式解答,這樣有效地幫助他們解決了思維模糊的問題。
在學習解決分數乘、除法的問題時,學生經常在解題時找不到單位「1」,就急於動手解決問題。於是,我在練習中要求學生先找出題中表示單位「1」的量,再選擇不同的解題方法。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們再解決這類問題時,思維就很清晰了。
三、結合學生的解題錯誤設計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一旦形成某個錯誤觀念很難改正。五年級下學期教材中有這樣一道題:把一根3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3米的幾分之幾?每段長多少米?學生在對求分率和數量上的問題經常出錯,盡管每次出錯我都要再次進行輔導,但收效甚微。在復習中,我再次安排這樣的對比題,講評試卷時要求學生回去反思還有什麼地方不太明白,記錄下來,看自己有沒有辦法解決。
認真記下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困惑與反思。她寫道:老師,我自己出了幾道這樣的題,您看我做對了沒有?「每段是3米的幾分之幾?」誰是誰的幾分之幾,誰占誰的幾分之幾,都是求分率的問題,理解為「每段是總段數的幾分之幾」;「每段長多少米?」是求每份數,是求數量的問題,要看有多少米去平均分,用總數量除以總份數……
通過自己的反思,她徹底糾正了錯誤。較之於我對她說好多遍的「該如何如何」要有效得多。由此看來,在課外培養孩子的反思能力還大有空間,於是我嘗試著要求孩子們在每天的作業中,記錄下自己的一個問題,並嘗試自己解決。
學生主體反思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學習狀態進入了更優化的層面,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最終實現掌握數學知識與形成反思能力的雙贏。
希望能對你有所啟迪!祝你成功!!

Ⅷ 實驗報告 內容 小學數學

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的理念。它對於改變課程過於強調學科化傾向和單純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改變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脫節現象,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和理解數學,促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善,都是十分重要的。
蘇教版課程標准數學實驗教材,為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已經給教師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何將教科書的課程內容轉化為現實的內容,變成教學活動中的自覺行動,值得每一位任課教師認真研究和思考。下面結合四年級(上冊)教材,談一點體會。
一、 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體驗和理解數學
學生的社會生活、學校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有許多是建立數學表象、抽象數學概念的良好基礎和素材。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體驗和理解數學,有利於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形成數學概念,有利於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有利於學生用數學的視角觀察世界。
教學第四單元「平行與相交」時,直線平行與相交兩種位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無處不在,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與分析。教材呈現了鳥瞰城市的照片以及運動場跑道、運動器械的照片,從中抽象出直線的相交和不相交。我們在教學時,不能照本宣科,而應當引導學生去尋找自己身邊的相交與平行現象,如,觀察自己校園中的路徑、跑道、器械、鐵門、欄桿,以及教室里的窗戶、黑板、牆面、桌椅、學慣用品等等。當學生初步理解了平行和垂直以後,再讓學生去觀察生活、尋找同類的現象,學生的視角才是廣泛和主動的,數學意識能從中得到培養。
教學第八單元「統計與可能性」時,教材提供了如鼓號隊員服裝的統計,47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的統計,上海市空氣質量的統計,張家港市農民人均年收入的統計等等十多個現實的素材。但是教材畢竟具有局限性,教學時應該結合教材適時補充和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時效性的現實素材,使得統計的學習更能體現其必要性和價值,更能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統計本班校服的型號、本市的空氣質量、自己家庭的收入情況、本地區的耕地情況,這些統計對於學生是現實而鮮活的,學生有統計的熱情和願望,有話可說,有感可發。
教學第九單元「認數」時,學生要學習億以內的大數。這部分教學內容,要以理解數的意義為重點,為此也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認數。除了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外,還應該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上網查找資料以及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知識。如,在《青島日報》2005年2月1日的報紙上就可以查到如下大數: 青島西海岸製造業再添世界級大項目,計劃投資17億元人民幣,部分投資後年加工鋼材20~25萬噸;青島港元月吞吐量突破1500萬噸,向全年1.8億噸的目標邁進;初步核算青島市2004年生產總值完成2163.8億元;青島航空旅客吞吐量480.8萬人次;青島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43.3億元等等。教師平時應該注意搜集這樣的信息,讓學生體會到較大數在描述、表達自然現象、社會生活、生產能力、經濟情況等方面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 努力創設現實情境,使學生體驗和理解數學
教學中,有一些教學內容教材所提供的背景和素材離學生稍遠,或者很難提供現實的情境,可以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努力創設一些現實的情境,甚至可以模擬情境,為學生創設有助於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
教學第三單元「混合運算」時,可以模擬一個在小小商店裡購物的情境,讓學生解決買3本筆記本和一個書包,一共多少錢;拿50元,買2盒彩筆,應找回多少錢等問題。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類似的若干問題,然後通過分析、歸納、交流、反思,總結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由於提供了模擬的現實情境,學生都有購物的生活經驗和體驗,所以理解上一般沒什麼問題。教學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時也可以採取類似的辦法。
三、 充分運用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和理解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有利於學生進行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數學活動,是使學生體驗和理解數學的好方式。
教學第五單元「觀察物體」時,學生在三年級先後觀察了由2個、3個、4個同樣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相互轉換,教學的難度加大,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觀念。「擺一擺、看一看」是本單元最主要的學習活動,教師和學生必須准備必要的教具和學具,要在學生「擺」和「看」的活動中理解三視圖與實物的關系。如,第47頁例題里已經用4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物體,提出再增加一個同樣的正方體使得正視圖不變這樣一個具有挑戰性、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活動,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分析和交流,尋找規律,形成體驗。由於學生經歷了「做」的過程,有切實的體會,理解也是深刻的。教學中切不可以觀察教材中的圖畫來代替觀察實物,那樣違背了教材編者的意圖,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單元教學整個都離不開實際操作,這是教學的關鍵所在。
教學第八單元「統計與可能性」時。其中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這一小節,要讓學生體會到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到游戲設計的公平性,必須要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活動。可以經歷一個從「問題—猜測—操作(驗證)—結論—分析—抽象—概括」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充分經歷認識過程。進行實際的操作活動不僅有助於學生體驗和理解「可能性與公平性」的關系,教學中還滲透了可能性、必然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材設計的《怎樣滾得遠》、《了解我們自己》、《一億有多大》三個實踐與綜合應用,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都十分有益。應該充分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內容,切實讓學生自主活動,切不可敷衍了事,白白浪費寶貴的課程資源。如對於《怎樣滾得遠》的教學,在提出問題後,可以放手讓學生議論滾得遠的因素,學生可能從高度、板的長度、夾角、材料質地、重物等多個方面考慮,然後將問題鎖定在斜坡與地面的夾角上。再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猜測實驗結果,進入實驗活動(這是活動的主體)。實驗活動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這需要學生、教師在小組活動中合作交流解決,實驗活動結束後,進行反饋交流,給出結論並作適當的解釋。這樣的活動,學生非常感興趣並樂意參與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意識和探究能力很有益處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觀察表的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