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二年級數學公開課倍的認識怎麼講
就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多少個另一個數.
可以通過畫圖讓學生去理解認識倍的概念!
B. 小學數學倍的認識微課教案
網站上找的,復制了過來,能有幫助!
小學數學第三冊《倍的認識》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課本第76頁例2、例3,課本第76頁「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題。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完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掌握了「倍」知識,為今後利用乘法口訣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等數學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3、會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並能用這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投影儀、學具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師:今天的數學課,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同學們認識,它就是小狗菲菲。這節課,我們的新朋友菲菲將和同學一起學習數學知識,同學們願意嗎?
2、學生活動。
師:上課前,老師請一些學生上來。
師叫3個女同學站在第一排,再叫6個男同學站在第二排(3個3個地站在一起)。
師:第一排有幾個女同學?(3個)
第二排有幾個3?(2個3)
學生回答後,教師引出課題:象這種情況,我們就說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道,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學3倍
帶著學生擺圓片。
第一行擺2個圓片。
學生邊擺邊說:第一行有( )個圓片。
再在第二行擺6個圓片,(2個2個地擺)。
邊擺邊說:第二行有( )個2。
師:我們就說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3個2也可以說成2的3倍。
(2)用同樣的方法教學2倍、5倍、1倍。
(3)讓學生觀察、比較前面擺的圓片,在小組中討論:第二行的數量是第一行的幾倍,應該怎樣想?
學生討論後,每組請一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第二行的數量是第一行的幾倍?應分兩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幾個?二是看第二行有幾個第一行的數量,就是第二行的數量是第一行的幾倍。
2、鞏固「倍」的概念。
判斷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幾倍?學生解答時,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1)
(2)
3、教學例3。
(1)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行有2個圓片,第二行有3個2,那麼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師:如果只告訴我們第一行有2個圓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麼第二行有幾個2?同學們會擺嗎?下面,同學們自己動手擺擺看。
(3)小組討論:要求第二行有幾個圓片,應怎樣列式計算?為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小結:要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課本第76頁:「做一做」練習。
先讓讓學生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地操作學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後列式計算。
2、課本第78頁第1題。
學生練習時,多舉一些實例,結合操作學具,讓學生明白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道理。
3、小組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識?
四、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案例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一個卡通形象,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動畫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學生活動,創設一個生活情境:「有3個女同學,男同學的人數有2個3,那麼我們就說男同學的人數是女同學的2倍。」使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二、藉助直觀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倍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整節課的教學,都能圍繞「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學上,為了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第一行參照的數量都「2」,並且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通過直觀形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時,也是學生藉助直觀演示,再結合以前所學生的知識,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三、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時,讓學生通過認真看、動手擺、積極說,使學生的腦海里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從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數學教案-倍的認識
C. 小學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第二課時課件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藉助線段圖,來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認識,運用乘法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正確區分倍的問題中兩種類型,培養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幾何直觀,滲透模型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合作交流、語言表達、嚴謹審題等能力,注重幾何直觀的作用,通過多種直觀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並為學生提供參與幾何直觀活動的機會,積累用圖示學習數學的經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一學習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盡管孩子對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礎,知道「1份量」(標准量)和「比較量」的關系,但這些數學語言遠沒有「幾個幾」容易理解。教學中要設計了豐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只有需要把研究「對象」抽象成為「圖形」,再把「對象之間的關系」轉化成為「圖形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研究的問題為「圖形的數量或位置關系」的問題,進而進行思考分析。便於學生在比較和抽象中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讓學生學習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理解題意的方法,使學生明確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用乘法計算。在學生初步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的教學上,為了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選用的數量盡可能小些,並且盡可能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通過直觀形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結合以前所學生的知識,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和「倍」數量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學過的「求幾個幾」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
四、教學准備
課件、練習卡
五、教學過程
(一)疏通概念,激活原知
1.復習舊知
(1)看圖列算式
①
算式:
②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變式運用
(2)說一說 填一填
①6個5是( ),2個7是( )。
②5×8=( ),其中,( )是8的( )倍,( )又是5的( )倍.
③
的價錢是的( )倍。
【設計意圖】將倍的知識的系統性和知識的後續性進行連接,為新課的學習找到著眼點,通過直觀圖示對乘法意義和倍的關系進行回顧,喚起學生的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找准探究的「起始點」。
(二)遷移理解,建構新知
1.情景引入,分析信息,理解題意
師:每位同學都有購物的經歷,在購物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下面這位同學在購物時遇到什麼數學問題呢?
課件出示主題圖。
(1)閱讀與理解
師: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板書信息:軍旗的價錢是8元,象棋的價錢是軍旗的4倍。
問題:象棋的價錢是多少?
課件出示圖片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事物引入新課,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藉助課件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也為新知識的引入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分析與解答。
①嘗試解答
可能會有學生答出:象棋的價錢是32元,也能說出算式:8×4=32
師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怎樣驗證他的解答是否正確?
②嘗試畫圖表示數量關系
師:我們知道兩種價錢的數量的關系,如果能像剛才的復習題中的圖示表示,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學生討論:怎樣簡潔、清晰地表示這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可以用線段圖的長度表示軍旗和象棋的數量關系。
教師說明線段圖中需要用線段的長來表示具體的數量,而且圖中線段的長短關系要符合題目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嘗試在草稿紙上畫圖分析,畫完後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畫法。
③語言表述, 匯報交流。(平台展示。)
④分析研究,討論畫線段圖的方法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軍旗的價錢(8元),再根據「象棋是軍旗的4倍」,連續畫出4段大約與第一條線段同樣長的線段來表示象棋的價錢。
師要追問:為什麼把軍旗的數量用較短的線段表示?怎麼看出哪條線段表示是軍旗?怎樣清晰看出象棋是軍棋的4倍呢?問題怎樣在線段圖表示出來?
師生小結: 圖的前端文字說明,1份量(標准量)畫短些,「比較量」是「標准量」的幾倍就畫幾段。每段的長度盡量一致,上下圖形做到一一對應。
⑤演示畫線段圖的過程,讓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線段圖。
課件陸續出示線段圖的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