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中小學體育老師需具備什麼
第一、教師應該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是素質整體結構的基礎層,身體素質不好,其它各種素質也不會好,即使別的素質好,也很難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
第二、相應的體育教師資格證,教小學就小學的,初中就初中的,高中就高中的,報考的時候就有分類。
不過能不能做教師,還要看你去什麼學校,民辦的還好說,公辦的招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首先要看他們招不招。
2. 中學多少學生應配備一個體育教師
應當是1:300左右(如果按照一個班級40-50個學生來定)
學校應當在核定的教職工總回編制數內,根據體育課答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按照教學計劃中體育課授課時數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配備體育教師。小學1~2年級每5~6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3~6年級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初中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每8~9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另外農村200名學生以上的中小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
3. 國家規定每所小學配備多少名體育老師
配備教師,包括體育老師,是根據學校學生的人數多少配備,不是以有一個小學就配備多少,具體的配置各地之間有一定的差異。
4. 當小學體育老師需要哪些條件
體育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取相應學位 小學教師資格證及以上 普通話二乙及以上
5. 小學學生人數96人分六個年級體育教師1人體育教師缺額比是什麼
早在戰爭期間,軍隊的編制非常混亂,有軍隊,有陸軍,以及兵團,軍,師專這個時屬候,很奇怪,但往往是有規律的,通常是地方軍閥師長,基本上中尉指揮官,以及一些自己的軍隊師,師長是少將,和准備的這個時候,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些部門,有以下幾組,有的老師,下面設立之旅,由於在擴張軍隊,很多沒有實力的指定,像龐跛的軍團,軍團這里有一個他的軍隊,下面就一師的軍隊,下面對幾組的劃分,然後分工,約10000人,每個部門後,各地
戰爭的第一階段結束時,總結了國民黨的教訓,開始瘦身,取消兵團,軍,旅指揮等大專院校,該師的直接管轄下列三組,除了正規師,也提出了新的教師和大量的臨時劃分系列,這個時候老師基本上都是指揮官少將,中將指揮官,軍事戰略單位。
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已超過5.8億人,開始精簡4.3億人晉級決賽,並逐漸開始重組軍隊師,這是要求整編師和整編師名義上劃分事實上,軍隊來了,直接更名,例如,整個74師的前身是74名軍事人員近。
6. 淺談如何加強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客觀方面
1.小學體育教師不堪重負。據調查,當前我市的小學體育教師,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的,課程量都非常之大。平均每周課時都在15節左右,最高的達18節,通常都是一個教師負責整個年段的體育教學任務,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較,就顯得比較累了。除了教學外,還要組織做好全校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課外性訓練和參加各種比賽等,體育教師經常處於高負荷的運轉狀態。而且,多數學校沒有把全校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課外性訓練和參加各種比賽計入體育教師的工作量。
2.小學體育教師待遇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職稱評聘中,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是弱勢群體,基本上要熬到20年教學工齡,還要持續出成果的基礎上才可能評上小學高級,能不能聘上又另說。二是在實行績效工資後,績效多是向班主任及其他「重點」學科傾斜,體育教師又是弱勢群體,應得的利益都沒有得到保障。三是多數學校沒有給體育教師配備服裝、沒有發放高溫補貼等。
3.小學體育教師結構失衡。也是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年齡結構失衡,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是40歲以上居多,30歲左右的青年教師偏少,青黃不接。二是性別結構失衡,男性體育教師占絕大多數,女性體育教師的比例不足。三是專業失衡,多數體育教師都是籃球、田徑專業。乒乓球、武術、體操、游泳、健美操等「冷門」的專業教師嚴重缺乏。
(二)主觀方面
1.個別體育教師敬業不夠。應該說,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改革滿懷信心並積極參與,接受了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觀念,並應用於實踐當中。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仍然有個別的小學體育教師,徘徊在課程改革的門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尤其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堅守傳統的教學理念,對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理解甚至是排斥,重競技、輕普及不能很好地面向每個學生,也影響長遠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與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有悖於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2.多數體育教師理論不精。由於體育教學長期受「重技術、輕理論」的影響,體育教師隊伍大多是「技術型」、「經驗型」,而「理論型」、「科研型」教師少,因此造成實踐課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上室內理論課力不從心、費勁吃力,上課就是照本宣科,自己也不知所雲,學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體育教師缺乏體育理論知識全面系統地學習,不僅影響他們自己的體育參與態度和能力,也直接影響他們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
3.部分體育教師能力偏低。主要是指教育研究能力偏低。雖然說絕大多數的小學體育教師曾經撰寫過論文或參與過課題研究,但這些論文或研究,都是在職稱改革大背景下的壓力催生的,短期目的性較強,從而導致論文水平不高。我們看到的高水平的論文和課題並不多,七成以上的文章只是發表於區縣級和校級的報刊雜志上,也有部分教師是因為工作負荷較重、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或是工作年限較短而從未寫過教學論文,這就有待於向有經驗的愛崗敬業的教師學習,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向科研型教師發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鄧小平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充分說明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要更好地、更科學地抓好小學體育的發展,要把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根本、關鍵和前提來抓實抓好。
(一)配齊小學體育教師隊伍
我們黨和政府對學校體育的方針政策的落實工作主要是依靠體育教師去貫徹落實,而我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逐年擴大,年輕教師偏多並且學歷高,有工作激情和開拓創新精神,但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偏少,教師數量「隱性」缺乏,女教師嚴重缺編,師資隊伍的規劃和管理還有待於提高。因此,要把我市當前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當作重點來抓,認真制定好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規劃,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按照有關的要求重新核定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編制數額,按有關文件的要求「配齊配強體育教師」。
(二)提高小學體育教師待遇
穩定體育教師隊伍,政府相關部門和學校的領導要端正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的認識,要利用各種機會,營造重視體育工作,尊重體育工作者的氛圍,要關心、愛護體育教師,為其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提高相應的勞保待遇,逐步改善其生活條件,並關心他們的職稱晉升,使優秀教師願意留,留得住。
(三)規范小學體育教師培訓
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素質,是提高體育理論教學質量的關鍵。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應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也應該是全面的,由過去側重掌握活動技術轉變為理論,技術全面發展;由簡單的「示範型」向具備高素質的「智能型」過渡。體育教師的理論素養應該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其次,必須掌握生物學知識,心理學,活動訓練學和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第三要掌握活動項目的有關理論及其比賽規則,第四還應具備社會學,文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
要將小學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規范化、制度化,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充分發揮我市的體育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的作用,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有事業心、責任感強的體育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我市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7. 體育教師工作量是多少
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計算方法:
1、課程表安排的課時(正課)總數。版比如:體育老權師李老師上5個班的體育課,每周每班體育課時標准為:2課時,則李老師的課時為每周10課時。
2、課程表安排的課時總數+課間操、早操和組織課外活動給玉的課時補助。比如:上述的李老師每周正課總課時為10節,課間操、早操、課外活動的課時補助分別為:0.5、0.5和1課時。則李老師的每周總課時為:12課時。
備註:老師工作量是以課時為計算單位。
8. 中小學體育教師與學生人數比例
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抄,德國為1:250,古巴為1:200,澳大利亞為1:160,蘇聯為1:400。以我國的體育教師與學生的人數比例大約在1:300~1:450,因為在一個600-1000人的學校里,大概只有2-3個老師。