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本來是代課老師帶小學語文的,現在語文不缺人,缺小學數學老師,怎麼辦啊,沒有經驗
沒事,小學的內容知識很淺,只要多聽一聽有經驗教師的教學,自己努力一些,認真負責就不會差
⑵ 現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上的困惑有哪些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
困惑一:觀念陳舊,方式封閉
對策:發散思維,實行開放式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名義上是開放式的,教師主動讓學生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學生與教師的合作使教師很滿意。如一些教師在教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第一冊第"#頁「$以內的加法」時,先讓學生看圖片回答:%&'左邊的小朋友手裡拿著幾個紙鶴!%"'右邊的小朋友手裡拿著幾個紙鶴!%#'一共有幾個紙鶴!接著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算式後,再用同樣方法教學#(&)$。最後教師指揮學生完成書上的做一做,教師說一學生動手做一,教師說二學生動手做二……這些老師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學生還是在老師的框子內轉動,這種過於統一、注重封閉的教學都是不利於他們的發展的,不但桎梏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賴或習慣於跟著老師走。
小學生發散思維活動的展開,其重要的一點是要能改變已形成的思維定勢。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在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過程中,由於身心的特徵等原因,往往難以擺脫已有的思維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個體乃至於群體)的思維定勢往往影響了對新問題的解決,從而產生錯覺。所以要培養與發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必須十分注意培養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如,進行語言敘述的變式訓練,即讓學生依據一句話改變敘述形式為幾句話。這將有利於學生不囿於已有的思維定勢,使學生在訓練中逐漸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方法與能力。
新課程教學體現的是開放的文化,只有開放才有空間,才有選擇,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求知,學生能想的讓他們想,能說的讓他們說,能做的讓他們做,真正實行開放式教學,以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困惑二:定理背誦,缺乏理解
對策:自主構建,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小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一些教師為了讓孩子們更快地掌握知識,就要求他們背公式、背定理,這一拔苗助長的做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們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而且使他們對數學產生了恐懼甚至是厭惡。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客觀對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奧蘇伯爾所說:「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不同的認知結構導致新知識的固著點、同化和順應的途徑、方式、方法、習慣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課程標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這一思想。只有這樣獲得的數學才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活的知識,有用的知識。
在實踐中我們看到,有的學生擅長於用形象思維立體地理解數學;有的學生更趨向於用邏輯思維抽象地理解數學。因此,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在適應學生思維特點的基礎上,理解數學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如《時間》一課中,有學生對1時——1時半這一過程是這樣理解地:長長瘦瘦的是分針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個矮矮胖胖的時針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經跑半圈了,老公公還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顯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數學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構過的才是學生自己的,教師教給學生的東西對學生來說存在著距離感,不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徹。對於學生來講,他們需要的是經過重組後在頭腦中留下的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些東西。由此可見,學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數學,而不是單純地死記硬背。
困惑三:方法單一,效率低下
對策:貼近生活,增強實用性
為什麼學生越學越沒有了靈氣和活力?為什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能體驗到快樂?我們發現有的教師不善於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往往習慣於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認為只要學生在做題時都能做對,那就是好的教學。把本應活潑的課堂變成了傳授知識、灌輸知識的課堂。
據香港的一項針對當地學生的調查表明,學生以數字、符號、公式等來形容數學,將數學簡化成運算. 亦有一些響應帶有「課堂數學」的強烈影子,例如認為數學是「用公式計算」和「背方法」的學科,以及「很多計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確」等,這大概是由於他們的數學觀多來自於課堂教學,而「課堂數學」大多是教導學生如何去運用定理和公式,題目答案唯一。而談到數學具有實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學生。
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應盡量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直接去提煉數學問題,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聯系品德與生活課中的超市購物這一情境,規定每個小朋友只能帶20元,又羅列了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商品,然後要求他們去購買。孩子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購買方案。緊接著又問,如果只能買三樣東西,並且不能超過15元,你會選擇哪三樣?最後再問,如果要用最少的錢買數量最多的東西又該怎麼買?這一系列問題的設計,激起了孩子們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常見問題的興趣。正如古羅馬教育家魯塔克指出: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這就是說,只有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種,才能感動學生學習科學;在數學課程中只有超越「科學世界」,關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動學生學習數學。
困惑四:處理教材,捨本逐末
對策:根據實際,恰當處理
傳統教學強調「教師應當緊扣教材」,而新課標強調必要時適當地突破教材。後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結合學生實際和當地環境,小則更換一些簡便易行的題目,大則適當地改變教科書中某些課時的編排次序等,這確實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然而,有的教師認為新課程標准提倡創造性處理教材,不但把教科書上的教學內容搞得支離破碎、無重點,並且將教科書上很好的內容也處理掉了。
如有位老師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不利用課本上的題目,不按照教材編排意圖,而是先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讓學生觀察並掌握特徵,然後出示一個正方體實物用同樣的方法教給學生。最後教師問學生:「正方體是一種怎樣的長方體!」學生都答不上來,教師只能自己說出「特殊的」三個字。這樣的教學表面上看起來是教師把教材處理後進行教學,是新觀念下的教學行為,但實際上是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對立起來讓學生學,把課本上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密切聯系的「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等重要句子都給「處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後果。因此,筆者認為,教學中教師不能盲目追求處理教材「熱」,以致捨本逐末,而要根據實際的需要恰當地處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需要教師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設計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應當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樣教學的,通常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這樣的教學方法的特徵是什麼?是否有助於學生發展,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學改革的案例,就會發現,原來教學還可以這樣組織,學生還可以這樣學習。思考一下,以往教學中學生是什麼角色,教師是什麼角色,是不是可以嘗試改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並想一想,如果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之後會發生什麼。把思考付諸於行動之後,迎刃而解地不單單只是困惑……
一、教學觀念轉變難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封閉,名義上是開放式的,教師主動讓學生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這些老師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學生還是在老師設定的框子內轉動。這種教學嚴重桎梏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那麼,教師應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教學呢?
二、合作學習收效難
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但是很多教
師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只是流於形式,表現在:時間上沒有保證,一個問題給學生討論,學生才開始說就打住,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問題不分難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討論的很容易的問題也拿來討論,浪費時間;交流缺乏平等,所謂的合作學習,變成了幾個優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數學生成了看客;說是主動探討,實際是被動應付。老師一聲令下,大家開始討論,並不是發自學生內心的需要。這樣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呢?
三、解決問題過程難
「應用題」歷來是數學教材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應用題教學是在新理念指導下從目標、內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課標》中把應用題確定為「發展性領域」中的「解決問題」。所謂「解決問題」是綜合性、創造性地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方法解決新問題的過程。相應地,新教材中已經不再單獨設立應用題教學的章節,往往以計算伴隨著應用相融合的形式編排。這就對一線教師頭腦中長期存在的對應用題的傳統認識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給一線教師帶來了困惑。新課程背景下的應用題應該怎樣教學呢?
四、優差學生共進難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師生平等,教學民
主已成風氣,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課堂局面已經形成。但由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好學生的機會更多,得到了超常的發揮,學困生成了旁觀者,得不到獨立思考和表現的機會,獲益少。這樣,學生的成長也就形成了兩極分化。在數學教學中,究竟該如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共同進步,得到全面的發展呢?
⑶ 我讀大學一年級,今年19歲。從小,小學數學老師說我沒有用,我的小學數學考全班倒數第一,她說:喊你的
你得自來信,數學老師說你沒有用,源可你也考上了大學,再說,他再有用也只能當個小學教師呀。成績不好不要緊,你一定會有自已的過人之處,做人一定要自信。話又說回來,也許當時老師是沒有辦法,講這些話是來激勵你呢。
⑷ 有小學老師沒有,能告訴我,一年級的數學分與合怎麼交
夏1990
2-5的分與合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能夠掌握2-5的分與合,並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培養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情感。 本節的重點:掌握4和5的分與合,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本節難點:使學生能夠熟練的說出4和5的分與合。
教學准備:教師:4朵向日葵, 3顆糖,課件, 卡片
一、 初步體驗、激趣鋪墊
師:小朋友看,老師手上拿了幾顆糖啊?(3顆)。好現在我要把它們分兩個手拿,而且每個手都要有,你們猜,我是怎麼放的?自己先想好,再告訴大家。 師給小朋友看結果。
師:剛才哪些小朋友猜對了呀?真厲害,一猜就對了!沒有猜對的小朋友不要急,我們再來一次,這次只有兩顆糖了,你們猜我左手幾顆糖,右手幾顆糖?
師:其他小朋友呢?為什麼呀?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1、教學4的分與合
小朋友們瞧,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兩個框,老師這有幾朵向日葵?(4朵花)老師想把這四朵向日葵花分到這兩個框里,每個盒子都要有向日葵。你們會分嗎?請小朋友們用你的小手來擺一擺、分一
學生操作。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擺的?
生:可以左邊放1個,右邊放3個。
師:根據你的分法,你能說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4可以分成1和3) 貼出4的分成的式子。
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請你回答的時候也和剛才的小朋友那樣先說怎麼分,再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
學生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法貼出另外兩個。
師:從你們不同的分法中我們可以發現4有3種不同的分法,一起來讀讀, 請你再用你的手勢擺一擺,說一說,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能一個不漏地記住它。 師:小朋友一起來觀察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律?
師:還有誰也想來試試的。(教師按他們的說法移動4的分成的式子)
師:剛才小朋友的分法真好,其他小朋友你也能按他們的順序來把4的分成說全嗎?
師:小朋友學會了4的不同分成,那麼幾和幾合起來是4呀?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說。
剛才小朋友真會動腦筋,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玩一個拍手游戲。規則:一共要拍4下,我先拍,你們拍剩下的。
師1,小朋友3。誰來說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4?) 每次都請小朋友說4的分成和合
成。同桌互相說一說。
2、教學5的分與合
講述:小朋友真棒!剛才你們用小手研究了4的不同分法,那麼5呢?5可以分成幾和幾呢?我們再來用你的小手來擺一擺、分一分。
1/2頁
學生說5的不同分成,老師貼出相應的式子。
師:誰能按一定的順序來排一排啊?
師:那麼幾和幾合起來是5呀?學生回答。
講述:我們再來玩拍手游戲,這次要拍5。師2,生3,老師說:5可以分成2和3,你們說合成。生說。再一次,師4,生1,師:5可以分成4和1,生:4和1合起來是5。下面同桌來玩這個游戲。
3、2和3的分與合(課件出示)
3個蘋果和3個梨,說3的分成與合。2顆草莓,說2的分與合。
4、揭題:小朋友,我們今天學了什麼呀?(分與合)學會了哪些數字?(2、3、4、5)
板書:2—5的分與合
三、鞏固深化,應用新知
1、課件出示、講述:小朋友看,卡車上的數還沒有填完呢,卡車不好開,你會填嗎?先填一填,再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4。
師:後面還有一量車,我們來比一比,誰先填好填對可以開走。
2.完成練習紙(在練習紙中也有類似卡車的題目,我們來看看是第幾題) 總結評價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那學會了哪些新知識?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舉報| 評
⑸ 實驗小學數學教師還沒上頭條嗎
那都一樣,,我見過的小學,先進,加級等,基本上和數學就是無關。或者關系不大。
⑹ 有上過小學數學易丞英老師課的家長沒,數學成績提升怎麼樣
易老師是省重點小學的數學教研組組長,專教小學高年級,負責學校畢業會考班級的成績,比較忙,好像補課名額比較少,看你能不能報上名了,一般一線老師教學質量都不錯
⑺ 做小學數學老師有前途嗎
有
解析復:
(1) 國力增強後,老制師的待遇只會越來越好。
(2) 對自己小孩的教育有極大幫助。辛辛苦苦一輩子,很大的動力:為了孩子啊!
(3) 每個行業都有煩心事兒。但是,教育行業假期多啊。甭管是什麼假,老師的假期,其它行業無法匹敵。
⑻ 我想從零做起,學習當一個小學數學老師。沒有任何基礎,完全是激情所致,請問哪位有經驗的可以指點我一二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學老師不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不容易。首先要內熱愛教育事業,愛學生,這樣在教容學過程中才能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其次要專研教材教法,對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熟練掌握,知道每節課在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重點、難點。還要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少走彎路。最後,教學是一門藝術,真心希望您早日步入藝術的殿堂,領悟教學藝術的真諦!
⑼ 我是小學二年級數學老師,沒有教學經驗,學生紀律差,而且我自己教的也沒有邏輯,教材不熟悉,該先怎麼辦
自己認為老師還是要先熟悉教材,邏輯的話可以結合輔導書一起來,學生紀律差很正常,可以執行一些管理。
⑽ 小學數學老師沒有中學數學老師吃香
小學數學老師相對比中學數學老師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